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奇葩的地质学,古生物有哪些名词

  日前,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张“一个人的毕业照”,引发了网友关注而走红。网友纷纷留言“一个人的寂寞的谁懂?”“酷毙了!专业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占了”、“这连逃课都没法逃”&&.
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的学生薛逸凡:一个人毕业,一个人合影
  据北大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介绍,“这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差不多是每个年级有一个人,还有的年级是零人。”
  古生物学,是曲高和寡还是无人问津?这些穿越古代星球的老师同学们,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们整理了一份古生物学专业入门指南,为你一探究竟。
中国古生物学家在云南曲靖距今4亿多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
一件迄今为止全球最古老的近乎完整的硬骨鱼化石
南京古生物学家挖出5.3亿年前古生物化石
云南大学古生物学家侯先光教授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
发现了迄今所知最古老和最完整的节肢动物心血管循环系统
  什么是古生物学?
  古生物学是利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迹进行生物学研究、探讨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历史、讨论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绝灭与复苏事件、探索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基础性学科。
  看不懂?没关系。通俗的说,古生物专业就是一个专家型的学科。在国外,这个专业最初其实可以说是“贵族人”的业余爱好。因为古生物化石具备观赏性和收藏性,但对它的研究工作持续时间长、投入大,并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只有“有钱人”才玩得起。
  古生物学研究什么?
  现代古生物学(Paleobiology)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该专业下主要有五个分支:古植物学、古动物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化学和古生物地理学。研究主要侧重于实现四大目标:地史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各生物门类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地球演化时间格架的建立和古代环境――气候与生物界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研究。
  古生物学与不同学科交叉形成的不同的研究方向:与生物学交叉主要研究演化生物学,与地质学交叉主要研究地层学,与环境科学交叉主要研究地球生物学。
  古生物专业有什么用?
  古生物专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学方面,它可以研究从现代到古代生物的反演过程,完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一定程度上为推测提供验证;地质学方面,能够为基础地质研究提供最重要的时间和空间的尺度;其他还包括古环境学、古地理学等很多学科。一句话,古生物研究的意义在于:不仅是认知地球生命历史、探索生命演化规律的重要科学实践,而且能为探寻化石能源、沉积矿产等自然资源提供重要的基础科学证据。”
  我国古生物研究有什么成果?
  近年来,我国古生物工作者发现的澄江动物群、瓮安生物群,发现了5亿8千万年前的多细胞动物化石和5亿3千万年前的脊椎动物化石,特别是澄江动物群的发现被国际学术界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并获得了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辽宁西部热河生物群的研究中,发现了迄今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以及带毛恐龙、鸟类、哺乳动物等一系列重要化石。这些重大发现为生命起源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在与古生物密切相关的地层学研究中,我国古生物学者近几年先后建立了4个“金钉子”,以及3个国际年代地层单位,这些成果都已被国际地科联列入“国际地层表”和“国际地质年代表”,成为国际地质学研究的标准。
  我国古生物专业人才的培养经历了哪些波折?
  我国古生物人才培养的顶峰时期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3所高校都开设有古生物的本科专业,每年培养出约100名学生。到80年代后期,很多高校的古生物专业毕业生遭遇到就业困难问题。直到90年代进行学科改革的时候,很多学校不得不停办古生物专业,不再招收该专业的学生。
  近些年来,我国古生物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流失。这与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很多生产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以追求直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不再重视古生物等基础地质工作,甚至忽视古生物工作在整个基础地质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导致很多古生物方面的人才为了解决生活问题,不得不转行从事其他工作。而就算是从事古生物方面地质工作的职工,收入也普遍偏低,这也是这方面人才不断流失的重要原因。
  因为这个专业涉及的面太窄、人才需求量也有限,不适合大批招收研究生,大量招生只会扰乱这个专业毕业生的人才市场。而且,在古生物专业的招生过程中,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会被分得很细,包括像沉积古地理学、构造古地理学、地层学等多个方向,也并不是一味都是古生物分类专业的方向。
  与矿床学这样的专业相比,古生物专业的招生规模就小得多了。因为矿床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很大。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能源和资源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再加上现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面的工作往往对应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很多人愿意去从事这一类工作。而这一行业的壮大,也导致了对和矿产资源直接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
  古生物专业学生毕业后去哪里?
  四个主要去向:高校,主要是开办地质类专业的高校;研究院、所,如北古所、南古所、地质所、海洋所、地科院等;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如国土资源部门、博物馆等;企业单位,如合资外企、能源中企、地矿部门等。主要集中于前三个方向。
  如果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才选择学习古生物专业,3年的时间能够积累专业知识的厚度吗?
  如果可以满足3个前提条件,硕士生是可以用3年时间积累一定专业知识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学生对古生物专业要感兴趣,并且学习态度认真、端正,不是为了混文凭;其次,研究生的本科专业为生物学或者地质学,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基础知识;最后,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国外从事古生物研究的机构有哪些?他们的科研经费投入情况怎样?
  国外进行古生物专业研究的机构基本上有3类。
  第一类是博物馆,也是最主要的研究单位。因为博物馆的藏品很多,古生物化石的藏品尤其丰富,具备进行古生物专业研究的优势条件;另外,博物馆一般都有专门的研究经费,不需要研究者再煞费苦心地去拿项目、争经费,只要一心想做研究,研究经费基本不算太大的问题,研究者也不会因为做学术研究而“下岗”。第二类是高校,前提也是有人对古生物的学术研究感兴趣,很多老师在教学之余会做一些研究。第三类是国家级的研究部门,像国内的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北京古脊椎所,美国的斯密逊博物研究院等。
  近几年由于国际上经济大环境不好,对古生物科研经费的投入也有所影响,对这几个类别的研究机构都有所冲击。加之古生物专业是一个“长线专业”,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带来经济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专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及其发展。
  我国的研究机构在古生物人才培养和研究经费审批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
  跟其他很多国家比起来,我国是申请到古生物研究经费相对较容易的国家之一,并且古生物专业面临的“灭顶之灾”在我国体现得还不是最明显的。近年来,古生物专业的科研经费持续增加,经费投入还是相对充裕的。
  其实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经费,而是年轻人的接续问题。比如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以前各个门类的化石都有人做研究工作,但随着一批老专家的去世或者退休,现在很多门类的化石已经没人接着做研究了。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如今的地质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勘探轻基础”的现象,这是否会成为影响古生物人才培养和成长的一个阻碍因素呢?
  基础地质工作应该由国家公益性地质勘探力量来承担,不应该由商业性勘探力量来承担。因为商业性勘探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不重视基础地质研究也是可以理解的。国家可以从管理机制上着手,要求商业性地勘工作在获得利润后对基础地质工作进行反哺。
  我国幅员辽阔,基础地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工作量都很大。而且,因为基础地质工作服务的本体不具体,只能说是为国家服务,并且也不能立竿见影地带来经济效益,所以这部分工作必须由国家牵头的公益性地勘承担起来并发挥主力作用。
  打个比方,如果你让大数学家陈景润去“创收”,那他可能不但不能“摘下哥德巴赫猜想的明珠”,恐怕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同样,用古生物的专业知识直接去找矿,基本也不太可能实现。因此,地质事业要发展起来,首先必须要重视像古生物这样的基础研究工作,而且要理解这是获得经济效益的必要前提,并且要切实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古生物专业的未来在哪里?
  其实社会对古生物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并不大,而且高中生在选择本科专业的时候相对会比较盲目。学生只有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对地学领域的各个专业都有所了解以后,发现自己确实对古生物专业有兴趣,并且认为自己能够“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然后才可能会在研究生阶段学习这个专业。所以专家建议,最好把对古生物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在硕士起步,博士延续。
  另外,对于国家的基础地质工作,在整个项目规划中必须保证两点。一是要对古生物方面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比如在填图过程中,整个图填下来需要采集化石的样品数、精确程度等。二是要对项目提供经费保障。上个世纪50年代那种不计成本地去采化石的工作方式放在现在不太合适,没有经费保障估计也很难有人愿意无偿去从事古生物方面的地质工作。
  再者,国家要从自然科学基金层面对这一类服务国家的基础学科给予倾斜,并可设立专门的经费予以保障。
  此外,要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学习古生物专业。可以设立奖学金对该专业的学生予以资助、鼓励和引导,并对开设这类学科的高校进行适当的保护。
  最后,商业性的地质工作虽然风险大,但一旦获利,其对应的经济效益也是很高的。国家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要求商业性地质开发从业者对基础地质工作进行反哺,让其明白,进入地质勘探行业,就有支持基础地质工作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资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专家访谈
(责任编辑:杨婧)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地球科学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每日一练()
时间:来源:考试资料网
1.名词解释
主要研究地壳发展和生物演化的历史及其演变规律,包括古生物学、地史学等。
2.名词解释
earthquake swarm一大串程度不等的小地震,其中没有特别大的,也无增强和减弱的趋势,称为地震群或震群。
3.名词解释 Richter scale现在人们所使用的震级概念和计算的原理,是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首先提出来的,故国际上称为里氏震级......4.名词解释 又称断层稳滑。断层蠕滑是相对于急剧破裂位移活动的另一种相对缓慢运动的断层活动方式。对断层滑动的研究,已采用仪器观测,如设......5.名词解释 是指由不同成因的含铀热水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热液,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及各种有利的地质条件下,经过充填和交代等方式......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地质学名词解释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6页
1地质学:形成及其变化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包括静力地质学、动力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经济地质学、综合地质学等方面。
2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
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包括气候地貌学、构造地貌学、岩石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沉积地貌学、历史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等方面。 3将今论古: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发生在古老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
现在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从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可以用来分析和推断发生在古代的地质作用和当时的古地理环境。
4地质作用:用。分为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具有地区差异性、时间长久性、现象复杂性等特点。
5地质营力:用,而引起变化的力量就是地质营力。
1大地水准面:
指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勾画出的一个连续的封闭曲面。大地水准
面包围的球体称为大地球体。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陆地高度,称为绝对高度或海拔。
3重力异常:扣除高程与地形影响后,与理论重力值,即以大地水准面为基础计算得到
的重力值,的差异。
3软流圈:上地幔中下部(50-250km)存在的塑性层,物质可以缓慢流动。岩浆发源地,
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
4磁偏角:磁北线和真北线之间的夹角。
第一章:矿物
1矿物: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结晶矿物,还具有一定的形态。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2结晶质矿物:空间格子构造的矿物。
3隐晶质矿物:矿物晶粒极为细小,用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仅有光性反应的矿物。 4同质多象:外界条件(温度、压力、浓度、pH值)影响组成矿物的质点之间的排列方
式,因此化学成分相同的矿物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会形成构造和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现象。
5类质同象:针对晶体矿物而言,矿物晶体质点被类似其它质点(半径和电价接近)代
第1页/共6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生物地质学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