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D 的导播切换台台怎么样

查看: 4805|回复: 39
录机选择,bmd还是atoms?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录机本来是用做录制视频切换台出来的视频的,本来是想买bmd的那款单槽录&#左右。后来发现atomos感觉性价比更高?一样价格还带显示器?还请各位老师出个主意。
本人应用方案是,fs5,gh4,电
设备进切换台,然后切换后的信号除直播外,进录机。atomos带显示器感觉是不是更方便?大家买录机很多都是为了raw,目前 我还不需要这个级别的录制,也不要4k的录制。所以请大家从实际需要和未来的扩展性,以及性价比方面给我一些建议,谢谢!
232351elobghs.jpg (74.44 KB, 下载次数: 15)
23:23 上传
232351iiwbocbneb13117n.jpg (111.07 KB, 下载次数: 13)
23:23 上传
楼主最近帖子
论坛最新回复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不是 有一款 查SD卡的啊 两个厂商的 都有 比硬盘还方便 高清够了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当然是Atomos,建议Ninja Blade这个型号。
BMD的硬件虽然便宜,但是有各种程度的不靠谱
这几天一直在为选择记录仪所困扰,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暂时不准备上4K的录机,目前看准BMD的video assist和Atomos的Ninja Blade。目前来看有点倾向于video assis,觉得BMD的色彩更好,数据比Atomos的漂亮,但是查阅资&
借楼问一下,ninja2和ninja blade这两个录机有哪些区别啊,blade输出的质量比2好吗?我看价格差了差了3分之1 。&
借楼问一下,ninja2和ninja blade这两个录机有哪些区别啊,blade输出的质量比2好吗?我看价格差了差了3分之1 。&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买阿童木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marvinhddvd 发表于
当然是Atomos,建议Ninja Blade这个型号。
BMD的硬件虽然便宜,但是有各种程度的不靠谱
谢谢,谢谢!靠谱很重要!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Massif01 发表于
买阿童木
老司机推荐么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vjxhui 发表于
不是 有一款 查SD卡的啊 两个厂商的 都有 比硬盘还方便 高清够了
我还真没看到,硬盘岂不是更便宜啊,也稳定。
做切换台录机,还是买BMD这款吧,可以上日立寸机械硬盘,1T才几百块钱。可以长时间续航,录个一天也不用换卡。这款录机还是很稳定的,还支持HDMI和SDI双路输入输出,还可以录480M码流无损格式。既然切换台&
阅读权限60
自我介绍业余摄像爱好者 在美留学生
主题帖子精华
但是要注意哈。。。atomos ninja只有hdmi没有sdi。。。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我还真没看到,硬盘岂不是&# ...
做切换台录机,还是买BMD这款吧,可以上日立寸机械硬盘,1T才几百块钱。可以长时间续航,录个一天也不用换卡。这款录机还是很稳定的,还支持HDMI和SDI双路输入输出,还可以录480M码流无损格式。既然切换台用,那个监视器对你来说有没有都无所谓的
阿童木也可以上机械硬盘 而且稳定性比BMD靠谱多了&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做切换台录机,还是买BMD这款吧,可以上日立寸机械硬盘,1T才几百块钱。可以长时间续航,录个一 ...
阿童木也可以上机械硬盘 而且稳定性比BMD靠谱多了
BMD的摄影机不稳定,但是录机没有不稳定吧,我用了2年了,从未出现过任何故障&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阿童木也可以上机械硬盘 而且稳定性比BMD靠谱多了
BMD的摄影机不稳定,但是录机没有不稳定吧,我用了2年了,从未出现过任何故障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当然是Atomos,建议Ninja Blade这个型号。
BMD的硬件虽然便宜,但是有各种程度的不靠谱
借楼问一下,ninja2和ninja blade这两个录机有哪些区别啊,blade输出的质量比2好吗?我看价格差了差了3分之1 。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当然是Atomos,建议Ninja Blade这个型号。
BMD的硬件虽然便宜,但是有各种程度的不靠谱
借楼问一下,ninja2和ninja blade这两个录机有哪些区别啊,blade输出的质量比2好吗?我看价格差了差了3分之1 。
输出质量一样,区别是机身做工,屏幕质量和软件功能&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借楼问一下,ninja2和ninja blade这两个录机有哪些区别啊,blade输出的质量比2好吗?我看价格差了差了3分 ...
输出质量一样,区别是机身做工,屏幕质量和软件功能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KZC 发表于
但是要注意哈。。。atomos ninja只有hdmi没有sdi。。。
嗯,今天研究了半天,sumarai(可能拼的不对哈)只有sdi,我还是比较倾向hdmi,通用性强一点,虽然好像不专业
BMD的BMVA,SDI和HDMI都有,使用SD卡,同时也有屏。我有一个samurai,只有SDI,然后使用SSD,亮点就是有示波器。BMVA没有示波器。&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quang4uang 发表于
做切换台录机,还是买BMD这款吧,可以上日立寸机械硬盘,1T才几百块钱。可以长时间续航,录个一 ...
老师说的也对,我也纠结在这,本来就只想录机的问题,可是&#块就能多个还说的过去的监视器感觉就很超值。虽然是接切换台的信号,但其实我这设备也都是能省则省,我也没有专门的监视器,都是电脑显示器做监视器。而且atomos的录机,也可以和我现在和之后的机器连接起来做监视器,感觉性价比更高。要是bmd的录机,能&#以下我觉得比较合适&#的价格完全可以买atomos那款最低端的录机了(虽然屏幕显示不是很准)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勤学好问的楼主。
谢谢各位热心肠哇&
阅读权限60
自我介绍业余摄像爱好者 在美留学生
主题帖子精华
嗯,今天研究了半天,sumarai(&#2 ...
BMD的BMVA,SDI和HDMI都有,使用SD卡,同时也有屏。我有一个samurai,只有SDI,然后使用SSD,亮点就是有示波器。BMVA没有示波器。
去看了,价格和sumarai 差不多,双接口,感觉性价比蛮高的!貌似卖的人比较少,准备入一个!谢谢推荐!&
谢谢!看来这2款都可以啦,我再去比比价,谢谢!&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BMD的BMVA,SDI和HDMI都有,使用SD卡,同时也有屏。我有一个samurai,只有SDI,然后使用SSD,亮点就是有 ...
谢谢!看来这2款都可以啦,我再去比比价,谢谢!
没事,客气了&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还是 4K 录机 好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当然是Atomos,建议Ninja Blade这个型号。
BMD的硬件虽然便宜,但是有各种程度的不靠谱
这几天一直在为选择记录仪所困扰,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暂时不准备上4K的录机,目前看准BMD的video assist和Atomos的Ninja Blade。目前来看有点倾向于video assis,觉得BMD的色彩更好,数据比Atomos的漂亮,但是查阅资料发现大家大多都在用Atomos,求教马文老师。同等情况下4K的记录仪是否是同样的问题?
色彩好是什么意思?Atomos可以支持校色仪校准,数据漂亮又是什么意思?另外video assist目前不支持机内去隔行,录出来都是PsF格式需要后期手动设置。
BMD的硬件一向不靠谱。&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ye3250 发表于
这几天一直在为选择记录仪所困扰,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暂时不准备上4K的录机,目前看准BMD的video assist ...
我今天下单bmd assist咯,双接口对我还蛮有诱惑力的,用sd卡还便宜。价格和blade几乎一样。不过我是接切换台录是主要用途,所以屏幕的精确性是放在第二位了。
那是,还是看你的主要用途了,我的话其实主要是拍记录和低成本剧情,作用就是监看和输出10bit422prores,这两款感觉都不错,所以就纠结了&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刹那 发表于
还是 4K 录机 好
贵啊,目前还用不到,后期搞不动哈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这几天一直在为选择记录仪所困扰,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暂时不准备上4K的录机,目前看准BMD的video assist ...
色彩好是什么意思?Atomos可以支持校色仪校准,数据漂亮又是什么意思?另外video assist目前不支持机内去隔行,录出来都是PsF格式需要后期手动设置。
BMD的硬件一向不靠谱。
色彩好是比较个人主观的看法,并不精确,见谅。从画面上看到BMD的画面和一般单反微单的画面都不一样,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分享一个经历吧,5d时代的时候我用的是600d,机身是有1080p和720p的,当时一直觉得720p的&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沙都 录机 接机顶盒 录像 有跳帧 然后就是音像不同步了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沙都 录机非常挑剔 硬盘&&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色彩好是什么意思?Atomos可以支持校色仪校准,数据漂亮又是什么意思?另外video assist目前不支持机内去 ...
色彩好是比较个人主观的看法,并不精确,见谅。从画面上看到BMD的画面和一般单反微单的画面都不一样,是一种很难形容的感觉。分享一个经历吧,5d时代的时候我用的是600d,机身是有1080p和720p的,当时一直觉得720p的画质比1080p的舒服,更流畅,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一直用720p拍。后来清楚了,那个时候自己用的电脑和播放平台的屏幕都是从磁带机的720x576往过度,所以才会觉得720p“看起来”更舒服。同样的道理,播放平台、格式(prores)、色彩深度等给我的映像是BMD的色彩挺出众的,不过确实是没有用过,包括品控方面都不清楚,所以才来请教嘛。数据漂亮只是只屏幕分辨率video assist比Ninja Blade略高,部分数据略有优势。这下我清楚了,谢谢马文老师。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我今天下单bmd assist咯,双接口对 ...
那是,还是看你的主要用途了,我的话其实主要是拍记录和低成本剧情,作用就是监看和输出10bit422prores,这两款感觉都不错,所以就纠结了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marvinhddvd 发表于
色彩好是什么意思?Atomos可以支持校色仪校准,数据漂亮又是什么意思?另外video assist目前不支持机内去 ...
我勒个去,这是啥意思?机内去隔行很重要么?是不是我输出都要选&#
p?psf又是啥,手动设置要怎么搞?在pr里面做么?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marvinhddvd 发表于
色彩好是什么意思?Atomos可以支持校色仪校准,数据漂亮又是什么意思?另外video assist目前不支持机内去 ...
马文老师好,小白以后要多多请教您
Powered by查看: 9528|回复: 12
基于BMD ATEM Television Studio-6 导播系统配置方案—作者:王学庆 项中华
阅读权限60
居住地浙江省
公司浙江项中华影视器材有限公司
主题帖子精华
基于BMD ATEM Television Studio-6 导播系统配置方案—作者:王学庆 项中华
捕获.PNG (146.15 KB, 下载次数: 248)
12:27 上传
捕获2.PNG (46.18 KB, 下载次数: 263)
12:27 上传
IMG_4590.PNG (200 KB, 下载次数: 246)
12:27 上传
我们一直在寻求高性价比现场导播方案,包括我自己
& & 松下100的台子25000元左右,出黑场,对讲机干扰画面起波纹。
& & 洋铭的整合台子是不错,大约4-6万元,但是衰减信号,画面不清晰,
& &近来想给我公司在仙居县级市场配一套导播系统,我公司有4台索尼280.EX1R加佳能C100和5D3,,,,,原来我要用设备,都是上海洋铭直接发给我,用个几个月,再发回去,很不方便,洋铭的经销网络也十分严密,我还是拿不到低价和免费的导播系统,而松下的100台子我其实卖了上百台之多,也在考虑之中,最终还是盯上了BMD的廉价导播系统
,于是和北京的王学庆讨论了下导播系统配置,贡献如下:盼各位讨论修正。
一套6讯道ATEMTelevision Studio-6高清切换台7200元。
一个苹果本笔记本电脑,要新款的AIR,如果你有苹果平板IPAD,可下载APP软件:Stratalite-Remote Control for ATEM 可无限控制切换台。软件68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多元 。
一个双盘位BMD录像机,BMD录像机要买1万多带卡农头音频输入的那款。单盘录象机只要2500元。双盘是可以不断录制,自动跳盘录制,单盘和双盘就是录制不间断,没有特别之处,一般小城市没有那种很长的晚会会议,演唱会,用单的够用了.因此我采用单盘。
6根佳耐美线缆,要冷压头,6台索尼EX280,这些配置就是一个廉价完美的讯道组合。王学庆用的的是6讯道切台7000元,我采用1台EX1R,2台280,1台佳能C100,再加一台X280或者FS7,以求多用途。
笔记本苹果AIR ,6700元,采用PC笔记本也可以,实际使用没啥问题,可能稳定性不如苹果,电脑和切换台之间要一根0.5米--2米的网线连接,加雷电转网络,也就是转千兆网口转换器,200多元。苹果专用。。还要一根0.5米---2米方头加USB口的数据线,就是激光打印机上的数据线,一头是方头,一头是USB,和切换台连接就这2个口,苹果手机和IPAD连接不说了,这个很高科技,很方便。
线缆3000元,佳耐美的线缆要买L—4或4·5,100米以上的用L—5的。100米一般用摇臂上。50米5根,100米1根,短线1-2米米内的要4根,用于连接监视器,
录机17000元,便宜的有BMD单盘位录机2400元,再配个1759元INTERssd硬盘或者便宜点的闪迪SSD盘,双盘位录像机17000作为备选吧, 区别是不间断录制 一般晚会单盘足够,一般晚会没那么长时间,200GB足够,所以配备480GBSSD足够,我配备的是2500元单盘位录像机和240GB的SSD盘,小县城晚会够了。录机有HDSDI HDMI输出输入各一路,HDSDI线是专用的,100不到一根,极短。
航空小箱400元,箱子2U,上面切台,下面录机。后面板子300元,
小线缆。200元 ,我自己是摆地摊,不装箱子,但似乎客户交代不过去,这么简单的设备,你也来现场导播???实际应用,运输还是装箱子为佳。
因为切换台是4路HDSDI 2路HDMI 理论上HDMI有10米传输限制,超过10米信号就衰减了,但现在的HDMI线有加了信号放大器,最长可放大传输100米,但是线很重,HDMI也不安全,因此采用HDSDI线缆,买了2个HDMI转HDSDI盒子 300元,从摄像机HDMI转换接出后通过HDSDI线缆传输,到切换台附近再用HDSDI转HDMI转换盒重新转换成HDMI,提供切换台2路HDMI. 等于买4个转换盒,转换盒可固定在摄像机热靴上,也可以腰夹,其实小场子也可以将摄像机安排在切换台旁边,采用10-20米的HDMI软线,我的实际应用是将导播系统放在舞台前面,佳能C100装光角,摆好角度,直接放在舞台上,采用10米HDMI线直接连接切换台,无人看守。
还有就是如果买个高级苹果本电脑,可以直接录制雷电口转SSD硬盘里,取代录机,高级苹果本带雷电口的买个雷电转SSD硬盘直接可以做录机,速度没问题
我试验了10多场拍摄,感觉BMD切换台和索尼EX280是完美组合,加佳耐美线缆,这里我采用使用了3年的苹果AIR笔记本和PC笔记本.都没啥问题。
999元24寸的买2个,或者3000多买个42寸的工业液晶监视器装逼用。实惠价的就是999元一个2个24寸监视器。显示器要注意是的。我买的是1个24寸飞利浦液晶电视机,带HDMI接口,全高清的,因为之前用的是999元一个的液晶显示器23寸的,切换台输出是双HDMI口 ,HDMI和DVI其实是一样的 可以用普通DVI电脑显示器使用,但要注意必须是1920的。用HDMI转DVI的线连接,理论上说、可以用家用电脑DVI显示器,但是没有试验过。
2个显示器和切换台的线,HDMI线或者HDMI转DVI的线 一定要买有牌子的好点的,2根,16块以上一根即可。 对讲机要买数字的 科立讯牌子。这样不干扰切换台画面。这样不干扰切换台画面。对讲机上的耳机15元一个,也有用MOTO的电台级连做的无线双工通话系统,导播不需要按住发射ptt来回转换通话,和有线通话一样,目前知道央视和SMG用的也是这样的通话方案,可以搜索一下的GM338这款电台,带二次开发接口!
这个方案似乎可以考虑,40公里的电台和对讲机是2个概念了,等于你在公司都可以直通导播现场,,,,,,,,当然,最好的解决方案还是双工通话。
音频隔离器,300元,如果接调音台出来先接音频隔离器再接进录机,调音台出来一半为6.5和卡农,切换台SDI内嵌声音入 ,但必须数字调音台输出,解决办法是买一个模拟转数字的音频转换盒直接进切换台。小地方基本模拟调音台,我是采用罗兰R26录音机直接录制舞台干净音,再采用森海416电影话筒收录现场音到左摄像机卡农音频输入,再从调音台6.5拉出到右摄像机卡农入干净音,三保险以上保证电影音质。舞台音,现场音全有了。基本上大型演唱会和大型会议都一点问题没有
王学庆前几天在万事达中心拍摄李准基演唱会,用的480G硬盘,一个单盘位录机加一个双盘位录机,足够了。晚会一版一般在200G以内。 我感觉BMD切换台比洋铭,比松下100的台子都好用,画面不受干扰,清晰,系统可以经受长时间开机考验。强氧开机后实验过3天不关都没事 ,电脑死机不影响现场输出画面。苹果本电脑在我各种会议和演唱会演出拍摄中还没有死机过。
性价比超过洋铭,松下,各种国产品牌,是我用过的除了几百万的松下3500讯道,松下410,450切换台之外,质量是能达到广播级质量,系统非常稳定不会崩溃。实际市场配置280这种小型EFP高清摄像机就很完美组合
BMD切换台+280+日本佳耐美HD-SDI线缆=广播级切换台质量画面,稳定性极高的系统。
我用此组合完美拍摄了马云的浙商大会,韩国李准基北京演唱会,招商银行一闪通新闻发布会等20几场大型活动。在密集连续的一个月中,没有出过质量问题。腾讯网的微店大会是在北京最大场馆朝阳体育中心,我用BMD从早到晚开着,系统不会崩溃,完美拍摄完成任务。万事达中心演唱会是下午2点到晚上10点半,一直开着,正常运转。
可以买个20元小USB接口的小风扇吹着切换台内部散热,再买个USB小射灯,苹果本可以开键盘夜光。 斯坦尼康MOVCAM D200 16000这个斯坦和陀螺的方案我问过2位,都认为还是斯坦为好,实际使用我可能采用外骨骼机械战警加陀螺稳定器,25000元左右 这个就必须要用无线传输了,又是几万元。
摇臂9米DV : 20000元,我用的是中元的12米大炮8万元其实专业大炮6万元,全部是小高清方案,我看专业大炮也用不着。
基于如上6个机位配置,索尼280各自占去正左右机位,EX1R观众和领导游机或者台前轨道也或大全景 ,上斯坦尼康上舞台片段记录即可 ,而佳能C100升级自动跟焦,上红圈广角,加遮光斗等壮大装B附件后上12米专业大炮,手柄下移到配重拉杆控制,配置HDMI转HDSDI转换器,用方向大电池或者摇臂上线缆供电改装对转换盒供电,完整六个机位形成,不计算摇臂斯坦脚架摄像机,3万元搞定。
待我方案合理形成,加上合理利润,给各位全套方案配置,你拿回去就可以用,如何????
现在4K演唱会采用都是索尼F55和佳能C500加电影镜头甚至道力车,这个享受,也只有汪峰之类明星,我们县级市场付出这个代价,太不值得无市场啊,即便是播放设备也少有啊
其实BMD的4K录机和切换台都在1-2万元,考虑4K在县级市场应用实际意义不大,追求高性价比,所以依然为高清方案,4K普及到多机位拍摄尚需时日,
现在提前上了4K导播,无非也是噱头,若干年以后,4K真正普及,恐怕技术就不是现在的技术了,或许已经落后,或许也更便宜。
此套索尼280加BMD导播系统不失为一套高性价比方案,相比现在的导播市场松下P2和索尼330之类,镜头是缺点,画面质量不太差太多,景深和客户场面以及拍摄的便利性却是不如。但低投入,低价位,高移动却是优点,致命的缺点就是没有台历。
结合目前普遍存在市场的P2摄像机导播市场, 其实已经落后, (关于p2这款机器,p2本身不是EFP机器,除了机身大可以满足客户虚荣心之外,有长焦镜头和广角镜头,这是优点。缺点是,由于不是EFP摄像机,搭配某些切换台录制,音画会不同步,这是正常,因为切换台不是广播级,p2也不是EFP摄像机,只是拍摄新闻采访用的单机,而索尼EX280是专业小型EFP讯道摄像机,搭配BMD切换台录制的视频,音画同步,不会产生音画不对位的情况。)大城市高端市场,4K却是刻不容缓,谁先上4K,谁就能打败和领先现在的P2导播,其实4K导播也是要到上了的时候,那么BMD的高清导播系统加BMD URSE加廉价电影镜头是否可以选择呢?如果你做多机位居多,BMD的导播摄像机就是选择。
这难道是场面和画面以及性价比的选择???
来,各位继续讨论。我来继续修改,
只说中小业务实用性价比,不说大城市明星高大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学庆 项中华
我公司导播的一些事项 :公司地处浙江台州仙居小县城,多机位价位一般为元,台州市场最高价格是15000元,一般收费12000元6个机位。四个机位安排如下:传统正左右外加一台舞台正中间广角,EX1R正机位值守即可,2台280左右机位要高水平摄像师,佳能C100舞台中间广角由导播顺便值守,可采用HDMI线缆直接连接,不必转换。&&如果要上摇臂,则将C100升级自动跟焦广角上摇臂, 5机位安排除了传统正左右三机位外,可摇臂加斯坦尼康陀螺仪。也可传统三机位加外舞台正中C100加斯坦尼康移动,不要摇臂也可传统三机位加摇臂加舞台正中间广角C1006机位则是正 左 右 摇臂&&斯坦 舞台正中间 ,要注意的是,摇臂,斯坦,和舞台正中间的其实都要广角,容易操作拍摄 另外还可以考虑上大全景,在无线没有上的情况下,斯坦尼康移动机位可考虑不进导播台,后期切。 导播第一人选:小王,必须熟悉设备,熟读说明书以及每次导播后看一遍导播语录,第二人选,梦杨,如上。2个女孩就是正机位和导播互换顶替岗位。导播是灵魂,一场晚会的成功拍摄,除了默契团队,最主要还是导播。 摇臂人选司机方中伟,在没有上摇臂的情况下,此人可以顶替一个机位,和其余摄像师相同待遇,方中伟跟着我6年,跟过各种剧组,熟悉各种设备操作维护 斯坦陀螺机位,徐梓华,摇臂和斯坦的机位要求互换顶替,这2样设备就交给此2人,其余机位或叫兼职或再培训新人。因此,新人的培养为重中之重。 仙居一般为4机位居多,对我们而言,三机位和四机位差别不大,基本公司现有人员再叫一个兼职即可完成,小王导播,梦杨正机位,徐和海华左右机位。如需要摇臂或者斯坦就再叫小四轮方中伟。 整套系统不求场面和面子,没有必要让客户看起来高大上,一切以便携移动实用性为主,可能的话,我给24寸监视器和切换台录像机整合一个直立的如24寸监视器大小的手提箱子,一把拎走,但是考虑到便携,可能还是摆地摊比较好,四个机位安排如下: 小王一个背包,内装切换台(切换条子很小),录像机(很小),录音机和转换头,必要相关连线电源,苹果笔记本,苹果IPAD,一台对讲机,外加一台舞台正中间的摄像机和连线,手提一个24寸监视器,如果拿不下,可交给其他男生。到现场即可组装导播系统,舞台中间这台也交给导播负责。负责维护导播设备。彩排需要导播跟随。 梦杨,一个背包,一台正机位摄像机和电池充电器,一个轻型脚架,一根70米线缆,一台对讲机,或者HDMI转换盒加电池,负责正机位,如果3机位以上,正机位不必推拉。自己拉正机位线缆到导播台,拍完自己收带回。 其余左右等其他机位机位,一个背包内置摄像机,30-50米连线,一根音频线缆,猪笼话筒,对讲机,三脚架,协助导播拿其他器材。到现场自己拉正机位线缆到导播台,拍完自己收带回。海华负责技术,协助导播,比如帮忙拿监视器和舞台中间那台摄像机,减轻导播负担。 如果上摇臂,小四轮自会安排搬运组装摇拆卸维护,一般为中午1点到公司当天下午安装,拍摄到9点完事,如果需要提前一天安装,第二天可在5点到现场,不另外加费用,如果需要摇臂晚上参加彩排,则需要2天计费。小四轮顶替一个拍摄机位,说好按兼职摄像机计费。 斯坦尼康也一样,培训好后自己负责自己的设备,要求帮助2个女孩拿东西。 在实际拍摄中不断实践,安排拿器材,维护器材,收回器材,逐一落实到个人岗位职责,必须具体到每一样器材,每一个职责。各自分工,默契配合,相信10场之后就是一个默契导播团队。
​& &&&
楼主最近帖子
论坛最新回复
阅读权限60
居住地浙江省
公司浙江项中华影视器材有限公司
主题帖子精华
导播(EFP)课程笔记《下一个画面—-导播技术技巧》 ● 现场导播两大原则: 1. 现场感:切换要符合观众心理,给观众想要的画面,让观众感觉如亲临现场 2. 真实性:通过多机位多角度镜头真实还原现场 ● 导播考验的是综合能力,拍摄不同内容(戏剧、访谈、赛事等),对拍摄内容的理解程度决定导播水平 ● 导播原则:永远考虑下一个画面 ● 女导播比男导播多,女导播会更严厉,而且一心多用能力更强 ● 现场大屏VGA切换也属于EFP ● EFP趋势是移动性、简捷 ● 为什么用EFP:因为现在设备门槛降低,之前都是电视台垄断。现在有足够多的现场设备,小型制作也可采用EFP方式 ● 厂商如SONY为迎合国人“大即专业”的心理,推类似MC2500看上去很大拎起来轻飘飘的产品糊弄国人 ● 国内EFP水平不高,是因为刚开始发展 ● 大型EFP如十几个机位级别的,多采用多级切换,多导播配合。且一般有演播室导演,导播只是起到执行功能 ● 信号在哪里: 1. 摄像机、多媒体(电脑)…… 2. 信号包含视频和音频,导播不应只考虑视频而忽略音频 3. 音频容易出现的问题:杂音、脉冲、啸叫等,用静音电源可解决。也可采用变压器。临时解决方案是排查插线板。应把视音频设备都插在同一插线板上 ● 信号屏蔽(案例):现场大屏抖,后发现是保安踩线,对讲干扰 ● 讲解端口面板:做设备方案时,应考虑到“含所需端口的设备”与“次级设备+转换盒”这两种方案间的价格差,有时用低一级设备再配合使用转换盒来满足需求成本更低 ● BMD ATEM不仅是切换台,也可做矩阵和采集应用 ● 线缆的发展:SDI—3G SDI—6G SDI—无线WIFI ● 是否采用4K关键看客户需求。4K下变换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最终需求达不到4K就不必要投入这成本 ● 采购搭建设备需要考虑:1. 成本 2. 能坚持多少年不被淘汰 ● 转换盒讲解: 1. SDI下变换分量复合模拟:音频解嵌(通话)、接驳老设备、高清HD转标清SD 2. 光纤转换盒(LC光纤头容易脱落,用FC头更牢固) 3. 分线盒:1路SDI—8路SDI 4. HD LINK PRO 5. 下变换盒容易出现信号花屏现象,断电重启可解决,是通病 ● 切换台软件控制面板缺乏手感,影响切换节奏感,容易误操作,不如硬件控制面板一下到位 ● BMD切换台端口设计采用机架式,方便上机架 ● 案例:早年大屏,正面看亮,显示正常,但站侧面大角度看屏幕是黑的。遇领导视察现场正好站侧面,以为播出故障 ● SDI线缆为BNC接头,现多假货,应找可靠供应商 ● 拍摄结束线材应当场盘好 ● 老摄像多因单肩扛大摄像机造成腰间椎盘突出,而且是侧突无法治愈。能用小机器就用小机器 ● 机位是我的哨兵: 1. 导播指挥机位 2. 机位布置:老教材要求按逆时针倒三角原则布置编号,但在机位不多的情况下,按个人习惯布置编号更好,尤其老方式编号可能造成在分屏显示时顺序逻辑错误。不编号而直呼摄像师显更亲切 3. 标准只是做对事情的基础,创新和创造力才是核心竞争力,不应教条 4. 看节目、电影时学会去反推其布光、机位、剪切 5. EFP应体现现场感和真实性,有时为体现真实性故意设计穿帮镜头。但好的导播不应出现穿帮镜头,调度移动机位是用其他机位过渡 ● 画面出现了: 1. 导播的重要功能是筛选画面 2. 画面就如单词,切换就是语法。特效就如形容词 3. 导播画面应是摄像机端画面和切换台端画面的总和 4. 非大型栏目无CCU设备时,常因节约成本而不给摄像机配备监视器,容易造成摄像师对光、构图等的把握失准 5. ATEM的多画面分割比较合理,其他如SONYMCS-8M的多画面分割非常糟糕,翻译也很差,设置还很麻烦 6. STING是ATEM特有的转场模式。STING意为蜂蜇,即快速弹入后弹出 7. ATEM软件控制面板分为八个区:切换区、预监区、上游键区、转场区、T键区、下游键区、FTB键区、设置区 8. ATEM媒体池素材存储路径不应有中文 9. EFP流程:摄像师看到的画面——导播看到的画面——观众看到的画面 ● 中午休息,学习纪录片《五棵松》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育比赛由来自各国的电视转播商来制作,其中一支篮球比赛制作团队来自中央电视台,他们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也是所有团队中最年轻的,而他们面对的是万众瞩目、巨星云集的篮球赛。本片展现的是这个团队幕后不为人知、从未公开的故事。【导演介绍】陈子耘 ● 摄像必须分工明确,不专业的摄像如被拍摄内容吸引而脱离本职角色 ● 要注重TALLY和通话功能,这样的镜头才会有设计感。TALLY盒需配合CCU使用,ATEMCamera Converter不需要CCU ● 预备队和火力资源: 1. SSD放机、电脑、高清媒体播放器、iphone(IVJ软件可快速提供大屏显示动态素材) 2. 端口对端口、画质对画质、只有高对低、没有低对高。相信可下变换,不要相信可上变换 3. 石景山电子竞技中心是以电脑作为节目源的典型案例 4. 搭建设备应尽量选取同品牌、同型号、同批次的摄像机保证画面一致 ● 观察你的舞台: 1. 现场要考察灯光、机位、现场长度等外,还要考察人员(拍摄对象)走位 2. 成功学讲座节奏忽激情忽煽情很难把握 3. T台走秀现在少用从脚往头摇的镜头,多用快速切换,但现在多前期准备时间紧张,造成很多问题。案例:拍了半天模特才发现产品是鞋 4. 动感不等于快速推拉镜头 5. 舞台机位布置:考虑焦段、广角和长焦能取到的画面效果、设置安全镜头(全景) 6. 功夫在其外,导播的功力不仅在设备操作,更在对拍摄内容的了解,要多做功课,才能知道关键点在哪(京剧的彩头、不同类街舞的动作区别) 7. 导播口令:远全中近特是教条的口令,因教主观无标准容易出现问题。实际应采用更明确的口令,如:胸上镜、腰上镜、一人全、两人全 8. 现在除了广告外,很多电影也故意采用跳轴镜头 9. LED屏容易出现摩尔纹(其实代表镜头素质高、锐) 10. 切换原则应动接动、静接静、动静相接时不应有跳跃感 11. 要了解拍摄对象的行动路径 12. 要注意演出过程的临时置景对拍摄的影响 13. 现场靠反馈镜头(现场观众)来渲染气氛,现场观众对表演的迎合营造氛围。氛围是需要人来烘托 14. 国内演出灯光的普遍问题:无面光 15. 没有不好的摄像机,只要光到位 ● 你是一个导演 1. 确定风格 2. 婚礼流程:(表格)时间、事项、人员、备注、音乐&视频、备品 ● 统一画面 1. 肉眼判断太主观不准确,应使用示波器 2. RGB分布状况图 3. 直方图:曝光趋势图 4. 多机位摄像机校准:色彩矩阵,但需注意不同型号摄像机色彩区域不同 5. 曝光原则:宁欠勿曝(一旦感觉曝光不正常,尽量欠曝) 6. Log曲线,即对数。宽容度高,画面灰容易过曝 7. 正确的曝光是没人味的。艺术创作应该根据内容调整(如用过曝渲染圣洁氛围) ● 构图 1. 二人访谈:外切(钝角、过肩)、内切(锐角) 2. 快门夹角不影响画质 ● 景别 1. 远全中近特是前苏联的教条口令,应采用更明确的口令,如:胸上镜、一人全、膝上镜等,如美式口令牛仔构图(膝上镜、决斗掏枪) 2. 远全起到交代环境的功能 3. 细节越多越高级(镜头量大、耗片比大、成本高) 4. (播放《第三调解室》学习) 5. 导播应是肌肉记忆,快速反应,思考是前期策划时的事情 6. 访谈应是平视视角(云台对嘴的位置)以示公平公正 7. 拍重要人物如领导时可采用仰拍 8. 国内舞美与拍摄脱节造成问题:人物头顶顶杆、LED屏近景黑颗粒 9. 节目设计情节锁(包袱)制造悬念 10.  坐地炮(体育赛事场边低机位)设计左右脚踏板控制机位左右旋转 11.  营造真实性:故意穿帮、主观视角(把机位安排在观众席)、窥视画面 ● 为画面留一个安全区 1. 固定机位(安全画面) 2. 拍摄顺序:先全后特(全景交代环境作为开场) 3. 非诚勿扰机位布置:8机位 ● 谁在考虑下一个画面 1. 切换作用:节奏、缓解视觉疲劳 2. 下一个画面:延续画面、打破画面 3. 延续画面:画面与故事平行,如访谈 4. 打破画面:画面凌驾于故事,如极限运动(内容很单调,在U型场地来回滑,但通过高位的高速摄影及GOPRO运动摄影的结合以及主机的晃动拍摄,带来速度感,传递赞助商价值观) 5. 案例:拍菜(半熟刷色拉油)、拍啤酒(先倒半杯色拉油) 6. 一般一个导播不能同时完成切换和特效,特效慎用,用好了加分,用不好不如不用 【第二天】 ● 延续画面还是打破画面得看节奏的把握 ● 导播功夫在其外:案例,搜狐访谈栏目,自己提供的导播抓不住点,如拍一书法家,但对该人及其书法特点全无了解,切得就很糟。把所有不同风格的嘉宾都拍成了一种类型 ● 案例:访谈李云迪,嘉宾人数多(超过五人),且其中一嘉宾爱较真,现场争执激烈。导播没有事先对嘉宾进行背景了解,不清楚对方风格,就切得很乱(争执激烈时不能简单说谁讲就给谁镜头,一人一句话切) ● 导播需要依靠团队协调,EFP强调现场而非后期 ● 拍摄前要对人物进行了解(身形、风格激烈或平和、动作幅度是否大等) ● 案例:易中天,其实在拍摄时有很多表演也有很多道具,但后来考虑到与整体栏目(其他讲师)风格不符就没用,结果就只剩下了干讲的镜头 ● 百家讲坛之所以火,1.包装 2.通俗,用栏目标准制作,而非讲座标准 ● 如今娱乐节目互相借鉴,但许多舞美等设计却并没有跟着内容和风格进行变换 ● 画中画 1. 右下角加小画面:如新闻播报加手语小画面,是功能性画面 2. 台标、字幕条等上屏时长应与摄像师提供的镜头时长一致,否则会出现画面人物切走但字幕介绍还在的错误 3. 使用这些特效时一般都是多人配合,有现场导演 4. 标准案例:两会期间新闻发布会 5. 典型运用:精品课,画中画,课件和人物两个画面来回放大缩小,还有如拍摄产品测评 ● 多画面合成(如一屏开四个小窗口下方加字幕条) 1. 要调度前端摄像师按要求构图 2. 常用于多方连线(视频会议) 3. 画面包装可考虑与公司VI统一 4. 属于在线包装范畴,但ATME可做到(上游键) ● 画面和画面中间 1. 切:现在很多拍摄模式化,机位不多,镜头简单、固定,就很少会用到预监,多直接按PGM对应键切出。这样也造成行业门槛降低(降低不是错,不提高就是错)。整个行业趋势如此,门槛降低,恶性竞争。入门后应该继续深造 2. 不专业的初学者,才会爱频繁用叠画、划像等特效,花哨 3. 上下开屏或左右开屏的划像特效,可用于分屏对话(左右各一嘉宾对话),用简单实用的方式实现在线包装的效果,很讨巧。也可用于对比画面(如之前之后对比) ● ATME控制面板按键讲解(可见说明书) 1. 画面分裂的特效(划像)不能用在人脸(寓意和感觉都不好) 2. 同一个节目内不要用太多类型的转场 3. 宁慢勿错、安全第一,现场感和真实性还是其次 4. DVE即数字视频特效简写,可指派给四个KEY任一,反锯齿比较好,放大边缘平滑,需要填充素材 ● 上游键变形记 1. 信号如河,分上下游,上游负责变形在底端,下游在最上图层(角标) 2. AUX自定义输出,可用于回录干净画面(不带下游键),一鱼多吃,录制干净素材 3. BKGD指背景层 4. KEY即蒙版,四个KEY四个通道 5. 上游键切出应该比镜头切出早 6. 上游键可用亮度、色彩、形状、特效四种方式叠加或裁减 7. 字幕条为常见应用 8. 要注意画面构图预留位置空间 9. 字幕条等要与整体包装色调协调(包括嘉宾着装) 10. 合成:叠加如布画,裁减如窗花 11. BKGD键单击取消KEY选择,双击全选 12. 镜头链条的组接,如单词按语法组合,起到叙事或功能性作用,这是基础,而特效时锦上添花,做好加分 13. 原则:前期不要给后期找麻烦(可以前期解决的问题不要留到后期解决,如拍摄时画面杂物未清除,后期付出巨大代价也不一定能弥补) 14. 叠加裁减键默认为叠加,双击为裁减 15. 合成素材格式最好是PSD和TGA序列 16. 四个AIR键是四组,各可对应四个KEY任意组合 17. (中午播放纪录片《出神入化——电影剪辑的魔力》) 18. 导播即现场剪辑,所以应对后期剪辑有了解 19. 使用上游键要注意构图 20. 抠像:蓝绿是出于肤色考虑,正规用刷漆(皇家蓝)蓝箱,但现在小型制作多用无纺布。打光要注意与背景分离,否则拍摄对象边缘产生漫反射容易被抠掉 21. 高级摄像机参数高(10bit色位、4:2:2)更锐,抠出来更立体。没有图表检测摄像机时,可在报纸上放金属物(如瓶盖、话筒)进行拍摄,放大看金属物及报纸上字的边缘,即可判断锐利程度。1233图为旧时胶片机检测用,不适用现代数码设备 22. 抠像经典应用:天气预报 23. Hue参数:色相,可以调节抠像效果 24. 关键帧设置 SET KEYFRMB ● 下游键的标签主义 1. 如角标、时间、剧名 2. 以往4:3画面时规定台标不应小于画面的1/16,但现在已放松标准 ● 一些细节 1. ATME没连通:常见于两个及以上切换台串联时IP冲突,重设IP即可 2. 彩条和蜂鸣音(固定频率)可用于检测信号 3. 色阶0-255,但电视范围是16-235 4. AUX自定义端口的应用:如录制压缩素材、干净素材(cleanfeed,即PGM减去下游键,但上游键上屏内容保留) 5. 摄像机经过机内压缩录制的画面质量,不如录机通过切换台录制 ● 机位分析 1. 领导讲话机位布置(5机位)(可先将席次拍照作为切换时参考) 2. 拍摄要尽量保证单一光源和色温,并采用同品牌同型号的机器(否则可通过示波器调校) 3. 长焦不要推到头(焦段两端并非成像最锐,且容易抖),可向前调整机位 4. 追光:考验摄像机(要宽容度够),尽量选用好的摄像机。可用自动曝光。宁欠勿曝,对数码来说亮即白,白即丢失细节(暗部可提出细节)。现场切换时出现追光可用其他机位过渡 5. 篮球比赛机位布置(9机位),可参考2013年CBA北京与新疆决赛(在新疆场地拍摄时灯光不够造成慢动作频闪) 6. 拍升格镜头最大的成本不在设备,而在灯光(吃光)。案例:拍雕塑爆炸,在室内失败(威力巨大),后改室外拍摄 ● 播放斯诺克比赛视频并分析 ● 播放国外小型演唱会视频并分析 1. 按歌曲节拍切 2. 并没有用快速推拉来营造动感,而是靠快速切换来实现(经典动作:在推拉的过程中不断闪回特写) 3. 一定要有眼神光造型 4. 影视是综合艺术:4K不仅对灯光,甚至对化妆都有要求 5. 九寸钉乐队在北京演出时,全逆光 6. 赛事拍摄对轴向要求比较严格 7. 摄像师最简单的要求:锁住麦克风 ● 婚礼机位布置(5机位):现场EFP较少,拍摄婚礼比较训练人(流程复杂、形式复杂) ● 播放维多利亚的秘密视频并分析 1. 人物亮相要采用平视镜头,好莱坞大明星甚至会规定拍摄焦段,要求不可用广角、鱼眼镜头拍摄以免变形 2. 非专业要求一定要与客户反复确认 3. 要有舞台导演,经过设计才能出效果 4. 导播一定要跟彩排 5. 人物要有造型感,除了着装等外,还有构图、升格等手段 ● 播放情景剧:多用三机位,现在很多美剧已改采用斯坦尼康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这个台子我也在用,项总说的没错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就是TAlly指示没有输出,要配单独模块,另外花钱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BMD单盘位录机配7200转普通硬盘也可以用,录制高清的足够用了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当天要放电脑的PPT 或是 和电脑同步上屏就麻烦了。很少电脑输出信号可以让这个牌子的切换台认到,这个台子不可以混合信号切换的。我的早出手掉了,哈哈。
这个台子带HDMI接口,带HDMI的笔记本信号可以直接进台子,怎么会出现不能认的情况?难道你用VGA转进去的?
那个单盘录机关注很久,大家声音是怎么进去的?走HDMI???&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当天要放电脑的PPT 或是 和电脑同步上屏这个还没用过,你现用的是什么切换台啊?
阅读权限60
自我介绍很多人只看到了老外用兔子拍出了牛逼的片子
没看到老外身后一箱子的镜头和一车的灯 还有各种各样怪兵器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关键不是镜头,而是镜头后面的头”
这句话表面看很正确
但是某种意义上说又很有害
它只给了一个美丽的白日梦
却没有给任何实现的方法
主题帖子精华
当天要放电脑的PPT 或是 和电脑同步上屏就麻烦了。很少电脑输出信号可以让这个牌子的切换台认到,这个台子 ...
这个台子带HDMI接口,带HDMI的笔记本信号可以直接进台子,怎么会出现不能认的情况?难道你用VGA转进去的?
那个单盘录机关注很久,大家声音是怎么进去的?走HDMI???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看到大佬们的名字,进来学些一下
阅读权限60
公司洛阳天策影像工作室
自我介绍喜欢摄影摄像,喜欢改造DIy,喜欢科技的东西,个人买了很多设备,正在改造工作室
主题帖子精华
VGA转HDMI必须用那种好的转换器,升格到才能进这个台子,才能认这个信号, 但是如果是显卡直接由DVI的插口,,直接用DVI转HDMI的线或者DVI转HDMI接口就可以了,只要设置成双显示器1920*1080就可以了。
阅读权限60
公司洛阳天策影像工作室
自我介绍喜欢摄影摄像,喜欢改造DIy,喜欢科技的东西,个人买了很多设备,正在改造工作室
主题帖子精华
HDMI自带声声音的,比较好用的,不需要另外接声音的
阅读权限60
自我介绍传媒专业学生,希望能和大家谈论过程中学习到更多
主题帖子精华
&a target=&_blank&quot
项大经验之谈,初来乍到,认真学习
阅读权限60
主题帖子精华
x宝上有转换后达到广电技术指标的vga(任意分辨率)转sdi(高清)转换盒(x视牌),转换比例可调节&&。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导播切换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