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叶李清照 薄露初零 翻译 译文 哪里有

《夏日绝句》古诗_作者李清照_古诗夏日绝句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作者: 朝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活着就应该作人中豪杰,死了也应作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注释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②亦:也。③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④项羽(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⑤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即会稽郡“吴中起义”,秦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苏州)。
  据载: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不久 ,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11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至乌江,站在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李清照这首,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相关诗词推荐
李清照(日~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
Copyright &古诗赏析《新荷叶?薄露初零》李清照
古诗赏析《新荷叶?薄露初零》李清照
  《新荷叶&薄露初零》
  (宋代)李清照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
& & & &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
& & & & 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注释】
  ⑴新荷叶:词牌名。
  ⑵&薄露&三句:意谓时值薄露初降、昼夜一般平的秋分之际。分停:平分。
  ⑶&绕水&二句:以传说中海上&篷莱&、&瀛洲&等神山比喻寿星家的亭台楼阁。
  ⑷&芝兰&三句:意谓前来祝寿的人中,既有子侄辈,亦有身居高官者,使寿诞为之生辉。芝兰:香草,喻指佳子侄。《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指谢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指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簪笏:官吏所用的冠簪和手板,这里指代众高官。
  ⑸娉婷:此指美女。
  ⑹鹤瘦松青:鹤鸟寿长谓之仙鹤,松柏常年青翠,故合用为祝寿之辞。
  ⑺日下:指京都。(详见《晋书&陆云传》)
  ⑻东山高蹈:一则以隐居会稽东山的晋人谢安比喻寿主;二则寿主晁补之之原籍齐州,即今山东一带。在宋朝,人们习惯地把齐州一带叫做东山、东郡或东州。当年苏轼称自己知密州为&赴东郡&或&知东州&。南渡后,李清照曾有诗句&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y土&,&东山&即指其原籍今之山东。
  ⑼&安石须起&二句:谢安,字安石。隐居后屡诏不仕,时人因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详见《世说新语&排调》)苍生:指百姓。这里借&时人&希望谢安&东山再起&,以喻作者自己企盼正在&东山&隐居的寿主复出做官。
  【创作背景】
  该词是为友人祝寿而作。寿者未点明是谁,从词义看,可知其人应是当时名儒,而且是直至此时尚隐而不仕者。有的评论人认为是工诗善词的名士朱敦儒。据史传称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后屡经诏聘,方于绍兴二年出山,赐进士出身在朝廷供职,是与李清照同时代人。这首词是近年一位学者从一部明代手抄本《诗渊》中新发现的,其确切的写作年代已不考。侯健《新发现的李清照词》:(这首《新荷叶》)可能是写给当时的词人朱敦儒的&&李清照与他有过交往,朱敦儒词集《樵歌》中,有《鹊桥仙&和李易安金鱼池莲》一首便是佐证。而有人则认为寿者当时晁补之。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二十五岁(1108 年,大观二年)。明诚、清照夫妇于青州&归来堂&读书、斗茶。明诚撰《金石录》,清照&笔削其间&,心情舒畅,甘心终老是乡。大致于是年所作、以&别是一家&著称的《词论》,是清照继晁补之《评本朝乐章》之后的一篇词史上最早产生重要影响的词论。是年,明诚、清照或为隐居金乡的晁补之贺寿,清照遂作《新荷叶》词。
  【赏析】
  此词从明抄本《诗渊》录出,原词注明作者&宋李易安&,是近年发现的,孔繁礼《全宋词补辑》收之。
  这是一篇寿词,虽然也极尽褒誉,但却流露了忧国忧民之志,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
  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场面气氛,词清句丽,风格典雅。&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是指:正当薄露刚开始洒落,夜晚与白昼长短完全相同的这个不同一般的时候;处身环水而起、高耸入云的楼阁亭榭之内,宛如来到了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海上仙岛。&长宵共永昼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是昼夜所占时间相等,古人称这两天为&日夜分&。这里并未指明是春分还是秋分,从&薄露初零&看,似是仲秋之月的&秋分&,固为秋天到来,暑气渐退,昼热夜冷,容易有露水;然而再从下文馈礼中有兰花来看,或许是仲春之月的&春分&;当然如果&芝兰为寿&中的&芝兰&仅作为一种象征高雅来说,只能认为是虚写,而&薄露初零&却是实况描述,所以很可能是秋分时候。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写的是友人在做寿,词人及众嘉宾来贺:大家献上了淡雅清香的兰花和益寿延年的灵芝,拜寿的人们簇拥着寿星老人一时间充塞了往日幽静的庭院,其中也不乏尚称风雅的达官贵人,他们的鲜明的服色、佩饰与名士清儒的布衣潇洒相辉映。寿筵开始了,气氛自是十分炽烈,但词作者却避开这些必然现象,笔下一滑,转向了筵席间穿梭般飞去飘来为客人倾酒捧觞的侍女们,&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之句,是作者从活动的大场面中捕捉的一个迷人的动作:她们像花一般柔媚,像玉一样晶莹,双手捧觞穿行席间向客人劝酒,翩翩风姿令人开怀一醉,表达了主人待客之真诚。上片寥寥数语,便将良辰、美景、主贤、宾嘉之乐都烘托纸上了。
  下片是对寿者的祝愿之词,尾句显示出作者爱国爱民的心愿,写得委婉、曲折、含蓄、脱俗。&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先以两个比喻句起兴,再引出直面的颂扬:愿您体魄健壮如鹤之清癯矍铄,如松之耐寒长青,愿您精神光照万物与朗朗秋月竞比光明;您的品德学问历来是独领风骚、名噪京城。至此便将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典范人物的形象勾画了出来,下面&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仍是溢美之辞,仍是使用比喻手法,但却因借用现成典故,便将内容表达更进一步、更深一层。&东山高蹈&,用的是晋代文学家、政治家谢安的。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后人因以&东山&喻隐居之士;高蹈,在此也指隐居生活。该句是说:谢安隐居东山,却蜚声朝野,光耀无比,虽为王侯卿相,哪一个比得上他!以谢安隐居东山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尾句十分精彩,继续以谢安相比,赞誉、推崇之中加进了激励,且注入了以生民为重、迅速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急切心情,真是一句千钧:&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安石在东山隐居不肯应诏出仕之时,时人发出了&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叹惋,词人就该语加以引发以激励眼前这位名士:您一定要像谢安一样快快挺身出仕,揭露奸佞误国,挽救在战乱中受尽蹂躏折磨的黎民。易安居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使这首以祝寿为内容的词作在主题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李清照-诗词《新荷叶》 古诗 全诗赏析
作者:admin来源:时间:阅读: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本文来源于(),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注明出处:
→ /gushici/songci/liqingzhao/82138.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荷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