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实验室无法配制等ph的盐酸和醋酸盐缓冲液的配制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盐酸和醋酸是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中常用的酸.请回答:(1)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经测定某人胃液的pH为2,则其中的c(H+)=______mol/L.(2)食醋常用于食品调味,其主要成分为醋酸.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3)室温下,pH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下列各项中相等的是______(填序号).①溶液中c(H+)②酸的物质的量浓度③完全中和时,消耗NaOH的质量(4)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加入少量盐酸的作用是______.
(1)c(H+)=10-pH=10-2 mol/L,故答案为:10-2;(2)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H++CH3COO-,故答案为:CH3COOH?H++CH3COO-;(3)氯化氢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①溶液的pH相等,所以溶液中c(H+) 相等,故①正确; ②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故②错误;③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则中和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所需NaOH的质量醋酸小于盐酸,故③错误;故选①;(4)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水解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配制溶液时应防止水解生成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则应加入盐酸,故答案为:抑制氯化铁中Fe3+的水解;
为您推荐:
(1)根据c(H+)=10-pH计算;(2)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与氢离子;(3)氯化氢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4)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配制溶液时应防止水解生成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
本题考点:
pH的简单计算;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pH的计算、盐类水解的应用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明确pH的计算方法、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溶液pH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扫描下载二维码C→D→B→A→G→F;(2)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且浅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为止;(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D;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0.00mL,终点读数26.10mL;(5)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26.09请选用其中合理的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0.1044mol/L.(6)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碱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①该学生的操作是错误(正确或错误).②如不正确,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为什么?溶液被稀释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③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稀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盐酸,原因是盐酸是强酸酸稀释时pH值变化大,醋酸是弱酸稀释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pH值变化小;.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年河北省黄骅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1)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②用酸式滴定管加待测液时,刚用蒸馏水洗净后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④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⑤终点读数时俯视,其他读数方法正确(2)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然后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①该学生的操作&&&&&&&&(填“正确”或“不正确”),如不正确,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并说明理由(若正确则此问不用作答)&&&&&&&&&&&&&&&&&&&&&&&&&&&&&&&&&&&&&&&&&&&&&&&&&&&&&&&&&&&&&&&&&&&&&&&&&&&&&&&&&&&&&&&&&&&&&&&&&&&&&&&&&。②若按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原因是&&&&&&&&&&&&&&&&&&&&&&&&&&&&&&&&&&&&&&&&&&&&&&&&&&&&&&&。
科目:高中化学
(1)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①该学生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正确的”或“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用此法分别测定[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以铁棒、碳棒、导线和氯化铁溶液为用品设计原电池。负极材料为_____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正极材料为_____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 kJ的热量。①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②又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则16 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kJ。③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Ⅰ、(8分)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醮取试样进行检测。(1)该学生的操作是   &&   (填“正确的”或“错误的”)。(2)如不正确,是否一定有误差?答:     (填“是”或“否”)(3)若按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     。Ⅱ、(10分)(1)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其读数是&&&&&&&&& mL(2)乙二酸俗名草酸,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测定
& 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通过查阅资料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该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请回答:①、下列仪器在进行滴定时,绝不可以事先润洗的是&&&& &&(填编号)。甲.酸式滴定管&&&&&&&&&&& 乙.碱式滴定管&&&&&&&&&&&& 丙.25mL量筒& 丁.锥形瓶②、滴定时,将KMnO4标准液装在&&&&&滴定管中。③、 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可以是&&&&&&&&&&&&&&&&&&&&&&&&&&&&&&&&&&&&&&&&&&&&&&&&&&&&&&&&&&&&&&&&&&&&&&&&&&&&&&&&&&&&&&&&&&&&&&&。④、 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2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Ⅰ、(8分)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醮取试样进行检测。(1)该学生的操作是   &&   (填“正确的”或“错误的”)。(2)如不正确,是否一定有误差?答:     (填“是”或“否”)(3)若按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     。Ⅱ、(10分)(1)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其读数是&&&&&&&&& mL(2)乙二酸俗名草酸,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测定
& 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通过查阅资料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该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请回答:①、下列仪器在进行滴定时,绝不可以事先润洗的是&&&& &&(填编号)。甲.酸式滴定管&&&&&&&&&&& 乙.碱式滴定管&&&&&&&&&&&& 丙.25mL量筒& 丁.锥形瓶②、滴定时,将KMnO4标准液装在&&&&&滴定管中。③、 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可以是&&&&&&&&&&&&&&&&&&&&&&&&&&&&&&&&&&&&&&&&&&&&&&&&&&&&&&&&&&&&&&&&&&&&&&&&&&&&&&&&&&&&&&&&&&&&&&&。④、 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实验室保存一瓶浓盐酸 【范文十篇】
实验室保存一瓶浓盐酸
范文一:; 实验园   地
s  .   s、  ,
实 验 室 制 取 二 氧 化 碳 时 对 盐 酸 浓 度 的 选 择 
口  杨 明树 
云 南 省水 富县 云天 化 中学
670  5 80
为 了让 学 生能 快 速 准 确 地 进 行 实验 , 确 配 制 适 宜的 盐 酸 浓 度 , 利 于 引 导 初 中 学 生 正 确 探 究 二 氧 化 碳 的性 质 以  正 有
及 在 生活 中 的运 用 。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盐酸 浓度 选 择 
直 以来 , 验 室 制取 二 氧 化 碳 是 初 中 学 生  实
必须 掌 握 的实验 之 一 , 理 是 用 碳 酸 钙 和稀 盐 酸  原
进行 反 应 。即 :  
2 C +C C 3 C C2 H 1 a O = a 1+H2 0+C 2   O  T
1 实 验 教 学 中面 临 的 问题   
① 对于 稀盐 酸浓 度 的选择 。现 行教 材和 教参  只是 告诉 我们 用 稀 盐 酸 , 没 有 明确 指 出具 体 的  并 浓度 是 多少 。笔 者 查 了一 些 资 料 , 学 里讲 的稀  化
溶液 ( 或 碱 溶 液 ) 未 指 明 浓 度 时 , 般 是  酸 在 一
1 mo/ 8 lL、 mo/ 4 lL、 mo/ 的 稀 盐  0 l L、 mo/ 6 lL、 mo/ 2 l L
酸各 2 0 , 0 mL 备用 。  
2o L m l 。在进 行 实 验 准 备 时 , 2 mL2 o L的  / 用 0  m l /
盐酸 进行 实验 时 , 产生 二氧 化碳 的速 度非 常慢 。  
②按 图 1连接 好装 置 , 进 行气 密性 实验 。 并  
③称 取 1 g固体碳 酸 钙 , 入 1 0 L的洁 净  0 加 5m
的 锥形瓶 中 ; 注入 2 m  0 o L稀 盐 酸溶液 于  先 0 L1m l /
② 在进 行 学 生 分 组 实 验 时 一 节 课 4 r n 学  0 i, a
生要 完成 如 下操 作 : 查仪 器 的气密 性 , 品的装  检 药
入, 仪器 连接 , 体 的 收集 , 质 实 验 等 。如 果 盐  气 性
酸 的浓度 过稀 , 集二 氧化 碳 的速度 太慢 , 影 响  收 会 学生 进行 后续 的实验 。  
分液 漏斗 中 , 进行 二 氧化碳气 体 的收集 ; 二氧 化  将
碳气 体通 人 到 装 有 饱 和 碳 酸 氢 钠 溶 液 的集 气 瓶 
中 , 录集 气 瓶 中二 氧化碳气 体 收集 满 的时间 。 记  
③ 在进行 实 验 过 程 中 , 收 集 的二 氧 化 碳 气  将
体通 人 紫色 的石 蕊溶 液 中 , 紫色 的石 蕊溶 液变 红 ,   将此 溶 液进行 加 热 , 色 的石 蕊 溶 液 却不 能重 新  红
变成 紫 色 。  
2 问 题 分 析 及 对 策   
④ 再 依 次 用 2 mL 8 lL 6 o/ 、 m lL   0   mo 、 m lL 4 o/ 、 / 2 o L稀盐 酸 溶液 , ml / 重复 上 述 步骤 ③ 的 内容 。记 
录数 据见 表 1  。
表 1 二 氧
化 碳 气 体 充 满 集 气 瓶 所 用 的 时 间   
针 对 稀 盐 酸浓 度 的 选 择 , 行 图 1 进  
所 示 实 验 。在 锥形 瓶 中加 入 1 g 酸 钙 固 体 , 0碳 分 
液漏 斗 中 加 入 盐 酸 溶 液 , 集 气 瓶 中装 满 饱 和  在
的碳 酸 氢 钠 溶 液 ( 排 此 溶 液 法 来 收 集 二 氧 化  用 碳 气 体 ) 烧 杯 准 备 接 溢 流 出 的 饱 和 碳 酸 氢 钠  ,
溶液 。  
实 验 二  针 对 问 题 3 进 行 图 2所 示 实 验 。 ,   按 实验一 方 法制 取 二 氧 化碳 , 将气 体 通 人 到 紫 色  石蕊 溶液 中 , 此 溶液 进行 加热 。 将  
实验 步 骤及 现象 
实验 步骤 及 现象 
① 将 浓 度 为 1 m lL 的浓 盐 酸 分 别 稀 释 成  2o /
①取 6只试 管 , 别 贴 上 1 mo L 1 m lL  分 2 l 、0 o 、 / /
《 学仪 器 与实验 》 2 教 第 8卷 2 1 0 2年 第 2期 
? 5    2  ?
8 l L、 6mo/L 、4mo/ mo / l l 
水 形 成 稀 盐 酸 溶 液 。在 进 行 加 热 的 时 候 , 酸  碳 分 解 , 氧 化碳 从 溶 液 里 逸 出 , 二 由于 溶 液 中 还 有  稀盐酸 , 液 始终 呈酸性 , 溶 因此 不 管 怎 么 加 热 ,   也 不 管加 热 多 久 , 色 的石 蕊 溶 液 也 不 会 变 成  红 紫色 的石 蕊 溶 液 。  
L 2 o L的标 签 , 移  、m l / 用 液管 移 取 1 m 0 L澄 清 的  石 灰 水 于 6只 试 管 中 ,   备用。   ② 将 仪 器按 图 1连  接 好 , 进 行 气 密 性  并
实验 。  
③ 综上 所述 , 笔者认 为 : 实验 室制取 二氧 化碳 
的盐 酸浓 度 宜 控 制 在 6 o/ m lL到 8 o L m l 。这 样 , /   既能满 足实 验过 程 中对 时 间 的要 求 , 能 让 学生  也 得到 准确 的实验 结论 。  
参 考 文 献 
1 胡美 玲 , 雅 森 等 . 学 化学 实 验实 用 手 册    马 中
2 中学 化 学 教 与 学 ,0 0 5   21( )
③ 在 1 0 L的锥形 瓶 中 , 入 1 g固体 碳 酸  5m 加 0
钙 , 后小 心 地 注 入 2 m 然 0 L不 同 浓 度 的稀 盐 酸 溶 
液 , 行二 氧化碳 的制取 , 进 将气体 通人 到紫 色 的石 
蕊溶 液 中 。  
④将 上 述 步骤 ③ 中反应 后 的 溶液 , 酒 精 灯  在 上 加 热 , 察 石 蕊 溶 液 的 变 化 。 实 验 数 据 如  观
表 2。  
表 2 石 蕊 溶 液 的 变化 
( 收稿 日期 :0 1)—0  2 1462 )
乙醇 与钠 的反 应 实验 改进 
口  杨 玉 铭 
湖北 省郧县 第 一 中学 420  450
1 材料   
支管带 活塞 的 u 型 管 、 旧洁 净 的 钢 丝 球 、 废  
3 实 验 结
乳胶 管 、 嘴导管 。 尖  
2 装 置 图 ( 图 1  见 )
① 从 表 1 见 , 氧 化碳 气 体 充 满集 气瓶 所  可 二
用 的时间 , 与所用 稀盐 酸 的浓度 有直 接 的关 系 , 浓 
度越 高 , 与等质 量 的碳 酸钙 反 应 所 用 的时 间 就 越 
短 。在 平 时 的 实 验 过 程 中 , 果 用 2 o L 和  如 ml / 4 o L的稀 盐 酸溶 液 与 l g的碳 酸 钙反 应 , 集  ml / O 收 满 1 O L二 氧化 碳所 用 的 时 间分 别 为 2分2 5r a 2秒  和 1分 6秒 。我 们 每 次 要 用 到 4瓶 二 氧 化 碳 气 
体 。如果 收集 气 体 时 间较 长 , 影 响 进行 后 续 实  将
验 的时 间。  
3 实 验 操 作 
①将 一束 洁净 的钢丝球 塞 入一侧 带尖 嘴导 管 
的 u型管 内适 当部位 。如 图 1 所 示 。   a  
② 从表 2可见 , 二氧 化碳 气 体 通 入到 紫 色  当
的石 蕊 溶 液 中 , 蕊 溶 液 都 变 成 红 色 。将 此 红  石
色 的石 蕊 溶 液 进 行 加 热 时 , 过 实 验 发 现 : 通 用  1 mo L和 l m lL的 盐 酸 溶 液 分 别 与 1 g的  2 l / O o / O 碳 酸 钙 反应 后 , 热 时 , 色 溶 液 颜 色 不 变 。这  加 红 是 因 为 用 1 mo L和 1 m lL 的 盐 酸 溶 液 与  2 l / 0 o /
②将 蚕 豆大小 的金 属 钠放 入 钢 丝 球 上 , 打  并
开 上方 活塞 。  
③ 从 u 型 管 的 另一 侧 管 口注 入 乙醇 到 浸 没 
钠 为止 , 同时上方 活塞呈 打开 状 。  
④ 点燃 尖嘴导 管上 的气 体 , 图 1 。实 验 完  如 b 毕后 , 闭倒 气一 端 的活塞使 反应 停止 。 关  
( 稿 日期 :0 1 9 2 ) 收 2 1 4 —8   )
1 g的碳 酸钙 反 应 后 , 集 的 气 体 中 , 仅 仅 只  0 收 不 有 二 氧 化碳 气 体 , 时还 含 有 少 量 的 HC 气 体 。 同 1   二 氧 化 碳 与 水 生 成 碳 酸 , 少 量 的 HC 气 体 与  而 1
2 6 ?  
E u ain lE up n  d E p rme tVo. 8,N . d c t a  q ime tAn   x ei n  12 o o 2,2 1  02
范文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
1、 右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
试剂瓶标签的部分内容,请
仔细阅读后计算:
73g的该稀盐酸与足量的锌充分反应,理论上需要锌多少克?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2、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所得的氧气,若改用过氧化氢制同质量的氧气,需分解多少克过氧化氢?
3、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可以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
4、小明在石灰石矿区取回了若干块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取用8g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请计算】
(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4)要得到280kg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化学方程式:
5、某石灰石样品22.2g,放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放出气体,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59.4g。求:
(1)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7、右图是某化肥外包装袋的广告,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广告是否为虚假广告。
(NH4HCO3)
含氮量全球最高:>
8、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70%左右的能源靠煤来供给。燃烧含硫的 煤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SO2,导致酸雨的发生。目前世界上的燃煤工厂和发电厂都普 遍应用湿净化器,对煤燃烧后产生的烟气脱硫。主要反应原理为:
2SO2+2CaCO3+4H2O+O2=2CO2+2CaSO4·2H2O。某厂现有100t碳酸钙,若运用上述反应原理吸收SO2气体,则最多可以吸收SO2气体多少吨?
9、将13g锌粒加入到100g稀硫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求:
(1)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ZnSO4的质量分数。
1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 g某锌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3.7 g
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生求:(1)样品中锌的质量(1分) 成气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 体为多少? 的质 量
11、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对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主要的污染物为氢氧化钠。为测定污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污水于烧杯中,加入36.5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污水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求:100g污水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12、已知某厂生产的纯碱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为测定其纯度,准确称取该纯碱样品11g,置于烧杯中,逐渐滴加某浓度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用去了稀盐酸93.4g。反应后的溶液经称重恰好为100g。【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求:⑴该纯碱样品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⑵反应后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13、足量的稀盐酸和石灰石充分反应后 (杂质不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26L。试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g/L)
14、小新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的纯度,取2.5克样品与0.5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依次称得加热t1、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13(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范文三:盐酸浓度的标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盐酸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2.掌握滴定操作,并学会正确判断终点 ; 3.熟悉电子天平的使用、减量法称量
二.实验原理:
为什么要滴定? 什么是基准物质? 能够准确滴定的条件
终点的判定(能否滴到第一等当点),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指示剂 计算公式
实验结果的表示(误差、数据处理、真实值、平均值、准确度、精密度、置信水平、数据的取舍等)
1.浓盐酸有挥发性, 因此标准溶液用间接方法配制, 配好的溶液只是近似浓度, 准确的 HCl 浓度需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通常用来标定 HCl 溶液的基准物质有无水碳酸钠 (Na2CO3 )和硼砂( Na2B4O7·l0H2O)。本实验采用无水碳酸钠为基准物质来标定时,
以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滴定反应为: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
2.⑴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 : 在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反应中 :
Na2CO3 + 2HCl = H2CO3(CO2+H2O) + 2NaCl产物H2CO3饱和溶液的浓度约0.04mol·L-1,溶液的pH值为[H+]=(Ka1c)-1/2 =(4.4×10-7×0.04)-1/2 =
1.3×10mol·L,pH=3.9
⑵混合指示剂变色点的pH : 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变色点的pH为3.9,因此与化学计量点的pH值吻合,可选作指示剂。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
主要仪器:电子天平,250m烧杯(3个),50mL酸式滴定管,称量瓶 主要试剂:HCl (aq)、无水碳酸钠(s)、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
实验操作:
称量瓶的洗涤和干燥(烘箱) 干燥器的使用 减量称量法 滴定
四.操作步骤:
1.盐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用到的计算公式:
1.盐酸浓度的计算:c(HCl)=
WNa2CO3?2?1000MNa2CO3?VHCl
2.平均值的计算:=(X1+X2+X3+……+Xn)/ n 3.标准偏差计算:
4:统计量计算式为:Tn=(Xn -
Grubbs检验法P100 六.问题及思考题
1.配置0.1mol·L-1盐酸溶液时,用何种量器量取浓盐酸和蒸馏水?
答:由于配制的盐酸溶液浓度是粗略的,因此浓盐酸用量筒量取;纯水也用量筒量取 2.在称量过程中,出现一下情况,对称量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1) 2) 3) 4) 5)
用手拿称量瓶或称量瓶的盖子;
不在盛入试样的容器上方,打开或关上称量瓶盖子 从称量瓶中很快倾倒试样;
倒完试样后,很快竖起瓶子,不用盖子轻轻的敲打瓶口,就盖上盖子去称量; 倒出所需质量的试样,要反复多次以至近10次才能完成。
答:以上情况对称量结果都有影响,原因如下: 1) 2) 3) 4)
避免称量瓶沾上脏物,对称量结果造成影响 瓶口沾的试样落在烧杯外而损失。
很快倾斜瓶身会使试样冲出,易倒多;粉末试样会扬起粉尘而损失
很快竖起可能扬起粉尘而损失试样;轻击瓶口,可将沾在瓶口的试样或落入瓶内,
或落入烧杯内,避免试样损失。 5)
在称样过程中试样吸水,引进误差。
3. 以下情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1) 2) 3) 4) 5)
烧杯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滴定过程中活塞漏水; 滴定管下端气泡未赶尽;
滴定过程中往烧杯加少量的蒸馏水; 滴定管内壁挂有液滴。
答:有影响的是:1),2),3),5) ;4)无影响。 原因如下 1) 2) 3) 4)
自来水呈酸性,且有较多的杂质,会影响滴定的准确性; 旋塞漏水,则无法知道加入滴定液的准确体积,无法得到终点; 有气泡会影响滴加的酸的准确体积;
少量的蒸馏水不会影响滴定准确性,因为它本身是中性; 但加大量的蒸馏水会影响,因为冲洗了溶液。
管内壁挂液滴,会导致无法知道加入滴定液的准确体积。
1.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作为工作基准试剂?能否直接在容量瓶中配置0.100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不能,氢氧化钠和盐酸都不符合基准试剂的要求;
由于浓盐酸挥发,浓度不确定,因而无法准
确配置成标准溶液,
而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其纯度、浓度均不定,也无法配置 0.1000mol·L-1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2.能否用酚酞作指示剂标定 HCl溶液,为什么?
答:不能主要是终点由微红色变成无色,人的肉眼很难判断,误差大。
选择指示剂的一般原则是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K(HIn)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因酚酞
-的pKa=9.1,变色范围为8.2~10.0。酚酞微红时pH=9,此时反应仅进行到HCO3(CO32- + H+
= HCO3-),因此不能用酚酞作指示剂,指示产物为NaCl+H2CO3的化学计量点(pH=3.9)。 3.草酸钠能否用来标定盐酸溶液?
答:可以。草酸钠符合基准物的标准,也符合酸碱的条件,可以用作指示剂滴定。 不可以,因为草酸的Ka1太大,草酸钠的Kb2太小,不能满足准确滴定的条件。
七.注意事项与讨论:
1.带进天平室的物品:
250mL烧杯编号盖上表面皿(不放玻棒);干燥器;称量瓶与纸带(放干燥器内);记录笔、实验报告本。 1. 1)
减量法称量的注意:
盛有试样的称量瓶除放天平盘、干净的纸或表面皿上,或用纸带拿在手中外,
不得放其它地方。 2) 3)
纸带放洁净、干燥的地方;请保存好以便以后再用; 取出或套上纸带时,不要碰到称量瓶口
3.滴定注意:
1) 2) 3) 4)
使用前摇匀盐酸溶液;溶液必须直接倒入滴定管,不经烧怀; 搅拌时玻棒不碰杯壁,不能从烧杯中取出 操纵活塞时手的姿势正确,手心不能顶活塞
从滴定开始直到终点,注意控制不同阶段的滴定速度。通过预先练习,做到自
如控制滴加1滴、半滴,以准确掌握终点; 5)
纯水的pH为6左右,终点前洗杯壁、玻棒不要太早,水不宜太多。要用尽量
少的水将杯壁洗净
1、0.1mol·L-1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为什么要标定,而不能准确配制;
浓盐酸易挥发,不能作工作基准试剂。 标准物质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 ? ? ? ?
其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纯度足够高,一般在99.9%以上; 性质稳定; 没有副反应; 摩尔质量比较大
有哪些标准物质可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
无水碳酸钠:Na2CO3+2HCl=2NaCl+H2O+CO2↑化学计量点的pH=3.89; 硼砂(Na2B4O7·10H2O):Na2B4O7·10H2O+2HCl=4H3BO3+2NaCl+5H2O
化学计量点的pH为5.1;
用NaOH标准溶液。
2、在标定过程中,HCl与Na2CO3发生了哪些反应,有几个化学计量点,计量点的pH各是多少?
Na2CO3+HCl=NaCl+NaHCO3 +)
NaHCO3+HCl=NaCl+H2CO3
Na2CO3+2HCl=2NaCl+H2CO3
H2CO3的饱和度约为0.04mol/L,计量点pH约为3.9 3、如何选择指示剂?
酸碱滴定曲线、滴定的突跃范围:强碱滴定强酸时,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值发生变化,以pH对NaOH的加入量作图得滴定曲线,计量点前后NaOH溶液由不足到过量0.02mL(0.1%);
溶液pH的突然变化称滴定突跃,突跃的pH范围称滴定突跃范围;
酸碱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酸碱指示剂本身是弱酸或弱碱:HIn = H+ + In-,HIn与In-有不同的颜色,pH=pKa(HIn)+lg[In-]/[HIn],当[In-] =[HIn],pH=pKa为理论变色点;[In-]/[HIn]≤ 0.1看到酸色,≥10,看到碱色
变色范围的pH=pKa±1,但实际观测到的与理论计算有差,因人眼对各种颜色的敏感度不同,加上两种颜色互相掩盖,影响观察。如酚酞pKa=9.1,变色pH范围为8.0~9.6。不同的人的观察结果也不同。
指示剂的选择
使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处于滴定突跃范围。Na2CO3
标定盐酸的化学计量点
的pH=3.9,实验中使用二甲基黄-溴甲酚绿为指示剂,变色点pH=3.9,该指示剂的碱色为绿,酸式为橙,变色点pH时为亮黄色。
4、计算公式。
V(HCl)*M(Na2CO3)
105.99V(HCl)
⑴差减法称取0.13~0.15g无水Na2CO3四份 怎样确定称取Na2CO3的克数? ?
一般滴定液用去的体积为25mL左右,相当的Na2CO3量为:
m = c HCl o v HCl
o MNa2CO3 /2000
= 0.13(g)
称量时允许有一定的范围,故称0.13~0.15g。若滴定体积太小,滴定管读
数引入的误差较大。如v HCl为10mL,读数误差为2×0.01mL,相对误差为:2×0.01/10 ×100% = 0.2 % 。若为25mL,则相对误差为:2×0.01/25 ×100% = 0.08 %。 带哪些物品进天平室?
? ? ? ? ? ?
烧杯编号盖上表面皿(不放玻棒); 干燥器;
称量瓶与纸带(放干燥器内);
将干燥器、烧杯放搪瓷盘内,平端进天平室(为什么); 记录笔、实验报告本
减量法称量的要点?
称出称量瓶质量,按去皮键TAR,倾倒试样后称量,所示质量是“—”号; 再按去皮键称取第二份试样; 本实验连续称取四份试样。
注意事项 (减量法称量的注意点)
盛有试样的称量瓶除放天平盘或干燥器内,或用纸带拿在手中外,不得放其
它地方(为什么);
纸带放洁净、干燥的地方;请保存好以便以后再用; 取出或套上纸带时,不要碰到称量瓶口
要在承接容器的上方打开(或盖上)瓶盖,以免使粘附在瓶口、瓶盖上的试
样失落在容器外,粘在瓶口的试样应尽量敲入烧杯或称量瓶内;
在烧杯上方,边敲边倒,边敲边竖
若倒入试样量不够时可重复再倒,但要求2~3次内倒至规定量(为什么)。如倒入量大大超过,弃去,洗净烧杯后重称。
(2)溶解试样
加水50mL,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 1、
怎样溶解试样?
答:⑴取下表面皿,用洗瓶吹洗烧杯壁,将杯壁上可能有的粉末试样洗至杯底,放入玻棒。
⑵用量筒取50mL纯水,沿玻棒(玻棒下端要靠杯壁)或沿杯壁缓缓加入到烧杯中。现烧杯上均有容量刻度,但体积数不准,不要使用。
⑶用玻棒不断搅拌使所有的固体溶解,但不碰杯壁以免发出响声。注意已放入的玻棒不能离开烧杯,更不能放在烧杯以外的地方,以免烧杯中的试样损失。
为何要将试样完全溶解?
答:如试样未完全溶解,在后续滴定步骤中,会导致只有部分试样与盐酸反应,使盐酸体积偏小,浓度偏高,准确度差。还会造成平行测定的实验结果精密度差。
量筒量取纯水,沿杯壁加入,或玻棒引入,玻棒下端紧靠杯壁;每只烧杯内
放一根玻棒,放入后不再取出; ? ?
加入9滴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用已读好数的滴定管慢慢滴入HCl溶液,当溶液由绿色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 3、
为什么选用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作标定反应的指示剂?
搅拌时不碰杯壁以免发出响声;
试样完全溶解后再滴定,重做时更要做到此点。
答:⑴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 :
在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反应中 :
Na2CO3 + 2HCl = H2CO3(CO2+H2O) + 2NaCl产物H2CO3饱和溶液的浓度约为0.04mol·L-1,溶液的pH值为[H+]=(Ka1c)-1/2 =(4.4×10-7×0.04)-1/2 = 1.3×10-4mol·L-1 pH=3.9
⑵混合指示剂变色点的pH :
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变色点的pH为3.9,因此与化学计量点的pH值吻合,可选作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在滴定过程中颜色如何变化?
答: 混合指示剂在不同pH值时颜色的变化 :
二甲基红:pH=4.0
黄色,PH=2.9
红色 溴甲酚绿:PH=5.4
蓝色,PH=3.8
黄色 二甲基红+溴甲酚绿:
绿色(黄色+蓝色)
橙色(红色+黄色)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Na2CO3溶液中,混合指示剂显蓝绿色,随着HCl的加入蓝色成份减少 → 绿 → 黄绿(终点前)→ 亮黄(终点) → 橙色(过终点)。
标定盐酸溶液浓度时能否用酚酞作指示剂?
答: 选择指示剂的一般原则是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K(HIn)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因酚酞的pKa=9.1,变色范围为8.2~10.0。酚酞微红时pH=9,此时反应仅进行到HCO3-(CO32- + H+ = HCO3-),因此不能用酚酞作指示剂,指示产物为NaCl+H2CO3的化学计量点(pH=3.9)。
滴定过程中,如何控制好滴定的速度?
答: ⑴滴定开始时,可快。由于离终点远,滴落点颜色无明显变化,此时的滴定速度为10mL/min,即每秒3~4滴,呈“见滴成线”,但不能成“水线”,以免溶液溅出。
⑵滴落点颜色有变化或消失慢时,滴定放慢。随着终点的接近,改为滴1滴搅几下(一滴多搅),或控制滴加速度为加1滴,经搅拌后溶液颜色稳定,下1滴正好滴下。
⑶近终点 :先洗玻棒、杯壁,微移旋塞,使溶液悬在下口形成半滴,用玻棒下端靠下(注意玻棒只能接触液滴,不要接触管尖),快速搅动溶液。
为什么近终点时要洗杯壁,洗涤水的量要不要控制?
答: ⑴滴定过程中,可能有溶液溅在杯壁,因此近终点时要洗杯壁。
⑵只能用少量水洗杯壁。在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中,变色点pH=3.9,因纯水pH=6,多加洗涤水,会多消耗盐酸,从而引进误差。因此终点时加少量纯水,对终点没有影响;加多了不行。
近终点时应注意什么?
答:⑴近终点时应加速搅动溶液,促使CO2逸出。因反应产物是
H2CO3(CO2+H2O),在室温下易形成CO2的过饱和溶液,使溶液的酸度稍稍增大,终点稍稍提前。
⑵终点的颜色是亮黄色,如黄中带绿的成分,说明终点未到;如黄中带橙呈金黄,则终点已稍过。为了掌握终点的亮黄色,可在测定前,取Na2CO3固体配成溶液后练习终点的判断,练习加1滴、半滴的操作。
⑶如对终点颜色的判断无把握,可在确定第一份终点后,请指导教师指导。也可通过对比摸索,先读好数,记录(在报告纸反面),根据需要,在滴定管下口悬1滴或半滴,靠下,搅动溶液、观察颜色,记录。如还不能确定,可再重复,在对比中确认终点后,读数即确定,记录在表格,请指导教师批阅。
使用前摇匀盐酸溶液;溶液必须直接倒入滴定管,不经烧怀;
搅拌时玻棒不碰杯壁,不能从烧杯中取出; 操纵活塞时手的姿势正确,手心不能顶活塞
从滴定开始直到终点,注意控制不同阶段的滴定速度。通过预先练习,做到
自如控制滴加1滴、半滴,以准确掌握终点;
纯水的pH为6左右,终点前洗杯壁、玻棒不要太早,水不宜太多。要用尽量少的
水将杯壁洗净(为什么);
? 标定测四份。每份滴定结束后,滴定管中必须加液至零刻度附近,再进行下
一次的滴定(为什么)。
先洗称量瓶,放进烘箱后开始讲课;
课堂讨论结束后,取出称量瓶,检查瓶内有无水;已烘干的称量瓶放干燥器中冷却
(20分钟)、待用;
准备好大、小纸带 ;
先称量、溶样,后准备滴定管滴定
扩展实验:混合碱的测定
数据记录与处理
由相对相差<3%,则测定结果合理。
1.先根据V2—V1与V1的关系得出混合碱的组成,V2—V1V1,则组成为Na2CO3和NaHCO3 2.
当V2> V1时:
CHCl?(V1?V2)?M(Na2O)
CHCl?V1?M(Na2CO3)
CHCl?(V2?V1)?M(NaHCO
3.当V1> V2时
总碱度Na2O%=
CHCl?(V1?V2)?M(Na2O)
CHCl?V2?M(Na2CO3)
CHCl?(V1?V2)?M(NaOH)
范文四:若将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则可以肯定它们(
A、质量都增大 C、溶液的酸性都增强
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D、溶液的质量都减小
从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溶液变稀;而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放置于空气中会不断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变稀的相关知识解决此题
解答:解: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盐酸挥发,浓硫酸吸水. A、浓盐酸质量减小,浓硫酸质量变大,故此选项错误.
B、浓硫酸吸收了水分溶液变稀,浓盐酸挥发了溶质溶液也变稀,故此选项正确. C、浓硫酸与浓盐酸的酸性都会减弱,故此选项错误. D、浓盐酸质量减小,浓硫酸质量变大,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分类汇编:酸和酸的化学性质
一、选择题
1.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2.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A.溶质质量都减少
B.溶剂质量都增大 C.溶液质量都增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3. 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 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
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4.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
酸腐蚀的是
A.镀锌水管
B.铜制塑像
C.大理石栏杆
D.铝合金门窗 5.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A.酸都能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A.烧碱露置空气中变重
B.浓盐酸露至空气中变轻
C.酥脆饼干置于空气中变软
D.菜刀置于潮湿空气中生锈
7.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由红色变为蓝色
B.由蓝色变为红色
C.由红色变为无色
D.由无色变成红色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石灰石可用于生产玻璃
B.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 C.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D.氧气可用作火碱的高能燃料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所以水存在三态变化 B.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C.因为双氧水中含有氧分子,所以可用它制取氧气 D.因为某种物质的溶液呈酸性,所以该物质属于酸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生成氧化铁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后,瓶口出现白烟
D.用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 11.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2.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其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Cu(NO3)2
13.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
酸腐蚀的是
A.镀锌水管
B.铜制塑像
C.大理石栏杆
D.铝合金门窗 14.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A.酸都能电离出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15.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图①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图②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C.图③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图④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16.
二、填空简答题题
1.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
(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
(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
(写离子 符号)与碱中的0H-反应生成H2O。
(4)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生活中处处是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物,将碘酒滴在土豆片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硝酸铵又称“硝铵”,是一种常用氮肥,向硝酸铵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硝酸铵溶液显__________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0铵态氮肥遇到碱时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食醋中含3%~5%的醋酸,生活中常用食醋清洗水垢【Mg(OH)2和CaCO3】。已知醋酸在水中能电离出CH3COO一和H+;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请写出醋酸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处处是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物,将碘酒滴在土豆片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硝酸铵又称“硝铵”,是一种常用氮肥,向硝酸铵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硝酸铵溶液显__________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0铵态氮肥遇到碱时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食醋中含3%~5%的醋酸,生活中常用食醋清洗水垢【Mg(OH)2和CaCO3】。已知醋酸在水中能电离出CH3COO一和H+;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请写出醋酸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科技活动小组为了制取SO2,查阅资料发现,产生SO2的途径很多。在老师指导
下,他们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同学们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请你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
,其理由是
。通过该实验,你对物质变化规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你的观点是
三、实验探究题
1.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提出问题] 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实验探究] 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
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到蒸馏水、稀 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如下:
做酸碱指示剂。
[拓展应用] 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
则该雨水呈
性(选填“酸”或“碱”或“中”)。
[反思与评价] 小林发现,上述汁液无法测出溶液的酸碱度,请你告诉他,在实验室测定溶
液的酸碱度常用
2.实验室新进一批浓硝酸,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试剂的保存方法,开展相关探究。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打开盛装浓硝酸的试剂瓶,立即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据此可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填一条物理性质)。为进一步证明浓硝酸具有该性质,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脱脂棉团因喷有稀氢氧化钠与酚酞混合液而呈红色)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少量浓硝酸置于试管中,采用强光照射或者稍加热,立即观察到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据此现象可推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化学性质)。
(3)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可知,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5 CDBBA
11-15ACBAC 二、
1.(1)盐(2)Zn或锌(3)H+
(4)Fe2O3+6HCl==2FeCl3+3H2O 2. (1)土豆片变蓝色
复分解反应
(3)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3. (1)土豆片变蓝色
复分解反应
(3)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4. H2 ;随着水的生成,硫酸浓度降低,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生成物可能改变原有反应物的性质或状态
紫卷心菜(或牵牛花)
牵牛花(或紫卷心菜)
pH试纸(pH计)
考点23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30.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13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 一种溶液中。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 质为(写化学式)
(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色。
30.(1)NaOH?HCl?NaCl?H2O
(2)氢氧化钠溶液 (3)HCl、NaCl (4)红
范文五:编者按   教学活动最终应该要变成一种真实活动,变成一种交际活动。但是我们总是忽略了引导我们的学生把所学知识在实际交际中真正去运用,认为把课文的内容作为角色表演就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运用了。但是,这样把课文的内容背熟来对话也还只是一种操练,并不是运用,只能说是背诵,而不是交际。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空中生烟,知道氨气、氯化氢互相检验的方法;   2.了解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3.验证氨水、盐酸的酸碱性;   4.了解氨气、氯化氢气体相对密度大小。   二、材料用品   西林瓶6只;5ml注射器2只;PH试纸;浓盐酸;浓氨水。   三、实验过程   方案1:   取一只带胶冒的洁净干燥的西林瓶,用两只注射器分别吸取1ml的氨水和盐酸。将装有氨水的注射器插入西林瓶底部注入0.2毫升氨水,然后将另一支注射器中0.2毫升盐酸注入西林瓶瓶口的位置,瓶中立即产生白烟。   (实验目的1:空中生烟,氨气、氯化氢互检反应),过一会,触摸瓶壁,瓶壁温度有所升高(实验目的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方案2:   取四只洁净干燥的西林瓶,分别在其底部放一小片PH试纸,将两只注射器分别插入两瓶中,挤压出0.1毫升氨水于PH试纸上,瓶口向下放置,观察试纸颜色变蓝。再将另两只装有盐酸注射器分别插入另两只西林瓶,挤压出0.1毫升盐酸于PH试纸上,瓶口向上放置观察试纸颜色变红(实验目的3:验证氨水、盐酸的酸碱性)。迅速使瓶口两两相对,一组使浓氨水一端在上,另一端盐酸在上,观察,发现瓶中的烟袅袅升起,而且浓盐酸在上的一组产生的白烟较多且浓厚,另一组白烟少且较稀薄。(实验目的4:验证氨气、氯化氢气体密度大小)。继续观察,氨水在上的一组氨水瓶口处产生白烟,分析后仍是氨气的相对密度较小的原因。   分离两瓶,盖上胶冒,实验结束,过一段时间,白烟自动消失。   四、实验优点   实验现象明显,达成实验目的多;材料廉价易得,药品使用量少,相对密闭体系,绿色环保。   五、补充说明   1.人教版必修Ⅰ中关于浓盐酸与浓氨水“空中生烟”的实验是:分别用两根玻璃棒蘸取浓盐酸与浓氨水,然后再靠近:HC+NH3=NH4C1,这样就会产生空中生烟的现象。但是,如果把玻璃棒插入到试剂瓶中去蘸取试液,那可能会污染了试剂;如果分别用滴管吸取试剂,然后滴在玻璃棒上,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试剂会沿着玻璃棒滑到棒端,这样造成液体的表面积少,导致实验的效果不够明显,不利于学生观察;更重要的是盐酸、氨水挥发出的刺激性的气体不仅污染环境也伤害实验者身体。   2.西林瓶:医院使用后的废弃的一种胶塞封口的小瓶子。有棕色,透明等种类,一般为玻璃材质。洗净消毒后,在化学实验中大有用途:少量的、不加热(或热量变化不大的化学反应均可使用;因是平底,学生做分组实验也省去了试管架;因有胶冒可形成密闭体系,可减少环境污染;废物有效利用,节约资金,低碳环保。   3.注射器:定量的实验中可代替量筒,而且价格相对低廉、可重复使用;取用有毒、挥发性液体时,也可直接使用,以减少环境污染。   (作者单位:吉林扶余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范文六:课题: 课题:实验室浓硫酸的稀释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硫酸的性质,特别是浓硫酸 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浓硫酸的特性 难点: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步骤 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四、 问题导入 1、稀硫酸具备哪些酸的通性?试各举一例,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 2、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其质量增加, 密度减小,浓度降低,体积变大。说明什么问题? 五、互动合作 在按比例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同时不断搅拌,不 要一次就将全部硫酸注入水中。 稀释时,要将浓硫酸慢满的沿着烧杯 壁到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 如果相反操作是十分危险的, 因为浓硫酸比重较大,
: 过程:浓酸贴杯壁入水不断搅拌!结论:在倒酸时放出大量的热,所 以为防止烧杯炸裂要不断搅拌! 另外倒的时候应贴紧杯子内壁防止液 滴飞溅!! 六、 展示交流 浓硫酸的特性 1、 浓硫酸的腐蚀性是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浓硫酸的腐蚀
性是化学性质 1)若浓硫酸不小心溅到皮肤和衣服上,应立即用 干抹布擦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 3%----5%的 NaHCO3(碳酸氢钠)溶液。 2)稀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也 要立即处理,否则时间稍长水分蒸发,硫酸浓度增大,腐蚀性增 强 2、 浓硫酸为什么不能干燥氨气 硫酸是酸 与碱反应 所以只能干
燥显酸性的气体因为氨气显碱性 所以不能干燥
稀释浓硫酸由于浓硫酸溶于水中, 要与水结合成水合物时放出
大量的热。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器壁(如试管和烧怀壁)慢 慢的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 切记不 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与比较活泼的金属反应时,并不生成氢气 而是生成其他物质。 七、 巩固拓展 列现象,表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1、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有气体放出 2、浓硫酸能储存在铁制的容器中 3、敞口放置浓硫酸,质量增加 4、把木屑放入浓硫酸中,木屑变黑 八、布置作业 课本 P58 习题 九、板书设计 2 、5
范文七:浓盐酸的使用方案的设计
高一(2)班
一,模型背景
化学课上学习卤素的时候,老师安排我们在实验室做制取氯气的实验以便更好的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及其化学性质。制取氯气的基本方法如下: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4HCl+MnO2=MnCl2+2Cl2+2H2O)。然而当我们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反应无明显现象,集气瓶中并没有像预计的那样出现黄绿色的气体(氯气)。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发现,原来试剂瓶中的浓盐酸已经不再具有原来的浓度,原因是在我们做实验前已经有其他的同学做过这个实验,而他们同样是从这个试剂瓶中取用了浓盐酸。大家知道,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如果时间太长或是在取用的过程中不注意将瓶塞及时塞上,那么就无法保证浓盐酸原有的浓度。经过分析,这次实验的失败是因为在取用浓盐酸的过程中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来减小浓盐酸的挥发量。于是我们进一步思考,是不是有更好的取用方法呢?
我们注意到,实验员在准备这次学生实验前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先了解了一下当天需要操作这项实验的班级数量,然后根据数量在每一张实验桌上放了总共需要的浓盐酸。这意味着在某一个班级实验完毕之后无须再去配置该浓度的盐酸,即一次实验以后瓶中剩余的盐酸仍然可以供下一次的实验使用。这就容易出现我们遇到的情况:在实验前,瓶中的盐酸因为多次的开启而增加了挥发,浓度相应的降低导致实验成功的可能性降低。
二,模型的假设和推理
按照我们所遇到的情况来分析,我们很容易就会产生这样的思考:既然盐酸的挥发量大
多由于试剂瓶开启的次数过多,那么就可以设法减少开启的次数。最理想的当然是每次实验前配置该种浓度的盐酸,需要多少就配多少,然后在实验过程中将其用完。但这并不现实,没有人能确定反应中需要的量,即使通过一定的计算与实际用量总有一定的差
距,实验员也不可能在每次实验过程中配制盐酸。但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尽可能减小浓度的差异,现在开瓶的次数一定,因为实验次数是确定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盐酸配制完成后的保存方法进行研究。既然实验员将总共需要的盐酸保存在一个容积较大的试剂瓶中,那么如果增加试剂瓶的数量,而使用容积稍小的试剂瓶结果会怎样呢?
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考虑,假设总共需要盐酸质量为M,分装在两个规格相同的试剂瓶中,每次取用m,假定每瓶均整数次取完,每次取用时间相同,每单位质量挥发量为P。我们计算一下从第一次取用到最后一次盐酸挥发的总量W【每瓶挥发量为(1/2)W】:
每瓶含有盐酸的质量M/2,
第一次取用挥发:P×M/2
第二次取用挥发:P×(M/2-m)
第三次取用挥发:P×(M/2-2m)
依次类推,可知最后一次挥发:P[M/2-(M/2m-1)m]
这样,我们就有能力对挥发量进行求和,这组数据中存在等差数列:
m,2m,……,(M/2m-1)m
所以(1/2)W=(PM/2)×(M/2m)-Pm[1+2+……
+(M-2m)/2m]
=PM(M+2m)/8m
W=PM(M+2m)/4m。
如果将质量为M的盐酸装在一个试剂瓶中,同样,我们可以对挥发的总量进行计算,条件与上述相同,即假定整数次取完,每次取用时间相同,每单位质量挥发量为P。
第一次取用挥发:P×M
第二次取用挥发:P×(M-m)
第三次取用挥发:P×(M-2m)
依次类推,可知最后一次挥发:P×m=P×[M-(M/m-1)m]
我们同样抽取其中的等差数列:
m,2m,……,(M/m-1)m
所以W=PM+P(M-m)+P(M-2m)+……+P[M-(M/m-1)m]
=PM(M/m)-PM[1+2+……+(M-m)/m]
=PM(M+m)/2m
我们对两次求得的挥发量作差:
PM(M+2m)/4m-PM(M+m)/2m
=PM[(M+2m-2M-2m)/4m]
=PM(-M)/4m
因为M>0,所以PM(-M)/4m<0,即两瓶分装的挥发量小于一瓶装的挥发量。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初步的结论:同样浓度的盐酸,分装在两个试剂瓶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挥发总量。
三,模型的深入分析:
我们在上述过程中运用到了数列求和的知识,化归到最简单的等差数列求和,从而得出了上述结论。然而这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构造这样一个命题:浓盐酸总质量为M,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即每次取用的时间)挥发量相同均为P,每次均取用m,用k瓶装的挥发总量大于用k+1瓶装的挥发总量,依然规定均是整数次取完。
现在我们来证明这个命题,如果命题得到证明为真,那么我们将有可能提出一个新的盐酸取用方案。
每瓶盐酸的质量分别为M/k,M/(k+1)
Wk=k{PM/k+P(M/k-m)+……+P[M/k-(M/km-1)m]}
=k{P×(M/k)×(M/km)-Pm[1+2+……
+(M-km)/km]}
=PM(M+km)/2km
Wk+1=(k+1){PM/(k+1)+P[M/(k+1)-m]+……
+P{M/(k+1)-[M/(k+1)m-1]m}}
=PM(M+km+m)/(2k+2)m
据此我们得到了一个在我们定义的规则下的挥发总量关于试剂瓶个数x的一个函数
f【x】=PM(M+mx)/2mx
我们判断这个函数的单调性,f【x】=PM(M/2mx+1/2)可知单调递减,因此我们证明了Wk>Wk+1的结论,即该命题成立。
四,模型的应用
我们通过上述的推证,论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我们可以解决我们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这就牵涉到一个浓盐酸配制后的保存方法。
我们回到先前的话题,实验员由于把一天内所需要的盐酸装在了一个试剂瓶中,而导致
后来的实验无法实施。我们现在假设一天内有三个班需要实验,那么实验员配制了一定量的盐酸应分装在三个试剂瓶中,当然应该先大致考虑每次需要的用量,虽然只是估计。这样在每次实验的时候学生只需取用其中的一瓶即可,既保证了用量,也保证了浓度。等下次实验,学生只需开启下一瓶,这样就避免了盐酸的浪费。
然而,我们之前所做的推证只是从理想的取用来考虑问题,事实上每次取用的时间不可能完全相等,而每次取用的量也不可能相等,所以势必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大体上可以说明试剂瓶的个数多将减少挥发。事实证明,我们的方法是成功的。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数学中数列的应用。
范文八:安全活动会议汇总
一、 针对本次安全会议中的通气装置的改进,你有哪些建议?
1. 养成良好的研发习惯和安全意识:在开始试验操作前,必须认真检查整个系统装配是否合理,体系是否畅通。只有在检查确认系统无误后,才可以投料操作。
2. 洗气瓶的瓶塞及入口处气管,必须固定牢固并检查确认。
3. 洗气瓶后与反应瓶间的气管不要连接太紧,只要保证正常操作时不漏气即可,在出现超压异常时,可起到紧急泄压作用。
4. 洗气瓶位置尽可能远离试验装置。
5. 洗气瓶进气管插入液面约5mm,不得超过1cm。
6. 如无特殊要求,尽量用乙二醇代替浓硫酸。在不用时,将进出口用软管联通,封闭洗气瓶,防止吸潮。
7. 尽量改用带流量计的减压阀,便于调节气体流量。但要注意:氢气需用专用气表,氯气等腐蚀性气体不能用压力表。
8. 试验操作时,按防护要求,正确佩戴手套、眼镜、面罩等防护用品。
二、 在日常工作中,有哪些无伤害事故、安全隐患需要我们注意?
1. 减压蒸馏易凝固物料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真空管道堵塞的情况。此时,系统真空会逐渐下降,随着加热时间延长,温度升高,最终会形成正压,将蒸馏瓶塞顶开。一旦发生此事故,很多时候,因为同时冒出很多有机物蒸汽,很容易被加热套引燃形成火灾,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预防措施:
a. 在准备此类试验时,要预判到有系统堵塞的安全隐患,制订出相应的检查处理预案; b. 试验操作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顶温和料温的突然上升的异常现象,这很可能就表示系统已堵塞;
c. 只要试验出现有堵塞可能的异常现象,应立即撤掉加热,按处理预案进行检查处置。只有在彻底消除问题后,方可继续试验。
2. 切割玻璃时,可能造成割伤。
预防措施:
a. 在打胶塞孔时,所选打孔器孔径应比要用的玻璃管、温度计的外径稍大,打完孔后,用玻璃管或圆锉将胶塞内孔清理光滑;
b. 在插玻璃管、温度计时,戴好线手套,手握在玻璃管、温度计的根部。
3. 搬动热的导热油浴锅时,可能被烫伤。
预防措施:
a. 在搬油浴锅前,先佩戴好双层手套,内为线手套,外为挂胶手套;
b. 事先整理好周围环境,防止在搬动过程中,因电线挂扯、磕绊等意外情况,导致热浴撒漏。
4. 油浴锅热电偶不准或脱离。
预防措施:
a. 实验操作前,将热电偶放置在准确的测温位置,并固定牢靠;
b. 试验过程中,注意核对物料温度计和热电偶示数是否一致,若有明显差异,立即排查原因。
5. 冷凝管出入口乳胶管老化破裂,冷水进热油或者加热套,导致热油飞溅、加热套损毁。 预防措施:
a. 实验操作前,检查装置可靠性,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b. 部门统一将乳胶管更换为PE管,减少胶管老化影响。
6. 电源插座与插头接触不良,电线松动,出现打火甚至着火情况。
预防措施:
a. 插电时,必须将插头完全插到位。拔插头时,应一只手按插座,另一只手拔插头; b. 试验过程中,特别注意异味、电线发热等异常,及时联系电工处理。
7. 试验台杂乱,弄混试剂,瓶体被碰倒。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规范的试验习惯,及时将工作区域整理得整洁有序。
8. 天气潮湿时,电热套、电动搅拌等可能漏电。
预防措施:部门联系电工,查找原因,予以彻底解决。
9. 冰浴实验时,瓶体外壁凝结水珠流入电器部位。
预防措施:在瓶体底部加一层塑料纸,将水珠隔离。
范文九: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与改进
作者:夏立先等
来源:《中学化学》2015年第03期
中学化学不同版本不同年份的教材,有关比较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快慢的实验,其实验设计都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研究,并作了改进。
一、部分版本教材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
1.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其中第四章第二节有关内容片段:
“【实验4-5】把少量盐酸分别加入盛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两个试管。比较它们放出二氧化碳的快慢程度。
碳酸氢钠遇到盐酸放出二氧化碳的反应,要比碳酸钠剧烈得多。”
存在问题:该实验设计很不严密,没有给出盐酸的浓度及量的多少、也没有给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量,无法进行比较,其结果没有说服力。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其中第二章第二节有关内容片段:
“【实验2-7】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 g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中(如图2-8,略),观察反应现象。
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要比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剧烈得多。”
存在问题:该实验设计也不严密,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没有给出稀盐酸的浓度是多少,盐酸的量可能都过量也可能都不够或者一个过量一个不够。(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质量一样多是不合理的,因为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少,在酸过量的情况下碳酸氢钠产生二氧化碳比碳酸钠多,气球理应大,这样就不能根据气球的大小来判断反应的剧烈程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看来并不简单,需要认真研究和分析。
二、实验研究与改进
1.理论分析
要想比较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必须根据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碳酸氢钠、碳酸钠的物质的量要相等;盐酸的浓度及体积要相等,酸要适当过量,保证产生的气体的量一样;反应温度要相差不大。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放热,温度会升高;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吸热,温度会降低。因此,需要测量反应后的温度,了解温度变化的情况。
2.实验目的、实验设计、现象及结论
(1)实验目的:了解反应前后温度变化
【实验1】取2支相同规格的大试管(直径1.8 cm,高度14.5 cm),分别加入0.5 g
(0.0047 mol)碳酸钠粉末和0.4 g(0.0047 mol)碳酸氢钠粉末,然后直立在试管架上,各加入3 mL 9 mol·L-1盐酸于试管中,待反应结束后将温度计分别插入溶液中测量溶液的温度。重复以上实验,只是将盐酸体积及浓度分别变为:3 mL 8 mol·L-1、3 mL 7 mol·L-1、3 mL 3 mol·L-1、10 mL 3mol·L-1、10 mL 2 mol·L-1、10 mL 1 mol·L-1。(实验温度15℃)
实验结果见表1。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同浓度盐酸分别与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当盐酸的体积比较大(10 mL)时溶液温度相差比较小(只有3℃~4℃),当盐酸的体积比较小(3 mL)时溶液温度相差比较大(13℃~16℃)。因此,从温度变化情况看,宜选用体积较大(10 mL)的盐酸做该对比实验。
(2)实验目的: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
通过反应产生泡沫的最高高度以及反应结束的先后,来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
【实验2】向两支相同规格的大试管(直径1.8厘米,高度14.5厘米)中分别加入0.5 g(0.0047 mol)碳酸钠和0.4 g(0.0047 mol)碳酸氢钠粉末,然后直立在试管架上,同时将10 mL 3 mol·L-1盐酸倒入上述两支试管中,先观察比较反应瞬间产生泡沫达到的最高高度情况,再观察比较反应结束(不再产生气泡)的先后。重复以上实验,只是将盐酸体积及浓度分别变为:10 mL 2 mol·L-1、10 mL 1 mol·L-1。
实验现象:都是盛碳酸氢钠试管产生泡沫高,反应结束的早。但3 mol·L-1盐酸过于剧烈,1 mol·L-1盐酸有点慢,2 mol·L-1盐酸快慢适中。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碳酸氢钠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比碳酸钠更剧烈。
三、实验改进
【实验3】向两支相同规格的大试管(直径1.8厘米,高度14.5厘米)中分别加入0.5 g
(0.0047 mol)碳酸钠和0.4 g(0.0047 mol)碳酸氢钠粉末,然后直立在试管架上,同时将10 mL 2 mol·L-1盐酸倒入上述两支试管中,先观察比较反应瞬间产生泡沫达到的最高高度情况,再观察比较反应结束(不再产生气泡)的先后。
实验现象:盛碳酸氢钠试管产生泡沫高,反应结束的早。
四、改进优点
实验设计科学合理,现象明显,操作简单。
(收稿日期:)
范文十:【关键词】钠 盐酸 浓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84-01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在学习钠与水反应的同时,我们还相应地扩展学习钠与盐酸的反应,知道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和氢气。但是,教材上对钠和多大浓度的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溶液则没有明确说明。理论上,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生成的氯化钠与氢气越多。但是,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盐酸浓度达到某个值时,钠与盐酸反应不只生成了氯化钠溶液,还生成了白色沉淀,且钠一定量时,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生成的白色沉淀也增多。那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不是氯化钠呢?如果是,盐酸的浓度需要多大,反应才会生成沉淀?由这个问题引发的思考,使我们做了下面的实验探究。   一、实验原理   1.钠投入盐酸溶液中,钠会先与酸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与氢气:2Na+2HCl=2NaCl+H2↑;过量的钠会进一步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2.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从图1曲线看,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大,如果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的量多,氯化钠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二、实验用品   100mL的小烧杯若干、50mL容量瓶若干、滤纸、镊子、小刀、50mL的量筒、钠粒、37%的浓盐酸溶液、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   1.量取一定量37%的浓盐酸进行稀释,移至50mL的容量瓶中,分别配置1mol/L、3mol/L、4mol/L、6mol/L、7mol/L、8mol/L、9mol/L、10mol/L、11mol/L的盐酸溶液。   2.用量筒量取1mol/L的盐酸溶液20mL放入100mL的烧杯中,用玻璃片盖住烧杯口,切黄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盐酸溶液当中,待反应结束后,再加一块钠,以保证盐酸完全反应,观察现象。   3.按步骤2让钠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包括37%的浓盐酸,约为12mol/L)反应,观察现象。   4.将反应后有白色晶体的溶液进行过滤,取滤渣,用适量的乙醇进行洗涤,用硝酸银检验滤液,直至滤液中不含氯离子即停止洗涤。   5.将经过洗涤后的固体烘干,取少量放入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6.取少量的固体进行焰色反应,观察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四、实验现象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因浓盐酸极易挥发,盐酸溶液应现配现用。   2.每次投入的钠块不要过大,以免反应过于剧烈。   3.在投入钠块的时候人不要过于靠近烧杯。   4.整个实验用的金属钠和浓盐酸来源相同。   六、实验现象及解释   1.将洗涤后的晶体配成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晶体中有氯离子存在;进行焰色反应时火焰呈黄色,说明晶体中有钠元素,由此可以知道该晶体是氯化钠。   2.当盐酸的浓度大于或等于8mol/L时,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产生白色晶体的速率越来越大,量也越来越多,说明盐酸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越大,氯化钠晶体的析出越快。原因解释:反应在室温(30℃)进行,反应后溶液的温度均升高7℃左右(反应放热),此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4g,而反应所取的盐酸溶液为20mL,溶剂水约为20g,在此温度下,20g水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4g×20g/100g=7.3g。当用8mol/L的盐酸20mL时,它与钠完全反应(钠的量为足量),生成的氯化钠的量为0.16mol(约为8.4g),达到了过饱和状态,因此氯化钠以晶体形式析出。   七、结论   钠与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会因为溶液中氯离子的饱和而析出,且钠一定量时,随着盐酸浓度增大,氯化钠析出的速度越快,析出的晶体越多。   (责编 王学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m醋酸钠配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