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填充墙设计中,怎样考虑填充墙的影响

  推荐期刊投稿
&&&免费论文
&&&收费论文
&&&浏览历史考虑框—墙相互作用的填充墙框架结构力学性能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考虑框—墙相互作用的填充墙框架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
现行设计方法中,将框架填充墙仅作为非结构构件,不考虑其强度和刚度作用。但在荷载(风力、地震)作用下,填充墙实际上是与框架共同工作的。在填充墙的影响下,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极限承载力、破坏形态均与裸框架有很大区别。虽然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填充框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但由于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考虑框架和填充墙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还没有一致的看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用面面接触单元模拟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连接,建立考虑框——墙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单层单跨框墙相互作用模型在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分析了填充墙对框架抗侧刚度的影响,研究了填充墙的开洞率和开洞位置对填充框架抗侧刚度的折减效应。研究表明:1).填充框架的相对刚度随着填充宽高比(l/h)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长速率逐渐减慢,当墙体宽高比大于1.8时,即可忽略此影响;2).填充框架的相对刚度随着梁柱惯性矩之比(I2/I1)的增加而减小;3).填充框架的相对刚度随着填充墙相对刚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二者基本呈线性关系;4).考虑填充墙开洞位置对结构抗侧刚度的影响时,可能造成结构沿同一直线上正负两个方向刚度不同,在结构设计中,应考虑这一影响。
本文还对汶川地震中一栋典型的底部薄弱层结构进行了震害分析和弹性阶段的有限元分析。并建议在结构分析与设计中,应考虑填充墙的刚度效应,以尽量避免薄弱层的产生。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TU375.4【目录】:
ABSTRACT5-8
图表清单8-10
第一章 绪论10-17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1.2 填充墙框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16-17
第二章 有限元模型在ANSYS 中的实现17-32
2.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17-22
2.1.1 混凝土单轴受压下的本构关系17-21
2.1.2 本文采用的混凝土本构关系21-22
2.2 砌体的本构关系22-24
2.2.1 砌体材料单轴受压下的应变关系[43]-[47]22-24
2.2.2 本文采用的砌体受压本构关系24
2.3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的选择24-26
2.3.1 钢筋混凝土的三种有限元模型25
2.3.2 本文采用的有限元模型25-26
2.4 模拟钢筋混凝土的SOLID65 单元[48]26-30
2.4.1 SOLID65 单元理论基础26-29
2.4.2 SOLID65 单元参数的选取29-30
2.5 砌体材料的模拟30
2.6 填充墙与框架的接触问题的处理30-31
2.7 分析求解选项31
2.7.1 混凝土结构分析求解选项31
2.7.2 接触问题对求解选项的要求31
2.8 本章小节31-32
第三章 填充砌体对框架抗侧移刚度的影响32-51
3.1 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32-37
3.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2-34
3.1.2 模型的力学性能分析34-37
3.2 不开洞填充墙对框架抗侧刚度的影响37-44
3.2.1 研究参数的选取37-38
3.2.2 模型各参数值对框架抗侧刚度的影响38-44
3.3 开洞填充墙对框架抗侧刚度的影响44-48
3.3.1 墙体开洞率对填充框架抗侧刚度的影响44-46
3.3.2 墙体开洞位置对填充框架抗侧刚度的影响46-48
3.4 底层薄弱层模型的分析48-50
3.5 结论50-51
第四章 填充框架结构的震害分析与工程实例51-61
4.1 汶川地震中填充框架结构与填充墙有关的震害分析51-52
4.2 工程概况52-57
4.2.1 工程平面布置52-56
4.2.2 结构的震害描述56-57
4.3 模型的分析与设计建议57-59
4.3.1 不同有限元模型的对比分析57-59
4.3.2 设计建议59
4.4 本章小节59-61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1-63
5.1 总结61
5.2 展望及下一步工作61-63
参考文献63-6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伟军,施楚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9年03期
曾晓明,杨伟军,施楚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曹万林,庞国新,李云霄,王光远;[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年02期
曹万林,庞国新,李云霄,王光远;[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7年03期
戴绍斌,余欢,黄俊;[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3期
关国雄,夏敬谦;[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年01期
童岳生,钱国芳;[J];建筑结构学报;1987年01期
刘玉姝,李国强;[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3期
朱荣华,沈聚敏;[J];建筑结构学报;1996年04期
谷倩;彭波;刘肖凡;;[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苗凤;[D];湖南大学;2006年
刘建毅;[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蒋利学;[J];建筑结构;2001年01期
郑颐,朱伯龙,程才渊;[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9年04期
张伟平,顾祥林,张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2期
宋力,施楚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黄奕辉;王全凤;刘迪;杨勇新;曾志兴;;[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高剑平;;[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邢华;[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杨旺林;余天庆;;[J];重庆建筑;2006年08期
邵军;文先琪;李迎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邵军;项宗方;王平;;[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利学;;[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曹万林;王绍英;田宝发;刘建民;;[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曹万林;魏文湘;曲英华;张瑞捷;庞国新;;[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3年
杨治林;;[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刘建毅;史庆轩;;[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孙海林;叶列平;陆新征;;[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周凯敏;吴炎海;;[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任庆新;周博;王庆利;;[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陆新征;张炎圣;江见鲸;;[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赵均;郭艳峰;朱丹;;[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郭棣;[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赵冬;[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马乐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管克俭;[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王丹;[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黄雅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赵艳静;[D];天津大学;2004年
潘文;[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黄选明;[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卫辉;[D];湖南大学;2006年
曲晓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卢华;[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江云红;[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沈建斌;[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邱文利;[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方高倪;[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刘(韦华);[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孟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岳亚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健!北京100044;[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李国强,赵欣,孙飞飞,高文利,杨尊权,靳世文;[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1期
李国强,方明霁,刘宜靖,陆烨;[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10期
程才渊,吴明舜,苏宇峰,郑颐,李先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贾连光,张绍武,董富军,吴利权;[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4期
贾连光,许峰,张绍武,郑永会,尹晓东;[J];工业建筑;2005年10期
谷倩;彭波;刘肖凡;;[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5期
刘振宇,叶燎原,潘文;[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王达诠,武建华;[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杨伟军,施楚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刚;陈志华;王明贵;;[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晓彤;[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管克俭;[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常青;[D];湖南大学;2004年
杨立国;[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徐满华;[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颜雪洲;[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苗凤;[D];湖南大学;2006年
周楠;[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靓,施楚贤,熊辉;[J];建筑结构;2005年03期
朱志达,郑玉伦,涂鸣,仇宏志,李宝森,张从国,张京华,朱莉蓉;[J];建筑结构学报;1997年04期
杨伟军,施楚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9年03期
曹万林,魏文湘,吴建有,王光远;[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年02期
关国雄,夏敬谦;[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年01期
李国强,赵欣,孙飞飞,高文利,杨尊权,靳世文;[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1期
周定松,吕西林;[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1期
龚胡广,沈蒲生;[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3期
戴绍斌,余欢,黄俊;[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3期
孙跃东,肖建庄,周德源,张鹏;[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绍斌;[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刘桂秋;[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李常青;[D];湖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永昭;[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5年04期
高永昭;[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5年03期
高永昭;[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6年01期
牛红地;王泽云;;[J];四川建材;2010年01期
黄华;叶艳霞;朱钦;张国振;金池;张雄;;[J];工业建筑;2010年05期
黄华;叶艳霞;朱钦;张国振;金池;张雄;;[J];工业建筑;2010年12期
陈俊霖;王泽云;张丽;任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赵永花;;[J];山西建筑;2008年20期
高鹏;;[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黄华;叶艳霞;;[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洁;田伟;;[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李超杰;李海永;;[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刘志杰;;[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崔名相;陈向荣;周剑;刘中伟;;[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杨德志;张雄;;[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闫胜利;牛军涛;程晓霞;;[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刘冬柏;谭建军;付征;;[A];砌体结构理论与新型墙材应用[C];2007年
岳增国;金伟良;赵国兴;姜金皋;余祖国;严家熺;;[A];新型砌体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上册)——工程应用[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王瑾;[N];衡水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群贤;[D];华侨大学;2011年
石宏彬;[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阎红霞;[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杨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曹国华;[D];东北大学;2008年
许国山;[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许国山;[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龙慎久;[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王娜;[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公晓颖;[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陈银松;[D];重庆大学;2011年
熊有利;[D];长安大学;2011年
张丰报;[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刘竹;[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梁丰艺;[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樊美君;[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王立波;[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建筑结构分区
查看: 3637|回复: 45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50帖子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首先,一般框架会使结构的刚度增加,从而导致周期减小,使得地震作用增加。
在PKPM建模中,一般并没有建入填充墙,而是考虑结构的周期折减,从而考虑上面所述的影响。
但是在考虑结构受扭作用时,会计算质量的刚心和质心,在计算刚心的时候,PKPM中并没有建入填充墙模型,所以并没有考虑填充墙的刚度对刚心的影响。请问这样计算出来的刚心是不是不合理啊?
打赏:7土木币0工程点
我是土豪,我钱多
chenglei111
我是土豪,我钱多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1606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6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4 积分
路过,围观中,期待大仙的解答!!!!!
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智慧是觉悟出来的.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3积分20473帖子
应该是有影响的。
听众数收听数自我介绍混迹在大千世界的一缕微风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3123帖子
二星高级工程师, 积分 31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7 积分
影响肯定是有的,具体是什么说不清楚。等大神来回答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149帖子
二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1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有影响的。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2437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24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3 积分
应该有影响吧,一些结构大师不是说,结构不单单是一门技术,更多是的一门艺术,讲不清的。
<p id="rate_9960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我是土豪,我钱多&土木币 + 2
" class="mtn mbn">
<p id="rate_6722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我是土豪,我钱多&威望 + 4
土木币 + 5
" class="mtn mbn">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3681帖子
二星高级工程师, 积分 36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9 积分
填充墙对整体刚度有影响,无法定量计算,要从概念上把握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524帖子
一星工程师, 积分 5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6 积分
影响肯定是有的,期待解答!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1738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7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2 积分
填充墙的影响肯定是有的,只是在综合考虑下,这种影响就被忽略了
听众数收听数自我介绍三分忍让,七分压抑。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1361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3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9 积分
填充墙对整体刚度有影响,无法定量计算,要从概念上把握
三分忍让,七分压抑。
11周年站庆
12周年站庆
8-3(在线教育)
8-4(商易宝会员)
8-5(广告合作)
(非工作时间)填充墙与框架结构连接设计研究--《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填充墙与框架结构连接设计研究
【摘要】:鉴于汶川地震中,刚性连接填充墙震害严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议“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宜与柱脱开或采用柔性连接”,但目前对柔性连接填充墙的施工工艺及具体设计内容等方面,规范并没有做出统一规定,严重阻碍了柔性连接的推广应用。
本文针对与框架主体设缝并均采用拉结筋拉结的柔性连接方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建议将非结构构件纳入构件设计中,借鉴主体构件设计思路,提出一套系统的柔性连接设计方法,保证柔性连接填充墙“小震不坏、大震不倒”抗震性能,虽然对非结构构件来说,设计可能过于繁琐,但考虑到填充墙对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影响及开裂墙体对生命安全的威胁,这些均显得微不足道。
因柔性连接填充墙与主体设缝,不参与地震力分配,仅承担自重产生的地震作用,且平面内刚度及承载力大,故主要对柔性连接填充墙平面外承载力及稳定性能进行设计。
填充墙与主体构件间的缝隙取值需考虑多方面综合影响,应满足主体构件自由横向变形,宜考虑缝隙宽度对竖向拉结筋平面外支承作用影响及建筑空间维护、保温、隔热等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本文对竖向拉结筋支承作用进行作用机理分析,对填充墙边界条件做出假定,给出底部为固定端、顶部为横向线弹性支座的平面外计算模型。
柔性连接填充墙平面外荷载需考虑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其应计入地震作用中楼层层间侧移对其内力影响。
基于本文计算模型,按受弯构件进行平面外抗震与非抗震弯剪承载力验算,得到柔性连接填充墙平面外荷载极限值。
因承载力验算时,将非线性横向支座简化为线弹性支座,边界条件改变必将影响构件承载力,引入承载力修正因子进行差异修正。本文对大量填充墙进行变参数ABAQUS有限元模拟,对模拟结果规律分析,确定修正因子取值。本文建议,对120mm墙体修正因子统一取值为0.80,对于240mm墙体取值为0.70,对于370mm墙体取值为0.65,此外,因较厚填充墙体难以适应楼层层间侧移影响而过早丧失承载力,故宜采用较薄填充墙体,如若采用370mm填充墙,应对结构楼层层间侧移值加以控制。
对柔性连接填充墙进行大震下抗倒塌性能验算,假定临界倒塌几何状态并得出相应倒塌验算公式,给出竖向拉结筋最小配筋率限值。
考虑到柔性连接填充墙应用局限性,刚性连接填充墙仍为主导地位,故就刚性连接填充墙对结构体系抗倒塌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为四类框架结构即纯框架结构、ACC填充框架、普通8in填充框架及普通12in填充框架,借助CMR法进行四类框架抗倒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填充墙可增大结构体系的刚度及强度,但降低其延性;强填充墙可显著降低结构体系的倒塌强度及倒塌安全储备,而弱填充墙在对倒塌概率几乎无影响,并可提高结构倒塌安全储备,故本文建议,在后续的结构设计中,对刚性连接填充墙的强度比应加以控制,理想填充强度比为0.35,鉴于加气混凝土砌体的填充强度比小于0.35,故可推广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体应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TU399【目录】:
摘要4-6Abstract6-14第一章 绪论14-24 1.1 非结构构件抗震要求14-15 1.2 刚性连接研究现状15-18
1.2.1 刚性连接填充墙与框架主体作用机制15-16
1.2.2 填充墙对框架抗震性能有利影响16-17
1.2.3 填充墙对框架抗震性能不利影响17-18 1.3 柔性连接研究现状18-22
1.3.1 柔性连接的施工形式18-20
1.3.2 柔性连接的优势20-21
1.3.3 我国柔性连接的研究21-22 1.4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22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2-24第二章 柔性连接填充墙理论分析24-55 2.1 柔性连接缝宽设定24-31
2.1.1 缝宽取值对柔性连接性能影响24
2.1.2 缝宽的确定24-31
2.1.2.1 与框架柱缝宽设计25-27
2.1.2.2 与框架梁缝宽设计27-31 2.2 创建计算模型31-37
2.2.1 竖向拉结筋的作用机理32-34
2.2.2 弹性支座刚度简化34-36
2.2.2.1 承载力等效法34-35
2.2.2.2 耗能等效法35-36
2.2.3 竖向拉结筋的作用分析36-37 2.3 平面外荷载的确定37-42
2.3.1 荷载作用简述37-38
2.3.1.1 荷载作用分类37-38
2.3.1.2 荷载组合38
2.3.2 荷载作用计算38-42
2.3.2.1 风荷载的计算38-39
2.3.2.2 地震作用的计算39-42
2.3.3 支承点处位移作用42 2.4 柔性连接填充墙稳定验算42-45
2.4.1 墙体高厚比验算42-44
2.4.2 墙体的稳定性验算44-45 2.5 平面外承载力验算45-49
2.5.1 非抗震验算45-47
2.5.2 抗震验算47-49 2.6 柔性连接填充墙抗倒塌分析49-53
2.6.1 罕遇地震作用计算50-51
2.6.2 大震下倒塌临界状态模型51-52
2.6.3 大震抗倒塌及承载力验算52-53 2.7 横向拉结筋布置及作用53-54 2.8 本章小结54-55第三章 数值模拟确定修正因子55-83 3.1 有限元分析目的55 3.2 有限元分析软件 ABAQUS55-59
3.2.1 ABAQUS 优势55-56
3.2.2 ABAQUS 有限元分析的主要步骤56-57
3.2.3 Riks 法简介57-58
3.2.4 ABAQUS 中 Riks 法的应用58-59 3.3 半理论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59-60 3.4 数值模型创建60-63 3.5 数值模拟结果63-73 3.6 数据结果分析73-82
3.6.1 修正因子影响参数计算73-74
3.6.2 规律分析74-82
3.6.2.1 120mm 填充墙分析74-77
3.6.2.2 240mm 厚填充墙分析77-79
3.6.2.3 370mm 厚填充墙分析79-82 3.7 本章小结82-83第四章 刚性连接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影响83-93 4.1 结构体系抗倒塌性能83-84 4.2 抗倒塌性能评价方法84-87
4.2.1 第一代性能化抗震设计的局限84-85
4.2.2 CMR 评价方法简介85-87 4.3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能模拟分析87-92
4.3.1 结构数值模型设计87-88
4.3.2 改善数值模型88-89
4.3.3 增量动力分析(IDA)89-90
4.3.4 考虑剪切破坏模态下的分析90-91
4.3.5 按 MCE 计算倒塌概率91-92 4.4 本章小结92-93第五章 结论93-95 5.1 结论93-94 5.2 展望94-95参考文献95-97作者简介97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97-98致谢98-9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向天宇,赵人达,刘海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肖伦斌;;[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陈丁;;[J];福建建筑;2009年05期
戴国莹;[J];工程抗震;2000年02期
施炜;叶列平;陆新征;唐代远;;[J];工程力学;2011年03期
管民生;万新;杜宏彪;;[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杨树标;刘建平;李荣华;马淑欣;邸庆霜;;[J];工业建筑;2008年S1期
刘立鹏,唐岱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吴兆旗;姜绍飞;;[J];建筑;2009年02期
李哲明,宁文奎,宋玉普,车轶,夏国明;[J];建筑结构;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成文;张玉平;陈绵健;;[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文兰;刘立新;王仁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宋吉荣;何世龙;;[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周宏庚;马巍;沈小璞;;[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还毅;方秦;陈力;柳锦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李振宝;刘春阳;马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刘宝朋;陆佳平;;[J];包装工程;2010年11期
徐泽军;董龙彬;;[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刘志钦;赵辉;;[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王维;何丽丽;李涛涛;黄信;;[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6期
王隼;李平;;[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新征;马玉虎;周萌;陈浩宇;叶列平;;[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李英民;韩军;刘立平;郑妮娜;王丽萍;刘建伟;伍云天;刘阳冰;;[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苏启旺;赵世春;;[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肖岩;陈国;杨瑞珍;佘立永;周泉;;[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初明进;冯鹏;叶列平;;[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王秀哲;吴二军;;[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王亭;姜忻良;李茂鋆;;[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刘慧鹏;李云贵;周新炜;;[A];工程三维模型与虚拟现实表现——第二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廖志刚;姚谏;汪光满;;[A];工业建筑(2009·增刊)——第六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蔡传国;韦忠瑄;杨绪普;;[A];第四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军;[D];浙江大学;2010年
李妍;[D];吉林大学;2011年
郭猛;[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万海涛;[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段向胜;[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郑妮娜;[D];重庆大学;2010年
初明进;[D];清华大学;2010年
李磊;[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李增志;[D];天津大学;2012年
刘晓峰;[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琰鑫;[D];郑州大学;2010年
洪丽;[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孙丽娟;[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蒲秀娟;[D];南昌大学;2010年
王宾;[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曹丽园;[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刘宝朋;[D];江南大学;2011年
逄成林;[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杨敏基;[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唐修慧;[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建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7年02期
曾晓明,杨伟军,施楚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3期
周优文;李宏;欧阳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苏启旺;李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魏琏;戴国莹;;[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1年01期
欧进萍,牛荻涛,王光远;[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0年04期
刘伯权,赖明,杨红;[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4年02期
刘伯权,赖明,白绍良;[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年01期
宣纲,顾祥林,吕西林;[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年06期
吕西林,邹昀,卢文胜,赵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欧进萍;李惠;吴斌;郭安薪;;[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千里;[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晓昀;[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小平;;[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6期
张小平;;[J];科技资讯;2007年01期
许明;;[J];山西建筑;2007年35期
肖纪霞;马金龙;;[J];技术与市场;2008年12期
李海龙;;[J];科技风;2009年11期
任凯凤;李树荣;董宏杰;;[J];山西建筑;2010年18期
李文君;;[J];价值工程;2010年06期
卫安豹;;[J];机械管理开发;2012年05期
刘景国;赵建军;;[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施耀新;;[J];建筑结构;198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葛兰;赵悦;;[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8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8年
孙建国;李锋;李文斌;;[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李永清;;[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4)[C];2009年
杜宏代;马友利;;[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刘艳丽;贾连光;张曰果;钟全;;[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楚楠;贾连光;;[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刘利花;;[A];2013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薛宗明;;[A];全国第九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邹昀;张鹏飞;;[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贾明明;吕大刚;于晓辉;何晓云;;[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高会兴;[N];中华建筑报;2006年
戴美云;[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群贤;[D];华侨大学;2011年
郭庆生;[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颖;[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孙丽娟;[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王泽;[D];西华大学;2008年
臧雅婷;[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班明霞;[D];西华大学;2007年
刘竹;[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王立波;[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张玉平;[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陈银松;[D];重庆大学;2011年
朱贺;[D];广州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框架结构填充墙规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