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矢先王 而告以成功句式

4.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3)可遣人动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4.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3)可遣人动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 译文: (2)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 译文: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1)&&&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译:&&&&&&&&&&&&&&&&&&&&&&&&&&&&&&&&&&&&&&&&&
&&&&&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 译:&&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1)&&&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译:&&&&&&&&&&&&&&&&&&&&&&&&&&&&&&&&&&&&&&&&&
&&&&&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 译:&&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 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译文:(2)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译文:
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 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译文:(2)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译文:&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2分)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以告成功于天下C.而刘夙婴疾病D.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您好,您目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比较旧,无法使用学优题库的新功能,建议您更换firefox或chrome浏览器学优网,成就我的梦想。 |
| 题文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2分)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以告成功于天下C.而刘夙婴疾病D.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可以将本题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给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纠错难度评价:做题心得:官方解析我要解析巩固&&&&&&&&&&【图文】句子成分(特殊句式和病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句子成分(特殊句式和病句)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补充高中学生句子成份知识欠缺问题
大小:628.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文言文句式,倒装句、固定句式(上课)分析报告.ppt 6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文言文复习——特殊句式(倒装句)课前复习: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句子成分。1、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句子成分要清楚。句子主干主谓宾,枝叶部分定状补。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还有助词的地得,帮助区分定状补。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主干原句有歧义,恰当带上定状补。2、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定)--主--[状]--谓--&补&--(定)--宾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主谓倒置(主语后置);二、宾语前置; 三、定语后置;四、状语后置;一、主语后置 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置。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如:1、甚矣!汝之不惠!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二、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通常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1、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第三,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第四,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7、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8、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啊,我却高视阔步,置之不理。(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张良问公道:“大王来时还了什么礼物?”2、沛公安在?沛公(刘邦)在哪里呢?3、问女何所思?问(木兰)你在思考什么?4、王见之曰:“牛何之?”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5、何伤乎?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6、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大王问:‘被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7、吾谁敢怨?我敢埋怨谁呢?8、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3)、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牛刀小试: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在横线上翻译,划出正常语序:1、夫晋,何罪之有?晋国,有什么罪过呢?2、唯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4、唯陈言之务去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5、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6、唯马首是瞻只看我的马头行事(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7、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我们的国君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8、唯利是图只图有利的9、唯贤是用,唯才是举只任用有才的人10、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如果)撤离我们三十里,(宋国就)一切听命。11、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现在有了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到同秦军去拼死,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如果这样),还要门客做什么呢?小结: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等,就是这种格式。2、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之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1、不然,籍何以至此?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2、谁为哀者?(你们在)替谁哀哭呢?3、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4、国胡以相恤?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5、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哦!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6、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即使活着,(我)有(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7、王问:“何以知之?”赵王问道:“(你)凭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8、微斯人,吾谁与归?(2)、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最常见的情况是介词“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习案全
2013 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习案 1)一.文言文整体阅读五要求 1.明确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史传文围绕主要人物展开记叙, 阅读时可从四个方面把 握: ①明确主要人物是哪方面的人, 如朝廷官员、 功臣烈士、 文人高士等。 ②明确所记是哪方面的事情,如官场运作、官职升迁、 对上进谏、宽爱士卒等。 ③理清事情的时间、地点、情节、人物的动机和态度。 ④分析事情所体现
的社会价值、人生意义。 2.把握人物性格及其精神品质 近年高考文言文出现的人物,或保持操守、善于破案, 或处事高明、勇而有谋,或清正廉洁、性行俭素,或重视教 育、举荐人才,或严于执法、惩治恶霸,或勤于治政、劝民 农耕,包含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极因素, 有一定的 教益作用。 3.辨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分析本传记除了主要人物外,还涉及了哪些次要人物, 这些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有怎样的关系, 这种关系如何突出 人物的个性品质,这些都不能忽视。 4.熟悉用语造句、叙事行文的特点 ①史传文一般先介绍主要人物的姓名、 字号、 籍贯和才 识,再围绕人物性格、品质叙写主要事迹,叙事概括简练, 常用语言描写,少有细节描写, 常把人物置于矛盾中表现其 思想品质,常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此外,官职变动的词语在 文段中使用的频率较高。 ②咏物散文往往托物言志, 表现作者的情操追求和价值 取向。 ③议论文往往夹叙夹议,就事言理,富于论辩等等,同 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加以总结。 5.运用相应的阅读方法 一读文章,基本把握人名、字号、籍贯、官名、地名、 朝代,辩明人物之间的关系,大致了解人物和事件,明确文 章的梗概。 再读文章,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 分析这些 事件表现了主要人物哪方面的性格、 品质和才能, 可充分利 用概括与分析题帮助阅读理解。人、事、景、情、理,都是 不可忽视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 整篇文章可分为多个小层次, 为了便于梳理和记忆,考生可用斜线把各个小层次划分清 楚。 二.文言文整体阅读的基本程序和解题技法 1.做标记 在主要人物姓名下标上着重号以示强调, 给相关的人物 编上代号以利理顺人物关系, 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下画上 波浪线以利明确实践发展过程等; 在出现“变化” (包括人 物官职升迁、地点转移、事件发展、时间推移等)处尤其应 做上特殊标记。 2.寻对应 例如上边 2007 湖北卷《先祖事略》第 11 题,题干要求 找出“下列各组句子中, 分别表明先祖‘讲究孝道’和‘乐 善好施’的一组”。 先祖事略 王士祯山人名士祯 zhēn,姓王氏,字子真,青州诸城人。 始祖讳 huì 责迁, 济南新城著藉焉, 称琅公。 后避居新城之曹村, 为某大姓佣作。一日大风晦暝 míng,有一女子从空而堕,良久既霁 jì, 公于尘坌中得之。云即诸城县初氏女也。晨起取火,不觉至此。时公方 鳏 guān 居,女子年十八九。主人以为天作之合,遂令谐伉 kàng 俪 lì 焉。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琅公五子,善人最少,姓醇 chún 谨,事父母诸兄皆得其欢心,尤好施予,岁时勤力治家,人产计 口给食,余悉以赈乡里贫乏者。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枝疏,时作糜哺饿 者于其下。诸饿者以次受糜,纺其笠于槐,累累如也。乡人呼之曰“王 菩萨”,而称其家曰“大槐王氏善人”。 三世祖讳麟明,经官颖川王府教授,称颖川公。颖川为善人次子, 生而警颖强记,于书无所不睹。十四补博士弟子员,每试辄冠其群。数 困棘闱 w?i,随例应里选,官永平郡司训,劝学兴行,为多士式。最后 迁教授颖川王府。既至,疾作,期年而卒。志传称公内廉行修。人伦醇 chún 备。事大父琅 láng
láng 公至孝,遇诸兄弟门以内,蒸蒸如也。 高祖讳重光,字廷宣。颖川公卒,哀毁如礼,服阙除户部。当事以 其能,晋秩佥事,守云中。强直奉法,军民赖之。寻晋参议,守上谷。 条上谷机宜十二事,悉中U要。以忤当事意,调贵阳。丁巳,肃皇新三 殿,求大木,取办贵竹。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公深入其阻。 冲风瘴 zhàng 疠 lì,勤事以死。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壬戍秋, 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 ch?n 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两弟早夭,抚其 遗孤,不殊己子。居乡,恂 xún 恂退让,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艰险。 及卒,无一语及家事。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 焉。 (选自《渔洋山人自撰年谱》,有删改)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先祖“讲究孝道”和“乐善好施” 的一组是 ( ) A. 事父母诸兄皆得其欢心 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 B. 遇诸兄弟门以内,蒸蒸如也 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 C. 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 诸饿者以次受糜,妨其笠于槐, 累累如也 D. 颖川公卒,哀毁如礼 遇事慷慨,不避艰险 这些关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物与事件的对应关系 2008 年全国卷Ⅰ第 9 题,题干为“分别标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 方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对象为“廖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宣和初,自漳州司录除国子录,擢 zhu? 监察御史。时蔡京当国,刚论秦无所避。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 化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丁父忧,服阕 qu?,除工部员外郎,以 母疾辞。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 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 xí 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 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 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 jī 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 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 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 以杜金人窥伺之意、”丁母忧,服阕,复拜给事中。刚言:“国不可一 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 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因,欲救此患莫屯田。”因献三说,将校 有能射耕,当加优赏,每耕田一顷,与转一资,百姓愿耕,假以粮种, 复以租赋。上令都督府措置。时朝廷推究章@、蔡卞 biàn 误国之罪,追 贬其身,仍诏子孙毋得官中朝。至是章杰自崇道观知婺 wù 州,章仅自 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盐事。刚封还诏书,谓即如此,何以示惩,乃并与祠。 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 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 从之。郑亿年与秦桧有连而得美官,刚显疏其恶,桧衔之。金人叛盟, 刚乞起旧相之有德望者,处以近藩,桧闻之曰:“是欲置我何地耶?” 改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为中丞。初,边报至,从官会都堂,刚谓亿年 曰:“公以百口保金人,今已背约,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亿年奉祠 去。明年致仕。以绍兴十三年卒。 (节选自《宋史 廖刚传》)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廖刚“对下采用安抚方 式”和“对不公事敢于抗争”的一组是 ( ) A. 顺昌民以刚为命 谓即如此,何以示惩 B. 刚喻从盗者使反业 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 C. 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是欲置我何地耶 D. 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 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 ②事件与其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 如 2007 年高考湖北卷第 12 题 C 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琅公的婚姻颇有传奇色彩, 夫人初氏从天而降,主 人认为是天赐良缘,于是令其结为夫妻。 B.善人公生活简朴,乐善好施,人称“王菩萨”,在琅 公五个儿子中排行第五,故名王伍。 1 C.颖川公聪敏好学, 博览群书, 为官即赴颖川王府任教 授,刚到任就患病,一年后去世。 D.忠勤公忠孝双全, 在上司面前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在 家乡父老面前则温文尔雅,恭敬而有礼貌。 ③事件与人物品行的对应关系 如 2005 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 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遭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 宾客皆惶 huáng 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 衣不可得。 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 壮其志, 笑曰: “童子内刀。 ” 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 c?n 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 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 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摹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 丞致礼,珲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 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 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诫恐污君令名。今而 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 piào 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R 不奉法。 苍坐朝堂, 漏且尽, 而求璧不可得, 顾谓掾属①曰: “若之何?” 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 即往; 绐之曰: “我数闻璧而未尝见, 试请观之。 ” 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 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 yuàn 自视孰与蔺相如?” 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 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 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 l?i 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 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 ①掾属:佐治的官吏。第 11 题.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 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 ) ①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②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③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④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⑤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⑥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⑥ 3.用技巧 ①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 借“题”解“文”是了解文章 大意的一个重要技巧, 甚至总结出“倒读”一法, 从列在后 面的分析概括中巧妙寻找解读原文的钥匙。 ②我们提倡依照整体阅读思路解题, 但并不排除运用一 定的解题技巧作为解题的辅助手段。 例如,“排除法”就是 解答选择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4.查疏漏 在解答完毕全部的文言文阅读试题后,一定要重读原 文,审视答案。这既是确认答案的必要程序,也是防止疏漏 的有效途径。 三.文言文整体阅读六技巧 1.熟点切入法 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而死。 B.广之将兵,令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 候。 2.确认排除法 例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李广对待部下 “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 )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②得赏赐辄死其麾下。 ③专以射为戏。 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2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联系对照法 例 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解 鞍”,“干皆纵马卧”。 B. 避之数岁, 不敢入右北军。 称代前文的“ (李) 广”。 C.饮食与士共之。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 “遂引刀自刭”。 4.去同辨异法 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 (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 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 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 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 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 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 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 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 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5.比较认同法 例 6.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 ①夫传言不可以不察。 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 ③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④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⑤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⑥缘物之情及人之情,此圣人之所以慎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6.聚焦揣摩法 例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 (1)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错误选项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张冠李戴,把本来不是甲的语言行为转换到甲身上 去。 2.颠倒是非,选项中的表述恰与原文意思相反。 3.牵强附会,曲解原文的意思造成与原文不符。 4.添枝加叶,主观地补充或添加原文中没有的内容。 5.事件杂糅,把不是同一时间、地点的事糅合起来表 述。 6.以偏赅全,只抓住一点概括而忽略了整体句意。 7.时空错位,把某一时间、地点发生的事转换到另一 时间、地点。 8.强加因果,把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的两个方面强拉 在一起。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七大陷阱一.曲解词义 2010 年重庆卷第 10 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 查道字湛然,歙 sh? 州休宁人。道幼沉嶷 yí 不群,罕言笑,喜亲 笔砚,文徽特爱之。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 思鳜 guì 羹,方冬苦寒,市之不 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 以馈,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 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 书丞,俄徙知果州。时寇党尚有伏岩彀 g?u 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 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 g?u 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 请发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 误邪?”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①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 “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 给券归农。 天禧 xǐ 元年,知虢 gu? 州。秋,蝗 huáng 灾民歉,道不候报,出 官廪 lǐn 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 hú 为种于民,民 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 zhěn 惜之,诏 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 chún 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 xū 吏有过未尝笞 chī 罚,民讼逋 bū 负②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 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曰:“此 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 qi?ng 独 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 ,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 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 p?u 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 吕翁家。翁丧,贫窭 jù 无以葬,其母兄将鬻 yù 女以襄事。道倾褚 zhǔ 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 道为赎之,嫁士族。|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 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享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查 道传》) [注]①间关:辗转。 ②逋负:拖欠税赋。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喜欢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 称。好学,喜欢弈棋。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闻名当世。 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道寇准的赏识。知果州时候,尚有以何彦忠 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知虢 州时,遇蝗灾,查道千方百计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 罚; 老百姓拖欠税赋的, 他自己出钱偿还;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 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 D.查道对亲族朋友有情有义。居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 之茕独者;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 二、对象错位 如 2006 年高考全国卷Ⅰ第 10 题 B 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一 10 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 tán 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 huī 录 事参军。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 .①干粮。④近(jī):京城附近地区.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 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 条之多。 B. 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 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 掠侵犯的事。 C. 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 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 被免职还家。 D. 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 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 话的证据。 三、时序倒置 2010 年全国卷Ⅲ第 6 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 xiāo 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 . 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 chú 州,率数 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 . “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 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 . 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 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 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 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 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 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 h? 趣降!”贼 . 怒,碎其首,缚诸樯 qiáng 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 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 郜 gào 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 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 yì 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 zān 珥ěr 属养之。及 【注】 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 f?n 军 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 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 膝上,曰: “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 孙安人,立祠致祭。 (节选自《明史?花云传》) 【注】偾 f?n 军:溃败的军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 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 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 B. 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 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害的 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 C. 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 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 被俘后,妻子投水而死。 D. 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 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 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 四.事件杂糅 如 2006 年高考四川卷第 10 题 A 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 阳,受业者四方而至。 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 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 并不至,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c①xūn 征之,复固辞疾笃。乃 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己,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 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 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 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 雠, 立其朝犹不肯, 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 环堵之中, 晏然自得, 不易万乘之尊, 又何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 焉能贱臣! 臣非礼之禄, 虽万钟不受; 若申其志, 虽箪 dān 食不厌也。 陛下焉能富臣, 焉能贫臣! &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 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 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 dǔ,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 英初被诏命,金以为必不降志,甚密。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 . 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不取 ② 钱者,则 liǎn 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车服尤弊素,器 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 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 h? 十数条。后为武康 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 ③ 皆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 qiǔ 水而已。武帝闻其能,擢为 ④ 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 jī 大郡,近代未之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 suí 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朗为桂州, 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 qì 墙屋, 民居市里,城隍 huáng 厩 jiù 库, 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奉钱, 并无所取, 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 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 仇雠 ch?u,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dàn。在东阳岁余,复为受 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 贱书疏, 抗礼如一。 其所会遇, 未尝以颜色下人。 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 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 见可欲终不变其心, 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其轻财好义, 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 谢卿以一缣 jiān。”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节选自《南史?何远传》) [注]①恩寄:对下级信任托付。② (liǎn):担运。③糗(qiǔ):3 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初, 河南张楷与英俱征, 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 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下不訾②zǐ 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 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颖川陈走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遗 婢拜问,英下床答拜,定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 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 [注] ①玄c:黑色的币帛,常用作聘用贤士的礼品。 ②不訾:不可比量,指非常贵重。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英自幼学贯五经,因此求学者从四面八方来拜他为师,州郡 官府及公卿也因此多次征聘他出来做官。 B.樊英曾多次拒绝皇帝的征召。后来,顺帝责令郡县官府把他送 进京城。到京后,樊英仍声称有病,不肯拜见顺帝。 C.樊英不惧皇帝的威压,在殿上针锋相对,拒不应命。后来皇帝 在生活上关心他,还以师礼相待,他才接受了五官中郎将之职。 D.樊英不得已接受皇帝的诏令,既未能坚守自己的名节,又未能 提出奇谋远策。谈到他的人因此感到失望,有人甚至对他进行批评。 五.无中生有 如 2010 年江西卷第 12 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一 l2 题。 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 康公①出夏州。 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自护②兵当前,所俘 斩及得马羊,功为多。及归,公又请殿将。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 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败。”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 . . 阵。武康为公令于军曰:“至阵而乱行者,斩!”公亦令日:“至吾阵 . 而乱行者,吾亦如公令!”至阵,士卒帖③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为之 按辔④p?i。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叹日: . “王氏有儿矣!” 明道元年,除福州观察使。军人挟内诏,求为军吏。公争日:“军 . 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且军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则军人必大 受其侵。”明肃太后固使与之,公固不奉诏。已而太后亦寤 wù,卒听 公。于是天子心贤公,遂以公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公固辞:“武 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始,人或以公威名闻天下,而状貌奇伟,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 孔道辅因 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天子不得已,以公 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赴本镇,赐手诏慰遣。或闻孔道 辅死,以告日:“是尝害公者,今死矣。”公愀 qiǎo 然日: “孔中丞 . . 岂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 嘉佑九年,进封鲁国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 公忠实乐易,与人不疑,不诘小过,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 之,温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 . 善治军旅,宽仁爱士卒,士卒乐为之用。与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 度,以为莫能窥也。 (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谥武康。②护:统率。③帖: 安定,顺从。④按辔:扣紧马缰缓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青年时代的王德用即在父亲麾下统军杀敌,立下诸多战功;他统 率军队军纪严明,整肃有序,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得到父亲的 由衷赞赏。 B. 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绝执行明肃太后为 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 C. 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天子外放为地方官。但 是当孔道辅去世时,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 的胸襟。 D. 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 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六.表述失度 2008 年福建卷第 5 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 题。 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 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 “何为至此?”曰: “吾为人臣, 仆于中牟, 见使料归。 ”晏子曰: “何 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 仆几何?”对曰: “三年矣。 ”晏子曰: “可得赎乎?”对曰: “可。 ” 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于使人应之曰:“吾来尝得 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赌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 载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 qū 乎不知已,而中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 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于为忘; 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 yù 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 行者不引其过,寝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弃乎!婴诚率之。”乃令 粪洒②政席,尊残③而扎之。 越石父曰:“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扎不受摈④。夫子扎之,仆 不敢当也。”晏子遂以为上客。 君子曰:“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骈,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 读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此全功之道也。”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赠:自作“赎”。②粪洒:扫除清洗。③骖:cān 古代嘉 礼中的一种仅节。④摈:道“傧”,傧相。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晏子前往晋国,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替他赎身,可见晏子善 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 B. 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 他态度偏激,心胸狭窄。 C. 晏子听了越石父的一番话后,深感愧疚,就以嘉礼相待,这使 越石父颇受感动。 D. 君子认为,晏子能远离世俗的偏见,礼贤下士,不居功自傲, 这样就可以保全功德了。 七.偷换概念 2010 年湖北卷第 12 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原 弊 [宋] 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 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 . 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 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 上下相移用以济。 下之用力者甚勤, 上之用物者有节, 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 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 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 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 场功甫毕,簸 bǒ 糠麸 fū 而食秕 bǐ 稗 bài,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 . . 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piǎo。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 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 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 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 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 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 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 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 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 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 大壮健者任耕, 而老弱者游惰; 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 而老弱者留耕也。 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 zhì 之食,而一去为 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 yú,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 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 力是不可取的。 B. 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 下的悲惨遭遇。 C. 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 雇请他人来做。 D. 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 时吃的是猪狗食。4 2013 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史传文阅读)一.传记类文本的四大特点 一是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 人? 二是官职。 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 度升黜? 三是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 孝义?勤学?清 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 四是品格。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 “筛选”和“提取”的信息, 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 品格。 解读示范一白少傅居易, 文章冠世, 不跻大位。 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 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 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 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 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 其见抑也如此。 衣冠之士, 并皆忌之, 咸曰: “有学士才, 非宰臣器。 ” 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 知。人皆惜之。(2)翻译题: 依照全文意思, 先踩点---确定重要字词的 文中意,然后结合句型规律做好句子的翻译。 2.信息题:多为人物性格概括题,或主要事件概括题。 ⑴人物性格概括题---采用排除法。在准确理解文句含 义的基础上, 注意四个照应①人物和事件是否对应; ②人物 品行与事件是否对应;③事件与事件的发展阶段是否对应; ④刻画手法是否正确 (手法如直接或正面表现, 间接或侧面 表现)。 ⑵主要事件概括题---把选项和原文的信息仔细进行核 对,找出细节的误差然后进行选择。 四.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十题先看是关键 回头读文一两遍 人时地事理清楚 词句找出要划线 实词语境很重要 虚词对比定答案 翻译看准重点词 句意通畅高分见 技巧解读(以 2011 年高考四川卷为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到 10 题。 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安 贫乐道,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 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 . 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 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 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曰:“我意举滕王蛱蝶事耳。”众始叹 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请之益 . 坚,遂入阁。众以“藤”“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曰:“天上 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骛鹅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 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留之,不可得。问其姓字, 亦不答, 皆惊讶曰: “尝闻吕处士名, 欲一见而不能, 先生岂其人邪。 ” . . 曰:“我农家,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惠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 . 之财?必易之。”刺船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僻远,识其所而返。 . 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壁立。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 因天寒,故坐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 . 真为先生矣。至彼,果见之,告以特来候谢之意。隔溪谓曰:“诸公先 . 到舍下,我得鱼,当换酒饮诸公也。”少顷,携鱼与酒至,尽欢而散。 回至中途,夜黑,不良于行,暂憩一露棚下,适主人自外归,乃尝识面 者,问所从来,语以故。喜曰:“是固某平日所愿见者。”上客宿,翼 旦,客别。主人蹑其踪,则先生已迁居矣。又一日,先生与陈刚中治中 遇于道。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 之乎?”曰:“然。足下非陈刚中乎?” 曰:“然。”握手若平生欢, 共论驴故事。先生言一事,治中答一事,互至四十余事,治中止矣。先 生曰: “我尚记得有某出某书,某出某传。”又三十余事,治中深敬之。 (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分析理解: 1、人物: 2、正面: 3、事件: 4、事理: 二.人物传记特点的解读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边。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 中见。特点解读一:身份为人在前面 《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介绍在文章开头部分: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 卿,以勇气闻于诸侯。特点解读二:典型事件跟后边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人物介绍以后,写了三个典型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特点解读三:经历官位会多变人物传记中的人物人生经历会有很多变化。《屈原列传》屈原的经 历变化:屈原者??为楚怀王左徒??王甚任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 既绌;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平既嫉之,虽放流;屈原 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特点解读四:人物传记中的人物人生经历的变化,同 时伴随的是官位的变化。《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官位的变化: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 宦者令缪贤舍人(还没做官);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 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提拔做了上大夫);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位在廉颇之右(再次提拔做了上卿)。三.传记体文言文解题步骤 (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 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 人名、 官名, 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 语。 (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 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 或正或错都是 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 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 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 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 才能。 3.语言: 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 适。 (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 1.语言题 (1)选择题:判断词语释义的正误先要从语境中判断词 的词性、然后带入原文检验释义是否正确。 5是技巧解读一:十题先看是关键。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 ( )A.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恬淡自守、特立独行又不 乏随和的隐士。 B.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 嘲笑侮辱他。 C.吕徽之以耕种打鱼为生,茅屋草舍,怡然自处,虽然清贫其妻 却有御寒办法。 D.吕徽之虽然隐居山野,但因其品质高洁,BC 系列变频专用内啮 合齿轮泵待人接物不卑不亢,受到大家敬重。技巧解读二:回头读文一两遍,人、时、地、事理清 楚。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 技巧解读三:词句找出要划线 技巧解读四:实词语境很重要。 实词理解一定要联系语境。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至庭前徐:缓慢 B.安可厕诸君子间厕:置身 C.惠之谷惠:赠送 D.刺船而去刺:乘坐技巧解读五:虚词对比定答案。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一见而不能吾尝终日而思矣 B.先生岂其人邪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试问徽之先生何在君何以知燕王 D.告以特来候谢之意掭以尖草,不出技巧解读六:翻译看准重点词,句意通畅高分见。⑴一日,携楮(chǔ)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⑵治中策蹇(jiǎn)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 非吕徽之乎?”附一: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及升降的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官庚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1)掾(yuàn)或掾吏: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 (22)有司 :有关的官员。 (23)从事:比较小的官职。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 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 如: 《张 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 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 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 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 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 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 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 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 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 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官于台阁。《孔雀东南 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 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 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 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 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 加封, 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 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 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 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如: 屈原既放, 三年不得复见。 《卜 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 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 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 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 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 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 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 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 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 (《三 国志?王修传》) 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 “乞身”。 如:时天下略定, 通思欲避荣宠, 以病上书乞身。 (《后汉书?李通传》 )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 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 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 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 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 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 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附二: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 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 官员与国君 (帝王) 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6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通“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 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或禀: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 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 强化了这一点, 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 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 “闻” 字在起作用。 “没死以闻” 如 ,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①偏袒,伙同,包庇②亲信、党羽。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③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 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24、便(biàn)宜:①应做的事② 见机行事。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 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附三:其它类别 1、表人物个性的 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 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耿:光明。 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佞:能说会道,引为 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 2、表人物品行的: 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3、与科考有关的: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4、与学校有关的: 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5、表敬重的: 敬、重、尊、恭 6、表赞扬的: 多、嘉、称、誉、与、许、叹 多:称赞。 嘉:赞美。 与:(yù)赞许。 7、表社会状态的: 治、乱、兴、盛、衰 8、表少数民族的: 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夷:东 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 狄:北部少数民族。 9、表人物地位的: 贵、显、卑、官绅、豪 10、表主管的: 知、典、主 11、与水利有关的: 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2、与粮食有关的: 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 禀、府、荒、欠收 稔:(rěn)庄稼成熟。 刈:(yì)割;镰刀一类的农具。廪: 米仓。官府供给粮食。 禀:(bǐng)给于各物。 荒:荒年,收成不好。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 了同义词。 13、表粮食丰收的: 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 给:足,丰足。 16、表食物的: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17、表饱饥的: 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18、表俸禄的: 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19、表布匹的: 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 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 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 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 庑:(wǔ)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 22、表桌床的: 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 牾、忤、逆、倍(背) 忤:(wǔ)违反,抵触。 牾:(wǔ)逆。 4、表揭发的: 劾、讦、揭 劾:(h?)揭发罪状。 讦:(ji?)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25、表害怕的: 畏、惧、惮、骇、患 26、表嫉恨的: 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 诅:诅咒。 27、表暗中的: 阴、间、密 28、表诬陷的: 中、谮、诬 谮:(jiàn)说坏话诬陷别人; 29、表朝见的:朝、觐 觐:(jìn)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 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 30、与京城有关的: 禁、阙、畿、京、京畿 畿:(jī)京城所管辖的地方。 31、与皇帝有关的: 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 (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祚:福;帝王。践祚:即位。 32、表说话的: 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 问、谢、折、诘、诉、咨(谘) 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诘:(ji?)责备,追问。 诉:告状;诽谤。 33、表劝说的: 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 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让:责备,责怪. 尤:罪过,过错.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5、表宽容的: 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 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 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戾:(lì)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 诟:①耻辱②骂 忿:(f?n)愤怒,怨恨。 恚:(huì)恨、怒。 38、表刑罚的: 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族:灭族。 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 39、表监狱的:7 囹圄、狱 40、表拜访的: 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 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 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 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 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45、表行动的: 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 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如“责臣逋慢”。 46、表死亡的: (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附四: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 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 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 “又顾而之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 (《齐人有一妻一妾》)。 附五: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附六: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 “行十余里,广详死” (《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 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 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 列传》)。 7.趣,①通“趋”:跑;趋向;追逐;取,如“虽趣舍万殊”;追 逐、追求,如“农赴时,商趣利”。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 9.S,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S”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附七:表示时间的词 高考文言文的第四题,也就是目前试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四 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 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 地、事的错接。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 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 省略成分错误。 因此, 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 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 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曩者、尝,昔、 向。 3.表一段时间: 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 “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就要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 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 附八:其他常用词语 (1)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2)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3)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4)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5)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6)对:回答或对话。 (7)如:到,往。 (8)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9)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10)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言语不真实。 (11)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12)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13)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14)孤:幼年失去父亲。 (15)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16)狱:官司,案件,监牢。 (17)白:告诉。 (18)与:赞扬。 (19)多:赞扬。 (20)遽:急速,就,恐惧。 (21)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 (22)给:食用丰足。 (23)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 (24)按:追究,考察,调查。 (25)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 (26)令:美好,县令。 (27)执:捉拿。 (28)延:延请。 (29)省:减免。 (30)谢:道歉,推辞,告诉。 (31)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32)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33)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 (34)赧:因羞愧而脸红。 (35)竟:结束,完。 (36)坐:因??而犯罪,因为. (37)寻:不久。 (38)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39)造:造访。 (40)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41)督:监督,监察;都督,统帅军队的将领;统率,指挥;责备, 责罚,如“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42)弑:子杀父,臣杀君。 (43)用:财用,因为 (44)典:主持。 补充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 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 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 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还有一个常见词: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有司 :有 关的官员。 古代常见官职名的职级例说 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2、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 3、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4、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5、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司局级官员。 6、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7、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8、教授:专管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9、游击:掌管军队 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10、侍郎:中央机构中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11、 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12、 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8 2013 年高考文言文史传文阅读练习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袁聿yù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 无竟,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 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 治,长吏以下,爰逮鳏guān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 诣诸州,梁、郑、兖yǎn、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h?,御 史竞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 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还京后, 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 敛缣jiān布教百匹,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chì 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 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 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黎藿hu?,聿修独以故情,存问采 往,彦深任用,铭戢jí甚深,虽人才无愧,盖变由英接引.为吏部尚书 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奇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xiǎng遗,聿 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kuì。尚书邢劭shào与聿修旧款,生手省 中语成,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 校官司人得失。经历充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遗送白?(ch?u, 丝织品)为信。聿修退?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 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 邵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走忽忽,意不及此, 敬承采旨,吾无问然.弟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北齐书》卷四二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 . B.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 C.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 D 敬承来旨,吾无间然 . A.①聿修独以故情,存问往来。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 ①一日之赠,率而不思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D ①多言可畏,譬之防川。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聿修为官廉谨的一组是 ( ①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②聿修退?不受,与邢书 ③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 ④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⑤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⑥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 .. 就业:求学 ) 荣:认为??荣耀。 报:报告, 许:称赞。 间:嫌隙,不满。 ) )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 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 之, 叹曰: “高子黄中内润, 文明外照, 必为一代伟器, 但恐吾不见耳。 ” 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 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 《春秋公羊》 。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 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 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 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 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 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 dí 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 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 w? 宠臣, 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 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 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 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 “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 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 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 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 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 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 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 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 ,有删节) 【注】 黄中内润: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 (2)或将酒脯,滋泣留连,竞欲远送。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⑤ ( )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十 八岁就担任本州中正官,后不断引迁,历任清要之职。 B 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 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后义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 聿修念及旧情,仍去看望。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D.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途径兖 州,特意拜访旧友邢劭,以叙别情。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9 B.则亩益三斗 . C.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 . D.为首为讳乎 . ①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③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④竟为世祖所疏 ⑤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⑥宜渐致之,不可仓卒益:增加 宠:受宠 首:头领 )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 可乎?”芳阖 h? 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 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 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 有惭色。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 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 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 ( ) C.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 . D.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 . 委派 ( )14.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⑥ 15.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 研究 . 诽谤 假装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 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高祖发觉。高允 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责罚,说明高 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 允在诱骗他。因他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 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 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虞翻字仲翔,会稽 jī 馀 yú 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 稽,朗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 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 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 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 翻出为富春长。策薨 hōng,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 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 . 咸以安宁。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融答书曰:“闻延陵之 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 毁,坐徙丹杨泾县。吕蒙图取关羽,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后蒙举 . 军西上,南郡太守糜 mí 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 曰:“今区区一心者糜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 a yu? 乎?”蒙即从之。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 . 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 huáng 遽 jù,惟大司 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 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 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糜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10.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虞翻“性疏直”的一组是 ( ①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②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 ③翻数犯颜谏争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彼皆死人,而语神仙 ⑥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翻先后两度担任会稽郡功曹,先是侍奉太守王朗,后是归附 孙策,并受到了孙策的礼遇,孙策还亲自到虞翻家看望他。 B.虞翻兼有多方面的才能,担任地方长官能够审时度势,随军作 战又能出谋划策,并且知晓医术,擅长音乐,精通易经。 C.虞翻的学问受到了孔融的赏识,被称为“东南之美”;而他的 才干也受到了同僚的肯定,大司农刘基就认为他是个“善士”。 D.虞翻常直言进谏,孙权早就心怀不满,在酒宴上竟要杀了他, 后来又因虞翻讥评谈论神仙之事,将他流放到了偏远的交州。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 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 书,仅然能胜之。人主 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 . 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时诏赐之 . 食于前。 饭已, . 尽怀其馀 yú 肉持去, 衣尽@ 。 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 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朔 . 任其子为郎,又为侍谒 y? 者,常持节出使。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 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 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于俗,避世金 . 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 hāo 芦 lú 之下。”② ①10 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 ,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 . 乘之主, 而都卿相之位, 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 慕圣人之义, 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著於竹帛,自以为海内无双,即可谓博 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 位不过执戟 jǐ,意者尚有遗行邪?其故何也?”东方生曰:“是固非 . 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张仪、苏秦之时,周 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 cí 雄, . 得士者,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通,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 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 . 为席,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 与不肖,何以异哉?”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 kǎi 悌 tì 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 wǎng 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 nìng, 退谗言。 ”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 居无几何, 朔果病死。 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 . 《史记?列传?滑稽列传》 【注】 ①人主:即武帝。②@ wū:亦作“污”,弄脏。③论议: 议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 . B.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 . C.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 . 说:劝说 怀:揣在怀里 据:趴着 难:诘难 )③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 王镇恶, 北海剧人也。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 欲令出继疏宗。 . 祖父见奇之,曰: “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 门矣! ”故名之为镇恶。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骑乘非所长,关 弓亦甚弱,而意略纵横,果决能断。 或荐镇恶于高祖,既至与语,甚异焉。高祖谋讨刘毅,转镇恶参军 . 事,加振武将军。遣镇恶率百舸前发,昼夜兼行,至豫章口。镇恶舍船 步上。舸 gě 留一二人,对舸岸上竖六七旗,下辄 zhé 安一鼓。语所留 人: “计我将至城,便长严,令后有大军状。 ”又分队在后,令烧江津船 舰。镇恶径前袭城。未至城五六里,逢毅要将朱显之,欲出江津,便跃 马驰去告毅: “外有大军,似从下上,垂已至城矣。 ”行令闭诸城门。镇 恶亦驰进,军人缘城得入,因得开大城东门。镇恶入城,便因风放火, . . 烧大城南门及东门。镇恶军人与毅东来将士,或有是父兄子弟中表亲亲 者,镇恶令且斗且共语,人情离懈。三更中,毅自缢死。镇恶身被五箭, . 射镇恶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 高祖将北伐,转镇恶为咨议参军,领前锋。将发,镇恶曰: “不克 咸阳,誓不复济江而还也!”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姚绍率大众拒M xiǎn,深沟高垒以自固。镇恶悬军远入,转输不充,与贼相持久,将士 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姓竞送义粟,军食复振。大军次潼关, 谋进取之计,镇恶请率水军自河入渭。镇恶既至,令将士食毕,便弃船 登岸。渭水流急,倏 shū 忽间,诸舰悉逐流去。镇恶抚慰士卒曰: “卿 诸人并家在江南,此是长安城北门外,去家万里,而舫 fǎng 乘衣粮, 并已逐流去,岂复有求生之计邪!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不然,则无 . 遗类矣。 ”乃身先士卒,众亦知无复退路,莫不腾踊争先。(姚)泓 hóng 众一时奔溃,即陷长安城。泓率妻子归降。镇恶宣扬国恩,抚尉初附, 号令严肃,百姓安堵。高祖劳之曰: “成吾霸业者,真卿也。 ”镇恶再拜 谢曰: “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焉!” 镇恶率军出北地,为沈田子所杀,事在《序传》 。时年四十六。 (选自《宋书?列传第五》 ,有删改)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 . 是 ①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 ②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 ③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 ④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表现东方朔博学和佯狂的一组 ( )⑤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芦之下 ⑥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然,则无遗类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东方朔刚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 木简。公车府派两个人一起来抬他的奏章,才刚好抬得起来,他的奏章 武帝在宫内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B.武帝时常下诏赐东方朔在御前用饭,饭后,东方朔便把剩下的 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把衣服都弄脏了。 C.东方朔被汉武帝和他身边的所有侍臣们称为“疯子”,连和他 同等级别的郎官们也当面称他为“疯子”。 D.东方朔是个博学而具有滑稽个性和幽默智慧的忠臣,他的荒唐 言行只不过是一种生存和进谏的艺术,他临终时对汉武帝的劝谏,表明 了他对武帝的忠诚。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贤与不肖,何以异哉?B.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 .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 C.或荐镇恶于高祖 . D.镇恶令且斗且共语 . 敢”的一组是 A.①行令闭诸城门 ②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 B.①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 ②参军事,加振武将军 C.①令且斗且共语,人情离懈 ②射镇恶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 D.①亦驰进,军人缘城得入 ②亲到弘农督上民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摄乎大国之间句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