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喜欢发微信喜欢发朋友圈的人心态还多吗?

火车在她背后擦身而过,情况十分惊险。
派出所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对谢某某予以拘留。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微信用户已达8亿,数量宠大。现在微信已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
  具体归纳有哪几种人喜欢发朋友圈呢?
  1.旅游党
  喜欢旅游的人,三天两头晒自己地理坐标和旅游风景,感觉他们一得闲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发微信的心态,首先跟孙悟空在如来手指上写【到此一游】并尿了一摊是一样的,都是给自己来过的地方留念,再次就是或多或少的小虚荣。
  “嘿嘿,你刷朋友圈的功夫我已经去了好几个地了哦”,还有一种是真的觉得风景超级美,真诚想把美景分享给朋友,不过这得看他地理坐标在哪。
  2.美食党
  他们是九宫格狂魔,逢吃必发,好像每天都会去不同的地方吃,不光是正餐,还有咖啡甜点小吃零食每天不重样。
  我也是吃货,但是我看见好吃的绝对会先拿筷子而不是先拿手机啊喂!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话,应该是想证明自己每天都很充实吧,日子过得很小资,生活水平也允许自己每天这样消费。
  再来就是一种吃到美味的优越感,因为不是谁都能每天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卡路里也不允许你这样!说的身材,美食党瘦子占绝大多数,这就是对喝水都张长肉的人一种无声的刺激啊!
  3.自拍党
  不管他们在哪,在干什么,在他们的图里都被那或忧伤或明媚的45度角大脸占据一切视线,无论身处什么场合,根本不是他们想分享的重点,“今天的我长这样”才是他们要给大家展现的。
  正是指这类人,他们的重点是自己过完每一天的状态,对别人的看法不会特别在乎,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PS:偶尔自拍发一两张的不算在内,这里指的是一天好几个时间段都会发的。
  4.微商
  在微信上卖货赚钱的微商也是每天必刷的,就好比开实体店的老板,每天都必须去店里开店守店一样,如果哪天没有开店,人家就找不到你了。
  朋友圈也一样,哪天没有刷,你的微信好友就在想,你是不是生意不好,做不下去了。没有做微商了。
  你还觉得有哪些人最喜欢刷朋友圈呢?欢迎大家留言。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黑仔以“全方位各个渠道共赢模式”为核心价值观,通过我们的专...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Copyright (C) 2010 - 2015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新加坡眼官方网站现已正式上线
喜大普奔,欢迎注册
新加坡旅行频道已经开通,更多精美图文攻略,敬请关注
讨论 | 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用微信的朋友圈?
讨论 | 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用微信的朋友圈?
编辑日期: 字体:
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用微信的朋友圈?
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用微信的朋友圈?
另外,朋友圈会在多大程度上,抢占用户使用微博的时间?
新加坡网友 @胡扬 答案:
微信朋友圈的本质,拆开来看,就是“一个行为,两个基本诉求”。一个行为是晒,两个基本诉求是刷存在感和优越感。
个人观点是,优越感其实是存在感的另一种进化模式,但是无妨分开,以方便下面的解释。
在这两个基本诉求之下,有几种形式上的分类,看看你的朋友圈都被哪些人占领了高地:
晒日常生活:
我吃了什么?做了什么?玩了什么?在哪?和谁?什么时候?
随时随地,我需要你看到我,我需要你知道我,你点赞我知道你关注了我,你不点赞但你刷开朋友圈时也忽略不了我。
“考试来了,复习压力大,不开心。”
“脖楞盖儿磕马路牙子上卡秃噜皮,贼拉疼,大老爷们哭得嗷嗷的,求关心。”
“晚饭后散步,月色真美,清凉如水——咦,那对狗男女在做什么!”
——晒存在感是也。
“某某总来我们校演讲了,小肚腩好帅好有型!”
“Party结束了,一瓶的拉斐红酒吐了大半,可惜了。”
“早上在被窝里睡得正香被某某明星叫醒了,丫还不穿衣服恶心我。”
——晒优越感是也。
晒身份标签:
我对某类事件是什么观点?我的工作是什么?我的业余爱好是什么?我的专长是什么?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屏模。会弹琴的码农手如落珠,戴眼镜的工科男一手构图一手写下哀伤如斯的诗句,同屋的乖乖女转身烟熏杀马特,手持刀铲的我也可是是个技法娴熟的暖厨男。
晒美食的我是个吃货,晒旅游的我是个驴友,晒西藏的我是个文青,晒仁波切的我是个密宗入门弟子——所谓四大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微信朋友圈。
“无论她有多少错、在她流泪的那一刻就是我错了。”——找老公就要找孙红雷这样的。
“我不在乎输赢,我只是认真。”——老罗说的好,这年头像老罗这么有诚信的人太少了。
“我从来不会让老婆生隔夜气,就算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有道理,也会硬忍下来,承认是我的错,男人如果跟女人斤斤计较,那就太没劲了。”——姐妹们,要嫁就嫁这样的男人!(神马?这他么是文章说的……)
借助道具暗示我的身份,借助互动展现我的标签,借助权威传达我的观点——我的朋友圈我做主。
晒八卦爆点: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锋菲恋再续前缘,习总开展文艺座谈,高女神终披婚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儿我也要说道个一两句,你虽然看不到我,但是哪哪都有我,这就是《参与感》,这就是粉丝经济。
晒折扣笑话:
“门口卖拖鞋的大妈,真是个冷艳的女子啊。我问她拖鞋多少钱一双?她说20。我说10块行吗?她说行,你要左脚还是右脚。”——大熊贡献
“今天看到的最逗的新闻:重阳节多地突击敬老,敬老院老人一天被多次洗脚。”——大熊贡献
“今天最逗的一件事,跟同事看电影,他一个小时没接他妈电话,他妈贼有招,打了4008六个1,全国客服找到他们总监,他们总监找到他们高经,他们高经调动各部门,最后找到了他。求我妈别效仿!”——大熊贡献
(难道我朋友圈的逗逼只此一人?!)
“北美航班飞国内巨折!”
“知乎有哪些让你惊艳的答案?”
“某某公司红包快来抢!”
虽然也被你们刷屏,但是真心热爱你们的贡献,虽然时常默默不点赞,但是时常偷偷就收藏了。
晒代购软广:
明明就是不属于朋友圈的存在啊!地球是很危险滴,还是快回火星吧!
说完微信朋友圈里各类生态物种,我们来说说微信朋友圈和新浪微博的关系。
微信朋友圈的崛起对新浪微博流量的下滑起着决定性作用,要理解个中道理,先看下面这个公式:
Senseof Fulfillment= No.s of “Like”×Closeness?(允许我含情脉脉的装逼——这公式没有?不可能,爱因斯坦大大说的啊)
满足感=点赞数×亲密度?
(敬告:此公式不适用于在子女朋友圈中各种点赞的父母们,父母的公式是这个:
囧=(点赞+留言+转发)×亲密度^100)
一千个僵尸粉的留言不如女神的轻轻一赞,女神赞了之后我好开心好激动,咦?怎么大家都没有反应,原来他们都不认识我的女神。怎么办?必须创立一个有我和女神共同好友的社交圈。是你是你就是你,我的微信朋友圈。
一方点赞,八方来看,女神入怀岂可无人瞩目,顶戴花翎且待众人来赞!
其次,微博和QQ的兴起是借助互联网PC端的崛起,但是随着用户人群将消耗的休闲时间逐渐从PC端转向移动端,基于移动端开发、用户体验更好的微信无疑成了首选。
同一条信息,我愿意展现给一群不认识的陌生人看还是希望能更有效地展现给朋友们看?时间有限时,无疑后者更有吸引力。
微博,定义了人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微信,定义了人与朋友之间的距离;陌陌,定义了人与人之间的无距离。
最后,随着大量社交型和社区型应用的涌现,有限的时间资源必然要进行选择性分配,天涯是基于八卦的社群,豆瓣是基于兴趣的社群,知乎是基于智识的社群——在有限的时间内我究竟要从哪里获得更有效或者更有意思的信息?比起微博各路大神不知所以的状态分享,朋友圈内的分享似乎更接地气。
在朋友圈之内,未发状态前,心里早就藏了朋友们无数双暗处的眼睛,每条状态,虽不是三思后行,也必定不敢大意,唯恐被人暗中骂了SB。大家彼此掣肘,总使得微信朋友圈内容分享质量略高良莠不齐的微博一斗。
最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微信作为拥有过亿用户的即时通讯应用,胆敢把用户们往社交网络平台上面引,也是基于中国用户特有的使用习惯。
从Facebook, Whatsapp,到Twitter, Instagram, Tumblr,每种应用说出它的名字便能明确知道其功能。到底是由于外国人傻不会跨界?还是人家压根不愿跨界?
由于东西方哲学的不同,东方人更偏向统合,偏向整体思维,希望用一条道理能够解释万物万法,一个应用能够解决所有需求。其次,由于中国人社会一直有情大于理的倾向,潜移默化下,使得中国人对界限的敏感度非常模糊。外国人活在一个规矩的世界中,便会觉得这个应用就是干这个用的,我的另一个需求当然用其他应用来解决;中国人却对种种条条框框并不敏感,因此并没有像外国人那种潜意识中的分类强迫症,微信的出现填补了我们方方面面的需求,而微信的崛起也是本土化社交媒体的一次值得关注的胜利。
欢迎关注作者知乎:/people/hu-yang-67-73
(感谢作者胡扬的原创投稿。如果您也想在新加坡眼平台上分享您的文章或言论,欢迎投稿至)
本文固定链接:
转载请注明:
喜欢本文,那就分享到:
作者:新加坡眼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欢晒微信朋友圈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