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英语权重降低风险权重大家怎么看

||||||||||
最新播报:
将英语拉下“神坛”?——透视北京中高考改革降低英语权重
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李江涛、丁静)21日,北京市公布多项中高考改革方案,其中“高考降低英语分值”备受关注。北京的改革能否将多年被国人崇敬的英语拉下“神坛”?此举会否冲击庞大的英语学习市场?
降低英语分值增加听力比重
根据北京市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占3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中考英语由12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增加到50分。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英语这么多年,但效果并不很好,许多学生的英语还是“哑巴英语”,张不开嘴,不敢交流。此外,英语教育越来越趋向应试化、畸形化,亟须改革。
这位负责人表示,英语应回归到工具学科应用的位置上,北京中高考改革就是要突出英语作为语言的实际应用作用,在真实语境中考查语言运用,增加听力比重。同时,降低英语在中高考中的权重,探索新的英语考试方式方法。
英语能否被拉下“神坛”?
不久前,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微博中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加上有关“江苏高考改革方案英语将不再计入总分,实行两年一考”的报道,英语教育改革的呼声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融入世界的步伐,英语热在中国已持续二三十年。很多城市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开始教英语,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给孩子报名参加英语课外辅导班。
但是,过度注重英语的考试功能、英语教育低龄化等,时常被质疑和诟病,尤其是功利化的教学并没有让英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所有学英语或其他外语的人中,真正能学会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流利表达、无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不超过5%。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认为,目前的英语教学确实存在很多弊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付出很大的精力但收效很小。现在大家对过于重视英语教学忽视母语教学的现象不满意,希望在考试中减少英语的考试分值,增加语文的考试分值。中高考应该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引导作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英语可以作为选修课,让学校和孩子自己选择,最重要的是,英语不能搞应试教育。
降低英语权重可否给“英语虚火”降温?
长期的“英语热”催生了庞大的英语学习市场。如今,英语培训机构遍布各大城市,“外教授课”“一对一”等广告招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家长每年投入上万元甚至数万元用于孩子的英语学习。
北京中高考降低英语权重的改革对考生有何影响?会否对英语学习市场造成冲击?北京精华学校副校长赵志平表示,高考英语分值降低对那些数理化突出、英语成绩不好的考生来说是一大利好。更有利于大学选拔人才,减轻学生的备考负担。同时,有利于淡化盲目学习英语热,关注国学教育。
他认为,此次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同时,赵志平说,尽管英语在高考中分值有望降低,但短时期内并不会淡化国人的学英语热。现在孩子从幼儿园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开始学英语,英语考试在一些重大考试中都占据重大比重,如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甚至职称考试都要考英语,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到了无法撼动的地位。只是在中高考中减少分值,对英语的教学和培训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赵志平建议,要改革,不妨把英语从高考中去掉,成为社会化考试,学生在高一和高二时就能完成英语考试,高三可集中精力准备其他科目考试。
[责任编辑:民间高考改革方案引发大讨论
多数赞成降低英语权重
-高考 改革-新闻看点―上海频道-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民间高考改革方案引发大讨论
多数赞成降低英语权重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钱钰 选稿:王呈恺
  昨天,本报刊出的一则《本市民间高考改革方案昨递交教育部建议英语一年多次等级考》报道引起强烈反响,新浪网为此专门发起调查。截至今晨,约2.6万人参与此次调查,其中80.9%的网民表示,赞成降低高考英语权重,将英语从满分150分改为100分,40.7%的网民对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表示“满意”。
  网友赞成降低英语权重
  对于方案中的一大亮点“降低英语权重”,引发不少网友共鸣。短短十几小时内,就有近5000位网友留言评论。其中,绝大多数网友表示赞成降低英语权重。一位山东烟台的网友现身说法,“我今年40岁,学了10多年英语,花费的精力最大,可用处却不大。我看到自己的孩子同样这样学英语,真是哭笑不得。英语没环境怎么学都没用,顶多会写不会说,而不学英语放到国外,半年就能说了。”
  一位来自上海的网友建议,将英语作为副科或选修课内容,开低、中、高几个班,由学生自选。英语考到几级由你选,与毕业证无关。英语水平够不够用,由录用单位说了算。学校只管认真教,由学生学,水平高低由用人单位挑。一位四川网友认为,学习英语不应搞“一刀切”,建议根据不同学校、专业来确定是否学英语以及等级要求。如学中国历史、考古、中医等专业可不学或学分低点;学外贸、国际经济等专业要求高点。培养一般性人才,外语要求低点,培养国际化人才,要求高点。
  当然,也有少部分网友持反对观点。他们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只有相互交流中才能发展,不会英语简直寸步难行。
  局部地区已有试点
  对此,方案的提出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提出“将英语从满分150分改为100分”是经过多方面调查得出的结论,不少局部方案在局部地区已有试点。例如,目前在江苏地区的高考中,文科考生语文200分、数学160分、英语120分;理科考生语文160分、数学200分、英语120分。
  为何要拿英语“开刀”,除了方案中提出的理由外,熊教授还分析说,目前,英语教学完全应试化,本身背离英语教育,不少地区学校为使学生获得英语高分,推行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学生能考出卷面的高分,但却没有实际交流能力,二是很多学生花时间在英语学习上,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很少用到英语,“因此对英语的要求不能一刀切,高校可根据学科和专业对学生的不同要求,提出不同的英语水平要求。”
  一线老师有话说
  对于降低英语权重,一线英语教师也有话说,光明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赵尚华老师认为,英语教学在中学的地位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不是想变就变,“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它的应用性其实和语文差不多。”
  不过,也有老师认为,降低英语权重具有可操作性,英语特级教师何林松老师认为,目前,不少考生参加英语考试,普遍反映阅读量太大,来不及看,“阅读理解共5篇文章,其实,没必要考这么多,在我看来,2篇就够了,其中一篇就改成英译中,最直接考察学生是否理解文章意思。”在书面表达中,中翻英也可取消,写一篇作文就够了,这样一算至少可减少30到40分!”但何老师强调,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分值,而在于如何调整试卷的结构,更集中地考察学生能力。他还建议,将口试成绩纳入高考总分,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
上海频道推荐阅读& & & & & & & & & & & &
第B01版:视 点
将英语拉下“神坛”?
——透视北京中高考改革降低英语权重
  根据北京市公布的中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占3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中考英语由12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增加到50分。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英语这么多年,但效果并不很好,许多学生的英语还是“哑巴英语”,张不开嘴,不敢交流。此外,英语教育越来越趋向应试化、畸形化,亟须改革。  这位负责人表示,英语应回归到工具学科应用的位置上,北京中高考改革就是要突出英语作为语言的实际应用作用,在真实语境中考查语言运用,增加听力比重。同时,降低英语在中高考中的权重,探索新的英语考试方式方法。  英语能否被拉下“神坛”?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融入世界的步伐,英语热在中国已持续二三十年。很多城市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开始教英语,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给孩子报名参加英语课外辅导班。&  但是,过度注重英语的考试功能、英语教育低龄化等,时常被质疑和诟病,尤其是功利化的教学并没有让英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所有学英语或其他外语的人中,真正能学会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流利表达、无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不超过5%。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认为,目前的英语教学确实存在很多弊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付出很大的精力但收效很小。现在大家对过于重视英语教学忽视母语教学的现象不满意,希望在考试中减少英语的考试分值,增加语文的考试分值。中高考应该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引导作用。  可否给“英语虚火”降温?  长期的“英语热”催生了庞大的英语学习市场。如今,英语培训机构遍布各大城市,“外教授课”“一对一”等广告招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家长每年投入上万元甚至数万元用于孩子的英语学习。&  北京中高考降低英语权重的改革对考生有何影响?会否对英语学习市场造成冲击?北京精华学校副校长赵志平表示,高考英语分值降低对那些数理化突出、英语成绩不好的考生来说是一大利好。更有利于大学选拔人才,减轻学生的备考负担。同时,有利于淡化盲目学习英语热,关注国学教育。  他认为,此次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同时,赵志平说,尽管英语在高考中分值有望降低,但短时期内并不会淡化国人的学英语热。现在孩子从幼儿园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开始学英语,英语考试在一些重大考试中都占据重大比重,如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甚至职称考试都要考英语,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到了无法撼动的地位。只是在中高考中减少分值,对英语的教学和培训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赵志平建议,要改革,不妨把英语从高考中去掉,成为社会化考试,学生在高一和高二时就能完成英语考试,高三可集中精力准备其他科目考试。  降低英语分值  增加听力比重  21日,北京市公布多项中高考改革方案,其中“高考降低英语分值”备受关注。北京的改革能否将多年被国人崇敬的英语拉下“神坛”?此举会否冲击庞大的英语学习市场?  北京市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在网络调查投票和专业人士那里获得较高评价,但也有人担心英语分值降低会影响国民英语能力的提高。  北京市今天推出的有关改革方案,改革指南是很明确的。比如通过调整英语考试分值和结构,改变目前基础教育中英语学习甚至重于中国语言学习的实际局面;比如通过改变招生计划、方式等,促进减负、促进生源均衡。方案所针对的问题都是社会上反应比较强烈、众多家长深受其害、专业人士批评比较多的。  这些措施中,针对英语考试的调整力度是比较大的。从2016年开始,北京高考英语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成绩3年内有效。这样做,会不会弱化了英语学习?多个省份推出类似措施,会不会影响国人向外部学习的能力?有人提出这样的担心,的确应当正面给予解答。  改革开放以来,向外学习、走出国门和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共同催生了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热,这是中国人打破保守、走向开放的重要伴生现象。但是,目前基础教育中,英语笔试过重过难过频,能够传授优质英语的教学人才过少,导致英语教学严重走偏,表现在几乎所有学生都背起过重的英语学习负担,其中喜欢英语、能用英语交流和工作的人才严重不成比例。降低英语分值并同时提高口语的比重应当对此有纠偏功能。  降低英语考试分值绝不是英语学习不重要,不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的步子变小。降低英语分值之后,把众多学生从过重的英语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同时还应当采取配套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于外语和涉外专业人才的选拔、培育,并做强做精外语等涉外专业类校院和研究机构,为国家对外开放培育更多更好专业人才。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全民英语学习过热”的当下,我国从事翻译的外文高端人才奇缺,出版物翻译水平在下滑。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译介国外经典、基础类文献和最新文化成果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可以参照有的东方国家的做法,设立或强化国家翻译机构,特别是把国外的最新出版物,择其优质者,投入足够财力人力翻译出版。这样,既保证了中国充分掌握世界文化的最新成果,又避免了大多数人学习外语之苦。  据了解,北京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更大力度的基础教育改革,直面小升初“择校热”“规则乱”等热点、难点问题。需要强调的是,这一系列改革措施,都需要精确选择着力点,辅之以配套改革措施、甚至需要社会的良性互动,方能结出令人满意的果子。  (均据新华社电)  降低英语分值  绝非放慢向外部学习  ■新华时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降低风险权重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