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九号飞船航天员飞船已经研发大了什么 号

[神舟三号飞船]名称:神舟三号飞船制造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射日期:日22时15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纬度:40°57′28″N经度:100°17′30″E  神舟三号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
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自1996年
10月以来,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已经连续24次获得成功。中国科学院和信息产业部等有关单位为这次发射研制了对地遥感、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船载仪器和地面
测控设备。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结构特点与
神舟一号、神舟二号飞船相比,神舟三号从外形和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是在内部所做的一些改进。具体来说,神舟三号飞船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
进舱三部分组成。返回舱在飞船的中部,为密闭结构,其前端有舱门,供宇航员进出轨道舱使用。其外形为大钝头倒锥体的钟形。据介绍,神舟号的返回舱容器是世
界上已有的近地轨道飞船中最大的一个。返回舱是航天员的座舱,是飞船惟一可再入大气层返回着陆的舱段,舱内设置了可供三个宇航员斜躺的座椅,座椅下方设有
仪表盘和控制手柄、光学瞄准镜。轨道舱位于飞船的前端,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形,在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阵、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机构。轨道舱是宇航员在轨道飞行期间的生活舱、试验舱和货舱。推进舱位于飞船的后部,形状像一个圆筒,主要用于飞船的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推进舱安装有四台大推力的主发动机和平移发动机,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阵。研制历程神舟三号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神舟三号飞船于日22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分布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上的“远望”一、二、三、四号航天测量船及有关地面测控站,对飞船成功地实施了跟踪、测量与控制。当神舟三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第107圈到达南大西洋上空时,守候在那里的“远望”三号船向其发出了返回指令。飞船接受指令后,即由飞行姿态调整为返回姿态,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随即制动发动机点火,推动返回舱穿越大气层,在内蒙古中部地面成功着陆。担负飞船回收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在陆军航空兵部队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飞船返回舱成功地进行了回收。科技人员在回收现场开启返回舱,取出细胞生物反应器和蛋白质实验装置,对其实施了保护措施并送上专机运回北京。神舟三号飞船在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准确降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使用情况据
介绍,在“神舟”三号飞船上进行的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包括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实验以及生物细胞培养实验。飞船上装载有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
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具有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结晶方法和双温控特点,所选用的16种蛋白质大部分是利用中国现有的生物资源制备得到的。经过飞行实验,研究人
员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中获得了结构完整的蛋白质晶体样品,这将有利于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其特殊功能信息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获取以至生产高纯、高效的生物
制品和进行生物药品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在生物细胞培养实验方面,专家们对具有制药前景的动植物细胞的空间培养方法,以及微重力对细胞生长增殖代谢合成和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用于本次实验的4个细胞样品中有两个样品可产生抗天花粉蛋白抗体和抗衣原体类性病的抗体。此
外,专家们还进行了多种材料的空间晶体生长和制备以及工艺方法的探索研究。如用于制造微波器件、微波集成电路和超高速集成电路关键电子材料的锑化镓晶体;
用于制造红外探测器基底材料的碲锌镉晶体;用于光信息存储功能材料的氧化物激光晶体硅酸铋,以及其它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合金材料。对
于这些空间材料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材料制备过程物理本质的认识,指导和改进地面材料的制备工艺,具有潜在的重大经济效益。目前,“神舟”
三号飞船轨道舱仍然在轨飞行。轨道舱上装载的中国第一台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将进行大范围的海洋、陆地和大气的多光谱遥感实验,还有太阳紫外光谱仪、太阳
常数监测器、地球辐射收支仪等地球环境监测仪器试验和空间环境高层大气监测等。这些仪器将随飞船轨道舱进行约半年的在轨实验和应用研究。型号演变与神舟一号、神舟二号飞船相比,神舟三号从外形和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是在内部所做的一些改进。具体来说,神舟三号飞船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返回舱在飞船的中部,为密闭结构,其前端有舱门,供宇航员进出轨道舱使用。神
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飞船系列分为:非载人试验: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三号、
神舟四号;载人飞行: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八号;计划中的空间实验室:神舟九号、神舟十号。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神舟三号飞船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神舟三号飞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下一篇: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相关最新文档
相关热点排行
最新信息大全
热门信息大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神舟”号飞船的四个为什么?
轻松地带:
“神舟”号飞船的四个为什么?
16日 14:53 东方军事
图:中国“神舟”飞船遨游太空模拟图
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时,人类已经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3种航天器。我们为什么不直接研制航天飞机或空间站,而要从宇宙飞船起步呢?
有关专家介绍说,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的研制投入很大,风险也大,技术难度高;而宇宙飞船在技术上容易突破,研制费用较少,研制周期也较短。因此,研制载人飞船的方案更符合中国国情,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应该从飞船起步。1992年,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神舟”飞船发射时间为什么都选在比较寒冷季节?
航天发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飞船上天后,由地面测控站和远洋航天测量船组成的航天测控网将对飞船实施测控管理和回收。执行海上测控任务的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指定海域,其中3艘测量船分布的海域在南半球,那里的冬季海况极为恶劣,夏季则适于观测。而南半球的夏季,正是我国所处北半球的冬季,因此“神舟”飞船的发射要尽量安排在比较寒冷的季节。
飞船着陆场为何选在内蒙古中部?
根据飞船运行轨道特点,着陆场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飞船将从这个地区上空多圈次通过;二是场地要开阔;三是地势要平缓,地表要足够坚硬;四是天气状况要好。内蒙古中部地区属沙质草地,地势平坦开阔,区内没有大河,为中温带大陆气候,全年干燥,少雨多风,能见度高。当地人烟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超过10人。因此,“神舟”飞船的主着陆场选在了内蒙古草原上。
“神舟”飞船为什么不进行搭载动物试验?
前苏联和美国在将宇航员送入太空之前,都进行过多次动物飞行实验,探索太空环境是否适合人类生存。因此,我国的载人航天试验就不需要重复进行验证。另外,由于动物在生理指标方面同人差别大,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动物试验难以完全证明飞船舱内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能否满足载人需要。所以,“神舟”飞船选择了携带“模拟人”,进行拟人装置试验。
编辑:左力大&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奚启新、白瑞雪&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神舟十一号飞船10月中旬发射 中国火星探测研制工作已启动
  9月15日,长征二号FT2火箭搭载“天宫二号”发射成功。  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8日,也就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创立60周年的纪念日。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了解,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将于10月中旬发射,长征五号也将于11月首飞。那么,未来我国还有怎样的航天计划?  长征五号即将首飞  神舟十一号本月发射  今年,我国载人(,)正式进入空间实验室任务阶段,目前已经完成了两次任务,分别是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的首飞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发射,而接下来的神舟十一号发射任务将在10月中旬执行,这次任务因为将有航天员参与而备受关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雷凡培介绍:“神舟十一号是今年空间实验室任务的第三次发射,同样是要和天宫二号实现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要进入天宫后30天返回,是为空间站建设提供航天员长期生活的依据,给空间站的建设提供保证。”  而在完成神舟十一号发射任务之后,中国航天还将在11月上旬进行目前国内尺寸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首飞任务。由于采用了全新的5米直径主体结构,和新一代的液氢液氧及液氧煤油发动机,长征五号的运载能力大幅提升。  雷凡培说:“未来空间站的核心舱要由长征五号发射,同时,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也由它发射,所以长征五号的发射对我们国家后续空间站的建设,以及深空探测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步实现“绕”和“落”  2020年底启动火星探测  我国的航天计划还把目标瞄准了更远的火星,对于日前刚刚披露的我国火星探测计划,雷凡培表示,整个探测任务将于十三五末正式启动,技术跨度和难度将比目前我国的月球探测任务更大。  雷凡培说:“按现在的计划看,今年火星探测的研制工作已经启动,我们计划在2020年底进行发射,2021年7月之前,落到火星,对火星展开环绕勘探。”  雷凡培表示,目前的火星探测任务安排中,将实现一次任务完成环绕火星探测和着陆火星巡视探测的两大功能。相当于,将我国在月球探测工程中,绕月探测和落月探测两步并作了一步。  雷凡培:“因为现在我们有了探月的绕落经验,所以可以一步实现火星的绕和落。但火星和月球的重力环境不一样,距离比月球又比较远,它的真空环境,深空通信都要满足,这要考验我们载荷的适应能力。”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已有苏联、、欧洲进行过航天器火星表面着陆。人类上一次着陆火星的航天器是日完成火星软着陆的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  长征八号论证  重型火箭正在攻关  雷凡培还向记者披露,目前我国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上仍在加大投入,未来长征家族不仅会增加专注于商业发射的新成员,运载能力超过百吨的重型火箭也已经进入关键技术的攻关阶段。  今年,随着长征五号的首飞,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的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将全部完成亮相。此外,应对商业航天发射的又一款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也已经启动论证,这也意味着长征家族将再添新成员。  雷凡培介绍:“长征八号是一型为应对商业发射而研制的火箭,它主要的宗旨就是低成本,有商业竞争力。现在还在论证,基本上运载能力是在太阳同步轨道3.5吨左右。”  目前,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的主要是对地观测卫星,可以实现对地面的测绘、资源勘探和防灾减灾工作。我国在该轨道上的火箭运载能力在2吨左右,也就是说长征八号未来研制成功,我国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发射能力将大幅提升。  同时,雷凡培也透露,未来运载能力超过100吨的重型火箭也已进入到了技术攻关阶段,预计到2019年能够完成初步论证,可以实现到更远的星球上进行巡视探测,也可以把人送上月球进行科学研究。  中国航天事业创立60年,已经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目前,我国正在完成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变,成功发射各类卫星300余颗;在轨卫星达170余颗,拥有完整的通信、遥感、导航以及技术试验等卫星系列,成功实现航天器月球软着陆,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迈进。  (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神舟十一号飞船10月中旬发射 中国火星探测研制工作已启动》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舟号飞船的资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