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缓解幼儿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虑

如何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
  原标题:如何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
  编者按
  金秋九月,又到了小班新生入园的时候,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幼儿会产生分离焦虑、入园恐惧,每天哭闹,不愿上幼儿园,年轻的家长常常束手无策。对幼儿教师来讲,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一种挑战,不仅要想方设法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还要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以配合教师尽快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会对幼儿产生各种不良的影响,不仅影响其身体的健康,而且早期的过分焦虑还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诸多心理上的不良影响。
  宾晓亮
  2到3岁的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出现入园分离焦虑。幼儿分离焦虑的形式主要有哭闹、哭闹伴随着喊叫(如:一边哭一边喊“妈妈”)、哭闹伴随着动作(如:一边哭闹一边蹦跳或敲打桌面)、不停地问问题(如:妈妈去哪里了、妈妈什么时候接、我们要干什么)、静坐发呆(静静坐在凳子上发呆、不哭也不闹,有时会看着老师或教室的某个地方)、拒绝游戏、拒绝进餐、拒绝交流、拒绝睡觉等。
  已有研究表明,分离焦虑会对幼儿产生各种不良的影响,不仅影响其身体的健康,而且早期的过分焦虑还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诸多心理上的不良影响。根据幼儿产生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分析—幼儿基本需要的缺失、正确认知的缺失、依恋对象的缺失、情绪的抑制,教师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
  幼儿入园之初,与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亲人分离,面对陌生的环境、教师和小朋友,以及自己不熟悉的生活规则等,都会使幼儿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因此,教师应该让幼儿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案例1.固定幼儿的座位,给孩子一个暂时的“家”
  在孩子入园前贝贝班老师在每张桌子中间贴上一张大水果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座位。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老师让孩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两三天下来,孩子几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座位。而且在一周的观察中,笔者发现孩子在进教室门的时候还哭着,但老师接过来回到自己座位的时候,他似乎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很快停止哭泣。班上还有两位小朋友每次老师领孩子集体去洗手或去外面的时候,他们就会不安,立刻哭泣,特别是孙家强小朋友,一离开座位就会哭起来,足可见固定的座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也避免了孩子因争抢座位引发同伴间的矛盾。
  案例2.聊聊天,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聊天对于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不仅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还能拉近师幼间的距离,增加幼儿对教师的依恋情感。王老师是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每次她与孩子们聊完天,哭闹的孩子总会停止哭泣,不哭的孩子也能和她产生积极的语言互动。王老师说:“首先要蹲下来和孩子在相同的高度,眼睛要和孩子交流,要和蔼可亲,还可以加以动作,如搂着孩子,和孩子说话。”因此,教师在和孩子聊天时要真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他们才会有兴趣和教师交流。
  建立对幼儿园生活的正确认知
  幼儿认知水平有限,对陌生环境、人员和幼儿园生活常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不信任,从而产生不安全感和害怕。因此教师需要让幼儿对幼儿园的生活有合理的认识。
  案例1.给予及时应答,减少孩子的错误认知
  当孩子哭泣并一遍又一遍不停地问“奶奶去哪里了”“妈妈什么时候接”时,我们该如何应答?张田宇小朋友就是这样的,他并不会不停地哭,而是跟随老师一起参与各种活动,但是每隔几分钟就会跑到老师面前问:“老师,我奶奶呢?”开始老师的回答是:“奶奶在来接你的路上呢。”他听完之后,面部表情很放松地继续活动。但过一会儿又会过来问同样的问题:“奶奶什么时候来接?”后来,我试着用另一种方法回答看看孩子的反应,说:“奶奶去买菜了”,有时候说“奶奶回家了”,不同的回答,孩子的反应都是一样的。他并不是一定要奶奶来接,他需要的只是老师的一个应答,知道奶奶并没有“消失”、“不要他”,就像一颗定心丸一样,让他不为此彷徨和焦虑。
  案例2.提前告诉孩子活动的安排,让孩子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湘湘小朋友经常问:“老师,吃完饭干吗呢?”“睡完觉干吗呢?”“然后呢?”孩子不断地问老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在陌生的环境中,因为对未知的恐惧而产生焦虑。教师可以在孩子吃完早餐之后就告诉他们今天的大致安排,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而且孩子也很想知道:“我和亲人分开后,要怎样才能见到他们。”
  建立幼儿在园的依恋对象
  当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的时候,幼儿还未与教师、同伴建立依恋关系便产生焦虑。因此教师应该尽快成为幼儿的依恋对象。
  案例1.抱一抱,给孩子一个依恋的怀抱
  孙家强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宝宝,第一天来园的时候,家强情绪很不稳定,不停地哭,并喊着“妈妈接,妈妈接”,看到他小小的样子,又不停地哭泣,我便抱着他,当我抱他的时候,他哭着说:“奶奶接。”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让他趴在我的肩上,一只手搂着他,一只手轻轻拍着他的背,拍着拍着他不喊了,也不哭了,但我依然能听到他的抽泣声。两分钟后,我感觉他的头重了,然后他的腿软了,他已经完全把身体放松地趴在了我的肩膀上,用两只手紧紧搂着我的脖子。当我们像抱自己的孩子一样把他们抱在怀里时,幼儿得到了安全感的满足,并感受到被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孙家强哭闹的时候,他不再说“奶奶接”,而是说“老师来,老师来”,可见,他已经开始对教师产生依恋。慢慢地,他在老师不抱的时候,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焦虑不再那么明显。在观察中笔者发现,在孩子入园的第一天,当哭闹的孩子较多的时候,当孩子还没有和老师熟悉的时候,拥抱是最有效的缓解方式。
  案例2.有趣的游戏,建立幼儿对教师和同伴的依恋
  当大部分孩子已经不哭闹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以安抚的方式来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了。这时教师需要组织丰富的游戏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因为在游戏中,孩子不仅能体验到游戏的快乐,还能在游戏中动起来,并建立对教师的信任和依恋,增加与同伴的交往。如和小朋友开火车,讲故事,听音乐,作律动等。
  让幼儿释放自己的焦虑情绪
  《情绪心理学》提到,“适宜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抑制力,不适当的限制和说教则会引起过多的抑制,压抑儿童情绪的健康发展”,“不适当的教育使儿童不能在感情上与教育者相通,从而使儿童在感情上受挫,进而有可能导致感情冷漠,性格孤僻”,而且压服还会让孩子产生焦虑。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不能采取强行手段或吓唬孩子。
  案例:偶尔的不予理睬,让孩子发泄一下不安的情绪
  雯雯是班上最大的孩子,个子也很高,据她的妈妈说她的脾气有点急。来园的第二天,她情绪很激动,跑到教室门口边哭边拍门,我想把她抱回来,但是她很抵触,我根本抱不动。王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后,并没有立即走近雯雯,她和我说:“先让她发泄一下,孩子的情绪需要发泄出来。”大概5分钟之后,王老师走到雯雯身边,一边和孩子说话,一边把孩子领回座位,然后进行安慰:“妈妈会接你的,中午吃完饭就会过来接你。”她的情绪很快就没有那么激动了。有的时候,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教师不一定要采取措施,在一旁观察,让孩子发泄一会可能效果会更好。
  在教育实践中,幼儿教师、家长应该重视幼儿心理健康,关注幼儿入园分离焦虑,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幼儿缓解入园分离焦虑,让每个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中国教育报 单位:高等教育研究院)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英文中"eleventh hour"的意思是什么?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当前位置: >>
如何有效缓解宝宝入园焦虑
来源: 未知 发表时间: 14:41:20
  宝贝们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就要面临上幼儿园的问题,爸爸妈妈和小宝贝们既新奇又担心,家长们担心小宝贝无法自己照顾好自己,小朋友们则是焦虑遇到陌生的小伙伴儿该如何相处。这时,小朋友们就会出现焦虑的症状,还没到幼儿园就开始哭天抢地了,家长们心疼的同时又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今天小编就来教各位家长们做些准备,帮助缓解宝宝入园焦虑。
  一,提前熟悉环境。在宝宝入园前,爸爸妈妈可以先带宝宝到幼儿园玩,提前让宝宝熟悉环境。先不要提上幼儿园的事,让宝宝尽情地玩,同时引导宝宝观察幼儿园的小朋友如何快乐地生活。
  二,讲故事。宝宝们都很爱听故事,因此爸爸妈妈可以把幼儿园编成故事讲给宝宝听,让宝宝感觉到幼儿园是一个有好多小伙伴在一起快乐成长的地方。
  三,与同龄小朋友玩。在家里,宝宝得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呵护,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宝宝较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多提供宝宝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机会,既可以请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也要经常带宝宝去其他小朋友家里玩。让小朋友们自己在一起玩,即使发生像抢玩具这样的争执,也尽量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家长可以进行引导,让宝宝学会与人分享,并逐渐体会和同龄小伙伴在一起玩的乐趣。
  四,提前学会规则。进了幼儿园,宝宝就要开始过集体生活,对于一些顽皮的宝宝来说,提前熟悉幼儿园的规则也是很重要的。爸爸妈妈可以先和老师沟通,了解幼儿园的一些规则,然后对宝宝进行引导,告诉宝宝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经过以上四部曲,宝宝对幼儿园已经不再陌生了。到了宝宝上学的第一天,宝宝又开始哭闹起来,不肯让爸爸妈妈走。其实,这是由于宝宝大部分时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对他们产生依恋,害怕爸爸妈妈走了就不会回来了,即所谓的&分离性焦虑&,因此爸爸妈妈不要担心。对此,戚医生建议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自己制作小礼物比如叠纸鹤送给其他小朋友,与其他小朋友交朋友,这样有其他小伙伴的陪伴,宝宝就会开心地去幼儿园。宝宝回家后,可以让他们讲讲幼儿园里发生的故事,并且多鼓励宝宝,说&宝宝很勇敢啊&,&宝宝很棒&之类的话,多和宝宝进行交流。
  相信经过爸爸妈妈的努力,宝宝一定可以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上学去啦!
看了这篇文章的同学还看了
全站热点推荐
儿童业界资讯
儿童教育分享
儿童房装修布置
这个儿童房整体上看起来都非常的卡通,不管是...您好, []|
七大招数消除宝宝入园焦虑
[导读]自家的宝宝终于要上幼儿园了,但是宝宝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难免会闹情绪,这就是分离焦虑,俗称“入园焦虑”。怎么办呢?
宝宝不但要稳定宝宝情绪,家长本身的心理也要调节好,家长更要和相配合,这样才能有效缓解宝宝的焦虑情绪。快来看看具体应该怎么做吧!九月份开学,孩子们马上就要步入幼儿园了。科学地讲,第一次走出家门全天候生活在陌生的幼儿园都要历经“分离焦虑”这个阶段 ,把新生入园这段时期称做“分离焦虑期”。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顺利度过分离焦虑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那么家长怎样让孩子能较快度过分离焦虑期呢?第一招:家长的态度要明智同在一个班级里,有的孩子很快就能适应环境,是因为他的父母态度坚决。明智的父母会对孩子说:“我们去单位上班,孩子也要到幼儿园上班,下班了我们才能见面。”而且送孩子入园时家长首先自己不能流露出难舍难分的情绪。每天孩子离园后,父母都要用积极的情绪影响孩子,“孩子今天有没有新的朋友,和朋友一起玩什么了?今天最高兴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而不是要消极地问:“有没有人欺负你?”或者是用物质刺激来哄孩子入园:“明天不哭我给你买个新玩具。”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方法。在第一个月一定要坚持天天送孩子入园,这样能让孩子在思想上认定上幼儿园是必须的事情,不能有侥幸心理。这样幼儿在近期能较快充分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结交新的同伴和接纳老师生活上的关怀和情感上的爱。由此,孩子会对幼儿园产生情感,这种情感会渐渐从自己深深依恋的家庭情感中迁移出来形成归宿感,那么孩子就不再会对幼儿园感到恐惧和陌生。
推荐微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ingjuanw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育儿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育儿护理营养怀孕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缓解幼儿刚入园焦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