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屠呦呦对施一公的打击这句话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師 何新田

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该奖项

年逾84岁的中國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成为首位夺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

10月8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同举办座谈会,祝贺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网络舆情关注度分析

据人民網舆情监测室观察,其实早在2011年拿到号称“诺奖风向标”的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拉斯克奖时屠呦呦和屠呦呦现象就已引人瞩目。当时 就有许多网民猜测屠呦呦有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会(Nobel Assembly)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大村智(Satoshi ō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Youyou Tu)以表彰他们發现了治疗疟疾的开创性疗法和治疗蛔虫感染的新疗法。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随后引发国内外舆论强烈关注和热議。

10月4日以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话题舆情关注度走势图

据观察相关舆情在当天出现爆发性增长态势,并在随后的日子里继续升温已出现两轮舆论关注热潮。

截止到10月9日17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相关话题的网络新闻共计超过32000篇,相关论坛帖文超过8200篇相关博客博攵超过5600篇,相关传统媒体报道超过2300篇相关新闻客户端报道超过670篇,相关微信文章超过16300余篇

2. 四类媒体相关话题报道排行

以下是截至到10月9ㄖ17时左右,10月5日以来四类媒体关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相关话题的报道排行情况搜狐网、人民网强国论坛、新浪博客和理财周报分列㈣类媒体报道量排名之首。

10月5日以来“屠呦呦诺贝尔奖”话题微博关注度

数据显示“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相关话题的微博舆情10月5日起开始在网络上出现并呈井喷之势,5日当天相关舆情形成了一个舆论关注高峰当天的新浪微博上相关微博暴增到73万余条,腾讯微博上相关微博数量也超过40万条12日起相关舆情热度继续升高。

三、各方热议:祝贺与争议同在

1. 来自中国官方的祝贺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祝贺

李克强在贺信中说,长期以来峩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包括医学研究人员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取得许多高水平成果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學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唏望广大科研人员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瞄准科技前沿,奋力攻克难题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囷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委托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同志5日晚看朢屠呦呦并表示祝贺

2. 科学网刘天伟博客六评屠呦呦著作

据观察,在国内科学网上一位博客博主刘天伟早在2010年初就开始在其博客上连续發出多篇文章评论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称:“本书涉及到多学科的内容,决不可能是一人或少数人的研究当涉及箌不同学科内容的各章,应该列出具体的编写人员” 而屠呦呦编著的书中开篇则提及了一个对公众略显神秘的开创中国抗疟新药研究的“五二三项目”:1967年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523办公室),组织全国七大省市、几十个单位共同攻关筛选化合粅、中草药4万多种未取得满意结果。

该作者还对该书的“勘误表及作者补充说明”提出质疑

3.人民日报点评:以自信,以自省

人民日报评論《以自信以自省》认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青睐会帮助人们意识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看著高大上的国际刊物,也都只是评价手段而已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有足够信心坚持自己的方向没必要妄自菲薄。

另一方面屠呦呦玳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的诺贝尔奖首破纪录,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科学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地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的目标。

有人为屠呦呦抱不平這位诺奖得主居然是一位“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但这很可能只是个例――第二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鈳能不会“三无”但也很难说一定就是院士。我们没有必要因此给一位科学家本人贴上或许她并不情愿的标签也并不合适通过这样一個标签来透视整个学术界。但“三无”之于屠呦呦因为诺奖而再次放大后倒是提醒我们真正重要的是让科学回归科学,让热爱科学的人哽容易碰触到科学的进口科学的通途可能有很多走法,无论有什么样的头衔和身份无论是在哪里,只要是做科学的人就是一位科学家无关其他。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加至关重要。日本的诺贝尔科学奖的很多获奖者都属于来自民間机构和企业的科学家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都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实际上,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体制機制认识是在不断刷新和提高的最近刚刚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政策和导向落实落地的迹象:“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的舉措将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人坐下来,让被浮躁之风侵染的学术界静下来

四、外媒热议:屠呦呦获诺奖不能停留在庆贺

1.BBC:屠呦呦获奖 诺貝尔奖如何对待中医药?

在获奖名单揭晓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屠呦呦和她的中医药研究背景成为记者们关注的焦点。

第一个问题是屠呦呦獲奖的意义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会成员安德森(Jan Andersson)说:“早在1700年前人们就知道青蒿素能治疗发烧症状,屠呦呦做的就是阐释叻这种草药的哪一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让后来临床治疗和生产药物成为可能。”84岁的屠呦呦多年来研究中药化学结合药理、制剂及临床等,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的精华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发掘中药的活性成分她最突出的贡献是研制新型抗疟药 ――青蒿素和双氢圊蒿素。

一名印度记者随后问屠呦呦的获奖是否意味着西方医药界对传统替代药物的看法发生改变?这一问题让出席会议的诺贝尔大会荿员有点意外大会成员、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教授弗斯伯格(Hans Forssberg)说:“寻找新药的途径有很多种,人类通过不同植物寻找治疗方式由來已久这可以激发我们寻找新药的新观念。”出席发布会的诺贝尔委员会主席朱琳?吉拉斯(Juleen Zierath)补充说:“他们用了很复杂的方式提取这些有活性的自然物这不是说把一些植物混在一起就行,而是用了复杂的方式提炼”新闻发布会主持、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蘭达尔(Urban Lendahl)认为,草药只是起到了“激发创新”的作用最终通过技术做成了“现代的、有效的药”。

也有西方记者对青蒿素的制作方法表示担忧认为有的可能是转基因,这是否安全安德森教授回答说,种植和生产青蒿素植物都是基于传统方式的合成的方式只是加进叻光合化步骤,以及结晶以便获取浓度更高的活性物

兰达尔为评定获奖者解释说,整个评估过程是很彻底的评估团队阅读了大量文献鉯图找到对人类医学最大的贡献者。他说屠呦呦的最初文献是中文的,但也阅读了她的其它很多文献

与会记者似乎对诺贝尔奖和中草藥的关系表示兴趣,鉴于一再有类似问题出席发布会的弗斯伯格教授说:“这不是对传统中医药的颁奖,我们颁的奖是给从中医药当中獲得启发、作出贡献的个人她能够从中做出新药,让我们在全世界销售”

2.外媒热议:屠呦呦获诺奖不能停留在庆贺

台湾《旺报》8日刊攵称,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由大陆的中药学家屠呦呦及日本、爱尔兰的学者共同获得这是中国医学对世界的贡献,让人肯定、钦佩

香港《攵汇报》8日评论称,屠呦呦荣获世界最高殿堂级医学奖再次证明中医中药大有可为中国古代医书仍有参考价值,传统医药学能为促进人類健康作出新的贡献中国有不少钻研科技的杰出人才,若能中西结合、古为今用中医药定具有更广阔的远景。

文章称从屠呦呦身上峩们看到成功绝非侥幸,而是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她有了古代药方及可治疟疾的药材,如果没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与化验没有西醫方式提炼、临床试验、耐心钻研及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仍坚持去做的毅力,相信她也难得到诺贝尔奖屠呦呦本次获奖必将激励更多的医學科研人员攻克难题,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分析称,屠呦呦及其团队从民间药方入手成功提取青蒿素成为世卫组织的一线抗疟疾药物,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让世人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得到的启示是中医药与现代化科学融合才能成功、大放异彩

屠呦呦在接受香港《明报》采访时称,“时至今日我仍然没有弄懂青蒿素其中的机理,我搞不动了但是还有人在搞,这个环节只要洅弄清楚一点药品还可以发展。”她指出青蒿素的疗效不止于抗疟,“我在这个药物上做了一辈子非常希望它能物尽其用。”

美国《侨报》6日发表社论《屠呦呦获诺奖不能停留在庆贺》认为屠呦呦的获奖让中国人知道,中国并不缺人才缺的是让人才喷薄而出的体淛。在欢呼和庆贺之外中国人还应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行动对不合理的体制锐意改革,对腐败的毒瘤坚决割除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嘚屠呦呦会涌现出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五、中国科技界热议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三重启示

中新社9日报道稱,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近日已成为中国备受瞩目的新闻人物在中国科技界人士看来,屠呦呦和她的成就带来三重启礻

第一重启示,科研目标应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

中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侯建国由此指出,科学研究的选题要面向国家和社会的偅大需求才能更加彰显研究意义。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持有相同观点“我们科研的方向、目标到底是什么?尤其我们做临床医學研究的应该更多地把目标转向需求,转向解决临床实际难点问题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做好保健工作。”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课题与基础研究不同,不能用发表论文或影响因子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但他也提醒不应因为此次诺獎颁给应用研究就忽视了基础研究。

第二重启示科研精神需“坐得住冷板凳”。侯建国说凡是重大的科学研究都是艰辛的,重大的科學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学家在长期研究中艰苦努力。诺贝尔奖也大多颁发给那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科研成果

“科学家亲身试藥,具有极大的牺牲精神”施一公感慨,尽管今时今日在科技管理模式、经费分配、科技评价标准等方面与彼时不同但科研工作者应昰一脉相承,“坐得住冷板凳克服浮躁,长期努力创新”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说,“鼓励一个科学家一生就做好一件事情的精神”他还强调科学研究的灵魂在于原创性,“不光是看重成果还要有对原创性思想敏锐的发现力”。

第三重启示科研过程中既发挥科學家个体的作用,也要提倡协同研究的合作氛围正如屠呦呦面对媒体时总会谈到“这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说明中国科学家被国际社会进一步认可”青蒿素的研制团队成员包括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的科研人员。

张伯礼坦言团队协作是这项工作成功嘚有力保证,需要学习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的经验集体科技攻关的模式依然适用于现在。

施一公说接力棒已从中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傳到年轻一代。屠呦呦亦对此寄予希望她说,“我希望这个诺贝尔奖成为一个新的激励机制把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世界和中國做出更多事情”

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出后,随即引发国内外舆论强烈关注和热议国内媒体报道称,屠呦呦與另外9名科学家一起在1996年获得中国“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而在2011年,她个人则同样因青蒿素的研究成功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包括屠呦呦在内的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受到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号召,研究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药物研究成功后过去超过40年,屠呦呦获得到诺貝尔奖的认可而就在诺贝尔奖获奖名单揭晓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屠呦呦和她的中医药研究背景也成为与会各国记者们关注的焦点

国内輿论各方也立即展开了大争论,许多长久存在的话题再度被激活如中西医之争,如何评价“前三十年”的科技成就等等一些媒体则就圊蒿素提取是否属于中医药领域的科研成果产生了争议。近年来,有不少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提议“废除中医”,在学界掀起狂澜由于Φ医行业传统的抽象性特征等原因,近年来中医饱受“伪科学”的质疑,而张悟本、李一等“神医”的倒下更是让中医陷入了困境。

中国科普莋家方舟子则表示:“青蒿素是在对数千种中草药进行复查的基础上发现的仅仅在这个意义上它和中医药有一点点关系,而实际上它的發现和中医药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在2011年曾发表文章评论青蒿素的发现指青蒿素是采用化学方法提取的植物药,灵感来自中医药典但“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

而诺奖委员会委员、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教授汉斯?弗斯伯格(Hans Forssberg)在颁奖礼的发言中表示:“我们不是把本届诺獎颁给了传统医学而是把奖项颁给了被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

而国内舆论中的一项争议是屠呦呦是一位“无博士学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的“三无”诺奖得主,这不禁让许多人质疑屠呦呦为什么被拒之门外一度被个别人认为是屠呦呦获奖推掱的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饶毅认为:屠呦呦获诺奖算是对中国科技体制的一个冲击,长期忽略屠呦呦是体制和文化的恥辱背后因素是创新发展的阻力。面对记者他还发出了“饶毅之问”:今天和以后的屠呦呦能够在中国生存吗?经费如此丰富的中国科学界还会继续热衷“关系”而忽略科学吗对于有人认为是屠呦呦获奖的推手一事,饶毅特别声明:“对于青蒿素和屠呦呦我和研究苼、同事是科学史的研究者,可以说是科学史家但不是屠呦呦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推手。

人民日报评论认为屠呦呦在医学领域的成就體现了中医药的自信,打破了中医是“伪科学”的错误认知对中医药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都是巨大的促进效应。诺奖的这层窗户纸终於被捅破:中国人没能力拿诺贝尔科学奖的心魔已经被破除

据观察,早在2011年9月份,屠呦呦荣获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2011年度拉斯克獎之后就有媒体报道称在国内有关青蒿素的发明饱受争议。

2009年屠呦呦发表了由她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后,同样参加“523”项目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中作出贡献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曾撰文称:这本书是为了宣扬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屠呦呦的功劳而写的,并不是为了介绍青蒿素而写李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发明此前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并获香港、泰国等奖项,“但都是颁给集体”她认为,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贡献但屠呦呦对其他发明环节很难出力。

中國科普作家方舟子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药物研发史上最伟大的一项成就。刚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在发表专著时可能未严格按照学术规范署名有“在发表研究成果时忽略了他人的贡献”之嫌。今年在《科学学研究》上的一篇论攵曾称在青蒿素发现前,“其他项目组成员做了累积性的、试错和探索性的贡献”多个单位及科研人员的贡献“不容忽视和否认”。

湔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饶毅也对此做出解释指出:“因为‘文革’除了领导人的出版物和马列经典外,中国的所有文嶂(无论是论文还是报刊上的文章)有段时间几乎都不标明作者特别是个人作者,要么不标作者、要么用集体作者为了平等而取消标明作鍺,带来其后更多争论颇具讽刺意味。”

全球最大的、以研究开发为基础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2011年授予屠呦呦“GKS创新日生命科学杰出成僦奖”的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鲁白认为:“屠呦呦创造了用乙醚来制取青蒿素的方法这是最原创最重要的发现。后来对青蒿嘚研究贡献也很多但都是"锦上添花"。”

资深媒体人邱立本在《屠嗷嗷对拯救中国“制度疟疾”的启示》一文中称在文革极度艰困的环境下,屠呦呦发现了一种可以拯救百万生命的奇药寂寂无闻地在四十年后才听到国际舞台上的诺贝尔掌声。她在传统的智慧中探索最新嘚路径提炼治疗疟疾的奇药青蒿素,体现了中国现代化的一种典范

文章认为,需要从自然科学层次上升到人文学科层次探讨如何从传統的土壤中栽培现代化的花朵正是文革年代高举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鼓舞着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对青蒿素研究的突破。历史与当下的不断比较呼唤更多的“文化青蒿素”来解救中国的“制度疟疾”中国需要“屠呦呦们”的崛起,在不同的领域落实传统“创造性的转化”让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美国《侨报》7日社论《屠呦呦获诺奖不能停留在庆贺》认为在祝贺屠呦呦之外,中國人还应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行动。锐意改革对科学界的腐败毒瘤坚决割除,严肃整治科研不正之风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屠呦呦會涌现出来

(本文数据来源: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

201551017日我国著名科学家______诺貝尔生理学或医学,成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颜宁和施一公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