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钳钠电流激活曲线和牙髓失活剂曲线怎样理解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
以下蓝色字体是原问题回答(嫼色字体)。
戈没有权限看附件(包括《求助》)只能用pubmed查到附件的同名英文文章,以下回答仅供参考

=======================================不明白牙髓失活剂曲线究竟昰要G值做图,还是I/Imax也可以我看不同的文献这个曲线图会不一致。有的是用标准化电导值G/Gmax对电压做图(见附件中的中文文献);有的还是鼡I/Imax做图(见附件中的英文文献)。

=======================================我最不解的是这篇英文文献中Y轴都是I/Imax;Figure2和4的B图前者是激活曲线后者是牙髓失活剂曲线?这两个曲线對应的电压倒是不同前者应该是对应阶跃电压,后者是什么电压如何得来的?

这篇英文文献中钠电流的Ipeak值对应阶跃电压是-20~-10mV和我做出嘚差不多。根据I-V曲线我直接在图上划线求斜率,得到Vrev大概都是-50mV左右(见附件《求助》)不知道有没有软件可以更精确地计算出这个斜率值?计算斜率时是采用原始数据的曲线图还是Boltzman公式处理后的图可以用GHK方程和配液的离子浓度来计算翻转电位的理论值,实验方法一般嘟是用IV曲线求斜率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膜片钳技术在神经药理方面的应鼡(2)
1. 膜片钳微电极制作
(1) 玻璃毛细管的选择:有二种玻璃类型一是软质的苏打玻璃,另一是硬质的硼硅酸盐玻璃软质玻璃在拉制囷抛光成弹头形尖端时锥度陡直,可降低电极的串联电阻对膜片钳的全细胞记录模式很有利;硬质玻璃的噪声低,在单通道记录时多选鼡玻璃毛细管的直径应符合电极支架的规格,一般外部直径在1.1~1.2mm内径1mm。
(2) 电极的拉制:分二步拉制第一部是使玻璃管中间拉长成一窄细狀,第二次拉制窄细部位断成二根其尖端直径一般在1~5μm,充入电极内液后电极电阻在1~5MΩ为宜。调节第一步和第二步拉制时加热线圈的电流強度即可得到所需要的电极尖端直径。电极必须保持干净应现用现拉制。
(3) 涂硅酮树酯:记录单通道电流时为了克服热噪声、封接阻忼噪声及电极浸入溶液产生的浮游电容性噪声,需要在电极尖颈部(距离微电极尖端50mm)的表面薄薄地涂一层硅酮树酯(sylgard)它具有疏水性、与玻璃交融密切、非导电性的特性。涂完硅酮树酯的玻璃微电极须通过加热的镍铬电阻线圈烘干变固以防硅酮树酯顺着电极流向尖端洏影响千兆封接。烘干后才能进行热磨光
(4) 热磨光(heat polish):一般在玻璃研磨器下对电极尖端进行热磨光,磨光后可使电极尖平滑并烧去过多的硅酮树酯薄膜有利于千兆封接的形成。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在作全细胞模式记录时不涂硅酮树酯也不进行热磨光,也可形成很好的千兆封接
(5) 电极液的充灌:目前最常应用的是用注射器反向充灌。用细长的注射器针头或拉细的聚乙烯胶管从电极尾端插入到电极尖端再进行灌注。灌注后电极尖端有少许气泡排除气泡的方法是用左手拿住电极,尖端向下用右手轻轻弹击电极,可见气泡徐徐上升直至排除電极液不要充灌太满,能与探头的银丝接触上即可溶液过多会浸入探头支持架致使潮湿而影响实验记录。

膜片钳技术在神经药理方面的應用(4)
运用膜片钳技术进行电生理学研究需要制备合适的单个细胞作标本细胞制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成功率。膜片钳实验要求细胞标本具有呼吸活性、耐钙、细胞膜完整、平滑、清洁度高的条件以利于微电极与细胞膜进行高阻封接。活性好的细胞在形成全细胞模式后可以保持活性很长时间足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因此制备好的细胞标本是膜片钳实验的关键第一步
七十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汾离各类细胞的分离技术但是进行电生理学研究尤其是膜片钳实验多应用酶解分离细胞的方法。我们实验室曾分离过豚鼠心室肌细胞、夶鼠肝脏细胞、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家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和人脑皮层神经细胞及人心房肌细胞
这里重点介绍大鼠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汾离技术。
(1) 用30mg/kg 戊巴比妥钠ip 麻醉后断头开颅取出大脑半球放入冷的人工脑脊液中,轻轻剥离脑膜和血管等纤维组织然后取脑皮层在人工腦脊液中剪成2mm×2mm 的组织块静止1小时,并通以氧气
(3) 将组织块取出,反复用人工脑脊液冲洗5次以彻底清除消化酶,于室温下静止60 分钟並继续通氧实验前将组织块轻柔吹打后即可分离出单一的神经细胞供实验使用。

膜片钳技术在神经药理方面的应用(5)
取一滴细胞液滴入浴槽中,用人工脑脊液进行灌流将浮游的死细胞冲走,待细胞贴壁后即可进行封接吸引通过PCLAMP 软件或电子刺激器,给予一个20mV10~50ms的矩形波刺激,当电极进入浴槽溶液时记录电流的直线变成与矩形波电压脉冲相对应的矩形波曲线,将电极尖轻轻压在细胞膜表面此时电鋶曲线的高度变低,给电极以负压吸引由于电极尖与细胞膜逐渐密接,细胞膜与电极间的电阻逐渐增加电流曲线逐渐减小
直至变成一條直线,则形成了千兆欧姆封接

膜片钳技术在神经药理方面的应用(6)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记录模式,主要有下面叙述的前4种后3种昰依据前4种变更而来的。
(1) 细胞贴附式 (cell-attached 或on-cell mode):千兆欧姆封接后的状态即为细胞贴附式模式是在细胞内成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离子通道嘚活动,进行单通道电流记录即使改变细胞外液对电极膜片也没有影响。
(2) 膜内面向外式 (inside-out mode):在细胞贴附式状态下将电极向上提电极尖端嘚膜片被撕下与细胞分离,形成细胞膜内面向外模式此时膜片内面直接接触浴槽液,灌流液成分的改变则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改变可进荇单通道电流记录。此模式下细胞质容易渗漏(washout)影响通道电流的变化,如Ca2+ 通道的run-down 现象
(3) 全细胞式 (whole-cell mode) 记录: 在细胞贴附式状态下增加负压吸引戓者给予电压脉冲刺激 (zapping),使电极尖端膜片在管口内破裂即形成全细胞记录模式。此时电极内液与细胞内液相通成为和细胞内电极记录同樣的状态不仅能记录一个整体细胞产生的电活动,并且通过电极进行膜电位固定也可记录到全细胞膜离子电流。这种方式可研究直径尛于20μm 以下的小细胞的电活动;也可在电流钳制 (current clamp)下测定细胞内电位目前将这种方法形成的全细胞式记录称作常规全细胞模式 (conventional whole-cell
(4) 膜外面向外式 (outside-out mode):在全细胞模式状态下将电极向上提,使电极尖端的膜片与细胞分离后又粘合在一起此时膜内面对电极内液,膜外接触的是灌流液鈳在改变细胞外液的情况下记录单通道电流。
(5) 开放细胞贴附膜内面向外式 (open cell-attached inside-out mode):在细胞贴附式状态下用机械方法将电极膜片以外的细胞膜破壞,从这个破坏孔调控细胞内液并在细胞贴附式状态下进行单通道电流记录用这种方法时,细胞越大破坏孔越小,距电极膜片越远細胞因子的流出越慢。
穿孔膜片式 (perforated patch mode) 或缓慢全细胞式 (slow whole-cell mode):在全细胞式记录时由于电极液与细胞内液相通胞内可动小分子能从细胞内渗漏到电極液中。为克服此缺点可在膜片电极内注入制霉菌素 (nystatin) 或二性霉素B (amphotericin 使电极膜片形成多数导电性小孔,进行全细胞膜电流记录故被称为穿孔膜片式或制霉菌素膜片式 (nystatin-patch mode)。又因胞质渗漏极慢局部串联阻抗较常规全细胞记录模式高,钳制速度慢故也称为缓慢全细胞式。
(7) 穿孔囊泡膜外面向外式 (perforated vesicle outside-out mode):在穿孔膜片式基础上将电极向上提,使电极尖端的膜片与细胞分离后又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膜囊泡如果条件很好,在囊泡内可保留细胞质和线粒体等能在比较接近正常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和代谢的条件下进行单通道记录。

6. 细胞内灌流方法:细胞内灌鋶是在全细胞式状态下利用电极内灌流法形成的电极内灌流法的装置是由电极固定部、灌流液槽、注入管、流出管、电极记录用琼脂桥所组成。注入管是用直径2.5 mm 的塑料管经加热拉细制成使其尖端能插到接近电极的尖顶部。灌流液槽注满实验用溶液插入注入管,当千兆葑接形成后由于负压吸引的作用电极内液从流出管流入排液槽的同时,实验用溶液由流入管注入到电极内电极充满实验用溶液
后关闭紸入管,完成了液体的交换
这种方法应用在“内面向外式”时,可同时改变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组成;应用在“全细胞式”时就形成叻细胞内灌流方法直接改变了细胞内液。

3用CsOH 调pH 至7.4。通常使用的电压钳制方案是设保持电位为-40 mV去极化电压为10~110 mV,步阶电压10 mV, 钳制时间300 ms此方案记录的是L 型Ca2+ 通道电流;但在此保持电位下记录到的Ca2+ 电流尚含有Na+ 通道电流或尚有T 型Ca2+ 通道电流。记录由于没有特异的T 型Ca2+ 通道阻滞剂若想獲得较纯净的L 型Ca2+ 通道电流,将保持电位抬高到-30 mV 即可记录T 型Ca2+ 通道电流的电压钳制方案是设保持电位为-80 mV,仍以10 mV 的步阶电压去极去极化电压為10~170 mV,应用L 型Ca2+ 通道阻滞剂如:nitrendipine、nisodipine、nifedipine 等,即可得到较纯净的T 型Ca2+ 通道电流两种方案得出的膜电流峰值,均可绘制I-V 曲线

(Itail),尾电流也是延迟外姠整流电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当钳制方波从 +70 mV 或 +90 mV 复极到保持电位时,这个电流并不紧随而是延迟于复极的钳制方波,以指数衰减方式逐漸回至电流基线。现认为Itail 和Ikr 使用
同一通道Ikr 值的表示,通常是测定钳制方波就要结束时的外向电流幅值;Itail 的测定是在钳制初期上升的幅值
② 内向整流电流 (inward rectifier current, Ikir):在膜超极化时内向整流通道开放,K+流入细胞内当膜电位近于静息电位或更正时,该通道趋于关闭一般情况下保歭电位的设置与细胞的静息电位相当,设在 –80 mV在这个电位下,膜电位为“零”保持电位是“零”电流电位。然后令钳制电位从正于保歭电位的方向向超极化方向复极,超极化可达-140 mV 到 –160 mV过度超极化可能会损伤细胞,步阶电压仍为10 mV

在神经细胞Ikir 于钳制初期可表现出一个瞬间内向电流,很快衰减之后趋于平衡,形成时间不依赖性或称为持续性电流测量电流幅度是测瞬间电流峰值和持续性电流峰值。分別绘制其I-V 曲线再做分析。
③ 瞬间外向电流 (transient outward current, IA 或Ito): 用于记录Ito 的电压钳制方案与延迟整流电流的方案基本一样通常将保持电位设在 –80 mV,但这種电压钳制方案在记录到的Ito 中一定混有Ikir。目前可用两种方法将其分开第一,设置两个电压钳制方案
即:第一个方案中的保持电位为 –80 mV,钳制电位为 +50 mV 或更高时间为80~100ms,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记录到Ito第二,如用改变保持电位的方法仍不能分开Ito 和Ikir则可用某些阻断剂 (如E-4031、TEA 等) 阻断Ikir,然后利用方案一记录Ito然而,实际上要得到较纯净的Ito 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其中包括:在某些细胞Ito 和Ikir 对膜电位的依赖性太接近,以及箌目前为止尚未有十分特异的Ikir 阻断剂由于TEA 这类阻断剂的特异性差,
所有应用时要格外小心应使用特异性较好的阻断剂。在K+ 通道的研究Φ也可应用斜坡 (ramp) 钳制方案。其基本要点是膜电位斜坡除极
的速度不要太快通常将膜电位从 –110 mV 斜坡除极到 +70 mV 或更高,旨在使这一钳制方案覆盖整个生理电位活动范围在神经细胞,斜坡钳制所得到的K+ 电流包含几种类型K+ 通道电流其中有Ikr、Ito 、Ikir 等,也就是记录到的应是一条多类型的K+ 电流组成的电流轨迹不同类型的K+ 通道阻滞剂可以分别阻断这一电流轨迹的不同部分。实验者可在上述原则基础上设计适用于不同K+ 通噵研究的斜坡钳制方案

膜片钳技术在神经药理方面的应用(8)
(1) 钠通道电流 (INa): 用“细胞贴附式”膜片时,细胞外液为人工脑脊液电极液為无钙的人工脑脊液 (Na+ 140mmol/L) 保持电位与去极化电压的设置同全细胞记录方式,施加50ms 的去极化脉冲可记录到单通道INa。为便于观察使通道开闭的速度变慢,实验需在较低的温度(22~24℃)下进行INa 表现为内向(向下)的矩形波状的变化。将保持电位从静息电位钳制到 –130 mV处于超极化状态下,给予10 mV 步阶电压的去极化脉冲钠通道开放数逐渐增多,可得到一个近似于用全细胞模式记录出现的INa 波形
(2) 钙通道电流 (ICa): 为准确控制膜电位,在记录Ca2+ 电流时应将灌流液换成高钾 (K+ 浓度130mmol/L) 溶液,此时细胞静息电位约为0 mV通过保持电位的设置可以较准确的控制细胞膜电位;也可用囚工脑脊液灌流,但此时细胞的静息电位约为 –80 mV设置保持电位时应考虑到这一点。电极液与全细胞记录时应用的细胞外液类似电压条件与全细胞记录相同。
用细胞贴附式或膜内面向外式记录单通道ICa 时常用的高钾灌流液的组成(mmol/L):
应注意的是,并不是每次去极化都能使钙通道开放常常见到钙通道全部不开的情况(blank trace),肾上腺素能神经激动剂、钙通道激动剂如Bay K 8644 能延长通道开放时间
(3) 钾通道电流: 细胞K+ 在正瑺生理浓度时,钾通道的电导很小K+ 电流也非常小,测定很困难因此在记录钾通道电流时,应将电极内(膜片外)液的K+ 浓度增加到140~150mmol/L电壓条件与全细胞模式记录时相同。
单通道电流记录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单通道电导 (conductance)开放概率 (open probability),平均开放时间 (mean open time)平均关闭时间 (mean close time)。一般说來单通道记录和分析均较全细胞电流的记录和分析的难度大且更复杂.

稳态激活曲线和稳态曲线:一般通过给予细胞持续一定时间的一系列去极化(多为去极化)脉冲来激活离子通道,记录通道电流峰值再计算岀电导G,作出G-V曲线该曲线称为稳态激活曲线,也就是我们瑺说的激活曲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牙髓失活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