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子转移过程,阳极过程,阴极保护防腐铝阳极过程金属电化学腐

金属腐蚀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4页
1、 金属腐蚀过程的特点是什么?采用那些指标可以测定金属全面腐蚀的速度。
答:特点因腐蚀造成的破坏一般从金属表面开始,然后伴着腐蚀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富士破坏将扩展到金属材料的内部,并使金属的性质和组成发生改变;金属材料的表面对腐蚀过程进行有显著的影响。 重量指标:就是金属因腐蚀而发生的重量变化。 深度指标:指金属的厚度因腐蚀而减少的量。 电流指标:以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阳极过程电流密度的大小。
2、双电层的类型有哪些?平衡电极电位,电极电位的氢标度的定义?
答:类型:金属离子和极性水分子之间的水花力大于金属离子与电子之间的结合力;金属离子和极性水分子之间的水化力小于金属离子与电子之间的结合力;吸附双电层。平衡电极电位:金属浸入含有同种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参与物质迁移的是同一种金属离子,当反应达到动态平衡,反映的正逆过程 的电荷和物质达到平衡,这是电位为平衡电极电位;电极电位的氢标度:以标准氢电极作为参考电极而测出的相对电极电位值称为电极电位的氢标度。
3、判断金属腐蚀倾向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a 腐蚀反映自由能的变化 △G&0则反应能自发进行△G=0则达到平衡 △G&0不能自发反应
b 标准电极电位越负,金属越易腐蚀
4、以Fe-H2O 体系为例,试述电位-PH 图的应用。
答:以电位E 为纵坐标,PH 为横坐标,对金属—水体系中每一种可能的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在取定溶液中金属离子活度的条件下,将其平衡关系表现在图上,这种图叫做电位PH 平衡图。 应用:预测金属的腐蚀倾向;选择控制腐蚀的途径。
5、腐蚀原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历程?它有那些类型。 答:组成:阴阳极、电解质溶液、电路四个部分;工作历程:阳极过程、阴极过程、电流的流动;类型:a 宏观腐蚀电池:异金属解除电池、浓差电池、温差电池;b 微观腐蚀电池。
6、极化作用、极极化、阴极极化的定义是什么?极化的本质是什么?极化的类型有哪几种? 答:极化作用:由于通过电流而引起原电池两级的电位差减小,并因而引起电池工作电流强度降低的现象;阳极极化:当通过电流时,阳极电位向正的方向移动的现象;阴极极化:当通过电流时,阴极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的现象;极化的本质:电子迁移的速度比电极反应及有关的连续步骤完成的快;极化的类型:电化学极化、浓度极化、电阻极化。
7、发生阳极极化与阴极极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阳极:阳极的电化学极化:如果金属离子离开晶格进入溶液的速度比电子离开阳极表面的速度慢,则在阳极表面上就会积累较多的正电荷而使阳极电位向正方向移动;阳极的浓度极化:阳极反应产生的金属离子进入分布在阳极表面附近溶液的速度慢,就会使阳极表面附近的金属离子浓度逐渐增加;阳极的电阻极化:很多金属在特定的溶液中能在表面生成保护膜能阻碍金属离子从晶格进入溶液的过程,而使阳极电位剧烈的向正的方向移动,生成保护膜而引起的阳极极化。阴极:电化学:氧化态物质与电子结合的速度比外电路输入电子的速度慢,使得电子在阴极上积累,由于这种原因引起的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阴极的浓度极化:氧化态物质达到阴极表面的速度落后于在阴极表面还原反应的速度,或者还原产物离开电极表面的速度缓慢,将导致电子在阴极上的积累。
8、比较实测极化曲线与理想极化曲线的不同点?极化率的定义是什么?极化图有哪些应用?怎样判断电化学腐蚀过程的控制取决于哪些方面。 答:区别:理想极化曲线是理想电极上得到的曲线,只发生一个电极反应,初始电位为平衡电极电位,实际极化曲线是实际测量得到的曲线,不只发生一个电极反应,初始电位为混合电位。极化率:电极电位随电流密度的变化率,即电极电位对于电流密度的导数。极化图的应用:用Evans 极化图表示影响腐蚀电流的因素;表示腐蚀电池的控制类型。控制取决于:阴极极化控制、阳极极化控制、欧姆电阻控制。
第1页/共4页
寻找更多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由三个环节组成-筑龙博客
这家伙没有什么简介。
这家伙什么标签都没有呢。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由三个环节组成
  1.阳极过程: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中起水化作用,而电子不能喝水分子牢固地接合,立式磨粉机于是在金属上留下当量的电子。金属离子进入溶液和水化的过程。因为在金属上的电子和溶液中阳离子不断积累的结果,使电极向负的方面急剧地移动,阻碍阳极过程的继续进行,因而阳极过程就很快停止。为了使金属离子继续进入溶液中,必须有吸收过剩电子的阴极过程。  2.阴极过程;溶液中的某种去极化剂,吸收和同化过剩电子的过程称阴极过程。去极化剂在阴极上吸收倍还原的原子、分子或溶液中的离子。如果阴极吸收过剩电子的过程和阳极过程同时进行,则阳极过程就可以继续不断地进行。高压磨粉机由于腐蚀介质的不同,阴极过程可以是各种不同的电极反应。但是最重要的是水化的原子失去电荷形成中性原子,然后又形成分子的过程,另一个是溶解于淡水、海水或其他中性盐类的氧,还原成阳离子的过程。  3.腐蚀电流: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在零件的腐蚀过程中是独立进行的,金属就在这种电化学作用下不断地受到溶解破坏,这两个过程按其成本质和机构而言是不相同的,必须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因此,在零件的金属表面分成了阳极区域和阴极区域,在阳极区域进行阳极过程,在阴极区域进行阳极过程。阳极过程使电子爱阳极区域释放,超细磨粉机产生过剩的电子,这过剩的电子在阴极区域的阴极的过程中受到中和,故电子从阳极区域转移到阴极区域。这种电子转移的流动成为腐蚀电流。 文章来源于网络,相关阅读请点击:()
vnzhuo01的最新博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同时发布一条微博
$(".zhul_sy_rightBox").popupbox({geturl:ucenterDomain+"openjson/getpopupbox",format:"bigright",cssClass:"zhul_info_rightbox",waithtml:' '});
$().zlidol({geturl:weiboDomain+"userinfo/jsonidol?action=idol"})
})(jQuery);4H+              2×64g      4mol              0.064g       x     x=0.002mol  [H+]= =4×10-3mol/L  【答案】A例14.(2009届福建省泉州市俊来中学高三年级月考化学)电解100mL含c(H+)=0.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A.0.10mol/L Ag+ B.0.20mol/L Zn2+
C.0.20mol/L Cu2+ D.0.20mol/L Pb2+
  【解析】电解时阴极上溶液中离子的反应顺序为Ag+ >Cu2+ >H+ >Pb2+ >Zn2+ ,A项中Ag+ 先反应,H+后反应,可得到Ag:0.10mol/L×0.1L×108g/mol=1.08g ;H2 :0.03g 。B项中H+先反应,Zn2+后反应,可得H2:0.03g ;Zn:(0.04mol-0.03mol)÷2×65g/mol=0.325g
。C项中Cu2+先反应,H+后反应,可得到Cu:0.02mol/L×0.1L×64g/mol=1.28g 。D项中H+先反应,Pb 2+后反应,可得到H2:0.03g
;Pb:(0.04mol-0.03mol)÷2×207g/mol=1.05g 。因此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C。  【答案】C七、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综合运用例15.(09广东化学1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解析】电解质溶液显碱性或中性, 该燃料电极的正极发生反应为:O2+2H2O+4e-=4,A对;铝作负极,负极反应应该是铝失去电子变为铝离子,在氢氧化钠的溶液中铝离子继续与过量的碱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因此负极反应为:Al+4-3e=+ 2H2O,B错; 该电池在碱性条件下消耗了碱,反应式为4Al+3O2+4= 4+ 2H2O溶液PH降低,C错;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出来经过外电路流到正极,D错高  【答案】A  例16.(09年浙江卷)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Li+2Li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时,Li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解析】A项,Li从零价升至正价,失去电子,作为负极,正确;B项,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物只有一种,故化合价既有升,又有降,所以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正确;C项,由于Li可以与水反应,故应为非水材料,正确;D项,原电池中阳离子应迁移至正极失电子,故错。  【答案】D  例17.(09年山东卷)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    (填"正极"或"负极")。  (2)若ZnCl2-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2+,会加速某电极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    。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代号)。a.NaOH
b.Zn    c.Fe
d.NH3·H2O
(3)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若电解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MnO2的理论产量为    。  【解析】(1) 负极上是失电子的一极 Zn失电子有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2)锌与还原出来的Cu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除杂的基本要求是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应选Zn将Cu2+ 置换为单质而除去。(3)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H+得电子生成氢气。因为MnSO4~MnO2~2 e-,通过2mol电子产生1molMnO2,质量为87g。  【答案】  (1)Zn(或锌) 正极 (2)锌与还原出来的Cu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 b
(3)2H++2e-→H2 ,87g【专题突破】1.(长春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理科综合)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2Fe+2H2O+O2 2Fe2++4O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 Fe2+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2e-4OH-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2. 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为电解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也是可以循环的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C.水电解系统中的阳极反应:4OH--4e-=2H2O+O2↑
D.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H2-2e-+2OH-=2H2O3. 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加入0.1mol Cu(OH)2使溶液恢复原来的浓度和pH时,电极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D.0.4mol4.(2009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调研) 以Pt为电极,电解含有0.10mol M+和0.10mol N3+ (M+、N3+均为金属阳离子)的溶液,阴极析出金属单质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y)与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如右图。对离子氧化能力的强弱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中H+为氢离子)
A.M+ > H+ > N3+  B.M+ >N3+ > H+  C.N3+ >H+ > M+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5.(天津市汉沽一中2009第五次月考化学)在25oC时,将两根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当电路中有a mol电子转移时,溶液中析出mg Na2SO4 ·10 H2 O晶体。若温度不变,在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00%
B.×100%  C.×100%
D.×100%6.(天津市学年度第四次月考)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 (含、、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 (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O2 +2 H2O + 4e-=4 OH― B.电解时,a 电极周围首先放电的是Br―而不是Cl―,说明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前者的还原性强于后者
C.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D.忽略能量损耗,当电池中消耗0.02g H2 时,b 极周围会产生0.02g H27.(重庆市高2009级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理综)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一KNO3的U型管)构成-个原电池(如图)。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 + e- = 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D.③④8.(安徽省白云中学09高三化学综合训练)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溴水中通入SO2后,颜色褪去,说明SO2表现了漂白性B.用惰性电极电解相同浓度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阴极首先析出的是Ag,说明Ag+的还原性比Cu2+ 强  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和冷的浓硫酸反应  D.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9.(重庆市瑞山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四次考试)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10.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溶质都有剩余),甲、乙两池串联且甲乙两池中溶液的pH变化趋势相同,且两阳极、两阴极的反应产物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的是(
A
B
C
D
甲 池
H2SO4(aq)
CuCl2(aq)
HCl(aq)
NaOH(aq)
乙 池
AgNO3(aq)
K2SO4(aq)
NaCl(aq)
CuSO4(aq)
11.说明A1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的事实是
) A.以铝为阳极、铜为阴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铝溶解 B.与氯气反应时,铝失去3个电子,而铜失去2个电子 C.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而铜不发生钝化 D.常温下将铝与铜用导线连接放入到稀盐酸中,铝为负极12.下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  B.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 Cl2,便产生2mol NaOH  D.粗盐水中含Ca2+、Mg2+、Fe3+、SO42-等离子,精制时先加Na2CO3溶液13.(09届蚌埠二中)如下图所示,烧杯中都盛有稀硫酸。  (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中的电极反应:Fe:
、Sn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中被腐蚀的金属是
、其电极反应式为
。比较(1)、(2)、(3)中纯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统一考试) 现有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其中E为蘸有Na2SO4溶液(滴加酚酞)的滤纸,滤纸两端分别压有A、B铂片。R、S为电源的两电极,K 、L为开关,M、N为多孔石墨电极。烧杯中盛有KOH浓溶液。将C、D玻璃管装满KOH浓溶液后倒置于烧杯中,接通开关K、L,通电一段时间后,C、D玻璃管中均有气体产生。
(2)A极附近溶液的现象是
。   N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3)当玻璃管C、D中的气体产生到一定量时,切断开关L(K仍接通),在滤纸E的中间滴一滴紫色的KMnO4溶液,滤纸上的紫色点会移向
(填"A" 或" B") 极。15.(汉江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元素的原子序数按A、B、C、D、E依次增大,原子半径按D、E、B、C、A顺序依次减小;②A、D同主族,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③通常状况下,A2、B2、C2三种单质均为常见无色气体;④ B、D、E三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依次为甲、乙、丙,它们两两之间均可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且所得盐中均含C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
(1)BA3的电子式
(2)将A2、C2按右图所示通入某燃料电池中,    其中,b电极为
极(填"正"或"负"),    电极反应式为
(3)E单质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物质丁和A2气体,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丁的水溶液500mL,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在整个过程中阳极附近的溶液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
。当电路中通过amol电子时,阴、阳两极共产生气体
L(标准状况)。16.(安徽省六安市08-09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 等金属的性质: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溶液温度迅速上升。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 (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A.铝与Cl-反应,铝与SO42-不反应B.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C.硫酸铜水解生成硫酸使铝钝化D.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E.生成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硫酸铝不溶于水 (2)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是
。(3)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是
。 (4)某同学通过其它的实验操作,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再投入铝片 (5)除去氧化铝的铝片与镁片为电极,在X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选项
铝电极
电解质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负极
NaOH
2Al-6e-+8OH-=2AlO2-+4H2O
6H2O+6e-=6OH-+3H2↑
负极
稀盐酸
2Al-6e-=2Al3+
6H++6e-=3H2↑
正极
浓硝酸
Mg+2e-=Mg2+
2NO3-+4H+-4e-=2NO2↑+2H2O
其中正确的是__
__(填序号)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相关而且与_
_有关。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D
A
D
BD
C
B
C
C
D
D
13. ⑴ Fe + 2H+ = Fe2+ + H2↑  ⑵ Fe - 2e- = Fe2+ ,2H+ + 2e- = H2↑ ,增大  ⑶ Zn ,Zn - 2e- = Zn2+ ,⑵ ⑴ ⑶14. (每空2分,共10分)(1)负极
(2)变红;4OH- - 4e- = 2H2O + O2↑
(3)B15. (1)
(2) 正(1分) ,O2+4e-+2H2O=4
(2分) (3) 2Al+2H2O+2=2+3H2↑
(2分) (4) 有白色沉淀产生,又逐渐溶解
+H+ + H2O=Al(OH) 3↓(2分)
Al(OH)3+3H+=Al3++3H2O (2分)   16.8aL(2分)16 (1)D(2分)
(2)Cu(1分)
(3)H2(1分);①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H+的浓度增大,②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③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3分)
 (4)A、B、D (3分)
(5)A(1分),电解质性质(合理解答同样给分)(1分)【专题综合】1. 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2.(09年江苏卷)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A.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B. 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C.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 3.(2009届长沙一中、雅礼中学联考)右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
为:2CH3OH+3O2+4KOH
H2K2CO3+6H2O
  (1)请回答图中甲电池是
装置。  (2)请回答下列电极的名称:A(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  (3)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4)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
mL(标准状况下);此时丙池某电池析出0.60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
(填序号)    A. MgSO4
D. AgNO34.(09全国卷Ⅰ28)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 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①电源的N端为
极;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
g;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答案】1.A
2.B3.(1)原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1分)
阳极(1分)  (3)CH3OH+8OH--6 e-
CO32- +6H2O(1分)
(4)4AgNO3+2H2O
4Ag+O2↑+4HNO3(1分)
(5)280(1分)
B、D(1分)4.(1)①正极
②4-4e-=2H2O + O2↑。③2.8L
⑤甲增大,因为相当于电解水;乙减小,放电, H+增多。丙不变,相当于电解水。(2)可以
因为CuSO4溶液已转变为H2SO4溶液,反应也就变为水的电解反应www.ks5u.comw.w.w.k.s.5.u.c.o.m www.ks5u.com????????http://cooco.net.cn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cooco.net.cn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永久免费在线组卷
永久免费在线测试
可圈可点教案下载
免费观看教学视频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金属与氧化剂直接得失电子 电化学腐蚀:利用原电池原理得失电子 那就是说电化学腐蚀不是氧化剂直接得电子?什么叫做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同时进行?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金属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 通过电极反应产生的腐蚀.电化学腐蚀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其反应过程称为阳极反应过程,反应产物是进入介质中的金属离子或覆盖在金属表面上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难溶盐);介质中的物质从金属表面获得电子而被还原,其反应过程称为阴极反应过程.还原剂通过闭合外电路将失去的电子转移给氧化剂,氧化剂从而得到电子.所以说氧化剂不是直接得到电子的.电化学腐蚀就是氧化剂和还原剂构成了一个原电池,铁的锈蚀大部分都是电化学腐蚀,由于铁的表面潮湿,构成电解液,铁作为原电池的负极提供电子,铁中的杂质(如碳)作为正极,氧化剂为氧气.这样形成了无数个小的原电池.一般由于构成了原电池,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速度更快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图文】电化学腐蚀的原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化学腐蚀的原理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阴极阳极 正极负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