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白书对瞎子的提升45提升有多大

寇准求教阅读答案 【范文十篇】
寇准求教阅读答案
范文一:宋史 寇准传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 准与知院张逊数争事上前。他日,道逢狂人迎马呼万岁,判左金吾王宾与逊雅相善,逊嗾上其事。帝怒,罢知青州。
真宗即位,尽以军事委准,准号令明肃,士卒喜悦。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上还行宫,留准居城上,使人视准何为。准方与杨亿饮博,歌谑欢呼。帝喜曰:“准如此,吾复何忧?”明年,罢为刑部尚书。三年,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准请间曰:“皇太子人所属望,愿陛下思宗庙之重,传以神器,择方正大臣为羽翼。丁谓、钱惟演,佞人也,不可以辅少主。”已而谋泄,罢为太子太傅,初,丁谓出准门至参政,事准甚谨。尝会食中书,羹污准须,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谓甚愧之,由是倾构日深。及准贬未几,谓亦南窜,道雷州,准遣人以一蒸羊逆境上。谓欲见准,准拒绝之。闻家僮谋欲报仇者,乃杜门使纵博,毋得出,伺谓行远,乃罢。
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
在雷州逾年。卒,归葬西京。道出荆南公安,县人皆设祭哭于路,折竹植地,挂纸钱,逾月视之,枯竹尽生笋。众因为立庙,岁时享之。
注:匽,厕所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逊嗾上其事 嗾:唆使
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 薄:迫近
丁谓出准门至参政,事准甚谨 谨:恭敬
及准贬未几,谓亦南窜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寇准为人正直的一组是(A)
(1)准方进取,可欺君邪(2)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3)准与知院张逊数争事上前(4)丁谓、钱惟演,佞人也,不可以辅少主(5)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6)准遣人以一蒸羊逆境上
A(1)(2)(4) B(1)(5)(6)
C(2)(3)(6)
D(3)(4)(5)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寇准才智过人,少年得志,十九岁就中了进士。虽功高名重,深得皇帝赏识和信任,但一生仕途坎坷,几起几落,屡遭贬谪。
B寇准招致丁谓加害,源起著名的溜须故事。但寇准却在丁谓落魄时给他送去蒸羊,并制止了想要报仇的家童 (娆雪+语文网)
C寇准深得百姓爱戴,死后灵柩运往西京安葬,途径公安县时,百姓张挂纸钱,拦路哭祭。后来挂纸钱的枯竹都生出了竹笋
D寇准生活豪侈,常常大宴宾客,与宾客关上府门畅饮豪赌,甚至在军情紧张之际,依然纵酒痛饮,恣意欢谑。
7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
译文:_寇准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皇帝因此赞许他。
(2)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
译文:_家中不曾点抽灯,即使是厨房厕所这样的地方,也一定点着蜡烛。
寇准,字平仲,是华州下邽人。寇准年轻时才智出众,十九岁时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平台看望询问,年轻者经常不被录取。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我刚刚要跨上仕途,怎么能欺骗君主呢?”寇准曾经在宫殿上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生气地站起来,寇准就拽住皇帝的表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皇帝因此赞许他。寇准和知院张逊多次在皇帝面前争执事情。后来一天,寇准在路上遇到一个疯子拦住他的马高呼“万岁”。判左金吾王宾和张逊一向交好,张逊唆使王宾上奏这件事。皇帝非常愤怒,罢了寇准的官,让他掌管青州事务。
[内容来自]
真宗即位,把军队事务都交托给寇准。寇准号令严明,士兵都很高兴。敌人几千人马乘胜逼近澶州城下,皇帝下诏令士卒迎击,斩杀俘获了大半敌人,敌军于是退去。皇帝回到行宫,留寇准驻守渡州城。皇帝派人察看寇准在干什么,寇准正和杨亿饮酒博弃,纵乐欢呼。皇帝高兴地说:“寇准这样,我还有什么忧虑?”第二年,罢官担任刑部尚书。天禧三年,真宗得了风疾,刘太后在内宫干预朝政,寇准秘密地向真宗请示说,“皇太子是百姓期望的人,希望陛下考虑到宗庙的重要,把帝位传给他,选择为人正直的大臣辅佐他。丁谓、钱惟演,都是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的人,不可以用来辅佐少主。”不久事情泄露,罢官担任太子太傅的职位。当初,丁谓从寇准门下出来做官,一直做到了参政,对待寇准十分泰敬;曾有一次中书省聚餐,羹汤洒在寇准的胡须上,丁谓起身,慢慢地为他擦拭羹汤。寇准笑着说,“参政是国家的大臣,竟要为长官接拭胡须吗?”丁谓十分羞愧,因此谋害之意一天天加深。等到寇准被贬雷州不久,丁谓也被流放到南方,路过雷州,寇准派人带着一只蒸羊在雷州边境迎接他。丁谓想见寇准,寇准拒绝了他。寇准听说家僮商量想要报仇,就闭门让他们喝酒赌博,不准出门,等到丁谓走远了,才放他们出来。
寇准少年富责,性情奢侈,喜欢痛快地饮酒,每次宴请宾容,常常关上府门,解下客人拉车的马以留客。家中不曾点油灯,即使是厨房厕所这样钓地方,也一定点着蜡烛。
寇准在雷州过了一年多去世,归葬在洛阳。路过荆南公安县的时侯,县里的人都茬路上哭着祭祀他,折下竹技手插在地上,上面挂着纸钱,过了一个月再看,枯竹都长出了竹笋。大家于是立了一座庙,逢年过节时祭祀他。
范文二: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5分)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缺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逾贤旦。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罚。不愈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诏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准大惭,见旦曰:“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寇准罢枢密使,托人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吾不受私请。”准深憾之。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以荐者。准愧叹,以为不可及。准在藩镇,生辰,造山棚大宴,又服用僣侈,为人所奏。帝怒,谓旦曰:“寇准每欲效朕,可乎?”旦徐对曰:“准诚贤能,无如騃何。”真宗意遂解,曰:“然,此正是騃尔。”遂不问。(节选自《宋史·王旦》)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⑴寇准数短旦(
) ⑵ 旦被责(
)⑶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
) ⑷帝以是逾贤旦(
)18.选出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
)(2分)⑴第拜谢
⑶吏皆见罚
⑷准入见A.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不同19.选出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
)(2分)⑴理固当然
⑵堂吏欣然呈旦
⑶帝以是逾贤旦
⑷以为不可及A.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不同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⑴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________________⑵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上文通过王旦与寇准的 ,表现出王旦为人的 (2分)参考答案:17.⑴说坏话 ⑵遭受 ⑶授予官职 ⑷认为……贤能(4分)18.D(①谢罪②感谢③被④拜见)(2分)19.D(①这样 ②……的样子 ③因为 ④认为)(2分)20.⑴寇准对陛下没有什么隐瞒,更表现出他的忠诚和正直,这就是我所用看重他的原因。(得分点:“无所隐”、“所以”、“判断句”)⑵不是陛下了解臣,臣怎么能到现在这个位置?(判断句、“安”、“知”)21.对比,大度(2分)
范文三:阅读下列两首宋诗,完成9~10题。夏 日寇准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客中初夏1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注]1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哲宗即位后始回京任职,这首诗作于退居洛阳期间。9.这两首诗都写夏日,请指出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后一首还运用了哪种不同于前一首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5分)10.概括两首诗各自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9.借景抒情。(1分)前一首诗借深院、垂柳、夕阳等景物表现感情,后一首诗借晴好天气和葵花等景物抒情;(2分)后一首诗还使用了比喻手法(托物言志)来抒情,将柳絮比作投机小人,将葵花比作自己,言在此意在彼。(2分)10.前一首:孤寂的离别情绪。(3分)后一首表现自己襟怀坦荡,对朝廷忠心耿耿,绝不谄媚。(3分)
范文四:(2012·德州)阅读《寇准传(节选)》,完成第44~题(7分)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o寇准传》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4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每期会赋役(
适逢、正赶上
②事决乃退(
) 4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准方进取,可欺君邪?答: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要取得功名,怎么能欺骗皇上呢?46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评分:32分,答出三点即可。【翻译】寇准年少的时候就英武豪迈,通晓《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里不用详细翻译)。十九岁的时候考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的时候,大多会到亭台处观察提问,年纪小的往往放弃不用,有人教寇准虚增自己的年纪,寇准回答说:“我刚刚被选拔上,怎么能够欺瞒君主呢?”后来考中,被授予大理评事,管理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到征收赋税徭役的时候,寇准从没有下发征收的文件,只是将乡里百姓的姓名写出来贴在县衙的门口,百姓没有敢超出规定期限的。多次提升到殿中丞,担任郓州通判。后被征召至学士院考核,被授予右正言,直史馆,担任三司度支推官,转任为盐铁判官。正赶上下诏召集百官议事,寇准努力陈说厉害,皇帝更加器重他。提拔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曾经在殿中议事,话语不和皇帝的意思,皇帝生气起身,寇准就拉着皇帝的衣服,让皇帝重新坐下,事情解决了才退下,皇上由此嘉奖他,说:“我得到寇准,就犹如唐太宗得到了魏徵啊。”
范文五: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下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2.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1.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1分),却触景生情(1分),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2分)。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1分)。  2.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2分);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2分)。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2分)。
范文六:阅读下面诗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越人寇,不韦①避兵而走剡②。贫无以治舍,徘徊于天姥③之下,得大木而庥④焉。  安一夕,将斧其根以为薪,其妻止之曰:“吾无庐,而托是以庇身也。自吾之止于是也,骄阳赫而不吾灼,寒露零而不吾凄,飘风扬而不吾凓⑤,雷雨晦冥而不吾震撼。谁之力耶?吾当保之如赤子,仰之如慈母,爱之如身体。犹惧其不蕃且殖也,而况敢毁伤之乎?吾闻之:水泉缩而潜鱼惊,霜钟⑥鸣而巢鸟悲,畏夫川之竭、林之落也。鱼鸟且然,而况于人乎?”  注解:①不韦:人名。②剡(sh4n):剡县,在今浙江奉化。③天姥(m():山名,即天姥山在今浙江境内。④庥(xi&):庇荫,保护,遮蔽风雨。⑤凓(l@):寒冷。⑥霜钟:寒冬时节的钟声。(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韦避兵而走剡/兵革非不坚利也B.得大木而庥焉/人不知而不愠C.自吾之止于是也/是进亦忧,退亦忧D.而况敢毁伤之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划分节奏。(3)这则战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答案:
答案:1.C;解析:(2)贫∥无以至舍(“贫∥无以∥至舍”等节奏划分不得分。1分)(3)要点:要爱护自然环境。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要与环境和平相处。对环境要有尊敬甚至敬畏之心。(共2分。意思接近某一点即可得满分。若答“不能过河拆桥”“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等,计1分。)
范文七:聪明阿斗 寇延丁  阿斗其实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从小就是。  阿斗曾经以为人只有强大有力了才能生存,特别是当他被揣在赵云怀里从长坂坡杀出重围的时候,他几乎已经下了决心要做赵云的徒弟,将来也杀它一个天昏地暗,但是又一转念,如果那样,还会有人冒死来救我吗?答案是当然不会的,于是他不再激动,安静下来,并很快在赵云的怀里睡着了。  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父亲高高地举了起来,并听他说:“为了你这么一个孩子,差点牺牲我一员大将!”然后父亲就把自己扔到地下了,但他明白,父亲一定不是想把自己摔死,因为他一点也没有向下用力,他几乎是从父亲手里飘下来的。  以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赵云抢前一步把阿斗抱在怀里,激动得痛哭流涕,发誓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刘备,甘愿为他去死。阿斗一下子明白了,真正强大的人是聪明的人,聪明的人可以驾驭那些看上去强大的人而变得更强大,所以阿斗决定自己还是做一个聪明人。  阿斗从小就是个聪明人,长大了自然更聪明,但他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他宁愿别人把自己当成傻子,所以从来不把自己的聪明放到明处。  阿斗做了皇帝以后从来不叫诸葛亮丞相,总是认认真真地称他相父,他只管饮食终日,国家大事从来也不自己做主,只是用一种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诸葛亮,有时还会有一两滴眼泪。当然他也知道好多人在说自己白痴,阿斗能不明白白痴的意思吗?但他依然不为所动:什么叫白痴、什么叫聪明人,你们懂吗?曹冲够聪明了吧,只可惜太聪明了,聪明得遭了天妒,早早丢了自己的性命;曹植也不可谓不聪明,可聪明又能怎样?诸葛亮聪明,他要是不聪明就不会把自己累得吐血!什么叫真正的聪明?只有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活着才是硬道理。  阿斗这一辈子最大的心事就是自己的儿子,看上去聪明得不行,跟那个死脑筋的诸葛亮一样,其实不知道自己有多笨。邓艾兵临城下,阿斗让人拉来一大批棺材,其实根本就没打算用,只是在出城投降的时候做做样子罢了,阿斗心里明白,这些棺村一个也用不上。谁知道还未等他出门呢,那边有人来报,说太子(也就是那个糊涂儿子)一家自杀殉国,五口棺材立即派上了用场,阿斗一听差点活活气死:你不想活是你自己的事,干吗带着我那三个不懂事的孙子一块死,我不是要绝后了吗?  阿斗的这个想法是多虑了,他没有绝后。因为邓艾和司马昭都没有杀他,不仅没杀他,还封他做安乐公,上百名的仆从婢女,美屋豪宅,娶妻生子,过得比在蜀国的时候只好不差,自然乐不思蜀。只可恼那个却正不让他清静,非让他去跟司马昭说什么:祖先的坟墓都在蜀国,我整天都很思念。却正让他边哭边说,这种时候阿斗怎么能哭得出来,只好闭上眼睛干咧嘴,幸好司马昭一句话为他解了围:“你说的这些话怎么跟却正说得一模一样?”阿斗这才松了口气,将计就计扑哧一笑:“你是怎么知道的?”司马昭那么聪明的人都被阿斗骗过了,哈哈大笑,还以为他是真傻呢。  后来阿斗夜夜笙歌,得享天年,亲眼看着聪明透顶的司马氏江山四分五裂,司马氏子孙一个个不得好死。此后,一个个王朝的兴兴衰衰尽被阿斗的后人看在眼中,他们都得了祖先真传,韬光养晦,明哲保身,子子孙孙,无穷尽焉。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揣(  )  驾驭(  )  殉国(  )  笙歌(  )  韬光(  )2.当你看到“阿斗其实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这句话时内心有何感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开篇?3.赵云当年救阿斗时,阿斗不过几岁,会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吗?这是一种近似荒诞的手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阿斗眼中强大的人是谁?聪明的人又是谁?照他这么看,刘备“摔”他的目的是什么?5.世间事物总是辩证的,聪明有什么不好呢?阿斗装傻又为了什么?6.请写出曹冲、曹操、诸葛亮三人各一件事,用一句话概括。
阅读答案:
答案:解析:  1.chu1i y) x)n sh5ng t1o  2.好像本文作者在篡改历史,改变自己以往头脑中的印象,与以前读到的所有有关阿斗的介绍都不同。引人入胜。  3.应该不会。一直以来人们在传讲这段历史的时候,都没有意识到阿斗其实也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性化的人,忽视了他的思想,作者就要利用这个全新的视角,告诉世人一个与众不同的阿斗。  4.赵云。刘备。收买人心。  5.不好。容易招人嫉恨,容易挨累。装傻人们就不会注意到你,就不会防着你、戒备你。  6.曹冲称象;曹操煮酒论英雄;诸葛亮博望坡火烧曹军。
范文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翁公平寇记嘉靖三十九年六月,忽有贼迤逦从西北来,大举袭入潮阳①,自号为兵。是时邑无长史久,潮州府通判翁公梦鲤适备倭而督兵行县,与守备陈学翦、指挥亦孔昭俱。贼初不知公之在内也,乃夜缒城上,鼓噪而入。时守者皆偃甲卧,贼众两千人号万人猝至,出其不意,惊起,莫知所为,多奔走投城下。贼因环啸城上,城中闻之大恐,以为倭寇入也。于是公即勒兵戒严,而自骑往见贼,问贼何来状,贼中相顾愕然,窃惊怪之。顾贼业已入城,即不下。公乃部署吏士分布诸要路,而调守备军于郊。贼亦分队焚烧边城庐舍,城中愈益恐,咸奔依公所,男女以万计。公为感泣,露祷:“愿身先士卒,受矢石,为百姓请命。”父老无不流涕。时有上书者,倡发帑金悬赏壮士以御贼,公从其计。于是益调诸路援兵,兵自远近至者盖数千人。得所捕者,公辄手斩之以徇,贼气遂沮。而邑人刘应望等皆以诸生起兵属公,城中军威大振,斩首二十三级,捕虏一十三人。会天大雨,贼兵愈益溃乱,自相蹂踏。而守备、指挥等军,复进攻西南路,与公兵合,因夹击之,斩首一十五级,捕虏二十三人,获伪倭首一人,夺回虏中男女二十人。于是贼自度力不支,因北退保城隅,进退无路。而城外四面皆我兵,往往奋喊邀战,从雉堞中掩击之,矢石入城中如雨,所击杀又数十人。贼人大败窘甚,我兵犹殊死战。相持至暮,有逾城遁者,城外兵多窃伏道旁,伺贼出则坑杀于城壕中,后者莫敢出。贼乃蒲伏号泣求生,愿以残虏退。城中父老亦以为言,公因传令,北开城门放逐之。贼投戈袖手裹疮驰,从间道去。于是城中安居如故,公因抚其众而还。初公既用父老言四召壮士士无不望风响应者其临阵授策无大小皆推诚与之以故人亦乐为之用而得其死力其搴旗获级之赏未尝逾时也,至士有杀伤死者,亲为医药临视之,闻者无不叹息泣下,其感人如此。 (选自《潮阳县志》,有删改)[注]①潮阳:今广东潮阳一带,时属潮州府。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于是公即勒兵戒严
B.顾贼业已入城
C.公辄手斩之以徇
D.贼乃蒲伏号泣求生 痛哭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贼初不知公之在内也 城中闻之大恐 B.咸奔依公所
所击杀又数十人 C.因夹击之,
公因传令 D.适备倭而督兵行县 鼓噪而入1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表明平寇取得胜利的原因的一组是 (3分) ( ) ①乃夜缒城上
②倡发帑金悬赏壮士以御贼 ③复进攻西南路
④因北退保城隅 ⑤从雉堞中掩击之
⑥我兵犹殊死战 A.136 B.245
D.356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大规模袭入潮阳的贼人不知通判翁公在城内,自称是守城士兵。 B.翁公独自骑马进入贼阵中探听虚实,反而使贼人既惊且怪。 C.在守备、指挥率领的军队与翁公带领的士兵共同夹击下,终于捕获倭寇首领一名,且解救被抓男女二十人。 D.走投无路的贼人号泣着请求放他们一条生路,而城中父老也替贼人说情,于是翁公传令打开城门放行。15、(1)给文末一段文字用“/”符号断句。(4分)初公既用父老言四召壮士士无不望风响应者其临阵授策无大小皆推诚与之以故人亦乐为之用而得其死力其搴旗获级之赏未尝逾时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出其不意,惊起,莫知所为,多奔走投城下。②城外兵多窃伏道旁,伺贼出则坑杀于城壕中。
范文九: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三题。  寇准少英迈,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耶?”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真宗即位,迁尚书工部侍郎。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安下。是时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澶州。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参知政事王饮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逸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遂请帝幸澶州。  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众请驻跸以觇军势。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亢,李继隆、石保吉分大阵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援者日至,何疑而不进?”众议皆惧,准力争之,不决。出遇高琼于屏间,谓曰:“太尉受国恩,今日有以报乎?”对曰:“琼武人,愿效死。”准复入对,琼随立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琼即仰奏曰:“寇准言是。”准曰:“机不可失,宜趣驾。”琼即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节选自《宋史·寇准传》)(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临轩顾问      顾问:看望,询问B.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  简:精简C.坚守以老其师     老:使动用法,使……疲劳D.请幸成都        幸:皇帝亲临(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帝大骇,以问准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B.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C.谁为陛下画此策者吾属今为之虏矣D.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寇准“刚正直率”的一组是①准方进取,可欺君耶②准不发,饮笑自如③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④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⑤众议皆惧,准力争之⑥出遇高琼于屏间[  ]A.②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⑥(4)翻译下列句子:(1)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2)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3)准复入对,琼随立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
阅读答案:
答案:1.B;2.D;3.C;解析:(1)挑选(2)连词,那么,就)(A项,介词,拿;连词,而。B项,副词,竟然、却;于是、就。C项,介词,替、给;被。(3)②表现寇准镇定,有谋;④⑥寇准奏言很讲策略。(4)  (1)皇帝于是召集群臣商议亲自出征的事,问有什么计策。  (2)谁是替陛下筹划这个计策的人?他的罪可以杀头啊。  (3)寇准又进去奏报,高琼跟进去站在庭下,寇准大声说:“陛下不认为我说的对,何不问一下高琼他们?”
范文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分)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父相,晋开运中,应辟为魏王府记室参军。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后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对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诏召二府入,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知准为可用矣。即拜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 准与知院张逊数争事上前。他日,与温仲舒偕行,道逢狂人迎马呼万岁,判左金吾王宾与逊雅相善,逊嗾上其事。准引仲舒为证,逊令宾独奏,其辞颇厉,且互斥其短。帝怒,谪逊,准亦罢知青州。 帝顾准厚,既行,念之,常不乐。语左右曰:“寇准在青州乐乎?”对曰:“准得善藩,当不苦也。”数日,辄复问。左右揣帝意且复召用准,因对曰:“陛下思准不少忘,闻准日纵酒,未知亦念陛下乎?”帝默然。明年,召拜参知政事。 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贰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且曰:“卿来何缓耶?”准对曰:“臣非召不得至京师。”帝曰:“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准曰:“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帝俯首久之,屏左右曰:“襄王可乎?”准曰:“知子莫若父,圣虑既以为可,愿即决定。”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复出,延准饮,极醉而罢。【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准辄引帝衣引:拽住B.召准问所以不平状状:情形C.判左金吾王宾与逊雅相善雅:向来D.自褰衣以示准示:看着【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应辟为魏王府记室参军若属皆且为所虏B.犹文皇之得魏徵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吉赃少乃伏诛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左右揣帝意且复召用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寇准“少英迈”,为官期间竭尽忠诚,屡进忠言,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能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皇上所倚重。B.在太宗就大旱事“延近臣问时政得失”时,寇准认为大旱是由刑罚不公引起的,他这样讲,不单是为祖吉申屈,更是为了揭露朝中奸佞。C.寇准被贬青州时,皇帝常常思念他,并且还多次向左右的人打听寇准在青州的情况,左右的人揣测皇帝将召寇准回来,也为寇准说好话。D.在对待立储的问题上,寇准认为是为天下的百姓选择圣明的君主,不需要和后宫的嫔妃、太监以及大臣们商量,只要皇帝认为可以就可以定下来。【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至 道 元 年 加 给 事 中 时 太 宗 在 位 久 冯 拯 等 上 疏 乞 立 储 贰 帝 怒 斥 之 岭 南 中 外 无 敢 言 者【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⑴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4分)⑵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3分)
阅读答案:
【小题1】D【小题1】C【小题1】C【小题1】至 道 元 年/ 加 给 事 中 /时 太 宗 在 位 久/ 冯 拯 等 上 疏 乞 立 储 贰/ 帝怒/ 斥 之 岭 南/ 中 外 无 敢 言 者【小题1】⑴太宗请亲近的大臣询问时政失误的地方在哪里,大家都回答是天命。⑵希望陛下选择能够符合天下人愿望的人。解析【小题1】示:给……看【小题1】表转折,却,竟然。A担任/表被动,B取独/定语后置的标志,D将要/尚且【小题1】“也为寇准说好话”错【小题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小题1】⑴ “延”“ 得失”“ 以”“ 对”⑵“ 唯”“ 所以”“ 副”译文:寇准,字平仲,是华州下邽人。他的父亲名叫寇相,被征召做魏王府记室参军。寇准年轻时才华出众,精通《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十九岁时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平台看望询问,年纪小的人经常不被录取。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怎么能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考中,授予大理评事的官职,先后担任归州巴东县、大名府成安县的县令。每次到了交税赋服役的时候,从没拿出官府征调敕命文书,只根据乡亲的姓名张贴在县门口,百姓从没有敢误期的。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气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样。” 淳化二年春天,大旱,太宗请亲近的大臣询问时政失误的地方在哪里,大家都回答是天命。寇准回答说:“《洪范》里说,天和人的关系,相互应和就像影子和回声,大旱是因为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太宗很生气,起身回到宫中。过了一会儿,召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情况,寇准说:“希望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说。”皇上下令召二府的官员来,寇准就说:“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触犯法律接受贿赂,祖吉受贿较少却被杀头,王淮因为是参政王沔的弟弟,收受钱财千万,只受杖刑,仍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太宗把这件事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于是皇上严厉批评了王沔,并且知道寇准可用。当即任命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寇准与知院张逊多次在皇上面前争执。一天,寇准与与温仲舒一起外出,在路上碰到一个疯子迎着他的马喊万岁。判左金吾王宾与张逊向来交好,张逊就嗾使他把这件事禀告皇上。寇准引温仲舒作证,张逊让王宾单独上奏,言辞很严厉,并且互相指责对方的短处。皇上很生气,贬谪了张逊,寇准也被免官任青州知府。皇帝很看重寇准,寇准到外地后,皇帝思念他,常常不高兴。对左右的人说:“ 寇准在青州高兴吗?”左右的人回答说:“寇准到了一个好地方,应该不苦吧。”过了几天,皇帝又问。左右的人揣测皇帝的意思是将要再召用寇准,就回答说:“陛下思念寇准时刻不忘,我听说寇准每天都喝得大醉,不知道他是否也思念陛下。”皇上默然。第二年,皇上召寇准任命他为参知政事。至道元年,又担任给事中。这时候太宗在位已经很久了,冯拯等上奏请求立储君,皇帝非常生气,将他们贬斥到岭南,朝廷内外再没有敢说这件事的人。寇准刚刚从青州回来,进入宫殿拜见皇帝,皇帝的脚受伤严重,自己提起衣服给寇准看,并且说:“爱卿为什么来这么迟呢?”寇准回答说:“臣没有得到诏令是不能回到京城的。” 皇帝说:“我的儿子中哪一个可以把国家交给他?”寇准说:“陛下为了国家选择君主,询问嫔妃和宦官是不可以的;询问亲近的大臣是不可以的;只有陛下选择天下百姓所希望的人才可以。”皇帝低头思考很久,屏退身边的侍从说:“襄王可以吗?”寇准说:“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您既然考虑到他可以,希望马上决定下来。”皇帝于是让襄王担任开封府尹,改封他为寿王,册立他做皇太子。从宗庙拜见回来,京师的百姓拥挤在道路旁边欢呼雀跃说:“这是少年天子啊。”皇帝听说了之后就不高兴了,召来寇准对他说:“人们的心这么快就属于太子了,将我放置在什么地方啊?”寇准拜了两拜恭贺皇帝说:“这是国家的福气啊。”皇帝把这些话告诉后宫的嫔妃,妃子们都前往祝贺。皇帝后来又出来,在宫殿和寇准喝酒,大醉才回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书对不动的提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