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的症状,求助

一位强迫症患者的自述:我一度恳求丈夫杀了自己 - 情感天空 - 濠滨论坛
生活在南通 爱上濠滨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精彩推荐:
查看: 5826|回复: 2
一位强迫症患者的自述:我一度恳求丈夫杀了自己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的强迫症一度严重到要恳求丈夫杀了自己。除此之外,我还会躺在浴室里逼自己呕吐,因为我害怕吃任何食物。现在说这些听起来有些好笑,但在那一刻的确十分可怕。
4 X2 A4 r, u3 _1 [,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w1 w: f) V+ G
8 g&&i6 ^%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3 b% j6 n. M" z* W0 V& W
: d. v7 {2 K0 N&&W6 Y' j(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9 Q( O) i3 C, N强迫症经常让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容易引起恐惧和压力的想法,一旦形成就无法摆脱。这些想法的产生大多数都和我反应强烈的事情有关,尤其是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方面的事情。我第一次感受到恐慌是在我上网浏览相关资料的时候。那差不多是在四年前,我刚二十岁出头。当时我瘫倒在地上,不停颤抖,根本没办法站起来。之后的两周我都躺在床上,呆望着天花板。我的大脑在尖叫着告诉我,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不道德的、都在破坏着这个世界,破坏着生态环境和动物的生存权利,甚至连吃饭这件事情都是错的。当时我就觉得,我应该自杀来弥补自身的不道德。
' s8 `6 b6 j5 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N4 ]+ R" o$ }4 _
: n" B) v1 M3 G0 |5 n- V(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l' z. C&&j& v3 Y我要求男友把我锁在房子里,以免自己伤害动物
&&~$ H( Q2 W, I(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5 o2 ]4 a) X+ n8 d# y
9 j9 \# L% C&&}0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D) }' k0 W. C在两三个月里我几乎生活不能自理——我都不怎么会自己穿衣服、洗漱或者吃饭了,只感觉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被这些强迫思维消耗了。当时,我一下子瘦了好几斤,几乎没踏出家门一步,照镜子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看上去就像个骷髅。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的事情,我发现自己患上了慢性失眠,甚至都不能集中精力看完半页书。恶劣的情况让我不得不暂时关了自己的环保公司,仅靠存款生活。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种道德上的强迫思维是强迫症的一种比较常见的亚型,可惜当时我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完全不了解。
& W9 E; @9 C# q* c(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3 S6 W&&N+ y( y
+ J1 R" Z# y3 t6 \&&A(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T+ }& \病症刚刚开始时,我感到的只是对于偶然破坏环境或者伤害动物的恐惧,到后来,情况完全不对了,演变成了我害怕自己会故意破坏伤害它们。我完全无法摆脱这些想法,怕自己失控去伤害动物,所以就让男朋友把我锁在房子里,以免自己做出那些可怕的事情。可事实上,有过这种感受的强迫症患者根本不会去做他们害怕自己会做的事,但遗憾的是,患者自身根本意识不到这些。
$ j2 Y" R" o#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B. ]. Q1 m- P* O
% |9 N6 m* W/ E" J(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_" `, ~&&^3 _当我不得不出门——比如去上课——的时候,另一种恐惧感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我确信自己会买什么对动物造成伤害的东西,这种想法直接导致了我在整个第一学期都不敢带一分钱在身上。为什么?因为我要防止自己发疯去买那些我不应该买的东西。
9 q6 c8 T. g! A(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6 j7 B. l& u0 ?: g
5 d9 S% i& o( F7 b(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z2 w9 {# L" [+ z我想过把自己掐死,好让自己不再对环境做出任何破坏
, b9 J. i: R2 ^$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3 ?5 w" W+ [+ m
( m6 s: p6 O# ?-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B! \2 B&&?( O; Y3 Z尽管我出门时身上只带着火车票和午餐,但我回家之后依然十分恐慌,不停地盯着钟看,直到过了商店关门时间为止——通常只有在晚上,我才能好过一些。
- T&&~&&n" Q&&K(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7 o* S" i0 k2 |* B
; }. w" R6 Z1 O3 X(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r) |&&o: g( m我的强迫思维随着时间改变,也变得越来越难控制。一天晚上,我正想要睡觉,突然就产生了&我的呼吸造成了气候变化&这种想法。我知道这很荒唐,当时我也觉得很可笑,但就是控制不了。我忍不住想要关上所有窗户,防止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外面去;一会儿又想买成千上万盆绿植放在家里来分解二氧化碳;或者直接掐死我自己一了百了。
, q4 f- n- G. [* l(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J% W" D/ Y' J3 Z
. c2 y/ k2 u/ {/ l: z& O(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2 w0 _/ M" y6 w1 x8 Z我写好了遗书,上网找自杀的方法。好在我把自杀的念头告诉男朋友之后,他及时制止了我,我才答应去寻求治疗和帮助。
. E, m) n" O( s, \(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 j: x" w+ v7 h: T+ J
) ]& a/ k. U" M(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1 u6 T) a# @我一开始去找了学校里的心理咨询师,他建议我去看精神病专家。在专家那儿我被确诊为强迫症。
# f0 a5 I) o0 f# L1 S(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C' ^3 \2 Z4 p1 f
$ [. ]" J* u5 R, h(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a: j# @+ Z% b/ d强迫症发作时没有任何快感,只有纯粹的恐惧
; i0 X( f4 e) L/ o(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Z. a&&A6 U* X& U7 Y
9 }7 z$ j) |8 r5 I(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_&&v9 q0 R+ g始终存在的强迫症让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也严重影响着我周围人的生活。于是,我开始接受一种叫做暴露和反应抑制法(ERP)的治疗方法,这种行为治疗同样被用于治疗恐惧症,它要求患者逐步暴露在引起恐惧的环境中,尽力抑制自己平时会产生的反应。我还练习冥想,呼吸对我来说是件很恐怖的事情,而冥想可以迫使我把所有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和身体上。慢慢地,我感觉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了。
/ D& v7 j2 J1 T- X( D(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F6 I6 a4 Y. D6 C
&&Y; H&&E- C(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C& x" r* d/ l" ?但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好像在和强迫思维玩打地鼠——每当我控制了一个念头,另一个又冒了出来,于是只好不停地和它们斗争。为了控制病情,我不得不完全杜绝咖啡因,因为咖啡因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同时,我加入了一个患者互助小组,大家互相理解、互相交流克服强迫思维的经验,这对控制病情很有帮助。
5 h* K0 `&&x4 I. I% o(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C" o, h$ O&&H# S* r
3 J5 ~/ x9 [3 M4 g(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n1 X+ e# H- I5 C* Q关于强迫症存在着太多的误解。有些人只是喜欢干净就和别人说自己有点强迫症,这是十分危险的。他们以为强迫症患者很喜欢清理打扫、洗手洗澡什么的,但实际上强迫症发作时没有任何快感,只有纯粹的恐惧。乱用医学术语并没有什么好处,就好像饭前低血糖的人并不会说“我有点糖尿病”之类的。
' D. w4 T* a5 p: G(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M1 P. ]/ _! a1 s) e
&&`7 q+ \# r" M( a(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3 Q4 {&&T/ p- F0 N我并不认为我能永远摆脱那些强迫思维,但现在我已经好多了,新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做了三个多月。放在以前,强迫症发作得最厉害的时候,我根本没法像现在这样坐在办公室里工作。但如今,在丈夫(就是那个曾经在我的要求下把我锁在房子里的那个男人)和家人朋友的帮助下,我重新开始了正常的生活。正视它、面对它、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它,这就是我的经验,当然,我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不要歧视任何一个患有此类疾病的人,你们的正视也会给我们莫大的鼓励和勇气。
&&P4 X6 b/ q! R5 M4 Z(来自:濠.滨.论.坛 bbs.0513.org - 南通.濠.滨.网)- }1 v' F. t$ q$ u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6:31签到天数: 22 天[LV.4]偶尔看看III
强迫症没有抑郁症可怕
在线时间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来自手机客户端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精彩推荐:
信息产业部备案: 经营性ICP许可证: Powered by ,&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失控的人生——教你摆脱强迫症的困扰
我的图书馆
失控的人生——教你摆脱强迫症的困扰
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它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而且长期下来还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到其正常工作生活。那么要想尽量避免强迫症,我们就必须先来了解一下强迫症的病因都有哪些,这样才能有针对性进行预防调节。
&强迫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看见地面脏就反复拖地、出门不停检查等。另外,社会进步的同时,电视、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也乘虚而入,既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困扰,网络成瘾症、手机强迫症等“时尚病”正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患有强迫症的人越来越多。&人人都有“小失控”&
“马老师,我有一个弟弟,他有强迫症,怎么办呀?感觉很严重,锁门后检查半天,煤气开关也拧半天,每天都这样,他很痛苦,无法解脱!”
看到上面的求助短信,你会如何反应呢?
&是大吃一惊?
——我出差的时候,总是反复检查证件带没带;我老婆总觉得什么都脏,什么都要洗;我妈也老是害怕忘锁门,还打电话让我爸回家帮她看看!
还是见怪不怪?——强迫症谁都有,我们朋友聚会的时候还会说出来秀一秀,什么牙膏必须从后面挤啦,上楼一定要数台阶啦,柜子上的东西必须按照顺序摆整齐啦等等,你要没点儿小强迫,我们就说你OUT啦!
我曾经问过一个强迫症患者,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描述当时的感受,你觉得是什么?
&他用的词是“失控”,虽然他清楚地知道这些想法或行为是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但就是反反复复无法控制。
检查门窗水电的小强迫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热爱卫生与整洁的小强迫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规律与便捷,数数台阶和其他仪式性的小强迫会让我们缓解焦虑适当放松。所以,也许人人都可以有、也都会有点儿小失控。但请一定注意,“失控”前面还有一个“小”字,如果这个失控大到不再是生活的小趣味,而是带给我们巨大的痛苦、影响到正常生活,就需要调整与改变了。
&正确认识“强迫症”&
“我观察他有七八年了,有一次我发现他锁完家门后,就一直反复拽门确认是否锁好,还在口中数六次,边数还边自言自语保证最后一次拽之类的。我觉得很奇怪,平时工作生活没事儿啊。”
从上述的短信中,有一些可以用于鉴别诊断强迫症的典型特征:
1.病人体验到的思想或内在驱使是他自己的,是他主观活动的产物,但有受强迫的体验。
2.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意识的抵抗,这种反强迫与自我强迫是同时出现的。
3.病人觉得不正常、不合理并有改变的愿望。
这三个典型症状在鉴别诊断中是缺一不可的。因此,我们生活中虽然会有一些反复检查门窗、数台阶以及常见的仪式性行为,我们主观上能够认识到他们是无意义的,但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意识并不加以抵抗,没有“受强迫”的痛苦体验,这就不能成为是“强迫症状”。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是神经症性心理冲突的典型和尖锐的形式,也是病人精神痛苦的根本所在。
这种持续一段时间,令人产生巨大痛苦,甚至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学习、工作、社交)的强迫症状有以下几类:
1.强迫观念,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强迫症状,这样的来访者总是诉苦“脑子闲不下来”,总是反复不停地思考同一个他关注的事情。我曾经有过一个来访者,他总强迫怀疑自己的银行账户会被盗窃,于是放下工作,不停地核对银行卡密码,害怕有任何的损失。
2.强迫表象,表象是一种生动、鲜明的形象,强迫症患者所出现的强迫表象往往是令其极端厌恶或难堪的。我的高中老师曾经向我表述过这样一个学生,每天早晨醒来,当阳光照射进他的房间时,原本我们感觉很美妙的镜像,却会让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整个卧室都被粪便涂满的恶心画面。这种表象并不是幻觉,患者拥有良好的自知力和现实检验能力,只不过脑海中浮现的形象难以抑制。
3.强迫意向,病人会感到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驱使,而与强迫行为不同的是,患者在脑海中反复计划不恰当的行动,比如报复自己厌恶的人,但并不直接执行。但这样失控且自己意识到是错误的驱动力,会让患者感受到强烈的不安。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三种强迫症的典型症状均发生于患者的意识中,而所有的强迫行为,均源自于这些内在的动机。
&容易产生强迫倾向的因素&
正如一开始我们提到的,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经历一些小强迫的症状,自我强迫和自由意志的体验是人人都具有的,而为何有的人就会发展成为痛苦的强迫症呢?
弗洛伊德把强迫型人格称为“肛欲期”性格,肛欲期是儿童开始如厕训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家长与孩童之间会经历强烈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对抗,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肛欲期人格的成人可能具有很强的秩序感、固执或过于慷慨,这均与在孩童时期所形成的对自我要求过高的性格特征有关。也正因为如此,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强迫症的患者往往是各行各业中的优秀者,他们的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
中国有一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来自于千百年来的生活规律的总结,的确不无道理。很多家长在训练孩子如厕的时期,要求孩子必须在固定时间大小便,希望孩子养成规律,我也见到过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小叛逆,非要和家长对着干。实际上,这个时候孩子通过学习控制自己的肌肉从而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并在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中,同样也在学习如何控制自我抑制。家长过度的控制与放纵,均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长远的影响。
&如何缓解强迫症&
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生活小技巧:离开家之前把房间拍下来,如果离开之后想回去看看关没关或或者锁没锁门之类的事情,拿出照片来看看就可以了。这种做法对于轻度的强迫行为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并且有趣的方法,我也很赞同。而“心病还需心药医”,而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许多强迫行为的产生,来自于一些非理性的强迫性的想法,若要改善这些非理性的想法,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进行“认知重塑”。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有一个过程,在心理学当中成为认知的A B C 模型。即A
诱发事件——B对事件的看法与信念——C导致一个结果(行为或情绪)。在认知的模式中,对事件的看法与信念是一种“自动化思考”,即不需要刻意去想,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
例如文中反复核对银行账户的来访者,他的惯性思维起初是:银行密码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被盗窃,如果丢失了补办起来会非常的麻烦。因为这位来访者思路非常清晰,通过访谈发现诱发他强迫行为的原因是因为工作与婚姻生活的双重变动,强迫行为发生仅持续半年,而其人格结构很完善,而且有很好的理性思考能力,所以通过改变他的认知模式,来访者的强迫症状得到了快速的缓解并消失。他所形成新的认知模式是:虽然银行帐号有可能被盗,但是损失是我所能够承受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简单的问题,来重塑我们的认知,改变非理性的想法:
1.这样的想法合理吗?
2.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角度、观点来阐述这件事情?
3.这件事情最糟糕、最严重的结果会如何?
简单来说,“认知重塑”的技巧就是用客观、理性、实据来判断环境中的事物,同时设法去除造成强迫症状的不合理想法;觉察自己的自动化推理过程,然后透过自问自答的练习尝试改变自己的结论,例如问自己:难道没有别的替代性想法吗?
引发强迫症的深层次心理原因有很多,患者的家庭关系、童年创伤事件、对性的压抑等等都会通过心理深层次的防御机制转化成看似无意义的强迫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当一些简单的理性的想法无法缓解症状,而且强迫症状与行为干扰到正常的社会角色、导致整个生活混乱的时候,就要向专业的机构求助。很多人拒绝走进咨询室是因为担心被别人称为“神经病、精神病”,而实际上,求助专业机构是正确、理智、对自己人生负责、对关心自己人负责的最好做法。
&如果你爱的人“失控”了&
引发强迫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工作受挫、婚姻情感变化等等,很多来访者可以通过压力源的消除从而使强迫症状减轻或暂时消失,生活恢复正常,作为家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关爱与支持的作用。但是如果强迫症状持续时间很长,给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则需要到专业的机构进行咨询或治疗。
目前在心理学界,我们都十分推崇“积极心理学”运动,即心理学不仅服务于少数出现心理问题的人,而更多的是为健康人服务,引导人们更好的追求幸福的人生。“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家庭和谐”便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幸福三要素”。“接纳他人、家庭和谐”便指的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及时向朋友倾诉,获得支持,分享彼此的经验,对于缓解症状,跳出错误逻辑的怪圈非常有益。
而当我们的身边出现遭受强迫症痛苦的亲人或朋友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一味的“说教”,而是倾听他们、支持他们,因为强迫症患者痛苦的根源便来自于自我强迫与反强迫,他们比你们更了解强迫行为的不必要与难以抑制的痛苦。此外,陪伴他们,帮助他们形成一些新的兴趣爱好,养成新行为习惯,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转移对强迫事件高度的关注,缓解强迫症状。
馆藏&10771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推荐到广播
23836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渔木介一)
(爱看书的老头)
(老司机没有车)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迫症患者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