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抢花炮炮、摔跤和荡秋千分别是哪个民族的体育活动

花炮是哪个少数民族特有的体育运动
花炮是哪个少数民族特有的体育运动
08-12-17 &匿名提问
花炮,又称“抢花炮”或“中国式橄榄球”,是一项发源于壮族、侗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贵州、广西等地,抢花炮活动广泛流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花炮节”或秋收以后开展最为踊跃。花炮比赛就是在抢花炮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986年,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花炮第一次被列为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根据最新修订的比赛规则,花炮是由两个队参加的集体比赛项目,每场比赛双方各出场8名运动员在场上争抢花炮,一方持花炮奔跑、传递,使花炮进入对方的花篮得分;另下方则进行争抢,阻止对方得分。全场比赛时间4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20分钟,中间休息1O分钟,得分多者为胜队。   花炮比赛场地为表面平坦的长方形草坪或土地,长60米,壳50米。以前,比赛用的“花炮”是装满火药的铁环,用火药进行发射。为了保证比赛,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 “花炮”改由塑胶材料制成,形似圆饼,使用发炮机发射。
  第八届合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为了使比赛器材更加科学规范,以促进比赛公平公正,比赛使用的”花炮”和发炮机都被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花炮”和发炮机质地更加轻巧、便于使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现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特征及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始。中国现代民族传统体育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53年9月,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隆重举行。继后,在全国运动会上也分别举行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和比赛。1982年9月,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举办了规模盛大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后又分别在新疆的乌鲁木齐市、广西的南宁市、云南的昆明市和北京市(西藏的拉萨市为分赛场)举办了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传统体育得到了空前的传播和交流。 现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 一武术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成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列为学校体育的内容。各级武术行政组织、研究机构相继成立。1955年国家体委设立武术研究室;1956年成立中国武术协会;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并于1958年制定出《武术竞赛规则》1975年列为全国运动会比赛项目;1979年国家体委发出了《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对武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各地普遍建立了业余体校武术班、体育中学武术班和武术学校、武术教材、专著、杂志陆续出版。武术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从80年代到本世纪末,中国武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相继成立了中国武术学会、中国武术研究院。1987年亚洲武术联合会成立,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成立。以武术套路和散手为基本框架的新的全国武术竞赛制度已基本形成;武术运动员、教练员等级制度已趋于完善;武术已进入大、中、小学体育课堂,体育院校已恢复招收武术硕士研究生、博士生;武术的学术研究活动也十分活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专著相继面世,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会向纵深研究的良好势态;世界性比赛、教练员培训等活动开展活跃,使武术这一传统文化遗产在发扬光大的过程中逐步推向世界,为武术的发展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二摔跤 现代摔跤运动是在继承和吸收各种摔跤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两人徒手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将对方摔倒的对抗性运动。1953年被列入国家正式比赛项目。1956年和1957年分别颁布了《中国式摔跤等级运动员制度》和《中国式摔跤规则》。 三射箭 在现代,射箭仍然是各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每年春节初二,黎家村寨都要举行射箭比赛。比赛时,拿一条牛腿挂在50米远的大树上,各村选出一名射手,谁射中牛腿,牛腿就归谁;又如锡伯族,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迁移节和正月间,各村之间相约举行射箭比赛,各方派出对等的人数,商定比赛的箭数和距离,以射靶中环决定胜负。还有藏族人民在春节、六月会、国庆节等节日都要举行射箭比赛。自射箭成为现代运动项目后,少数民族射箭运动员在国内射箭比赛中曾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如锡伯族射箭运动员汝光,在第四届全运会上获得男子双轮全能冠军;郭梅珍获得女子全能和单项冠、亚军。在国际比赛中,中国女子射箭多次打破世界纪录,跨入世界射箭的先进行列。 四射弩 射弩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非常盛行。僳僳族村赛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都要举行比赛。比赛时以油煎糍粑和肉片悬于远处树上为箭靶,射手依次发射,射中者取走糙粑和肉片,以得多者为优胜。在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云南、广西选手进行了精彩的射弩表演。在1986年8月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射多被列为正式竞赛项目。 五秋千 秋千在朝鲜族。高山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中流行。一般在喜庆节日期间进行比赛活动。如纳西族在春节期间,秋千场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单荡、双荡,交替频繁,比赛以时间长短和荡绳高低进行评分,观者连声喝彩,热闹非凡。又如白族每逢春节,各村寨都要举行为期一周的“秋千会”。他们说:“打一回秋千,平安三百六十天”。再如台湾省的高山族,每到风和日丽的天气,妇女们常邀约友伴,穿着盛装去打秋千。 朝鲜族妇女荡秋千最初是用树枝或花枝吊起来作为目标,以脚尖踢着或用嘴叼着为胜,后发展成为以碰铜铃争高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运动员曾被邀请到北京。天津等地进行秋千表演。1982年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朝鲜族的秋千表演博得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喝彩。 六赛马 赛马比赛和表演在善骑的民族中已成习惯。如苗族,为庆丰收,新春前后定期举行“赛马会”;藏族有世代流传的赛马大会以善骑而著称的哈萨克族,赛马多在“五一”“十一”等节日举行;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的蒙古族,赛马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几个人在路上相逢也要进行赛马比赛。在‘那达慕”大会期间,更是热闹非凡,方圆近百里的牧民,都要驱车乘马赶来参加赛马比赛。 七赛龙舟 赛龙舟亦称龙舟竞渡,现已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传统体育项目,每年的适宜季节和节日都要举行龙舟竞渡,并时常举办国际性的比赛。 八打木球 打木球是回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民聚居地,由儿童放牧时玩的“赶毛球”“打篮子”游戏演变而成。在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进行了表演,受到广泛的欢迎。在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 九抢花炮 抢花炮是侗族民间一项独特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广西、贵州、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比较盛行,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三“花炮节”时举行。按照侗族习俗,分为头炮、二炮、三炮、抢得头炮,人财兴旺;抢得二炮,五谷丰登;抢得三炮,吉祥如意。比赛多以村寨为单位,抢到花炮的村寨,奖给一个镜屏,并赠送肉、酒、糯米和糖粑。抢得头炮的村寨筹办次年的“花炮节”。 1985年国家体委制订了《抢花炮竞赛规则》,抢花炮在198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被列入竞赛项目。 十二贵摔跤 二贵摔跤,亦称“乔相扑”。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项体力。智力。灵敏性很强的娱乐体育活动。表演者以双腿双臂分别装扮成两人下肢,背负一个木架,装两个假人,着不同服装,互相抱臂扭摔。表演者手足互绊、勾别、扫、拐等形成各种摔跤的动作,如圈场、拜四方、摔八门、立撑、跪撑、拌跤、卧滚、侧翻等。春节期间,在民间花会中极为引人注目。 (十一)珍珠球 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 1989年6月和1990年8月分别在承德和丹东举办过两次全国珍珠球邀请赛。在1990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十二)放风筝 放风筝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目前已风行世界,有许多国家每年都举行风筝节。中国于1988年把放风筝正式列为体育比赛项目,并在山东省潍坊市成功地举办了“国际风筝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风筝爱好者。 (十三)打磨秋 打磨秋是哈尼族传统体育活动。磨秋,用一根比较坚硬的木头栽在寨边的草坪上,2米左右高,顶部稍细。以作轴心,再用一根横木杆,中间凿凹,架在轴上。打磨秋时,横木两端各伏一二人,既可伏在杆上池可骑在杆上。先是抵杆来回旋转,继而一头升起一头落地,此起彼落地旋转荡悠。 节日期间,如每年农历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是哈尼族一年一度的“苦扎扎”节,各村寨的人都要聚集在磨秋场上,以打磨秋欢庆春耕的顺利完成,并预祝五谷丰登。 (十四)赛骆驼 赛骆驼为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一带。每逢春节举行,男女一起参加。比赛时,骑手身着民族服装,骑着骆驼在起跑线上排成一行。裁判发令后,骑手即挥鞭驱使骆驼疾跑。赛程一般为3-5公里,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若在赛途中置靶进行射击比赛,以中靶多少决定胜负,称为“骆驼射击比赛”。 (十五)跳板 跳板为朝鲜族妇女传统体育活动。在每年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喜庆节日里举行。 跳板比赛,在过去是二女子在板上对立纵跳,一起一落,得势则可腾起2米左右。现代跳板比赛逐渐向赛技巧方向发展,增加了许多高难动作,如屈蹲、分腿、旋转、空中前后翻身等。 (十六)打飞棒 打飞棒为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是勤劳勇敢的土家族人民为保卫劳动果实不受野兽。鸟类的损毁而创造。现已形成了整套表演竞赛项目。 打飞棒项目,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由两位湘西土家族青年作了精彩表演。打出的飞棒刁钻,角度多变。深受观众欢迎。 (十七)波依阔 波依阔是达翰尔族传统体育项目。 现代曲棍球与波依阔极其相似。为此,莫力达瓦达翰尔族自治旗在波依阔运动的基础上,成立了曲棍球队,并在多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同时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十八)推竿 推竿为羌族传统体育项目。 推竿是一根约4米长小碗口粗的木杆。先由一个人半蹲在地上,双手紧握木杆的一端,双腿夹杆用力顶住,作为防守,另一人相对,双手紧摄木杆另一端,用力前推,作为进攻。要求木杆平衡,不准一头抬高或左右偏摆。裁判发令,攻者开始向前推,以拍5下或10下巴掌(约5-10秒)的时间为限,如果进攻的一方把防守一方推倒或推过约15厘米的界线,就算胜一局,反之则为败。双方轮流攻守,三局二胜。 (十九)跳竹竿 跳竹竿为京族传统体育活动。 跳竹竿的设备很简单,用两条长木平放在地上冲间相距3米左右。在两条长木上横放8根竹竿,分成4对,由8名男子(或女子)分成两排,每排4人,分别蹲于两条长木边,双手各拿一根竹竿的一端。旁边一人打着有节奏的鼓点,操竿人按拍节敲木杆、合竹竿,一敲一合,或二敲一合,发出节奏很强的欢快悦耳的声响。跳者为年青姑娘,人数不定。她们随着敲竹竿的拍子,按照竹竿开合的节奏,巧妙在地4个空格中一步一跳,边跳边舞,穿梭往返。双人跳或多人跳均可,其动作协调整齐,前后互相照应,舒展而优美。 (二十)雪地走 雪地走为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由清代宫廷女子在雪地里比谁走得快而不湿鞋的活动演变而来。在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广泛开展。通常作为运动会中的游戏表演活动,其趣味性强,能达到活跃赛场气氛之目的,深受观众欢迎。 雪地走是在田径场或平坦雪地上取60米。80米或100米的距离,设起点和终点。要求将鞋底垫高10厘米(或穿木展)。走时既要维持身体平衡,又要有一定的速度,接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列名次。 (二十一)东巴跳 东巴跳是纳西族一项以练武为主。文体结合的传统体育活动。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过去多在祭礼、婚丧或民族节日中集体演练,人数多达数百人,宗教色彩甚浓。现在表演的练刀跳、弓箭跳、磨刀跳等,是经过初步改革,保留了有益身心健康的古典操功部分,已成为锻炼身体的活动。 东巴跳在1982年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作过表演,其板铃及刀,富有民间神话特色。它反映了纳西族人民不畏强暴、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 (二十二)跳竹 跳竹为怒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是练习跳高的一种方法。它不用跳高架,只是将一根青竹的两端插在地下,使竹背成弓形即可,跳者从竹子的最高处越过,跳得最高者为优胜。 (二十三)抛绣球 抛绣球为壮族人民开展得最为普及的传统体育活动。 各地抛绣球的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在草坪或空地上竖一根高10米以上的木杆,顶端钉一块1米见方的木板,板中凿上直径60厘米左右的圆孔;有的做成喇叭形,面对女方的孔大,面对男方的孔小。圆孔周围还有一些小洞。大小孔、洞的周围都糊上颜色不同的绸布或纸,一者目标显著,二者比较美观。竞赛以抛出的绣球能穿过圆孔为胜,不中为负。有的不竖木杆,要求抛过歌棚棚顶,绣球落入对方场内,凡抛不过棚顶、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抢来的绣球,都算负方。抛绣球时,不论上述哪种方法,都是男女分开,各站一边,人数大体相等。每次一男一女相向对投,每负一次,被对方俘虏一人,直至一方无人,方为结束。 (二十四)踢毽子 踢毽子为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小门踢和大门踢。小门又分为踢、栖、挺、平、约五类从门包括跳、撑、鞋、壳、拉、扒、踩七类。大门踢比小门踢运动量大,难度也大些。比赛分为单一动作、成套动作两种类型。一般以连续踢毯子的数量和动作的难度来决定胜负。 (二十五)斗牛 斗牛是苗、侗、黎等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苗族斗牛多在喜庆节日里进行。先用甜酒喂牛,以树叶障牛目,在芦签声中,两名青年各牵一牛绕赛场一圈,然后迅速摘去障牛目的树叶,使两牛相互接触,交角搏斗,四周观众呐喊助威。胜牛,角上挂彩条,牛主获酒肉奖励。 侗族斗牛在每年二月和八月亥日的“斗牛节”举行。双方寨主预先商量比赛条件,然后取一竹枝,对劈为二,各持一片为凭。斗牛开始,先使两牛狠撞一角。当牛斗至激烈时,为不使牛受重伤,裁判一声笛鸣,双方各走出数十名青壮年,以绳索套住本方牛的左后腿,奋力后拉,此时的斗牛已变成人牛拔河,先拉开牛者,表明体力强壮,判为优胜。 中国少数民族众多,传统体育活动也各具特色,即使同一名称的体育活动在不同的民族也不尽相同,如类似拔河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黎族叫“拉乌龟”,在瑶族则叫“拔扁担”,在达斡尔族又叫“颈力拉绳”等。 回答者:摇摇鼠 - 魔法学徒 一级 1-30 10:22 民族也不尽相同,如类似拔河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黎族叫“拉乌龟”,在瑶族则叫“拔扁担”,在达斡尔族又叫“颈力拉绳”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抢花炮是流行在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的一种民间运动。在贵州、湖南、广西一带比较多。 每年春节或者其他重大节庆,黎平、从江等地的侗族群众便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按照传统习惯,以村寨为单位进行抢花炮比赛。   比赛场上,队员们你争我抢,用传递、掩护、假动作、奔跑等方法,力图把用红绿布缠绕的花炮放进对方花篮内。花炮分为头炮、二炮、三炮。据侗族老人传说,抢得头炮象征“吉祥如意”,抢得二炮象征“风调雨顺”,抢得三炮象征“五谷丰登”。   “抢花炮”具有强烈的对抗性,攻防转换快,既要有个人突破,又要有整体的配合。因此被誉为 “东方橄榄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侗、壮、仫佬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和湖南通道等地。各地节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  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花炮节最为热闹。主要活动是各村寨组织抢花炮。花炮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然后点燃放炮,小铁环冲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预定人员即奋力争抢,夺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为优胜。抢到花炮则意味着吉利幸福,可获得猪、羊、红蛋、酒和镜屏等奖励。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还有四、五炮。抢花炮仅限于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组队,也可跨村寨自由组队。  抢花炮原为还愿求嗣的民间宗教仪俗,现已发展成为群众性文体活动,并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浏阳是“中国烟花之乡”,也是全球最大的花炮生产和出口基地。作为市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花炮在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致力于扩大浏阳经济发展的外向度,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成功地组织了多次大型节会活动。历次节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浏阳改革开放的新成果,大幅度提高了浏阳和浏阳产业的知名度,加强了浏阳与国内外的交流和合作,为浏阳花炮开拓市场空间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直接推动和促进了我市花炮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浏阳花炮的品位,扩大浏阳花炮的销售量,促进市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使浏阳经济迅速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市委、市政府决定主办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民族传统体育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有武术、太极拳、气功、中国式摔跤、中国象棋、围棋等。
  武术既能健身又可防身,在中国,练武术的人相当普遍。武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徒手拳术和器械攻防,有各自的流派和套路。 太极拳是中国拳术的一种,为“练身”、“练意”、“练气”三结合的整体运动。其重点是以意念引导动作,意动身随,动作柔中有刚,拳姿优美。
  气功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健身术,通过练功者控制意念、调整呼吸,达到健身、延年、祛病和增强生理功能的目的。
  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如蒙古族的摔跤和马术、藏族的赛牦牛、朝鲜族的跳板和荡秋千、苗族的射弩等,既有娱乐性,又有较强的竞技性。
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联合主办、地方政府承办的全国性民族体育运动会。日至12日在天津举办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会的宗旨是: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民族体育之花绽神州 谱民族团结新篇章
从濒临失传到大放异彩,从囿于本民族一地到走向全国--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少数民族体育迎来了生机勃发的春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日益得到保护与传承。
努力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化石"
有人说,"打开民族体育的花名册,就如同打开了一部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的确,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千百年来生产生活技能和节庆习俗的生动再现,蕴含着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但过去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落后、观念束缚,许多传统体育项目或自生自灭,或囿于本民族的一隅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被誉为民族文化"活化石"的传统体育得以发扬光大。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共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其中有700多个来源于55个少数民族。比如,藏族的赛牦牛和押加;苗族的射弩;朝鲜族的跳板;满族的珍珠球;侗族的抢花炮;瑶族的打陀螺;布朗族的藤球等等。
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族运动会"),堪称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最大平台。1953年民族运动会刚起步时,参赛运动员仅有来自13个民族的395人,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分别只有5个和3个;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最近一届民族运动会(2007年)的参赛运动员已增加至55个民族的6000多人,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分别达到15个和148个。
文化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数十所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各地的民族中、小学校也都设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湖北民族学院的倪东业表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入校园,在增加学校体育趣味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让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有效传承。
"达瓦孜"(高空走绳)是维吾尔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由于从事"达瓦孜"表演难度大、风险高,加之缺乏资金来源,这项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一度陷入濒危境地。2006年,"达瓦孜"与蒙古族的博克,朝鲜族的跳板、秋千以及达斡尔族的传统曲棍球竞技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艺术研究所的李季莲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尽可能改善这些传承人生存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传承效能。
今年年初,"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阿迪力与新疆其他二十多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一起,领到了国家补贴。"我赶上了好时候,"阿迪力说,"'达瓦孜'不仅是维吾尔族的民间艺术,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感谢祖先留下了这么好的一门艺术,更感谢国家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去发展它。"
体育交流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1953年11月,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盛会在天津召开,这就是"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这次运动会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民族形式召开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体育盛会。这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推动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次运动会后来被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1982年,第二届民族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此后形成了每四年一届的传统。迄今,民族运动会已先后"走"遍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交流、欢聚、和谐"是民族运动会的永恒主题。在民族运动会这个平台之上,各民族运动健儿们在场上切磋技艺,在场下畅叙友情,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
在2007年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射弩比赛中,实力稍胜一筹的重庆队员主动给上海队员传授比赛"窍门",西藏选手巴桑罗布则在赢得朝鲜族式摔跤冠军后与吉林选手紧紧拥抱。在民族运动会上,像这样体现各民族兄弟情谊的感人场景比比皆是。
在民族运动会的推动下,各民族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将本民族的特色传统体育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再只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特产",而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财富。赛龙舟、射弩、抢花炮等原本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项目,如今也出现在北方大地;北方满族人民酷爱的珍珠球,也在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中生了根。
在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民族式摔跤更是出现了"奇怪"的现象--西藏队拿到了朝鲜族式摔跤和格(彝族式摔跤)的冠军,而新疆队夺走了北嘎(藏族式摔跤)的金牌。本来极富民族个性的民族式摔跤,却很难再从名字上来判断金牌的归属。许多代表团同时参加多种摔跤的角逐,反映出民族体育文化大融合的现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蓬勃发展为竞技体育带来福音
五大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少数民族群众喜好运动,高原、亚高原的环境锻造出他们过人的体育天赋,使得他们在发展力量型、耐力型项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从这些地区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
广西体育是与壮族"体操王子"李宁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李宁以体操生涯中106枚金牌及14个奥运会、世界冠军头衔的辉煌成绩,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体操史上的奇迹。
与李宁一同开启中国体操辉煌时代的马燕红,则是回族体育的骄傲。中国第一位体操世界冠军、中国第一位奥运会体操冠军、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中国体操史上的多个第一都是由马燕红创造的。
在中国冲击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征程中,少数民族运动员的贡献有目共睹:2000年悉尼奥运会,来自湘西的土家族姑娘杨霞为中国夺得奥运会历史上首枚女子举重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侗族姑娘李婷与队友劳丽诗搭档,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在女子双人10米跳台项目上夺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勇夺51金,第一次荣登金牌榜首位,这其中也有少数民族运动员的功劳--举重冠军龙清泉(苗族)和拳击冠军张小平(蒙古族)。
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是1960年5月25日,藏族登山队员贡布和两位汉族队友携手登上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人类首次从北坡征服地球之巅的梦想。此后,雪域高原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登山英雄,他们一次次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1993年成立的"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历经14年的不懈奋斗,终于在2007年7月完成登顶全部14座高峰的壮举。2008年5月8日,包括10多名藏族队员在内的中国登山健儿们将奥林匹克圣火首次送上了海拔8844.43米的地球之巅,在世界登山史和奥运史上又书写了新的传奇。
回首60年,在党的民族政策引领下,少数民族地区由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家乡巨变为少数民族体育不断输入发展的动力,而少数民族体育的兴盛也为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起到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有、、、、、等。  武术既能健身又可防身,在,练武术的人相当普遍。武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徒手拳术和器械攻防,有各自的流派和套路。 太极拳是中国拳术的一种,为“练身”、“练意”、“练气”三结合的整体运动。其重点是以意念引导动作,意动身随,动作柔中有刚,拳姿优美。  气功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健身术,通过练功者控制意念、调整呼吸,达到健身、延年、祛病和增强生理功能的目的。  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如蒙古族的摔跤和马术、藏族的赛牦牛、朝鲜族的跳板和荡秋千、苗族的射弩等,既有娱乐性,又有较强的竞技性。&&& 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联合主办、地方政府承办的全国性民族体育运动会。日至12日在天津举办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会的宗旨是: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从濒临失传到大放异彩,从囿于本民族一地到走向全国--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少数民族体育迎来了生机勃发的春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日益得到保护与传承。努力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化石”&&& 有人说,“打开民族体育的花名册,就如同打开了一部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的确,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千百年来生产生活技能和节庆习俗的生动再现,蕴含着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但过去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落后、观念束缚,许多传统体育项目或自生自灭,或囿于本民族的一隅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被誉为民族文化“活化石”的传统体育得以发扬光大。&&&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共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其中有700多个来源于55个少数民族。比如,藏族的赛牦牛和押加;苗族的射弩;朝鲜族的跳板;满族的珍珠球;侗族的抢花炮;瑶族的打陀螺;布朗族的藤球等等。&&& 四年一届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民族运动会”),堪称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最大平台。1953年民族运动会刚起步时,参赛运动员仅有来自13个民族的395人,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分别只有5个和3个;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最近一届民族运动会(2007年)的参赛运动员已增加至55个民族的6000多人,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分别达到15个和148个。&&& 文化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数十所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各地的民族中、小学校也都设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湖北民族学院的倪东业表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入校园,在增加学校体育趣味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让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有效传承。&&& “达瓦孜”(高空走绳)是维吾尔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由于从事“达瓦孜”表演难度大、风险高,加之缺乏资金来源,这项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一度陷入濒危境地。2006年,“达瓦孜”与蒙古族的博克,朝鲜族的跳板、秋千以及达斡尔族的传统曲棍球竞技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艺术研究所的李季莲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尽可能改善这些传承人生存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传承效能。&&& 今年年初,“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阿迪力与新疆其他二十多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一起,领到了国家补贴。“我赶上了好时候,”阿迪力说,“'达瓦孜'不仅是维吾尔族的民间艺术,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感谢祖先留下了这么好的一门艺术,更感谢国家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去发展它。”体育交流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1953年11月,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盛会在天津召开,这就是“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这次运动会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民族形式召开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体育盛会。这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推动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次运动会后来被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1982年,第二届民族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此后形成了每四年一届的传统。迄今,民族运动会已先后“走”遍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交流、欢聚、和谐”是民族运动会的永恒主题。在民族运动会这个平台之上,各民族运动健儿们在场上切磋技艺,在场下畅叙友情,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 在2007年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射弩比赛中,实力稍胜一筹的重庆队员主动给上海队员传授比赛“窍门”,西藏选手巴桑罗布则在赢得朝鲜族式摔跤冠军后与吉林选手紧紧拥抱。在民族运动会上,像这样体现各民族兄弟情谊的感人场景比比皆是。&&& 在民族运动会的推动下,各民族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将本民族的特色传统体育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再只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特产”,而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财富。赛龙舟、射弩、抢花炮等原本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项目,如今也出现在北方大地;北方满族人民酷爱的珍珠球,也在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中生了根。&&& 在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民族式摔跤更是出现了“奇怪”的现象--西藏队拿到了朝鲜族式摔跤和格(彝族式摔跤)的冠军,而新疆队夺走了北嘎(藏族式摔跤)的金牌。本来极富民族个性的民族式摔跤,却很难再从名字上来判断金牌的归属。许多代表团同时参加多种摔跤的角逐,反映出民族体育文化大融合的现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蓬勃发展为竞技体育带来福音&&& 五大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少数民族群众喜好运动,高原、亚高原的环境锻造出他们过人的体育天赋,使得他们在发展力量型、耐力型项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从这些地区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 广西体育是与壮族“体操王子”李宁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李宁以体操生涯中106枚金牌及14个奥运会、世界冠军头衔的辉煌成绩,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体操史上的奇迹。&&& 与李宁一同开启中国体操辉煌时代的马燕红,则是回族体育的骄傲。中国第一位体操世界冠军、中国第一位奥运会体操冠军、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中国体操史上的多个第一都是由马燕红创造的。&&& 在中国冲击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征程中,少数民族运动员的贡献有目共睹:2000年悉尼奥运会,来自湘西的土家族姑娘杨霞为中国夺得奥运会历史上首枚女子举重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侗族姑娘李婷与队友劳丽诗搭档,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在女子双人10米跳台项目上夺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勇夺51金,第一次荣登金牌榜首位,这其中也有少数民族运动员的功劳--举重冠军龙清泉(苗族)和拳击冠军张小平(蒙古族)。&&& 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是1960年5月25日,藏族登山队员贡布和两位汉族队友携手登上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人类首次从北坡征服地球之巅的梦想。此后,雪域高原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登山英雄,他们一次次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1993年成立的“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历经14年的不懈奋斗,终于在2007年7月完成登顶全部14座高峰的壮举。2008年5月8日,包括10多名藏族队员在内的中国登山健儿们将奥林匹克圣火首次送上了海拔8844.43米的地球之巅,在世界登山史和奥运史上又书写了新的传奇。&&& 回首60年,在党的民族政策引领下,少数民族地区由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家乡巨变为少数民族体育不断输入发展的动力,而少数民族体育的兴盛也为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起到不可替代的助推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后诞抢花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