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到底会计属于经济学类吗吗

再谈经济数据挖掘
已有 2588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数据 挖掘 经济学
&&&&&& & 在规范的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学研究步骤大致如下:
&&&& && 1.提出问题;
&&&& && 2.建立模型; 包括(1)设定行为假设、(2)建立理论模型、(3)导出假设。
&&&& && 3.进行统计检验;
&&&& && 4.得出结论; &
&&&& && 5.提出对策建议
&&&&& & 这似乎变成了一个严格的规范,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目前看到的一些经济学论文,很少有按照这种套路写的,为什么呢?
&&& &&& 在经济学高速发展阶段,我们会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思考,不断地会出现一些新的经济理论,当然这些理论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就是研究假设。随着经济学的日趋成熟,提出新的假设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死抱着上述套路不放,是很难有所突破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学的初学者而言,比如硕士生或者博士生,面临的困难可能很大。
&&&&&&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经济数据挖掘作为其中一种研究方法,提供了一整套方法和工具。其步骤总结如下:
&&&& && 1.提出问题;
&&&&&&& 2.根据现有的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寻找相关变量;
&&&& && 3.通过经济数据挖掘工具,系统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 &4.对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必要的话,采用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
&&&&& & 5.结论和政策建议。
&&&&&&& 当然,统计调查也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测度评价也是经济学方法之一,文献综述也是经济学方法之一,政策研究也是经济学方法之一……不要太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
&&&&&& &经济数据挖掘绝不是简单的“榨取数据”,中国经济学界存在的问题不是数据被“过度榨取”,而是数据“榨取不够”和“错误榨取”,所谓“榨取不够”,是研究方法不够系统,一套数据可以有多种研究方法,应该系统运用,综合得出结论,而不是管中窥豹,只采用一种方法进行研究。所谓“错误榨取”是大家都知道的,我们的经济计量方法,被错误应用情况很普遍,前几年开会碰到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的王教授,他说我们目前的实证研究方法,90%都存在模型应用的缺陷甚至错误,我想实际比例或许没有那么高,但问题很严重是肯定的。
&&&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重点考虑,因为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不一样,自然科学的实验可以重复进行,但经济学的数据很多是无法重复的,因此经济学数据就弥足珍贵,如果不做充分研究,太可惜了。
&&&&&&& 我想,质疑“榨取数据”的学者如果是经济计量领域的专家,这无可厚非,实际情况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发出这种声音的可能是对经济计量只有粗浅了解的学者。就相当于一个医学的院士,就通货膨胀问题在公众面前发表看法,一个铁路交通方面的院士,就职工退休年龄接受记者采访,都是不足信的。
&&&&&&&&&&&&&&&&&&&&&&&&&&&&&&& & 俞立平 于宁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俞立平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数据挖掘前景 - 数据挖掘中心 - 人大经济论坛
我的图书馆
数据挖掘前景 - 数据挖掘中心 - 人大经济论坛
数据挖掘人员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才可以完成数据挖掘项目中的相关任务。&   一、专业技能  硕士以上学历,数据挖掘、统计学、数据库相关专业,熟练掌握关系数据库技术,具有数据库系统开发经验  熟练掌握常用的数据挖掘算法  具备数理统计理论基础,并熟悉常用的统计工具软件  二、行业知识  具有相关的行业知识,或者能够很快熟悉相关的行业知识  三、合作精神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主动和项目中其他成员紧密合作  四、客户关系能力  具有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能够明确阐述数据挖掘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善于调整客户对数据挖掘的误解和过高期望  具有良好的知识转移能力,能够尽快地让模型维护人员了解并掌握数据挖掘方法论及建模实施能力进阶能力要求  数据挖掘人员具备如下条件,可以提高数据挖掘项目的实施效率,缩短项目周期。  具有数据仓库项目实施经验,熟悉数据仓库技术及方法论  熟练掌握SQL语言,包括复杂查询、性能调优  熟练掌握ETL开发工具和技术  熟练掌握Microsoft Office软件,包括Excel和PowerPoint中的各种统计图形技术  善于将挖掘结果和客户的业务管理相结合,根据数据挖掘的成果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可行性操作方案应用及就业领域  当前数据挖掘应用主要集中在电信(客户分析),零售(销售预测),农业(行业数据预测),网络日志(网页定制),银行(客户欺诈),电力(客户呼叫),生物(基因),天体(星体分类),化工,医药等方面。当前它能解决的问题典型在于:数据库营销(Database Marketing)、客户群体划分(Customer Segmentation & Classification)、背景分析(Profile Analysis)、交叉销售(Cross-selling)等市场分析行为,以及客户流失性分析(Churn Analysis)、客户信用记分(Credit Scoring)、欺诈发现(Fraud Detection)等等,在许多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如果你访问著名的亚马逊网上书店(),会发现当你选中一本书后,会出现相关的推荐数目“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book also bought”,这背后就是数据挖掘技术在发挥作用。  数据挖掘的对象是某一专业领域中积累的数据;挖掘过程是一个人机交互、多次反复的过程;挖掘的结果要应用于该专业。因此数据挖掘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Business First, technique second”是数据挖掘的特点。因此学习数据挖掘不意味着丢弃原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相反,有其它行业背景是从事数据挖掘的一大优势。如有销售,财务,机械,制造,call center等工作经验的,通过学习数据挖掘,可以提升个人职业层次,在不改变原专业的情况下,从原来的事务型角色向分析型角色转变。从80年代末的初露头角到90年代末的广泛应用,以数据挖掘为核心的商业智能(BI)已经成为IT及其它行业中的一个新宠。数据采集分析专员  职位介绍:数据采集分析专员的主要职责是把公司运营的数据收集起来,再从中挖掘出规律性的信息来指导公司的战略方向。这个职位常被忽略,但相当重要。由于数据库技术最先出现于计算机领域,同时计算机数据库具有海量存储、查找迅速、分析半自动化等特点,数据采集分析专员最先出现于计算机行业,后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扩展到了各个行业。该职位一般提供给懂数据库应用和具有一定统计分析能力的人。有计算机特长的统计专业人员,或学过数据挖掘的计算机专业人员都可以胜任此工作,不过最好能够对所在行业的市场情况具有一定的了解。  求职建议:由于很多公司追求短期利益而不注重长期战略的现状,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对此职位的重视程度不够。但大型公司、外企对此职位的重视程度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职位会有升温的趋势。另外,数据采集分析专员很容易获得行业经验,他们在分析过程中能够很轻易地把握该行业的市场情况、客户习惯、渠道分布等关键情况,因此如果想在某行创业,从数据采集分析专员干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市场/数据分析师  1. 市场数据分析是现代市场营销科学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Marketing/Data Analyst从业最多的行业: Direct Marketing (直接面向客户的市场营销) 吧,自90年代以来, Direct Marketing越来越成为公司推销其产品的主要手段。根据加拿大市场营销组织(Canadian Marketing Association)的统计数据: 仅1999年一年 Direct Marketing就创造了470000 个工作机会。从,工作职位又增加了30000个。为什么Direct Marketing需要这么多Analyst呢? 举个例子, 随着商业竞争日益加剧,公司希望能最大限度的从广告中得到销售回报, 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的用户来响应他们的广告。所以他们就必需要在投放广告之前做大量的市场分析工作。例如,根据自己的产品结合目标市场顾客的家庭收入,教育背景和消费趋向分析出哪些地区的住户或居民最有可能响应公司的销售广告,购买自己的产品或成为客户,从而广告只针对这些特定的客户群。这样有的放矢的筛选广告的投放市场既节省开销又提高了销售回报率。但是所有的这些分析都是基于数据库,通过数据处理,挖掘,建模得出的,其间,市场分析师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2. 行业适应性强: 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应用到数据, 所以作为一名数据/市场分析师不仅仅可以在华人传统的IT行业就业,也可以在政府,银行,零售,医药业,制造业和交通传输等领域服务。现状与前景  数据挖掘是适应信息社会从海量的数据库中提取信息的需要而产生的新学科。它是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库、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在中国各重点院校中都已经开了数据挖掘的课程或研究课题。比较著名的有中科院计算所、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另外,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也开始重视这个领域。  据IDC对欧洲和北美62家采用了商务智能技术的企业的调查分析发现,这些企业的3年平均投资回报率为401%,其中25%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超过600%。调查结果还显示,一个企业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中获得成功,高层管理者必须能够控制极其复杂的商业结构,若没有详实的事实和数据支持,是很难办到的。因此,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日益成熟,它必将被更多的用户采用,使更多的管理者得到更多的商务智能。  根据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预测说2004年估计BI行业市场在140亿美元。现在,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在许多领域,如金融、保险等领域将逐步对外开放,这就意味着许多企业将面临来自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巨大竞争压力。国外发达国家各种企业采用商务智能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国。美国Palo Alto 管理集团公司1999年对欧洲、北美和日本375家大中型企业的商务智能技术的采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金融领域,商务智能技术的应用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70%,在营销领域也达到50%,并且在未来的3年中,各个应用领域对该技术的采纳水平都将提高约50%。  现在,许多企业都把数据看成宝贵的财富,纷纷利用商务智能发现其中隐藏的信息,借此获得巨额的回报。国内暂时还没有官方关于数据挖掘行业本身的市场统计分析报告,但是国内数据挖掘在各个行业都有一定的研究。据国外专家预测,在今后的5—10年内,随着数据量的日益积累以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据挖掘将在中国形成一个产业。  众所周知,IT就业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而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数据挖掘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技术位于整个企业IT-业务构架的金字塔塔尖,目前国内数据挖掘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健全,人才市场上精通数据挖掘技术、商业智能的供应量极小,而另一方面企业、政府机构和和科研单位对此类人才的潜在需求量极大,供需缺口极大。如果能将数据挖掘技术与个人已有专业知识相结合,您必将开辟职业生涯的新天地!职业薪酬  就目前来看,和大多IT业的职位一样,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方面的人才在国内的需求工作也是低端饱和,高端紧缺,在二线成熟,高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方面的人才尤其稀少。高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人才需要熟悉多个行业,至少有3年以上大型DWH和BI经验,英语读写流利,具有项目推动能力,这样的人才年薪能达到20万以上。职业认证  1、SAS认证的应用行业及职业前景SAS全球专业认证是国际上公认的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领域的权威认证,随着我国IT环境和应用的日渐成熟,以上两个领域将有极大的行业发展空间。获取SAS全球专业认证,为您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论领域积累丰富经验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您开辟职业发展的新天地。  2、SAS认证的有效期  目前SAS五级认证没有特定有效期,但是时间太久或版本太老的认证证书会有所贬值。  3、五级认证的关系  五级认证为递进式关系,即只有通过上一级考试科目才能参加下一级认证考试。  4、SAS全球认证的考试方式  考试为上机考试,时间2个小时,共70道客观题。相关链接  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整体快速发展,物流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一定进展。无论在IT硬件市场、软件市场还是信息服务市场,物流行业都具有了一定的投资规模,近两年的总投资额均在20-30亿元之间。政府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积极支持、物流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有力地促进了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稳步发展。  易观国际最新报告《中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年度综合报告2006》中指出,中国物流业正在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实现整体转变,现代物流模式将引导物流业信息化需求,而产生这种转变的基本动力来自市场需求。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年,传统物流企业IT投入规模将累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年,第三方物流企业IT投入规模将累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  由于目前行业应用软件系统在作业层面对终端设备的硬件提出的应用要求较高,而软件与硬件的集成性普遍不理想,对应性单一,因此企业将对软件硬件设备的集成提出更高要求。  物流行业软件系统研发将更多的考虑运筹学与数据挖掘技术,专业的服务商将更有利于帮助解决研发问题。  物流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运筹学,并且非常强调在繁杂的数据处理中找到关联关系(基于成本-服务水平体系),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对于相关的软件系统显得更为重。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数据挖掘中心 版,详细出处参考:
TA的最新馆藏[转]&[转]&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41417|回复: 51
大数据告诉你,为何中国人均GDP排名看上去这么低
金牌会员, 积分 18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7 积分
论坛徽章:21
& && & 首先,图文来自百度,本人稍作整理,其实这数据应该也很好找。
& && && && &关于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
有人说,GDP再高又有什么用,人均GDP不还是一样呵呵了?
1949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100位,经过了6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中国人均GDP全世界排名成功“上升”到第106位……
1960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第 78位,1970年排82位,1980年排94位,1990年排105位,2001年排75位。由此可见,2001年中国经济世界地位,并不比1960年高。
以上的数据,排位是否准确暂且不论,但中国各个经济指标的人均世界排名很低,这几乎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曾经我也很疑惑,为什么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人均GDP为什么还是这么低?TG确实不行了?
好嘛,既然说到排名,那我们就先看看人均GDP排名呗:
7b380cd7912397ddab2b7d0a28730.jpg (213.15 KB)
19:57 上传
这是2014年的数据。看到排名你会惊呼:卧槽,卢森堡碉堡了!
然后是:中国是多少呢?中国在哪里?
呵呵,我也不知道中国排在哪里,反正是在看不见的地方。
中国真是弱爆了!中国药丸……
既然卢森堡这么牛逼,那我们就先看看它到底是何方神圣呗。
bf44adb7dcaa4c2537adcbef76099b1d.jpg (171.69 KB)
19:58 上传
一看,这么小的国家?没错。再看看其资料:
国土面积:2586.4平方公里 ——比深圳市大一点点
人口数量:54.53万 ——擦,这连国内大城市一个区都不如:上海黄浦区人口90.9万,深圳南山区108.8万……
原来这就算排名中的一位了啊,这不坑爹吗?要是来10个卢森堡那不把中国挤下去10名,可它们加起来说不定还不如一个上海市呢?咱把澳门拉出来也可以跟卢森堡PK一番啊。
金牌会员, 积分 18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7 积分
论坛徽章:21
& && && && &国运
上面说到了,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的差距非常大,不仅是人口、面积的差距,还有资源的差距。有些国家的资源,不仅含量丰富,而且易于开采,相对别的国家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比如:
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一半,油井多为自喷井,而且石油品质高;
澳大利亚、巴西的铁矿储量分别占世界的20.6%、17.1%,而且铁品位(含铁量)高,而且很多可以露天开采;
智利的铜矿储量占世界的30%;
中国的钨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
这些资源,相对别的国家有着巨大的优势。
& && && &&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拥有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所有资源,一个国家要发展,就需要与别的国家进行贸易,进口本国稀缺的资源。但是不能光进口,还需要出口。进口需要花钱把东西从别国买过来,钱从哪里来?是把本国的优势产品卖出去换来的。进口和出口需要平衡,如果进口持续大于出口,就相当于把国内的财富变换成外汇流失国外了,这就会造成国内经济、生活水平的下降。
一个国家如果不进口这些稀缺资源,就会因为缺少资源而发展缓慢;别的国家都在进口,都经济都发展上去了,唯独你发展缓慢,你就会越来越落后。所以当今世界,如果一个国家闭关锁国,这个国家就不可避免地落后于世界。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发展,国际贸易是必须的。
从本质上讲,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人口、物质(资源)、能源(资源)这三个要素,没有资源,那就用其他产品(如高科技产品)来换。
前面多次提到,小国和大国不能相提并论,大国不能参照小国的发展模式。比如,澳门经常以独立经济体的身份被放到各种排名中。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业,2014年规模达400多亿美元。2014年澳门人均GDP接近90000美元,远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卢森堡不相上下。可是澳门对中国大陆没有借鉴意义:我们不能把每个地方都发展成赌城。再如挪威,本身国土面积不小(比英国还大)、人口稀少(466万人,不到英国的十分之一),而且又有不少石油。仅靠石油工业一项,挪威就穷不了,养活着466万人不在话下。但是对一个大国而言,仅靠单一的支柱产业是不能支撑起整个国家的。比如中国不可能单靠汽车、石油等行业就发展起来,而是需要几乎所有工业门类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才有可能富得起来。
& && && && &日、德、法、意等国,面积比较小,自然资源也不丰富,自身发展需要的很多资源需要进口,而它们也需要出口相应的优势产品来换取外汇。没有资源怎么办?那就出口高科技产品。这些产品必须有足够的科技含量、或者成本优势,能够领先其他国家,其他国家才会从他们这里买。一旦这些国家的技术领先优势不再,他们的产品就不那么好卖了,这意味着外汇收入减少,那么能用来进口的钱也少了。这时,他们有3种选择:
1.降低产品售价。——这意味着产品利润的降低,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出口额将降低。出口少了,进口也会相应的减少,这个国家的经济将会萎缩。
2.把本国没有优势的产品也贱卖了。——这直接导致这些产品在国内成为更稀缺的资源,国内的经济和生活压力将会上升。
3.干脆就不进口了。——自身没有资源,还不进口,那不是等死吗?
因此,科技的领先优势是日、德、法、意这些国家的产品能持续出口的保证,一旦他们的科技领先优势不再,无论作出何种选择,这些国家都将不可避免地衰落下去。日、德、法、意等资源小国,想要保持高度发达的状态,就要通过保持科技水平的领先状态来保证稳定的出口。这些国家,会想方设法提高科技水平、发展科研,而且害怕自身的高科技泄露到国外。他们的很多高科技产品都禁止出口到中国。
而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坐拥丰富的资源,只要把铁矿、绵羊、石油卖出去就吃穿不愁了。这是澳大利亚的出口商品构成,矿石和农产品占了一大半,这是澳大利亚人均GDP能高过美国的原因:
16fa513d269759eef1fd112ab4fb43166c22dfa6.jpg (43.6 KB)
20:17 上传
而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等国,没有资源,没有技术,农产品倒是有一些,但只能保证国内能填饱肚子。所以,这些国家基本上没有多少能出口的东西,也就没有钱进口需要的资源、技术。这些国家,不仅现在很穷,而且会一直穷下去。
以上,或许就是所谓“世界经济的秩序”吧。
金牌会员, 积分 18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7 积分
论坛徽章:21
看样子这榜单似乎有点“水分”,那么就把排名中所有国家的人口、面积都看一看吧:
d0fd0efa513d.jpg (984.06 KB)
20:00 上传
你会发现:世界人均GDP排名靠前的国家,大部分都是人口几十万、几百万的弹丸小国,甚至还有人口仅仅3万多的圣马力诺。那么,这份排名有多大意义呢?能说明什么问题吗?说明不了什么。小国船小好掉头,只要抓住几个经济增长点,经济就蹭蹭蹭地上去了,把一些大国都甩在后面了,但是小国再多,也就那么点人,代表不了全世界。我们需要一个简单粗暴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判断中国的人均水平在世界上到底排在什么位置。
& && && && &世界上那么多个国家,无非分成3类:人均GDP比中国高的国家、中国自己、人均GDP比中国低的国家。这样我们就不再按照国家数量算了,直接按照总量来算:
2014年人均GDP高于中国的78个国家中,人口总数是19.2亿人;除去中国13.7亿人,世界上70亿人中剩余的37.1亿人的人均GDP小于中国。
作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中国人均GDP在世界上的位置相当于:在7个人的队伍中,有2个人排在我们前面,4个人排在我们后面。
这么说我们比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富裕了?没错!
金牌会员, 积分 18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7 积分
论坛徽章:21
& && && && &可是为什么我们的人均GDP比世界平均值低那么多?(2014年世界GDP总量77.36万亿美元,总人口70亿人,人均GDP 11051美元)
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是极度不均衡的——不是不均衡,而是极度不均衡!
在前面提到的人均GDP高于中国的19.2亿人中,前10亿人的人均GDP高达47469美元,包括从第一名卢森堡到第37名的台湾;
剩下的9.2亿人,人均GDP只有12036美元!这是多么巨大的鸿沟?!
而世界上最贫困的10亿人,人均GDP只有1050美元!
那么回到刚才说的7个人的队伍,假设排在最前的那位有4.7米高,那么排在第二位的只有1.2米高;第三位中国只有75厘米;最后一位的兄弟,只有……10厘米,一巴掌那么高…………
你看,不是只有中国人民被国家统计局平均了,全世界都被发达国家平均了!我想问到底是谁这么厉害,能把全世界都给平均了?上面提到的卢森堡之类的小国,肯定是不行的,10个卢森堡也才545万人,对70亿的世界人口来说,简直是九牛之一毛。必须要人口规模足够大才行。我想起了前面分析那45个主要国家用的筛选标准:GDP总值大于1000亿美元,同时人口大于1000万人。
那么那些把全世界都给平均了的坏人应该就在这45个国家中?
我们把这几个国家按人均GDP从高到低列出来,前10个是:
b151f3deb48f8c54bbd6b1ce3c292df5e1fe7fcd.jpg (56.77 KB)
20:02 上传
清一色的老牌发达国家。里面有几个GDP总量极大、人口极多、人均GDP极高的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这3国的GDP之和高达25.89万亿美元,总人口5.166亿人。假设除去这3个国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GDP总和为51.47万亿美元,总人口64.8亿人,人均GDP 7943美元,和中国目前的人均GDP相差无几。也就是说,仅凭美国、日本、德国这3国之力,就把世界人均GDP抬高了3108美元!这万恶的资本主义!
这其中,尤以美国最甚,美国3亿人口,人均GDP高达56700美元;如果除去美国不算,世界上剩下的67亿人的人均GDP只有8956美元。你以为“超级大国”四个字是说着玩的么?
反映到图表上,就是美国经济可以把整个世界吊着打。还记得上面第一张图片用对数坐标展示的45个国家的GDP增长情况吗?如果用常规坐标显示,是这个样子的:
4fda81cb39dbb6fdf24ab.jpg (17.66 KB)
20:03 上传
美国把整个世界都远远甩在了身后,除了美、中、日、德、法等国,其他国家的GDP增长曲线都低到几乎无法识别的程度。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发展极不均衡的社会,光比较平均数是不够的,平均数并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的社会,按照惯例,应该再比较一下中位数。这里的中位数是指:把世界各国的人均GDP从大到小排列,处于包含世界人口一半的地方附近的人均GDP值。经统计,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数的大概范围是美元之间,有一半的世界人口的人均GDP值低于这个范围。可能你又有疑惑了,到底是哪些国家的人均GDP低于这个中位数,人数真的有那么多吗?
金牌会员, 积分 18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7 积分
论坛徽章:21
& && && && &下面我就把人均GDP低于6000美元的人口大国列一下:
尼日利亚,人口1.49亿,人均3844美元;
印度尼西亚,人口2.4亿,人均3699美元;
菲律宾,人口9797万,人均2908美元;
越南,人口8696万,人均2139美元;
印度,人口11.66亿,人均1758美元;
巴基斯坦,人口1.76亿,人均1419美元;
孟加拉国,人口1.56亿,人均1188美元;
埃塞俄比亚,人口8523万,人均614美元。
仅以上列举的8个国家,人口总和就有将近22亿人,这22亿人的人均GDP大约是2070美元。
一看这国名,你肯定不干了:这都是些啥不入流的国家啊,我们再差也不能跟他们比啊。确实是这样。当我们谈到“外国”的时候,我们通常不会想到韩国、台湾、希腊、葡萄牙这些人均GDP 2万多美元的地方,也不太会想到波兰、匈牙利、俄罗斯、阿根廷、马来西亚这些人均GDP 1万多美元的地方,也不太可能想到上面说的8个穷国。当我们谈到“外国”的时候,通常我们想到的是人均GDP 4、5万美元的“西方发达国家”:
17fed7de961b7dcb0a46f21fab3b.jpg (56.77 KB)
20:04 上传
上面10个国家,除去人口仅1000多万的荷兰、比利时,剩下的8个,你是不是发现,跟一百多年前的八国联军很像呢?这些国家,无一不是经过一两百年的持续发展才建立起来的领先优势,这可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完成的。这些国家,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榜样。
有人说,西方国家已经不行了,德国就是个大农村,英国还要跟我们买高铁,日本二十年了一直半死不活的样子……那我们就看看这几个国家里面人均GDP最低的日本:
(美、中、日三国的GDP增长情况/单位:10亿美元)
65cb0a46f21fbe098a02b7f56d600c338644adf7.jpg (17.66 KB)
20:05 上传
日本经济在1995年达到顶峰之后,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徘徊在这个水平附近。日本就站在原地不动,中国花了20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在经济总量上赶上了日本,可是人均GDP依然离日本一大截:2014年中国人均GDP 7581美元,而日本是36327美元。
金牌会员, 积分 18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7 积分
论坛徽章:21
& && && && &日本说:我再等你二十年,你还是赶不上我。
而在人均上赶上美国,100年内不可能。美国人可不会等我们哦。
在人均水平上,一个简单的总结就是:
我们过得并不比世界上大多数人差;
我们离想要的生活水平(发达)还很远。
上面提到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涉及到一个国家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的人口、经济增长潜力。大量人口可以带来繁荣,超出土地承受能力的人口也能带来灾难。当一个国家、地区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时,它就不能再通过人口的增加来促进经济增长了,也就是说这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已经受到人口的制约。
我们先看看前面选出的45个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几个国家的人口密度:
2feeb132a85edf8db1711b.jpg (109.16 KB)
20:06 上传
孟加拉国以惊人的1084人/平方公里排在第一位,这是一个人口比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还多,却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国家,这个国家的1.56亿人都在默默地生活着。
& && && && &乍一看,中国143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并不起眼。那到底怎样才算人口密度高呢?按照惯例,我们先看看世界平均水平。除去南极洲,地球陆地面积1.35亿平方公里,这么多陆地上共生活着70亿人,平均值是52人每平方公里。上图中所有20个国家的人口密度都高出了这个平均值,中国143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已经高出世界平均值非常多了。
然而你别忘了,中国还有广袤的大西北,人烟稀少的大西北。西北的大,是超出你想象的:仅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4省,总面积就有47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面积的49.5%!如果加上甘肃、四川、云南的西部,那可是大半个中国!(相比之下,这个问题就呵呵了:如何不吹牛地形容北京有多大? – 地理。)而这4个省,总人口只有5500万人,若抛开西部不算,你会发现中国的人口密度直接翻倍。
金牌会员, 积分 18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7 积分
论坛徽章:21
我们直接看看分省统计的人口密度:
b1cb45a98226cefc17d9.jpg (148.52 KB)
20:08 上传
你会发现,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可比发达国家高多了,能达到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10倍以上!要知道,人口密度过高意味着人均土地/耕地面积少,在灾年可是有饥荒的危险。“三年自然灾害”也才过去50多年,我们可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国人口密度低,人口还可以随便再涨。
& && && && &那孟加拉国为什么能保持那么高的人口密度呢?首先,孟加拉国面积并不大,只相当于中国的辽宁省,并且境内绝大部分都是平原,耕地面积有保证;其次,孟加拉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的生长速度迅速。同为热带的海南省,农作物可是一年三熟。最后,孟加拉国如此高的人口密度,并不是不存在风险。事实上,孟加拉国在历史上可是多次发生大饥荒。而且,孟加拉国2014年的人均GDP仅仅1188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孟加拉国不能成为我们的榜样。
金牌会员, 积分 18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7 积分
论坛徽章:21
那么,中国东部地区具有如此高的人口密度,中国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可以支撑这么多人口的发展需求?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世界上是否有哪个国家可以提供经验?是否有哪个国家同时满足人口极多、人口密度极大、人均GDP极高这三个条件呢?首先,满足人口极多这个条件的国家就不多,我们可以把所有人口超过5000万的人口大国都看一遍:
ebf81a4cb6dd9b28d12a0.jpg (266.26 KB)
20:09 上传
在上面23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高收入国家只有标橙颜色的6个,同时满足人口极多、人口密度极大、人均GDP极高三个条件的国家只有一个:日本。
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在一百二十多年前打败了大清帝国之后,晋升为世界强国;一百年之后,日本用仅3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把一亿多人带入了富裕社会,其经济规模发展到了几乎可以比肩美国的程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如今日本的人均GDP数字看起来比其他发达国家不那么好看,要知道,这可是日本经济停滞了20年才逐渐被欧美发达国家超过的。日本如何发展起来?又是如何停滞不前的?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这些问题值得中国去好好借鉴和思考。
有网友说,“日本可不是什么小国家。”对欧洲发达国家来说,这是对的。但是单论国土面积,从世界范围来看,不仅日本,欧洲所有发达国家都是小国。地球上有29个国家的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日本37.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只能排在第60位。中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与日本相仿,人口数、面积大约相当于日本的10倍,这个数字可能也是中国经济相对日本所能达到的上限。
前面说,日本不能再通过增加人口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美国能。美国人口密度只有33人/平方公里,是日本的十分之一,离世界平均值52人/平方公里都还差一大截。中国虽然可能在今后的15年内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但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在今后50-10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可能出现增长乏力,而人口又不允许再增加的情况;而美国按照目前的条件,可以允许其人口以目前的速度保持一百年持续增长,所以,美国的日子始终比中国好过很多。而日本,这个充满恩怨的邻居,会走向何方,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金牌会员, 积分 18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7 积分
论坛徽章:21
本帖最后由 bohrium 于
20:18 编辑
再论人均世界排名
前面说到,因为中国与卢森堡之类的小国的体量相差太大,所以单纯看世界排名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那么,世界各国之间的各项指标相差有多大呢?我们来看看人口、面积、GDP、人均GDP这4项指标,世界最高的10个国家和世界最低的10个国家的差距。
27dbb6fde8cfa3585.jpg (86.51 KB)
20:18 上传
人口最多的是10亿级别,最少的是1万级别,相差5个数量级,100000倍。
a8fdd368d4fad20735fae7cd3485.jpg (68.24 KB)
20:12 上传
面积最大的是1000万级别,最小的是1000级别,相差4个数量级,10000倍。
4c66dee5b97d633fae6cd7a890b85.jpg (148.26 KB)
20:12 上传
GDP最高的是10万亿级别,最低的是亿级别,相差5个数量级,100000倍。
ce972bae7b899f510a85.jpg (74.56 KB)
20:13 上传
人均GDP最高的10万级别,最低的百级别,相差3个数量级,1000倍。
金牌会员, 积分 18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27 积分
论坛徽章:21
你看,国与国之间的差距,不仅仅只有几倍、几十倍,而是能达到上千倍、上万倍,甚至十万倍!把这些大小不一的国家排在一起,其实是不科学、也不公平的,因为他们的权重不一样。你想想,一个人口几亿人的国家,和人口几万人的国家,有可比性吗?因此,凡是涉及到“人均”的东西,搞一个“世界排名”出来,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差距过大,排名反映不了真实的差距,还不如直接看实际数值实在。
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国家是政治单位,是人为划分的。如果允许,我们一个村子也可以自己独立成一个国家,这样是不是需要在世界排行榜上再增加一个席位?因此,当从世界范围来考察一项指标时,通常需要剔除政治因素。
这里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家”,叫锡金。它曾经是我们的“邻国”,在十几年前的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到它:
01213fafd12f2e951b.jpg (39.35 KB)
20:14 上传
那时,我大概是小学高年级吧,地理书上说中国有15个陆上邻国,我还把这15国家名称给背下来了。后来,上初中了,政治考试有10分的时事政治,也就是考一些当年的国内外大事。考试前老师会把一些时事新闻资料打印出来,这10分的考试内容就在这些资料中。那时看到有一条是这么说的:
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印度首次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作为交换,中国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
好好的一个国家,说没了就没了。你以为你学的是知识,其实那只是别人谈判桌上的筹码而已!类似还有所谓的国际友谊、民族仇恨等,很多时候也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这就是政治。
& && && && &可见,当我们想考量一个国家的某个指标在整个世界中的所处的位置时,世界排名的意义并不大,我们更应该从占世界总量的份额去衡量。比如上面有人说的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不增反降的问题,我们可以看看中国GDP占世界的总量,1990年大约占全世界的1.8%,而2014年中国GDP占世界的总量达到了13%。你说中国反而变穷了,你自己信吗?
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可以衡量当前的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比如:
钢产量:2014年中国粗钢产量达8.227亿吨,占世界的一半;
水泥产量:2014年中国水泥产量24.76亿吨,占世界的约60%;
煤炭产量:2014年中国煤炭产量38.7亿吨,约占世界一半;
石油消耗量:2013年中国石油消费量5.1亿吨,占世界石油总消费量的12.1%;
发电量:2014年中国总发电量5.5万亿度,居世界第一,同年美国是3.88万亿度;
港口吞吐量:2014年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10个港口,有8个在中国;
这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占世界如此高的份额,怎么说都不会混得太差吧?
财富是需要积累的,西方发达国家都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是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才成为了发达国家。中国经济已经占据世界总量相当大的份额,但是,中国同样需要保持这个增长态势几十年以上,才能成为发达国家。因此,对中国当前的经济水平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不卑不亢。
扫一扫加入本版微信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属于数据挖掘的内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