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注册球员人数协会球员代理人考试需要通过体育经纪人考试吗

如何解读足协最新公布的球员代理人制度?和原先的经纪人制度有何不同? - 知乎19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9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中国足球协会球员代理人注册名单》这是什么鬼求科普回帖数:{{4 | number}}浏览量:{{693 | number}}
顺便问一下,公布这个身份证号码到底是为个啥。。。。。。。。
足协官网开放下载的。。。你们酱紫公开别人的身份证号码和工作单位。。。是在强行给从事办证、卖发票、敲诈勒索、恐吓……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喂饼吗???
没看见35开头的,我胡建真的足球荒漠
Dasalles1sta3 发表于
22:38 没看见35开头的,我胡建真的足球荒漠
我是仙游的。
回帖数:{{4 | number}}浏览量:{{693 | number}}
{{em['name_cn']}}
使用签名档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解读《中国足球协会球员代理人管理暂行规定》
中国体育报
中国足协颁布的《中国足球协会球员代理人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上个月正式实施。目前已有近百名自然人代理人与法人代理人单位取得合格资质,可在中国足协管辖范围内从事相关球员代理工作。引人注目的是,《规定》里提到:原中国足协注册的足球经纪人应重新参加培训、考试和注册,方可从事球员代理业务。 与《国际足联代理人规程》相比,中国足协新颁布的《规定》保留了国际足联已经取消的考试及保证金制度,并强制规定了3%的佣金帽,在当下火爆的球员转会市场中,对俱乐部、球员以及球员代理人合规地开展交易活动制订了准则和规范。 参照国际 因地制宜 根据国际足联转会匹配系统的资料显示,2016年在全球范围内俱乐部为代理人支付的佣金总额已超过3.68亿美元,相比2015年的2.38亿美元和2014年的2.74亿美元有着不小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足联的深化改革中,已进一步开放经纪人市场、允许非持牌中介介入球员交易。并以《国际足联代理人》替代了原有的《国际足联经纪人规则》,将对代理中介的监管权下放到各个会员协会。 在《国际足联代理人规程》实施后,国际足联要求各成员国协会将此规程作为最低标准,制定并实施本国的代理人管理制度,并允许各协会根据本国具体情况颁布更严格的代理人规程。在此基础上,《规定》明确指出,代理人要取得相应资质必须通过资格考试,以保证代理人在对足球相应规则、国家法律法规的理解甚至外语能力上都能达到一定的要求。 根据《规定》,原先《中国足球协会球员经纪人管理办法》自规定实施之日起同时废止。 此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足球经纪人,也需根据《规定》,重新参加培训、考试和注册,才能从事球员代理业务。在代理人管理上,实行保证金制度,顺利注册的代理人需缴纳保证金20万元(外籍代理人3万美金),若自愿放弃或被终止代理人资格的,则可以申请退还。
网易体育1月13日报道:NBA官方今天公布了2017年全明星赛投票的第二轮球迷投票结果。
&来源:网易体育
近日,韩国瑜伽美女seulmin走红网络,喜爱瑜伽的她经常在个人社交平台晒健身照,彩色紧身裤出镜大秀凹凸好身材。
&来源:北京时间
腾讯体育1月13日讯 国际足联决定2026年世界杯扩军至48队、分16个小组前两名晋级,扩军令招致全球范围内的热议...
&来源:腾讯体育
英国伦敦,科尔前女友帕斯卡尔?克雷默(Pascal Craymer)穿亮色睡裙街头,前凸后翘傲人身材令人羡慕。
&来源:新浪体育
刘国梁,可以说是中国乒乓球史上最为传奇的人物之一了,如今他带领着中国男乒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他幽默风趣...
&来源:惊奇体育
马龙与队友们在乒乓球台上玩头顶足球腾讯体育1月13日北京(文/王怡薇)近日,国乒男队正式开启冬训...
&来源:腾讯体育
腾讯体育1月13日讯CBA第一帅哥杨鸣有多火?答案是客场比赛的赛前训练都有美女球迷在场边偷拍。
&来源:腾讯体育
【国际奥委会剥夺北京奥运中国三枚金牌】国际奥委会今晨宣布,由于药检阳性,对8名奥运选手进行处罚...
&来源:新疆都市消费晨报
刘国梁从2003年开始便接手中国乒乓球队,一直以来成绩都十分稳定,除了2004年意外丢掉奥运会男单冠军之外,拿下了所有的大赛冠军。
&来源:顺也竞技
卡戴珊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以一个“阿姨”的形象出现在家族中,但是从来就没有做过妈妈,这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特别是一个32岁的女人来说...
&来源:坦途户外垂钓&p&这是一篇“案例解析教材“,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知识,认识自己的优劣,找到进步的方向。&/p&&p&&br&&/p&&p&前言&/p&&h2&随着Jessie J众望所归,却在大家紧张的心情中夺得《歌手2018》的冠军歌王,今年这个华语乐坛最受瞩目的真人秀节目顺利落下帷幕。&/h2&&h2&在这里我要感谢大家这几个月来对我的支持,一直与我一起参与讨论和发表意见;也给我自己加几只鸡腿,想想坚持几个月每周末都坐在电视电脑前,利用课余时间长篇大论地码字,逐音逐句去圈点歌手们的表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坚持下来的事。&/h2&&h2&每当我想弃更的时候,总是能在评论里看到一些回复给予我动力让我坚持下去。&/h2&&p&我这个微博从刚开始完全是私人领地,到开始慢慢分享音乐,声乐教学,到现在有这么多人关注成了“公众场合“,甚至我的意见能直接影响到歌手本人,这真是我从未预想过的事情。&/p&&p&而我从未忘记&b&初心 - 通过微博的分享,帮助和影响更多热爱唱歌,从事歌唱的人,教人育人。&/b&&/p&&p&&br&&/p&&p&因此我希望我所有评析的出发点,都围绕于此,好坏直说,不对人只对事,让所有读者都能直接受益。让我非常高兴和充满动力的是,有许多朋友私信我,真确地告诉我他们通过我的分享学到了许多知识,有的甚至还彻底改变了过往的困境,也有的朋友也逐渐成为优秀的乐评人和老师,影响更多的人。&/p&&p&&br&&/p&&p&当然,在这些年的分享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变成“大V”的副作用:体验巨婴国的国情、观摩脑残粉的智商、还有要经常多一根筋去照顾不同群体的音乐文化素养的巨大差距。我也在这一切中从中不断地成长,慢慢学习如何在公众场合坚持自我和发表言论。&/p&&p&&br&&/p&&p&我一直认为,&b&一个歌手进步(事业上和节目中),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不断精进;其次更重要的是要知晓自己的短板缺点,不断弥补和修正。&/b&&/p&&p&&br&&/p&&p&在这个节目上,多数歌手早已经拥有自己的职业成就和稳定的粉丝群体,但那只是过去的成绩。来参加这个节目,歌手们需要极大的勇气,多少都抱着一颗“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心,既要面对着公众和业界的审视,又希望能重回事业的巅峰,或者开启新的事业里程;&/p&&p&&br&&/p&&p&另一方面,比赛的的意义就在于一分高下,比起展现优点个性,我相信大家也同样关注”Ta输在哪里“;&/p&&p&这个节目整一季下来,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的音乐市场竞争的浓缩,考验着歌手们的实力、心态、市场能力等等,想要获得成功,必须知己知彼,弥补缺陷才能提升综合能力,因此,&b&客观又严格地指出歌手的长短处,无论对于歌手本人还是观众来说,比所有的赞美和追捧来得更重要。&/b&&/p&&p&&br&&/p&&p&对于一些非常非常有人气的歌手艺人,我发现我对他们的言辞比其他歌手来得更犀利和严格,除了受到了脑残粉的刺激,也不忘这些年我观察到的一个事实:偶像就是粉丝的榜样,优质的偶像能培养出优质的粉丝,优质的粉丝最终可能成为优质的偶像。&/p&&p&&br&&/p&&p&&b&一个影响力巨大的艺人,往往能给予粉丝们精神上和专业上的动力和灵感,激发出新的才华和音乐创造力。&/b&如果这位影响力巨大的艺人要是以短板缺点自居,那就会起到严重的反作用(仍需要我举出例子吗?)。&/p&&p&&br&&/p&&p&我国的艺人其实并不缺乏这种社会责任感,只是大多数都言行不一致。不过,我们也不能太过严苛地把这份责任和压力施加在歌手身上,毕竟歌手也是人,首先要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有能力去影响他人。所以对于粉丝听众来说,客观地、两面地看待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身为声乐老师、乐评人这个特殊的职业身份,客观地去评析事情,引导大众审美就更加必不可少。&/p&&p&&br&&/p&&p&&br&&/p&&p&&i&Aretha Franklin启蒙Whitney Houston,后者启蒙了Beyonce、Lady Gaga、Jessie J等无数后辈。&/i&&/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cfdca7ea8ccde61bb697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551& data-rawheight=&1121&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data-tags=&politi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5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cfdca7ea8ccde61bb6970_r.jpg&&&/figure&&p&真正的才华能启发出新的才华&/p&&p&&b&&i&送给实习歌手们的一条主观又客观的定律:80定律&/i&&/b&&/p&&p&&br&&/p&&p&&i&1. 如果你把你学习的榜样(偶像)定义为100分,那么你朝着他的方向努力学习和训练,无论你多么有天赋多么聪明,最理想的结果,只能学习到他的80分能力。而他这80分,就是你的100分;&/i&&/p&&p&&i&2. 如果把你平时真实稳定的实力定义为100分,那么你在舞台上表演时,最理想的状态下最多能发挥出80分;而你这80分的表现,实际上是你偶像实力的X分的80%再乘以80%。&/i&&/p&&p&&i&3. 永远少掉的20分是什么?是艺术的不可复制性和掌握技术的个体差异。&/i&&/p&&p&&i&4. 当你把你的榜样定义为100分时,很有可能他只是他偶像的80分。&/i&&/p&&p&&i&5. 以上所说的全部在最理想情况下。&/i&&/p&&p&&br&&/p&&p&&i&由此看来,&b&选对偶像非常重要&/b&。现在我们国内非常缺乏优秀的艺人歌手,实力到达100分的少之又少,更别说150分级别的,这样的音乐大环境,无法为华语乐坛的后续生产力提供有营养的生长环境,更无法启蒙真正的才华。&/i&&/p&&p&&br&&/p&&p&&i&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很简单,了解是什么艺术家启蒙了你的偶像,你偶像过去都以谁作为榜样,直接去探索那一代的音乐,甚至继续往上挖掘。在这里,大家应该感恩自己活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我们能穿越时空,看到听到我国以外的艺术家,歌手们,看到听到甚至半个世纪前的艺术家、歌手们,向他们学习,直接吸取他们的养分,获取自我成长的灵感。&/i& &/p&&p&&br&&/p&&p&在过去的十二期竞演中,歌手们的真实表现全都被后期制作魔法般的美化修饰,我们无法获得真实的感官去判断歌手的实际表现,但反过来想,如果没有这些后期,或许这个节目就成了歌手人设崩塌的邢台。看完这场总决赛直播不修音的盛况,集车祸现场和教材示范于一台的盛会,一场让大家如梦初醒的盛会,我更是决定,把今年最后一批鸡腿,全部献给节目组后期制作的修音师傅。&/p&&p&&b&老师们,幸!苦!了!&/b& &/p&&p&这一场演唱会,让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电视观影紧张感,精彩感。与大家共渡几年”歌手“的讨论里,今年是我认为最为精彩,实力交锋最激烈的一届。&/p&&p&直播演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直播演唱没有好歌手,虽然今年的最后一场竞演让所有歌手的实力真实还原,结石姐以压倒性的能力赢得冠军,但其他歌手仍然也呈现了精彩万分的演唱。&/p&&p&最后宣布结果时,我的紧张和呼吸仿佛跟所有观众进行了同步,当何炅大声喊出Jessie J时,我高兴得从沙发上跳了起来。&/p&&p&&i&Jessie J的胜出,代表了在全国人民关注下的一次公平公正;代表了观众对歌唱音乐的执着和认真;代表了节目的台前幕后保护了比赛结果不受外在阻力影响;&/i&&/p&&p&&br&&/p&&p&&i&代表了以500名评审大众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在世界友人面前的文化自信和自豪;代表了真正的才华超越语言和国界;代表了太多……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节目一个结果,这是我们的音乐和文化的一次进步&/i&。&/p&&p&&br&&/p&&p&这一次,作为《歌手2018》最后一篇演唱乐评及分析,就让我的文章回归到最本质的技术角度,罗列干货,从这场极具参考价值的直播演唱会中分析出歌手的优劣势,对实际演绎的效果影响,届时我将在此文里总结我在技术上诊断歌手声音的逻辑,让大家看到满满一篇“案例解析教材“。&/p&&p&&br&&/p&&p&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知识,作为歌手,作为学生能更清楚认识自己的优劣,从而找到进步的方向。&/p&&hr&&p&干货课文&/p&&p&一 后期修音到底修了哪些方面?&/p&&h2&&b&1. 音准&/b&。修音首先修改歌手的就是音准,再不准的音,只要用鼠标一拉,音准堪比电钢琴;音准偏离越远的部分,修正后失真越严重,听起来就像加了电音效果一样。&/h2&&p&&b&2. 动态稳定性&/b&。在总决赛直播当中,我们清楚地听到各位歌手的声音忽大忽小,忽强忽弱,甚至摇摇欲坠,飘忽不定,而在之前完全没有出现过,仿佛麦克风到了总决赛就质量变差一样,其实这也是归功于修音老师,辛辛苦苦地一个一个音调至动态的平衡与稳定,让后期混音效果更佳。&/p&&p&&b&3. 声音高频&/b&。声音高频指我们听到的声音的明亮度,穿透力。就像给照片增加锐利度一样,通过声音效果器,我们一样可以激励出人声原本没有的高频段声音。在总决赛直播上,我们是不是也留意到有的歌手声音特别亮丽穿透,仿佛前十二期的播出效果一样,有的却不像往常,听起来暗淡无光?感谢修音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时光。&/p&&p&4. 错拍掉拍难以修复,尤其是还要跟画面嘴形对上,所以这个方面基本不修。&/p&&p&其实&b&世界上没有不走音的歌手&/b&,歌手在演唱时出现音准偏差是常见也是正常的事,这些偏差绝大多数人听不出来,训练过耳朵的学生们和专业人员才能分辨得出,比较明显的是在二声部合唱时,其中一个音准稍微偏差,就会让整个和声听起来很奇怪;&/p&&p&&br&&/p&&p&但是如果歌手的走音明显到连一般的听众都能明显分辨出,那么这个走音已经是非常严重,出现技术性失误了。然而在许多年前,还没有现在如此发达的电脑制作技术时,歌手们上电视演出全部都没有经过修音,依然能呈现极好的动态稳定性、音准和声音质感,包括决赛这晚在同一环境下表演的几位歌手们。&/p&&p&&i&到底是我们的歌手们不行,还是修音老师太行?&/i&&/p&&p&&br&&/p&&p&二 任何忽略技术合理性的表达,都只是歌手的自我高潮。&/p&&h2&&b&技术短版决定了艺术高度&/b&,这是我在乐评里常说的一句话。技术短版指的就是某种发声能力的缺乏;艺术高度指的是一种相对的艺术层次。&/h2&&h2&音乐的世界很大,无边无际,有的歌手不去触碰自己的技术短版,一样可以在这个范围内探索和创作出极好的艺术作品。&/h2&&h2&相反,歌手为了追求艺术高度,而忽视自己的技术短版,强行操作,只会适得其反。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一直夸薛之谦的原因,他能在自己的安全范围内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保证作品的流畅度和完整性,听他的歌不需要担心失控或者出现难听的声音,哪怕没有高音,但听下来也是舒服的 (何况他的歌其实不容易唱);&/h2&&h2&有的歌手把歌的调定得很高,但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把这些声区的声音唱好,唱出美感,即使歌曲难度再大,技巧再酷炫,也只是图个一时的快感,作品根本不耐听,也不完整。&b&作品好不好不由高音和难度决定,但最起码首先是完整的&/b&。&/h2&&p&&i&或许在过去的期数里,当我指出歌手在表达时出现技术不足时,粉丝不以为然,觉得那些不足依然“很好听”,但在这次直播的无情揭露下,大家听到那些不稳失控走音破音干白的声音时,仍然还这样想吗?这样的技术连艺术的进门槛都够不着。&/i&&/p&&p&&br&&/p&&p&&i&可是,有的歌手自己也这么觉得:我觉得我那样唱很有感觉。 &/i&&/p&&p&这完全是歌手的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他还没有完全从“听众”的角色转换到“歌手”的角色。或许某种张狂的声音曾经对他有极大的启蒙作用,他听得特别爽,因此他会把这种感觉直接带入到自己歌唱当中,使用这种声音的感觉当中。&/p&&p&殊不知,其实那个影响他的人,可能本身唱出这种声音时,脑袋里根本想的不是那种感觉,或许只是在想怎么让“你”感受到这种感觉而已。要知道,&b&很多时候歌手让听众感受到某种强烈的情绪时,其实歌手内心不一定真的就在与你共情,这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素养。&/b&&/p&&p&比如说,我需要让你听到我哭泣的声音,我要做的是在保证音准节奏和咬字语感的前提下,唱出带有哭泣感觉的声音,而不是自己先哭出声来;&/p&&p&反之,如果这时我真的哭了出来,我的眼泪会流出,鼻子有可能会堵塞,阻挡气息和声音的通道,声带会逐渐脱水,闭合出现问题,导致声音失控,美感尽丧,无法继续完成演唱,更无法继续表达歌曲。&/p&&p&总的来说,&b&歌手要用自己的“冷静稳定“,去给听众制造”波澜起伏“&/b&。如果歌手不知道,或者不能接受这种心理角色转换,那他“复制”出来的声音,多数只会给人一种乱模仿,刻意嗨但很不好听的感觉,此时如果歌手自我感觉非常良好,那真的很自嗨。&/p&&p&&br&&/p&&p&其实这方面的内容我早在《我是这样“看”歌手“》里谈过,毕竟听众的感受全部都是主观的情绪,而所有主观情绪都是由客观行为引发;听众的主观情绪跟歌手的客观行为有直接关系,而不是跟歌手的主观感受有直接关系。&b&专业的歌手,心中所想的是听众的感觉,不是自己的感觉。一旦歌手的表达脱离了技术的合理性,声音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丧失艺术性和音乐性。&/b&&/p&&p&&br&&/p&&p&三 诊断歌手基本功的参数&/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fdede16764fc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21& data-rawheight=&217&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fdede16764fce_r.jpg&&&/figure&&p&诊断顺序从左至右,前者影响后者&/p&&p&大家看了我的微博评论这么久,想必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我是用什么样的逻辑和参数去判断歌手的基本功的,我在这里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非常实用,既能用来判诊断他人,也能用来诊断自我。&b&诊断的顺序从左至右,左边一项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右边一项的情况,一环扣一环&/b&。&br&&/p&&p&&b&1. 胸声&/b&。从简单的定义上来说,胸声就是我们平时用来说话的声音(由TA肌主导的声带缩短变粗的闭合模式);从听感上来说,胸声给我们的声音提供&b&低音、声音稳定性、声音浑厚度、声音结实度、爆发力和胸腔共鸣&/b&;&/p&&p&从演唱风格上来说,流行演唱跟其他传统声乐类型区别最大的地方,就是使用我们平时生活中说话的声音去演唱,也就是说&b&胸声是流行声乐的标志&/b&。但实际上,&b&胸声是一切声乐技术的基础,不管是什么风格的演唱&/b&。&/p&&p&尤其在我的教学和训练里,与其说胸声是一种声音,不如说是一种&b&依靠横膈膜支撑的发声能力&/b&。可以说,&b&胸声越好,声带的基础闭合能力就越好,喉部肌肉的压力就越得到解放&/b&;相反,那些挤卡喉咙紧,支点上升,嗓音沙哑的歌手,根本原因多数是因为胸声不好。&/p&&p&&i&这两年我有看到一些老师在教学宣传视频里,对胸声有各种的曲解甚至误会,有的老师甚至还说要完全丢弃胸声。我暂且不去判断这些老师的教学好坏,但至少在我的教学里,还有IVA的教学里,胸声都是首先被诊断和训练的内容,极其关键。&/i&&/p&&p&&i&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有效顺利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我不会完全否定这些老师自己的教学逻辑和概念,毕竟每位老师的水平能力和审美和教学经验都是不一样的,只要能在一定程度帮助学生,我觉得这些逻辑都有其积极的一面。&/i&&/p&&p&&br&&/p&&p&&b&胸声有/无&/b&:有胸声的歌手,声音结实有力,真实自然,为声音的应用和开发提供本质的基础。没有胸声的人,音色浅薄漏气,小声无力,低音基本处于假声状态;有跟无是质的差别。&/p&&p&&b&胸声深/浅/不稳&/b&:胸声深的歌手,换句说法就是声音支点深,可以启用丰富的胸腔共鸣,高音低音都可以具有浑厚感,音量也会更大,声音更具有立体感;胸声浅的歌手,缺乏胸腔共鸣,音色稍显苍白,声音可以做到结实但显单薄,在超出一定声区范围后声音会失控;胸声不稳的歌手的表现为声音时深时浅,声音体积忽大忽小,动态不稳定,多数是因为发声意识不清晰,单纯凭感觉发挥,和发声机能(体能)跟不上,控制不住。&/p&&p&&b&胸声强/弱/不稳&/b&:胸声强有力的歌手,声音不但止稳定结实,还极具爆发力,为呐喊式高音(Belting)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胸声力量弱的歌手,相对来说声音偏软,或许有很大的共鸣,但声带闭合能力不一定好,声音不一定结实,在换声区必然出现音色断层,无法进行Belting;胸声力量不稳定的歌手,声音音质时好时差,换声区声音不稳定,可能个别咬字是死穴,容易导致声带突然不能有效闭合,引发喉部肌肉力量参与,原因一是发声意识不清晰,二是发声机能(体能)跟不上,控制不住。&/p&&p&&br&&/p&&p&&b&2. 气流感&/b&。&b&气流流向哪里,声音就传向哪里&/b&。气流感不等于气声,它只是歌手自身所做出控制声音的一个感官动作。当我们要把声音唱出去,唱得通畅,我们实际就是在保证气流顺畅地从我们的口鼻喉送出,不憋气,用传统声乐教育的术语讲就是“叹着气”来发出声音。换句话说,&b&充分的气流感必定带来喉咙完全打开&/b&。&/p&&p&同时,气流的通道,也决定了声音的共鸣。举个例子,当歌手把声音唱到鼻子里,如果鼻子气流堵塞,那么这就叫鼻音(贬义),如果此时鼻子气息流通,这就叫面罩共鸣或者鼻腔共鸣。&/p&&p&那气流从那里来?&b&所有气流全部来自胸腔,源自横膈膜的运动,也就是胸声&/b&。气流感和胸声是决定发声平衡(Vocal Balance)的关键。&/p&&p&当胸声过强,气流过少的时候,声音呈现干涸苍白不流动的质感,音高是会直接发紧;当胸声过弱,气流过多的时候,声音呈现空虚飘不稳的状态,缺乏质感,严重时变成假声;只有两者达到平衡时,声音才会呈现出最舒服稳定又流动的状态。&/p&&p&&b&气流感有/无&/b&:大部分歌手都有一定的气流感,至少知道喉咙该放松;如果歌手没有气流感,估计嗓子早坏掉了。有跟无是质的差别。&/p&&p&&b&气流感够/不够&/b&:气流感越充分,声音越开,越通畅舒服,国外的歌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但大多数国内歌手都处于有却不够的状态,也就是喉咙松弛却不打开,声音能力也只能适应在某个范围内,超过了要么发紧,要么无法控制音色音质。&/p&&p&&b&气流感缺鼻/缺喉/全:&/b&鼻腔通道就是头腔共鸣的通道;喉咙空间链接胸腔,是胸腔共鸣的通道;当喉鼻都有充分的气息(声音)流通时,那么胸头共鸣混合,声音立体富有动态,是理想的混声状态。&/p&&p&&br&&/p&&p&&b&3. 第一换声区以及第二换声区&/b&。&/p&&p&大家还记得我之前的一篇微博问答里,在解释声带闭合和音域开发时发的一张图表吗?&/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5fdc544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6& data-rawheight=&421&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5fdc5444_r.jpg&&&/figure&&p&&br&&/p&&p&换声区的具体解释我在这里不多说了,可以去查阅我之前的问答文章《音域与声区》&/p&&p&&b&歌手在使用换声区的声音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Mix(混声)&/b&。这样的声音听起来跟下面的低音音色质感完全统一,跟上面高音的声区又完全连接起来。&/p&&p&不管什么样的声音类型,都可以做到声区的混合连接,也就是说,&b&人的音域可以无限被开发&/b&。而且,胸声越好,越往后的声区能力越好;第一换声区的能力越好,那么训练第二换声区就越容易,如此类推。&br&&/p&&p&&b&能换声/声音重/换声有痕&/b&:如果一个歌手具备换声区的能力,若不是理想的混声,那么必定会产生换声痕迹,也就是音色音质的突变不统一,原因是没有控制好第一环节胸声和第二环节气流的平衡。&/p&&p&当换声区胸声不足时,声音会在某几个音上突然变弱变虚,过了以后进入头声区又开始结实起来,这就是换声痕迹;当换声区胸声过多时,声音会变得非常笨重吃力,不灵活,即使唱出声音来,也不觉得轻松自然,这种声音能勉强撑得过这一个换声区,但也只是强行硬唱上去,把换声裂痕推迟到了下一个换声区而已。&/p&&p&&b&不能换声/声音挤卡/假声&/b&:如果一个歌手不具备换声区的能力,那么一定是在这个声区的气息流通少到无法让声带产生震动或者头声没有及时参与,轻则发不出声音或者直接变成假声,重则喉部肌紧张发力让声带强行闭合,声音干涸苍白失控,最后当这些肌肉撑不住时,突然松开,气流大量冲出,声带边缘被短暂吹动,发出假声(破音)。这是非常糟糕的发声状态,难听不止,对声音损伤极大。能换和不能换声也是质的差别。&/p&&p&&br&&/p&&p&&b&4. 边缘发声/压缩/金属“芯”&/b&&/p&&p&本质上,这三个说法在声带动作上讲的是一回事,都是指由CT肌主导的声带变薄增强闭合的模式。在听感上,就像是把原本扩散的声音集中起来,变成具有穿透力,声音变的结实而“真”;&/p&&p&这种技术给声音加入“金属质感”,仿佛有一根坚实的“芯”,激发出了声音的“中高频”。总的来说就是&b&集中、穿透、轻盈、明亮、磁性&/b&。从第一换声区开始,这个是关键核心的混声技术。&/p&&p&&br&&/p&&p&&b&第一换声区的压缩&/b&:自身声音能力比较好的歌手,即使不使用压缩,也能很好地完成第一换声区的演唱&i&(不是每一种演唱和风格都需要声音具有金属芯,没有金属芯的声音也可以很好听,所以有很大一部分不追求第二换声区能力的歌手,都没有去训练和学习压缩的技术)&/i&。&/p&&p&另外一部分歌手,在第一换声区必须要依靠压缩技术,才能保持声音的质感,所以必须在这里就开始进行压缩,不然就无法进行混声。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在第一换声区使用压缩,那么声音会变得更有可塑性,具备能力进入第二换声区。&/p&&p&&br&&/p&&p&&b&第二换声区的压缩&/b&:任何条件的声音都逃不过第二换声区的检验,要把这个声区唱好,必须具备“胸声、气流感、第一换声区、压缩” 四种能力全齐,否则这个声区的声音就会变成纯头声或者假声,缺乏质感,不够“真实”。而压缩声音是在这个声区进行Belting的关键。&/p&&p&&br&&/p&&p&&b&足够/不够&/b&:歌手的基本功好坏,也会导致声音压缩有不同的程度,有些歌手的演唱风格不需要那么多的压缩,有的歌手则需要更多的压缩,具体要看作品。&/p&&p&&b&稳定/不稳定&/b&:这也是基本功问题,如果歌手能有压缩能力,但却时有时无,那就是平时练功太少,或者发声意识不清晰。&/p&&p&以上五个方面,涵盖了歌手在声区能力上和共鸣上的各种情况,其实也是作为学习唱歌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逻辑。&/p&&p&实际对声音的要求比学校里的传统声乐教学要大很多,这是因为现在流行音乐的演唱难度越来越大,艺术家们的创作越来越挑战人声的演唱难点,这是随着人们对声音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强,声乐教育越来越科学完善,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要想演唱好这个时代的音乐,就必须紧跟这个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严格要求自身。&/p&&p&&br&&/p&&p&四 判断歌手整体唱功能力的参数有哪些?&/p&&h2&&b&1. 音准&/b&。上面讲了,歌手的音准有少许偏差是常见的事,但整体必须稳定和在调上,歌手能力越好,音准偏差越小,甚至没有偏差。&/h2&&p&&b&2. 整个音域里,所有声区的声音都要音色音质统一,共鸣完整,有质量&/b&。&/p&&p&&b&3. 稳定、持续、可控的颤音&/b&。颤音是发声平衡的标志。&/p&&p&&b&4. 整个音域里,所有声区的声音都有稳定又立体,自由转换的动态&/b&。声音既可以猛烈爆发,也可以以同等的质量和完整度唱得温柔细腻。&/p&&p&只要&b&同时具备以上四点&/b&,便可以得出歌手唱功非常优秀的结论,可以说是基本功满分,并且这个标准适用于所有演唱风格。即使我们遇到了一些自己并不喜欢或者不习惯的声音,一旦符合这个标准,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歌手的实力。&/p&&p&&i&第三、第四部分的内容,描述的全是不同属性的声音在客观上引起听众的感官感受,大家可以想想,听到这些声音时,我们会有什么(情绪)主观感受?&/i&&/p&&p&&i&(你们可以在评论里发表意见,或者在接下来的直播当中直接跟我交流)&/i&&/p&&hr&&p&《歌手2018》总决赛演唱评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069dfd4ac12fbf551bac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data-tags=&politi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069dfd4ac12fbf551bac3_r.jpg&&&/figure&&p&&br&&/p&&p&腾格尔&/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da6963a57adf4dc1716d5aadbe7e81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176&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da6963a57adf4dc1716d5aadbe7e81c_r.jpg&&&/figure&&p&仅根据腾格尔在此场演唱中的声音诊断&/p&&p&&b&《九儿,你大胆地往前走》&/b&&/p&&p&作为第一组出场的队伍,腾格尔和吴碧霞两位老师呈现出了精彩绝伦的表演!吴碧霞老师的教材级演唱,无论是第一次看,还是再次翻看,都无不让我赞叹她的技艺高超。&/p&&p&腾格尔一开口第一句就出现音准和气息不稳,但吴碧霞一开口就在女高音的第一B4和第二换声区E5上,那音准的就跟修过一样,而且发声和共鸣的精准度极好,声音位置丝毫没有试探和游走的意思,一开口就到位;面罩共鸣美伦美幻,腔体开阔,金属质感丰满,声音自由舒畅,咬字标准清晰,语气语感适宜到位,岂能一个美字能形容!&/p&&p&不但止要听她的声音,还要看她的发声动作:牙关松弛,下拉到位,喉咙打开充分,鼻腔气息流动;留意唱到B5,C#6这些最高音时,她的嘴巴动作调整和下含的头部动作,简直就是活教材。&/p&&p&&br&&/p&&p&腾格尔开头第一句的“嘿~~~”(E4)就表现出声音的不稳定和音准的浮动,而且在整首歌的演唱中都处于这种状态。&/p&&p&但从总体上来看,这首歌的男声部分非常非常难,因为整首歌都需要用一种农民吆喝式的极端音色和语气语感去演唱,这不但止混声状态变得厚重,而且也大大了增多了体力的消耗(幸好腾叔叔胸声超级猛)。不知道是腾叔叔本身的发声习惯问题,还是这首歌他故意要这么用声,鼻腔的气息流通极少,几乎没有共鸣,虽然音很高,但仍然没有产生相应的头腔共鸣,也就是没有亮度和穿透力,一下子就被吴碧霞的声音完全盖过去;&/p&&p&在个别咬字上,他还刻意切断喉咙的气流,把声音唱白,来尽量贴近农民的原声质感;另一方面,之前听他的竞演,声音压缩程度很高,高音很科学也很舒畅,(可能是修出来的?) 但这一场的金属芯就不那么明显了,时有时无,咬字也会往里吞,要是能再多一些稳定的金属性,他的声音穿透力会更强,高音会更轻松,音准会更好。&/p&&p&总的来说,这样的演唱危险系数很大,要取得如此浓厚的风格口味和发声之间的平衡,实属不易。但其实腾叔叔的完成度非常高,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演唱他完全没有让声音失控,一切看似失衡,但却尽在掌控之中,可见功力非凡!&/p&&p&这是我最喜欢的帮唱表演之一。&/p&&p&《沧狼大地》的情况其实跟上面差不多,虽然没有用农民的语感语气音色,但摇滚的怒吼音色一样也会加重声音的失衡,这首歌最高音到Bb4,同样的,除去音准和动态的不稳定,大爷完成得非常好,这种演唱要是拿去修音,出来效果非常好的。&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f804ab010be07b7f57bf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f804ab010be07b7f57bf2_r.jpg&&&/figure&&p&&br&&/p&&p&霍尊&/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71c37be527ded22a29dfee7a8bc9da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2& data-rawheight=&179&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71c37be527ded22a29dfee7a8bc9daa_r.jpg&&&/figure&&p&仅根据霍尊在此场演唱中的声音诊断&/p&&p&为了诊断霍尊的情况,我还真的翻来覆去地听了四五次。首先描述一下情况:在整个第一段,伴奏仍处于不插电的时候,霍尊和韩雪的声音都很清晰,能准确听得出两人的声音状态;&/p&&p&除了霍尊在和声时有少许走音,其他整体都挺好,连霍尊的F4弱声都听得非常清楚;进入第二段,编曲开始丰满起来,霍尊的声音逐渐开始变得越来越“小声”,但韩雪的声音仍然字字句句呈现得很清晰,即使进入第二次副歌,霍尊的声音仍然没有跟编曲一起“进入状态”,第一换声区的弱声全被韩雪和伴奏盖住;&/p&&p&进入桥段部分,霍尊的声音仍然处于弱声的状态,完全听不清咬字,韩雪开始使用稍强的混声,胸腔共鸣增强。于是整首歌下来,我们听到的又是一个帮唱称为主唱的表演。&br&&/p&&p&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在霍尊身上。首先霍尊唱歌以温柔悠扬,雌雄莫辨著称。他确实有一定的胸声,只是这个胸声经常处于时深时浅状态。&/p&&p&虽然他的动态算比较统一平衡,但远远不足于这首歌的表达。或许是他太习惯于他擅长的那类曲风的声音,没有做出对应这首歌的调整,导致胸声力量也长期偏弱。&/p&&p&我记得之前说过他唱某首歌竟然在E4F4就要换声,胸声丢弃得太早,导致整个第一换声区都失去男声应有的质感。于是他在第一换声区只有弱混声,连平衡混声都说不上,更别说Belting了。&/p&&p&另一方面,他的高位置共鸣能力很好,气流很顺畅,所以他的强项应该是第二换声区的声音,就是那副近乎于女声的声音。但在男生最常用的第一换声区,由于胸声力量不够和不稳定,即使他有很好的压缩能力,但这个压缩的程度也不够,不足以让他的声音有很好的质感和足够大的动态。我都几乎快要得出一个“&i&霍尊是一个不会belting的歌手&/i&”的结论了。&/p&&p&所以这一整首歌下来,他的声音就不断被越发丰满的编曲和韩雪的声音掩盖,大大地暴露了技术缺陷。按照上面第四部分的参数判断,他就无法满足第2和第4点。&/p&&p&&br&&/p&&p&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演唱意识问题。唱这样的大流行歌曲,这样的编曲,怎么能用这样软绵绵的声音唱呢?录音室可以,现场肯定不行了,听都听不清楚,再好听也没用呀。&/p&&p&&br&&/p&&p&&i&或许是他个人的取舍?为了保持那副极具特色的声音,所以这边的风格也那样唱,但这绝不是什么追求或者大义,只是技术还不到家。&/i&&/p&&p&顺便看一下韩雪的声音诊断:&/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405fa3b77ef43dc6da968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178&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05fa3b77ef43dc6da968a_r.jpg&&&/figure&&p&仅根据韩雪在此场演唱中的声音诊断&/p&&p&我还真的是第一次韩雪唱歌,没想到是出乎意料的好(当然我对她没有任何期待)。虽然一开始和副歌换声时有少许不稳,但整体声音情况还不错,听得出来有经过很好的训练,无论是胸声的深度和力量,混声通道的塑造,第一换声区的能力,共鸣能力都很不错,声音动态立体,穿透力强,整首歌反而她的声音能一直在脑袋里回响。要是她能多练一下压缩,提高金属音质,那就很不错了。&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13dc6fd82d8ba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13dc6fd82d8bac_r.jpg&&&/figure&&p&&br&&/p&&p&张韶涵&/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e159cbbeea1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181&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e159cbbeea16_r.jpg&&&/figure&&p&仅根据张韶涵此场演唱的声音诊断&/p&&p&不圈不知道,张韶涵的基本功真的非常好,几乎所有参数全都圈在了最理想的状态上。她胸声虽然浅,但是强有力,又稳定呀,所以能从第一换声区belt到第二换声区E5;另外她的喉咙打开,边缘清晰,面罩共鸣也很到位,整个声音听起来很健康。唯一不足的就是她的胸声有点浅,直接影响了她的胸腔共鸣,所以声音缺乏温暖度和厚度。&/p&&p&&br&再用判断整体唱功能力的参数判断一下,貌似仅仅缺的是第2点(这首歌里没听到,但网友给我发了她的其他歌,确实有颤音,不是抖音),其他方面都具备,那真的很不错了。&/p&&p&&br&&/p&&p&毛不易的情况则更她刚好相反,全用低音区唱歌,声音里全是温暖和厚度,没体现出亮度和穿透力(也不是这样互补吧),然后毛不易在和声时还走音,比较影响效果,张韶涵也只是一开始和高音时走了一下。关于他的更多想法,我这里就不说了,他目前还不是一名成熟的艺人,尤其是舞台表演方面,跟大学学霸上台一样尴尬。&/p&&p&&br&&/p&&p&另外这首歌我觉得更多是个show,而不是演唱了。请了dancers,排练了变装秀,多么花心思的表演啊,可见她真的非常重视这个舞台和最后这场决赛,明知不会是冠军,也要给足料大家,高唱“我们是冠军”。所以看完她的表演,我心里更多的是感谢。&/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5fed295b93e0c711abb0ba9ce6d4f4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data-tags=&politi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5fed295b93e0c711abb0ba9ce6d4f46_r.jpg&&&/figure&&p&&br&&/p&&p&李泉&/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02b8548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2& data-rawheight=&177&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02b85481_r.jpg&&&/figure&&p&仅根据李泉此场演唱的声音诊断&/p&&p&虽然说这是根据李泉在此场演唱的声音诊断出来的结果,但其实也应该是他长期的发声习惯了。首先他有很好的胸声基础,深,强有力且稳定;&/p&&p&但却没有很好的气流感,一是喉咙的气流感不能一直充分流通,二是他几乎没有任何鼻腔的气流,光是这点就已经是决定了整副声音的问题了:喉咙不打开,到了第一换声区,声音发紧,苍白;没有头腔共鸣,音色不靓丽,不穿透,高音吃力,整个第一换声区都是“厚重”的状态;&/p&&p&第三是他几乎没有压缩技术,即使只使用弱声或者头声,都是虚弱的假声,声带没有充分地闭合震动,声音质量极低。在歌曲第三段副歌里他唱的A4,刷新了我近几年听到质量最差的A4。&br&&/p&&p&顺便看看陈洁仪的情况:&/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4a192dabb632cbfcb2b9cea943a4c5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179&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4a192dabb632cbfcb2b9cea943a4c52_r.jpg&&&/figure&&p&仅根据陈洁仪在此场演出中的声音诊断&/p&&p&大家都觉得陈洁仪的声音很好听,确实我的第一反应是她声音的质感非常好,金属芯不亚于李玟和吴碧霞。&/p&&p&但是再听几次这个表演,发现她也一直在走音,声音的高位置一直很稳定,但是声音的基地却一直在摇晃,每当她想belt或者换声,都会有一点颤抖和吃力。仔细听下来,原来是她的胸声浅且不稳定,时而有力,时而无力。&br&&/p&&p&整首歌的演唱基本上是参考了原版(原唱Lionel Richie和Diana Ross),没有按照Mariah Carey和Luther的版本来。难度系数降低了不少,但我也想说,这个表演真的一团乱,两人都走音,声音不和谐,错词忘词,真的还不如听各自独唱。&/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56c0bb11ca1dfd2a6da7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data-tags=&politi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56c0bb11ca1dfd2a6da77_r.jpg&&&/figure&&p&&br&&/p&&p&汪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0db8f582c89c4c2f36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181&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0db8f582c89c4c2f361_r.jpg&&&/figure&&p&仅根据汪峰此场演唱的声音诊断&/p&&p&峰哥的情况一言难尽,大家自己看吧。其实我觉得与其说他胸声不好,不如说他是不信任自己的胸声,每一次唱到一些稍微高点的地方,都不敢直接把声音唱出来,要用喉部肌肉辅助往上滑一下刀音上,而且还经常滑不到位,音准就差一些,久而久之,喉部肌肉累了,胸声也长期不工作,那还能靠什么让声带振动呢,不就失声了。&br&&/p&&p&他之前唱《再也没有》和《等待》的音质很好的呀,虽然修过音,但音质这东西修不出来的呀。这一场是不是又生病了?《我爱你中国》要入选年度十大车祸现场了吧,说不定还能夺冠。&/p&&p&顺便看看谭维维的情况:&/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413bdc54ab4ee276f6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1& data-rawheight=&178&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413bdc54ab4ee276f69_r.jpg&&&/figure&&p&仅根据谭维维此场演唱的声音诊断&/p&&p&谭维维的声音浅缺少胸腔共鸣,是之前在歌手,中国之星时我就一直有说的了,这是导致到她声音缺乏美感的重要原因之一;&/p&&p&作为摇滚歌手,声音动态非常不够;另外她的压缩程度也不够,所以到了高音或者强声,就一定用那个喉音的怒音去辅助才能维持声音的质量和厚度;&/p&&p&又是把技术缺陷当成是个人特色了;加上她鼻腔共鸣使用意识不清晰,高音的穿透力也差一些,整首歌最漂亮的声音就是后面的那一个头声B5,质量最好,其他都很一般;而且留意她开头前几句,几乎句句走音,而且还要唱得越走音越肯定,听得让人很难受。&br&&/p&&p&她中间也唱出了一个稳稳的,带颤音的怒音G5,虽然我觉得很难听,但是按照上面的参数判断,这个声音应该是非常好的。然后后面的部分都没听清楚她在唱啥。她的袜子好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73ed927fcb5b2fc88969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data-tags=&politi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73ed927fcb5b2fc88969f_r.jpg&&&/figure&&p&&br&&/p&&p&华晨宇&/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6cafa1a3c1e28ae43375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2& data-rawheight=&176&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6cafa1a3c1e28ae433759_r.jpg&&&/figure&&p&仅根据华晨宇在此场演唱中的声音诊断&/p&&p&每次说到华晨宇,我都是褒贬共尽。总的来说我认为在这场演唱中,华晨宇的发挥是非常好的,除了唱《光年之外》一开始有少许走音,其他都基本保持了他平时一贯的状态,好的地方很好,不好的地方还是那样。&br&&/p&&p&华晨宇的胸声强而有力,但就是太浅,所以导致他在第一换声区的喉头非常高,也直接阻挡了喉咙的气流,声又薄又白,在第一段他坐在钢琴上帮邓紫棋和声时唱的那些呜呜啊啊和副歌,声音都挺没有美感的。&/p&&p&另一方面,为了统一和平衡他高音区的音色,他也放弃了低音区的胸腔共鸣,所以低音区也显薄,不够温暖。但华晨宇有个男歌手里少见的强项,就是声音压缩做得非常好,充分又稳定,在第一换声区以上,他的压缩技术就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弥补了他胸声浅导致的闭合问题;&/p&&p&进入第二换声区(CT肌主导的声区),他的声音能量得以释放,头腔共鸣充分,喉咙虽然有阻力,但由于音区过高,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在其他歌手不同程度的直播车祸下,他仍然唱出了这个舞台上少见的,质量极高的男C5,甚至比身为女生的邓紫棋的C5还要高亢嘹亮开阔,尤其是在一大段Rap以后,突然直接attack一个“(我没想要) 造~~~“,精准又强劲,非常不错。&/p&&p&&br&&/p&&p&另外就是我觉得邓紫棋的创作由华晨宇来改编,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组合。两人都充满着年轻新鲜的音乐活力,都有着年轻人该有的棱角和张狂,这次把Rap和呜呜啊啊加进去,从安静低唱到节奏高音的爆发,听起来流畅又不失层次,very nice。&/p&&p&&br&&/p&&p&《呐喊》&/p&&p&不算上最后“Tonight we are young“那几句,这首歌华晨宇表现得相当相当好,整首歌横跨了男声四个声区,胸声区-第一换声区-第二换声区-第三换声区,而且他在第一声区的声音表现比上一首好太多,松弛很多,通透很多,除了有两个破音,最后还有个很不错的Eb5 belting,无论是声音的动态稳定,音准,还有声区的过渡都做得很棒,听得很爽,完全可以当成男声中级混声的演唱示范了。&/p&&p&&br&&/p&&p&后面的“Tonight we are young”应该是他嗨到声音失控了,明显地他想唱出那个几个音,结果气息一下没到位,全部走音,硬撑也撑不住,要是不唱这几句多好呀。我不知道他自己对这几句满不满意,希望他不是我上面说的“忽略技术和理性的自我高潮“。&/p&&p&&br&&/p&&p&但总的来说,根据华晨宇在合唱和独唱中的表现,全场排第二是实至名归的,确实比腾格尔和汪峰都好很多。&/p&&p&顺便看一下邓紫棋的声音诊断:&/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eb0ff28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1& data-rawheight=&177&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eb0ff28b_r.jpg&&&/figure&&p&仅根据邓紫棋在此场演唱中的声音诊断&/p&&p&邓紫棋有非常好的胸声,深又强,所以她总是能飙得很给力,也能在弱声中给声音提供充分的气流感甚至气声,声音柔软轻散却共鸣充分,能够入麦;&/p&&p&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鼻腔的气流很少,声音边缘化也不够(老师没教好?),所以头腔共鸣很不够,声音还没有华晨宇的明亮和穿透,咬字更是含糊不清;&/p&&p&缺少压缩也导致她的声音在弱声时产生音色断层,强声时声音过重甚至发紧,这样的唱法既损耗体能又损耗嗓音,不太科学,当然也不够美感。&/p&&p&不过呢,她就是目前胸声好,啥高音都顶得上去,所以蛮能唱,就是不知道过几年还行不行。终于有个不喧宾夺主的帮帮唱。&/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be9999344afe620a3532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3&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data-tags=&politi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be9999344afe620a35321_r.jpg&&&/figure&&p&&br&&/p&&p&Jessie J&/p&&h2&不如直接先看看他们三人的声音情况: &/h2&&p&&b&Jessie J&/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7fcf11a93b84fbe6f644cef97cf34b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99& data-rawheight=&178&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7fcf11a93b84fbe6f644cef97cf34b0_r.jpg&&&/figure&&p&仅根据Jessie J在此场演唱中的声音诊断&/p&&p&&b&李玟&/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87a6c47eabeeaeca7af1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78&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87a6c47eabeeaeca7af1e_r.jpg&&&/figure&&p&仅根据李玟在此场演唱中的声音诊断&/p&&p&&b&KZ谭定安&/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1bab2213c27ff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02& data-rawheight=&181&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1bab2213c27ffd_r.jpg&&&/figure&&p&仅根据谭定安在此场演唱中的声音诊断&/p&&p&是不是光看表都觉得已经炸了,除了KZ的金属芯有点不够突出,三个人的所有声音参数都是满分的 。音准节奏律动什么的基础东西就用不着说了,真的想用首发周大家都说的那句话来呼应一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p&&p&这首Bang Bang主歌一开口就在女声的第三换声点上(Eb5),直接用近似belting的声音直接咬字,光是这一句就能难倒一大片女歌手,原版还是高半个音的E5呢。&/p&&p&这原本就是Jessie J的代表作,她唱得好是天经地义的事,留意到她终于把自己的声音回归到她的常态 - 缩小共鸣,提高喉头位置,让声音成点线状。这个才是我们最熟悉的Jessie J,从Price Tag,Who You Are到后来的Flashlight和Bang Bang,这样的声线也更符合当下流行乐的发展和审美,灵活流动,跳跃活泼。这首歌就是考验唱功的绝佳试题,大家等着的那句“ You need a bad girl to blow your mind~” G5唱得就跟大声说句话一样自然顺畅,豪放不羁!这声代闭合能力得多强,女歌手的炼金石,哪用什么多余的技巧辅助,直接就上去!&/p&&p&&br&&/p&&p&最让我惊喜的是李玟,许久不见,一出场一开口,天啊,颜值、身材、唱功、嗓音全部在线,真国际天后!主歌开头的Eb5咬字,声音质感太强了,教科书里都不一定找这么标准好听的声音,要胸声有胸声,要打开能打开,要咬字能咬字,要金属还特别强,不比不知道,Coco声音里的金属质感,比Jessie J的还要强!&/p&&p&这声音又稳又流畅,光主歌这两句可以把多少国内女歌手比下去,这还是不修音的现场啊,看的人热血沸腾!后面她还飙了个质量特别好的Eb6海豚音,完美无暇,整个表现比她当年夺冠的表演好整整一个档次,Coco真的做足准备功夫,真天后。&/p&&p&KZ谭定安的回归,既弥补了无缘总决赛的遗憾,又能让她再一次发挥自己的超强说唱能力,为整个表演锦上添花,那快速连续机关枪扫射般的rap,听得人浑身发痒,根本坐不住,让人无法拒绝的演绎。&/p&&p&在李玟惊喜地插入龙拳的说词后,中国风编曲顺势将歌曲带入即兴飙歌的环节,最后三位超实力唱将给力互飙,一人一句花式炫技,尽显乐感和技术,就差没把屋顶掀翻,王炸!&/p&&p&这场终于迎来了大家期望已久的欧美热单,把这首歌留到歌王总决赛,真的是势在必得。&/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a249896cade5b41e95fa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99& data-rawheight=&763&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data-tags=&politi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a249896cade5b41e95faa_r.jpg&&&/figure&&p&&br&&/p&&p&&b&《I Will Always Love You》&/b&&/p&&p&她在这首歌里一次过完成了许多事:&/p&&p&&br&&/p&&p&1 致敬偶像Whitney Houston;&/p&&p&2 向中国的观众,还有这个节目作出了最后的道别;&/p&&p&3 同时表达了她对中国的热爱和感恩;&/p&&p&4 展现了她拥有压倒性实力的唱功;&/p&&p&&br&&/p&&p&第二次,Jessie J第二次让我感到用技术去评析已经完全无法跟这表演给观众带来的感动所匹配。一首我已经听得滚瓜烂熟的歌,近乎于麻木的歌,没想到在这一晚能被Jessie J唱得让我如此地与之共情。或许因为跟着《歌手2018》这档节目一路走来,仿佛我真的就参与其中,当她唱到“ If I should stay, I would only be in your way“的时候,我的心不禁颤抖,甚至还感到了酸意。&/p&&p&&br&&/p&&p&&i&If I should stay, I would only be in your way 如果我还继续留下,我只会阻挡你前行的道路&/i&&/p&&p&&i&So I'll go ,but I know, I'll think of you every step of the way 所以我将离去,但我知道,我今后的每一步,都会带着对你的思念&/i&&/p&&p&&i&Bitter-sweet memories, that is all I'm talking with me 我所带走的,是甜蜜又苦涩的回忆&/i&&/p&&p&&i&So goodbye, please don't cry, we both know I'm not what you need. 再见了,请别哭,我们都清楚,我不是你最终的归属。&/i&&/p&&p&&i&And I will always love you. 还有,我永远爱你。&/i&&/p&&p&&br&&/p&&p&这是Jessie J的表白与告别,从来没想过,这段如此熟悉的歌词,竟然成为了Jessie J与我们最后的对白。她唱每一字每一句,眼睛都望着台下的观众,张开胸怀,述说着每一分心情,借由歌词表达出她最后的表白。&/p&&p&这位来自异国他乡的歌手,是多么爱着我们,也让我们多么珍惜和喜爱,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今后或许我们又只能通过网络去听她动人的歌声,看她真挚的表演。这首《保镖》的离别主题曲在Jessie J与我们身上,又有了新的意义。&/p&&p&但我还是要说,Jessie在这首歌里展现了跟Bang Bang完全不同的声音状态,低喉头,大共鸣,音色饱满丰富,述说深情动人,这一点非常体现她在不同曲风里的唱商,完全给那几位无论唱什么都只有一个声音,生搬硬套,不懂也没能力变通的歌手好好地上了一课,展现出一个国际顶级的歌手应该匹配的声音能力和音乐素养。&/p&&p&&br&&/p&&p&最后,用汪峰的这一段话来表达我对Jessie J的感受:&/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bca6a3f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49& data-rawheight=&591& data-watermark=&& data-original-src=&& data-watermark-src=&& data-private-watermark-src=&& data-tags=&politi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bca6a3f1_r.jpg&&&/figure&&p&&br&&/p&&p&&i&&b&“Jessie J (来到这个节目)有一个特别大的作用 - (她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好’。&/b&&/i& &/p&&p&&i&&b&因为我们很多时候说好,它(只)是一种概念,(比如)‘这个真好’,‘这个还可以’。&/b&&/i&&/p&&p&&i&&b&如果现在有一个孩子问我,什么是‘好’,那我会很简单的说:‘你先听Jessie J唱的歌‘&/b&&/i&&/p&&p&&i&&b&她可以完全清楚地告诉你,无论是她的气息,她的乐感,她对音乐的理解,&/b&&/i&&/p&&p&&i&&b&一首简单的老歌,距离今天四十年的歌,她会在哪个部分唱出原来的旋律,哪一个部分突然让别人感受到她那些看似极为轻松,实际太难的唱腔,&/b&&/i&&/p&&p&&i&&b&最后你会发现,炫技这个事情对于Jessie J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她已经和音乐融为一体,&/b&&/i&&/p&&p&&i&&b&所以她来到我们身边,有特别好的作用,就是告诉我们 - 我们永远需要学习。&/b&&/i&&/p&&p&&i&&b&这是Jessie J给我们带来最棒的东西。“ &/b&&/i&&/p&&p&&i&&b&—— 汪峰&/b&&/i&&/p&&hr&&p&最后&/p&&h2&这是我这些年来,在大陆电视上看到最精彩的一场演唱会,不仅仅是因为真实,而且是因为它给中国的听众和乐坛带来太多有价值的东西,好的坏的,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上的。&/h2&&h2&从周六到今天,我花了足足三天的时间来完成这篇乐评和技术文章,一是想向这个节目给出我最好的总结,二是想衷心地感谢和回馈我微博的粉丝们,感谢你们长久以来一直支持我的分享和工作,我与你们一同成长,感谢大家!&/h2&&p&&br&&/p&&p&&b&作者:@Justin宇轩 日&/b&&/p&&p&&b&本文所有内容皆属作者原创,转载请私信告知&/b&&/p&
这是一篇“案例解析教材“,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知识,认识自己的优劣,找到进步的方向。 前言随着Jessie J众望所归,却在大家紧张的心情中夺得《歌手2018》的冠军歌王,今年这个华语乐坛最受瞩目的真人秀节目顺利落下帷幕。在这里我要感谢大家这几个月来对…
时隔三年的更新。(整个答案图片需要约0.5MB流量。)&br&这里我app分为三类:基础能力(音准、节奏)、视唱练耳、工具类(键盘、节拍器、调音器)。我试用过ios上相关类别的大部分的app,以下推荐的app是我认为同类里最好用的,如果有其他好应用欢迎补充。另外以下app的信息都以App Store美国区为准,美国区的app数量多于中国区,有一些优秀的app在中国区没有上架,所以建议准备一个美国区账号(可以淘宝购买giftcard支付)。&br&&br&&b&1.基础能力:音准/节奏&/b&&br&这类应用相对比较罕见,但非常有训练的价值。&br&&br&&b&1.1 音准&/b&&br&inTune ($0.99)&br&简单但非常实用的音准练习工具。整个游戏的过程就是反复给出两个音并且要求回答第二个音比第一个音高还是低。随着游戏的进行,这两个音会变得越来越接近。这个app 足够打破大多数人对于自己音准的幻想,让人明白“偏高/低2音分”这样的音程是怎样的细微感觉,玩的多了会觉得所有音都是不准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29eac27e1cc16b311dabe_b.png& data-rawwidth=&254& data-rawheight=&4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4&&&/figure&&br&&br&Tunerval (Free)&br&这个app相当于是inTune的增强版。它会先说出一个音程,给定一个偏差值,然后给出两个音,要求回答这两个音所形成的音程比这个音程大还是小。要玩这个app必须对音程已经有非常清晰的概念和足够好的内心听觉,难度比inTune高不少。&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b6e20ed89befed05db70a4_b.png& data-rawwidth=&255& data-rawheight=&4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5&&&/figure&&br&如果按照这两个app的思路走下去,应该有一个app给出和弦并且让人判断其中的哪个音不准。如果有其他类似的app欢迎补充。&br&&br&&b&1.2 节奏感&/b&&br&Beatmaster(Free / $4.99 )&br&仍然是简单但非常实用。程序会重复一个固定的节奏型,并要求你打出每个强拍,程序会非常精确地实时反馈你的拍点早或晚了多少。这个app类似于inTune,玩多了会让人觉得自己打出来的所有节奏都是不准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a9fc842ab5097eefa0195d_b.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4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6&&&/figure&&br&Steve Reich's Clapping Music(Free)&br&洗脑预警。这是一段仅由节奏构成的两声部卡农,主题是xxxoxxoxoxxo(规律是3,2,1,2)。伴奏声部永远在循环主题的节奏,由玩家扮演的旋律声部最初与伴奏一致,之后每重复若干遍之后会整体向前平移一个音。除了练习节奏的稳定性和听觉之外,还可以尝试用多种方式划分节奏、以及边玩儿边分心读书或说话。下面第二张图是某被洗脑的合唱团微信群XD&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d4cb7802ebc2aad33b541_b.png& data-rawwidth=&271& data-rawheight=&48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1&&&/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7bb9e97aab92d4863b20f_b.pn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4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figure&&br&&br&&b&2.视唱练耳&/b&&br&&b&2.1 视唱&/b&&br&Sensation Drill($0.99)&br&能自动随机生成包含很多大跳和变化音的乐谱,在实际的谱子很难找到难点这么集中的视唱/视奏练习。同系列还有练习节奏视奏的snare drill($1.99)和练习气息的breath master ($0.99)。&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e774e65901ed_b.png& data-rawwidth=&252& data-rawheight=&43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2&&&/figure&&br&Music Theory Rhythms for iPhone ($4.99)&br&可以支持双声部的节奏视奏练习,每声部可以有三个不同音高,程序会根据演奏给出详细的反馈。节奏视奏训练似乎只有这个app做的比较好。另外这个app是Music Theory Advanced for iPhone( $9.99 )的一部分,Advance版还额外包括音高、音程和和弦性质识别,但其他几个训练都是比较传统的模式,并没有节奏训练这么出色。&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2e9d35cfb05dcc801e53fdf_b.png& data-rawwidth=&462& data-rawheight=&2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2e9d35cfb05dcc801e53fdf_r.png&&&/figure&&br&Read Bach / Read Sheet Music / Music Sight Reading2 / Play Piano Contemporary Styles(Free)&br&这套应用是我见过的最丑陋的ios应用之一,但是似乎还没有其他app实现过这系列app的创意。每个app都有有限的数十个课程,每课给出一个谱子,要求你跟着音频读谱并完成一些任务,比如在音乐到达某些画圈的音符时按键。 这套app实现粗糙,而且内容和难度都有限,不过免费版都是有完整功能的,不妨下下来玩玩。&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dc5c7b985cf70e3fd80_b.png& data-rawwidth=&410& data-rawheight=&2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0&&&/figure&&br&Songsolatido ($2.99)&br&随机生成旋律,并在视唱时给出音偏高偏低的提示。可以选择四个声部的音域,可以选择难度:1-5级逐渐增加音程,6-10级增加变化音。不足之处是对声音偏高偏低的识别精度很低,需要另一个设备开一个tuner类应用配合练习。&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976006ebf1faae8f9c61d1be9d9a4a7_b.png& data-rawwidth=&432& data-rawheight=&2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e976006ebf1faae8f9c61d1be9d9a4a7_r.png&&&/figure&&br&&b&2.2 练耳&/b&&br&在App Store搜ear training能找到三四十个Ear Master的仿制品 ,很少有创新,这里不做推荐 (其中相对比较精致的比如goodEar($3.99),以及Karajan($9.99,后来改名叫Better Ears了XD))。个人觉得Ear Master的训练模式太过于偏重识别性质,而缺少识别功能的练习:例如音程、和弦识别这样的任务,其实在实际应用时听出来这个音程/和弦在调内的功能(比如 I IV V)比其本身的性质(比如 大46 小3)要实用的多,但是大多应用都像Ear Master一样只识别性质,不识别功能。如果有人知道有比较好的练耳应用欢迎推荐。&br&&br&MelodyMelody(Free / $1.99)&br&若干张卡片,每张翻开后会播放一段旋律,每次只能翻开一张,要求把这些卡片两两配对,配对正确的卡片上面会显示谱子。看似简单,但足够精致,可以调整各种参数而实现足够的难度( 包括卡片的数量、音乐的长度和速度、相邻音符跳跃间距(可能包含各种大跳)),适合练习旋律识别和记忆。相同的作者的软件还有Musical Ears($1.99),主要功能是旋律听辨,同样是界面粗糙但比较好用。 &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9de51d00d86fefca6f6eeabd3e3ee54_b.png& data-rawwidth=&253& data-rawheight=&4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3&&&/figure&&br&Ultimate Ear Trainer($0.99)&br&这些识别音高的这些app都不是很出彩,所以也不太推荐。这一款相对功能全面且简洁。给一段终止式,之后一段旋律或和弦,要求在键盘上标出来。&br&(类似的应用还有: Just Pitch,与前者类似,但贵。Perfection:Perfect Pitch Ear Trainer 绝对音感,支持和弦,不支持回答。 Functional Ear Trainer
首调音感,支持C调之外的调,但是设计非常冗余而且不支持多个音和和弦。)如果有更好的欢迎推荐。&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c3da74f0e2f185a124d2b05f006d002_b.png& data-rawwidth=&455&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c3da74f0e2f185a124d2b05f006d002_r.png&&&/figure&&br&&br&&b&4.工具类:键盘/节拍器/调音器&/b&&br&&br&&b&4.1 键盘&/b&&br&ios上键盘类应用不下有三四十个,但其中最普遍也是最令人无法接受的一个问题就是延迟高(从按键到出声的间隔长)。(之前我有一段时间用某三星安卓旗舰,刷遍了系统,找遍了所有的音乐类应用,延迟都高的可怕)为了延迟,有一些看起来十分精致的app只好pass掉 。&br&&br&Piano 3D(Free / $19.99)&br&B格极高! 建模非常精致的3D钢琴,按下琴键的时候可以看到后面的琴锤敲击琴弦,多种视角可切换,可以自动播放一些乐曲。混响、速度曲线等各种参数可调,延迟比较低。&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87a3c771a7f3fc0ec2135cf_b.pn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87a3c771a7f3fc0ec2135cf_r.png&&&/figure&&br&piano by gismart(Free / $1.99)&br&纯粹钢琴的功能,界面比较精致。&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3bcb427fc51e1ce6a03ad42_b.pn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3bcb427fc51e1ce6a03ad42_r.png&&&/figure&&br&Music Studio(Free / $14.99)&br&一个很好用的合成器,免费版本基本功能齐全(不能导出)。仅仅作为键盘来用的话延迟也很低。(其实ios还有几个看起来很不错的合成器,但都比较贵而且我也不是很懂所以就略过)&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08dff0f309ff5da75ab286_b.png& data-rawwidth=&452& data-rawheight=&2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8dff0f309ff5da75ab286_r.png&&&/figure&&br&另这里再列举几个延迟有点高,但非常精美的键盘app。&br&Real piano(Free / $2.99)非常精致的一个钢琴应用。似乎很久没更新,在ios9上延迟变得非常高了。&br&Piano by plusadd(Free)很精致,多种乐器,左侧有和弦面板。有趣的是还自带一些谱子可以照着弹。&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50caa3d73b6f66e444ea90a_b.png&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50caa3d73b6f66e444ea90a_r.png&&&/figure&&br&&b&4.2 节拍器&/b&&br&由于节拍器的高级功能用的不多,这里只是列出最精致的几个,不多做介绍。&br&Metronome+(Fre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a05a84ebe582aa71e52f_b.png& data-rawwidth=&609&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a05a84ebe582aa71e52f_r.png&&&/figure&&br&Pro Metronome(Free)&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c7a482d559e5e931ba24_b.png& data-rawwidth=&331& data-rawheight=&6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1&&&/figure&&br&The Metronome by Soundbrenner(Fre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aa14b37a1123991bed1c4f_b.png& data-rawwidth=&343& data-rawheight=&6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3&&&/figure&&br&&b&4.3 调音器&/b&&br&InsTuner(Free / $3.99)&br&大概是现在功能最全面的调音器,多种显示方式,制作精致。&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3e384c904fdcdbf6d273_b.png& data-rawwidth=&345& data-rawheight=&62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5&&&/figure&&br&Music Spectrograph($9.99)&br&在频谱分析工具(RTA)里这个算是最好用的,可以展现出一段音乐的不同声部。也可以当做tuner来用。&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d7d93fe207a86ae0d818e9_b.png& data-rawwidth=&341& data-rawheight=&6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1&&&/figure&&br&&br&原答案写于将近三年前,之后用了一段时间安卓,导致自己失去了收集app的习惯。后来一年前又重换回iphone,最近陆陆续续收到赞同,觉得不好用这么过时的回答误导人,所以重新整理了app并且写了这篇survey。谢谢大家的支持。&br&&br&======原答案()的分界线======&br&iPhone上的音乐类软件试过上百个了,推荐几个自己还没删掉的软件。&br&&br&ClearTune 可以测音高&br&&br&ChordExplorer 可以存储自定义和弦并且能随机生成一个让你听辨,键盘可调大小&br&&br&goodEar 一个音色还凑合的练耳朵的软件,有四个:音程,调式,和弦转位,旋律&br&&br&RealPiano 一个音色还能听的钢琴&br&&br&Music Spectrograph 可以分解和弦&br&&br&Metronome+ 一个很漂亮的节拍器&br&&br&Theory Lessons 很精致的乐理软件,从乐理到比较基础的和声都有讲
时隔三年的更新。(整个答案图片需要约0.5MB流量。) 这里我app分为三类:基础能力(音准、节奏)、视唱练耳、工具类(键盘、节拍器、调音器)。我试用过ios上相关类别的大部分的app,以下推荐的app是我认为同类里最好用的,如果有其他好应用欢迎…
&p&亲密关系似乎是人们永恒不变的关注课题。大家总是困惑于怎样的亲密关系才是健康的,而自己又怎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伴侣等问题。&/p&&p&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恋爱或两性交往当中的冷知识。有些知识看似很简单,但却对一段恋爱有着很重要的作用:&/p&&p&&br&&/p&&blockquote&&b&1. &/b&你的眼神会暴露你有没有被(性)吸引&/blockquote&&p&&br&&/p&&p&作为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的“非语言信号”(non-verbal signal),眼神暴露了很多人际关系中的信息,而眼神与“吸引”及亲密关系息息相关。&/p&&p&&br&&/p&&p&一方面,特定的眼神会帮助人们增加自身的(性)吸引力。在速配约会&b&/&/b&相亲实验中安排&b&“&/b&相互凝视&b&”&/b&的环节,被证明有助于双方好感度的增加(Rubin,1970)。&/p&&p&&br&&/p&&p&另一方面,当我们遇到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人时,我们会“控制不住”地希望与ta进行更多的眼神交流,比如长久的凝视对方的眼睛(这也被认为是在鼓励对方给自己更多眼神互动的反馈)。不仅如此,当我们遇到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人时,会有&b&“&/b&被唤起&b&”&/b&(&b&aroused&/b&)、兴奋的感觉,我们的瞳孔此时会不自觉的放大(Furnham,2007)。&/p&&p&&br&&/p&&p&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吸引是“一见钟情”还是“见色起意”,也会被眼神出卖。那些想爱你的人会去&b&“&/b&寻找&b&”&/b&你的眼睛,并长久的凝视你的脸,而那些想&b&“&/b&上&b&”&/b&你的人,则会倾向于凝视你的身体。&/p&&p&&br&&/p&&blockquote&&b&2. &/b&爱其实是一个个不连续的瞬间,并且我们还有能力管理自己对一个人的爱意&/blockquote&&p&&br&&/p&&p&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显示,爱不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情感,而是一个个产生了&b&“&/b&积极共振&b&”&/b&(&b&positivity&br&resonance&/b&)的瞬间,每个这样的瞬间都伴随着身体、大脑、激素水平的变化。当我们感觉到&b&“&/b&爱上一个人&b&”&/b&的时候,往往说明我们与另一个人之间存在很多个这样的瞬间(Fredrickson,&br&2013a)。&/p&&p&&br&&/p&&p&从这个角度看,&b&爱既不是永恒的,爱的对象也不是独一无二的。你会在一些瞬间感到非常爱对方,但也可能会在另一些瞬间讨厌对方。你可能在一个瞬间和某个人有爱的感觉,在另一个瞬间和另外一个人产生这种感觉&/b&(Fredrickson, 2013b)。&/p&&p&&br&&/p&&p&不过,爱情是由一个个瞬间构成的,并非说明它是无常的、不可控的,相反,&b&恰恰说明它是我们所能够干预和控制的。&/b&&/p&&p&&br&&/p&&p&Sandra Langeslag的“爱情管理”实验发现,仅仅通过简单的“爱情管理策略”,人们便既能在你想爱一个人的时候,增加在每一个瞬间的“爱”的感觉(不管是迷恋、还是依恋程度都是可以被操纵的),也能够在你想放弃一个人的时候,减弱爱的感觉。&/p&&p&&br&&/p&&p&实验的一组参与者处于亲密关系中。他们被要求拿着另一半的照片进行积极的思考(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伴侣本身、伴侣之间的关系、和伴侣的未来),比如“他穿黄色衣服真帅”、“我们相处很好”、“我们会永远在一起”。&/p&&p&&br&&/p&&p&另一组参与者则拿着伴侣的照片、围绕着三个方面进行负面的思考,比如“她真懒”,“我们经常吵架”、“我们遇到这么多困难,今后不会在一起的”。&/p&&p&&br&&/p&&p&结果发现,前一组实验对象,在刻意地进行了这样的思考后,对伴侣的爱的感觉得到了增强,不论是在参与者本人的报告中,还是在脑电波监测中都是如此与之相应的是,第二组实验对象则报告自己对伴侣的爱的程度减弱了,他们脑电波的活跃度也降低了。&/p&&p&&br&&/p&&p&&i&(* 实验排除了情绪干扰的因素,即无论是恋爱中的还是失恋的参与者,都不是因为情绪更开心或更差,这说明,“爱的感觉”真的可以被人为干预而增强和减弱。)&/i&&/p&&p&&br&&/p&&blockquote&&b&3. &/b&只有部分出轨的人会&b&“&/b&无数次出轨&b&”&/b&,而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所携带的基因&/blockquote&&p&&br&&/p&&p&就像高赞回答当中说的那样,人们似乎总是认为“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之分”。事实上,&b&只有部分出轨的人会“无数次出轨”。&/b&&/p&&p&&br&&/p&&p&根据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杂志的调查,在出轨的人里,&b&57%&/b&的男性、&b&54%&/b&的女性称自己在每段关系中都会对伴侣不忠(Hatch, 2014)。这些总是在出轨的人,被称为&b&“&/b&连续出轨者&b&”&/b&(Serial cheaters)或者&b&“&/b&长期出轨者&b&”&/b&(Chronic cheaters),对他们来说,不是因为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才会出轨,而是出轨成为一种习惯,或者一种生活状态。&/p&&p&&br&&/p&&p&&b&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携带某些会导致更容易出轨的基因。&/b&新的研究发现,有一些固定的基因变体,导致某些人天生就更容易出轨,不论男性还是女性。&/p&&p&&br&&/p&&p&芬兰的研究显示,携带垂体后叶荷尔蒙(&i&Vasopressin&/i&)接收基因的特殊变种的女性,会更容易陷入配偶之外的情感联系:在针对7400对双胞胎和其兄弟姐妹的研究中,有6.4%的女性有滥交行为,而其中40%的人都携带这种基因变体。另一项瑞典研究则发现了垂体后叶荷尔蒙基因变体对男性的低婚姻质量(来自他们伴侣的报告)显著相关(Verweij, 2012)。&/p&&p&&br&&/p&&blockquote&&b&4. &/b&无条件的爱在亲密关系中真实存在,但它只有在有些时刻才发生 &/blockquote&&p&&br&&/p&&p&生活中,总能听到许多人谈论“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总是被奉为“真爱”,甚至是最至高无上的“爱”。人们也总是希望自己能够被伴侣无条件的爱着。但这样的一种爱,在亲密关系当中真的存在吗?&/p&&p&&br&&/p&&p&我们的答案是:无条件的爱在亲密关系中是存在的,尽管它并不只存在于亲密关系当中。爱与关系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条件的爱意味着不索取、爱&b&ta&/b&本来的样子和对差异的包容。父母爱子女往往只是因为Ta是Ta,而咨询关系中无条件积极关注与接纳,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无条件的爱的体现(虽然咨询关系绝不是无条件的关系)。 &/p&&p&&br&&/p&&p&心理学家Welwood认为,无条件的爱是一段感情能够长久的关键。因为,我们为彼此的幸福不求索取的付出,以及无条件接纳和爱彼此本来的样子,能让双方都感受到亲密的连结和幸福。但它不是时时刻刻的,而是有些时刻的。&/p&&p&&br&&/p&&p&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相爱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总是有条件的爱,而有些时刻会出现无条件的爱,正是这些时刻的存在让亲密关系和一般的关系变得不同,变得更激烈、更扣人心弦。&/p&&p&&br&&/p&&blockquote&&b&5. &/b&想要一段好的亲密关系,你有的时候也需要一点自我欺骗&/blockquote&&p&&br&&/p&&p&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总是希望能够了解到对方最真实的一面,知道“Ta是谁”,Ta拥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不过,2011年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想要更幸福,有时候你也需要一点“自欺欺人”的幻想,来将Ta定义为一个符合你期待的完美形象,即便这个形象与现实不符。&/p&&p&&br&&/p&&p&研究者对200对伴侣进行了三年的跟踪调查。他们发现,有一部分人会“理想化”(idealize)自己的另一半。在他们的描述中,伴侣的人格特质几乎完全符合自己心目中对完美伴侣的想象,即便自己真实的伴侣并不存在这些特质(连他们的伴侣自己都承认并不具备这些优点)。&/p&&p&&br&&/p&&p&而当研究者将他们“理想化”的程度和对关系的满意度做比对时,发现二者成正比:越对另一半拥有“积极的幻想”的人,越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快乐。&/p&&p&&br&&/p&&p&但必须要提醒大家,&b&这一条的意思并不是说为一些虐待性的关系寻找借口,或是鼓励你自欺欺人。&/b&前提是当你在一段坚实、健康的关系中时,适当麻痹自己,“欺骗自己”对方有多么优秀,会让你在这段感情中的幸福感真实提高。&/p&&p&&br&&/p&&blockquote&&b&6. &/b&你之所以会对追求未果的人念念不忘,可能与你的&b&“&/b&未完成情结&b&”&/b&有关&/blockquote&&p&&br&&/p&&p&很多人会对这样的一些事情念念不忘:无疾而终的暧昧,未能走到最后的初恋,最终没能表白的暗恋……这些令人放不下的憾事似乎都有着某种相似性——没有结果。完形心理学认为,&b&人们之所以会对这些“未完成”的事情念念不忘,可能并不是因为这些事情有多重要,而是因为人们有着“未完成情结”。&/b&&/p&&p&&br&&/p&&p&研究发现,当人们看到有小缺口的图形时,会条件反射地想去补全它,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图形。这是人们在很小的年龄就会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能。(Wagemans et al., 2012)。&/p&&p&&br&&/p&&p&完形学派强调,不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心理上,人都会追求和构造一个完整且闭合的图形。人们近乎偏执地渴望生命中每件事都有始有终。没有结果的事伴随着未被满足的愿望或需求,被人们带入日后的人生中。&/p&&p&&br&&/p&&p&除此之外,比起已经完成的事情,我们对未竟之事的记忆也更为深刻。 在一项心理学实验中,志愿者被要求观看中间夹杂着各种广告片段的电视节目。结果发现,比起看完完整的广告,如果研究者在广告结束前强行停止播放,志愿者会对其中的细节记得更加清楚。并且,即使在两周之后,对于没看完的广告,人们依然能回想起更多细节(Heimbach & Jacoby, 1972)。&/p&&p&&br&&/p&&p&以上。&/p&&p&&br&&/p&&p&你最喜欢我们今天分享的哪个冷知识?来评论里分享哦~&/p&&p&&b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足球协会代理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