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学生创业中期瓶颈遵守组织纪律有关方面面该怎么做

|||||||||||||||||
&>>&&&&&正文
代表谈大学生创业瓶颈如何突破
  创业大环境热了起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和各级各类媒体的大力宣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尽管能从电视节目和创业大赛中了解到一些零散的创业信息,产生“很多人都在创业”的感觉,却对国家给予大学生的创业优惠政策知之甚少。多数人“听说过有优惠,不知道怎么申请”,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老师也很难说出个一二三来。
  究竟是大学生和指导老师根本不关心、不需要什么优惠政策,还是一些优惠政策确实“很难弄明白”?
  田锦江现在的主业是江苏苏州一家助学辅导机构的老板,同时他还经营着一家书店、一家小饭馆和一个小饰品店。这些都是他2004年大学毕业以后的创业成果。
  然而,这4家以他的名字登记注册的公司和商店,都没有享受到一分钱的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也没有得到过一分钱的低息贷款。
  “我研究过各种创业优惠政策,知道可以有小额贷款、税收优惠,但是我跑到银行、工商所,一问人家,都说不知道有什么优惠,就只好不了了之了。”田锦江最后是从一个比自己创业较早的学长那里得到资助,办起毕业后第一家公司的。如果没有当年学长的帮助,他说自己走不到现在这一步,“那时候,要是有政策来扶一把就好了。”
  实际上,自2002年首次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众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明确规定了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税费、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但目前各种创业政策缺乏整体性。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王艳茹花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才把2002年以来国家出台的各类创业政策梳理清楚。她指出,目前国家各部门之间在制定政策时有时会缺乏沟通和协作,各部门的创业促进政策整合性不强,“如果有一个像美国的中小企业局一样的机构,专门负责创业事务的部门就好了。”
  “建议由政府出面成立一个专门的代理机构,由这个机构出面来推动一些政策的具体落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认为,商业银行在考虑到给大学生创业放贷风险较大的情况下,不提供贷款或者没有贷款优惠都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时候,如果有个专门的创业机构在对大学生创业者素质全面考察后出面协调担保的话,事情就好办多了。”
  郗杰英说,在没有专门创业机构的情况下,一些单位也正在尝试统筹协调各种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比如共青团组织搞的KAB创业教育,‘挑战杯’创业竞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等,这些项目已经涵盖了大学生创业的很多方面。” (记者 王烨捷)
责任编辑:付君萍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面对大学生创业中期瓶颈有关方面该怎么做_网易新闻
面对大学生创业中期瓶颈有关方面该怎么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面对大学生创业中期瓶颈有关方面该怎么做)
面对大学生创业,政府和学校都给出了政策、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不过记者发现,很多“减负”措施,都集中在对项目后期的帮扶上。为大学生创业“减负”学校主要提供场地或财务咨询为大学生创业“减负”,学校主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创业场地以降低成本。记者了解到,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大学生创业相对活跃的本科院校,学校或多或少会给优秀的项目免费提供场所。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学校在文科实验中心为学生免费提供120多平米的创业场地。“学生提供创业计划书,如果可行就能免费入驻,时间是半年。”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负责这块工作的陈缘说,“这个平台成立两年多来,已经有17个创业项目成功注册公司,稳步发展。”学校还成立了专门的财务咨询公司。“为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财务代记账、工商注册等服务,最重要的是,如果学生成立公司,我们会给他们专业的公司运行辅导,而且在我们平台上学生注册公司,如果没有盈利,我们是不收取任何咨询费用的,这和外面的财务咨询公司有很大差别。”陈缘说。浙江的相关政策很多面对的基本是成熟项目政府层面,浙江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也有很多。比如, 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还有包括小额贷款和财政贴息、税收减免和创业社保补贴政策等。杭州在2013年出台的《杭州市大学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办法》中,有不少资金方面的资助,如商业贷款贴息、项目无偿资助等。不过记者发现,这些政策的条件也有明确限制,扶持的基本是比较成熟、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处于大学生创业“夹心层”的中期项目很难去享受这些政策。
(原标题:面对大学生创业中期瓶颈有关方面该怎么做)
本文来源:青年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所在的位置:
大学生创业中期为何走得那么尴尬 07:14:52
来源:青年时报 项目要发展资金成大问题
校园贷好借不好还
股权融资也会成“黑洞”
学生在校园内创办的茶吧。
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学生创办的3D打印工作室作品。
创业学生在工作室调试机器。
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创业园区的创业成果展示柜。
今年6月,读大三的程斌和5个一起搞创业的同学“分道扬镳”,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项目想进一步做大时,钱成了问题。
一个寝室、三五好友,一起攒攒生活费,满腔热情就能把一个创业项目做起来。项目初期很容易,打算做什么,要怎么做,只要有想法和行动就基本可以进行;项目到了后期,有投资、政府扶持政策、各种创业大赛等,资金会源源不断进来。
而在项目中期,却往往会遇到发展的瓶颈。记者了解到,不少项目走到中期时若想维持下去,运行的资金至少需要2万元。项目进入这一阶段最为尴尬:大学生创业者虽认可自己的项目,资本却不认可。
作者:记者 叶锡挺 文 钱曙晔 摄&&&&编辑:实习生 尹文栋&&&&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 |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Copyright (C) 2001 - .cn All Rights Reserved大学生遭遇现实瓶颈 校园创业梦想如何能落地?
&&&&  核心提示
  满怀憧憬,大学生们迎来首届创业周。短短5天,大学生收获了什么?创业周,留给人们何种思索?创业征途,大学生遇到哪些难题?社会该创造何种氛围、各方又该以何种形式助推莘莘学子创业?……   
  11月11日,首届上海大学生创业周正式落幕。作为全国首个集中展示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的主题活动周,上海共有56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梦想活动,其中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11所高校举办的主题论坛出现一票难求局面。
  此外,上海市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首次设立大学生创业馆,17家大学生企业入馆展示,超过5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创业起步
  创业周收获颇丰
  复旦大学博士张雷是本次创业周上的“大赢家”。
  张雷创办的复爱绿色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是参展企业之一。因为这次展示,他获得了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
  创业周还组织了“大学生创业梦想大赛”,上海电力学院的“农村节能设备代理服务站”、复旦大学的“大功率LED矿灯”等10个项目获得创业梦想大赛特等奖。获奖者秋同学表示,“创业周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创业周结束了,但我们的创业刚刚开始。”
  创业周安排了10所高校的系列讲座、沙龙、咨询会等活动。“如果有更多的大学生因此萌生创业创新的火花,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创业周的主办者、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秘书长张德旺如是说。
  遭遇现实
  欲创业者达80%,实施者只及0.01%
  与创业周上的热闹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理念与状态仍然相距太远。
  上海最新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指标为61.5分,但创业准备分值则明显偏低,仅为48.2分。美国创业周的主办者、考夫曼基金会对中美大学生的调查还显示,美国大学生中想创业的人数达到70%,实际创业的人数占到20%,而中国大学生中,想创业的人达到80%,但是,真正创业的只有0.01%。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不无关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工商联合会会长、上海外贸学院院长王新奎说。“解决就业难问题,很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大学生不仅要成为就业岗位的占据者,还应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大学生创业想得比做的人多,一个重要因素是惧怕失败。如何建立一个让更多创业大学生跌倒了还能爬起来的环境,是更多人正在思考的问题。
  秉承“激发创新潜能,造就创新人才”的宗旨,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会已明确,对所投大学生创业项目不追求投资回报。“表面上看,我们会损失一些投资,但是,我们得到的、大学生得到的体验将是钱换不来的。这种体验无论赢输都是有价值的。”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会会长严隽琪说。
  越来越多的大学管理者,开始意识到大学教育对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大学不应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更应是学生们塑造创新创业精神和素养的重地,这也是教育的责任。”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薛明扬说。
  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会首次聘请的创业导师还发现,大学生对服务性领域的涉及还不够广泛。“大学生创业不等于搞发明研究,只有将科技转化成为效益才更能体现创业价值。”王新奎表示,学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这也是高校教育创新的体现。他还表示,大学生创业的内容应千姿百态,文科类、工科类甚至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投身于创业。
  呼唤保障
  打造大学生创业服务链
  “我们也想创业,可是,我们首先面临的难题是,谁来给我们投资,让我们去实践?”创业周上,许多大学生发出这样的疑问。
  2005年,上海在全国第一个设立了面向大学生创业的基金,每年投入资金总量约为1亿元,并在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上海理工大学等9所大学设立了分基金会。两年多来,已支持230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虽然每个项目的投资额只有5万至50万元不等,但是,已有千名大学生从中受益,并从此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旅。
  李碧浩就是基金会的受益者。他以基金会申请到的20万元为基础,自筹一定资金,组建了上海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提供网络运营服务。“公司已脱离了草创期,还接手了商务部网站的外包业务。”李碧浩说。
  身边的大学生不断投身实践并小获成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学子尝试创业。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会上海理工大学分基金会的数据显示,两年间,已接受学生申请152项,资助了47项,受资助的大学生达226人。
  为解决大学生企业后续资金问题,上海大学生创业基金会与有关部门正着手制定信用担保机制,为更多大学生企业进行资金的支持与服务。
  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9日亮出“组合拳”:凡申请的创意产业项目被校方批准,学生可获得学校最多30万元的资助。对处于创业关键期的学生,学校允许其休学创业。
  最为引人关注之处还在于,11月11日,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公布,包括带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首创企业的法人代表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的领头研发人员,将获得5万—20万元资助,等等。
  大学生创业服务链有望逐步形成……(谢卫群 王有佳)&&&&
isBig5 = 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big5') != -1;
if (isBig5)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
版权所有 中华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遵守政治纪律有关方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