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两种无毒无害的化学物品混合之后变成剧毒物品质

当前位置:
>>>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正确的是()A.香烟烟气中含有剧尼古丁..
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正确的是(  )A.香烟烟气中含有剧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C.绿色食品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D.天然物质都是无毒无害的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吸烟有害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B、“雪山牌”矿泉水中含有水、微量的矿物质等多种物质,不是纯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任何一种物质都是化学物质,绿色食品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天然物质不一定都是无毒无害的,如一些植物的汁液有毒,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正确的是()A.香烟烟气中含有剧尼古丁..”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纯净物和混合物&&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元素和人体健康纯净物和混合物
在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①碳、氢、氧、氮主要以水、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的形式存在。 ②其他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③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 晶体的形式存在。 常量元素:常量元素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①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②一些常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及每天适宜摄入量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①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②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14—18岁人群每天的适宜摄入量
知识拓展: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还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如在食品巾添加含钙、锌、硒、锗的化合物,或制成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来增加对这些元素的摄人量。但要注意即使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也要注意适宜的摄入量,摄人量过高和过低对人体健康都有不良的影响。混合物:(1)概念: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没有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3)常见的混合物:空气、合金、矿石、溶液等。 (4)混合物的提纯:混合物经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可以提纯。 纯净物: (1)概念: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3)纯净物的分类:纯净物根据物质组成的元素种类,分为两大类: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氧化物的区别:
对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的理解:(1)混合物概念:混合物可以看作是由几种纯净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由于混合物的组成一般不固定,所以往往不能用化学式表示。(2)纯净物概念: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可以用化学式表示。
&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 (1)混合物:石油、煤、天然气、洁净的空气、生理盐水、矿泉水、汽水、碘酒、白酒、双氧水、盐酸、合金等都是混合物。 (2)纯净物:水银、烧碱、纯碱、胆矾、液态氧、液态氮、蒸馏水(纯水)、干冰、冰水共存物、金刚石、石墨、生石灰、熟石灰、氯化钠、氧化铁等都是纯净物:&物质的分类示意图: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正确的是()A.香烟烟气中含有剧尼古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0573194971170787221514261457126880&|&&|&&|&&|&&|&&|&
排入环境的化学物质种类多少、危害多大、如何监管说不清
□关注环境风险特别报道■我国总体上,无论是监测还是控制都不如发达国家严格,加之缺乏系统的调查,每年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以及由化学品污染形成的重污染区域很难说得清。■要说清楚排入环境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有多大,危害有多重非常困难。这需要经过大量的研究,多个部门配合协作,开展大量工作。■我国亟须构建一套完整的监测监管体系。在这一大框架下,由国家出资支持,将支撑化学品管理的科学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以降低环境风险。环境监测人员正在进行水质监测。邓佳摄全氟辛烷磺酸(PFOS)、壬基酚(NP)和辛基酚(OP)……如果不是前不久发生的所谓“长江毒鱼事件”,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70岁的李老太太或许到老都不会接触到这些晦涩的词汇。近期,长江野生鱼被检出含有环境激素的报道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起因缘于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发布调查报告称,长江流域两种常见食用鱼体中含有环境激素可致性早熟。针对这一报告,有关研究机构纷纷做出回应:部分野生鱼确实存在激素情况,但激素含量很少,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让李老太太深感晦涩的壬基酚(NP)和辛基酚,是洗涤剂、纺织产品和皮革涂饰剂中极为常见的化学原料,属于环境激素,即可以干扰内分泌并影响性发育水平的内分泌干扰素。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像李老太太一样,人们在深感其晦涩难懂的同时,更担心由其带来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这些化学物质如何进入环境?我国每年有多少化学物质被排放到环境中?这些化学物质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哪些潜在的危害和影响?如何规范管理这些化学物质以降低环境风险?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每年排入环境的化学物质谁能说得清?每年排入环境的化学物质有多少种?多少量?由此形成的重污染区域又有多少?“每年排入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其具体数字,这真的说不清楚。”在采访中,一些专家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数据还只是一些常规监测数据,例如水质常规监测还只限于COD、氨氮、重金属、常见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但是排入水中的物质太多了,没有将其作为常规监测指标,就不能获得准确的数字。这个问题也就无法准确地说清楚。这些暂时不能解答的疑问,是我国化学物质污染环境现实状况的真实反映。而一系列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更是让我国化学物质污染环境问题凸显。目前,我国的化学品环境问题已日趋严重,全社会正面临着化学品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的风险。“现在世界上已知的化学品有700万种之多,而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已达10万种。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原因,人们挑选那些危害程度较大和出现频率较高的有毒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实行控制,也就是所谓的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告诉记者。秦伯强指出,美国是最早给出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的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在《清洁水法》中明确规定了129种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它一方面要求排放优先控制污染物的工厂采用最佳可利用技术,控制点源污染排放;另一方面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对各水域实施优先监测。其后又提出了43种空气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据他介绍,我国也已经公布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包括14种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都是明确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也是比较常见的环境污染物,还有许多不常见的,或者是目前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的尚不清楚的物质。而我国总体上,无论是监测还是控制,都不如发达国家严格,相信情况并不乐观,而且也缺乏系统的调查。所以,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种污染物,数量多少,以及重污染区有哪些。与秦伯强持类似看法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子健,更详细地向记者介绍了目前全球化学品登记的情况。他说,在全球化学品登记网站(CAS)上记录的化学品已经高达4000多万种。这一数据每秒都在更新,因为世界上的很多化学家在不断地合成化学品,只要有新的化学品合成,都可以在CAS上登记,所以CAS网站每天增加的数值在几千种。但不是所有合成出来的化学品都能进入应用,有相当一部分还未出实验室就被放弃了。现在,世界上能够进入环境中被应用的、在千克级以上的化学物质大约在10万种以下。人类能够接触到的化学品在3万~8万种,其中工业和在用化学品大约在2万~7万种。王子健说,因为没有一套严格的登记系统,每年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其具体数字很难说清楚。理论上说,只要用了某种化学物质,那么环境中就会存在这种化学物质,除非人们不去用。而对于应用后排入环境的数量,则更无法说清。如果用量越大,那么相应地排入环境的数量也就越多。但是我国在这个方面目前没有具体的数字,也很难统计出来。因为即使我们有再严格的规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执行。对于由化学物质使用导致的重污染区域问题,王子健告诉记者,这是存在的,因为化学品的使用在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比如有机类农药,从使用总量来讲目前最多的是美国,第二是欧洲国家,第三是中国,第四则是印度。又如阻燃剂虽然用得很广泛,但在我国生产的地方却是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重污染区域的问题与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是相关的,不同的流域其产业结构不同,其污染物特征必然不同。例如辽河流域以冶金化工为主,松花江流域是以石油化工为主,黄河上游则是主打煤化工产业。他同时指出,化学品的问题比较复杂。很大程度上,化学品的危害跟它的使用量没有关系,有些化学物质虽然使用的量大,但是不会形成多大环境问题,相反有的化学物质使用量小却能导致重大环境问题。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影响几何?进入环境的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或潜在危险。研究表明,无论是北极熊还是南非草原上的大羚羊,无论是深海鲸还是高空飞翔的苍鹰,无不正在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其中,野生动物受污染物影响的程度尤其严重,生活在受污染的水中,它们不仅进食污染物,还通过腮和皮肤吸入污染物,因此也是最早被发现性别变异现象的物种。科学家们发现,造成雌雄混淆恶果的正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大多没有可靠安全信息的化学品。这些有害的化学物质藏匿在食品包装、化妆品、儿童爽身粉、家具、电子产品中,成为干扰荷尔蒙的隐形杀手。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已生产和上市销售的现有化学物质大约有4.5万种,其中约有3700种属于危险化学品,有300多种属于剧毒化学品。目前,我国受到监测的化学物质大约有100多种。这些化学品在推动社会进步、提高生产力、消灭病虫害、减少疾病、方便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生产、运输、使用、废弃过程中难免进入环境而造成污染。他说,人们最为关注的是那些对生物有急慢性毒性、易挥发、在环境中难降解、高残留、通过食物链危害身体健康的化学品,它们对动物和人体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害。这些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环境荷尔蒙类损害。近年国际上对环境荷尔蒙研究很活跃。研究筛出大约有70种这类化学品(如二恶英等)。日本、美国等20个国家的调查表明,近50年男子的精子数量减少50%,活力下降,就是由于这些有害化学品进入人体干扰了雄性激素的分泌,导致雄性退化。二是致癌、致畸、致突变化学品类损害。研究表明,约有140多种化学品对动物有致癌作用,确认对人的致癌物和可疑致癌物有40多种。人类患肿瘤病例的80%~85%与化学致癌物污染有关。致畸、致突变化学品污染物就更多了。三是有毒化学品突发污染类损害。有毒有害化学品突发污染事故发生频繁,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的则造成严重生态灾难。至今,人们对于世界上发生的一些环境灾难事件依旧记忆犹新。例如,发生在1986年的莱茵河污染事件,由于瑞士巴塞尔附近的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救火时喷出的水柱将20吨含有剧毒的农药冲进莱茵河,导致数百公里河段遭剧毒污染,鱼和其他生物全部死亡。在我国,类似的突发性事件也并不少见,而且许多环境突发事件,都涉及化工企业,其对环境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令人更忧心的是,环保部门2006年在全国进行的拉网式排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拥有规模以上的化工企业大约有2.1万多家,其中在长江、黄河沿岸分布的就占了50%以上,这些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方面,排入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给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和潜在危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些危害和危险在现实环境中到底有多大?这在目前却同样是暂时无法说清,亟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与健康室主任张金良研究员告诉记者,排入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是肯定存在的,但是影响有多大,危害有多重目前很难说清楚。因为要回答此问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毒有害物质造成的健康损害是明确的,而且能定量表述;二是能估计人群接触或者说暴露这些物质的情况,包括接触的剂量、时间和进入人体的途径等。目前对于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可以获得其健康损害的信息,但是大部分物质尚不能得到;最重要的是由于我国目前进入到水体的化学物质十分复杂,到底有多少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不清楚,排放地点、排放量、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进入人体的途径都不清楚,所以估计人体的暴露量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上述原因,要回答排入环境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影响有多大、危害有多重很困难,必须要经过大量的研究,做相当多的工作,而且也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协作。目前,很多人非常关心癌症与污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淮河流域所谓的癌症高发村受到关注。据魏复盛介绍,引发癌症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遗传方面的因素,也有环境污染的因素,还与个人的生活习惯相关。他说,环境污染或者说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尚不能说明白。虽然有些化学物质的毒性目前已经很明确,但是它在环境中的浓度和危害程度尚不清楚。其中,暴露量是个关键因素,暴露浓度越高,暴露量越大、时间越长、毒性效应越强,可能对身体危害越大。目前,有关部门已经立项,准备开展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调查。“我觉得,中国的环境保护发展到现阶段,应该强调保护人的健康,保护生态的健康。应该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出来加以解决。过去我们把很多精力放在如何控制COD、氨氮污染等方面,现在看来继续控制是对的,但在控制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现在要做的只是如何把成本降下来,那么科学家们就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保护人的健康和生态健康上去。”王子健表示,目前,欧美国家已经非常强调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提出建设无毒社会,我们也不能落后。据记者了解,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健康工作,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5年就成立了专门的健康处。目前,环境保护部还正在着手扩大环境监测指标工作,拟将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一些指标纳入常规监测范围。如何规范管理有害化学物质降低环境风险?环境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由于上下游之间、企业之间、政府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因信息不全和沟通不畅等原因,使原本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更是雪上加霜,环境风险进一步加大。秦伯强分析认为,信息不畅主要表现在污染单位不会主动公布污染物名称和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管理部门在不了解污染物特性的情况下,常常会忽略对那些微量的有毒有害物的监控。而在环境中日积月累的有毒有害物质,逐步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他说,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信息不公开,民众对环境污染的信息获知的渠道很少,监督就有困难。而长期以来,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企业和个人处罚力度偏轻,也加大了我们的环境风险。今后有关部门应增加环境信息的透明度,让大众能够参与环境污染的监督;其次,加大环境污染违法的处罚力度,使得绝大部分企业和个人不敢违法经营。同时,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亟须引起重视。王子健认为,目前在食品和药品管理方面都有相应的法规,但是在化学品管理上,只有一个登记管理办法,尚没有一个法规对化学品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导致化学品污染事件发生后,很多部门无法根据相应法规进行管理而感到束手无策。欧洲已经于2006年开始实施化学品管理的法规,美国现在正在推动化学品的立法,2010年参议院提出了“安全化学品法”。他说:“过去我们强调污染,一般指的是降低氨氮、二氧化硫等的排放,现在我们谈到环境问题,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化学品污染与健康问题。这跟欧美国家的发展趋势是一样的,但是化学品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管到什么程度合适,是否应该禁止使用,我们基本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也没有很好的管理体系,缺乏支持管理的基础数据,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欧洲在这个方面就做得比较好。目前,欧洲采用一套分类和标签的做法,即给任何一种化学品都打上一个标签,标明其特性是属于易燃还是易爆品,是否是致癌、致畸,且具有神经毒性、生殖毒性等等。有的标签打出来就是一个简单的字母加几个数字,说明毒性和毒性的特点。一旦出现环境突发事故,将这些标签调出,就可以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导致什么后果等等。如何科学管理化学物质降低环境风险?王子健认为,欧美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一是美国于1976年颁布实施的有毒物质管理法(PSCA),二是欧盟2006年颁布实施的化学品的登记评估准入法则(REACH)。据王子健介绍,未来在如何规范管理化学品方面,REACH法则将备受世界推崇,2010年美国的“安全化学品法”也类似REACH,中国也应该积极参与到REACH体系的建设中。欧盟在实施REACH之前,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对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健康和环境危害的评估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管理系统。其中有两点最值得称道:一是由生产厂商负责提供基础数据;二是对新生产的,如果没有足够证据说明对人和环境是安全的不能使用;对已经生产的,如果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和环境是有害、不安全的,就应该禁止使用或被替代。第一点类似于“我国的谁污染谁治理”的理念,即谁将化学品投放进入市场,谁就应该对其健康和环境安全性负责。王子健表示,这两个基本原则将有利于欧盟将来管理化学品。今后如果发生了事故,就可以追源;如果登记了就很好找到,如果找不到,就是非法产品。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欧盟为此还设立了时间进度表,其目标是最终构建无毒社会。我国未来在化学品管理方面走什么道路目前虽然还不能确定,但是大的方向基本是欧美路线。对此,王子健认为,从我国药品和食品的管理经验来看,我国还是要先走法律程序,即首先制定一个有毒化学品控制法,然后再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欧美现在都建有自己的评估系统,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一是直接拿来使用,还是发展一套自己的评估系统。我国首先考虑的应是保护自己的生态系统,欧美的评估系统保护的肯定不是中国的生态系统,现在没有证据表明采用能够保护了欧美的生态系统的评价系统,就可以保护了我国的生态系统。因此建设与发达国家接轨、又具有我国特色的评估体系还是必要的。二是化学品的准入制度肯定是一种贸易壁垒和门槛。因此化学品管理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一个经济政治问题。王子健认为,目前在化学品管理方面,我国有一些管理办法,也有一个数据库,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未来如何管理化学品,亟须构建一套完整的思路。在这个大框架下,由国家出资支持,将支撑化学品管理的科学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以降低环境风险。魏复盛也表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虽然我国在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上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尤其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在,我国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也正在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马上就评] 加强监管方可减少环境风险 目前已为人所知的化学品已达700多万种,全世界年产量已超过4亿吨,其中不乏一些剧毒化学品。这些化学品一旦管理不善,发生泄漏、溢漏事故,不仅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人身伤害,而且会给社会和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由化学品泄漏等问题引起的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河南巩义二电厂柴油泄漏污染黄河事件等。环境突发性污染事件仍处高发阶段,其中很大一部分污染源来自于化学品污染。加强化学品监管已经刻不容缓。要加强化学品监管,首先要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加强化学品基础研究。关于化学品在现实环境中对人体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研究是加强化学品监管、提高企业环境风险防范的基础和保证。目前,我国企业环境风险防范和化学品监管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风险和化学品状况底数不清,监督管理仍处于事后被动处置阶段。我国已生产和上市销售的现有4.5万种化学物质中,只有100多种受到监测,而危险化学品约有3700种、剧毒化学品有300多种。面对如此庞大的化学品种类,官方掌握的数据无异于“杯水车薪”,对这些化学品的基础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摸清化学品“特性”,“对症下药”,才能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在充分了解化学品“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化学品追踪和管理体系。化学品问题复杂,尤其是剧毒有害化学品,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管措施,从生产、销售到销毁全程监测追踪。比利时的“毒鸡”事件,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1999年,比利时发生肉鸡异常生长现象,在专门为制造动物饲料的有关厂家提供原料的比利时福格拉公司送检的废油样中发现超量二恶英。此次二恶英污染波及全比利时1400多家养鸡场,随后又扩大到猪肉、牛肉和奶制品。德国、法国、荷兰也受到牵连。此后,欧盟各国加强了相关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控。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化学品登记、评估和批准法案建议书(REACH)》,建立了严格的化学品追踪、监测体系,确保化学品安全,减少环境风险。此外,还要强化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化学品管理制度顺利执行,建立健全化学品污染事件处理系统,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寻根溯源,启动应急机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化学品污染问题一旦发生,其危害往往十分严重,且解决起来旷日持久。面对当前我国在化学品物质污染问题上存在的种类多少说不清、危害多大说不清、如何监管说不清等问题,各级有关部门必须充分重视,尽快摸清家底,说清底数,加强监管,为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作者:台桂花
频道头条 Big News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最热万象VIP有毒化学物质(毒物)在进入体内的过程和危害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评论: 更新日期:日
 在这里想对个位同仁和朋友说声:事业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下面的文章对你,我,他都有点帮助的,无论对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好了让大家来看看这些讨厌的家伙: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万种化学物质,其中常用的化学品就有7万多种,每年还有上千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在品种繁多的化学品中,有许多系有毒化学物质,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灾难性事故。因此,了解和掌握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危害的基本知识,对于加强有毒化学物质的管理,防止其对人体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无论对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毒物的分类
  1.金属为类金属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
  2.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3.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4.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5.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物如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6.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苯酚和甲醛具有刺激作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受热、氧化而产生毒性更为强烈的物质,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热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吸入后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用的单体多数对人体有危害。
  二、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
  1.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
  3.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消化道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物被清除后,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
    三、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1.毒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部分随淋巴液)分布到全身,当在作用点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发生中毒。毒物在体内各部位分布是不均匀的,同一种毒物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分布量有多有少。有些毒物相对集中于某组织或器官中,例如铅、氟主要集中在骨质,苯多分布于骨髓及类脂质。
  2.毒物吸收后受到体内生化过程的作用,其化学结构发生一定改变,称之为毒物的生物转化,其结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或增加(增毒作用)。毒物的生物转化可归结为氧化、还原、水解及结合。经转化形成毒物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3.毒物在体内可经转化后或不经转化而排出。毒物可经肾、呼吸道及消化道途径排出,其中经肾随尿排出是最主要的途径尿液中毒物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密切相关,常通过测定尿中毒物及其代谢物,以监测和诊断毒物吸收和中毒。
  4.毒物进入体内的总量超过转化和排出总量时,体内的毒物就会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就称之为毒物的蓄积,此时毒物大多相对集中于某些部位,毒物对这些蓄积部位可产生毒作用。毒物在体内的蓄积是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
Tag:.相关内容
卫生基础知识热点内容
5323541739248091990118758172871626515979
卫生基础知识推荐内容
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20
安全管理论坛新帖
论坛数据加载中...
 |   |   |   |   |  |   |  |  |  |  
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E-mail:   & & & &
&& 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取剧毒物品时 必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