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弟子歇后语尊敬七岁孩童的感受

[难倒孔子的小孩]_儿童读物在线试听,难倒孔子的小孩无损,难倒孔子的小孩无损音乐,flac,ape,hifi的无损下载就在酷我音乐
难倒孔子的小孩
下载歌曲需用酷我音乐客户端
儿童读物歌榜
该专辑其他歌曲
歌曲榜TOP10
戳一下,我给你跳舞!当前位置:&>&&>&
  李玉丽  《三字经》作为一部蒙学精典,其中有不少讲求学的事例,第一个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也就是七岁之师的故事。  项橐是春秋期间的一位神童,历史上并没留下多少关于他的确切记载,但是民间传说很多。据说项橐眉清目秀,非常的可爱,而且从小聪明过人,无师自通。他自小就非常喜欢而且善于观察事物,遇事好打破砂锅问到底,提出的问题往往大人都难以回答,这样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孩,很快就声名远扬。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极为聪明好学,时刻不忘追求学问。孔子学成之后在鲁国设坛讲学,门下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听说在莒国的东南沿海边有个地方叫纪障城,那里的百姓非常淳朴但是很有学问,孔子就跟众弟子商议去那边游历一下,体察一下那里的民情,感受一下那里人民的聪明程度。  这天,孔子带着众弟子乘着马车风尘仆仆地来到纪障城,发现果然是个风景秀丽的富庶之邦。正当孔子尽兴观赏秀美风光,与弟子纵情谈笑、策马东行时,前边大道上几个戏耍的玩童看到车马都躲到路边,只有一个小孩站在路中不动,这个孩子就是项橐。当时赶车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路脾气比较急,就大声呵斥项橐,但是项橐还是一动不动。孔子就在马车上探出头来问项橐:“你这个无知顽童拦在路中央是要干什么?”项橐一听车上的老者叫他无知顽童就很不高兴,决定作弄作弄这些人。他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过去?”孔子只看到一条路没看到有城池,就问他城在何处,项橐指着脚下说城在足下。孔子一看这小孩不卑不亢、气质非凡,就下车去查看,这个小孩果然站在一个用碎石子堆成的城池之中。孔子笑着说道:“这个城池有什么用处呢?”小孩回答说:“御车马军兵。”孔子又说:“你小孩子就是开玩笑而已,车马就是从这里过又能怎么样呢?”项橐回答说:“城墙坚固,城门关闭,车马怎么可能过去?”孔子上下打量孩童,思忖道:这纪障地方的人果真聪慧,连小儿都如此伶俐,只不过有些恃才傲慢,还要详细观察。于是孔子又问道:“为什么不能?”项橐说:“是城躲车马,还是车马躲城?”孔子无言以对,随绕“城”而过。  孔子和众弟子受到戏弄,怏怏不快。看见路边有一个农夫在锄地,子路便蓄意戏问道:“你在做什么?”农夫答道:“锄地。”子路又说:“看你忙忙碌碌,不知你手中的锄头每天要抬起来多少次?”农夫愣住了,孔子师徒正要窃喜,项橐从后面赶来回答说:“我父亲年年锄地,当然知道手中的东西每天抬起来多少次,先生出行一定要乘马车,想必一定知道马蹄每天要抬起多少次了?”子路回答不出。孔子见小孩聪颖机敏,认定他是神童,便下车仔细打量并对项橐说“你我各出一题,互相应答,拜胜利的一方为师,怎么样?”项橐说:“不可以同我开玩笑。”孔子答应他:“童叟无欺。”  孔子问道:“人生在这个世界上要靠着日月星辰的光芒,活在这个世界上要靠五谷生存,那么天上到底有多少星辰,地上到底有多少五谷?”项橐答道:“天非常的高不能用丈来量,地非常的广不能用尺来度,每一天都有一夜星辰,每一年都有一茬五谷。”  项橐接下来问孔子:“人身体比地小,眼睛上的眉毛比天低,两道眉毛生在眼睛上天天可以看见,那夫子您知不知道两道眉毛一共有多少根啊?”孔子没有办法回答,只好按刚刚的约定要拜师,项橐却突然跳进了旁边的水塘中,并浮出水面说:“沐浴后才能行礼,夫子也来沐浴。”孔子说:“我没学过游泳,恐怕下水后就会沉下去了。”项橐回答说:“不是这样的,鸭子也没学过游泳,却能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孔子说:“那是因为鸭子身上长满了毛。”项橐又说:“葫芦没有毛,也能浮在水面上。”孔子回答说“因为葫芦是圆的而且是空心。”项橐又问:“钟也是圆的也是空心,为什么会下沉呢?”孔子回答不上来,非常不好意思。项橐在水塘里沐浴好爬上岸后,孔子就设案行礼拜项橐为师,打道回曲阜,从此再也不东游了。  项橐从小聪明,善于观察,勤于发问,他的神童之名和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于我们而言,遇事遇物亦应仔细观察研究,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增加知识和见识的重要途径。  就算是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也有许多的问题弄不懂,即使已经学有所成,也应随时学习,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应该成为我们的信念。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同行,其中必然有我的老师,必然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在学业中、在生活中,能者为师,无分长幼,无关地位,所以以孔子之尊可以拜七岁幼儿为师。一个真真正正把学习、把学问放在人生的重要地位的人,是一定会向比自己强、比自己多一技之长的人学习的,哪怕只是一点点地方比自己强,而不会太过于在乎自己的年龄、地位、身份。而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大学问家。于我们大众而言,可能我们无法成为大学问家,对知识的渴求也没那么强烈,但依然要看到身边人的长处、优点,多向他们学习,谦虚谨慎,日益完善自己。  这个故事里面,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另一方面是孔子和项橐的“君子之约”,是孔子的“童叟无欺”。诚实守信历来被儒家文化所推崇,孔子在这里就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点。虽然项橐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但是孔子既然和他约好了拜胜利的一方为师,便要遵守诺言,让一个七岁孩童成为圣人之师。重承诺、守信誉,无关对方的身份、地位、年龄,而是发自内心的道德准则,是时刻牢记的内心鞭策。人无信不立,诚信乃为人之本,无论何时何地,必须牢记于心,时刻践行,不可须臾而忘,不敢片刻离身。
本文相关新闻孔子门徒三千拜师七岁项槖——达者为师
来源:网络&&资讯摘录
孔子五十多岁的时候带领弟子东游,到尝闻莒国之东南海边纪障城正与弟子探讨一路见闻感叹此地的人博学的时候被一个孩童打断了。一群孩子在路上玩游戏,看到马车过来,一哄而散,却有个孩子站在马路上纹风不动。子路赶车,就一边勒马减速停车一边呵斥“让开!让开!让开!车来了。”到小孩面前了车停了下来,那小孩还是没有让开。孔子就生气的质问:“无知顽童阻车于路中,是为何意?(你个熊孩子,看到车来都不让开,想要干嘛?)”。小孩就回答了:“城池在此,车马安能过去?(城墙保护起来的城市,车马怎么过得去啊?)”孔子道(问):“城在何处?(城在哪里啊?我都没看到)”小孩就指脚下说:“筑于足下。(刚刚新建的,在我脚下呢)”。孔子低头一看,还真有石头围起来的一小块地盘。这孩子回答的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就继续考他“此城何用?(你这个城有什么用啊?)”。小孩就回答了: “御车马军兵。(抵御车马和军队)”。“小儿戏言,车马从此过,又待如何?(笑话,车马从这里过去,你又能怎么样呢?)”“城固门关,焉能过乎?(城墙牢固,城门关闭你的马怎么过去)”孔子心想传闻是真的啊——纪障这地方的人博学多智慧,连小孩都能以礼应对。再次追问:“却又如何?(我便要过你能怎么样呢?)”孩子反问了:“城躲车马,车马躲城?(城能让开给车马经过,还是车马绕开城走?)”。车马绕开城走这是常识啊。孔子只好吩咐子路绕开小孩的城赶路了。师徒几人被一小孩给挫败了,心情不好。路边遇到一老农在给玉米锄草,就故意刁难拷问。“农家做何?(农民伯伯你在做什么啊?)”。农夫就回答了:“锄地(在给玉米锄草)”。“看你忙忙碌碌,不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你一天忙忙碌碌的,知道每天抬了几次你手中的工具不?)”见农夫答不出,师徒正欲窃喜,不巧小孩从后赶来答道:“我父年年锄地,自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先生行必乘车马,想必知马蹄日抬几度?(我的爸爸,每年都锄草,当然知道手中的工具每天抬几次了。先生你出门就要乘坐马车,应该知道马蹄一天抬起来几次吧?)”子路哑然(子路被问的哑口无言)。孔子知道遇到高人了,问无第一,武无第二。立即抓住切磋学问的机会,就向小孩放出邀约盛者为师(“观你孩童才智过人,今你我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如何?)”。小孩不太敢相信就再次确定(“不可戏我。”),孔子回答:“童叟无欺。”孔子出题:“人生于世,皆托日月星辰之光,地生五谷,方养众多生灵,且问小儿,天有多少星辰,地上多少五谷?”答道:“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过一会,小孩问:“人之体比地小,目之眉比天低,二眉生于目上,天天可见,人人皆知,夫子可知二眉有多少根?”孔子对不上,正准备行拜师礼,小孩却跳水塘里了。孔子被他弄糊涂了,正不知道怎么办呢,他浮出水面说:“沐浴后方可行礼,夫子也来沐浴。(洗澡后才可以行礼,老人家也来洗澡)”孔子道:“吾不曾学游,恐沉而不浮。(孔子不会游泳,不敢下水就说我没有学过游泳,怕沉在水底浮不起来被水淹死了。)”项橐道:“不然,鸭子不曾学游,反而浮而无沉。(不是这样的,鸭子也没有学过游泳,也可以浮在水面不沉呢)”“鸭有离水之毛故而不沉。(鸭子有能在水面漂浮的羽毛所以不沉呢)”“葫芦无离水之毛,也浮而不沉。(葫芦没有羽毛,怎么也能浮起来不沉底)”“葫芦圆而且内空,故而不沉。(葫芦是圆的,内部是空的,因此能漂浮不沉底)”“钟圆且内空,何又沉而不浮。(钟也是圆的内部空,为什么沉下去浮不起来)”孔子面赤语塞。项橐沐浴毕,孔子设案行礼,拜项橐为师,打道回曲阜,从此不再东游。童所无欺这个成语也出自这里。孔子遇到项槖的时候已经弟子三千,门下七十二贤人,为了学习还拜师七岁的小孩为师。至圣先师孔子都在努力学习,我们有什么理由自满不学习呢?
本文的所有图、文等著作权及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DD11]
文章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更方便、赶快行动吧!
在这里说说您分享的原因吧 !
还可以输入99个字
2017 Daidaichuancheng New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代代传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号-2
每日:9:00-2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夫子旧书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