心跳太快,身体没什么不适就是突然瘦了好多,是什么原因

当前位置:>
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多愁善感(胡思乱想)~心跳快~时常眩晕~时常恐慌~面对一般的事情和人都会紧张,还有焦虑,睡眠不好,本人一直很消瘦,高兴不起来,就是高兴也不会持续很久,性格内向,这种情况大概有十年了,是什么病,能治好吗?
更新时间: 14:40:55
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多愁善感(胡思乱想)~心跳快~时常眩晕~时常恐慌~面对一般的事情和人都会紧张,还有焦虑,睡眠不好,本人一直很消瘦,高兴不起来,就是高兴也不会持续很久,性格内向,这种情况大概有十年了,是什么病,能治好吗?
提问者已采纳
发表时间: 14:49:02
你好,这种情况一般考虑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的可能,属于精神心理疾病,建议去医院精神心理科检查治疗,可以治好的
友情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font
id="replysta_)
梁环杰医生信息
职称:主治医师
所在科室:外科
帮助用户:12214个用户感谢:0次
所在医院:
擅长疾病:普外科、骨外科常见病....
咨询梁环杰医生
如:今天早上发烧,医生说是细菌性的,白细胞15.6H,还有一个是87.5,体温是38.2,发烧,头有点疼,浑身酸疼,没有其他症状了......
河北省邢台人民医院
帮助用户:39852个
副主任医师
冠县儿科医院
帮助用户:18064个
河北省威县人民医院
帮助用户:22277个
河北威县贺钊医院
帮助用户:34771个
河北省南宫市长城医院
帮助用户:10514个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_心跳过快怎么办
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_心跳过快怎么办
学习啦【原因大全】 编辑:淑贤
  对普通人来说,了解自己的心跳快慢,其实是一件挺重要的事情。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心跳过快有什么危害呢?心跳过快怎么办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希望大家喜欢。
  心跳过快的原因
  1、生理性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是很常见的,许多因素都影响心率,如体位改变,体力活动,食物消化,情绪焦虑,妊娠,兴奋,恐惧,激动,饮酒,吸烟,饮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儿童心率往往较快.
  2、药物性
  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麻黄素,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阻断药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状腺素,苯丙胺等可引起心动过速.
  3、病理性
  即某些疾病诱发的心跳过快。比如贫血、脑血栓、神经官能症等。他们往往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缺氧,进而造成心跳过快。
  4、心脏血管疾病
  急性失血,低血压和休克,动静脉瘘,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都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
  心跳过快的治疗方法
  1、 发病时的简易治疗
  用指轻压眼球或颈动脉窦,用筷子刺激咽部引发恶心(对于非医学工作者建议采用此法),有的病人可用此法终止发作。
  2.、药物治疗和预防
  某些药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也可预防其发作,但不能根治,长期用药可能有副作用。
  3、屏气法
  病人操持心情放松,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屏住不吐,过一会再吐出气,如此反复,每日多做几次,有益平心静气,减缓心跳过快的症状。
  4.、导管手术治疗
  目前最佳的选择是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就是在 X光血管造影机的监测下,通过穿刺股静脉、股动脉、或锁骨下静脉,把电极导管插到心脏里去,先检查确定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结构的位置,然后在该处局部释放 100KHz~1、5MHz的高频电流,在很小的范围内产生很高的温度,通过热效能,使局部组织内水分蒸发,干燥坏死,无痛,不需全麻,局部组织损伤均匀,范围小,边界清楚,容易控制。
  与药物治疗相比,射频消融不是暂时性预防或终止心动过速的发作,而是一次性根治,不再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外科手术比,它不需要开胸,不需要全麻,病人无痛苦,操作方法简便;总之,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5、诱发呕吐
  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咽喉,诱发呕吐,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
  6、压迫颈动脉窦
  在颈部大约与甲状软骨上缘同一水平们得搏动最明显的部位,以第2、3、4三个手指向颈椎压迫,最好以按摩为主,每次时间不超过5-10秒钟。如果没有效果,隔几秒钟再按摩,但在按压时不可以两侧同时按压,因为有使心跳突然停止的危险。一旦发现心跳减慢,应立即停止按压。
  7、压迫眼球
  由家里人以手指压迫一侧或两侧眼球约10秒钟,等到心跳有暂时停止现象时,慢慢减压。在压迫眼球时用力不要太大。有青光眼或高度近视的人不能用这种方法,因有引起眼内压力增高或发生&视网膜&剥离的危险。
  心跳过快或者心跳过慢都要注意
& & & & 心率过快的人寿命更短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国外一项研究对年龄在35~84岁的人群进行了26年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心跳次数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男性人群尤为明显,当然心率过慢也不利健康。人的寿命呈现一个U型曲线,即心率长期低于50次/分或长期超过80次/分都会使死亡率增高。国内的大规模样本调查也发现,心率过快的人寿命比一般人要短。相比之下,心跳60次/分的人寿命高于70次/分的人,而心跳70次/分的人寿命又高于80次/分的人。
  心率过慢要当心猝死
  长期心率过慢,由于心脏&泵&出的血不够,导致人体缺氧缺血,出现代偿性心室加快运动来供血,心室运动过速,反而造成回血不足,严重者可能导致猝死,甚至死于睡梦中。因此,如果心率及脉搏少于50次,应去医院做详细检查,查找原因,如果是病理性的,严重者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
  心率过快同样会缩短寿命。因为心跳太快,等于迅速消耗人体一生的&心跳总额&。长期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有冠心病史的会直接诱发冠心病发作,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一旦心率超过100次/分,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查明原因并治疗。
  如果要减慢心率,应注意减轻工作压力及精神负担,肥胖者要减重,多运动,低盐饮食,戒烟忌酒等。导致心率过快的病理性原因如感染、发热、贫血、甲亢、心功能不全等,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治疗。需要提醒的是,三高人群一定要适度运动,如果运动结束后5分钟还不能恢复至100次/分以下,就属于强度过大。
  心跳过快或者过慢都要警惕
  心动过快过慢都需重视,因为心律失常的严重及危险程度并不与症状完全一致。正常成人的心率保持在60~100次/分,成人心率每分低于60次就属于缓慢性心律失常,而高于100次就属于过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和过速性心律失常在治疗方法上也是不同的。
  心率和心律的区别&心率&
  1、正常心律:
  多数健康成人:60~90次/分
  3岁以下儿童:100次/分以上
  2、窦性心动过速:
  成人:超过100次/分
  (一般不超过 160次/分)
  婴幼儿:超过 150次/分
  正常人在运动或体力劳动之后,心率会加快。孩子亦是这样,特别在受惊吓或哭闹时,更是如此。
  3、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率160~220次/分者
  4、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分者
  早在1945年,著名学者莱维就发表文章指出,心跳每分钟100次以上者死亡率远远高于心跳较慢者。40年后,美国最著名的流行病学调查弗拉明翰研究发表了更具说服力的资料,年龄在35&84岁的人群,前瞻性随访26年的结果表明,随心跳次数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在男性人群中尤为明显。
看过&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的人还看了:
本文已影响 人
[心跳过快是什么原因_心跳过快怎么办]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20048人看了觉得好
716人看了觉得好
15117人看了觉得好
【原因大全】图文推荐晚上心跳快的人都得小心了!心率预示寿命长短
   □通讯员 柳辉艳 王娟 金陵晚报记者 朱菁菁 实习生 张梦杰
   如果要问我们身上哪个器官最&辛勤工作&,答案肯定是心脏。毕竟终其一生,它都要通过不停的搏动来维持我们的循环和生命。而我们只需要摸摸脉搏,就能随时感受到自己的心跳。
   可你大概不知道,这种&触手可及&的信号究竟有多重要,又是有多么实用。甚至就连它昼夜之间的细微变化,都可能预示着我们身体上的重要健康问题。
   这个&杓子&异常重要
   如果反了可能要出大事
   心率,也就是心脏搏动的频率,即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人,心率都不一样。但我们这里要说的还不只是单纯的心率,而是心率节律。
   你一定听说&节律&这个词,人的生理活动有节律,内分泌有节律,血压有节律,心率也有节律。
   比如说,大多数人都是白天起床活动,夜间安静入眠。所以从清晨苏醒开始,我们就会呼吸加快、血压上升,心率也会逐步增加;相反,到了夜间随着进入梦乡,我们的呼吸、血压、心率的水平都会逐步下降。
   这种&白天快夜间慢&的变化趋势,如果绘制成曲线图,看起来就有点像个&杓子&,而医生们对它也有个很形象的称呼,叫做&杓型心率&。
   但是,有些时候,这种杓型心率特点也会消失,而这很可能就意味着,你的健康出大事儿了。
   南京鼓楼医院心脑血管方面的专家们,就针对杓型心率和非杓型心率进行了一些研究。其中,张苏明、郭冠军、彭钰、孙步高等几位专家,观察了两组高血压患者。发现在同为高血压患者、其他情况相差不大时,那些非杓型心率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杓型心率组。
   在杓型心率组里,发病率是29.87%;而非杓型心率组中,这个比例却达到71.70%,足足两倍以上!
   无独有偶,该院杜红瑜、张克宁、俞晓燕、胡华平几位专家,则通过回顾分析,发现在急性脑梗死也就是中风的患者里,非杓型心率的比例也显著高于杓型心率组。
   如果我们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两个研究结果,那就是: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作息的人,心率却不是白天快、夜间慢,竟然反其道而行之,那么这意味着你的心脑血管可能存在隐患,你患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也会高于那些心率节律正常的人&&哪怕你们都有同样的危险因素。
   &白慢夜快&常见于心衰降低夜间心率能提示治疗效果
   &正常人白天血压高,晚上降低;心跳也是,白天快,晚上减慢,这是正常的节律变化,前者我们称为杓型血压,后者称为杓型心率。不只健康人如此,一些初期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也是如此。&南京鼓楼医院心脏科主任徐标教授说,但是,在心脏科常见的情况是,当患者病情不断加重,这个&杓子&就会消失,特别是在心衰患者身上更为常见。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心衰患者,因为心功能的问题,他的心率白天晚上都很快,杓型消失。更甚者,如果患者病情严重,那么夜间平睡时因为心脏回心血量增多,心率反而更加快。可以说,这种变化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是相关的。&徐标解释。
   同样的,在对心衰患者进行治疗后,很多患者白天心率有一定下降,但夜间下降更多,此时杓型曲线就会有部分恢复。如果治疗后,夜间心率不降反升,则说明病情没有得到控制,甚至进一步加重了。
   &因此,杓型心率不只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起一个警示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后的效果。&徐标介绍,因此,当一个人出现非杓型心率时,应该意识到这可能预示着其心脏功能或许存在问题; 对于医生来说,这意味着患者的病情可能比想象中更复杂、更严重。
   医生治疗患者也不仅着力于单纯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或者心率,还要重视节律的恢复,或者根据节律变化来调整用药。例如对于心衰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而失眠导致的夜间心率增快则需要适当使用镇静剂,甚至还要考虑诸如甲亢等疾病引起继发性心率增加的可能并进行排查和治疗,这才能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关于&心跳&那些事
   心率预示寿命长短
   徐标教授告诉记者,人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不同年龄的人心率不同,心跳的正常与否、速度快慢,还会直接与寿命长短相关。
   长期心率过慢的人,由于心脏&泵&出的血不够,会导致人体缺氧缺血,为了解决供血问题,心脏就必须更加&努力&,出现代偿性心室加快运动;可由于心室运动过速,反而造成回血不足,严重者可能导致猝死,甚至死于睡梦中。
   同样,如果心跳太快,等于迅速消耗人体一生的&心跳总额&。长期心动过速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有冠心病史的会直接诱发冠心病发作,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另外,即便你的心率在60-100次/分的范围内,如果超过80次/分,也还是要注意的。相比于绝大多数人的60-80次/分,那些心跳每分钟超过80次的健康人,虽然目前身体状况没有什么问题,但最起码也提示其心功能相对前者要略逊一筹。所以可以通过合理的体育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心脏功能。
   心率的几个重要&数字&
   一个健康成人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大多数人都在60-80次/分之间; 小朋友的心率要比成人快,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
   如果成人心率超过100次/分(但通常不超过160次/分),或者婴幼儿超过150次/分,属于窦性心动过速。不过这未必是病。因为正常人在运动或体力劳动之后,心率会加快;孩子在过度活动,或者受惊吓、哭闹时,也会如此。而适当的休息、恢复平静后,心率就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内。这种自然是不用特别干预的。
   如果一个人的心率在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相反,如果低于60次/分(通常在40次/分以上),则称为窦性心动过缓。这种情况大都是疾病所致,多见于心脏病患者,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需要尽快去医院。
   心率及脉搏少于50次,是一定要去详细检查,查找原因,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来加快心率的。
   高血压患者心率最好不要超过80次/分。一旦心率超过100次/分,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心律同样很重要
   另外,许多人会注意到,除了&心率&还有&心律&一说。这两个词相差仅一字,意义却不同。
   如果说心率是心跳的频率次数,那么心律就是心跳的节律,而我们最担心的自然就是心律失常了。
   当然,在正常体检中,偶尔会出现心律不齐的检查结果,其中大部分并非严重疾病所致。当事人主要是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喝浓茶及浓咖啡等容易诱发心律不齐的行为,无需恐慌。
   但如果是病态的心律不齐,那么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猝死,是一定需要治疗的。
   这类心律失常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
   需要注意的是,心律失常的风险程度,和症状轻重、次数多寡并不直接相关。
   有些患者可能发作次数并不多,但一旦发作就可能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的严重后果,所以必须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明确诊断。
责编:王志胜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体没什么不适就是突然瘦了好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