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探针电感线圈谐振频率率检测方法有哪些

气体折射率基准温度计测量热力学温度的研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13年硕士论文
气体折射率基准温度计测量热力学温度的研究
【摘要】: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为开尔文(符号为K)其描述的是客观世界真实的温度,同时也是制定国际协议温标的基础。2006年,国际计量局温度咨询委员会(CCT)采纳了用玻尔兹曼常数定义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的建议,并提出采用(T-T90)表示热力学温度与ITS-90的偏差。本论文的指导教师,基于微波谐振技术和量子物理“从头算”理论提出了气体折射率基准温度计的基本方法。本文论述了建立的双圆柱微波腔测量氦气折射率的热力学温度实验系统,以及所开展的热力学温度测量的前期研究工作。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设计了微波谐振腔体,建立了双圆柱微波谐振腔热力学温度测量实验系统。(2)首次对双圆柱微波谐振腔气体折射率基准温度计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3)采用电磁场一阶微扰理论,对造成谐振频率扰动的非理想因素(趋肤效应、端盖开孔)进行了分析。(4)优化谐振腔设计,发现将探针天线布置在端盖中心可提高信噪比,确定将不锈钢腔镀铜处理为最优方案。(5)设计和研制恒温槽控温系统,使得谐振腔温度波动稳定在±0.3mK/h的水平,设计了真空配气系统和频率测量系统。(6)采用LabVIEW软件编写了实验中各仪器的自动控制程序,实现了仪器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传输。(7)在水三相点温度下,测量了不同压力下氦气的折射率,得到了热力学温度合适的压力测量范围。选取TM010和TM011模式测量了306.2603K下的热力学温度,得到T-T90=(3.0±4.9)mK,并对气体折射率基准温度计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的评估。(8)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圆柱声学共鸣腔进行建模,模拟了其在不同螺栓预紧力下的变形,并对固有频率进行仿真,与实验测量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二者显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下一步壳体振动修正理论模型的建立以及共鸣腔共振模式的选取打下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TK31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晓娟;林鸿;刘强;周孟夏;段远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5期
张凯;林鸿;孙建平;张金涛;李晓苇;;[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10期
谷学敏;林鸿;冯晓娟;李晓苇;张金涛;;[J];仪器仪表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祝立萍;钱付平;陈光;黄志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韩井玉;王群;唐章宏;施楣梧;肖红;;[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1年03期
张文群,张振山;[J];兵工学报;2005年06期
薛吴健,张文科;[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王成;张培林;傅建平;;[J];爆炸与冲击;2009年04期
陈昌斌;;[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6年03期
邱伟光;[J];船舶工程;2003年03期
程广涛;张振山;孔岩峰;阳雄;;[J];船舶力学;2010年07期
孙志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农光再;李许生;王双飞;;[J];中华纸业;2008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翠华;寇丽萍;战洪仁;张先珍;王立鹏;孙国永;;[A];创新沈阳文集(A)[C];2009年
张其明;高亚南;张风琴;郑枫;;[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白延斌;黄翔;孙铁柱;文力;;[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赵博;马国远;许树学;;[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李增扬;武卫东;刘四美;陈盛祥;丁澎;;[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宋晓燕;刘宝林;;[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杨钢;徐小威;高隆隆;李宝仁;;[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肖峰;高建岭;刘建龙;;[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刘家友;;[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刘家友;;[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洪坤;[D];浙江大学;2009年
田红;[D];重庆大学;2010年
冯黎明;[D];天津大学;2010年
曾建邦;[D];重庆大学;2011年
李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郑彬;[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黄利亚;[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齐利晓;[D];天津大学;2010年
林芃;[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韩超;[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华;[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董广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田文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艾振宙;[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岳亚蛟;[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瞿秧华;[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刘东方;[D];浙江大学;2010年
吴英哲;[D];浙江大学;2011年
杨志;[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林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茂刚,鞠飙,刘志刚,阴建民;[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0年04期
冯晓娟;许心皓;方锦;林鸿;段远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汤昌社;周建友;潘嘉声;胡润洪;;[J];计量学报;2008年04期
赵贤森;[J];实用测试技术;1997年05期
于新瑞,王石刚,王洪;[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05期
冉铮惠,陈长龄,罗克莲;[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S1期
曲兴华;王丽华;;[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06期
佟庆彬;张晓冬;丁振良;袁峰;;[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06期
张凯;林鸿;孙建平;张金涛;李晓苇;;[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琪;[J];计量学报;1994年03期
陈桂生;;[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7年11期
;[J];广东牙病防治;2008年04期
刘旭红;;[J];中国计量;2011年02期
R. E B于勇;;[J];宇航计测技术;1984年04期
赵琪;[J];现代计量测试;1994年02期
H.J.J崔志尚;;[J];国外计量;1985年04期
赵琪;[J];现代计量测试;1996年04期
郭乃宁;;[J];宇航计测技术;1991年04期
P.B.C贺春棠;;[J];国外计量;198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璐;熊振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程茜;钱梦騄;;[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肖鸣;;[A];赣闽皖苏湘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王文明;代克;张燕军;吴轶东;刘俊;杨浩;蔡勇;张为群;;[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庄飞;沈建其;叶军;;[A];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姜明波;魏洪峰;杜智涛;李萍;;[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旭红 记者
林莉君;[N];科技日报;2011年
刘旭红 记者
杨蕾;[N];中国质量报;2011年
瞿贵荣;[N];电子报;2001年
阮成功;[N];电子报;2003年
高作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杨蕾;[N];中国质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强;[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杰;[D];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13年
谷学敏;[D];河北大学;2013年
张建岭;[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刘毅;[D];黑龙江大学;2008年
车晋;[D];河北大学;2013年
张建强;[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马晓雪;[D];辽宁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提高手持探针式加速度计谐振频率的研究--《振动、测试与诊断》1992年01期
提高手持探针式加速度计谐振频率的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手持探针式加速度计的谐振频率,分析了手持探针加速度计的力学模型,找出了影响谐振频率的各个因素。结果表明,接触刚度对谐振频率有最为显著的影响。提高接触刚度可采用线接触探针触头和提高探针触头弹性模量,减小等效质量对谐振频率也有明显效果。
【作者单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成林,亓平言,何宜生,王志新,戴诗亮;[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魏新华;[J];锅炉技术;1983年03期
蒋兴奇,马家驹;[J];轴承;1988年05期
李秀香,任宏伟,董福庆;[J];轴承;1996年02期
朱永杰;[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年07期
杨秀杰;[J];宇航计测技术;1998年04期
王维凡,王有智;[J];应用力学学报;1995年01期
王光,董邦宜;[J];噪声与振动控制;198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文;[D];广西大学;2001年
张毅;[D];长安大学;2003年
刘易平;[D];湖南大学;2005年
罗建平;[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国梁;[J];铁道车辆;1980年01期
,冯振声;[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J];航海;1980年06期
林劲;郭营川;王觉文;;[J];计量技术;1980年06期
鲍道铭;;[J];强度与环境;1980年04期
王连俊;周世勤;;[J];战术导弹技术;1980年02期
;[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1981年01期
;[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1981年01期
,王洪兴;[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3期
周渊;韩桂珍;;[J];计量技术;198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武强;;[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杨燕军;刘克;蔡忠理;罗津辉;;[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闵祥仪;周民都;;[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丁鸿佳;袁卫星;柳忠孝;黄显示;杜江;方秀琴;李毅;张雪松;;[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于双久;陆建松;;[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G.E.SN.R.WB.P.E伊增坦;;[A];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第63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张戎军;孙增圻;孙富春;郭木河;;[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6年
王武林;;[A];第二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0年
巢凯年;;[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二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周云波;;[A];第七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效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江岩;[N];科学时报;2000年
邹得和;[N];中国汽车报;2002年
毛磊;[N];北京日报;2003年
文汉江;[N];中国测绘报;2003年
;[N];中国电子报;2003年
乐俊淮;[N];中国国防报;2003年
毛磊;[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本报通讯员
白阳;[N];中国航空报;2004年
包秋红;[N];中国航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小兵;[D];清华大学;2002年
董林玺;[D];浙江大学;2004年
蒋玉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迟晓珠;[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吴波;[D];天津大学;2005年
黄卫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刘红新;[D];同济大学;2006年
马云峰;[D];东南大学;2006年
严恭敏;[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曲铁军;[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华;[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胡红革;[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郝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王迪;[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熊曣;[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郭琳;[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李仁锋;[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陈宇晓;[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刘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程保罗;[D];浙江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新型平面超宽带天线设计,宽带天线,超宽带天线,平面倒f天线,hfss天线设计,天线理论与设计,手机天线设计,蓝牙天线设计,天线原理与设计,经典线天线设计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新型平面超宽带天线设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themeword":"$keywords","params":"$title:微波谐振腔检测防护层下金属结构腐蚀的装置及方法"}
&&&微波谐振腔检测防护层下金属结构腐蚀的装置及方法
微波谐振腔检测防护层下金属结构腐蚀的装置及方法
一种微波谐振腔检测防护层下金属结构腐蚀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自动网络分析仪,和自动网络分析仪依次相连接的频率扫描源、隔离器、调配器以及置于谐振腔体内的第一耦合探针,置于谐振腔体内的第二耦合探针通过同轴电缆依次和衰减器、调配器、隔离器、信号微处理器电路以及自动网络分析仪相连接,多个腐蚀程度指示灯也和自动网络分析仪相连接,谐振腔体下端开有谐振腔体开口;其方法为检测谐振腔空腔和检测对象在不同腐蚀程度的幅频特性,获得谐振频率、峰值功率及半功率带宽,得到了防护层下金属结构的腐蚀程度;具有结构简单、检测快速方便、可靠性高,能够实现对不同厚度的防护层下金属结构的腐蚀程度进行检测。
摘要: 一种微波谐振腔检测防护层下金属结构腐蚀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自动网络分析仪,和自动网络分析仪依次相连接的频率扫描源、隔离器、调配器以及置于谐振腔体内的第一耦合探针,置于谐振腔体内的第二耦合探针通过同轴电缆依次和衰减器、调配器、隔离器、信号微处理器电路以及自动网络分析仪相连接,多个腐蚀程度指示灯也和自动网络分析仪相连接,谐振腔体下端开有谐振腔体开口;其方法为...&&
相关专利(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专利)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并联谐振频率计算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