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俩个因素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平衡移动时怎么办

人体血液的正常pH约为7.35~7.45,若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生改变就会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由于人体体液的缓冲系统中存在如下平衡:H++HCO3-H2CO3CO2+H2OH++PO43-HPO42-
H++HPO42-H2PO4-故能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正常生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右移,从而维持pH稳定B.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左移,从而维持pH稳定C.某病人在静脉滴注的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会导致c(H+)显著减少,pH值显著增大,可能会引起碱中毒D.在人体进行呼吸活动时,如CO2进入血液,会使平衡向左移动,c(H+)增大,pH值略减小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人体血液的正常pH约为7.35~7.45,若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生改变就会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由于人体体液的缓冲系统中存在如下平衡:H++HCO3-H2CO3CO2+H2OH++PO43-HPO42-
H++HPO42-H2PO4-故能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正常生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右移,从而维持pH稳定B.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左移,从而维持pH稳定C.某病人在静脉滴注的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会导致c(H+)显著减少,pH值显著增大,可能会引起碱中毒D.在人体进行呼吸活动时,如CO2进入血液,会使平衡向左移动,c(H+)增大,pH值略减小人体血液的正常pH约为7.35~7.45,若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生改变就会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由于人体体液的缓冲系统中存在如下平衡:H++HCO3-H2CO3CO2+H2OH++PO43-HPO42-
H++HPO42-H2PO4-故能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正常生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右移,从而维持pH稳定B.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体液后,上述缓冲系统的平衡向左移,从而维持pH稳定C.某病人在静脉滴注的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会导致c(H+)显著减少,pH值显著增大,可能会引起碱中毒D.在人体进行呼吸活动时,如CO2进入血液,会使平衡向左移动,c(H+)增大,pH值略减小科目:最佳答案C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顺便说明下反应物生成物的体积分数 产量 转化率 浓度 反应速率的变化(只要使平衡移动的因素 不用写反应平衡的条件)详细点谢啦只要高中的知识 别弄的太复杂
年年wan1592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浓度、压强和温度三个.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注意: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能影响平衡.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说明: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即百分组成)还可参考/view/b8866decd3e116.html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1、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体积SO2与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
C、平衡时,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2、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3、对已达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往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B(g)+xC(g),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内压强增大了p%,若此时A的转化率为a%,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若x=1,则p&a
B.若x=2,则p&a
C.若x=3,则p=a
D.若x=4,则p≥a
5.现有3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都进行下列反应:CO2+H2H2O(气)+CO,反应所处的温度相同,但起始的物质的量不同,其中甲:CO2=H2=amol,乙:CO2=amol,H2=2amol。丙:CO2=H2=H2O(气)=amol。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6.有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和b(如图6-1所示),a容器体积恒定,b同温同压和等体积条件下,向a和b两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NO2,发生反应: 2NO2O4 +Q,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起始时两容器的反应速率va和vb的关系:va<vb
B.反应过程中两容器内的反应速率va和vb的关系:va<vb
C.两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用的时间一定相同
D.反应达到平衡,两容器的NO2的转化率相同
7.将颜色相近的NO2和Br2(g)分别装入注射器中,将活塞同时向外拉使气体体积扩大一倍,颜色变化不符合叙述的是(
A.Br2(g)颜色比NO2深
B.NO2颜色比Br2(g)深
C.两种颜色一样
D.两种颜色均比原来浅
8.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 B(g)+nC(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和C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增加了
C.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 m<2n
9.某温度下,反应H2(g)+I2(g) 2HI(g);△H&0(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一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恒温,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加深
B.恒压,充入HI(g),开始时逆反应速率变大
C.恒容,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D.恒容,充入H2,I2(g)的体积分数降低
10、在甲容器中盛入2 mol SO3,乙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假定反应前两容器的容积相等。反应开始后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在相同条件(500℃,催化剂)下均达到平衡时,甲与乙容器内压强的关系是(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甲等于乙
D.无法确定
11.化学反应C(s)+H2O(g) 2(g)-Q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固体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水蒸气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2.可逆反应:3A(气)3B(?)+C(?)-Q,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 若B为固体,则C一定是气体
D. B和C可能都是气体
13.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化学平衡:a A(气
) 气)+c C(气),在温度不变的体积下,再充入一定量的A物质,重新达到平衡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a=b+c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B. 若a=b+c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大
C.若a>b+c时,A的转化率不变
D. 若a<b+c时,A的转化率变大
14.乙酸蒸气能形成二聚分子: 2CH3COOH(气
3COOH)2(气)+热。现欲测定乙酸的分子量,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A.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
15.反应 X(气)+ Y(气
) 2Z(气)+ Q(Q>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Y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使曲线a变为曲线b可采取的措施是(
) 率A.加入催化剂
B.降低温度
时间C.增大压强
D.增大Y的浓度
16.已知某可逆反应m A(g)+n B(气
气)+Q,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右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 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m+n>p,Q>0
B. T1>T2,P1<P2,m+n>p,Q<0 C.T1<T2,P1>P2,m+n<p,Q>0
D. T1>T2,P1<P2,m+n<p,Q<0
17、在注射器内吸入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将出口处封闭,若向内突然推进活塞,会发现筒内气体颜色立即变__ __,然后又慢慢变____;若向外突然拉动活塞,会发现筒内气体颜色立即变_____,然后又慢慢变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
。在突然推拉的短暂时间内气体颜色的突然变化是因为气体的
变化所致。
18、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19.在100℃时,将0.1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1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______。
表中c2___c3____a____b(选填“&”、“&”、“=”)。
(2)20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______mol?L-1 ,在0s~20s内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s)-1。
(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二氧化氮的起始浓度是_______ mol?L-1。
20.在10℃和4×105Pa的条件下,当反应
aA(g) dD(g) + eE(g)建立平衡后,维持温度不变,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在不同压强下该反应建立平衡后,物质D的浓度见下表(在增大压强的过程中无其它副反
(2)压强从1×106 Pa 增加到2×106 Pa时,平衡向
(填“正”或 “逆”)
21.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N2和6体积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
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
N2+3H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2NH3+Q若反应达到平衡后,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上述温度不变,设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N2、H2和NH3的体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仍与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那么:①若a=1,c=2,则b=___________,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将向___________方向进行(填“正”或“逆”)。②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则c的范围是___________
(2)在上述装置中,若需控制平衡后混合气体为6.5体积,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
22.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和,发生如下反应:aA+bBcC(固)+dD当反应进行一
13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摩,B减少了n摩,C增加了n
摩,D增加了n摩,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为、 、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3.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且C31.0mol/L(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9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doc 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9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2级高二化学学案(9)【学习课题】化学平衡的移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及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并解决遇到的化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的质量分数也就随着改变,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到________________,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平衡的移动。以上过程可归纳如下:2.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1)若ν(正)ν(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若ν(正)ν(逆),则平衡不移动。(3)若ν(正)ν(逆),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思考】1.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平衡,若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平衡是否一定发生移动?若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是否一定发生改变?【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⑴实验探究:探究1:原理 Cr2O72-+H2O2CrO42-+2H+
实验现象 橙色变为 橙色变为
结论 c(H+)增大,平衡向方向移动 NaOH溶液使c(H+)变小,平衡向方向移动
探究2:原理 Fe3++3SCN-??Fe(SCN)3(红色)
实验(1)步骤
现象 溶液颜色 溶液颜色
实验(2)步骤 向试管①中滴加0.01mol·L-1NaOH溶液 向试管②中滴加0.01mol·L-1NaOH溶液
现象 溶液颜色变 溶液颜色变
结论 对可逆反应Fe3++3SCN-Fe(SCN)3,分别增大c(Fe3+)和c(SCN-)后,Fe(SCN)3的浓度均了,即化学平衡均向方向移动了,滴加NaOH溶液,由于3OH-+Fe3+===Fe(OH)3↓,减小了的浓度,Fe(SCN)3的浓度也减小了,即化学平衡向方向移动了
⑵影响规律: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⑶速率—时间图像:化学平衡 aA+bBcC+dD(A、B、C、D为非固体)
条件变化 增大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减小生成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速率的变化
移动的方向
速率变化曲线
规律总结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
⑷说明:①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②工业生产上适当增大廉价的反应物的浓度,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提高价格较高原料的转化率,以降低生产成本。③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v逆均减小,但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巩固练习】1.下图所示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2.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⑴实验探究:原理 ?ΔH=-56.9kJ/mol
实验现象 热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冰水中混合气体颜色
实验结论 混合气体受热颜色加深,说明NO2浓度,即平衡向方向移动;混合气体被冷却时颜色变浅说明NO2浓度,即平衡向方向移动
⑵影响规律:温度升高,平衡向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方向移动。⑶速率—时间图像:化学平衡 aA+bBcC+dDΔH>0 aA+bBcC+dDΔH<0
体系温度改变
速率的变化
平衡移动的方向
速率与时间的图象
规律总结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反应的方向移动
⑷说明:①任何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所以任意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都能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移动。②若某反应的正反应为放(吸)热反应,则逆反应必为吸(放)热反应,且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相等,但反应热符号相反。③对同一化学反应,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使v正、v逆都增大,但v正增大的倍数更大,即v′正&v′逆,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反之,降低温度,使v正、v逆都减小,但v正减小的倍数更大,即v′正&v′逆,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答案带解析】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K值不变,平衡...
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平衡向右移动时,K值不一定移动C.K值有变化,平衡一定移动D.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的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增大2倍,K值也增大两倍 
试题分析:A.K值不变,化学平衡可能移动,也可能不发生移动,正确;B. 平衡向右移动时,若温度不发生变化,则K值就不变,若温度变化,则K值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平衡向右移动时,K值不一定移动,正确;C. K值是化学平衡常数,若K值有变化,平衡一定移动,正确;D. 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的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增大2倍,K值是原来的平方,错误。
考点:考查平衡常数K与平衡移动...
考点分析:
考点1: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①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B.用图②装置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C.用图③装置验证铁发生析氢腐蚀D.用图④装置测定反应速率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B.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Fe2++2H++H2O=2Fe3++2H2OC.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CO32-+2H2OD.NH4HSO4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NH4++HSO3-+2OH-NH3↑+SO32-+2H2O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A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C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K+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  
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NaHSO4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pH减小B.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pH增大C.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减小,pH减小D.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变,pH不变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相对应的是A.液氨分解要吸热,可用作制冷剂B.Al2O3难溶于水,可用作耐火坩埚C.硅胶吸附水能力强,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MgO是一种电解质,可用来工业电解冶炼金属镁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