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墙高手在民间 弹跳的弹跳多少?

坚持蹲墙八年的达人现身说法
(自然站立时腰部不前塌)
什么叫松腰?松腰是使人的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都放松,改变腰部自然弯曲的状态。从脊椎的解剖图看,人的脊椎呈S形态,其中下面那个弯曲就是五节腰椎。松腰就是要加強腰椎的活动能力,逐步改变腰椎只能前塌不能后突的状态。
松腰的标志
1.自然站立时腰部没有前塌。
2.吸气时腰部命门能够往外凸。
3.腰椎能作上下蛹动和左右转动。
松腰的好处
1.可以增強肾功能,使人意志坚强,元气充足,有利于健康长寿。
2.能扩大丹田区域,有效地增强全身的气化功能,为气功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能够强化形体动作的整体性,有助于提高內家拳的功夫水平。
松腰的习练方法
主要有三种方法:三心并站庄、蹲墙功和转腰涮胯法,这三种方法都是由气功家庞明先生公开教授的。训练方法是以三心并站庄为主,再辅以蹲墙功和转腰涮胯等功法。
练功经历和目前状态
以前曾习练过上述三种功法,但练得不够认真,目的也不明确,后来练功断断续续,收效不大。前一段时间开始恢复练习,感觉腰胯部有所放松,但离松腰仍有较大的距离。
1.探讨松腰的方法和原理。
2.争取100天后把腰松开。
3.为气功健身研究提供一些素材。
练功静态的腰部要求(庞明)
腰部要放松,松腰、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等都放松,逐步改变腰部的自然弯曲状态。达到站立时腰部伸直乃至后突;坐时腰部伸直乃至前塌。伸直时不要硬挺,而是上下牵拉,好似各脊椎骨轻轻重叠在一起,古谓“形如九曲球”,就指放松的脊椎而言。
二、具体作法
一般练功者,可先将腰自然伸直,而后微耸两肩,使后背圆直,再将两肩轻轻下放即可,同时头脑中应有腰部放松的意念引导。但此种方法收效甚微,故需专门锻炼。现介绍最简易的方法供选用。
(一)站庄松腰法
全身松静站立,两脚踩气分开,呈后八字(详见功法篇三心并站庄);两膝微屈下蹲,膝不过足尖;髋后收,使大腿根之鼠蹊部成空虚之三角;腰部命门穴向后突,尾闾下垂呈似坐非坐状;尾闾尖指向两脚跟连线之等边三角形之中点,同时调裆提会阴。全身身形按前述要求,松膝微内扣,踝放松,足平铺,手抱球或合十,置腹前、胸前均可。要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意念收向命门,吸满气,微微向下一坐,同时腰放松,可反复进行3—5个呼吸。每次站半小时。此法不仅能松腰胯,亦为松尾闾之捷法。
(二)转胯松腰法
周身中正站立,两脚平行分开,略宽于肩,两手叉腰,适度下蹲,躯干与大腿成钝角,膝不过足尖。髋关节放松,以尾闾骨为动点带动髋部划圆(正转、反转详见形神庄)。以此活动腰部之关节、肌肉、韧带等。习练久久,腰胯不仅能平转划圆,而且要能立转划圆即转“立圈”,甚至能转平、立相合之“混旋圈”。
(三)面壁蹲墙松腰法
面壁而立,全身放松,周身中正,两脚并拢,脚尖顶墙根,两肩前扣,含胸收腹,鼻尖贴墙,腰后突下蹲,头不可倾斜,如此反复。初练者脚尖顶墙下蹲有困难,可以稍离寸许,两脚分开平行站立下蹲。每次下蹲30为一组,每日蹲一组以上。待熟练后,鼻尖可离墙下蹲;再进一步可将腿蹲平后耗时间。此法不仅可以松腰,而且可以治疗练气功出偏造成的多种不适,为古不传之秘法。
腰为肾之外府,肾中藏有元阴、元阳化生元气,注于气海以滋养全身。又腰为支撑人体的重要支柱。故练功家特别重视之。松腰可使腰部灵活,不仅要能转平圈,而且要能转“立圈”与“混旋圈”。这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此即古人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之意。另一方面,腰部放松,可使气血流通,从而保证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古人说“力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四肢”,又说“力由脊发”,腰部不能放松,是达到此境界的。
腰部如不能放松,弊病甚多:
(一)腰部前塌(尤其体弱丹田气不足者前塌更甚),一方面影响丹田蓄气,另一方面阻滞背部河车运转与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背部呆滞、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发展到不能自控(这是气不能纳入河车大路,而别出少阳、太阳之故。若能予以调整腰部身形,与引气归经,则气自顺矣)。
(二)影响命门火对水液的蒸腾,男人可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人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三)练动功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中风半身不遂。
欲解上述诸弊端,均需着意于松腰的练习。(
健身松腰四法(庞明)站桩蹲墙&
松腰功法一:三心并站庄
三心并站庄总口诀是:七窍闭合鼻撩天,踩气两手在穴边,三心并合心念处,身轻气爽笑天颜。
一、姿势要求
(一)预备式
1、两足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目视远方天地交界处,两眼轻轻闭合,目光回收。口微闭,自然呼吸(鼻吸鼻呼),意念中鼻与顶部通天穴(百会前五分、外并一寸五分)相连。
2、踩气:两足跟不动,两足尖外撇成90度,两足呈后“八”字形,如此动作后,气即贯至两腿外侧阳经中。由于足内扣,足三阴经自然放松,故能加强经脉之阴升降的功能。此动作旧称踩气。
按捧气贯顶法起式动作,做到两掌在头顶上方相合沿头正前方下降到胸前呈合十手,或直接两掌胸前合十。
(二)三心并站庄身形要求
1、坐腕,带动臂下落,两手掌根慢慢分开,掌心内含,十指尖轻轻相接,两手呈半个球状。两手置于腹前,掌心对肚脐。屈膝下蹲,膝不能过足尖。大腿根部空虚,腰部命门向后突,呈似坐非坐。站庄姿势的高低练功者的体质而定。约站半小时,能长时间地站更好。
2、身形要求
头要中正,虚凌向上,似悬空中。目似垂帘,含光默默,目光随眼睑闭合而内收,与意念合而为一。舌抵上腭,展眉落腮,似笑非笑。含胸,含胸是将胸骨柄与两乳头之间的三角地带放松;拔背是大椎穴向上领直通百会,使脊骨伸直,同时需注意两肩胛骨自然放松下沉。含胸拔背的目的是使胸腔开扩,胸背放松。松肩空腋,肘坠而悬。坐腕,舒指。松腰,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等都放松,逐步改变腰部的自然弯曲状态。松胯,包括髋关节和骶髂关节的放松。尾闾下垂指向地面,以两足跟的连线为一边。向后划一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中心即为尾闾的指地点。调裆提会阴。松膝,轻轻内扣,稍向前屈,但髌骨要有微微上提之意。踝放松,足平铺。
(三)收式
身体慢慢直立,双脚并拢(按预备式踩气逆动作),双手转指端向上,胸前合十,继续上举到头顶上方,意想举向天顶。两用沿天边慢慢分开,转掌心向前,双臂由两侧下落与肩平,逐渐转掌心向上,沿天边向体前合拢,与肩等宽。掌臂微微内收,掌指(同时用意念)回照印堂穴,尔后,屈臂下落、两肘回抽,两掌指端指向第六、七肋间,用中指端向大包穴贯气,再向后伸出,两臂向两侧展,展到体侧时,转掌腕使使两掌心斜相对,向体前合拢,双手重叠放在肚脐上(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 
揉腹,左右各转九周,温养片刻。两手分开,置体侧自然下垂,两眼慢慢睁开。
二、意念活动
本庄法多守下丹田(脐部),方法是意念从周身各部向丹田集中,顶心向下,脚心向上,手心向内,“三心”向丹田并合。“三心并”即由此命名。初学功者,意念顶心、脚心、手心可以分别逐个向丹田并。向丹田并合后,意念即可放开,安静、放松地站庄。当意念从丹田跑掉时,再重新向丹田并合。
本庄法发动真气快,富力强身作用明显。不仅适于病人锻炼,而且是武功基本功,是练动功松腰胯、松尾闾的捷法。
松腰功法二:简易蹲墙功
一、姿势要求
面对墙壁,两脚并拢(开始时可两脚分开,平行站立与肩等宽),脚尖与墙跟接触,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然后下蹲。蹲时两肩前扣,含胸,鼻尖触墙,头不可后仰,腰向后突,不得前塌,蹲到大腿呈水平状态时,可以停留一会再往下蹲,蹲到极限再慢慢上升站起,起时鼻尖也要触墙,故此法又称面壁蹲墙法。反复进行,多多益善。
本功法无需用意念,只要认真蹲、起即可。当然若能下蹲时意守脐内,上升时意守百会效果更好。
本功法是松腰秘法,反复练之可帮助松腰。腰一旦放松,则周身气血易于流通,不但强身壮体效果明显,而且是调整气机的良方,可以纠正身体各部分已紊乱了的气机。只要不是神经失常,无论哪里的气不顺,皆可以此调理,只要坚持练习,若达到能一次蹲数百次,坚持习练,无不愈者。
松腰功法三:转腰涮胯法
转腰涮胯法属形神庄的第六节功法,原名为“转腰涮胯气归田”。
二、姿势要求
1.起式与收式可参照三心并站庄。
2.两手变叉腰,两脚踩气分开,平行站立,略宽于肩,适度下蹲,躯干与大腿成一钝角,膝盖不过脚尖。
3.髋关节放松,并以之为支点,转动骨盆。先向左转九圈,再向右转九圈。
4.以尾闾骨向前扣,向后翘带动骨盆做前后摆动九次。
三、动作要领
此式看来简单,实颇难练习。初练时两腿微曲,仅练晃胯。躯干要直,以尾闾骨为动点划圆,向后划半个圈,用臀部做划弧动作协助完成。如向左转时,是由前→左→后→右→前。分解动作则是:①骨盆重心前移到左胯(偏前),臀向左突:②臀部向后划半圈而至右胯,臀向右突,骨盆重心也随之转移到右胯:③骨盆重心移至右胯
(偏前),小腹向右拱:④小腹部从右胯开始向前划半圆而至左胯,骨盆重心也随之移动。做尾闾骨前后动作时,要借臀部与会阴部肌肉收缩、放松完成。这属于第一步要求,至于第二步以后则要求尾闾骨借助丹田内气来运动。此式是十式中最难操作的动作,然而它是气功、武术中至关重要的基本功,所以要下苦功锻炼。
练此式可收到松腰、垂尾闾、运动尾闾、封闭会阴的作用。一方面为开拓丹田开创了条件,从而把真气引归、贮存于丹田;另一方面,转动尾间可启动阳气,使之沿督脉上升,这也是炼精化气的辅助手段。于临床可用于下疾患的治疗。
松腰功法四:俯身拱腰法
俯身拱腰法属形神庄的第五节功法,原名为“俯身拱腰松督脉”。
二、姿势要求
1.起式与收式可参照三心并站庄。
2.两手手指在头上交叉,手心向上,两臂伸直,而后肩臂放松,交叉之双手如向上托物,作轻轻揉动。两腕交互划由前→上→后的立圈。肩、臂、肘配合作相应晃动,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依次随之晃动。反复三~五次。
3.两手分开,掌心向前,两臂贴于两耳。随后头向前倾,臂向前伸,腰背放松,胸、腰部的脊椎骨向后拱突,头、手向前下划弧,使腰前俯脊椎骨逐节卷曲而下,面贴腿前,腰部呈拱型。
4.两手掌心向地面,分别在脚前方、左侧、右侧下按三次。随后身体转正,两手向后拢气,再捏脚腕后面大筋三下,同时收腹,拱腰,头面贴膝前三次。两手拢气回到体前。
5.以拱腰形式,逐渐把腰伸直复原,同时,臂贴近两耳,随头部上升复原,可反复五~七次。
三、动作要领
此式之俯身拱腰与一般练腰腿似同实异。练此式时,脊柱各关节都要放松,争取逐段、逐节前曲,以蜷曲之势,顺序由上而下,
而不是一俯而下。直腰时,要使腰向上挺,逐节逐段伸直,慢慢恢复原状,顺序是由下而上,不是一挺而起。
此式着眼点在督脉,兼练太阳膀胱经。俯身拱腰可松动脊柱各椎骨。伸腰时,可加强背部肌肉、筋膜、脊柱韧带……的收缩功能。不仅督脉功能因之加强,膀胱经之功能亦因之加强。足太阳膀胱经是五脏六腑之传输处(各脏腑的俞穴皆在背部)。督脉又能统领一身之阳气,故此式又是武术中练气入骨(《太平经》中说:“骨之一脊也”)封闭周身穴道的基本锻炼内容。其于临床,可用于背肌、脊柱、肾病等治疗。
蹲墙+站庄蹲墙的基本练法是面对墙壁上下起落,在蹲墙的过程中可以不去管意念活动,只要集中精神做动作就行,也可以下落时想小腹内,上起时想头顶百会或头顶上方。蹲墙本身可以强壮身体,可以松动腰部,也可以强化人体混元气的开合升降。这一段时间我对强化人体混元气的开合很感兴趣,不但站庄的时候练开合,躺卧的时候练开合,而且蹲墙的时候也练开合。练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蹲墙练开合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松动腰部,而且不容易累,还能改变人的局部思维模式。蹲墙练开合是练三心并站庄的一种活用。练三心并站庄时有两种运用意识的方法,一种是意念从顶心、手心和脚心并向小腹内,然后守在那里,一旦发现有杂念,就再次做三心并合。另一种是在站庄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主动反复地做三心并合,以形成一种律动。蹲墙练开合就是后一种练法的活用,变站庄时形体的静态为动态,随着身体的上升下落而重复用意念做三心并合。我自己是这样练的:下落的时候想小腹内,上起的时候同时想头顶、两手心和两脚心。这样练蹲墙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开始时有两难,第一难是上起时做不到同时想三心,只能先想头顶一个心,然后加上两个手心,再加上两个脚心。第二难是上起和下落时很难做到以小腹内为中心点,通过反复练习才慢慢把中心点从大脑移到小腹。对于上面的两个难题,我的体会是前一个难题相对容易解决,可以通过形体的松紧来辅助,比如下落时同时含脚掌和手掌,上起时脚掌和手掌放松,就有助于意识活动从一心并合过渡到三心并合。但后一个难题就比较麻烦,意识从头部下降到腹部,以腹内为中心点外开和内合,这需要改变思维习惯,这个我到现在也没弄好,只是有点模模糊糊的状态。然而正是这种不大稳定而有模模糊糊的状态,使得蹲墙变得轻松,变得更有意思。
&今天松腰训练分了两段,上午蹲墙,晚上站庄。上午蹲墙,距离不变,下肢感觉比前几天轻松一些。按照习惯,下蹲时想命门,上起时想百会,下蹲一到底随即向上弹起,上起后也没怎么停留,接着下蹲,如此反复,蹲上200下左右就开始感到有点机械乏味,就好像在运动场上练长跑,闷着头数着数字。玩跑步过了终点就算完事,难道蹲墙到了500下就达到目的了吗?显然不是。我一边蹲一边想,蹲墙是为了松腰,不是为了达到某个数字,就算我能够连续蹲墙一万个,如果松不开腰又有什么意思?不是说对身体没意义,而是对预设的目标意义不大。那么如何能够提高蹲墙的松腰功效呢?显然,提高难度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脱鞋和穿鞋的难度不一样,贴墙与离墙的难度也不一样,两手下垂与双手放在背后或额前的难度更不一样,但难度的提高不是一天半天能办到的事,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除了提高难度还有别的方法没有?想到这里,我下意识地用一只手去摸腰,这一摸差点把人给摔了下去,我赶紧往后退了两步,站住后很自然地双手捂着腰,习惯性地做了一个站庄时常用的骨盘后倾凸命门的动作,这无意中的一下,使我想到了站庄与蹲墙的松腰实质来,站庄是通过保持似坐非坐的姿势来使腰椎后凸的,那蹲墙呢?我两脚朝墙移动一步,双手摸着腰往下蹲,然后上起,来回蹲了好几个,发现在下蹲过程中,腰部并非自始至终都后突,只是蹲到大脚呈水平状态时腰部才是后突的,这个后突过程一直延续到完全蹲下。同样的,上起时腰椎是凸起的,一但大腿过了水平位置,腰椎就往前凹了进去。这一发现让我有点吃惊,这意味着我在蹲墙时,只有一半不到的时间是与松腰直接相关的。为什么不把站庄的动作要领拿到蹲墙这里来,使蹲墙的全过程都保持命门后突呢?这样蹲墙的效率不就可以提高了吗?为什么在日常生活里尚且刻意加入松腰的动作,而在专门练松腰的时候却任由腰椎前塌呢?真是糊涂,这说明自己练功仍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接下来的蹲墙就不敢大大咧咧地直上直下了,得一边蹲一边体会命门后凸。几十下蹲下来,发现把三心并站庄和蹲墙结合起来并不是很困难,关键是要注意两点:一点是下蹲前先收腹移胯,使命门凸出去才下蹲,另一点是起来的时候先用腰部发力,而不是用大腿发力。这样蹲下来感觉确实有点不一样,蹲完后腰部有一股热感从命门处向两侧延伸出去,这种感觉虽然并非重要,但能够说明调整是有效果的。记得前些天谈过把三心并站庄的姿势要求体现在走路上,就叫走庄,那么如今把站庄的要领贯彻在蹲墙过程中,是否也可以叫蹲庄呢?
&今天蹲墙比前几天来得轻松。
蹲墙期间,命门和头部都有感觉,命门是胀热的感觉,头部的动静主要在头顶正中的百会穴和两眼之间的印堂穴,当蹲墙上起时这两穴位都有点发胀,其中百会穴更明显一些。从现代气功理论来看,这些感觉应该属于气机变化的一种初步反应,这种反应与蹲墙时身体的一起一落有关,也与我上起时想头顶,下蹲时想命门的意识活动相关。我曾经试过上起时不想头顶,依旧守着命门部位,结果头部的反应相应降低,而命门的热感有所加強。这说明在蹲墙的过程中,意念的运用并非可有可无。蹲墙后面壁站庄,开始不久就感觉左脚根发痛,是重心歪了吗?调整一下感觉依旧,那就先不管它,收功前却发现脚不痛了。站庄约过了一半时间,感觉两手发抖,逐渐上延到肩膀,以至整个躯干都有点晃动,而且有越抖越厉害的趋势,怎么办?还是不管它,继续守着命门,过了一会抖动逐渐消失。以前站庄上肢也出现过颤抖,那时好奇,加个意念让它动,双手就变化出各种姿势来。事后有点得意,认为那就是一种功夫,以至后来有一段时间站庄都出动作,意念老跟着动作跑,结果什么也没站出来。后来才知道,这种东西算不上真正的自发动作,就算是遇上了真正的自发动,意识也不能被动作牵着跑。如果练三心并站庄遇到了躯体抖动,可以调整一下尾闾,尾闾一下垂抖动就会消失,如果是上肢引起的颤抖,可以不去管它,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否则就可能偏离练功的目标。抖动消失以后,逐渐感到两个肩膀有一股暖流缓缓而动,从肌肉渗进肩关节,接着就是从里往外的酸痛,痛完以后,又是一阵温热,这样反复了两次,肩膀变得十分轻松。回想站庄以来,肩关节总是放松不好,不是往里扣就是往上耸,特别是右肩,放松不一会就感觉发沉发紧,无奈之下只好不去管它,没想到这回它自己从里往外放松。平时站庄命门部位最容易产生发热发痒的感觉,今天这种感觉向下漫延到左臀部,又沿脊柱向上延至颈部下端。另外,头部百会穴和印堂穴都出现胀感,这时的胀感又与蹲墙时产生的感觉有所不同,蹲墙时的感觉是往外胀,站庄的感觉有点往里抽,这可能跟两种练法所产生的气的运动模式不同有关。蹲墙是以上下方向的开合为主,头部往外开的感觉比较明显;站庄主要是从外往里聚气,因此往里合的感觉比较明显。从气功健身的角度来看,对于练功初期产生的各种感觉,都不要管它,各种感觉会随着练功的深入而逐步消失或转化,对此,我在近期的松腰练功中有着切身的体会。
今天蹲墙前犹豫了一下,脚尖要不要向前挪动呢?
记得第1天是离墙三指,第2天是两指半,第3天的前400下是离墙三指,最后100下是离墙两指宽,但那最后100下却把人蹲得两腿发抖,大气直喘,弄得我第二天看见墙壁就掉头,一整天都起不了蹲墙的念头。可见不能小看这一指半指的距离,有时那怕就是前移四分之一的指宽也能让人一屁股坐地上,这叫一分距离一分功。练蹲墙就有这个好处,标准是硬的,进步都体现在距离上,你把感觉说得天花乱坠也不管事,把鞋一脱往墙边一靠就能说明问题。从道理上讲,练功要讲求循序渐进,练功强度要适中,每次练功宜留有余兴,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但问题是什么叫强度适中?两腿发抖就一定是训练过度吗?其实第2天蹲墙时也曾出现过腿发颤的现象,为什么第3天能坚持下去而第4天却不能呢?究竟是身体超了负荷还是怕苦怕累心生倦意?以过去的经历来看,恐怕是后者居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我的一贯风格,如今要想松腰变形体,得先从内心变起。继续蹲墙!而且要有所前进,前400下离墙两指半,最后100下离墙两指。从中午11:35开始蹲墙,一直蹲到12:30,用了55分钟的时间,终于蹲完了500下,这是近期蹲墙耗时最长的一次,也是最认真的一次。这次腿没发抖,心也不乱,蹲完后身轻气爽。接着又面壁站庄两小时,虽然站庄时形体仍有变形,但内心却十分踏实。
自从上个月尝试延长站庄时间以来,我站庄都是采用双手胸前环抱的姿势,双手胸前环抱要比双手腹前抱球的练功强度要大一些,这一点对肩关节松得不好的习练者尤其明显,我就是其中一个,右肩关节曾经在工作时用力过度,容易产生端肩耸膀的毛病。前一段时间练站庄时有心烦气急的反应,其中一个原因就与肩关节酸痛难忍有关,这些天情况开始有所好转,站庄时肩膀的困扰已经不那么明显。是通过站庄把肩站松的吗?我体会既有站庄的作用,还与蹲墙有关,因为在蹲墙的起落过程中,两肩膀有一个很明显的内扣和外展的动作,这个动作对肩关节有抻动作用,蹲墙1000下也就是抻肩1000下了。今天蹲墙,我又留心观察肩关节的动作,发现下蹲时肩膀不是直接地往前往里扣,而是通过肩关节向上向前转了半圈来实现含胸的。同样地,上起时肩关节也在转圈,是向上向后转半圈,这样就有了松肩的内容。事实上蹲墙1000下以后,肩膀是空松温热的。晚上站庄,肩膀里头有撕撕拉拉的扯动感,好像肩膀有许多缝隙,缝隙里流进了溫水,温水不但在肌肉群里漫灌,还能渗进骨头里面。在这个过程中,肩膀会偶而抽动一下,抽动过后肩膀就变得更加轻盈。看来站庄与蹲墙不但在松腰上可以相互促进,在松肩上也有相似的功用。
各种各样的感觉今天蹲墙练了两次,一次在下午一次在夜里。下午蹲墙双脚离墙比较远,以减轻膝盖的压力,最后100下才往前移动,全过程还算轻松,但汗流不止。夜里的蹲墙就更轻松一些,脚与墙的距离也比较小,上起时腰椎的动静被感觉到了,一做动作是几节腰椎一齐被挤动,腰部的酸胀感觉很明显。下午练站庄时反应点有两处:一处在骶椎,另一处在命门。骶椎的感受是酸胀,而且酸胀感向两侧传导,右侧一直传到髂前上棘附近。骶椎似乎要向外扩展,但受到了骨盘的牵制。命门部位也有麻胀的感觉,这种感觉逐渐向上漫延,到了大椎附近分两路推向手掌,这时候整个肩背部出现一种圆撑的感觉,后背就像一个龟壳,这个龟壳向里包拢,把躯体裹罩起来。这种感觉持续一段时间后开始减弱,背部的圆撑现象消失,只剩下两手臂搁在空间,两臂从里面产生一种张力,这种张力跟以前站庄出现抱球的气感不大相同,抱球的气感是从外面往里渗透的,现在的感觉是手臂里面是一个东西,这可能是“弓”的初步感觉。站庄期间头部的动静与过去差不多:山根发胀,百会生热。站庄后练转腰涮胯+俯身拱腰,今天不论是练转腰还是拱腰,腰部的痛感都明显降低。转立圈时有点不一样,以前是一个中心点在转,现在是几节腰椎都在动,因此感觉不像是在转立圈,而是腰椎在作前后方向的摆动。做扣翘尾闾时,后翘的幅度变大,骶骨往上一挤,能感到有一种动触从腰椎上延到百会直至山根,做前扣动作时则没有什么感觉。今天练俯身拱腰参照了直腿坐松腰法的练法,一吸气提会阴头往里卷提,连做三个吸气才换气,这样练下来比较吃力,对腰椎的刺激也比较大,站直后放松蛹动腰椎,没有出现昨天的疼痛。收功后人不累,只是有点空,感觉有点怪怪的。
出现初步的整体感觉中午开始练功,把一组训练功法连续地做了下来,感觉效果要比前两天的间断练功好,何以见得?因为练完后形成了以命门为中心点的初步整体感觉,哈哈,是初步整体感觉,还不是真正的,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夜里入睡。所谓初步整体感觉,其实就是一种“气感”,以前练捧气贯顶法练得好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的感觉,就是身体随便做一个动作全身都会出现一种呼应,区别在于如今这种整体感觉是以命门区域为中心的,腰一动感觉就比较明显,而以前的气感并没有形成中心区域。今天开始蹲墙时膝盖又出现了痛点,蹲了200下以后才慢慢消失。蹲墙后擦擦汗水接着站庄,站庄期间感觉骶椎发麻发痒,像要跟附近的肌肉分离似的,这种又麻又痒的感觉逐渐延伸到尾闾,尾闾像猪尾巴一样,这种印象不知道是一种意识造型还是真实的体察结果,但尾闾发痒是可以确定的。站庄两小时后开始练转腰涮胯和俯身拱腰,转平圈时感觉很空荡,骶髂关节附近发出很大的声响,转的幅度大响声也大。转交叉立圈时有点麻烦,反方向转圈几乎转不动,感觉比最初练习时还要生硬。练功后不论坐着还是躺着,命门部位都是热的。坐着的时候百会不是以前那种发胀的感觉,而是有东西往上顶。躺着的时候无论是否作腹式呼吸,全身都呈现一种暖融融的感觉。身体似乎在发烧,头脑有点虚,但很清醒。
蹲墙技术贴:
治疗鼻炎、肾虚等症奇效,绝不伤膝盖-----坚持蹲墙八年的达人现身说法
首先说明:只要是按照正确姿势蹲墙,肯定不伤膝盖。唯一伤的就是体重————经常坚持练习,体重超重的,会不知不觉中发现减肥了————出汗燃烧脂肪啊,此外,对人没任何伤害。
身体超瘦的人坚持蹲墙,会逐渐健壮起来,原理也很简单,这样的运动在燃烧脂肪的同时更长全身肌肉。总之,把猪肉化成肌肉。————作为一个坚持每天蹲墙100个以上、已经长达七八年的资深人士,这是本人的真实体会。最多的时候,本人每天蹲墙一千个,坚持了三个月,那时刚毕业工作待定,时间充裕。后来降到了每天一百多个,因为工作后时间紧了,就抽早晚的时间,一般蹲一百个墙15分钟就搞定了。极其舒服。&
早知道真有人愿意去练这个,当初注册我应该叫& 蹲墙达人。。。
下面讲蹲墙的正确姿势:
动作要领很简单:
Ⅲ、蹲墙疗法
一、姿势要求
面对墙壁,两脚并拢、两脚平铺于地(蹲墙时最好不穿带跟的鞋,高跟鞋蹲墙时间长了对内脏不好,
最好是平底鞋或赤足,若赤足则足下需垫报纸免得受凉),脚尖与墙跟接触,周身中正,两手自然
下垂,然后下蹲。蹲时两肩前扣,含胸,竖项,百会(头顶发旋处的一个穴位)上领,宁愿让额头碰墙,也不要让鼻尖触墙,头不可后仰,
腰向后突,不得前塌,蹲到大腿呈水平状态时,可以停留一会再往下蹲,蹲到极限再慢慢上升站起,起时鼻尖也要触墙,故此法又称面壁蹲墙法。
蹲的时候要闭着眼,不要睁着眼瞪老大个儿。闭着眼才能更好的集中精神,集中精神了才能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锻炼精神和意志力。
反复进行,多多益善。
本方法无需用意念,只要认真蹲、起即可。当然若能下蹲时意守脐内,上升
时意守百会效果更好。
二、功效:
本方法是松腰秘法,反复练之可帮助松腰。腰一旦放松,则周身气血易于流通,
不但强身壮体效果明显,而且是调整气机的良方,可以纠正身体各部分已紊乱
了的气机。只要不是精神失常,无论哪里的气不顺、有病,皆可以此调理,只
要坚持练习,若达到能一连蹲数百次,坚持习练,无不愈者。
特别注意:蹲墙的时候,会阴要上提。“提会阴”
的方法见下:先体会解小便到一半然后憋住的那种用力方式,以及憋大便的那种用力方式,然后下面就这样像半憋着大小便一样的轻轻向上用力提着劲儿————保持住,同时意念中:一用力往上憋提的同时想头顶上一尺高的虚空,想一下就可以了。————保持住这种状态,这就是提会阴的状态。如果平时,没事也能这样保持这种半憋这大小便的微用力状态—————也就是提会阴,还能很好的锻炼整个腹部、裆部的肌肉群,同时把下丹田的气机也能提上来,不仅仅可以提高男女的性能力,还能治疗男性的小肠疝气、女性的子宫脱垂等很多因为中气下陷导致的疾病。
在蹲墙的时候其实也是要求要一直提会阴的
这里有一系列非常专业的”蹲墙技术指导帖“,看完这一些列的帖子,你什么问题都得到解答了:我的个人体会:练蹲墙的时候,开始出的汗是咸味的—————蹲墙是很容易出汗的,继续蹲————也可能需要连续蹲几天以后,出的汗就变成无味的了,跟白水一样,这时会感觉从里到外特别轻松舒畅,呼吸简直就是种享受了。
开始练的时候,总有后倒的感觉是很正常的,因为全身整体的力量还没练出来。这时最需要的就是:集中精神、集中精神、再集中精神!!!把精神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体上、全神贯注的控制身体、除了控制身体平衡下蹲以外一个杂念都没有,这样,就可以比较顺利的蹲下去了。这个时候,如果别人喊你,或是你稍微一想其他东西、出个杂念,马上会后倒、坐个屁墩儿。因为你精神散了、不集中了。
这也正是蹲墙有别于其他体育锻炼的地方,比如,跑步、游泳等,你都可以同时想别的事,但是蹲墙不行,你一想其他事,就会后倒、坐屁墩儿。所以,蹲墙锻炼的不仅仅是身体肌肉的力量、关节的灵活,同时还锻炼了精神的力量、意志的力量、精神意志对身体各部驾驭控制的力量——————而这个,才是最厉害、最牛B的地方。其他锻炼很难有这个效果。
搞这个“蹲墙锻炼”,每天抽时间连续蹲上不少于100个,几个月根治鼻炎等鼻子毛病,如果每次蹲上300个,半个月痊愈,总之多多益善。
还有,最好戒撸,撸管多了,阳气耗损严重,督脉严重气虚,督脉的气冲不到鼻子的部位,气不通,就是病。腰酸、眼涩、鼻炎、牙松、牙痛、牙髓炎、前列腺炎。。等等,其实从中医角度看都跟过度泄精有关,属于“撸管成瘾综合征”。
信不信由你,我是好意。以前我鼻炎很严重,到了必须手术冲洗的程度,头痛的睡不着觉,天天张着嘴呼吸,绝壁难受,能吃的药都吃了,根本不解决问题。就是每天坚持蹲墙治好的,到现在七八年了,从来没犯过。我就是蹲最简单的,两手自然下垂,低头,顶百会,放松了蹲,慢点蹲,尽量不要大喘气,对着墙慢慢蹲起,就这样蹲,每天蹲上几百个,没有治不好的鼻炎。而且,蹲墙强肾的作用很明显,原理就是:反复放松的“蹲起”强化了肾脏气机的开合、等于给肾脏做了保健操,所以练习蹲墙后,肾气充足。。。你懂得。蹲墙这个方法,原本是道家老道和武术家们密练的基本功之一,后来被人踢爆了,才流传出来。有些人踝关节或膝关节太僵紧了,蹲不下去,开始的时候可以扶着门框或床头来蹲,只要蹲够数量(最好每天不少于100个)就可以,逐渐关节松动开了,就可以面壁蹲了。开始可以离远点,离墙半尺也没关系,注意全身尽量放松,头顶百会穴要顶起来,别仰着脸,要顶百会、竖项、收着下巴,这样尽管蹲,肯定没问题。
随着关节的松开,逐渐向墙靠拢,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过最难的是最后的时候,标准姿势要求:赤足(脚下垫点报纸,免得受凉)大脚趾顶着墙根能自如蹲起,我是练了半年多才达到的,越是到后来,越是发现每前进一毫米都是极其艰难的,但是自我超越的感觉也很爽。不过这个过程不要急,一点点来,一定要放松,太绷劲儿了容易抻着肌肉。这个方法对治疗女生痛经和月经不调效果也很好,原理是:自然的蹲起畅通了经脉气血的上下流通和循环。不过来月经期间可以暂时不蹲,等过了再蹲。就照这图中所示的姿势蹲,慢慢的,不着急,蹲够一百个算一组,每天坚持,多蹲早好,少蹲慢好,多多益善。蹲完之后,站在原地安静呆一会,呼吸平稳了再走动。谁蹲谁知道蹲完之后有多爽————不仅仅是呼吸。
&赤脚蹲墙500下中午开始练功,先是蹲墙500下,然后练三心并站庄两小时。
所谓蹲墙,就是面朝墙壁,脚尖扺墙,两脚并拢,然后下蹲上起。你可别小看这个动作,很多人就是蹲不下去,硬蹲下去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平时我们做下蹲动作,膝盖和上身都会往前移动,以保持人体重心的平衡。一但蹲墙,膝盖和上身的前移幅度就受到了限制,你得两肩前扣、含胸、腰向后突才能蹲下去,其中腰向后突是个关键,所以蹲墙可以起到松腰的效果。而练习蹲墙松腰,有助于周身气血的流通,使人強身健体。初学蹲墙,有两个距离是可以自行调整的,一个是脚与墙的距离,可以由远至近,最后达到脚尖抵墙;另一个是双脚之间的距离,可以由大而小,从双脚与两肩等宽到两脚并拢。另外,蹲墙的数量也应该有一个从少增多的过程,蹲少了对松腰作用有限,一下子蹲得太多大腿也受不了,不利于长期坚持。可以尝试分组训练,开始时每20个一组,每天蹲它5组,然后逐渐增加。今天蹲墙,我是赤脚并拢,脚尖离墙约有三指宽(35mm左右),这已经是一个临界距离了,再往前就会摔倒。其实我以前蹲墙曾达到脚趾挨到墙根上的水平,那时是下了点苦功,每天大清早起来先蹲墙500个。那时是对着粗糙的水泥墙壁练习,喘着气下蹲上起,赤着脚不断地前移,终于有一天脚趾挨到了墙根上,代价就是把鼻子蹭损了,见人都有点不好意思。后来就学乖了,蹲墙前先找个合适的地方,最好是一面玻璃镜子,其次是一扇光滑的门板,要不就往鼻子上贴胶布。再后来人变得疏懒,心想蹲墙蹲得人大汗淋漓两腿发酸,还不如换一种轻松的功法练练,结果到如今只能离墙三指,惭愧。虽然今天蹲墙的质量不如以前,但数量还是保持住了,一口气蹲了500下,用了40分钟的时间。要问蹲墙后有什么感受,一是爽,二是酸。爽是指心里舒服极了,像完成一场大考似的,这场考试能把人弄得衣衫湿透;酸是指大腿有点酸胀。练完后人有一种兴致勃勃的感觉,还能一躺下就睡着了。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卖小高手主题墙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