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电脑人体亚健康检测仪器仪器,谁能告诉我这电脑的一切是怎么回事,我是心灵

剖析人体感官的工作原理发现世界是虚幻的_2012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60,979贴子:
剖析人体感官的工作原理发现世界是虚幻的
处女星号邮轮由上海出发前往大阪,畅享大阪自然美景和饕餮美食
我们是如何看到这个世界的?(眼) 当你看到一朵的时候,玫瑰花并没有直接进入你的脑中,那么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呢? 在人视网膜视觉的“视杆细胞外节”的膜上,存在着一种叫做“视紫红质”的大分子。之所以称其为大分子是因为它是由一分子的视蛋白和一分子的组合成的。分子在以其中间节点被折弯成90度角(被称为11-顺型)的方式嵌入到视蛋白分子中。当一个光子射到视黄醛分子弯折处的碳原子上时,因为碳原子中的电子在接收到光子后,能量会突然增大而飞得离会更远一些(热胀冷缩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样碳原子就膨大了一点,就导致这个碳原子所在分子的弯折节点处发生微结构变化,引发了整个视黄醛分子突然由弯形弹伸为直形(被称为11-全反型)。因为变为了直形,所以视黄醛分子突然会从视蛋白分子中弹射出来。由此导致视蛋白分子的构型突然由凹形变成了凸形。 这种凸形的变化会进一步激活上“转运蛋白”的构型发生变化(裂开了一个小口),让原在细胞膜外的大量带正电的瞬间涌入末梢内。然后由水平神经细胞、双极神经细胞收集这些“微电量”。当电流的量度经过,空间总和达到爆发一次动作电位的阈值时,双极神经细胞就会因此形成一次动作电位——即一段电流在神经纤维内流动。
这是一段真实的神经电流运行在神经细纤维内的过程
这段电流会传递给,神经节细胞会继续把这个动作电位(一段电流的波的移动)继续传向大脑。
从眼睛过来的神经电流冲动传向脑皮层的路径是:神经电流沿着轴突穿出聚集成的传导,然后电流会穿过视交叉继续传导到“外侧膝状体”。在此处电流会通过“电—化学”方式被转换传递给下一级,最终投射到视觉皮层中。 在视觉皮层中存在着对各种刺激敏感的(比如对形状、颜色、运动速度等敏感的神经细胞)。当这些神经细胞被来自眼睛的神经电流冲动激活时,我们就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视觉体验。(如看到一片树叶或一只燕子)
我们是如何听到这个世界的?(耳)
图中红色部分是;绿色部分是连接与大脑的神经 声音本质上是空气的震荡,比如两个人在太空中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那么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 当敲击鼓面时,会引发鼓皮剧烈地上下震动,这种震动会推挤鼓面的空气发生剧烈地上下震荡。当这种空气的震荡以每秒钟340米的速度通过外耳道运行到你的2毫米厚的鼓室时,由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的听骨链会将其能量扩大20多倍,然后被进一步传递到耳蜗中。在耳蜗内大约有15000个排列规则布满的。这时的震荡已经由空气的震荡转换为骨链的震荡,再转换为了充斥于耳蜗中的淋巴液的震荡。 淋巴液的震荡会推挤上的前后移动,由此引发毛上转运蛋白质构型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存在于细胞外带正电的瞬间涌入细胞内。当这种电磁场的能量(电流能量)通过和空间的总和达到能够引发听觉爆发动作电位的阈值时,神经细胞就会爆发一次电流的波动。
这种生物电流会沿着听觉神经经过“螺旋神经节、耳蜗神经节、外侧丘系核、内侧膝状体”转换传递到大脑颞叶的听觉中枢。在传递过程中,电流信息像一个“接力棒”一样会被许多个神经核中的传递。为了保证传导的速度和准确性,沿途这些神经核团还会对其信号的强度进一步放大。当这个电流信息传递到听觉皮层,并激活皮层中对某些频率的声音敏感的神经细胞时,我们就听到了鼓的声音。
我们是如何嗅到花香的?(鼻)
在你鼻子的鼻道处含有一种叫做嗅细胞的。每一个嗅细胞只对一种或两种拥有特定分子结构的气味分子产生反应。这种细胞呈圆瓶状,每个细胞的顶端有5到6条的短纤毛,底端是穿过筛骨直接进入嗅球的称为“嗅丝”的长突。
当一种存在于空气中的特定的味道分子(比如花香)与纤毛上的对特定分子敏感的转运蛋白(嗅受体)相结合时,就像是一把钥匙会打开一把特定的锁一样,转运蛋白分子就会打开一道离子通道,让带有正电场的、瞬间涌入细胞内(跨膜移动)。 当细胞内电压的量度经过空间与的总和达到细胞爆发动作电位的阈值时,就会发放一次电流的波动。这个电流波动会沿着嗅丝传向嗅球,进而传向更高级的嗅觉中枢,引起人的嗅觉体验。
我们是如何品尝到甜味的?(舌)
人的舌头上大约有10000个;每个味蕾由100个左右的味觉组成。每一个顶端又有许多,称为味毛。在味毛上有对特定分子敏感的受体蛋白(如三种)。当某个特定的分子(分子;,即)与味毛上的受体蛋白结合时,就会导致受体蛋白打开一道门,让带正电的、瞬间涌入神经细胞内。 当电场经过和空间总和达到引发动作电位的阈值时,味觉就会爆发一次动作电位。不同的分子结构会激活带有不同受体蛋白的神经细胞。当由不同分子激活的特定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流冲动传递到代表味觉的脑皮层中的特定区域时,我们就体验到了各种味道(甜、咸、酸和苦)。
我们是如何触摸到这个世界的?(身) 在你的皮肤中存在着大量游离的感觉神经末稍和各种特殊形式的感觉小体。以冷热觉为例:当皮肤的温度低于30℃时,存在于冷感觉小体上的受体上的原子就会由于温度的降低引起电子释放能量——即释放光子导致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这样会进一步让受体蛋白的构型发生变化,打开了一道允许细胞外带正电场的钠、瞬间涌入纤维内的门。当进入的电流能量经过空间的总和达到阈值时,一个感觉神经就会爆发一次动作电位。
然后就像是烽火传递一样,激发出的神经电流经过一个又一个“接力”最终传递到脑皮层中代表“冷感觉”的区域时,就让我们产生了“冷”的体验。
特定的感觉对应着特定的感觉细胞,比如人体皮层中存在着对“触压觉、冷热和”的感觉小体。每一种小体只对一种刺激分子“感兴趣”。
我们是如何思念这个世界的?(意)
现在的脑科学已经初步研制出,通过扫描仪器(磁共振成像技术)监控大脑皮层中相关区域电流活动的方法,来“窥探”一个人的大脑思想。用这个方法可以实时“读出”一个人看到了什幺,听到了什么,或者正在想些什么(可以把一个人大脑中的思想在计算机上转换成图像)。 这种“读脑科技”现在只是初步阶段,未来将会进一步发展出无限的可能性。比如,可以检测别人正在想些什么;或者用仪器记录人的梦境,然后在早上重新播放昨晚做过的梦境。为什么科学家会做到这一点? 人体中每一种感觉器官所激发出的神经冲动(眼耳鼻舌身)在脑皮层中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代表区”。当你的手指头被针刺到(或感到冷、看到花……)时,与之对应的脑皮层区就会被激活。当你想象手指被针刺到,或者在你阅读这几个字的时候,你的这个代表“针刺疼痛”的脑皮层区同样会被激活。这两种“刺激”所激活的脑皮层区中的都是同样的,没有任何本质区别的。 我们只有五种感觉,所以我们的思念也逃不出这五种感觉所设的“框限”。你脑中每一个的思念都会激活与之对应的脑皮层感觉的活动。同时每一处脑皮层中的感觉神经细胞被强烈地激活,也都会让你体验到“一个意念感受内容”(如狗在身边狂叫时,你的听觉脑皮层细胞会被强烈激活,而你的意念中就会被强迫地感受到狗叫)。 所以我们会“不自主思念”的原因是人们脑皮层中的活跃的聚焦点会遵循“联系引发联系,思想引发思想”的规律性“不自主的游移”。 你的每一个思念都会在硬件上()发生即时的变化(比如脑中正在想象玫瑰花或刺疼所激活的脑皮层区域是不同的),所以科学上才会发明出通过仪器监测脑中某个神经细胞被激活了的方法判断一个人脑中正在“思想”着什么内容的技术。 由以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我们的思念(妄想),也就是我们的“意”不是一个脱离大脑而存在的东西,而是脑皮层代表区相互之间电流的流动。同时因为“意”是对“眼耳鼻舌身”感觉连结后的综合体验,所以意=眼耳鼻舌身。以上即是六根生出六尘的神经生理机制。
代理 为什么一切皆是虚幻和唯心所造的?我将用科幻电影中“代理”的现象加以辅助说明。 代理的概念是,一个人可以制造出一个机器人来代表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中,而自己能够“真实的”体验到机器人所遇到的一切体验,这样自己就如同生活在真实世界中。 人们制造代理代表自己的好处是,因为代理机器人具有可替换性,所以一个人就可以永远年轻漂亮、力大无比,而且不会惧怕任何危险。下面即从“代理机器人”之所以会存在的神经生理机制开始做出论述。 1、你看到的是苹果吗? 你眼前看到的是什么?是苹果吗?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为什么呢?
苹果本身不像灯泡一样自己会发光,苹果上的光芒来自于对太阳光的反射,所以你看到的不是苹果本身。然而,你看到的也不是“太阳光”。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看到“苹果上红色”的过程是这样发生的:当为红光波长特征的太阳光子从苹果上反射进你的眼睛中时,会直接射入视网膜感光(视杆细胞、)蛋白上的分子中间部位的碳原子中,由此就会直接导致整个受体蛋白构型发生改变,打开一个通道,让细胞外大量带正电场的钠、瞬间涌入细胞内。然后神经细胞会在一瞬间爆发一次动作电位。
携程官网在线查询火车时刻表操作便捷,订票支付安全更放心,品牌服务更专业!
当动作电位引发的“电波”经过几百个的接力传递后,在到达脑皮层代表视觉的区域时,就让我们体验到了红色。所以我们最终看到的: 第一、不是本身上的原子;第二、不是特定频率的太阳光子;第三、不是视膜上的分子;第四、不是最初爆发动作电位的那个视杆细胞;第五、不是在动作电位传递到视觉皮层过程中的每一个传递;第六、不是最初的那段神经电流,因为神经电流的“动”(电波)在传递过程中已经被“转换”许多次了;第七、也不是某段特定的神经电流本身,因为脑内神经中任何一处的神经电流都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本质区别的。 那么,你看到底看到的是什么? 2、我们“看到”的是脑皮层代表区内神经电流的流动 从以上对人类感知这个世界神经机制的解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我们有五种感觉器官(佛经称为五根:眼耳鼻舌身),对应着五种感知对象(佛经称为五尘:色声香味触)。然而“根和尘”都不是让我们觉知到某种感觉体验的关键,那么我们“觉知”的关键在哪里? 五种感知器官(根)能够对五种感知对象(尘)产生的因应机制是:每一种感知器官末端的感知膜上都存在着对不同刺激(光子、振动、压力)敏感的“受体通道”。含有的神经细胞被称为“感受器”。因为感受细胞的作用是将外在的刺激能量(光、声音)转换为内在能量(神经电流),所以感受器又叫做“换能器”。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外在刺激,只有被转换成为“神经电流”,然后再被接力性地传递到脑皮层代表区中时,我们才会觉知到它的存在。 所以,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关键点是:无论外在刺激是什么样的,当它进入到人体中时,都变为了同一个刺激形式,即都被转换为了神经电流。人脑中任何一处嗖嗖穿过的神经电流都是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本质差别的“电磁场”的移动(电流即是电磁场的移动)。 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答案:是脑皮层代表区中神经电流的流动。只要是脑皮层中某处被激活了,我们就会体验到与这个皮层区域所代表的感觉相对应的“觉知体验”。 在佛经中,将五种觉知体验称为“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因为只有在脑皮层代表区被激活时,人们才能体验到各种“识”的内容,即各种觉知体验,所以五识的生理定位是“脑皮层代表区”。 进一步说,我们的觉知体验来自于对脑皮层代表区的激活。只要能够激活特定的脑皮层代表区,我们就会体验到与之对应的特定觉知体验(如红色、鸟叫)。
代理机器人的感觉器官 现在的科学已经可以做到:用一种纳米探针刺入神经细胞,然后以对探针发放电流脉冲的方式激活某一个单一的特定神经细胞爆发动作电位的技术(实际上直接用电磁场激活某个区域的神经细胞爆发动作电位就行了。下面之所以用纳米探针来说明,是为了能够更清楚地表达)。
以视觉为例说明:视觉的神经电流传递线路的“站点”是:太阳光子—→视杆细胞—→视神经细胞—→视神经束—→视交叉—→外侧膝状体—→视觉皮层代表区。那么我们把“纳米探针”刺入神经传递线路哪一个的站点上比较好呢? 实际上无论刺激哪一个站点,只要最终能够激活脑皮层代表区,我们就会体验到与之相对应的觉知体验。所以把纳米探针刺入哪个站点效果都是一样的,而最准确的就是直接刺入脑皮层代表区。 我们从神经的线路站点可以清楚看到,如果切断大脑皮层与五种感觉器官的神经联系,而单单只用这个探针直接刺入脑皮层表区的神经细胞,然后对之放电激活的话,一个人就会体验到与皮层代表区相映射的感觉体验。比如,红色、鸟叫、玫瑰花香、咸味,以及让人感受到愤怒或快乐的体验。
再进一步说,如果要让一个人体验到“清晰、真实的觉知体验”,五种感觉器官、以及连接脑皮层的神经线路可以是不需要的,只要能够用一种方法激活脑皮层代表区,那么一个人就会活在活生生的世界中。 所以要想制造出一个代理机器人,首先就要制造出与人的五种感觉器官所具有同样功能的机器人感知器官,那么科学技术是否会完成这个任务? 回答是:未来的科学技术(今天已经部分得到实现)完全可以在机器人身体上制造出类似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五种感知器官的“换能器”。 换能器的运作机制如下: 代理机器人的眼睛:人的眼睛是由视杆神经细胞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息”的(即光—电转换)。现在的摄像机是通过图像传感器CCD(一种高感光度半导体材料)将外界的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息”的。转换的方式虽然有不同,但是关键的是被转换后的“电流信息”却是没有任何本质差别的。所以只要能够实时地将外界的光亮信息转换发放为不同频率的电流信息,那么机器人的眼睛完全可以替代人的眼睛。 代理机器人的耳朵:电话工作机制是:送话器构造(麦克风)可以直接将外界声波信息(即空气振动)转换为电流信息。电流信息在传递一千公里到达话筒后,受话器的构造(音箱)会将电流信息还原转换为“空气的振动”,也就是声波信息。这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电话是通过麦克风将声波转换为电流信息的,而人的耳朵是通过对空气振动敏感的听觉神经细胞将空气中的振动转换为电流信息的。虽然转换方式不同,但是转换后的信息形式却是没有任何本质区别的。所以我们只要在机器人的耳朵上安装一个“麦克风”就可以很容易做到将外界的声音信息实时地转换为电流信息了。
代理机器人的触觉:
人工制造的压力感受器、冷热感受器完全可以代替人体触觉细胞所具有的将外界压力、冷热的环境情况实时转换为电流信息的能力(即是“压力、冷热—电流信息”的转换)。 代理机器人的嗅觉和味觉:人工制造的能够分析各种化学分子的分析仪器,完全可以代替嗅觉神经细胞和味觉神经细胞将不同化学分子的信息转换为电流信息的能力。所以人工制造的“化学分子—电流信息”的转换完全可以替代人体的嗅觉和味觉器官感知外界世界的功能。
科幻电影《未来战警》中的一个代理机器人对另一个代理机器人进行整容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我们感知外在世界有一堵无法逾越的“墙”,即任何环境的刺激(声音、光亮、气味)在其进入到人体中时都被转换为了“电流形式”。一个人能够体验到相关的觉知体验的关键是,脑皮层代表区的被激活。 所以只要用一种方式(这个方式可以是人体感知神经细胞、也可以是纳米探针)能够激活人脑中代表相关感觉体验的“脑皮层代表区”,那么一个人就会体验到与这个代表区所对应真实的“觉知体验”(如红色、方形)。 由以上的论述得出最关键的结论是:一个人是否会体验到某个觉知体验,与转换器及其传导的线路没有本质关系,而与脑皮层代表某个特定感觉的代表区是否会激活直接相关。
代理机器人的工作机制 以上述理解为基础,我们看代理机器人的工作机制是:人脑拥有的一千亿个神经细胞,所以可以制造出一千亿个“纳米探针”(也可以用电磁场代替探针来激活脑皮层代表区中的特定神经细胞)。 对应于五种感觉器官将纳米探针分为五组。每一组纳米探针的一端连接到与之对应的脑皮层感觉代表区中的每一个神经细胞上。而将纳米探针的另一端连接到一台高精密的电脑上(现今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电脑是每秒钟1000万亿次,完全超越承接这个工作的能力,未来“量子电脑”的出现,会把运算这么快速度的电脑做到比一枚硬币还要小的体积)。 这样,当代理机器人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每一种感觉器官的感受器(也叫换能器)会将它所遇到的各种刺激(如声音、颜色、味道等)转换为电流信息,实时地传递到代理机器人的特定感觉集中处理区(类似于人脑)。特定感觉集中处理区就像是一部发射无线电波的微型雷达,会实时地将所接受到电流的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的方式传输到“精密电脑”中。 精密电脑再将无线电波传递过来的信息再次转换为电流信息。然后这些电流信息会被传输到纳米探针上(或电磁场运行的模式上),这样纳米探针就以不同的频率激活了与之相连的大脑皮层代表区中的神经细胞(比如,代理机器人的食指感觉的激活对应于人脑皮层手指感觉代表区中代表食指的神经细胞)。这样一个人就真实地和实时地体验到“代理机器人”所遇到的任何刺激。比如听音乐、接吻,或者打排球。 如果一个人想弹他的手指,那么这种信息就是反向传输的,即人脑运动手指的代表区被他的意念激活,然后这种激活的神经细胞内的电流会通过纳米探针传输到精密电脑上,电脑再发射无线电波到代理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中枢”,然后运动中枢会发送电流激活控制代理机器人的手指做出“弹指”动作。 这个弹指动作会再次激发机器人手指上的感觉装置,这个感觉装置也会即时的将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精密电脑——纳米探针——传输到人脑皮层代表区”的方式被觉知到。这样一个人就实时地通过对手指的感觉监测,矫正手指的运动力度及方向了。 因为最终激活都是同样的脑皮层代表区,所以这种代理机器人式的觉知体验与肉体式的觉知体验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本我产生了七情六欲,七情六欲汇聚凝结成了意识
在“代理机器人”现象中,为什么人们会体验到自己是生活在“活生生世界”中的呢? 如果你听到了鸟叫,这没有什么奇怪。但是如果你看不到有鸟的存在,那么就会认为这一定是幻境(幻听)。如果你看到桌子上有一个苹果,这很正常。但是当你去抓它的时候,抓到的却是空气,那么你也会认为这是幻境(幻视)。如果你感到脖子上有虫子在爬,但是当你照镜子的时候却没有看到虫子,那么你就会认为这还是幻境(幻觉)。 假如,你听到鸟叫而且看到了一只鹦鹉,你看到了苹果而且摸到了它,你感到有虫子在爬也看到了虫子的存在,那么你就会认为这些都是“实境”。 所以非常简单清楚地说,判断真实与幻境的区别是:一个现象,当你去通过你想获得的觉知体验去验证它的时候,如果某种觉知体验是缺失的,那么就会认为这是幻境。如果不是缺失的,那么你就会认为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比如当一个人中了彩票大奖时,会下意识地去掐一下自己,因为如果他感到痛,就说明不是在做梦。所以人们都是依靠某一种感觉是否是缺失的来判断幻境与实境的)。 在代理机器人的现象中,人们之所以会体验到自己生活在“活生生世界”中的原因是:在五种感知体验当中,对于一个现象,没有一种感知体验是缺失的。比如对于吃苹果这个现像,代理机器人会将苹果的形象、红色、触感、味道(酸甜)、敲打苹果引发出的声音,实时地以“精密电脑——纳米探针——脑皮层代表区被激活”的方式让人们体验到这些感觉内容。假如你实时地体验到这些觉知内容,你会认为自己是生活在“幻境”之中吗?答案:肯定不会。
第一层幻:所觉皆是幻!1、人们通过代理机器人体验到的世界与人们玩电脑游戏体验到的世界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有许多人都玩过游戏“魔兽世界”。对于这个游戏的介绍是这样的:一个宇宙里含有无数个世界;世界之间通过“扭曲虚空”相连接。世界里到处都是恶魔的身影;正义的守护者为了远离扭曲虚空,在名为“艾泽拉斯”的大陆上建立了称为提瑞斯法的文明。在魔兽世界中,你可以选择成为“牧师、法师、圣骑士、盗贼、猎人、战士、女人、或者一只野兽”。然后你就根据游戏规则开始在游戏世界里生活了。 如果你觉得魔兽世界有些玄幻,那么游戏《模拟人生》则更接近于生活。在模拟人生的游戏里,你可以选择一种“数码DNA”作为自己的基因。然后你会经历“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死亡”的整个人生阶段。在游戏里,你的性格、生活方式和接触到的教育都会直接影响你在游戏里的性格、长相和所担当的社会角色。情感、身体动作、体育比赛在游戏中你都可以实现。你也可以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以及会把你一半的“数码DNA”遗传给你的后代。 现在人们体验这种游戏的方式是通过看到画面,然后在脑中想象获得的。而操作游戏中人物的各种动作也只是通过鼠标来实现的。比如你在游戏中喝酒,但是你的嘴里并没有品尝到葡萄酒;你在游戏中被伤到,而你并没有感到疼痛。所以人们在这种游戏中的感觉体验是非常少的。我们可以把现代的种游戏称为“一叶木舟”。 当有一天,二维的电脑屏幕变成了“身临实境”的三维立体形式(如果让一千年前的古人看今天的电视,他真的会认为荧屏中真的有“小人及山河”的存在,同样可以想象一下,在今天的某一个人突然处于未来高科技发明出的“实境体验”的游戏房间中,他是否会被吓一跳?),所有游戏中的感受情形都会通过“电脑程序激发出的电流,再刺激纳米探针连接到你的五种感觉器官上的神经细胞(这里说的是人体感受器上的神经细胞,而不是大脑皮层中的神经细胞)”,那么你就会品尝体验到葡萄酒的味道和被游戏中玻璃割伤时的疼痛。而游戏中人物的动作不再通过鼠标来实现,而是通过你肢体的实际动作来完成。如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航空母舰一定会被制造出来一样,未来的一叶木舟必将成为“航空母舰”。
通过以上论述,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出现了: 1)代理机器人传输给一个人感觉体验的方式是通过“代理机器人感觉器官获得的刺激——无线电波——精密电脑中的电流程序——纳米探针——脑皮层代表区神经细胞”获得的体验。 2)游戏程序传输给一个人的感受体验是通过“电脑中的电流程序——纳米探针——五种感觉器官上的神经细胞——脑皮层代表区神经细胞”获得的体验。 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人们在通过两种方式(电脑游戏程序、代理机器人)获得一种觉知体验的信息传导通路中,游戏程序与代理机器人有一个共用的、没有任何本质区别的传输通道。这个共用的通道是“电脑程序——纳米探针——脑皮层代表区神经细胞——觉知体验”。也就是说,由此带来的最关键节点是,在本质上,一个人根本无法分辨一个刺激信号的来源是来自代理机器人,还是来自电脑游戏中的程序。所以一个代理机器人所遇到的世界情景完全可以由“一段事先编制好的游戏程序来替代”。 也许你会提出一个疑问:在代理机器人中,如果一个人想用手摔杯子,他就会通过在脑中发出一个意念,这个意念会通过“运动脑皮层代表区——纳米探针——精密电脑——无线电波——代理机器人的手臂肌肉”的方式完成这个动作。代理机器人也会通过它的眼睛和耳朵将会碎玻璃的画面和声音传输给“精密电脑——脑皮层感觉代表区”的方式让一个人体验到(这种反馈会让一个人感知到自己很真实地活在实境中)。而在游戏程序中会有这样的信息反馈吗? 答案是:游戏中所有的规则,都可以按照现实中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进行模拟,然后通过把引发感知的电流信息反馈性地传输给大脑。比如用一个意念去抬手,结果就会看到手被抬起,这种“被看到”完全是可以由事先设计好的游戏程序来实现,其过程是当电脑接收到一个人大脑运动皮层发出的“抬手”神经信息时,电脑就会根据意念激发出的神经电流的强度,实时反馈、应答性地发放电流刺激到纳米探针上,以激活视觉皮层中代表手臂和运动的神经细胞,让一个人“真实地看到手臂被慢慢抬起来的情景”。 最终,如果一个人脑皮层代表区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只要能够获得所有的意念活动引发出的所有的感觉体验反馈都得到实现,那么他就会认为他活在一个十分真实的世界之中。 进一步的结论是,一个人在本质上根本无法分辨出一个“感觉内容”(听觉视觉等)是来自于代理机器人的实际经历,还是来自于游戏中虚幻的程序。
此时此刻我们也是“代理机器人” 代理机器人的感觉机制假设科学家为你制造出了一个代理机器人,然后你把他送到了另一颗与地球环境(有人、动物和植物等)一模一样的星球上。代理机器人将他所遇到任何环境中的刺激实时地通过无线电波的方式传输到地球上精密电脑中,这台电脑专门用来刺激你的脑皮层让你产生各种感知觉。那么你就会经历代理机器人所经历的一切,如清风拂面的细微感觉、脚被树枝刮出血后的疼痛、看到火山历历在目的爆发、品尝酸甜的水果滋味、坐在公交车上欣赏窗外的风景;你用手摔杯子会看到玻璃迸射的画面,也会同时会听到玻璃杯摔碎时的乒乓响声。你可以结婚,你的妻子代理机器人也会生出一个“小的代理机器人” 你可以操作望远镜看天上的旋转的星系;可以赛车、画画、写作,或者去放风筝。总之,凡是你在地球上经历的一切,你都可以经历,而且非常真实。 虽然你非常清晰、真实地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可是你会清楚地知道(也是代理机器人的感觉机制): 1)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代理机器人传输过来的“无线电波信息”。比如,当你被蛇咬到感到疼痛时、你看到一只老虎扑向你时、你品尝一顿美餐时,你都会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是假象,因为代理机器人传输过来的只是“无线电波信息”,以及进一步精密电脑把这信息转换为电脑内的“电流信息”。你只能觉知到这些“电流信息”,因为蛇并没有真的跑到地球上来咬你,老虎也没有跳到地球上来,食物也不会真的飞到地球上你的肚子里,你体验到的“美味和饱食”的感觉也只是代理机器人传输过来的“电流信息”。 2)代理机器人的五根,即“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是没有任何思想的,它们只是将环境中的声音、光、化学分子转换为电流信息的“能量转换器”。而外界的五尘(即“色声香味触”)接触到的也只能是代理机器人的能量转换器,它们(老虎、美食)本身也是无法飞进到代理机器人的感觉处理集中区中,当然更不会直接飞入地球上你的脑子中。 3)如果代理机器人的眼睛某一天被树枝挂坏了时,那么你就成为了瞎子;如果代理机器人的耳朵某一天被雷击到损坏了时,那么你就成为了“聋子”。如果某一天代理机器人的触觉传输器损坏了时,那么你就失去了所有的感觉能力。如果某一天代理机器人的舌头、鼻子都被老虎吃进肚子里时,你就失去了所有的感知觉。这时代理机器人就死了,而你也同时“死了”。可是你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有死,只是代理人死了而已。 人体生命器官的感觉机制此时此刻,你在看什么、听什么、摸什么?电脑、书、手机、灯、太阳、一朵玫瑰花、青山、大海、白云,或者眼前的爱人。你认为你看到了一朵玫瑰花,那么是否是玫瑰花直接进入到你心灵中的吗? 答案:从对生命器官感觉机制的论述我们已经清楚看到,人们感知外在世界有一堵无法逾越的墙,即外在世界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刺激(声、光、冷热等),当进入到人体中时都必须被转换为一模一样的电流信息(电磁场的移动)。所以此时此刻,你看到的一切(电脑、灯、人)、听到的一切(歌声、说话声心跳声)、触摸到的一切(清风、粗糙感、冷热感、本体感)、嗅到的一切(花香、臭味)、品尝到的一切(甜味、辣味),并没有直接进入到你的大脑中(比如,玫瑰花和辣椒并没有进入到你的脑中),进入到你的脑中的是由这些物体特性所激发出的“神经电流”。所以,1)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与代理机器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一模一样——即对于外在世界的“色声香味触”本质上我们也永远感知不到它们的存在。比如,在实际上我们永远无法看到、摸到、或者品尝到一个苹果的存在、颜色、形象、或者滋味,我们所能觉知道的仅仅是被苹果的这些特性所激发出的、我们自己脑皮层代表区中的神经电流。 2)人体的五根,即“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也是没有任何思想的,它们也只是将环境中的声音、光、化学分子转换为电流信息的“能量转换器”。而外界的五尘(即“色声香味触”)接触到的也只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任何外在的事物也都不是直接飞进到我们脑中让我们感知到它们的存在的。 3)同样,无论一个人失去五种感觉器官中的任何一种,这个人还是会活着的,所以人的眼耳鼻舌身与代理机器人的眼耳鼻舌身在功能及感觉机制上是一模一样的。 4)如果你了解一些人工智能(仿制人脑的功能)方面的内容,你就会十分清楚,思想只是我们脑神经细胞的逻辑计算。因为我们脑中的思想是“眼耳鼻舌身”等五种感觉体验的集合。如果没有了五种感觉的存在,就没有了对五种感觉的体验,也就等于没有“意”。所以在代理机器人感觉处理区形成的“意”(对各种感觉进行的电脑的逻辑计算)等同于我们脑皮层中脑神经细胞的计算,也就是等同于我们脑中的“意”。 从对“代理机器人的感觉机制”和“人体生命器官的感觉机制”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我们本身也是一个“代理机器人”。
为什么一切所觉皆是幻?在“人们通过代理机器人体验到世界与人们玩的电脑游戏体验到的世界没有任何本质区别”这一点十分清楚地说明了: 首先代理机器人传输给一个人各种感觉的末端是“电脑——纳米探针——脑皮层感觉代表区——觉知体验”,其次游戏程序带给人们的真实感觉的传输末端是“电脑——纳米探针——感觉器官(这个感受器可以省略)传递至脑皮层感觉代表区——觉知体验”,所以一个人在本质上是永远无法分辨出他所经历的生命世界是来自于代理机器人的实际经历、还是来自于一段游戏程序。 由此也就说,在未来代理机器人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因为在人们的生命历程中活的就是一种感觉体验,所以未来完全可以制造出模拟出各种感觉的电脑游戏程序来代替一个人整个生命所经历的各种感觉体验(如星系、地球、树、鲜花、老虎和兔子等都可以得到模拟),所以在未来一个人整个生命宇宙可以是一段程序,而且承载这段游戏程序的电脑可以做到比芝麻还要小的体积。进一步说,在代理机器人出现的时代,一个人整个生命体验(念小学、踢足球、结婚生子、山川河流、地球、星系、宇宙)可以被装在一个“芝麻之中”。他所体验到的一切本质上都是程序、都是幻。 根据以上对代理机器人的比喻,当我们发现“我们也是如代理机器人一样永远、也根本不可能摸到我们认为存在着的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样‘东西’时,我们感知到的也只能是脑皮层代表区中运行的神经电流,由此我们以为存在的世界也只能存在于脑神经程序中,外在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也都是虚幻不实的”的时候,我们就清楚地看到了:我们是“代理肉体人”,我们所经历的生命、星系、宇宙也可以是被装在一粒芝麻之中的“游戏程序”(在佛经中表达为“芥子纳须弥”)。 所以,此时你眼前看到世界中的一切都程序,也都是“幻”。因为是幻,所以宇宙世界是小而无内大而无外、无生无灭和非常非断的。
能觉也是幻前几天看到一则报道说:“一条愚蠢的蛇竟然在吞吃自己的尾巴。”非常明确,佛祖释迦牟尼是依靠禅定悟道的,而自古以来对于不修禅定者试图通过理辩去领悟本质的“幻”,都变成了那条蛇,而在今天我们通过一个比喻在理悟上来解开这个“死结”。 想象这么一个情景:在一个婴儿刚出生后,即给他制造出了一个代理机器人。婴儿的身体及大脑通过输液(如同今天给植物人输液维持其生命存活的方式)的方式维持其生命的存在,而婴儿接收到的所有的感觉全部来自于“代理机器人”发送过来的信息。这样婴儿体验到的世界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外星人”的世界。不同于先前代理机器人的生命器官,对于这个代理机器人的皮肤、肌肉、骨骼和头发等,都处理为智能化的,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代理机器人也会经历从童年、中年直至老年的生命历程(这种情况类似于《阿凡达》电影中人类的“灵性”通过电子仪器进入到“阿凡达”肉体中一样)。假设,这个代理机器人后来成为了心理、脑及哲学方面的科学家。他开始研究自己的“心灵”是什么?开始寻找自己的那个能觉之性。那么他会如何研究呢? 经过对其他代理机器人的解剖他发现: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都只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即将外界“空气的震荡、光、化学分子”等转换为体内微电路中一模一样的电流(更准确地说,是电磁场的震荡)。他也会进一步发现,自己的心灵体验来自于一个非常复杂的、专门用来处理五种感觉器官传递过来电流信息的“电路系统”(代理机器人感觉集中处理区)。每当代表某种感觉的电路系统区域被激活时,自己就体验到了这种感觉。同时自己任何的思念都会激活与之相关的代表感觉电路系统特定区域的活动,任何一个感觉处理电路区域的活动都会让自己体验到某一个特定的思念内容。 所以“意”不是另外的一个感觉器官所引发出的感觉,“意”是五种感觉的综合体验。他把五种体验的每一个种体验过程表达为“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把各种感觉集合后的综合体验,即思念表达为“意识”。 就算如此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他依旧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那个心灵到底存在于何处。因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只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当然不是自己的“真心”;而其所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外界现象都是自己的“感觉”。比如冰并不是凉的,是自己的脑复杂的电路处理系统将手指传递过来的电流信息解释为“凉的”。对于自己“识”的体验他发现,就算自己失去了听觉识别能力、或者失去任何一个识别能力,他都会感到自己还在“活生生地活着”,所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里的意识指对思念妄想的体验)等都不是自己的“真心自性”,都不是那个能觉之性。
通过以上的研究这个代理机器人确定了如下两点内容: 第一点:代理机器人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个让自己不敢相信真实情况:外在的世界的一切物象,这包括原子分子、蛋白质、青山树木、河流动物、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因为都并不是直接进入到自己的脑中而让自己感知到它们存在的,自己所能感知到的只是这些外在世界引发出的脑皮层内神经电流的运行,所以它们都只是自己脑中的一种“感觉”。 就是说,外在世界没有真实物质的存在,自己以为的所谓“存在”都是自己的感觉,即来自于感觉集中处理区(同人脑)的处理过程。他只能活在运行在“感觉集中处理区”中的程序之中。他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幻”的。 第二点:当代理机器人再进一步环顾一下自己时,突然“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地领悟到:不但自己感知到的此时此刻自己存在的房间、身体、手、眼睛,而且最关键的是,自己认为真实存在的、自己所有感觉体验来源的“硬件设备”,这包括感觉集中处理、神经电流、脑皮层电路处理系统、电路系统中流动的电流,以及自己整个的研究寻找心灵的过程,因为都是靠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来感知到的,所以这些也都是感觉出来的幻中之“幻”。 由此我们反观自己,不但此刻你觉知到的一切(玫瑰花、牛粪、鹦鹉、电脑、清风、萝卜、旋转着的星系)都是幻,就算是脑皮层、神经元、电磁场、原子、佛祖、佛法、佛经也都是幻。因为一切的分辨都是通过你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来获得的“幻”。 此刻,你即可以环顾一下四周明亮的世界:灯、小鸟、电脑、与你对视的眼睛,这世界之所以如此的明亮,第一不是眼前的灯(或太阳)及其所照亮的物体进入到了你的脑中,第二也不是由外在世界激发出的神经电流照亮了你脑中(因为如同连接灯泡的电线不会发出光亮一样,传导电流的神经细胞也不会发出光亮照亮你的大脑,所以你的脑内并不如你看到的世界一样明亮,你的脑内是漆黑一片的),所以能够照亮这世界的不是外在世界,而是你的觉性;你感到明亮着的世界也不是外在的世界,而是你的觉性世界如此明亮着! 更清楚地说,你以为此刻你处在了一个明亮的空间中——比如此刻你坐在卧室或饭桌前,这只是一种“觉”。宇宙中并没有你及此刻你所处卧室的存在,一切的“存在”都是“觉性”创造出的“幻”。就算是此时此刻,你对“一切皆是幻”的感知分辨,以及对佛法的任何领悟也都是觉中之幻! 也因为一切的本质都是“觉中之幻”,所以所有的幻都是觉,所有的觉也都是幻。幻即是觉,觉即是幻,即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因为是幻,所以才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的根本所在!这即是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即为不可说! 此“不可说”的原因是,一切“说”皆是“幻中说幻”。比如,任何的佛法都是幻,而佛法之所以是“佛法”的关键在于佛法是“手指”,在指导我们“用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所以“悟道”才是非逻辑性的。理解了这点你就会对“有说即乖”、“说似一物即不中”、“见性成佛”等等类似的说法一融百融,一通百通了! 体悟佐证到性空缘起,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此就可以“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这个就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的般若大智慧!
1、佛祖用这四句话对《金刚经》做了一个总结。总结了什么?总结了一切世间万事万物都如同梦幻泡影一样虚幻、如晨露闪电一样地转瞬即逝。为什么佛祖在悟道后要人们这样去认识世界?或者说,为什么生命宇宙是这样的? 2、人们听的最多的佛语是“四大皆空”(“四大”指“地水火风”,组成人体的四种元素)。为什么四大是皆空的? 3、自古大德居士们张口闭嘴地都在“谈虚说幻”。佛经核心奥义讲的真是这些内容吗?为什么人们摸到硬邦邦的东西硬要说成是空、是幻的呢? 4、《金刚经》中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以及“实相无相”,为什么“相”是非、是无的? 5、在《圆觉经》中佛祖说,只有“永断无明,方成佛道”,而“云何无明”?佛祖接着说:“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 这句话是说:自远古以来的一切众生对生命宇宙的认知都是颠倒和错误的,即都错误认为“四大”是自己的身体,而将感知到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认为是自己的“真心”。这种错误的认识如同病眼人看到虚空中有花朵,以及夜空中出现第二个月亮一样。如果能够砍断这种错误认知也就“立地成佛”了。
我想知道触摸感怎么来的
看了的听到的可以说虚幻
那么摸到的呢
或者说没有触觉那朵玫瑰就不存在了吗
主观是不存在了
客观它还在那里
世界本来就是信息组成的,人的部位就是接受这些东西的,没什么吓人
即使经典也有分歧,有的说人无法有,有的说万法唯识,有的说人法皆无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上最好看的人体雕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