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多人有拖延症是人类的本能吗吗?

拖延症真的那么可怕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症就成为了自我管理领域最热门的话题,随手翻开一本杂志或者打开一个微信公号,里面充满了类似于《拖延症让你陷入的十个陷阱》、《有了这五招,击败你的拖延小怪兽》、《如何在七天内战胜你的拖延症》这样的标题,据不完全统计表明,现代社会每五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认为自己是“拖延症患者”,如果加个前提是临近工作截止日期,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
今天我想说的是,换个思维,也许拖延症并没有你想得那么糟。
1.拖延的正确打开方式
关于拖延,心理学研究者把它定义为一种“非理性”的拖拉现象,这样说起来难道还有理性的拖延现象吗?令人诧异的是竟然还真有,心理学家们把拖延分成了“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主动拖延:一种明智的现象,它意味着将不重要和不那么紧急的事务策略性的暂时搁置;被动拖延:愚蠢的举动,是纯粹的不理性。
不过,关于导致拖延行为的原因,一千个心理学家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至今没有统一的定论。这样看来,既然导致拖延的原因无法识别,那么我们又怎么能通过特定的方法去治愈它呢?不如让我们换个思路来考虑这件事情,拖延是无法避免的,因为现代人总是有无数的事情可以做,当你选择其中一件,你就没有机会去做其他,所以问题不是如何避免拖延,而是如何正确的拖延。那么什么才叫正确的拖延?
保罗·格拉汉姆在《好的拖延与坏的拖延》中谈到,拖延共有三个变体:1. 你啥也没做;2. 你做了些不重要的事情;3. 你做了重要的事情。而最后那种就是好的拖延,他说,有一种“心不在焉者”,当他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忘记吃饭、走路,他的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因为它在另一个世界中努力工作,他们都是C类的拖延者:他们放下一些小事情去做大事情,这种拖延至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好的。
2.拖延究竟为何
关于人是不是理性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美国科幻小说家罗伯特·海因里希说:人不是理性的动物,但是会理性的给自己找借口的动物。
不知道大家是怎样认为的,不过这两种看法在我看来,好像都很有道理。TED演讲者、资深拖延症患者提姆·厄本在他的TED演讲中绘声绘色的描述,玩乐猴和理性人都住在我们的大脑里,相互抢夺我们大脑的方向盘。玩乐猴只活在当下,没有过去的记忆,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他只在乎两件事情,轻松和有趣。理智人是一个理性决策者,他喜欢展望未来,纵观大局,做长远规划。当我们拖延发作的时候,就是玩乐猴抢过了大脑的方向盘,鼓励我们只做及时行乐的事情。直到dealine逼近,玩乐猴会因为大脑过于恐慌而被吓坏,这个时候理智人才能拿过方向盘,赶紧完成该做的任务。
这段描述形象的展现了我们原始大脑和理性大脑工作时的状态。有人说,那只要我们正确掌握原始大脑和理性大脑就好了,事实是,自如的控制这两者的切换并不是那么容易。
3. 如果要拖延,请积极快乐的拖延
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佩里曾提出了结构化拖延(structuredprocrastination)的观念,一种通过增加自己的待办清单从而降低自己启动门槛的方法,结构化拖延并不是拖延症真正的解药,不过它背后确实包含着一种正确的心理机制,那就是虽然拖延,但还是要原谅自己,因为当我们无法完成任务的时候,内心会情不自禁地责怪自己,并产生强烈的内疚感。
如果你拖延过,你就会知道,这些内疚和焦虑的负面情绪会让我们更加不愿意开始做事。卡尔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研究发现,那些原谅了自己之前拖延行为的大学生,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反而会更少去拖延,而那些因为一直在心中责怪自己之前的拖延行为而始终处于内疚中的学生,在下一次的考试中会拖延得更严重。
所以,如果改变不了拖延,那么就请快乐和积极的拖延吧,因为反正负罪感和愧疚感也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反而更糟。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为什么很多人都有拖延症_百度知道
为什么很多人都有拖延症
我有更好的答案
想要让自己不拖延,首先你得给自己制定一个严格的时间表,规定哪个时间段做什么很多人都有拖延症,要慢慢克服,而且必须完成,如果没有完成要对自己采取一些处罚措施,当然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知识大神吴伯凡 :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真不容易。
知识大神吴伯凡 :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真不容易。
作者简介:吴伯凡,伯凡时间创办人。被罗振宇称为最敬佩的师傅、2016 年罗辑思维跨年演讲策划人、是圈内人公认的 " 知识大神 ",《冬吴相对论》、《冬吴同学会》、《得到伯凡日知录》等知识产品主讲人。现在可以说是一个盛产焦虑的时代,抑郁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普遍病症,在心理医生眼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病人。现代人的生活,几乎可以概括成这几个字:在焦虑区挣扎。有些人通过挣扎,暂时逃离了焦虑区,有些人在挣扎一段时间以后,彻底放弃,永远滞留在了焦虑区。01. 为什么会焦虑?我认为是因为现代人心里放了太多东西,就像不停的往屋子里装东西,如果缺少有序的管理,就觉得满满的很乱,就会心里觉得不舒服,感觉堵,也就是焦虑。图为 1 月 21 日,吴伯凡先生做客总裁读书会,主讲焦虑与幸福的主题。我观察有些人说自己命苦,不一定是说他物质上过得很悲惨,而是一直很辛苦,永远在劳顿,机关算尽,但所获甚少,甚至常常是满盘皆输。这样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心里念头多,嘀咕多。很多的碎碎念往往是没有指向性,没有目的和方向的,只是心理的一种随机反映,也就是一种心理的噪音。我们常常喜欢《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阿甘正传》里的阿甘,还有《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因为他们是天然傻,天然地东西装得少,而且能够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到底做成,达到了那样一种既成功又幸福的状态。我们常说心里要有个谱,不能心里没谱。这个词分析起来很有意思,谱就是什么?谱就是旋律、就是流程、就是规范。没谱是什么?就是噪音,就是混乱。一架钢琴能不能弹出美妙的曲子来,要看你懂不懂谱,有没有弹奏的能力,而不是因为这架钢琴是 100 多万买的,还是几千块钱买的。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解释了幸福的资源条件和幸福的能力。拥有一架钢琴是资源条件,能不能弹曲子是能力。当然资源条件也重要,如果一个人饿肚子,没有居身之所,疾病缠身,确实很难有幸福可言,但也并非物质越丰富就越幸福,最重要是看你有没有幸福的能力。顾城有一首诗《给逝去的老祖母》,说他的祖母每次搬家的时候,都会把一个包裹紧紧抱着,不让别人碰。别人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后来知道就是一种已绝迹的玻璃纽扣,因为这是他奶奶的初恋情人送给她的。然后诗人就写了一句:你用一生相信,它们和钻石一样美丽。这一生的持续感、一贯性和沉浸感,我觉得她就是幸福的。我们反省一下我们自己,现在不是没有那种幸福的条件了,而是没有了那种幸福的能力,玻璃纽扣是多么廉价的东西啊。02. 物质越多越幸福吗?有一个数字是说发达国家抑郁症比例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为什么在发达社会抑郁的人多?是因为大量的刺激使得他们反而变得麻木,失去了对世界的反应能力。基本上每天所有的感觉都可以归纳成四个字:不过如此。当这种感觉一天一天叠加的时候,人的精神就很容易陷入到抑郁的状态。我们经常去想假如我有了什么我就好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当你有了什么的时候,你还是会痛苦,焦虑感可能还会更强烈。叔本华说人生就像一个钟摆,就是在无聊和痛苦之间摆来摆去。得不到就痛苦,得到了就无聊。无聊的时候又有新的欲望,你又会产生新的痛苦。还有一种焦虑是来自于对比。你原来和邻居一样都是开捷达,有一天你看见他换成了捷豹,你就有痛苦感了。但你去迪拜看人家全是豪车,你也不会有痛苦感,因为他们不是你周围的人。培根说,皇帝通常是不被人嫉妒的,除非对方也是皇帝。就像你不会嫉妒比尔盖茨、李嘉诚,但你可能会去嫉妒你的邻居或同事。一家两姐妹的丈夫,叫连襟,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吧,春节过年到丈母娘家,你开的什么车,穿的什么衣服,你拿的什么礼物,也许会在心里对比,如果比不过对方,也会产生不平衡感。举个例子,珠穆朗玛峰,8848 米是它的海拔高度,而青藏高原是 5000 米,那珠峰的相对高度就只有 3000 多米。我们经常不去想已经拥有了什么,而是对比周围的人缺少了什么。我们喜欢把自己置于一种相对平衡感中,一对比这种平衡感就被打破了。原来焦虑往往并不是因为你在物质上的缺乏,而是你缺少了心理上的平衡感。这种平衡感要看你心里有没有 " 谱 ",越是没谱的人越喜欢摆谱。有人在制造焦虑,更多人是被焦虑所裹挟。让人产生对物质的过度依赖,甚至成为了商业世界的一个阴谋。03. 商业世界的焦虑阴谋" 钻石 " 被称为上世纪最成功的营销,就在于它悄悄的把一种焦虑植入人的内心,对于女性说,买钻石就证明你的婚姻是体面的,不买心理上就觉得是欠缺的。再比如驴包(LV)、马包(爱马仕),那种东西也叫脱贫包,为什么你要买这个包呢?因为你不买,当你行走在各种聚会,尤其是所谓高等级的聚会,你就觉得自己快要被踢出群了,而你只是暂时混在这个群里头,那你就要通过买什么包、衣服、饰品,包括钻石,那样你就一下子心理上获得了某种安全感。再比如说手机,当新款出来,商家就会强调新款如何好如何强,比旧版本要好多少倍。你自己也觉得手机慢了,内存不够用了,其实你手中的型号几年前还可能是最先进的。但现在如果你不买就觉得落伍了,老手机不顺手了,甚至有人为此去卖肾都可以。当然也包括了那些提供知识服务的人,你不停在网上订阅,不停去听各种成功学演讲,就是利用你对变化世界的恐惧来让你去购买,觉得不听就会落伍了。是什么让你去买这些东西?那就是焦虑啊。向你大量的灌输这种焦虑病毒,让你很难受,然后用焦虑来促使你去消费,这成为了商业世界普遍的一种阴谋。所以要说,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真不容易。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有一个幸福公式 :
幸福 = 效用 / 欲望,欲望是分母,越大越痛苦。如果一个人他比较自足,他不爱摆那种没用的谱,不需要外在的东西去包装,没有超出他实际支付能力的欲望,他的内心就会减少焦虑。04. 心智能量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什么是焦虑?就是无方向、无目的、无结果的把宝贵的心智能量消耗在毫无战略性可言的机会点上。华为的一句口号:决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我发现生活当中好多过得成功且幸福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无关紧要的事,对那些琐屑的事有一种天然的屏蔽能力。金刚经上有一句话:善护念。你的念头一定要好好的护着,不轻易起心动念。因为你的心决定着你未来的命运。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多焦虑感,特别少紧迫感。有一本书叫《紧迫感》就解释了两者的不同。什么叫紧迫感?就是这个炸弹五分钟就爆炸,思考如何拆分,前三十秒干什么,接下来三十秒干什么,然后一点一点的把这个炸弹给拆了,这叫紧迫感。紧迫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焦虑感就是不停的纠结这怎么办,这怎么办?拖延症也是一种焦虑感,但当退无可退时,也可能会进入紧迫感。一个人的心智能量总量是守恒的,如果你到处去消耗这些能量的话,就很容易被那些无关的、琐屑的事情所绑架,你也很难专注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就像是一台计算机,它的运算能力是恒定的,如果焦虑是病毒,琐碎的事是垃圾,如果这些东西多了,就会把电脑拖慢。05. 获得心流体验当物质的丰饶程度在不断增加的时候,对于意义感的追寻,这个问题就一下子凸显出来了。寻找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并找到一种持续专注的沉浸感,你的人生就会一下子变得通透,犹如神助。我读到一本书,叫《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很有收获,也向大家作推荐。我很喜欢一句古诗" 思君如流水 ",就象一个女子在思念自己的爱人,如流水一般,多美。现在积极心理学上流行一个词,叫 " 心流 " ( Flow ) ,说得就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以一贯之、超然物我的沉浸感,就像流水一样。在生活、工作、交际、情感中都可以获得这种 " 心流 "。当你持续地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面,这种感受就是幸福。当你收到快递的一瞬间很快乐,但是打开以后一看这个东西,快乐也会很快消失,好多女生买了一衣柜的衣服为什么不穿?就是因为最初买衣服的那一瞬间的快感已经完全体验过了,这个衣服只不过就像看完电影后留下的门票存根。这种快乐不是像一条河流在流,而是像一个个的小水洼,它们是一个一个分离的,不能流动的,所以不能叫 " 心流 "。当然打游戏、甚至于吸毒,也会让你产生快感,但它是借助于外来的刺激,离开了这种刺激就会焦虑,很难产生持续感,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 " 心流 "。我们说心里堵就是缺少流动,缺少内心的平静、有序与和谐,幸福是内心井然有序的流动。能不能形成心流要看你内心的情绪能否形成某种持续性和一贯性。我说个极端的例子,精神病人的特点就是他没办法保持持续性,他可能这一秒钟说的是一个事,下一秒钟说的完全是另外一个事,当然我们很多人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在《圣经》中有个故事,亚当因为没有拒绝女人夏娃递过来的禁果而被上帝惩罚 , 如果不耕作是没有办法填饱肚子的 , 于是男人必须要承受劳作之苦。但《心流》这本书说 " 工作不是亚当的诅咒 "。书中讲到一个例子,迈克尔逊是第一位赢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科学家,有人问他何以花那么多时间测量光速,他答道:" 因为太好玩了!" 如果在你的工作当中,有心流相伴地做事情,结果的成色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工作中的心流就是你的专注、沉浸感,乐在其中,如果你在工作中没有心流,还是趁早离开这份工作。借用乔布斯的一句话:" 成就大事的惟一方法,就是热爱所做的事。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么就继续找,不要停!"现在说,很多创业者有很多焦虑和抑郁,甚至不乏极端事件发生。你需要关注两个流:" 现金流 " 和 " 心流 ",现金流断了很可怕,心流断了事业也难以持续,这是一种情感指标。创业不应该是一个苦差事,成功的创业者应该有那种激情和使命感。有人怕星期一,但还有人嫌星期天太长,很多创业者的激情和精力都是十分充沛的。如果你和团队心流已断,觉得苦不堪言的时候,这份事业也很难获得成功。我还想起洛克菲洛说过的一句话:我和穷光蛋的区别不在于我有多少钱,而是因为我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五分钟就能沉浸在我的工作里,而那些穷光蛋却在那儿转悠一辈子,也不知道该干点什么。所以我建议创业者,要学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打造心流的人,让自己幸福起来。1992 年我翻译了艾默生的《自然城之路》,当时有一句话很打动我:一个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06. 有些悲观情绪也是有用的《心流》这本书可以说在积极心理学里面的经典之作,当然也有人研究消极心理学。一个正常的人乐观情绪和悲观情绪的比例是 3:1,就是差不多是有 75% 是乐观情绪,还有 25% 是悲观情绪。悲观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自身,有利于去做出更好的观察和判断。如果一个人没有悲观这种情绪,盲目乐观的话,你是不可能认真地去观察你周围的世界,不可能去反省自己跟他人、跟世界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去进行自我批评、自我剖析。100% 乐观也是一种病,叫欣快症。你不能发现钱包掉了很开心,摔倒了也开心,别人骂你也开心,这就是病态了。所以我很反对那些所谓的成功学培训,我是最棒的,一切都阻挡不了我,我要成为世界首富,追求百分百正能量。我称之为一种骗术、幻术。如果你靠这种精神麻醉获得短暂快感就像是吸毒,当你没有了这种刺激后,你会更加痛苦。07. 尝试一种改变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要达到幸福,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达到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你可以做一个特别简单的实验,如果此刻你正在焦虑,不妨写下你的焦虑清单,把它放在抽屉里头,一个星期以后再看。你会发现这里面大多根本是无关紧要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有些事你甚至都不记得了,有些事它已经自动解决了,其实真正值得焦虑的事情特别少。把你宝贵的心智能量,集中到少数几件有意义的事情上头,当你坚持下去,你会体会到一个过程,一种改变,你会见证到自己的力量,这个时候你会有一种幸福感。哪怕是一些有意义的小事儿,你也会见证自己因为努力而发生的改变,你会见证到自己还有这一手,还有这种潜能。一天一天的你就会发现,你会对自己越来越满意,你的焦虑就会慢慢的越来越少。当然要实现幸福,就像《心流》这本书里头讲的,它类似于一个攀岩的过程,它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通过这些努力,最后一览众山小,拥有那样一种巅峰体验,那才叫真正的幸福。在一个动荡的飘忽的世界里头,保持一颗安定的心,拥有一种安全、充实、稳靠的感觉,寻找到一份能让你有持续沉浸感的事业,我想那就是幸福。文章来源:总裁读书会官方号(winnerbook_club),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你生活中碰到的那些事会让你很焦虑?你是怎么解决的?我们将从认真留言者中挑选一位赠书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此书。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大家都在看热点搜索:
你有拖延症吗?
对拖延症患者来说,每次冲突的结果都一样,在舒适的区域玩耍太久,耗费大量时间。
  又到周五,刚想为即将到来的周末欢呼,却发现稿子没交,瞬间高兴不起来了。毕竟自己欠着&债&呢,想轻松也轻松不起来。大脑还是混沌的,选题还是未定的。打开手机上的网易公开课,偶然间看到TEDX演讲《你有吗》,立马有种找到队伍的感觉。
  这可能是我看到的引发最多笑声的TEDX演讲。演讲者Tim用幽默的语言、简单的图片轻松勾勒出了拖延症的脑部构造与心理状态。
  学生写论文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这样安排(看图):开头会慢点,后期再一点一点的增加,最好直到任务完成。嗯,这是非常有条理而且完美的安排。
  但是,实际上,论文任务一直出现,最后变成了这样(看图)。
  当一份90页,需要耗时一年的毕业论文出现时,明知道以前的不适合,可还是拖延到最后两个月、一个月、两周&&最后三天。最后赶两晚通宵将论文写完。可想而知,这是一份&非常差劲&的论文。
  如何向非拖延者解释拖延症的行为呢?拖延症的大脑与正常人有何不同?再看图:
  正常人的大脑:
  拖延症者的大脑:
  两个大脑都有一个理性决策人,但在拖延症患者的脑子里,还有个及时行乐的猴子。这就意味着,平时或许没什么差别。但当一些任务发生时,理性决策的人想去做一些实际工作,但猴子不同意,它抢过方向盘,想去做更好玩的事情。如这篇文章码到这里,小编在这期间已翻看过手机淘宝购物车,点过微信朋友圈。
  猴子关注两件事情:简单和开心。在动物世界里,追求简单和快乐,或许是最大的成功。但我们是净化了几亿年,爬上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所以我们要考虑未来,做有计划的合理的事情。
  &有时,做一些简单开心的事情是很合理的,比如吃饭睡觉、享受赢得的休闲时光。但有些时候,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些更困难不开心的事情,才是合理的事情,所以就出现了冲突。&
  对拖延症患者来说,每次冲突的结果都一样,在舒适的区域玩耍太久,耗费大量时间。在&偷&来的时光里,空气充满了内疚、恐惧、焦虑和自我憎恨&&说白了,拖延其实就是逃避,但逃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直到拖延症患者的守护天使&惊慌怪兽&出现。
  &惊慌怪兽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休眠状态,但当临近截止日期或有当众出丑的危险时,或出现职业灾难或者其他恐怖情况时,他就会突然醒来,并且最重要的是,他是猴子唯一害怕的东西。&
  Tim知道很多人和他有同样的感受,他开始思考到底哪不对呢?为什么这些人都置身黑暗之中呢?
  后面,他将拖延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截止日期的,另一种是拖延是没有截止日期的。自学成才,学个艺术或者创个业、看望家人、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维系感情,或者从一段不合适的感情中抽身&&这些事情开始都是没有截止日期的。&如果说拖延症患者处理这些困难的唯一机制,是惊慌怪兽的话,那就有问题了,因为在这些没有截止日期的情况下,惊慌怪兽是不会现身的,没有唤醒他的条件,所以这一类拖延的后果是没有限制的,他们会不断地肆意延伸。&
  和有截止日期的短期拖延相比,这种长时期的拖延,更不易被人察觉,也更少被谈论到,他常常在无声无息中折磨着人们,可以说是大部分长期抑郁和悔恨的根源。让人沮丧的不是没有实现梦想,而是甚至还没有开始追寻梦想。
  Tim在演讲最后提醒大家,非拖延的人或者不存在,每个人在生命中都有拖延一些东西,我们需要警惕及时行乐的猴子,这是我们所有人的任务。
  当我们行动起来,不再拖延,逐渐完成生活中的一些小任务或大任务时,我们才能享受一些无罪的快乐。本文作者朱笛,世界经理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CEC_GLOBALSOURCES)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本文版权属于世界经理人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企业、网站、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镜像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文。经授权使用文章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世界经理人()”、图文作者信息及本文链接,同时不得将授权文章提供给任何第三方,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
微信公众号
微博订阅号
从知识到智慧,从领悟到洞察
碎片时间,成长不设限
企业广告资讯
世界经理人2月刊杂志文章推荐
世界经理人网站App下载
热门排行榜你患上“拖延症”并不是真懒 哈佛学霸悟出了真理!
当代青年三大绝症:熬夜、脱发、拖延症。
在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后,你是不是也曾经在心里默默地想,反正还有半个月呢,最后三天弄就来得及,然后提心吊胆地在这半个月里逛逛steam败败家,玩玩游戏吃吃鸡。
(图片来源:网络)
好不容易想起来作业,查了一小时的资料,结果朋友约你去蹦迪又满心欢喜地坐在梳妆台前化起了妆。
在图书馆坐了半小时,突然鹿晗又公布恋情了,接下来这一天的图书馆的时光全荒废在八卦微博和朋友圈了。
反正这半个月里,任何事情的优先级都可以排在作业的前面。结果最后作业也没做,玩也没玩好,还时时刻刻带着荒废时光的负罪感。
(图片来源:Giphy)
直到deadline前夕才惊觉,woc!时间如流水!怎么还有一天老师就要截止邮件接收了!结果24小时不合眼疯狂爆肝交作业。。。
当天学习/工作效率曲线图如下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话,恭喜你,那你是拖延症晚期妥妥的,没跑了。
这一代的我们还没有等来手捧保温杯啤酒泡枸杞的中年危机,就率先陷入了拖延症带来的青年焦虑,小编真的不是跟你吹,拖延症再这么发展下去就成了全民拖延癌了,甚至连小编也没有逃过拖延症的魔爪,你们看到的这篇文章都是推送前才刚刚截稿的……
而且据小编研究,拖延症这事儿绝对不是什么现代病,自古有之。。。
(图片来源:Giphy)
比如西游记里面的妖怪就有极其严重的拖延症,“待明日捉了那泼猴,与这唐僧一并吃了!”
结果,妖怪次日卒……
为了警醒自己不要陷入拖延症,古人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这首家喻户晓的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
典型道理我都懂,然而还是没有什么卵用,因为我们都已经到了21世纪了,可灰太狼的经典台词还依然是“等捉到喜羊羊一起煲汤喝!”
那么拖延症真的就没救了吗?还是有很多人为了治愈绝症做出了不懈努力,比如下面这位小哥Tim Urban,他是一位来自哈佛的学霸,在读书期间饱受拖延症之苦。
Tim战绩最辉煌的一次是他的毕业论文,这篇长达90页的论文本应用一年时间来完成,然而人算不如天算,Tim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循序渐进来完成的这篇论文,随着拖延症的不断加重,也在不断调整……
最后,他用了三天,连续两个通宵,在最后一刻交上了一篇90页的论文……
对此,小编只想说,哈佛的就是不一样,三天就能写90页,小编怕是三天只能写出个题目吧……
(图片来源:Giphy)
Tim这样一个非典型学霸让周围的正经学霸非常不能理解,于是Tim和拖延症斗智斗勇了三年,势要搞懂它!然后战胜它!
Tim开始思考,是不是有拖延症和没有拖延症的人的大脑本身就不一样呢?于是他去实验室扫描了自己的大脑和一位非拖延症患者的大脑对比其中是否有什么区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非拖延症患者的大脑是这样的
而Tim的,则是这样的
简而言之,他们脑中都存在一个理性的掌舵人,唯一不同的是Tim脑子里还有一个“及时行乐的猴子”。
于是像Tim一样的拖延症患者一到了干正事儿的时候,他的脑内就会上演如下场景
理性掌舵人:是时候工作了!
猴子:做梦!
然后猴子一把抢过了舵,开始做他乐于去做的事情。这个掌控了我们大脑的猴子,是完完全全的及时行乐派,他没有过去的记忆,也没有未来的概念。驱动它做一件事的原因只有两个:不费脑、开心。
如果我们是一只狗的话,一辈子只追求一些简单和快乐的东西,那我们是一只非常成功的狗狗了。但是作为人类,我们依然只追求简单和快乐的话,emmmmm...那就有很大的问题了,人类的大脑中因为存在猴子之外的理性决策人,才令我们区别于其他动物,做到其他动物无法做到的事情。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令人愉悦的事情都是不可饶恕的,有时有意义的事情和有趣的事情是有一部分重叠的。
但从长远来看,有时候一些更困难、令人不开心的事情才是更合理去做的事情,一旦这些更值得去做的任务和那些简单且快乐的任务之间发生冲突,拖延症患者一般都会选择去做简单快乐的事情。
Tim将这一部分简单快乐的任务区称为黑暗操场,在黑暗操场获得的乐趣实际上并不有趣,因为他并不是我们现今应得的,在获得快乐的同时我们充满了内疚、恐惧、焦虑和自我憎恨。
简而言之,就是睡觉之前回想这一天,心里默默骂了一句,
“唉,今天又没学习。”
(图片来源:Giphy)
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他们要做的只是从“黑暗操场”中出来,进入到旁边虽然没有那么舒适但却非常重要的任务区。
促使他们警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恐慌。比如那些被Deadline所支配的恐惧、出现职业危机的恐惧、当众出丑的恐慌等等,它们都会突然警醒你,让你意识到“这事儿我不做不行了”。
上面说的拖延情况还算容易解决,因为起码有一个deadline,拖延的影响会被限制在deadline以前。
但更加严重的是第二种拖延情况,这种拖延是没有截止日期的,比如你想自学一门语言、技术、创业,甚至是看望家人、保持早睡、锻炼身体,这些事情都是没有Deadline的,如果仅仅靠“恐慌”来驱动拖延症患者做出改变,那就太难了。
因此,这类拖延现象的影响会一直持续,不断延伸,而它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无声无息地折磨着人们,这种拖延几乎可以说是长期抑郁情绪和悔恨的根源。
我们所有人都有拖延症,即使我们其中的一些人并没有被deadline逼到崩溃,但需要注意的是,那只“及时行乐的猴子”最狡猾的一点是,在没有deadline的时候,你注意不到的时候,他会抢走你头脑里的方向盘。
为了对抗自己的拖延症,Tim自己搞了一个“生命日历”。日历中的每一个格子都代表90年生命中的一周,看起来不多,但其实我们已经用了很大一部分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好好花点时间,认真看看这个日历,认真想想我们到底在拖延些什么,警惕那只及时行乐的猴子。
现在,立刻,马上,我们就需要行动起来,立刻开始让自己尽快地进入状态,让自己时时刻刻保持一种状态,即随时可以开始执行任务。这话虽然听起来是废话,但却是最有用的抵抗拖延症的办法。
要知道,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追逐梦想失败了,而是没有来得及追逐梦想,时间就已经到头了。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于 Dan 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号:collegedail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麻辣留学特工队诚意推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天道教育特为托福小白、烤“鸭”们带来提分利器——《托福/雅思全能训练营》!
4980元托福雅思全能训练营课程免费送!先到先得,限前300名!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拖延症人群的内心世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