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CPU和瑞芯微、全志科技收购瑞芯微比,优势在什么地方?

当前位置 & &
& 中国半导体要疯:传瑞芯微和全志合并
中国半导体要疯:传瑞芯微和全志合并
14:52:41&&作者:万南
编辑:万南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7-24][07-24][07-23][07-23][07-21][07-17][07-16][07-15][07-14][07-14]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谁受山寨平板欢迎?Intel、联发科力压全志、瑞芯微
谁受山寨平板欢迎?Intel、联发科力压全志、瑞芯微
09:55&&|&&作者:
&&|&&关键字:,,,,
平板处理器已经成了国产芯片厂商突围的重地,不过他们现在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Intel和联发科逐渐成为最受山寨厂商欢迎的平板处理器供应商,因为他们不仅能提供3G、LTE解决方案,芯片价格也越来越有优势。
已经成了国产芯片厂商突围的重地,以全志、瑞芯微为代表的国产厂商闷声发大财,在白牌平板处理器市场打出了一片天地。不过他们现在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Intel和联发科逐渐成为最受山寨厂商欢迎的平板处理器供应商,因为他们不仅能提供3G、LTE解决方案,芯片价格也越来越有优势。越来越多的山寨平板厂商开启青睐Inte及联发科的方案了援引国内山寨平板供应链的消息称,在过去,像全志、瑞芯微这样的廉价平板处理器供应商最受山寨厂商欢迎,但是随着3G以及LTE平板的兴起,山寨厂商已经开始寻找其他能低价提供芯片的可能了。,而且为山寨厂商提供一条龙服务,针对7寸平板推出的是双核Atom
Z2520,针对8寸平板推出的是Atom
3735G,前者的售价是20美元,后者的价格是27美元,如果是3G、LTE版,价格还会提高20美元左右。基于Intel处理器方案的7寸平板出厂前价格约为50美元,而基于联发科解决方案的3G平板出厂前价格约为39.9美元。为了应对Intel及联发科的攻势,全志、瑞芯微以及晶晨半导体(Amlogic)也开始推新品,全志目前推出了八核的A80处理器,晶晨目前主打M8系列,特别是M802处理器将支持UHD
4K显示,瑞芯微也推出了新一代的RK3288处理器,支持可穿戴设备及LTE设备。
关注微信号expkf01,第一时间获知精彩活动和原创科技资讯。
第一时间获知
精彩活动和原创科技资讯
微信号expkf01
本文读者还喜欢
能去吃intel的 嗟来食的还管那些?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非著名编辑,自认为是个理性、有内涵的观察者,实则腹黑、心不黑,坚信阳光普照大地,只待涤荡眼前的黑暗。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讯景RX480 4G显卡1399元,8G版1699元
奥睿科USB多口充电器,28元/个
双十一都有些什么值得买买买?
讯景RX 480 4G显卡1449元~瑞芯微RK3288、RK3368和全志H8大PK
瑞芯微RK3288、RK3368和全志H8大PK
发表于& 17:24分类:&nbsp
|阅读:216829
2015年是盒子飞跃发展的一年,各大厂家纷纷推出最新内核的盒子,也有厂家采用“新瓶装旧酒”或“旧瓶装新酒”,换一个盒子就是一个新的型号,或用老型号的机壳装上新的内核主板,型号非常混乱,同样一个品牌和型号,有不同的配置、不同的内核,弄得人眼花缭乱,行家都会被弄糊涂了,何况新手;2015年也是盒子群雄争霸的一年,瑞芯微、全志、晶晨、晨星MStar和海思五分天下,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全志和瑞芯微的盒子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大,本文将对瑞芯微的RK3288、RK3368和全志之间进行对决。
本人受到手边拥有盒子种类的限制,只能选几款代表性的进行PK,一般来说内核一样,跑分差别也不大,RK3288选择的CR16和K1;RK3368是 H7三代,全志的是i9和的H7,这两款都是采用全志H8芯片组。
一、PK产品简介
1.&&海美迪 H7三代-搭载最新的基于A53架构64位8核RK3368处理器,CPU主频为1.5G,这也是本次评测的唯一一款64位盒子,外观精选航空级合金材料,锻造全金属机身,土豪金色的魅力完美体现。
海美迪 H7三代配置8G高速闪存,1G内存;采用HDMI2.0,传输带宽高达18Gbps支持12位色彩的画面,以60fps的高帧速率播放,使4K超高清完美体现,在连接方面,内置蓝牙4.0模块、无线网卡,还配有高增益抗干扰天线,2个标准USB2,0、SD卡槽、HDMI、AV接口、100M有线网口、数字光纤
界面采用海美迪一贯的界面,内嵌芒果TV,采用安卓5.1系统。
2.&&云网行CR16-采用瑞芯微RK3288 Cortex-A17架构的四核CPU和Mali-T764 8核GPU,CPU主频为1.8G。采用立式机箱、钢琴烤漆,造型美观大方,霸气十足!
<font color="#G DDR3大内存配置和16G 高速容量闪存,3个USB接口,一个TF卡槽、一个HDMI2.0接口、一个VGA接口、数字光纤输出和一组AV输出,配置千兆自适应网卡,内置蓝牙4.0模块、2.4G或5.8G的WiFi双模块和外部高增益天线,内嵌200万像素摄像头和麦克风,盒子上配有电源开关
CR16采用安卓4.42系统和原生安卓桌面
3.&&优酷K1-采用瑞芯微RK3288 Cortex-A17架构的四核CPU和Mali-T764 8核GPU,CPU主频为1.8GHz,黑色塑料机壳
1GB DDR内存,8GB高速存储存,内置4.0蓝牙模块,一个USB2.0接口、一个HDMI输出,无AV输出接口,一个TF卡插槽和一个100M有线网口,内置WIFI天线
优酷K1采用安卓4.4系统,搭载了通过优酷优化的应用系统的CIBN播控平台,同步更新优酷的视频资源,无直播,要通过越狱才能安装第三方直播应用
4. 英菲克i9-采用全志科技旗下新一代超高性价比H8八核处理器,CPU主频1.8G,PowerVR SGX544 GPU,白色塑料机壳
1GB DDR内存,16GB高速大容量存储存,内置4.0蓝牙模块,两个USB2.0接口、AV和HDMI接口,100M有线网口,内置WIFI天线,盒子上配有电源开关,没有配备SD卡插槽
英菲克i9采用云系统
5. 开博尔H7-采用全志科技旗下新一代超高性价比H8八核处理器,CPU主频1.8G,PowerVR SGX544 GPU,白色塑料机壳
<font color="#GB DDR内存,8GB高速存储存,内置4.0蓝牙模块,两个USB2.0接口、AV和HDMI接口,100M有线网口,内置WIFI天线,盒子上配有电源开关,没有配备SD卡插槽
开博尔H7采用安卓4.42系统,开博尔KIUI界面
二、安兔兔评测,每台盒子均安装安兔兔5.7版本,测试三次,取中间值
安兔兔(AnTuTu Benchmark)最完备的安卓设备评测工具:它能一键运行全部12个硬件性能测试项目,包括“多任务”、“Android运行环境”、“RAM运算”、“RAM速度”、“CPU整数性能”、“CPU浮点性能”、“单线程CPU整数性能”、“单线程CPU浮点性能”、“2D绘图性能”、“3D绘图性能”、“存储I/O”、“数据库I/O”,完成测试后给出总分及每项测试分数。
<font color="#.&&海美迪 H7三代安兔兔测试
作为新一代的64位CPU RK3368,安兔兔跑分并不令人满意,还不及RK3288,这有可能和它的CPU主频有关,RK3368主频只有1.5G,跑分也就上不去,也可能跟系统固件有关,没有进行相应的优化,但3万4千多分也是相当不错的表现
2. 云网行CR16的安兔兔测试
RK3288的安兔兔跑分仍然是高居榜首,不愧是跑分王,以35500分拿到头筹
3.&&优酷K1的安兔兔测试
优酷K1采用的是RK3288 CPU,安兔兔跑分和云网行CR16不相上下,安兔兔测试成绩也是不错的
4. 英菲克i9的安兔兔测试
5. 开博尔H7的安兔兔测试
英菲克i9和开博尔H7均采用全志H8 八核CPU,两者的安兔兔跑分差不多,竟然与瑞芯微芯片组的RK3368、RK3288相差了一万多分
三、安兔兔视频测试,每台机器均安装安兔兔视频测试3.0
安兔兔视频测试是一款专业的检测Android、机顶盒等设备视频播放能力的应用。它集成多段精选测试视频及精确的测试算法,可以帮助用户清晰直观的评判影音播放设备的视频播放性能。安兔兔视频测试不仅能检测出设备支持的视频播放格式,而且能测试出设备的播放质量。全面检测视频格式是否支持并测试视频播放质量,给出详细的评测结果报告。
1.&&海美迪 H7三代安兔兔视频测试,跑分533,一般般
海美迪 H7三代安兔兔视频测试有22项视频格式支持
有两项视频格式卡顿
最不尽人意的是,海美迪 H7三代安兔兔视频测试竟有6项格式不支持,无法播放
2.&&云网行CR16安兔兔视频测试,跑分639,还是不错的
支持28项视频格式
只有两项不完整支持,有卡顿
3.&&优酷K1安兔兔视频测试,跑分633,还是不错的,和CR16差不多
4.&&英菲克i9、开博尔H7安兔兔视频测试,跑分830,是跑分最高的,看来全志的视频性能还是很出色的
支持26项视频格式
有3项为不完整支持,有卡顿
有一项 4K MKV aac不支持,无法播放
小结: 从视频测试中看出,支持视频格式最好的还是以云网行为代表的RK3288,完全支持是28项视频格式,只有2项不完整支持;而海美迪H7三代的RK3368只支持22项视频格式,除有两项视频格式也是不完整支持外,还有六项视频不能播放,而RK3368的海美迪H7三代4K H.265 10BIT视频目前无法播放,在云网行CR16上却能播放正常,看来要想超过RK3288,还是要等RK3388了,RK3368和之前出的RK3268有点类似,瑞芯微只是用来过渡,真正能取代RK3288的64位内核还要看RK3388.
& && & 全志H8在视频测试上跑分第一,竟然获得830分的高分,支持的视频格式有26项,但也有3项不完整支持,有一项视频格式不能播放,不支持4K H.265硬件解码,H.265格式只支持1080P 30H硬解,支持H264的1080P 60Hz硬解。所以用英菲克i9或开博尔H7播放4K H.265格式,只可以软解部分H265的4K视频,也就会出现画面卡顿现象
四、NenaMark测试,每台盒子均安装NenaMark2_v2_4
NenaMark2是一个为高端移动设备设计的OpenGL ES 2.0基准软件,在一代的基础上试用了更加先进的图形效果和更高分辨率的画面。与其他基准工具不同,NenaMark2模拟的是游戏式的画面,给出实时帧速,最后会给出平均结果,可以让不同设备在同一场景下进行对比。
1.&&海美迪 H7三代NenaMark测试
2.&&云网行CR16的NenaMark测试
3.&&优酷K1的NenaMark测试
4.&&英菲克i9、开博尔H7的NenaMark测试
本轮的NenaMark测试,瑞芯微稍占上风,但成绩相差不大
五、盒子硬件对比列表
& && & 1. 云网行CR16的RK3288安兔兔跑分最高,视频格式支持最好、硬件配置最高,本地播放、游戏均有出色的表现,看电视更是不在话下,但价格也不菲,官方报价699元,适合于追求完美、一步到位的用户和盒子发烧友群体
& && & 2. 海美迪H7三代采用RK3368新一代64位内核还有很大的潜力,可升级固件完善性能,金色机壳有利散热,299元的高性价比,值得期待
& && & 3. 优酷K1最大的问题是不能自由安装应用,必须越狱才能安装直播应用,对普通消费者是无法办到,另外,一个USB根本不够用,三个最好,一个接无线键鼠、一个接U盘,还有一个接游戏手柄,因此,优酷K1新手不推荐你购买
& && & 4. 英菲克i9和开博尔H7采用全志H8 八核CPU也有很高的性价比,安兔兔跑分低了一点,加上是1G内存,游戏玩家不宜选择,看电视还是不错的
以上是这次评测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需要购买盒子的朋友有所帮助,也希望你能选择到一款最适合你的盒子!
& && && && && && && && && && && && &全文完& && && && &&&
& && && && && && && && && && && && &感谢阅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z& &&&&&于合肥
上一篇:下一篇: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彭博:瑞芯微全志抢平板份额1/3;三星测试高通处理器 - 推酷
彭博:瑞芯微全志抢平板份额1/3;三星测试高通处理器
1.三星测试高通处理器 Galaxy S7拟推双版本;
2.邱慈云:中芯国际缩小了中国晶圆制造与世界差距;
3.彭博:两中国芯片商5年拿下平板份额近三分之一;
4.台积电告赢梁孟松 判决禁他为三星效力;
5.智能电表市场成长为IC产业带来商机;
6.索尼谈图像传感器的将来,IoT及IoE是推动力
老杳推出个人微信公共号,主推原创及重大突发事件分析,点击文章末端“ 阅读原文 ”或长按 laoyaoshow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三星测试高通处理器 Galaxy S7拟推双版本;
虽然先前有不少消息指出,三星预期以代号“Mongoose (狐獴)”的首款自主架构设计处理器Exynos M1作为明年旗舰新机Galaxy S7运算核心,但显示三星本身仍维持测试Qualcomm预计年底揭晓的旗舰款处理器Snapdragon 820,或许代表明年新机仍有可能区分两种处理器规格。
根据韩国dreamx新闻网站报导指出,从三星近期仍投入测试Qualcomm预计年底推出的旗舰款处理器Snapdragon 820,藉此确认是否仍有“过热”疑虑,或许在明年准备推出的旗舰新机Gaalxy S7仍有机会推出两种处理器规格版本。
不过,三星方面并未对此消息做任何回应。
在此之前,三星在今年推出旗舰机种均未选择导入Qualcomm提供高阶处理器产品,意味对于今年饱受“过热”争议的Snapdragon 810处理器并未给予任何信任。
另一方面说法,三星也强调今年希望打造全新设计思维的旗舰手机,因此在Galaxy S6、Galaxy Note 5均导入全新处理器制程、记忆体规格、储存元件规格,以及全新相机模组等设计,因此所有重要元件均采用本身制作产品,期望藉此建立全新智慧型手机规范。
但 若三星确定将在明年推行的Galaxy S7导入Qualcomm Snapdragon 820处理器,意味代号“Mongoose (狐獴)”的首款自主架构设计处理器Exynos M1可能有产能不足情况,进而必须透过导入Qualcomm旗舰级处理器补足市场需求。经济日报
2.邱慈云:中芯国际缩小了中国晶圆制造与世界差距;
人物:邱慈云 中芯国际CEO
胡春民 中国电子报社总编辑
邱慈云简介
邱慈云于2011年担任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是半导体产业的资深人士,有着30年的半导体技术研发、商务拓展、运营和公司管理经验。加入中芯国际之前,邱博士是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邱慈云的职业生涯始于美国新泽西默里山AT&T贝尔实验室,并成为高速电子研发部门和硅研发实验室营运部门的负责人。作为IEEE(电气电子工程 师学会)高级会员,邱慈云在各国拥有40项技术专利,曾发表专业技术论文30余篇,他同时身兼全球半导体协会(GSA)董事。
贡献:15年与中国半导体产业共成长
胡春民:从成立至今已历15周年,中芯国际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成长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你能否对中芯国际所做工作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
邱慈云:现 今为止,中芯国际已经成立15年了,从创建之初缺乏物资,以业界惊叹的速度办厂投入运营,到中间从波折中走出,步入稳步发展、不断壮大的阶段,这其中有许 多值得书写的地方。值此之际,我想先要感谢一下中芯国际过去的几代企业领导。正是他们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奠定了现今中芯国际快速发展的基础。
如果要对中芯国际的工作进行一个简要概括:我想首先就是中芯国际的建成与发展极大促进了中国晶圆制造工艺技术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工艺技术的差距。迄 今为止,中芯国际已经引入了6代工艺技术,分别是0.18um、0.13um、90nm、65/55nm、40nm以及28nm。中芯国际成立之初,中国 大陆的制造工艺仍在1微米到0.8微米之间,而中芯国际投入之始就是0.18微米工艺,将工艺节点一下子提前了几个世代。现在,我们还是中国大陆首个能够 提供28nm PS和HKMG先进制程技术,为海外及国内客户提供完整的28nm制程服务的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在28nm方面能够提供完整的产业链,涵盖技术研 发、设计服务和IP、光罩制造、晶圆制造、测试、凸块加工,以及与OSAT伙伴合作提供的后段服务。此外,对于更先进的14纳米工艺制程,我们也一直在持 续开发和FinFET晶体管验证。
其次是全面支持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公司(fabless)的发展,与他们协手共同壮大。中国IC设计业能够取得现今的良好成绩,中芯国际也在其中有着贡献。
再次是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发展。中芯国际大力扶持上下游企业,发挥产业聚集效应。以上游设备业为例,中芯国际倡导使用国内厂商的设备,随着我们的工艺不断演进,设备厂的技术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最后是与国内主流微电子领域的高等院校、研究所进行产学研上的密切合作,在技术上、器件物理等方面,都有密切的配合,建立了先进工艺技术研发平台,为国内半导体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伴随产业成长的同时,中芯国际也获得良好回报。截止到今年第二季度,中芯国际已经连续13个季度盈利,且第二季度的销售额、毛利率、产能利用率等营业指 标都创历史新高。相比整个业界气候,isuppli和Garnter等分析机构都调低了今年半导体营收的预测数据,其他行业巨头第二季度业绩下滑,而中芯 国际第二季度逆势增长7.2%。中芯国际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中,来自国内客户的订单量,占到51.1%,表明中芯国际技术服务从成熟工艺到先进工艺已经逐 渐生根于国内设计业者,也保证了中芯国际的业绩得以稳步攀升,持续盈利。
胡春民:中芯国际除了对行业发展形成带动作用外,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做了哪些工作?
邱慈云:是的。目前,中芯国际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都设有工厂,现有员工超过11000人,这对地方经济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支持。同时,还可以带动包括芯片设计、高端设备在内的大量高端人才涌入。以上海张江为例,最初这里只是一个小镇,现在已经成长为繁荣的高科技城市。
此外,中芯国际也在尽力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连续四年被列入香港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入选企业必须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有高水准的表现;连续两年获得香港《镜报》授予的杰出企业社会责任奖。
胡春民:你对中芯国际下一个15年有何期许?发展重点是什么?
邱慈云:集 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中芯国际的15年是中国大陆半导体业发展的缩影,它现在取得的成绩和目前所面对的机遇也和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去年《国 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下简称《推进纲要》)的推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大基金”)的启动以及今年地方基金相继成立,整 个政策、投资环境不断向好。根据(《中国电子报》)发布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白皮书(2015)》,预计2015年起未来5年成为基金密集投资期,撬动万 亿规模社会资金进入到集成电路领域,从而带动行业资本活跃流动。我希望中芯国际能够抓住这个特殊的历史机遇,持续盈利,进一步壮大。
从中芯国际现在进行的几项大的投资中可以看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一是北京厂二期12英寸厂28纳米工艺量产,这代表着中芯国际在先进工艺上的雄心;二是深圳8英寸厂的量产,这代表着中芯国际对成熟工艺的诉求。
固然有许多客户对先进工艺拥有需求,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过去几年里中芯国际的8英寸厂产能利用率超过了100%,所以这两个方面我们都需要重点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当然,我们的发展战略是根据客户需求而展开的。我们认为既然中芯国际地处中国大陆,这里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因而有能力把这两个方面全都做好。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之魂,我们在今年年初制定了新的企业文化,未来我希望我们能把诚信、客户服务、质量、创新、执行、团队的价值观落到实处,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
优势:技术进步与保持财务合理回报兼顾
胡春民:刚才你提到了28纳米的量产,现在进展情况怎样?
邱慈云:前 不久我们刚宣布28纳米工艺制程的高通骁龙410处理器已经成功应用于主流智能手机,这是28纳米核心芯片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重要一步,实现了先进手机核心 芯片中国制造零的突破。因此,今年第四季度我们会有来自28nm的营收,未来公司28nm的营收会稳步增长。中芯国际在北京厂二期规划了3.5万片/月 12英寸晶圆的产能,预计3年左右能够达产。
胡春民:28纳米固然是一个关键节点,但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节点已经发展到了14纳米。英特尔、三星、格罗方德等已开始量产。中芯国际在14纳米上有何发展计划?
邱慈云:我 们已经看到FinFET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现在已经率先在高端手机和高端通信系统上得到应用。对于更先进的14纳米工艺制程,我们一直在持续开发和做 FinFET晶体管验证。中芯国际在14纳米FinFET专利拥有数量已达全球十强,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今年6月我们与国内外上下游顶尖企业、研究院成 立了新技术研发公司,这是中国最先进的集成电路研发平台,致力于开发14纳米及以下量产技术。中芯国际不会在先进技术上缺席。
胡春民:现在三星已经量产14纳米,台积电的16纳米也将量产,与它们相比,中芯国际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邱慈云:如果从最先进的制程上讲,有一些企业比中芯国际更领先,但是从财务的回报上讲,中芯国际的表现还是非常优异的。对一家企业来说,必须要在保持技术进步的同时,保持合理的回报。
至于竞争优势。过去,谁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对市场就有较强的定价权,获取最高的利润率,这鞭策许多半导体企业在长达半个世纪时间中追赶先进制程,但这 个市场跑得最快不一定就是赢家,一方面随着工艺的不断发展,制程越来越接近半导体物理极限,再加上资本投入和研发成本耗资巨大,摩尔定律可能也会面临“天 花板”;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还有许多市场应用,包括眼下正蓬勃兴起的物联网市场,对于先进工艺的需求并不是那么高,但对于低功耗却有甚高的需求。特别 是中国大陆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不仅有28纳米和14纳米需求,还有着非常多样的成熟工艺与特殊工艺需求。中芯国际除了继续扩大研发力度,追赶最先进工 艺,同时在成熟工艺上也会加大力度做好二次开发,做好差异化,让我们客户获得最大的价值。
胡春民:中芯国际也在推出存储器领域的代工服务,在存储产业上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邱慈云:外 界有关于中芯国际会大量投资于存储领域的猜测。这里需要澄清一下,这方面现在还不是我们主要考虑的方向。中芯国际持续保持着对存储芯片的研发,从90纳 米、65纳米的NOR,到38纳米的NAND。但是这些都是小容量的存储器,采用特殊工艺。目前,中芯国际还不会进入通用大容量存储器市场。
胡春民:刚才我们参观了中芯国际的专利墙,十分惊人,也体现出公司技术上的实力。请问中芯国际在技术研发上还有哪些规划?
邱慈云:中 芯国际以前在技术研发上执行的策略是量产一代工艺的同时,对下一个技术节点进行技术研发。这个策略的缺点是推进步骤相对较慢。现在我们做出调整,同时进行 多个节点的技术研发,这样可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当然,这样一来我们在研发上的投入以及对人才的需求都会增加,相应也会带来更大 的挑战。
此外,半导体技术步入20纳米节点之后,技术开发难度和资本投入都大幅度增加。如何整合国内外各方优质资源,提高研发效率和加速工艺演进,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去年我们成立的“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所”前期以大学院校为主,旨在整合国内IC产业链,努力打破我国IC研发资源分散、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的局面,打造 一个能联动设备厂商、材料供应商、代工厂、设计公司及科研机构的公共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我国IC产业发展。
今年6月成立的中芯国际新技术研发公司则以量产技术为目标,前期就引入国际领先的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如imec,它在几年前已经完成14纳米的研发技 术,高通、华为都是世界领先的设计公司,在产品的设计需求上有丰富的经验,有了它们的加入,使我们能加快发展先进工艺,也能使产品更好、更快地为我们的客 户所用。
中国:具备做好半导体产业基本要素
胡春民:对比欧美日半导体业的发展路径,你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前景如何判断?
邱慈云:我一直认为中国大陆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潜力。半导体业的发展在许多方面是共通的。首先,它需要市场。哪里有需求,产业就会在哪里生根。当今,全球大量电子信息企业落地中国,为半导体业造就了庞大的应用市场,必然给中国半导体业的发展带来大量机会。
其次,中国有实力较强的系统厂商。它们拥有品牌影响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对市场的掌控力更强,在行业内有着更强的话语权,这就可以给中国的半导体企业(特 别是设计公司)以大量的机会,对中芯国际这样的代工厂也是有利的。而同时具备这两点要素的地区,目前来看只有美国和中国大陆,其他地区往往只具备其中之 一,比如台湾地区,就缺乏强大的系统厂商。所以,我认为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胡春民:在这种情况下,你对中国半导体从业人员有什么建议呢?
邱慈云:从中芯国际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中国半导体业的研发团队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先进世代的技术难点,同时在成熟工艺的二次开发上又能闪现出许多创新。这说明中国的研发团队具有世界一流的水平。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技术人员,要有勇气,勇于挑战新技术,做出新尝试。
胡春民:国家对半导体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无论是《推进纲要》的出台,还是大基金的设立,都体现了这一点。作为从业多年的企业家,你对国家政策的这一走向如何看待?
邱慈云:我们非常欢迎《推进纲要》的出台与“大基金”的设立。最明显的一点是它们让资本市场重新燃起了对半导体行业的重视与认可。这与3~5年以前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而有了资金的投入,半导体行业上下游的发展机会就会出现。
胡春民:也有人说,大量资金带来的后果是国内半导体产业出现了太多的泡沫,应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邱慈云:大基金设立的原则之一就是引入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让有经验的基金管理人才掌握基金的运作。这种作法对于基金在管理机制上的形成并且执行市场化规范十分有利,可以进行理性的投资,规避风险。产业与金融的良好结合,可以对推动产业发展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胡春民:现今,中国半导体厂的海外并购也很多,对这一现象有何看法?
邱慈云:国 内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和政策扶持,使得产业内的资本流动更加活跃。中国半导体厂能走出国内,将目光投向海外,并顺利完成兼并,也说明中国自身实力的增 强。中国半导体厂商进行海外并购有很多益处:首先,通过并购可以获得对方先进的技术、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甚至包括技术人员,降低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制程 的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拉近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其次,通过兼并也能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提升行业地位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发挥规模效应;最后,通过并购 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可迅速扩大本土品牌影响力,为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打下基础。去年12月,位于全球封装企业第十位的长电科技与国家产业基金和中芯国际全 资子公司以蛇吞象的方式并购全球第四大封装企业星朋金科,收入规模冲击全球前三,技术水平也得到迅速提升。
当然,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时候还要注意并购后的管理、消化、吸收,以及规避风险。这些都需要花费时间去摸索。
胡春民:中芯国际是否也有并购的打算?
邱慈云:兼并重组是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机会。比如去年中芯国际深圳厂的建成就得益于海外旧设备的收购。当然,购买旧设备只是一个方面,直接进行企业并购也是重要方式。有机会的话,我们也会进行尝试。
未来:晶圆代工增长率将高于行业水平
胡春民:在半导体行业整体赢利不佳的情况下,中芯国际取得了相对亮丽的财报业绩。你如何判断未来几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变化?
邱慈云:从 研究机构的分析数据和同行的财报中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市场的成长速度在放缓,原因不一而足,比如终端产品需求减弱、库存积压、美元走强导致电子消费品市场价 格波动等。但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和坚持正确的市场策略,我们第二季度营运得不错,对于第三季度我们也预期会有1%~3%的增长。
我相信晶圆代工业的表现仍将优于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增长率。中芯国际背靠中国大陆庞大市场,这里有着全球最蓬勃发展的半导体企业,我们有着本地化的优势。只要中芯国际的代工服务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相信一定能够保持目前这种赢利持续改善的发展态势。
首先,我们以客户为本,服务好每一个客户,和他们共同成长,不少曾经是我们的小客户现在已经发展壮大,成为我们销售额的主要贡献来源之一;其次,提供客户所需要的丰富的技术种类组合;再次,增加新产品的流片数量;最后,保持高效的运营效率以增强企业获利能力。
胡春民:未来3~5年半导体的产业热点是什么?
邱慈云:第一是智能手机市场,虽然目前它的成长速度慢下来了,可是以其现有市场体量来看,它仍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第二,物联网会逐渐发展起来;第三是医疗健康类电子设备;第四是汽车电子类产品。它们的发展将会带动半导体的应用。中芯国际已经着手在这些领域进行布局。
胡春民:今年以来,国际半导体大厂(主要是Fabless)并购整合加剧,对制造业特别是代工厂将有何影响?
邱慈云:随着工艺制程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投入的资本也越来越多,为了追求更好的资本成长或继续投资的规模,国际半导体大厂(主要指fabless)会进行并购,并购也能为他们带来新技术、新客户群体与新应用上的一些技术优势以及财务上的相应回报。
这个趋势的出现对代工厂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首先,我们的客户大多是Fabless,他们的并购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下游资源越来越集中,使得他们议 价的能力增强,对我们的服务要求更高、更严格;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并购使得市面上存在的Fabless数量减少,剩下的Fabless将占据更多的市场 份额,对代工厂来说,赢得一个客户就意味着赢得比原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其次,Fabless通过并购所带来的技术优势也会促进代工厂的技术提升。此外,我 们也看到许多新的设计企业出现。过去几年,中芯国际帮助了许多新客户快速成长起来。这也是为什么中芯国际能在整体行业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高利润 率的原因之一,我们从许多新兴企业中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本报记者陈炳欣整理) 中国电子报
3.彭博:两中国芯片商5年拿下平板份额近三分之一;
导语:彭博社今天撰文称,瑞芯微和全志科技两大中国企业充分借助了ARM的芯片设计,短时间便在全球平板电脑芯片市场拿下了不俗的份额,甚至对英特尔和高通等行业巨头构成了挑战。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两家在海外鲜为人知的中国公司只用了不到5年时间,就在平板电脑芯片市场拿下近三分之一的份额,令英特尔为首的顶尖芯片厂商头痛不已。
瑞芯微电子和全志科技2010年的全球平板电脑处理器合并份额还仅为0.3%,但3年后的份额却已经超过27%。
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亚洲处理器制造商花费数十年积累了技术经验,并实现了一定规模的影响力。与之相比,这两家中国的新兴企业却通过承担一定的风险实现了高速发展,他们的重要战略就是采用了英国ARM公司设计的芯片。
“以前就像一块砖一块砖地盖楼,现在可以在10天内建起一栋摩天大楼。”瑞芯微首席营销官陈锋说,“目前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但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从零开始。”
增加中国的业务规模对ARM而言至关重要。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中国的全球芯片消费比例将在未来几年突破60%,但明年的产量可能只能达到15%。而根据SEMI的测算,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有超过80%在中国生产。
“ARM是很多中国公司的跳板。”美国投资银行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马克-李(Mark Li)说,“他们可以借此实现快速发展,利用ARM的知识产权节约好几年的投资时间。”
ARM总部位于英国剑桥,该公司设计了现代处理器的核心,然后将其授权给英特尔、高通和苹果的公司使用。
芯片厂商使用这些企业设计的蓝图来开发自己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的需求。高通就使用ARM的技术开发了骁龙处理器,并被全球数以百万的智能手机采用。
这是一个缓慢的流程。芯片制造商与ARM展开合作,增加存储、连接和图形等功能,然后准备一份生产设计方案,再制造出成品并展开测试,以了解使用效果——然后重复这一流程,直到产品完善为止。之后,他们还会编写软件,使之与其他电子设备互动。
瑞芯微总部位于福州,最初只是一家为廉价媒体播放器生产芯片的公司。该公司之所以能实现远高于传统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是因为他们抛弃了传统智慧。
“他们很有胆量。”ARM中国总经理吴昂雄说,“他们整个的决策流程都瞄准了速度。正因如此,你才看到这么多客户能够这么快发布新的ARM产品。”
瑞芯微没有遵循传统的设计、生产、测试、循环的模式,而是迅速将ARM提供的符合行业标准的基本模块拼接起来,然后跳过生产和测试环节,进入下一个循环。
“如果芯片起初不成功,我们就需要再做一次,需要花费两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我们足够幸运,第一次就能成功。”陈锋说。
对这种快速应对的能力形成补充的是,以深圳为中心的全球消费通讯设备制造中心。
中国企业在平板电脑市场取得的进展令英特尔颇为担心,雪上加霜的是,该公司在这一市场却缺乏建树。正因如此,英特尔通过大幅补贴大举进军这一市场,甚至 因此导致其移动部门亏损40亿美元。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该公司还与瑞芯微达成了一项协议,共同为中国本土客户开发芯片。
瑞芯微在与英特尔建立合作关系的同时,仍是ARM的客户,并且从后者获得了处理器、图形和存储控制器的设计。
全志科技2010年的平板电脑处理器市场份额还是零,但2013年已经达到18%。该公司业务开发经理本-艾尔-巴兹(Ben El Baz)表示,全志科技目前的业务不再局限于为客户快速开发芯片。
“在第一家客户从生产线上拿到第一台平板电脑之前,我们的工程师几乎都会住在客户的工厂里。”他说,“他们会为客户提供所有帮助,这在美国是不可能的。”(鼎宏)新浪科技
4.台积电告赢梁孟松 判决禁他为三星效力;
(中央社记者蔡沛琪台北24日电)台积电指控前资深研发处长梁孟松离职后泄漏营业机密给三星,打官司禁止他为三星效力。最高法院今天判决他在今年年底前不得以任职或其他方式为三星提供服务定谳。
梁男委任律师顾立雄受访表示,等收到判决书后,再表示意见。
法界人士指出,这起判决对于科技业及司法界来说是首例。在这之前,台湾法院从未限制企业高阶主管,在竞业禁止期限结束之后,还不能到竞争对手公司工作。由于本案争讼内容涉及商业机密,判决书也未上网公告。
梁孟松曾任职台积电17年,负责或参与台积电制程的先进技术,拥有多项专利,在民国98年离职。台积电指控他在100年跳槽加入三星,此后双方缠讼至今。
台积电怀疑他离职后赴南韩工作投奔敌营,泄漏台积电的营业机密给三星。台积电主张,根据外部专家比对,结果发现三星奈米制程电晶体电极矽锗化合物,与台积电的菱形结构特征类似,因此打官司禁止他为三星效力。
法院一审判决台积电败诉。但二审认定他赴韩任教的是三星厂区内部的企业培训大学、三星半导体理工学院,因此逆转改判台积电胜诉,判决他不能在今年年底前,以任职或其他方式为三星公司提供服务部分。梁男不服提起上诉,最高法院驳回定谳。
5.智能电表市场成长为IC产业带来商机;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HS预测,2015年全球智慧电表市场约有1.32亿万台,预计将在2019年达到1.5亿台的市场规模,复合年成长率(CAGR)为3.2%,可望为IC产业带来显着成长机会。
IHS的最新报告指出,2014年用于水、天然气与电表的半导体全球总营收达到了12亿美元,较前一年同期成长11%,五年间CAGR为8%。其中用于双向电表的晶片平均成本约为11美元。此外,约有2/3的半导体营收来自微处理器(MCU)与类比元件。
较不寻常的是,尽管产量与竞争将随时间进展而提升,预计平均销售价格(ASP)将不减反增。这是因为产业将从低成本的8位元MCU过渡到更昂贵的32位元MCU,需要更多记忆体以及具有更高安全性的SoC元件。
“智慧电表半导体产业正迈向单晶片解决方案,用于测量以及与并网电站沟通,这是一个值得观察的重要产业趋势,”IHS Technology分析师Robbie Galoso指出,“水和电表所需的半导体元件较少,但却需要更多进行侦测与电池管理的半导体。”
电表正从仅为终端用户提供单项功能进展成为一种智慧型系统,能因应需要实现资料随选、远端升级、可变电价,以及在紧急或未付费的状况下远端切断。
编译:Susan Hong
(参考原文:Smart-Meter ICs on Rise, Predicts Report,by Peter Clarke)eettaiwan
6.索尼谈图像传感器的将来,IoT及IoE是推动力
智能手机用图像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个,今后,图像传感器市场将增长到100亿个,甚至1000亿个。说这番话的,是索尼器件解决方案事业本部图像传感器事业部IS事业战略部统括部长大场重生。
大场在日举办的“SEMI Members Day 东京”上,以“通过‘Imaging的深化’和‘向Sensing进化’来创造新的感动和价值~图像传感器在IoT和IoE世界的可能性”为题发表了演 讲。他首先谈到了CCD图像传感器。CCD图像传感器开始开发时的目标是“超越薄膜”。而如今已从CCD图像传感器时代进入CMOS图像传感器时代。 CMOS图像传感器开发之初的目标是“超越人眼”。
现在,随着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开发的进步,当初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大场从5个角度比较了人眼与图像传感器。第一个角度是速度。人眼的分辨速度为240 帧/秒,而传感器已达到1000帧/秒。第二个角度是感光度。索尼无反相机“α7s”配备的传感器能够以ISO 409600的感光度拍摄,在几乎漆黑的背景下也能拍摄。
第三个角度是动态范围(明暗差)。现在市售相机的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已达到128dB。如果能达到140dB,那么不管明暗差如何,什么都能看得见了。另 外,大场还指出,图像传感器除了可见光区域外,还可以覆盖红外线区域,在近红外区域尤其有用。第四个角度是视野(画角),第五个角度是距离,CMOS传感 器在这两方面均超过人眼。
IoT和IoE将拉动市场
这种超越了人眼的传感器有没有未来?这是此次演讲讨论的主题。现在,在索尼的传感器业务中,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传感器占8成以上。据大场介绍,未来 2~3年,用于移动终端的传感器产品仍将占最大比例。而且,移动产品用图像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个。
大场表示,在图像传感器市场上,继移动终端之后,拉动市场的将是“被描述为IoT及IoE的传感用途。图像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00亿个、甚至 1000亿个”。图像传感器市场的主角已由人看的“人类视觉(human vision)”变成机器看的“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在传感(machine vision)中,“超越人眼的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场还介绍了图像传感器(相机)广泛的应用领域,涵盖了军事与国防、环境与能源、防犯&防灾&社会基础设施、交通(ITS)与汽车、制造与流通、教育&学术&体育等几乎所有领域。
大场举了交通(ITS)与汽车领域的例子,表示要实现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很多图像传感器。“只识别出什么位置有道路标志、信号灯、行人、障碍物、对向车、 前方车、后方车这些还不行,如果不能预测接下来会如何,就很难进行自动驾驶。利用现在汽车上通常配备的130万~200万像素的传感器只能判断有东西。要 想预测接下来的动态,需要更高分辨率的传感器”。
另外,关于ITS,大场介绍了交通设施的摄像头的环境鲁棒性。要能耐受黑暗环境、恶劣天气、雨水反射、逆光及明暗差等。“正如之前说的,图像传感器已经超越了人眼。已经具备足够的鲁棒性”。(记者:小岛 郁太郎 来源:技术在线
老杳推出个人微信公共号,主推原创及重大突发事件分析,欢迎长按 laoyaoshow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关注老杳个人微信号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志与瑞芯微那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