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精神铁人精神采油三矿四队的队长是谁

您所在的位置:
采油一厂三矿中四采油队新战场上扬威
来源:&&&&编辑:李红艳
  原标题:抓教育、重安全、搞创新,“三老四严”发源地攻守兼备
      钢铁四队新战场上扬威
员工例行周检查。
  提起采油一厂三矿中四采油队,可是大名鼎鼎。它组建于960年,是油田“三老四严”的发源地。建队初期,中四采油队便以实事求是、严细认真的作风对待每一项工作,成为大庆油田的标杆队伍,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到中四队视察,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时至今日,中四队风采依然不减当年,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集团公司基层建设百个标杆单位等荣誉,2015年又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被称为不老的“钢铁四队。”
  那么中四队何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依然雄风犹存、宝刀不老呢?1月28日,记者来到中四队一寻究竟。
  1 传统教育不能丢先进事迹搬上舞台
  记者刚一走进中四队的传统教育室,立即被满墙的老照片吸引住了。书记李雪莹在一旁说:“为了让员工们谨记‘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我们队把做好传统宣传教育工作当成了头等大事。”
  过去,队里的传统宣传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有些枯燥生硬,员工们不太容易接受。为了更好地开展传统宣传教育工作,让“三老四严”扎根于每一名员工的心中,中四队这些年来始终不断地摸索新的传统教育方式,特意总结出一个“观听讲谈唱写演展”八字教育法。
  观是组织员工参观传统教育室、油田历史陈列馆等传统教育基地,听是听老前辈们讲传统忆队史,讲是让员工讲身边发生的小故事,谈是组织员工进行讨论,唱是每天早晨唱队歌,写是写简报,演是演节目,展是开展“三老四严”之星的评选活动。
  自从有了“八字教育法”,员工们可以从各个角度通过不同方式接受教育。就说“八字教育法”里的演吧,只通过一个活灵活现的舞台剧,就能让员工们深受鼓舞和教育。
  青工高凌霄是队里演出队的顶梁柱,很有表演天赋。前阵子在队里的安排下,他跟同事们演了一个舞台剧,故事是根据老前辈辛玉和的真实事迹编写的。为了演好这个舞台剧,高凌霄没少下功夫,起早贪黑跟同事们一起排练。有的人说,不过是队里编排的一个小节目,你咋还这么认真。高凌霄一脸严肃地回答说:“这可是咱们前辈们的真实写照,重新演绎一遍,就是让大家伙都接受教育,怎么能马马虎虎就完事了。”
  高凌霄的努力没有白费,舞台剧演出得很成功,员工们看后很受感动,纷纷表示,今后要向辛玉和学习,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看到同事们思想觉悟大大提高,工作干劲儿也上来了,高凌霄特有成就感,一脸兴奋地跟记者说:“你看,我们的舞台剧很有影响力吧。”
  【记者感言】
  精神就是动力,昔日会战时期,油田前辈们顶风冒雪,不顾一切跳进冰冷的泥潭,正是因为心中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
  时代在进步,精神却不老,中四队时刻不忘“三老四严”的光荣传统,他们不只要将其接在手中,还要发扬下去。为了让员工们把“三老四严”谨记于心,当成平日工作里的精神动力,中四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各种方式,甚至将它搬上舞台,让员工们从表演中受到教育和鼓舞。不难看出,这一份坚持已经在他们心里生根,无以撼动。
  2 安全生产不能忘领导干部变“排雷兵”
  生产离不开安全,中四队自建队之初就将安全当做生产平稳运行的“保护神”。然而,随着工艺的升级、时代的进步,以前的老办法是否还能守得住安全这一关?
  李雪莹跟记者说:“你说得一点都没错,我们队的油井比较多,员工们平日的工作量很大,他们巡检时很容易将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忽略了,因此只靠员工们平日里的巡检还是不够的。”
  为了消灭所有安全隐患,中四队于2015年3月份开始实施“安全隐患排雷法”,就是队领导和安全员每个月对所有岗位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扫荡,就像排雷似的,任何一个细微隐患都要将其拔除。
  自从“安全隐患排雷法”实施后,队领导和安全员都成了“排雷”的工兵,每隔一段时间便出现在工作现场一次,仔仔细细地将现场查个遍。
  有一次,副队长王一伦和安全员王贵华“排雷”时,忽然发现有口井的变压器接地线开焊了。这个接地线不在抽油机本体上,很不起眼,所以岗位工人巡检时忽略了。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开焊处,但要不及时处理,变压器一旦漏电,没有接地线保护,就会造成人员伤亡。王一伦当机立断,赶紧让检修人员去处理,直到开焊的地方牢牢焊死,他俩才踩着厚厚的积雪继续去给别的井“体检”。就这样,两个人一周时间检查375口井,任何一个细微的隐患都没有逃过他们的“大搜捕”。
  员工们都说王队长眼睛里不容一粒沙子,王一伦却说,“咱们这套安全管理法既然叫‘排雷法’,就得有点排雷的样子。可别小瞧那些不起眼的问题,要不排除掉,真有可能像地雷一样,不定啥时候就引爆了。”
  有这样一套安全管理办法、这么一群认真负责的“排雷尖兵”,安全隐患岂还有藏身之处?截至目前,中四队已经连续实现安全生产20421天。
  【记者感言】
  要想安安全全地生产,事故隐患必须得连根拔除。中四队的“安全隐患排雷法”真可谓是细致入微,在员工日复一日巡检的基础上集中“火力”再进行一次地毯式地搜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与可疑之处。从中不难看出,中四队人早已将安全放在工作首位,也放在了各自的心中。
  万事都怕“认真”二字,有了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生产自然有了牢固的防线,昔日的标杆老队照样能昂首阔步,精神抖擞地行走在油田建设的前列。
  3 创新创效不能断手机监控井上动态
  采油队要想发展,少不了一群本领高强的技术工作者。提起队里的技术“大咖”,李雪莹一脸骄傲地说:“我们队有个专门搞攻关的飞虎队——方萍工作室,它可没少为创新创效出力。”
  过去,中四队的技术精英虽然不少,但只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一种凝聚力。为了提高整体作战能力,让技术人员拧成一股劲儿,2013年5月,中四队成立了方萍工作室。
  在电工技师方萍的率领下,这支技术先锋队披荆斩棘,一次次为生产助力献策。就说油井实时监控保护无线传输装置吧,便是方萍工作室献给队里的一份大礼。
  由于设备老化,队里这些井的“身体”都不咋好,维修工们对自己管辖的油井总是牵肠挂肚。要知道,一个维修工管很多口井,要是忙起来,很难照顾得那么周全。
  这些问题,方萍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天天在工作室画图纸、想方案,熬个通宵是常事,实在困得受不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方萍和同事们的潜心研究,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油井实时监控保护无线传输装置。这套装置有啥好处呢?简单地说,有了它,员工们不用亲自上井就可以对井场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无论是电流、井口压力等日常参数的自动采集存储,还是停机、断皮带、电流不平衡等异常现象报警,都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及时了解。
  油井实时监控保护无线传输装置,能让员工们迅速掌握油井的工作状态,缩短了油井故障发现和排除的时间,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员工们都称赞方萍发明了一个厂家不生产、市面儿买不到、生产真需要的装置。每逢听到大家伙这么夸自己,方萍总是笑笑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中四队几十年里一直是标杆队,咱们得把这个荣誉延续下去。”
  老招牌要想传下去,得有新技术做开路先锋。目前,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作者加入到创新创效的阵营之中,仅2015年,方萍工作室就解决技术难题100余项,完成革新成果26项,节约创效380万。
  【记者感言】
  要想将一间老屋保存下来,就得不断翻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守住根基。同样,要想将一个光荣传统继承下来,也该不断更新、创新,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多解决一个问题,就能为大家减轻一份工作强度;多攻克一个难题,就能为生产增添一份保障”,这是方萍与同事们一直坚持的信念。作为标杆大旗的守护者,他们不骄不躁,在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催促下,正在为下一个创新课题努力拼搏着。
  临行之际,记者不由再次看了看挂在墙上的老照片,那不就是老一辈中四队人留在光辉岁月里的串串足迹吗?令人振奋的是,那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仍然在延续,在今日中四队人的脚下,在他们奋力前行的土地上。
  相关链接
  采油一厂三矿中四采油队组建于1960年,是油田“三老四严”的发源地,现有员工115人,油水井366口。中四采油队曾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集团公司基层建设百个标杆单位”等荣誉,2015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被称为不老的“钢铁四队”。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大庆网、百湖网拥有大庆新闻传媒集团媒体网上发布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庆网或百湖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庆网、百湖网版权所有)”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大庆网或百湖网”,大庆网、百湖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链接:&大庆精神,时代的坐标&(3)
日13:53&&&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周恩来总理曾经对大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大庆人为毛主席增了光!你们既有雄心壮志,又有科学精神,这很好”  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  科学求实就是尊重实践,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年大庆石油大会战,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起来,以《实践论》和《矛盾论》为指导,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矛盾分析方法,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和严细认真的作风,创造了世界石油发展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两论”起家  大庆油田勘探一开始,曾围绕“陆相沉积盆地能不能生成大油田”有过激烈的争论,老一辈地质学家和勘探工作者本着一切依据实践的观点,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分析研究找油的客观规律,终于在大庆长垣背斜上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又用3年多时间拿下了大油田,从而破除了当时国外“唯海相才能形成大油田”的地质理论。大庆油田发现以后,先是总结了国外一些同类型油田在开发初期,就出现压力下降、产量递减、自喷能力减弱的经验教训,研究制定了一套“早期内部注水、保持压力采油”的开发措施。到1964年底,油层压力仍然保持原始地层压力,油井继续自喷采油。1990年后,针对含水逐年上升、井下作业采油量逐年下降等情况,大庆油田围绕精细地质描述技术等9项关键技术开展了多学科配套攻关,取得126项成果。进入21世纪以后,大庆油田仍然继承发扬“两论”起家的基本功,抓住主要矛盾,大胆创新实践,使油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大庆石油大会战一开始,除了遇到科学技术上的问题之外,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日清晨,一列满载工人的列车呼啸进站,在“更高标杆立祁连”的红旗下,为首的是一个精壮汉子,身披光板老羊皮袄,肩背一个小挎包,头戴半旧的前进帽,面容黑瘦、颧骨很高,不大的两眼炯炯有神,他就是王进喜。  当时负责接站的总务科长朱开茂听到了王进喜这样的问话:“下了火车我们是一家人,别分你们我们了。我问你,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  听说井位在马家窑,王进喜和党支部书记孙永臣简单商量一下,就把全队人马带出站外,找个背风的地方放下东西,然后对大家说:“天天念叨的大油田到了,咱们是来会战的。到了战场就得马上开始工作。现在听我分工。”接着做了分工,四个司钻领上一帮人上火车线上找钻机;孙秉科领上一些人去找马家窑,找井位;其余的人跟上孙永臣找住处;庞万金等几个年纪大、身体弱的留在原地看东西。  当时会战场面各种矛盾突出,比想象要严重和复杂得多。几十年后,当年的石油部长余秋里在写回忆录时,仍然对会战初期所见的一幕刻骨铭心:“铁路线上,每个站台都下人、卸货,铁道两边堆满了各种设备、器材、行李、货物。由于缺少起重运输设备,这些物资怎么也疏散不开。有些火车皮几天卸不下货,有些卸下的设备材料几天运不到施工现场。不到现场,很难想象会如此的混乱……职工们一无房屋,二无床铺。吃的也很困难,少粮缺菜,连锅灶、炊具都很不够,不少职工用铝盔盛饭,脸盆煮汤。公路不通,电话不灵,组织指挥生产常常要步行。在这种情况下,职工队伍思想上也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干部对组织会战心存疑虑,有的担心靠石油部有限的人力、物力,能不能把这场会战打赢;有的到了现场之后,面对着艰苦的环境、困难的条件,埋怨会战不正规,不像个搞工业的样子。不少同志怕艰苦,怕受累,挑工种,讲待遇。个别干部一下车,不管队伍,不问设备,先打听中灶食堂在哪里。还有人干脆开小差,当了逃兵……”  作为指挥会战千军万马的石油部长,他怎么能容忍有这等事出现?在他从军几十年的生涯中,他的部队都是指向哪里就杀向哪里的钢铁队伍,他们从来都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勇士,从来都是宁肯抛头颅洒热血也决不向敌人和任何困难低头的勇士。然而现在,他的队伍里竟然有逃兵。他深知是困难、饥饿、超强度的劳动导致出现逃兵,这既是当时的国情,也有大庆石油会战这一特殊条件下所产生的种种因素。针对油田大会战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日,大庆会战领导小组以石油部机关党委的名义作出《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号召广大职工以“两论”为指导,勇于实践,敢于革命,找出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开发、建设油田的理论和办法。广大职工运用“两论”思想解决生产和生活上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加快了油田开发建设的步伐。“两论”起家,是在党的领导下,大庆职工在石油大会战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周恩来总理曾经对大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大庆人为毛主席增了光!你们既有雄心壮志,又有科学精神,这很好。”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  在大庆,提起“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无人不晓: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大庆石油大会战开始后,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地下作业多,隐蔽工程多、间接获取资料多。再加上几万会战大军,一下子分散到150多个工种、上千平方公里的施工作业区上,管理和指挥都非常困难,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日,油田的中1注水站因为管理不善发生了一场火灾,注水站全部烧毁,损失160万元。会战工委抓住这一倾向性问题,发动群众围绕“一把火烧出的问题”展开大讨论,总结形成了大庆油田的岗位责任制。在此基础上,1964年5月,石油部召开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将采油一厂中四队的经验总结提炼为“三老四严”作风,并在大庆油田加以推广。  经过大庆会战时期的培养和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三老四严”逐渐在油田职工中形成风气,养成习惯,“四个一样”应运而生。当时的三矿四队队长辛玉和为了防止清蜡事故发生,借来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把所管井口千米钢丝检查一遍。“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在新时期又发展和延伸为“五项要求”:人人技术过得硬,项项工作质量全优,事事做到标准化,处处厉行勤俭节约,时时注意精神文明。优良的传统和过硬的作风锻造了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技术强的铁人式职工队伍。  牵住科技牛鼻子  石油工业是探索地下奥妙的事业。石油资源深埋在地下,不能直接观察,这个特点决定了更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来指导石油勘探和开发。大庆油田坚持高度的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大搞科学试验和技术攻关,有力地推动了油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  在大庆,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为了解决严寒地区高含蜡、高凝固点原油珠集输方法这一重大技术问题,张英、宁玉川等技术干部和广大群众密切联系,深入现场调查了232口井情况,取得了9700多个数据,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多次地反复试验,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为了弄清土壤传热情况,解决保温的合理温度问题,设计院工程师谭学陵、技术员陈大昌等人,从1960年到1961年连续十个月,在夜里最冷的时候,爬冰卧雪,到现场测地温,累计步行6000公里,观测了1600个点,取得了5万多个数据,进行了1100多次分析对比,终于找到了科学数据。  在大庆油田由高产稳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阶段,石油人牢牢牵住科技这个牛鼻子,坚持科技“超前15年研究,超前10年试验,超前5年配套”。应用的聚合物驱油技术可以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已经累计产油1亿多吨。而三元复合驱技术全面应用后,还可以再提高采收率10%。泡沫复合驱油技术在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获得发明专利;微生物采油技术使一批“死井”复活。  “大庆新铁人”李新民,不但是创业的英雄,也是求实的典范。21世纪初,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给新时期石油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铁人精神的传人,李新民牢记铁人老队长的夙愿,决心一定要把井打到国外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时刻做好准备,在油田率先推行队伍管理国际化,利用青工岗位技校,组织员工学习英语和涉外知识,组织员工参加托福考试,积极了解前沿钻井技术,实施绿色钻井。经过不懈努力,2006年2月,他带领1205钻井队进入苏丹市场,实现了从国内打井到国际打井的跨越。在处理苏丹3/7区一口井卡钻事故中,李新民本着为甲方负责的态度,不教条、不盲从,尊重客观事实,多次提出科学意见,起初没有得到甲方的重视,但在后来的施工中他的意见得到了充分验证,从那以后他的意见多次被采纳,双方合作越来越愉快,井越打越顺利,并在后来的施工中摸索形成了一套水平井施工技术方案,为该区加快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杨媚)
推荐此新闻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密码:&&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历次党代会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重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体悟“三严三实”精髓境界
党报热线:
&&|&&&&|&&&&|&&&&|&&&&|&&&&|&&&&|&&&&|&&
&|&&|&&|&&|&&|&&|&&|&&|&&|&&|&&|&&|&&|&
&|&&|&&|&&|&&|&&|&&|&&|&&|&&|&&|&&|&&|&&|&&|&
重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体悟“三严三实”精髓境界
责编:网编室二&&&&发布日期: 15:42:21
赵铭主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
重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体悟&三严三实&精髓境界
&&& 本报讯(新闻中心记者 李德成 张国锋)结合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8月14日,市委书记赵铭主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邀请大庆油田公司宣讲队成员作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专题报告,重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大庆优良传统,体悟&严&和&实&的精髓境界。
&&& 学习会上,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副馆长卞昌松和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讲解员关颖,从大庆油田会战过程、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涵及铁人王进喜英雄事迹四个方面,生动讲述了大庆油田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详细介绍了在石油大会战中形成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大庆优良传统和作风,再现了王进喜从一名普通钻工成长为石油工业战线典型代表、铸就石油之魂的人生历程,深刻阐释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形成过程和深刻内涵。
&&& 赵铭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全市县处级以上干部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要把&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大庆优良传统做为下一步学习研讨的重要内容,自觉对照老一辈石油人审视自己、反思自己、检查自己,深刻剖析不该丢的丢了什么,努力找回来,不该多的多了什么,坚决祛除掉,带头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整改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进一步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高举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旗帜,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真正做到促发展、惠民生、敢担当、有作为,更好地推动大庆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
&|&&|&&|&&|&&|&&|&&|&&|&&|&&|&&|&
主管:中共大庆市委宣传部&&&大庆新闻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黑备201000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版权声明:1.本网资料全部来自互联网,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全部免费阅览。
2.本文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请勿拷贝使用。
3.如果本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