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教学活动

浅谈幼儿园生活化教育
浅谈幼儿园生活化教育
  草皮街幼儿园 刘 凤  【摘要】:生活是人生的第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活动在幼儿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部分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包括来园、喝水、进餐、入厕、睡眠、离园、生活自理、交往礼仪、自我保护、生活规则等常规性活动,它虽然平凡而琐碎,但是由许许多多生活细节组合而成的,但教师只将这些仅仅看做是保育工作,从而忽视了它的教育性,其实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我们教师应该利用活动的多样形式来进行生活化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得到乐趣,在活动中学会并知道生活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园 生活化教育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生活化不是将生活本身原封不动的当作幼儿园课程,更不是将成人认为重要的知识体系原封不动的当作课程来对幼儿实施活动。而是将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还原为与幼儿生活有关的、感性的、需要幼儿动用各种感官来学习的活动体系,这就是课程的生活化。生活化教育真正是来自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最立足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也就是最有利于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最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综合活动应该是最生活化的。  在《纲要》中我们强调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幼儿园中也是一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等个人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着”,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巧,锻炼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它们既体现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也体现在开展活动的组织上。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幼儿园教育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十分丰富,强调的是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校园是死校园。没有生活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从定义上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有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幼儿园活动又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幼儿园的、家庭的、社区的生活等,我们可以从幼儿的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主题,并有选择地将它渗透到幼儿园活动中。由于生活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因此越是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就越能体现幼儿园活动有机综合的特点。  社会生活的重要标志其中之一就是节日,既是文化特色的反映,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尤其是幼儿熟悉的传统节日,就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都是可利用的活动资源。就拿端午节来说吧,在云县端午节的节日气氛很浓重,划龙舟和吃种子是端午节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活动和美食,幼儿不但可以感受到节日的气氛,还可以自己动手与家人包种子,感受节日带来的快乐,从而也带到了体验生活的乐趣。除此之外,从中让幼儿通过端午节来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就如:为什么要包种子,划龙舟比赛等,来量身设计关于端午节的一些活动:《端午的由来》、《我会包种子》(亲子活动)、《划龙舟真热闹》等来让幼儿对节日有更深的了解及更喜爱节日。在活动中,我们可以运用小朋友包种子的照片以及划龙舟的图片来进行活动,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带幼儿观看划龙舟比赛,与好朋友老师们亲身体验节日气氛。  食物在生活中也是组成的其中重要部分,就如云南特色小吃米线、酸角糕、破酥包、饵块等等。就以小朋友们都爱吃的米线来说,对它那是熟悉得很了,有粗的,有细的,长长的。我们就可以以米线作为主题来设计组织生活化的活动,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撕”出米线,或者“搓”出米线,就用最简单的材料来制作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美食。让幼儿体验生活化活动中“撕、搓”出“米线”的快乐。就这个活动,我们还可以延续类似的生活化活动:《云南小吃米线》、《我的米线铺》、《我爱吃米线》等都可以进行组织,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在我们幼儿园中幼儿的常规也是组成生活化的其中部分之一,就如一日常规中的洗手、进餐、喝水等,虽然看起来都是我们平时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但这就是生活,就拿折叠的衣服来说,我们还专门编了儿歌“衣服放平整,关上两扇门,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弯弯腰,点点头,衣服叠好了。”让幼儿能跟着儿歌进行折叠衣服就更简单多了,生活化的课题能使幼儿感到生动有趣,并从中获得一些生活知识。生活来自于大自然、大社会,这是本活教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带领幼儿走向幼儿园,融入大自然、大社会。在幼儿教育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从生活中学习,还要引导他们用学得的知识更好地生活。在培养幼儿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以及灌输生活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多一份耐心和爱心,多一些细心和关心,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热门新闻资讯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新闻资讯您的位置: &
幼儿园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与探索
优质期刊推荐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的行动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的行动研究
【摘要】:3-6岁是幼儿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期,早期的数学教育对幼儿智力的发展,尤其是对幼儿数理逻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处在直观形象思维的幼儿,难以通过教师直接传授的方式获得数学概念,而数学教学生活化则符合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而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所提倡的“通过生活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等教育主张,也逐渐被一线教师所接受,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但是由于一些教师错误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和外延,导致数学集体教学生活化徒有“生活”的形式,并未实现其真正的教育价值。因此,本研究响应“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呼吁,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开展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行动研究,并以建构主义、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和“在做中学”作为行动的理论依据。研究者通过实习期间对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观察,诊断出生活化实践中存在的素材选择不当、情境创设不当以及缺乏数学实践活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同合作教师一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在不断的行动和反思中解决问题。本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包括选题的缘由、研究意义、概念界定以及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章为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依据、研究步骤以及研究资料的收集与编码。第三章是针对实际教学中数学生活化存在的三个问题,开展的行动研究过程。第四章则是在总结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本质、数学集体教学生活化的难点以及影响其开展的因素进行讨论。第五章则主要是对本次行动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教师树立科学的数学教学生活化观念;打破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的时空限制;将数学集体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相结合;最后是加强家园合作,改变家长数学教育观念。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6【分类号】:G613.4【目录】:
摘要4-6ABSTRACT6-13第一章 绪论13-28 第一节 选题缘由13-15
一、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13
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数学生活化的强调13-14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符合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14
四、研究者的个人兴趣14-15 第二节 研究意义15
一、理论意义15
二、实践意义15 第三节 概念界定15-18
一、数学集体教学活动15-16
二、生活化16-18
三、数学实践活动18 第四节 文献综述18-28
一、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相关研究18-22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相关研究22-24
三、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24-28第二章 研究设计28-36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28
一、研究目的28
二、研究内容28 第二节 研究背景28-30
一、研究场地28-29
二、研究对象29
三、研究合作者29-30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依据30-32
一、研究方法30-31
二、行动的理论依据31-32 第四节 研究步骤32-34
一、发现问题32-33
二、制定计划33
三、行动实施33
四、评价反思33-34 第五节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编码34-36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34
二、研究资料的编码34-36第三章 研究过程36-67 第一节 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素材生活化的行动研究36-46
一、发现问题36-37
二、分析问题37
三、第一次行动及其评价与反思37-42
四、第二次行动及其评价与反思42-46 第二节 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情境生活化的行动研究46-56
一、发现问题46-47
二、分析问题47-48
三、第一次行动及其评价与反思48-52
四、第二次行动及其评价与反思52-56 第三节 幼儿园生活化的数学集体实践活动的行动研究56-67
一、发现问题56-57
二、分析问题57-58
三、第一次行动及其评价与反思58-62
四、第二次行动及其评价与反思62-67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67-74 第一节 研究结果67-68
一、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素材生活化67
二、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情境生活化67-68
三、幼儿园生活化的数学集体实践活动68 第二节 研究讨论68-74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本质68-70
二、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的难点70-72
三、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的影响因素72-74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74-82 第一节 研究结论74-77
一、素材及情境生活化和数学实践是实现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的有效途径74-75
二、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对幼儿数学学习有促进作用75-76
三、教师是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的关键76-77 第二节 研究建议77-82
一、树立科学的数学教学生活化观念77-79
二、打破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79-80
三、将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相结合80
四、加强家园合作,改变家长传统的数学教育观念80-82参考文献82-85附录85-92致谢9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沈映珊;;[J];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09期
汪霞;[J];教育科学;2001年03期
张天宝,王攀峰;[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6期
施长君,金玉梅,刘智英;[J];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刘良华;;[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04期
鞠玉翠;[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7期
赵霞;[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吴焕庆;;[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11期
张红霞;[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田凤俊;[J];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文智;;[A];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钱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马达;;[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朱志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连茂廷;房元霞;;[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严霞;;[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林颖;吴鼎铭;;[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祝卓宏;高文斌;陈祉妍;刘泽文;高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丹豫晋;刘映海;苏连勇;;[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刘洪敏;;[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课题成果展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齐林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
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教师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国际部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韩淑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武穴市梅川中学
张健;[N];黄冈日报;2014年
肖 川 胡德维;[N];中国教师报;2005年
裴娣娜;[N];中华读书报;2003年
山东省高密市教科院
王玉兵;[N];中国教育报;2008年
青岛开发区一中
赵秀琴;[N];学知报;2010年
李原付;[N];黔西南日报;2010年
理查德·萨格;[N];中国教育报;2007年
刘良华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教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刘良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良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谭清;[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新星;[D];长江大学;2015年
樊菲;[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王春蕾;[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薛舒文;[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孙雯;[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李娜;[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桂敏;[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胡娟萍;[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朱汝艳;[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程若曦;[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义乌教育动态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义乌市教育局
义乌市教育局 承办 地址:义乌市学院路9号
技术支持:
建议IE8.0 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浙ICP备号-1如何进行幼儿生活化教育
如何进行幼儿生活化教育
生活化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在《纲要》中反复强调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它既体现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也体现在课程的组织上。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使幼儿园教育生活化,课程的组织上则更多是指&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园的生活&教育化&。下面谈谈我在进行幼儿生活化教育中是如何选择生活内容纳入课程领域的和实施活动过程生活化的。
一、生活化内容的选择
⒈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中确定活动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一次晨间锻炼,我组织幼儿玩蹦蹦床活动时,轩轩兴奋地告诉我说:&老师,我家床跟幼儿园的蹦蹦床一样,也能把人弹起来,我试过了。&&哟,轩轩家里也有蹦蹦床了!&听我这么一说,其他幼儿也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我家大沙发也是一个蹦蹦床,我家枕头也是一个小蹦蹦床&&&这时,潇潇小朋友嚷起来:&我家有个弹簧小人,只要将开关一按,小人就会弹起来,跟幼儿园的蹦蹦床一样,因为它的里面装着一跟弹簧。&听他这么一说,有的幼儿也发现了:&蹦蹦床上有好多弹簧!&有人问:&轩轩,你家床上装弹簧了吗?&&没有啊,没有也能弹起来。&&骗人&有的幼儿反驳着,他们争论了起来。没有弹簧能否弹起来呢?此时,幼儿的兴趣全部指向了这个问题。于是科学活动《弹性》很自然地就生成了。
⒉从幼儿熟悉的节日中选择活动内容
节日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标志,既是文化特色的反映,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尤其是幼儿熟悉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就拿&三&八&妇女节来说吧,幼儿最熟悉的妇女就是妈妈,于是我让幼儿从了解妈妈入手,妈妈的工作,妈妈为这个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妈妈为我做了些什么?从而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爱,然后启发幼儿:&你为妈妈做过什么,你打算如何让妈妈的节日过得开心?&让幼儿明白爱是双向的,激起幼儿亲手为妈妈制作小礼物的欲望。于是《妈妈的节日》、《制作小礼物》的活动就红红火火地开展了起来。
⒊从幼儿与大自然的对话中产生活动内容
一年四季的轮换交替、动植物、气象、风俗等的变迁无不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大自然是神奇的,孩子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童话、神话色彩的世界,这给幼儿增添了许多新的活动内容。如:带领幼儿到室外活动,当幼儿看到风儿吹过时万物的变化,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树叶沙沙,那是风姑娘在歌唱;花儿弯腰,那是风姑娘在跳舞;小姑娘裙摆飘飘,那是风姑娘在和她捉迷藏&&此时就因势利导,开展了《风在哪里》的语言创编活动。又如:幼儿春游时,他们发现春天万物的变化,兴奋地谈论着春天的美好,于是就抓住这个机会,确立了《寻找春天》的活动内容。
二、活动过程生活化的实施
⒈让生活走进课堂
生活化的课堂能使幼儿感到生动有趣,充满人情味,回归生活已越来越被教育界认可。如:我在组织幼儿开展《感知6以内的数量》活动时,我把活动室布置成一个&超市&,让幼儿做&顾客&,每人有6以内的点子卡若干张,拿一张点子卡买可以与点子相同数量的一种物体,可以买若干种与点子相同数量的物体。这种生活情景的再现让幼儿感到既亲切又有趣,既从中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有时我还将真实的生活引进课堂,如《水果沙拉》活动中,我与幼儿将带来的水果按品种分类摆放,然后让幼儿看水果,说水果,了解水果的形状和不同味道,最后与幼儿一同洗水果、切水果,做水果沙拉、品尝水果沙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体验着生活的乐趣,学习着生活的本领。《香香的蔬菜》、《香喷喷的爆米花》这些活动的组织都以幼儿体验生活这种方式来实施的。让生活走进课堂,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⒉从课堂走进生活
大自然、大社会是本活教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带领幼儿走向幼儿园,融入大自然、大社会。在幼儿教育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从生活中学习,还要引导他们用学得的知识更好地生活。如: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会了剪窗花、折纸花,回家后有的幼儿就与爸爸妈妈一起布置自己的小房间,改善生活环境,使环境更漂亮、生活更美好。有的幼儿学会了做&水果沙拉,经常在家里大展身手,享受生活。有的幼儿在学习《安全交通规则》后,制止家长闯红灯,并要求家长过马路时走斑马线,为创建文明安全的城市环境出了把力。
我们的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为幼儿的成长开辟了一块广阔的新天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开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