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茄子黄萎病病的发生和流行有何特点?为什么该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主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1996年第06期 作者:张国相
茄子黄萎病发病逐年加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茄子黄萎病又叫斗边疯、黑心病,是茄子的一种重要病害。前些年,此病在赤峰市只是局部地区发生。近年来扩展蔓延很快。全市大部分旗、县、区都有发生,其中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尤为严重。一般地块发病率在5%~60%。严重影响了茄子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此病在我市发病逐年加重的原因及防治。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一、茄子黄萎病发病逐年加重的原因(一)种子检疫及种子处理茄子黄萎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病菌能以菌丝体潜伏在茄子的种子内部或以分生抱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可随同种子的调运而进行远距离传播,成为无病区的菌源。由于近些年来蔬菜种子管理较乱,一些没有种子检疫设备和不懂检疫技术的个体种子门市部大量从事蔬菜种子的经营,致使茄子黄萎病菌随茄子种子调运而传到无病区。另外,在农村由于科学技术还不够普及,有些农民在进行茄子种子催芽时,根本不用药剂处理,只是用温水浸泡一下就催芽育秧,这就因种子带病菌侵染寄主而发病c(二)重茬及迎茬茄子黄萎病属于土壤习居菌。病菌以休眠菌丝体、厚垣抱子和拟菌核的形态院病残体在上中越冬,一般可存活6~3年。茄子黄萎病菌奇主范围很广,已知侵染的植物就有38个科18......(本文共计1页)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医生》2000年02期
《安徽农业》2001年03期
《广西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吉林农业》2001年02期
《现代农业》2001年09期
《福建农业》2001年05期
《蔬菜》2002年06期
《现代农业》2002年11期
《农村天地》2002年06期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2年05期
《北方园艺》2002年04期
《吉林农业》2003年09期
《上海蔬菜》2003年04期
《现代化农业》2003年07期
《吉林农业》2004年07期
《吉林蔬菜》2004年04期
《农业科技通讯》2004年10期
《江西园艺》2005年01期
农业科技通讯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
出版:农业科技通讯杂志编辑部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高海拔地区设施茄子黄萎病与枯萎病的识别及防治--《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15期
高海拔地区设施茄子黄萎病与枯萎病的识别及防治
【摘要】:介绍了高海拔地区设施茄子黄萎病和枯萎病2种病害的典型症状、发病规律,并分别提出了其防治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436.411【正文快照】:
近年来,青海省各地区依托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域条件,大力推广设施农业,设施蔬菜栽培面积逐年增大。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茄子设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病虫害也随之增多加重,特别是茄子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危害均有加重之势,部分生产者对2种病害识别不清,防治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茄子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玲;;[J];广西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贾利元;郭振升;;[J];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06期
战辉;;[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07期
胡文静;毛红娜;;[J];现代农村科技;2013年19期
王西和;张振林;;[J];农村科学实验;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燕燕;柏广利;孙雪花;;[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0期
田雪莲;尹显慧;李荣玉;王梅;李静;龙友华;吴小毛;杨再福;;[J];农药;2015年02期
周宝利;蔡莲莲;毕晓华;郑继东;;[J];生态学杂志;2014年08期
周宝利;郭伟伟;毕晓华;蔡莲莲;刘双双;;[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王益奎;黎炎;李文嘉;;[J];西南农业学报;2009年04期
乔军;石瑶;王利英;于海龙;崔蓉;;[J];作物杂志;201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凤丽;周宝利;何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张军民;;[J];北方园艺;2011年11期
樊红杰,周宝利,林桂荣;[J];河南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张志美;[J];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10期
赵秀各;朱叶;樊祥勇;;[J];种业导刊;2009年03期
王淑英;马芳;;[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年04期
白光哲;马瑞林;白志荣;吴爱玲;李秀英;李勇民;;[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年06期
田彩娟;;[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4期
苏忠太;;[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年19期
王启亮,贾利元;[J];蔬菜;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振林;[J];蔬菜;2002年06期
,张建宁;[J];现代农业;2002年11期
张振林;[J];农村天地;2002年06期
张振林;[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2年05期
周翠英,张华东;[J];北方园艺;2002年04期
王猛;[J];吉林农业;2003年09期
花冬梅;[J];上海蔬菜;2003年04期
张辉,陈龙元,赵元民;[J];现代化农业;2003年07期
马静平;[J];吉林农业;2004年07期
刘兴华,肖敏,黎敬华,陈天晖;[J];江西园艺;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宝利;尹玉玲;翁倩;叶雪凌;;[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刘正坪;赵明敏;胡俊;周洪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孔庆科;李安娜;王清海;齐勇;丁爱云;;[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曾华兰;叶鹏盛;李琼芳;何炼;韦树谷;;[A];2005中国植病学会、中国菌物学会北海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林玲;乔勇升;陈双林;周益军;顾本康;;[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林玲;居正英;孙义;王宗华;周益军;;[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乔勇升;林玲;陈双林;顾本康;;[A];2005年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乔勇升;林玲;陈双林;顾本康;;[A];2005年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林玲;乔勇升;马长文;周益军;陈双林;董汉松;;[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张汀;赤国彤;杨文香;孟庆芳;李永亮;祁海霞;刘大群;;[A];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唐山市丰润区教育局成人教育教研室
甄冬梅;[N];河北科技报;2007年
河间市农业局
林冬梅;[N];河北科技报;2007年
;[N];吉林农村报;2008年
苗玲;[N];农民日报;2005年
青岛农业大学
张立宁;[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保定定州市农牧局 王虎;[N];河北农民报;2010年
梁良;[N];山西科技报;2002年
曲萍;[N];山西科技报;2003年
康声;[N];山西科技报;2005年
衡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曹雪梅;[N];河北科技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淼;[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朱军;[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胡庆发;[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居正英;[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殷玥;[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李宁;[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唐保宏;[D];沈阳农业大学;2003年
李海莲;[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王慧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雷玉明;[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园艺病理学总复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园艺病理学总复习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农病45003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1:03:3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邓建明& 邓图勿
  徐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广东徐闻& 524100
  摘要:黄萎病是茄子常发生且危害较重的病害之一,病株早期枯死,结果少而小,茄子受害后一般减产 1 0 -2 0 %,严重的减产 30 -50 %,严重影响了茄子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因此,要了解其发生特点,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基于此,本文从茄子黄萎病症状,发病规律着手,重点阐述了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的农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茄子;黄萎病;防治措施
  随着露地蔬菜面积的增加,茄子种植面积的增加,黄萎病已呈上升趋势,对茄子栽培造成严重威胁,经济损失大幅度增加,部分田块发病严重造成绝收或毁种。对茄子种植产生很大危害,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和生产积极性。因此,要了解茄子黄萎病的发病规律及条件,及时防治,以减少它的为害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介绍了茄子黄萎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发病规律以及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供生产者参考。
  1 茄子黄萎病的症状表现
  茄子黄萎病为系统性病害,一般苗期虽有发病但极少表现病症,植株表现病症多在开花坐果盛期后开始。染病初期,先从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渐渐发展为半边叶片或整叶变黄,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只限于半边叶片,引起叶片歪曲,早期病叶晴天高温时呈萎蔫状,早晚尚可恢复,后期病叶由黄变褐,终致萎蔫下垂以至脱落,严重时中下部叶片枯黄脱落,仅剩端部新叶,数日后整株枯死,横剖病株茎、根、分枝,可见木质部的维管束变褐色,但挤捏上述病部横切面,无米水状混浊液渗出,区别于茄青枯病。病株着生的果实变小、质硬、纵切病株上成熟的果实,其维管束也呈黄褐色。
  2 茄子黄萎病病原菌
  茄子黄萎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大丽花轮枝孢菌侵染所致。菌丝体初无色,老熟时变褐色,有隔膜。能形成厚垣孢子或聚集形成拟菌核。分生孢子直立、较长,有2~4层轮状分枝,分层分枝有3~5枝,在顶端和分枝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无色。
  茄子黄萎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温度范围5~30℃;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60%~85%;最适病症表现在坐果期到采收中、后期。一般气温在20~25℃,土温22~26℃,以及温度较高的气候条件中发病重,若此时湿度越高,发病越严重,另外高温、干旱气候条件发病轻。
  3 茄子黄萎病的发病规律
  3.1 茄子黄萎病菌传播方式(侵染循环)
  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微菌核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黄萎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6~8年,其中微菌核可存活14年左右,病菌也能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越冬,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但在干燥休闲的土壤里只能存活1年,在土壤水分饱和的情况下,很快死亡。病菌另一个传染途径是通过土壤、雨水和田问农事操作近距离传播,翌年茄子幼苗移栽时,病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从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幼根的表皮和根毛侵入,在植株的维管束内繁殖,不断扩散到植株枝叶及根系,引起植株系统性发病,最后干枯死亡。
  3.2 茄子黄萎病的发病条件
  上海地区茄子黄萎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初夏5月至秋季9月。年度间春末夏初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挂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栽培技术上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定植过早、栽苗带土少、伤根多等田块发病重。另外,土壤中的线虫及地下害虫为害均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
  4 防治措施
  茄子黄萎病病菌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存力,是植物检疫的对象之一,是很难根治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此对该病的防治,要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包括拔除病株)为关键的综合措施。
  4.1 农业防治
  4.1.1 加强植物检疫
  在引进茄子新品种时,必须实行严格植物检疫工作,防止带病种子传人新菜区。
  4.1.2 种子消毒
  播种之前干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包衣,包衣使用剂量为种子重量的千分之4或千分之5,包衣后晾干播种。
  4.1.3 实行茬口轮作
  重病田实行与非茄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如葱、蒜类蔬菜;实行水旱轮作,有条件的地方与水稻轮作1年即可收到明显的效果,能有效淹死土壤中的病菌。
  4.1.4 加强栽培管理
  推广高畦地膜栽培,提倡深耕并多施腐熟有机肥,使25~30cm处的土层充分熟化,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雨后及时开沟排水,以利于茄苗生长,以增强植株的抗性能力;在高温(闷热)、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可利用午时开大棚(包括中管棚、连栋大棚的部分地方),适当降低棚内湿度,给病菌制造不利生长条件,以减轻植株的危害程度。
  4.1.5 定植时秧苗浸药处理
  茄苗定植时可用1O0倍的5%多抗霉素浸苗30min。这样可使茄苗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4.2 化学防治
  4.2.1 定植前的土壤药剂处理法
  在定植前每公顷土壤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5kg,拌细土100kg成药土,撒在定植穴内,作预防处理,然后将茄苗放人穴内,并用细泥土盖入穴洞,接着,浇少量定根水,这对植株在整个生育期内防病大有好处。
  4.2.2 及时清除病株、
  发现病株及时连同根系周围土壤一起消除,集中处理防止扩散,并在周围植株用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株(处理下同)用药液250g左右浇根,往后每隔8~10d再浇1次根,连续浇根2~3次。
  综上所述,茄子黄萎病病发会降低茄子的产量,严重病发时会严重危害农民经济收入乃至生产积极性。因此,生产者了解茄子黄萎病的发病规律及条件,及时防治,以减少它的为害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文提出主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化学防治为关健的综合的防治技术,以期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危害,保障茄子生产产量,进而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及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继伟.茄子黄萎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蔬菜.2009(03)
  [2]薛志成.茄子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2(08)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番茄黄萎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