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x1thinkpad carbon 20166 自带灯吗

ThinkPad X1,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X300,以极轻、超薄却依旧坚固的设计稳居ThinkPad轻薄旗舰的位置多年,甚至已经成为了这个领域的标杆之一。
今年的X1 Carbon 2016相对于上一代产品改变了设计,也进一步减轻了重量,14寸屏幕塞进13寸机身,仅1.18 Kg,世界上最轻的14寸超极本当之无愧。
要知道,目前12甚至13寸的竞品重量也在这个范围内,甚至还有比它重的。拿起更大屏幕的X1 Carbon时,第一反应就是出乎意料的轻。
更何况X1 Carbon在如此的重量下依旧能通过MIL-STD-810G美国军标测试,不得不承认ThinkPad达成了一个以往几乎不可想象的目标。
这次我将把最多的篇幅都留给X1 Carbon的设计,让大家了解X1 Carbon上不为人知的小细节,性能之类的测试都会一笔带过,毕竟对于一个成熟了四代的产品,基础部分已经无需多言。
相对于前代,X1 Carbon 2016第一眼能被感知的变化就是转轴,外观看起来非常像360°转轴,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X1 Carbon的转轴与360°转轴的原理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为了区分产品线做出了180°展开角的特殊设定。
第二就是指纹识别了,全新的最新一代按压式指纹识别,位置也从上一代的边缘移到了方向键正下方。
指纹识别速度也没得说,就是两个字:秒解,准确率目前也是百分之百,还没失败过。
X1 Carbon的屏幕在这必须要郑重的强调一下,1080P版本并不是60% sRGB,而是85% sRGB,62.6% Adobe RGB,色准在校正之后为ΔE average: 0.85,Max: 3.52。
与sRGB的对比图:
色准曲线:
至于2K也就是WQHD的版本则维持了往年的水准。
99.1% sRGB,69.4% Adobe RGB,色准在校正之后为ΔE average: 0.92,Max: 3.32。
与sRGB的对比图:
在屏幕方面对色域要求高的人,我建议能选2K版本还是2K,因为色域有较大的提升。相应的,若只是日常使用,包括网页浏览,文字工作,非专业的影像处理,1080P屏幕都已经足够,即使把两个版本的屏幕摆在一起,你可能也不能很快地区分出来。
在接口方面,相对于上一代X1 Carbon也有一些变化,机身左侧的OneLink接口更新成为了更快更薄的OneLink +接口,很可惜不能与之前的扩展坞通用了。另外两个接口分别是mini-DP和USB接口。
机身右侧为另外两个USB接口,一个HDMI接口,和一个3.5mm耳麦合一接口。
X1系列的前身X300被誉为「小太刀」,X1 Carbon 2016也延续了这个传统,机身前端的的设计参考总结自日本最富盛名的几把刀剑。
目前来说,单纯的做薄并非难事,但在设计上有所传承有所思考,却绝非易事,需要多年的沉淀与积累,这也是区分普通与非凡的细节之一。
背部,留有风扇出风口和Sim / TF卡插槽,并非大的SD卡,所以我现在相机的卡都是TF卡带卡套用,方便直接拔下来能放到X1里。
对于X1 Carbon来说键盘也并没有大改,键程为1.8mm,可以说在轻薄笔记本中X1 Carbon的手感保持得相当好,同两个词形容的话,应该是:饱满、有力。
小红点的高度由原来的6.5mm减少了1mm至5.5mm,但由于内部的结构与原理有一些调整,所以整体感觉与往年的X1并没有区别。
触摸板为玻璃材质,更换了表面涂层使得顺滑程度有了极大的提升,如果抛开系统不看,但从触感来说,这块触摸板甚至比MacBook更舒服。
那么第二个需要强调的问题也来了,X1 Carbon的依旧是有防泼溅设计的。
在下方边缘处都留有到排水孔,如果不幸有液体进入,首先会被引导至四周排水孔,然后进一步向下穿过主板之间预留好的密封通道(红圈处)。
最后通过底壳上设计好的引流槽(蓝线处)将液体引至扬声器旁的排水口并排出机身。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底壳为了在薄与轻前提下最大程度保持强度,均采用了蜂窝状设计。其他厂商还在用普通金属的时候,X1 Carbon首先采用了碳纤维,三年后的今天其他厂商终于开始使用碳纤维,ThinkPad已经更进一步,寻找到了最先进的材料:
大和实验室的材料学家们在镁合金中加入一部分稀土,并通过特殊的压铸工艺成型,以保持其高流动性,说的玄乎一点,叫它「液态金属」也不为过。
大和实验室称其为「超级镁合金」。在仅0.5mm厚的情况下,强度达到了130~170 MPa,重量成功的减轻了28%,比重高达1.84。
第九代鹰翼风扇,厚度由上一代的4.5mm进一步缩减到了4.2mm,同时也延续以往的多角度不对称扇叶设计,将声音分配到不同的频率以减少人耳的不适感,在我的测试之中最高噪音不超过35分贝。
噪音频率分布主要集中在低频,中高频甚至都在15分贝以下。在实际体验中,如果是轻度使用,你根本没办法听到任何噪音,如果是极限负载情况,也只能听到轻微的呼呼风声,不会有尖锐的摩擦或是电流声。
与此同时,底面也使用了新的隔热涂料,相对于之前(左)新涂料可以减少约4%的热辐射,能明显的降低高温面积,这样不论是极限情况还是普通使用,放在腿上可以更安心了。
性能方面,没什么好说的,咱们也不是那种无话可说只会放跑分截图的无聊文章,最高i7-6600u, 16GB LPDDR3 SDRAM 1866 MHz内存,还有最高1TB PCIe-NVMe固态硬盘都属于业界顶级水平。
续航方面,X1 Carbon依旧是52 Wh的聚合物锂电池,轻度使用比如Office系列或是简单的网页浏览,可以达到8~10小时(取决于个人使用习惯)播放在线视频可用约6小时。 
X1 Carbon作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产品系列,已经越来越接近完美,前几代中还能找到稍微有些让人不如意的地方(比如X1 Carbon 2015的1080P屏幕并非IPS)但今年的X1 Carbon 2016,在我这么长时间的使用之后着实没有找到什么明显的缺点。
●优秀的屏幕,1080P与2K两个版本,可视角度与色准都达到了顶级水准,两个版本除分辨率之外仅有色域差别。
●舒适的反馈,1.8mm长键程配合ThinkPad独特的微笑型弧度键帽和小红点,在轻薄超极本中无人能及。
●安静的风扇,毫不客气地说,你几乎不太可能感受到X1 Carbon居然是有风扇的产品。
●识别率高且迅速的指纹识别,轻轻一按,几乎是刚接触到手指马上就能完成识别。
●极其轻薄却依旧坚固的设计,轻薄已经有一定难度,但难上加难的是轻薄且依旧坚固,为此甚至加入了珍贵的稀土元素。
X1 Carbon几乎继承了ThinkPad诞生之初至今的所有优点。
这样的产品,甚至让我开始担心,下一代还能否超越如今达到的成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Thinkpad X1 Carbon(2016款) ——购买及使用心得 
我的图书馆
【Thinkpad X1 Carbon(2016款) ——购买及使用心得 
& &使用Thinkpad X1 Carbon已经一个月了,对各个方面也有一些初步的理解与体会了,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Thinkpad X1 Carbon的购买选择以及使用心得。
购买两个月之前,我的主力机Macbook Pro (15 early )13inch遇难了。在遭受将近100ml清水的泼洒之下,罢工了。跑到Apple Store找genius bar的工作人员进行估价维修,当了解到维修价格高达7000以上(主板被烧&屏幕被烧)之后,当然选择了放弃,加之OS X系统好难用不适合负责应用软件。没办法,在勉强了将近一个月之后,开始了新的购机计划。在计划购买的时候,我先在天猫和各大厂商的官方网站上一一核对价格和参数,然后根据自己的预算计划进行估价,然后便可得出相关的初步购买计划清单,如下:& & 1、XPS的外观确实惊艳,屏幕的显示十分细腻,可视角度也都处于不错的水准,特别是这块屏幕的边框,和市面上的大部分笔记本比起来,可以当作是无边框了,特别是那种边框过宽的比,边框更是窄的无以复加了。触控板在windows阵营里做得不错了,但是触控板这玩意,我只服联想的YOGA机器,机身很轻薄,很适合出行携带,还能变形,13inch屏幕的电脑机身只有12inch普通电脑的机身大小。除了电源适配器有点偏大外,其他的方面都展示出它小巧的一面。& && &当然,如果真的十全十美,我为何不选择XPS,原因在于糟糕的键盘手感,系统优化和做工瑕疵的品控上。虽说笔记本键盘手感本身就不好,但是作为移动办公的需求,不可能背一个机械键盘外出办公商谈,XPS的键盘手感真的糟糕,可以说成只能打得出来字而已。系统优化上,Dell虽然也算是老厂商,但是相比于IBM,还有一段距离。做工品控我是实在无法忍受,谁会买一台电脑拿回去像买刮刮乐一样凭个人人品运气来买?XPS的品控不是渠道问题,是在生产的时候就出现的毛病。品控差到黑屏,屏幕起角,有轻微磕碰痕迹这类问题,我觉得Dell真的在这方面需要进步。& & 2、反过来看Thinkpad X1 Carbon,Thinkpad独有的巧克力键盘的手感没得说,好不客气地说,称得上是笔记本电脑里键盘手感最好的电脑。再然后是品牌对于系统的优化,这么多年的经验没得说,早在几年前,买高端品牌的电脑,只考虑两个品牌,一个是Apple,另一个就是IBM。再然后是品控,Thinkpad的耐用程度相当高,而且我这台Thinkpad X1 Carbon也是抗摔抗冻抗压防水(买电脑的时候看到这里,我笑着想到了我的Macbook的悲惨经历了),品控上来讲,基本上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的产品,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什么较大的问题。结果就是选择一台在外观上占有优势的XPS 13来日常使用,还是选择一台可靠实用性第一的Thinkpad X1 Carbon来处理事务。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选择了Thinkpad X1 Carbon。相比于装逼惊艳的外观,我个人感觉实用性和真正的生产力我还是需要Thinkpad X1 Carbon来帮我完成。毕竟,装逼不是生产力,生产力就是生产力。& &&&
& & 优点:1.前文中提到的巧克力键盘,手感极佳,实力堪当键盘手感最佳的笔记本电脑。 X1 Carbon 配置了键盘背光系统,在夜色来临的时候开启,可以起到渲染科技感的氛围,同时也杜绝了某些键位的误操作。2. 充电速度适中,电池的续航处于相当不错的水准,在不间断进行中度处理事务的情况下,100%的电池可以持续6-7 hours。3 . 发热控制较好,不会出现烫手的情况。包括风扇的声音也比较小,平日里根本听不到,除非在外界噪音可以忽略而且机器满跑应用游戏的时候,是可以听得到的。4 . 这一代所配置的屏幕显示效果,比之前的好了不少,采用了 IPS,并且显色较为准确,色温适中没有发现偏黄的现象。 5 .&&机器配备的接口,3 个 USB 3.0,HDMI,Mini DisplayPort,OneLink 扩展坞接口,与 New MacBook 12 寸缩减到仅有 1 个 Tpye-C 接口的极简理念不同,一切是为了可以应对工作中所需的场景,而实用的设计。6 .&&新一代的ThinkPad X1 Carbon,采用了全新的 One-Touch 指纹识别传感器,类似于 iPhone 的指纹系统,只要轻轻一点即可登入,而以往旧款是采用划动手指方式,实质使用感受比旧款在识别及易用性上来讲方便。指纹识别的上方有个绿色横条的指示灯。7 .&&整体框架采用独有专利技术“超级镁”材质,是全球最轻最坚固的金属结构材料,与屏幕外壳的材质“碳纤维”,实现了完美结合,增强了机身强度,更让整机进一步轻薄至重量仅 1.17kg。
& && && & 不锈钢大转轴满满的致敬!缺点:
<font color="# . 毫无疑问是性能,虽然我的这台的CPU是i5 6200低压版,不算强劲,但是也不算太low。但是结合上HD 520的集成显卡,就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台电脑上跑守望先锋,只能选择最低画质,抗锯齿,高渲染这类东西几乎和我的电脑无缘了。对于专业方面的软件例如Adobe或者是Autodesk运行如何,我只能说只要不是纯粹的3D渲染软件,比如Autocad或者Photoshop这类的还是可以应付的。逼格定位商务而不是游戏的原因吧。<font color="# . Thinkpad的性价比并不是很高,从配置上看,它的售价有些高。ps :其实如果你是普通消费者,这一点对于你当然是缺点。但是对于一个商务人士或者是极客来讲,商务用有多高的价格都不贵,商务本看的是稳定性,硬件配置不是检验笔记本贵贱的标准。商务级和消费级本身就没有可比性,例如windows家庭版和企业版售价,以及NVIDIA的Quadro和GeForce。
发表评论:
馆藏&7488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当前位置: > 这是你最想要的ThinkPad X1 Carbon
这是你最想要的ThinkPad X1 Carbon时间:日22:10来源:IT168网
原标题:这是你最想要的ThinkPad X1 Carbon
  来自日本的松花堂便当盒漆器向来以古典、严肃却又不失优雅的外观示人,而且这种便当盒不只有美观,它更是一种高素质、同时有着优秀实用性的盛具。在利用高档食材制作出的菜品被当作礼物相赠时,或一些高档饭店中的菜品需要外带时,都需要使用这种精致但十分好用的便当盒。  一直以来,包括大和实验室内部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ThinkPad严肃的外观不仅仅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沉稳,而是为了让这台设备有着和&松花堂便当&一样的精彩,毕竟使用了这种高级漆器的同时,里面的菜肴也一定丰富多彩,味道鲜美,从而让人获得更饱满的享受。而进化到第四代的ThinkPad X1 Carbon,依然秉承了这种理念。  早在2012年第一代ThinkPad X1 Carbon发布之时,来自大和实验室的设计师平野广树(Hiroki Hirano)就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因为在设计ThinkPad X1 Carbon之前,他还是ThinkPad X300这台昨日之星的首席设计师。因此他在ThinkPad X1 Carbon上倾注了更多的期许,他希望X1 Carbon有着&超越ThinkPad X300的卓越设计&,现在来看,他的确做到了。  ThinkPad X1 Carbon从第一代开始,一直保留着X300系列机型的简约、低调、规整,也保留了X300的&刀锋边缘&&&笔记本电脑开合处的收紧设计,到了最新的第四代也不例外。只不过,第四代ThinkPad X1 Carbon的在设计上更简约、更沉稳、更扎实。它摒弃了ThinkPad X1&为了打败Macbook Air&的目标,摒弃了前几代ThinkPad X1 Carbon侧边的弯刀式弧形设计,而采用了更加传统,更加收敛的弧线切割设计,再加上经典的纯黑色的外观,让人一看就能确定&这就是ThinkPad&。  不仅仅只有视觉上的改变,第四代ThinkPad X1 Carbon也有着优异的,如同家具一样的舒适感。但是,一台由稀土镁合金、碳纤维和一大堆电子元器件制成的工业产品用哪些特质会为用户带来舒适感?第四代ThinkPad X1 Carbon给出了答案:更轻的体重、良好的散热和一脉相承的操作体验。这三种特性结合而带来的优秀体验是当今任何一台不是X1 Carbon的机型能够做到的。  第四代ThinkPad X1 Carbon在体重上相比上一代再次进行了瘦身,机身重量从1.27kg减轻至1.18kg,尽管我们在平时的使用中无法直观感受到这点&减重&在日常中带来的优势,但这样的改变或许会对经常出差的上班族有着很大的作用。  除了重量的上的再次减负,此外整机厚度也比上一代削减了1.25mm,如此一来新X1 Carbon侧边的散热窗口也不复存在,而只剩下D面和转轴附近的散热口。不过这样的设计却没有对机身的散热带来任何压力,即使是在高强度的生产力作业之下,用户直接用两手抓握机器的两侧时,仍不会感觉到明显发烫。  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第四代ThinkPad X1 Carbon的D面温度最高会达到58度左右,这个数值相比大多数轻薄机型甚至是Surface系列产品都要低,并且在直接与皮肤接触时也不会感到&烫&。不仅如此,机身D面的热量不会被明显地带到C面来,用户在使用键盘操作时不会感受到明显的发热。  如此轻量化的身材和更合理的散热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可以将这台电脑从100%电量用到0的这8个小时中间一直放在腿上、沙发上、甚至是棉被上&&只要你愿意的话。这台笔记本电脑长时间放在腿上不会感到疲劳,放在沙发上和棉被上工作也不会出现机身温度过高的问题。  除了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第四代ThinkPad X1 Carbon能够带来安定的稳定性保证之外,输入手感也是抓住消费者的特质。尽管整机厚度只有16.8mm,而承载键盘的C面与D面之间的距离只有10mm左右,但联想仍执拗地将剪刀脚架构键盘塞到了第四代ThinkPad X1 Carbon之中,也正是这样的执拗,新X1 Carbon设备的键盘手感才能有足够的保证。  除了剪刀脚架构键盘,ThinkPad经典的&小红点&和分离式触控板按键也被保留了下来。虽然随着触控板技术的日臻成熟,指点杆和实体点击键的用途越来越小,但在一小部分不方便使用触控板的融合,指点杆和实体点击键仍能够派上用场。因此不论是为了保留ThinkPad的经典基因,还是为了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小红点&和实体点击键仍有着其存在的意义。  不仅如此,第四代ThinkPad X1 Carbon也在细节上给予了用户足够贴心的满足:  ?拥有三个USB3.0接口,左侧的接口具备高强度供电功能、右侧的两个USB口的距离被故意拉大,方便用户使用;  ?Screen键放在了左下角,方便用户在使用Windows 10操作系统时进行快捷截屏操作;  ?C面的超镁合金材质表面增加了仿肤涂层,除了保证舒适之外也避免了金属在冬天温度会过低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的问题;  ?采用成熟的FPC指纹识别技术,只要轻轻一点,就能进入桌面。  ?双轨合金转轴设计,180度开合能将整台设备平铺在桌面上,而不像上一代那样屏幕会将C面顶起,造成不必要的空隙。  然而对于第四代ThinkPad X1 Carbon而言,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没有触摸屏幕,不能直接点击屏幕操作;没有更先进的USB Type-C接口,因此缺少一定的通用拓展性能;与戴尔的新XPS系列相比边框太宽;没有配备独立显卡,3A大作以及对显卡有要求的生产力工作无法胜任。因此用户若希望能够拥有一台足够全能的笔记本电脑产品,那么注重商务的X1 Carbon还不能当作首选。  如果一款产品,它们能够被做到漂亮,并且有着不俗的品质与实用性。即便它们有着功能性不全面的缺点,在更多的时候消费者们也仍愿意接受它,因为它在它所擅长的领域做到了优秀。这样的产品,甚至会反过来影响消费者,让我们对产品在品质之外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拥有它、以及自身需求与这款产品相吻合的用户而言,第四代ThinkPad X1 Carbon的地位就如同这些产品一样,有着不俗的设计,有着出色的品质,还有着超越商务用途的实用性。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生产力工作、商务需求和日常生活体验都能够达到更好的水准,第四代ThinkPad X1 Carbon一定是值得关注的选择。  阅读更多:ThinkPad  好文共享:收藏文章  分享到:  0 个人觉得赞好文章 点个赞您已经赞过了+1
本文相关推荐
16-03-2716-04-2916-04-2916-04-2916-04-3016-05-01
Copyright &#169;
All Right Reserved. 今日热点新闻网所有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责编:李诺
&&&&CES2016上联想展出了新款ThinkPad&X1&Carbon超极本。这款产品非常抢眼,搭配了第六代Skylake处理器,厚度仅为0.66英寸(约1.68厘米),重量仅2.6磅(约1.18千克),并且配指纹识别器。新ThinkPad&X1&CarbonThinkPad&X1&Carbon底面设计&&&&ThinkPad&X1&Carbon&2016在外观方面基本没有变化,棱角与圆润的结合尽显商务风范,依旧轻薄机身,依旧品质做工,依旧高端定位,十足的低调实力派。碳纤维材质与美铝合金&细节精益求精&&&&该机整体框架采用了联想独有的专利技术“超级镁”材质,它是全球最轻最坚固的金属结构材料,而屏幕外壳的材质“碳纤维”则被称作“黑色黄金”,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超级镁”与“碳纤维”两大材质通过复杂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完美结合,不仅保护了屏幕,增强了机身强度,更让整机实现进一步轻薄。新一代ThinkPad&X1&Carbon整机重量仅为1.18千克,是全球最轻的14英寸商务超极本。ThinkPad&X1&Carbon转轴仍然可以支持屏幕180度打开具备良好按键手感的键盘设计小红点是ThinkPad一直以来的传统设计&&&&X1&Carbon&2016款延续了X1&Carbon系列所配备下拉式铰链,屏幕转轴开合角度与经典的ThinkPad系列保持一致,都可以张开到180°。相比多数下拉枢轴设计只能打开到135°或150°的产品,能做到180°的开合的X1&Carbon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观察屏幕的特定角度需求。&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定位 屏幕尺寸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50995¥69996¥49997¥45668¥69999¥549910¥343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hinkpadx1carbon二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