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下集合近点和调节性集合近点的区别

5.通过调节晶状体.眼睛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近点大约20cm处.近视眼的近点 20 cm.远视眼的近点 2——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5.通过调节晶状体.眼睛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近点大约20cm处.近视眼的近点 20 cm.远视眼的近点 20cm(填“大于 .“等于 .“小于 ).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通过调节晶状体,眼睛可以使远近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眼睛的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2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叫做明视距离.
想一想,近视眼、远视眼和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相同吗?谁大谁小?通过看书上的字,测出你的近点.和其他同学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吗?有什么规律?
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10cm处.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这是为什么?
看书上的字,测出你的近点,和其他同学的近点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吗?有什么规律?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是10厘米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A.0到10厘米B.10到25厘米C.25厘米到极远处D.10厘米到极远处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1)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A、0到10厘米B、10到25厘米C、25厘米到极远处D、10厘米到极远处(2)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______(选填“前”或“后”);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如图______(选填“甲”或“乙”)中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1)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A、0到10厘米B、10到25厘米C、25厘米到极远处D、10厘米到极远处(2)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______(选填“前”或“后”);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如图______(选填“甲”或“乙”)中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内容读取中…& 文章正文
作者: 发表日期: 复制链接 收藏
集合分为自主性和非自主性两种。自主性集合是可随意地使两眼向鼻侧集合。图11-1是皮层对下级中枢的兴奋和抑制的图解,此冲动开始于皮层的枕叶。自主性集合的程度往往因人而异,并可通过训练使之加强;非自主性集合是反射性的,它的传导径路可用图9-10予以解释。在正常情况下,非自主性集合与调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联合运动。本章主要讨论非自主性集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额叶;2.抑制路;3.兴奋路;4.副神经节;5.短睫状神经;6.集合纤维;7.下斜肌;8.睫状神经节;9.第Ⅲ对脑神经;10.艾-韦氏核;11.交感神经抑制路;12.下丘脑交感神经中枢;13.大脑皮层枕叶;14.心理视觉兴奋路
第二节& 集合近点的测定
集合近点测定所用的设备,与调节近点相同。测定集合的指标是复视,并不要求发生视物模糊。理论上,近点的距离是以两眼旋转中心之间的连线为基线来计算,但在实际应用时,是以前主点计算,即在所得结果中加上2.5mm即得(或从角膜顶点算起,加上顶点至旋转中心的13.5mm)。也如调节中所使用的名词一样,集合近点与集合远点之间的距离称为集合范围,而集合能力的差别称集合程度。在无限远与眼球之间的距离称为阳性集合范围,超过无限远,也就是位于眼球后面时,因为眼球是向外分开的,称为阴性集合范围。两眼视轴的夹角被称为集合角,表述集合程度所使用的单位叫米角(MA),这个名词是由Nage1所推荐。这个方法比较方便,应用比较广泛。假设眼在休息时,两眼的视轴一直向前成为两条平行线,即由图11-2中,从Cl和Cr引出的两条虚线。假若两眼注视在1m处的物体c, Cl和Cr联结的中点为d,d与无限远处的a相联为ad,则两眼的视轴Clc和Crc与ad相交于c,于c处相夹之角称为1MA。此角的真正大小随着两眼瞳孔距离而改变。当瞳孔距离为60mm时,1 MA约为2°。当物体移向2m时,此角为 0.5MA,如物体移近到0.5m,则为2MA。因而,正视眼看1m处物体时,要用1.0D调节,同样也使用1MA的集合,这是调节与集合的正常搭配关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l和Cr为左眼和右眼的旋转中心;当固视物体在1m时,则∠ClcCr为1MA;固视物体在0.5m时,则∠ClcCr为2MA
测定集合力量的另一种方法为三棱镜法。将一个基底向外的三棱镜放于两眼注视时的一眼之前。三棱镜的度数逐渐增加,当每次增加三棱镜度数时,被三棱镜屈折后的光线向外偏斜,落在中心凹的颞侧,因而成为暂时性复视。为了避免复视的发生,要使用内集力将眼球拉向内转,使视轴与被三棱镜屈折后的光路相平行,如图11-3所示,右眼眼球即向内旋转,与被屈折后的光路相重合成为一条直线。如所用三棱镜的度数过高,眼肌无法补偿时,即将集合破坏形成复视。在仍可保持双眼单视时,所使用的最强三棱镜度,即该眼的最大集合力,用三棱镜基底向外所测结果为阳性集合;反之,以基底向内的三棱镜放在眼前,为了避免复视的发生,眼球要向外偏斜,在未发生复视之前,所用最强三棱镜度为最大的阴性集合(图 11-4)。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到,集合力是由两眼共同负担,无论全部三棱镜度放在一眼之前,或用其半数分开放在两眼之前,其结果是相同的。一般来说,眼的正集合力要比负集合力大得多。正常的集合程度为10.5MA,其中阳性者为9.5MA,阴性者为1MA,但有时可超过之。阳性为15MA或17MA者亦非少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求集合角的圆周度的公式(Duane)
集合角的度数=两眼中心距/集合近点距×50+3°
例如,两眼中心距为60mm,集合近点距为120mm,则集合角为60/120×50+3°=28°,即各眼内集14°。现用表11-1和表11-2把各种集合角度的记法列出对照。
两眼距与集合角度和三棱镜
两眼距(mm)& &
角度(°)& &
1°36.27′& &
1°39.71′& &
1°43.15′& &
1°46.59′& &
1°50.03′
三棱镜度(△)& &
两眼距为60mm时集合角单位换算表
三棱镜度(△)
1°43.15′& &
3°26.39′& &
5°9.82′& &
6°53.53′& &
8°37.62′& &
10°22.19′& &
12°7.34′& &
13°53.19′& &
15°39.86′& &
17°27.45′& &
19°16.13′& &
21°6.00′& &
22°57.27′& &
24°50.58′& &
26°44.62′& &
28°41.12′& &
注:三棱镜度(△)化为厘弧度(Centrad,即或/100弧度),1△相当于0.5732°
第三节& 调节与集合的联动关系
从图9-10可以看到调节与集合之间在解剖生理方面的密切关系。为了保证两眼既可看远,又可看近;既要经常保持两眼单视,又要不断地变换视物距离,所以两眼的调节与集合是互相协同联合运动的。虽然它们之间存在极为紧密的联动关系,但为了适应某些生理病理的需要,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单独运动范围。例如,当两眼注视一个目标时,在眼前加上一个凸的或凹的球面透镜,就可以单独使用调节作用矫正镜片的光学效用,使两眼仍然能够继续很清楚地注视同一目标。这是把集合固定不动,使调节单独分开运动的例子。反之,用一个三棱镜放在眼前,由于眼肌的补偿作用,两眼仍可清楚地注视同一目标,这是把调节固定时,集合也是可以单独分开运动的例子。调节和集合可以单独分开运动的情况,临床上也较常见。例如,老年人晶状体硬化和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调节作用虽然丧失,但集合仍可单独存在,近处物体虽然看不清楚了,但仍可把它看成一个。调节与集合两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分开运动的生理表现,对于看东西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屈光不正时,这两种生理现象有时有必要分开。例如,一个正视眼注视25cm处的物体时,要使用4.0D调节及4MA的集合,这是正常的搭配运动。但是,一个2.0D的远视患者,在注视25cm时,要用6.0D的调节;而在一个2.0D的近视患者,则仅用2.0D的调节,集合都是4MA不变。所以远视眼的调节超过集合,而近视者集合超过调节。在上述屈光不正的例子中,调节与集合之间的不正常搭配,说明两者是可以分开单独运动的。但这种分开的范围有一定限度。两者可以分开活动的程度可用训练的方法使之加强,并且因人而异;即使在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身体情况和不同的工作条件,可分开的程度也有不同。这种集合与调节分开活动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并不会引起任何不适感觉。另一方面,调节与集合的分开活动往往可以引起相当的烦扰。有时所需要分开的量超过其正常的耐受范围时,则在集合与调节两者之间必定要放弃一个,因为一个清楚的影像,比较保持双眼单视对于工作和学习更为有利,终使一眼向单侧偏斜,成为斜视。为了进一步说明调节与集合的关系,现将比较性调节和比较性集合分别予以阐明。
比较性调节
比较性调节,即相对调节,是以相应的集合为标准,用测得的调节去和集合相比较。也可以说,把集合固定起来,调节可以单独分开运动的力量,称为比较性调节。以正视眼为标准,超过集合固定点所使用的调节,称为阳性(或者正的)比较性调节;低于集合固定点所使用的调节,称为阴性(或者负的)比较性调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11-5为正视眼的比较性调节图。其远点(R)在无限远处,近点(P)在眼前10cm。
假若两眼注视位于眼前33cm的一个物体(A),应当使用3.0D的调节和3MA的集合。现在在眼前加凹透镜片直到物体开始变模糊为止。如所使用的镜片为-3.0D,即表示它所使用的调节已由3.0D,增加到+6.0D,此时该眼的比较近点(P')位于+6.0D调节位置,也就是在眼前17cm处。如用凸透镜代替凹透镜试之,发现增加+2.0D时物像开始模糊,这表明它已放松了2.0D的调节,即由3.0D变为1.0D的调节,此时该眼的比较远点(R')位于眼前1m处。因此,对于3MA的集合来说,其比较调节的远点在1m,比较调节的近点在17cm。其比较调节的范围为100-17=83cm,即图中R'P'的距离。在这段83cm的距离中,67cm(R'A)为阴性, 16cm(AP')为阳性,其比较性调节的程度为5.0D(即6.0D-1.0D)。其中2.0D为负,3.0D为正。由上面情况明显地看出,物体愈靠近眼球,阳性调节范围就愈小,而阴性调节范围就愈大。以正视眼为例,当物体放在无限远处时,将无阴性比较性调节,即在眼前加任何凸透镜片均不能耐受。反之,如把物体放在近点处,阳性调节的部分亦变为0,把任何凹透镜放在眼前亦均不能接受。这是因为物体在近点时,已使用了所有的调节力。所以当集合固定在近点时,就没有阳性比较性调节产生。因此,当有一个绝对远点、绝对近点和绝对调节范围时,就可以按照不同的集合程度产生各种不同的比较远点、比较近点和比较的调节范围。
在实际应用时,只需测定在近距离(33cm)工作时的比较性调节,也就是3MA时的比较性调节即可。首先用镜片把被测眼矫正为正视眼,并令其注视33cm处的近视力表。以凹透镜片放于眼前找出最强的镜片,这就是它所能增加的最大调节量,即阳性比较性调节。同法,以凸透镜放在眼前找出它所能放松的最大调节量,即阴性比较性调节。两者的和称为全部比较性调节。
在研究比较性调节的彼此关系中,最终目的是为了看东西时保持舒适的感觉。为了能够舒适,比较性调节的阳性(正的)部分应当尽可能的大些,最低限度阳性者要和阴性(负的)者相等。当阳性部分较大时,患者就相应地有大量的调节富余,因而感觉舒适。相反,如果比较调节的阳性部分太小,患者就要经常地使用很大的努力才能维持正常工作。因而易于引起睫状肌的紧张和疲劳,在临床上表现为眼紧张和视疲劳。因此,为了保持工作中的舒适感,在看近物时要以1/2~1/3的调节力量作为储备力量。
由于任何原因使调节的程度减小,调节近点退到了工作距离的边缘,这样,阳性部分的比较性调节程度减小,使调节经常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只有配戴适度的凸透镜片,将调节范围向眼球方向移近,才可能保持长久的近距离工作,而不发生主觉的干扰症状。老视眼戴凸透镜就是把近点由远移近,使近视力增加,并减少调节紧张所引起的主觉症状。
第五节& 比较性集合
同样的情况,如果把调节固定不动,也可使集合单独改变,可以超过或者可以放松的集合力量称为比较性集合(也称相对集合)。和测量比较性调节的方法相似,把调节固视在一个物体上,用三棱镜改变其集合力量(图11- 6)。被试者感觉视标模糊的三棱镜度,即为比较性集合的度数。用基底向外所测结果,为阳性部分(图中的Ba);基底向内所测结果,为阴性部分(图中的Bb)。也同调节一样,为了工作的舒适,集合的阳性部分要大些。否则,应建议配戴基底向内的三棱镜,用以帮助长期从事近距工作的人避免发生不舒适感觉。如患者只使用比较集合的中1/3部分,任何长时间的持续工作都不会因为集合而发生干扰症状。因此,这段的中1/3范围,就叫舒适区。假若发现一个近距工作的患者,在工作中往往超出Bc的界限,无论是阳性的还是阴性的,都应当配给三棱镜,使之能够保持在舒适区以内进行工作。另一方面,还应当接受一个疗程的肌力训练,用以刺激眼肌的集散力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如图11-7(1),其工作距离为33cm,可以耐受外展4△和内收8△。即比较性的负性部分为4,阳性部分为8。工作距离处的集合作用正好在中1/3。该患者就很少发生视觉疲劳。反之,如图11-7(2),比较性集合的阴性部分为2,阳性部分为10,两者相加,其全部比较集合仍为12,而A~C偏向于阳性部分。在本例中,W位于A~C之外,工作起来易于发生疲劳。这是因为本例在工作时,处于过度集合,即存在2△的比较性内隐斜,需要用2△基底向外的三棱镜来补偿。
由前所述,可以看到集合与调节存在紧密的联系。因而,眼肌的任何一个动作对于其他的功能都有影响。最明显最常见的,是当两眼同时使用时,双眼的调节力比较单眼者明显地增加。这种增加是由于集合作用产生的联动作用所造成,双眼调节超过单眼调节的程度为 0.5D。但个别例子差别较大,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5D。有人的统计结果为:
<17岁& & & &
平均超过O.6D
18~31岁& & &
平均超过0.5D
32~53岁& & &
平均超过0.4D
>53岁& & & &
平均超过0.3D
一般认为,双眼调节超过单眼的原因,是由于集合的刺激加强了调节作用的关系,并不是伴随瞳孔的收缩而产生,因为两者可以单独发生。另一方面,它也不是由于两眼的两个像融合后视力的增加所引起,因为有些病例,一眼为弱视或者外斜者,亦可看到双眼比较性调节力大于单眼者。
因为调节与集合两种功能在生理方面密切地联合在一起,故只有在调节与集合两者互相协调、互相补充的情况下,才可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集合疲劳时所用的测定方法,完全与调节者相同。不过调节是以观察视标开始模糊为指标,而集合是以开始发生复视为指标。集合疲劳的程度与耐受性,也可用记纹鼓记录下来。
的个人主页看更多内容
(镜善镜美)
(镜善镜美)
Copyright &2005 - 2009 眼镜人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文号-
电子邮箱: 眼镜人QQ群号: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认证注册通用网址:眼镜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意力训练方法大集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