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屡教不改 为什么谷歌不会发生魏则西知乎自述原文事件

热门推荐:
  百度竞价排名又被曝光,这次是央视。这次百度竞价排名的问题是不仅在搜索平台提供收费推广服务,在百度贴吧,也存在商业推广。百度贴吧的商业推广竟然还存在一些色情场所的广告。如果想屏蔽这些广告,则需要用户开通“超级会员权限”,一个月30元,三个月88元,一年348元。
  距离百度血友病吧事件以及因百度竞价排名而遭遇种种不幸的魏则西事件过去已经有半年时间,但是,百度的竞价排名仍然没有改善,这到底是为什么?
  李彦宏不愿意改?
  一直以来,搜索技术的百度的核心业务,而百度的主要盈利是依靠广告。即使在经历了“魏则西事件”后,百度的网络营销营收整体情况也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在主营收入方面,搜索广告和推广为核心的网络营收依旧占据绝对地位。
  百度目前虽然已经将人工智能作为重中之重,但是在人工智能做出一定成效以前,广告业务带来的营收依然会是百度的营收主要来源。李彦宏作为一个商人,自然也不愿意放弃这份收入可观的广告业务,毕竟正是因为这些收入,才撑起了百度的估值,同时也撑起了李彦宏的身价,因此,百度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肥肉,即使有猫腻,百度想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如果百度的竞价模式完全改了,百度的营收能力便会下降,李彦宏的神身价自然会受到影响。
  就没有第二个搜索引擎可以取代百度了?
  但即便是出了魏则西事件,仍然有许多人使用百度进行搜索。
  但为何没有第二个搜索引擎站出来取代百度?
  目前,市场上的搜索引擎主要有百度,360与搜狗等,2016年第1季度中国搜索市场的数据显示,在未含渠道收入的中国搜索引擎运营商市场收入份额中,百度占到80.07%,谷歌中国为10.04%,搜狗为6.29%,其他为3.6%。由此可见,百度在国内搜索市场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
  一般人的搜索习惯是直接在导航网址搜索而不是打字输入网址,而百度的优势明显,况且,百度的搜索在目前来讲,体验仍然要高于其他搜索,从百度搜索用户数渗透率就可以看出,这大概也是百度屡教不改的一个原因。
  百度的宝座受到多大威胁?
  百度真的就高枕无忧了吗?
  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搜索市场的竞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现在,百度的模式是以搜索引擎作为流量与技术的核心连接百度糯米、百度百家、百度地图等,将用户的搜索需求与消费、服务、内容、出行连接更加紧密。而搜狗搜素,则发力垂直搜索服务,专功某个领域,先后推出知乎、文学、医疗、学术等多个领域垂直搜索服务,并通过与腾讯、知乎的合作获得独家的搜索内容。
  由此可见,搜索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一直不减,其他搜索正在完善自己的布局,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搜索时代,“连接人与服务”是首要要求,而百度的竞价排名模式正在经受严峻的拷问。魏则西事件,李彦宏曾说让他一个季度少挣20亿,但李彦宏却没有给魏则西的父母道歉与赔偿。这件事无法用法律来讲百度到底有没有错,只希望百度能从道德层面找到自身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本文由中国派CN314自媒体联盟成员撰写,文章发表得到中国派智能生活网()授权,想了解更多手机资讯更精彩的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CN314(具体方法:打开微信→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CN314→关注即可,一定要大写哦,还有最新最潮的手机抽奖,白拿手机还不快来)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专注于智能手机资讯报道,麻辣香鲜,请关注公众号:CN314
2077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林敏:“魏则西事件”百度为何引发众怒?|百度|魏则西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林敏:“魏则西事件”百度为何引发众怒?
  一名普通大学生的死,在网络上掀起了狂涛骇浪,必然有其极不普通的地方。事实的部分我想没有必要再重复了,只想写下我的一些思考。
  评论这个事件的每一篇文章,都不可能是绝对公正和客观的。包括你正在读的我这篇。没有这个基本认识,就不可避免会成为勒庞所描述的“乌合之众”,被某一种观点所裹挟。
  但这并不意味着干脆什么都别看。偏信则暗,兼听则明。各种角度的观点都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然后再形成自己的判断。不论最终是什么结论,至少经过了一个推敲和论证的过程,就不会带有太大的盲目性。这是作者的提醒。
  商业的本性是逐利的。对此,马克思有过精辟的论述:“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所以,对于涉事的科室、医院、提供发声机会的媒体以及为它们的推广提供渠道的广告服务商,我们要首先从它们各自的逐利角度去理解它们的动机,而不是简单拿起道德大棒抡将过去。
  应该没有人会认为这个事件里的科室是无辜的。名声不佳的莆田系在这个事件里扮演的依然是极不光彩的角色。把国外因为效果不好而弃之不用的技术包装到国内作为新技术推销给病人,这种严重违背医疗伦理的做法无论怎么谴责都不为过。
  莆田系之所以能够得手,显然离不开院方的接纳。抛开将科室对外承包这件事本身合不合规不说,本该以“治病救人”为根本宗旨的院方,明显对于承包方的医疗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医院作为一类和人命紧密关联着的属性特殊的机构,是天然受到道德约束的。这使得院方不能仅仅拿承包操作是否合规作为解释,而必须对自己的监督失职承担责任。这种失职,本质上也是医院对于医疗伦理的违背。因此,医院方和科室方应该承担的责任,在我看来大致是一样大的。
  接着说说媒体方。上电视特别是有全国影响力的电视,在多数普通民众心里就是一种保证。当然媒体可以说“我们并未说要对任何播出的内容背书”,但事件中的这家媒体不能这么说。因为只要不是傻子,没人会怀疑它巨大的影响力。
  在利好时以自己影响力为傲,而在出负面新闻时把影响力当作不情不愿的强加之物,这般“得了便宜又卖乖”的做法只能被鄙视。不过也必须承认,媒体方的确无法为所有内容的真实性负全责。
  再来看看这次事件被卷入漩涡中心的公司,某种程度上讲,它在这个具体事件上的责任是与媒体方相类似的。只要事先并不知情,我们似乎不应该将其作为主要责任方拉出来“吊打”。
  但是,与媒体方有一点不同的是,百度公司提供了广告服务。换句话说,它是在乎广告效果的,它是希望看到的人能够被广告吸引的。这使得它在责任上要比媒体方又大了一些。的确,对于广告所要宣传的内容的真实性,需要负责的是广告主。不过,百度公司肯定是需要进行审核的。对此,百度并不是没有审核机制,也不是仅仅做了一套空有其表的审核机制。从机器的自动审核到人工的审核,你我能想到的百度也都想到并实现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被吊打最严重的却是对魏则西之死看似不负主要责任的百度公司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跳离魏则西之死这个单一事件。
  就单一事件而言,百度的确不是主要的过错方,的确不应该遭受被众人唾弃的待遇。但是,批评百度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正确”的行为,不是因为某一个单一事件,而是源于一系列相似的事件,包括前不久的血友病吧事件。
  首先百度是否足够透明就饱受质疑。我们不知道血友病吧到底是怎么被卖的,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又被“公益化”的,同样不知道对于莆田系的所作所为百度究竟是怎么看怎么想的,在审核机制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则或措施……我们所知道的,只有百度一直在重复着“简单可依赖”。但很多人不相信这五个字,因为搜索结果页面的排序并不“简单”,搜索结果内容的正确性并不“可依赖”。百度被吊打,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自己说的和人们所看到的太不一致。
  其次百度的危机公关也难言恰当。也许是因为在搜索这个刚性需求上建立了垄断地位的缘故,百度一向不喜欢讨好大众。在每一次的公关危机中,百度所做的都是在重复自己的傲慢,而未能真正向大众传递应有的解释与关心。这就也难怪很多人会将攻击的矛头指向百度的掌舵者李彦宏。因为企业不会傲慢,但人会。大众有理由认为自己从百度的反应中所感受到的傲慢从根本上是源自百度的控制者。大众的这种认识,事实是否果真如此,百度不会说,恐怕也不屑于说。
  尽管在文章的最开始我就提到了商业的逐利性,但是逐利性并不等于就要将灵魂卖给魔鬼。大众对于一家大企业的期望并不只是解决就业问题,而是希望能够对社会体现出有更大的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不是企业必须要有的,但这是大众判断一家企业是否伟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标准。不知道百度公司会如何看待大众经常将百度和进行比较的行为,但换个角度看,大众的这种行为其实表达的是“恨铁不成钢”。只可惜,百度可能是体会不到这一点的。
  魏则西的死,严格的说百度必须要负连带责任,但还算不上元凶首恶。
  百度公司甚至李彦宏成为被吊打的对象,与其说是大众认为百度公司应该为这一事件负主要责任,倒不如说是百度公司在这一事件上再一次激怒了大众。这恐怕是百度公司,包括李彦宏,应该从中获得的教训。
  祈愿下一次,不要再出现魏则西式的悲剧。
  (作者为财经专栏作家、独立顾问)
医疗属于专业领域,即使百度没有出现虚假广告的问题,用户也不应...
这家用了不知道什么手段躲开广告法管理的,用资源掠夺方式(注意...
不知道百度自己是否想做一个百年企业,如果是,那么请忘掉眼前的...
“我们是生活在梦里还是真实存在?” —— well, 我们不知道,也许也无法知道!
《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数据已经变成了新的宗教。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你的位置:
> 关于百度屡教不改的十点看法:为什么谷歌不会发生“魏则西事件”
发表于( 19:08) 本文标签:
浏览量:942次
&&&&值班编辑QQ:
1、几乎等同于“血友病贴吧”事件的翻版连发酵时间(周末)和起源地点(知乎)都完全一致青年魏则西之死,再度将百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同的是,这次不再是有罪推定,而是通过一条鲜活生命的消逝,将相当重量的责任直接架在了百度的头顶。
2、百度屡在医疗广告上产生严重的舆情危机,本质上与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是相符的,百度认为它所提供的搜索工具和通讯公司提供的通话服务无异,没有道理承担多余的责任,但是公众的愤恨在于,百度明显有能力帮助用户避免风险,但它不愿履行这种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道德的优先级不够高相比维持可观的收入而言。
3、另一方面,围绕百度的责骂开始显得缺乏新意,用媒体行业的“黑话”来说,叫作“姿势用尽”,你会发现事情的因果愈来愈重复,而百度就像一块横亘于激流中的礁石,任凭风吹浪打,依旧巍然如故。
4、道德从来不是约束企业的砝码,除非其在市场制度的影响下会与企业利益存在重叠区间。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理论来讲,任何企业的目标都是利润最大化,而一项慈善活动如果不想成为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分歧,那么它最好能够被证明可以增加利润。也就是说,企业行使道德的理性在于这种行为是否有利于其市场投票也就是顾客的钞票的上升。
5、百度的实际情况则是,以2015年Q1财报为例,在经历近年多次声讨危机之后,其营收同比大涨31.2%,这种业绩,很难说服其领导层意识到“用户正在远离”的威胁。不必指望所谓“探访基层”式的表演比如质疑李彦宏为什么不去网上看看那些骂声这种充满小农意识的要求绝非现代企业的运营法则,真正的问题在于:为什么“用脚投票”的规律无法适用于百度?
6、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生态”一词深入人心,百度虽在“BAT”里处于最下风的位置,但其流量围栏的多年优势,绝非简单的“杯葛百度”就能瓦解的,何况这种出于一时激愤的杯葛面积及时效究竟多大还需打上一个问号。同时,百度与导航网站的亲密合作、与内容平台的赋能交易、与服务产业的深度瓜葛,都有着成熟且稳定的流量管理模式,打破这种局面,也不是“从此不在浏览器里输入”的自我鼓励可以轻易办到。
7、不过,让百度感受到“疼痛”用户的流失、收入的下降、份额的萎缩以及应诉成本的加大仍是解决医疗行业虚假广告泛滥的唯一方法,在这个世界,从来只有痛定思痛,而不存在良心发现,公众亦无法对企业家去进行预先的良知政审。简而言之,切断对于百度的依赖,离开百度治理的领土,直至水滴石穿。
8、当然,义愤也会带来别样形式的期许,比如很多人认为,政府应当“管管百度”,要是能把百度这家邪恶的企业给关停查抄,那就再好不过了。恕我直言,权力固然有其“快刀斩乱麻”的特性,但是这种嘴上痛快与大多数诅咒一样,除了泄欲,毫无作用。何况在这个产业链上,百度只是下游分发的一环,在更上游的那些黄金位置比如医疗资质的审批和寻租政府难逃其咎,板子打给百度,也就意味着要打到自己身上。
9、站在个人角度,杜绝百度的危害很容易,你不去访问百度及其裙带产品即可,它可没有能力强迫你去接受医疗欺诈,只是在声讨百度的集体中,动辄指责他人“姿态不如我意,必是巧妙洗地”,这种裹着愚蠢而自信的暗箭就很难防范了。至于Google在违禁药品(包含非法处方药、未经FDA通过的测试药等)上的吃亏,或许也值得一看:曾有药贩通过购买近义关键词而不是实际关键词来绕开Google的监管,而Google则被北美两个大国的检方逼着接受一张又一张的高额罚单,最后Google实在头大觉得这事儿自己的确拿捏不好分寸,把大部分的药品广告品类都给直接关了钱不好挣,于是不挣,用中国的话来讲,就是“有所不为”。
10、另外,医疗属于专业领域,即使百度没有出现虚假广告的问题,用户也不应依赖搜索引擎这类非专业工具寻求解答,因为其中的风险和责任主体的确难以划清。推荐来自比利时的一支视频:Don't google it。
视频:/boke/page/f/m/g/f0197cy6cmg.html
作者 阑夕 微信公众帐号:techread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媒体之声立场
本文由 阑夕 授权 媒体之声 发表,并经媒体之声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媒体之声)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edia/28408.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媒体之声(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热点资讯[]&&&&[]&&&&[]&&&&[]&&&&[]&&&&[]&&&&[]&&&&[]&&&&[]&&&&[]&&&&
专访钱东奇:AI落地还要十年 你很酷不代表能存活
机器更了解人类?杜比实验室用生物传感器理解人类反应
一个由人工智能管理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
惊世骇俗?人工智能完虐柯洁前你要知道这些事儿
谷歌正打造超速AI,能像人类一样快速学习
从AWE看智能家居:语音公司或成未来最大赢家
虽然机器人经济,可能将无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工作岗位消失,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样的自动化经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济优势。 去年以来,人工智能便成了科技圈的宠儿,其他诸如AR、VR的,似乎都消失不见。而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工智
由于在比特币世界,等待验证的交易数量激增,比特币的使用成本变高,对于区块容量的争论也愈演愈烈,比特币面临着一个核心技术危机硬分叉。硬分叉,是当比特币协议规则发生改变,旧节点拒绝接受由新节点创造的区块的情况。违反规则的区块将被忽视,矿工会按
Adziu Valentino Liberace本人在演奏,但其实演奏者是一个机器人。 这个钢琴超级机器人名叫Arpeggio,其设计意图就是可以弹奏任何钢琴,并能良好配合琴键和踏板的操作。 目前,这个机器人可以演奏1000多首曲子,准确控制256种踏板操作,能够极准确模仿人类表
本文作者:Roboticists 导语:腾讯入股Tesla,Tesla自动驾驶核心算法负责人却跳槽英伟达。巨头大战一触即发。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新智驾按:本文作者夹子,汽车行业资深从业者,微信公众号Roboticists。 尽管Tesla高管离职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Director
《西部世界》式的AI会有多危险? 科技讯3月7日消息,《西部世界》(Westworld)级别的人工智能会有多危险呢?国外媒体Futurism撰文称,该电视剧探讨了有关人工智能伦理和意识的一些哲学问题,虽然现实中不大可能会出现剧中那样的血腥场景,但我们最好还是要
根据《巴伦周刊》的最新报道,来自萨斯奎汉纳金融集团(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分析师克里斯托弗?罗兰在分析了供应链的情况之后表示,苹果的第三代Apple Watch很有可能会加入移动数据连接。 具体来说,罗兰表示2017年的第三代Apple Watch将会包括一
最坏的情况下,平均开1公里就要司机帮忙。 无人驾驶车,最理想的就是什么时候都不用人来管。 但Uber的无人车,目前开不到2公里就要人工干预一次。 所谓的人工干预指的是,上路测试的无人车在行驶过程中通常配有专人(例如司机)监控,处理行驶过程中的故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度魏则西事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