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高职冶金课程整体设计计

如何进行高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如何进行高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针对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的内容,阐述如何进行高职课程的教学设计,通过分析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的关系,提出了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G712.3【正文快照】: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综合考虑教师、学生、环境等因素,针对教学对象,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进程,制定教学策略,并实施有效的评价,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教学设计作为沟通心理学和教学论的桥梁,系统地回答了高职教学中学习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等关键教学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修祥;王泽;孙奎洲;;[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郭琼;涂登云;李重跟;;[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年01期
刘凯;朱正国;;[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9期
陈玉瑜;;[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4期
王志松;;[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3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金鑫;[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刘火苟;[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鹤飞;[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陶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袁瑛;牛凤梅;;[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关世民;;[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冯学东;;[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白桂香;[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白桂香,郑晓红,吴田荣;[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李艳辉;;[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高瑞利;[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赵国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迟欣;张焕香;;[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方勤华;孙名符;;[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李明兰;;[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叶晓甦;单雪芹;侯文华;钱艳;;[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荣芳倩;葛海燕;;[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谷志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皮军功;[D];西南大学;2011年
李佳;[D];西南大学;2011年
高兰香;[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严莉;[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姚林群;[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任艳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郭红霞;[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熊艺;[D];天津大学;2009年
章石芳;[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金虎;[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陈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杨慧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张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信素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颛孙伟伟;[D];苏州大学;2010年
陈雪萍;[D];苏州大学;2010年
倪琳妍;[D];苏州大学;2010年
刘晓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苇丽梅;[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莉萍;;[J];电子商务;2010年04期
李向民;;[J];高教论坛;2008年01期
钟兴;;[J];广西轻工业;2011年07期
全涌;[J];滁州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罗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12期
张连慧;;[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孙绍振;;[J];发现;2009年06期
张竞碧;;[J];海外英语;2011年01期
肖建民;[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杨云龙;于海侠;田继承;;[J];技术与教育;200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慧琴;[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李艳华;[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胡翠娜;[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熊群英;[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包永江;;[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年03期
陈铭;李贤伟;洪志刚;吕建华;;[J];中国轻工教育;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黎华;刘柳;;[J];广西教育;2010年15期
刘贤锋;;[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15期
陈杰;;[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马文波;唐家州;;[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6期
邹炽导;郑毅;刘存山;;[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12期
李现华;;[J];华章;2010年33期
李善锋;;[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李彩霞;;[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刘洋;;[J];职业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李宏俭;;[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汤光伟;;[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庄雷;任婉玲;;[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曲夷;;[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朱凯;孙鹏;;[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刘端海;;[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谭东;;[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施锦美;沈俊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施锦美;沈俊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沈默;;[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刘春生;张宇;;[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徐春林;[N];国际商报;2008年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
张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钟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朱振国;[N];光明日报;2011年
曹昱;[N];江淮时报;2010年
;[N];重庆商报;2009年
曲广宁;[N];南方日报;2009年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 邱开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张雯婧;[N];天津日报;2009年
汪伟;[N];天津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淑英;[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蒲淑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李锋;[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孟冬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胡雅欢;[D];西南大学;2010年
朱德全;[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鲍道宏;[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王兴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李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彭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明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杨艳;[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王玉江;[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庄梅;[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肖斌;[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周杰;[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李爱华;[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王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李莉;[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王亮;[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课程负责人
袁姝、顾金孚、顾明庆、王显成、张建英、胡小琴、娄再凤、王晖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贸易分院
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导游业务》这门课程一直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一门必考课程,而《全国导游资格证书》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导游工作的必须要具备的资格证,学习这门课程不仅可以获得从事导游工作必要具备的基本知识,掌握导游的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礼仪、口才、能力等全面的素养,可以说是架起学校到就业的桥梁的一门课程。因此教师的指导思想就是提高笔试和面试的通过率,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帮助学生获得就业的准入证,提高学生就业率。
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与课业
拟将课程分为:带团前、带团中、带团后三个情景。下面以其中的接待情景为例进行预期成果描述。
模拟教学情景名称:导游带团活动过程,理论部分学时分配为:带团前10学时;带团中为40学时,带团后为6学时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行动):&&
主要参考资料
1.《旅行社管理》.杜江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导游业务》.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3.《导游业务》.徐耿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4.《导游艺术》.张践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5.《旅行社经营管理》.纪俊超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6.《导游业务》.浙江旅游局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2010年12月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导游业务》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设置
1.课程性质与作用
《导游业务》这门课程一直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一门必考课程,而《全国导游资格证书》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导游工作的必须要具备的资格证,学习这门课程不仅可以获得从事导游工作必要具备的基本知识,掌握导游的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礼仪、口才、能力等全面的素养,可以说是架起学校到就业的桥梁的一门课程。因此教师的指导思想就是提高笔试和面试的通过率,培养学生全方位的素质,帮助学生获得就业的准入证,提高学生就业率。
《导游业务》课程的作用在于通过教、学、做,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与知识目标。   (1)具有收集、整理、撰写、修订导游讲解词的能力;   (2)能够按接待计划,完成旅游团队的接团、带团、送团、协调与衔接工作;   (3)能够根据旅游团队需求,落实好旅游者在衣、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服务要求,完成独立带团工作;   (4)能够根据服务对象需求,运用导游讲解的方法与技巧,综合运用书面、口头、体态等语言,为旅客提供实地讲解服务;   (5)能够按照有关原则,为顾客提供个性服务,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6)了解导游员工作职责、素质要求,及导游服务质量管理标准;   (7) 掌握一名合格的导游员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各种导游服务的程序与规范化管理知识;掌握导游服务的各种规范、程序与原则、要求;   (8)较丰富的民族、人文、地理知识;  (9)培养学生细心、周密、热情的服务意识;团队、协作、宽容的合作意识、灵活、克制、诚信的职业意识。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以人才培养为导向,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落实以实践习得素质养成为本位、思维训练为主线、教学做一体为中心的课程思想和理论与技能相融合、学习与实践于一体的教学思想,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全面对接人生、对接职场、对接社会,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领导能力、良好的组织能力以及角色融入意识,真正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职业型人才。具体关系如下图:
对接岗位&&&&&& 交流能力&&&&&& 学会工作
对接职位&&&&&& 协调能力&&&&&& 学习共处
人才培养为导向&&&&&&&&& 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对接职业&&&&&&& 组织能力&&&&&& 学成专业
对接职场&&&&&&& 领导能力&&&&&& 学做创业
2)、思路设计:
具体的设计思路就是整个课程以情景(场景)模拟和行动导向为架构、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为载体、案例评析实践教学为重点,全面贯穿“理论 -案例-实践-分析-实践”的教学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差距与不足, 加以分析并即时改进。
具体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根据我校课程教学的条件和课时安排,按照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本课程将《导游业务》理论部分的讲授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可以让学生更早的了解导游工作的实际;,课程将突破原来学科中心以文体建构的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生活和职业情境为线索,以行动(任务)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接待前、接待中和接待后三大情境,接待前分为旅行团成员构成特点分析、准备欢迎词、发通知、主要线路安排等。讲解分为各个旅游景点的实地讲解,通过不任务的分解,让学生对不同任务有所区别,有所判断,真正构筑基于情景模拟和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而学生的仪表和仪态部分的训练、带团的技能,讲解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在学校的模拟实训室和在景区内,有教师指导完成;学生的实战能力的巩固和提高主要在校外实践基地内当兼职导游来达到训练的目的,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的共同使用,校园内外的穿插,理论和实践训练的结合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的结构与基本内容
1、课程的内容体系:
(1)、导游服务人员:导游服务的性质、原则及特点,导游人员的类型、素质要求;
(2)、导游服务程序与规范:全程陪同导游员的服务程序与规范、地方陪同导游员的服务程序与规范、景点景区导游员的服务程序与规范;
(3)、导游带团、讲解及心理服务能力:导游带团技能、导游语言运用能力、导游讲解技能;
(4)、特殊问题的处理及应变能力:事故的预防能力、各种事故的处理能力、对旅游者特殊要求及越轨言行的处理能力、对重点旅游者的接待和服务能力
2、课程的内容具体要求:
3、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1)、内容的组织形式
前提:构建活动化、开放式的导游业务教学情景
核心:行动导向“七步”教学法,突出“教、学、做”的互动性
(2)、教学方法的运用
本课程将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强化技能训练、启发式教学开展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案。
1)、情境教学法:通过职业情境创设,使学生置身于某种特定的职业情景,演情境中的某个角色,以角色的身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能够顺利快捷地完成某个任务。如在带团过程中,教师提供一个个性化要求的案例,由学生分别扮演游客、景区工作人员与导游,它不仅可以加强和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参与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和与人合作及交际应变的能力,并且能够使教学形成连环效应,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 && 2)、 现场教学法:即根据实践的要求把学生带入现场环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现场情景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如导游词、解说词的写作,把学生带到校园和寝室,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并做现场导游或者解说。 && &3)、 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法:即通过学生合作完成某一特定项目和任务以达到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带团技巧”时,要求学生为一个老年团服务,通过对老年团特点的和旅游线路的分析,使得学生了解了带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带团应该使用的技巧等。
4)、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入、案例分析、案例设计等环节,让学生在讨论和重新设计中去发现、去创新。
4、学业评价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考核标准和内容以项目为单元,实行三个结合和三个为主的教学考核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考核为主;阶段性评价(项目学习)与终结性评价(综合实训)相结合,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试卷考试和项目操作相结合,以项目操作为主的课程教学考试模式。具体考试方式上,突出考核学生对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将考试重点放在考知识记忆上。同时,注重将平时作业的成绩和学习态度与考试相挂钩。
&&&&&&&&&&&&&&&&&&&&&&&&&&
三、学习情境(单元)设计
学习情境(一):带团过程中 &&&&&&&&&&&&&&&&&&&&&&&&&&&&&学时:40
学习任务:
1、对全陪导游来说:
1)、掌握地陪服务的程序与标准;
2)、理解地陪工作特点与基本技巧。
3)、掌握游客个别问题处理的原则、基本方法和技巧。
4)、掌握带团的常用技巧和讲解的基本技巧
5)、掌握处理各种意外问题与事故的基本技巧。
2、对地陪导游来说:
1)、掌握地陪服务的程序与标准;
2)、理解地陪工作特点与基本技巧。
3)、掌握游客个别问题处理的原则、基本方法和技巧。
4)、掌握带团的常用技巧和讲解的基本技巧
5)、掌握处理各种意外问题与事故的基本技巧。
6)、掌握交通知识,交际礼仪知识和旅游卫生与保健知识
3、对景点导游来说:
1)、掌握景区景点导游服务程序。
2)、理解景区景点导游工作特点与基本技巧。
3)、掌握带团的常用技巧和讲解的基本技巧。
4、对领队来说:
1)、掌握领队服务的程序与标准;
2)、理解领队工作特点与基本技巧。
3)、掌握带团的常用技巧和导游讲解的基本技巧
4)、掌握处理各种意外问题与事故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技巧。
5)、掌握入出境知识,交通知识,交际礼仪知识和旅游卫生与保健知识等
学习目标:
1、对全陪导游来说:
1)、能够完成服务准备工作;
2)、能够完成首站(入境站)接站服务(包括致欢送辞);
3)、能够完成入店服务;
4)、能够完成核实、商定日程;
5)、能够灵活运用带团技巧完成各站服务;
6)、能够完成离站服务;
7)、能够完成途中服务;
8)、能够完成末站(出境站)服务(包括致欢送辞);
9)、能熟练处理导游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事件;
10)、能够完成善后工作。
2、对地陪导游来说:
1)、能够完成服务准备工作;
2)、能够完成接站服务(包括致欢迎辞);
3)、能够完成入店服务;
4)、能够完成核实、商定日程;
5)、能够灵活运用带团技巧和讲解技巧完成参观、游览、娱乐、购物服务等;
6)、能够完成送站服务(包括致欢送辞);
7)、能熟练处理导游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事件;
8)、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导游服务中的实际问题
9)、能够完成善后工作。
3、对景点导游来说:
1)、能够完成服务准备(包括熟悉客人特征;景区情况)
2)、能够灵活运用带团技巧和讲解技巧完成导游服务(包括致欢迎辞;导游讲解);
3)、能够完成送别服务
4、对领队来说:
1)、能够完成服务准备工作;
2)、能够开好行前说明会;
3)、能够办理出境手续;
4)、能够办理国外入境手续;
5)、能够灵活运用带团技巧落实境外旅游接待;
6)、能够办理国外离境手续;
7)、能够办理回国入境手续;
学习内容与活动设计:
本学习情境涉及的主要学习内容:
1、全陪导游的带团中的各项任务与技能要求;
2、地接导游带团中的各项任务与技能要求;
3、景点导游带团中的各项任务与技能要求;
4、领队带团中的各项任务与技能要求;
分阶段学时、场所安排表
备注:不同教学场所分成不同的阶段,其中场所分为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工学整合学习岗位。
教学场所描述:
本课程教学场所一般为分院安排的教室,实验室、 教室里有多媒体控制台、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另外,能够满足一定教学情景的需要;各个分院都有专门的电脑机房,必要时可以使用。最后,作为开放式的教学课程,小到寝室、教室,大到整个校园、企事业单位、旅游景区等都可以作为本课程的现场教学场所。
教学媒体:
1、导游业务精品课网站
2、导游栖息地论坛
3、导游业务特色教材
教师团队及职业背景:
& 本课程教学师资队伍老中青形成梯队,课程组老师的年龄、学历、学位、职称结构合理。课程负责人等5名教师均有企业工作经历,2名兼职教师均为企业资深工程师,其中1名是旅行社的老总,双师优势明显,为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
1.学历结构:全部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学位5人占44.4%,2人为硕士研究生在读。
2.职称结构:高级职称2人占22.2%,中级职称4人占44.4%。
3.年龄结构:35岁以下6人占66.6%,35-45岁之间3人占33.3%,
&4.双师结构:企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2人,校内有3名教师企业工作经历,达到5:4
5. 专兼教师比例: 校内有7名教师,兼职教师2人,为7:2
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或企业工作情境描述):
& 本课程将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强化技能训练、启发式教学开展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案。
A.情境教学法:通过职业情境创设,使学生置身于某种特定的职业情景,演情境中的某个角色,以角色的身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能够顺利快捷地完成某个任务。如在带团过程中,教师提供一个个性化要求的案例,由学生分别扮演游客、景区工作人员与导游,它不仅可以加强和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参与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和与人合作及交际应变的能力,并且能够使教学形成连环效应,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 &&& B. 现场教学法:即根据实践的要求把学生带入现场环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现场情景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如导游词、解说词的写作,把学生带到校园和寝室,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并做现场导游或者解说。 &&& C. 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法:即通过学生合作完成某一特定项目和任务以达到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带团技巧”时,要求学生为一个老年团服务,通过对老年团特点的和旅游线路的分析,使得学生了解了带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带团应该使用的技巧等。
&D.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入、案例分析、案例设计等环节,让学生在讨论和重新设计中去发现、去创新。
教学流程:
前提:构建活动化、开放式的导游业务教学情景
核心:行动导向“七步”教学法,突出“教、学、做”的互动性
行动导向“七步”教学组织:(粉红色线条显示的是学生课外自助、开放式巩固、加深学习过程)
学业评价:
我们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考核标准和内容以项目为单元,实行三个结合和三个为主的教学考核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考核为主;阶段性评价(项目学习)与终结性评价(综合实训)相结合,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试卷考试和项目操作相结合,以项目操作为主的课程教学考试模式。
个人主页:
请输入您的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 →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导读: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设计编写规范,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的改革,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现就课程教学设计的编写提出如下参考意见,一、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1、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以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对每一门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周密的思考和设计,并组织相关教师编写出既包含教学的基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设计编写规范
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的改革,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现就课程教学设计的编写提出如下参考意见。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以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层次和专业的基础上,对每一门课程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周密的思考和设计,并组织相关教师编写出既包含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整体设计,又包含所讲授内容,并能够具体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书面材料。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
2、课程教学设计分为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每一门独立设置的课程,包括实践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课程都应有一份整体教学设计。
3、多人执教课程的教学设计应由全体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师共同参与、集体研讨,并由该课程的骨干教师组织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考核方案设计等统一要求的内容。其他内容不做统一要求,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创造性地编写并交骨干教师审阅。
4、每学期开学前,教师应写出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至少两周的单元教学设计(本学期为第一节课和评估周的教学设计),其中,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于开学后1周内交各系、部备案。
5、教学设计应不断更新,教师应注意教学设计的积累和保存。
6、教师授课时要携带教学设计,以便教学检查和教师业务考核。
7、在提倡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课程教学设计实施的可行性,不能设计与实施两张皮。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的内容
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进度
设计、教学单元设计、考试/考核方案设计、教学资源设计等。
1、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
课程能力目标要根据职业综合素质、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分工,用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语言进行描述,“能用×××做×××”,即将能力目标结构化。
课程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实现能力目标所需的相关具体知识和具体技能。知识目标要体现“必须、够用”原则,突出知识为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服务,描述语言主要有“了解”、“巩固”、“熟悉”、“掌握”、“理解”等。
其它目标:如素质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
(1)常规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参照“教学单元设计”的内容进行。
(2)改革式教学内容的设计
对于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项目),可以对应课程能力目标中的每项能力,设置相应的单项和综合的能力训练项目或训练任务。
改革式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在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着重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即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活动、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来整合或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实现从“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到“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为线索”的转变。
设计内容应具实用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能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项目数量要合适;要具综合性、复杂性、覆盖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项目最终要有可检验的结果(成果)。
(3)改革式教学方法的设计
以完成专项工作所必须经过的过程为导向设计、实施课程教学――项目驱动、过程导向。
(项目任务载体的选择:教师应尽可能选择或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
型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综合载体。项目选择的要点是:实用性、典型性、覆盖性、综合性、趣味性、可行性。)
以提出问题并采用多种方案来解决问题的方式设计、组织、实施教学――问题驱动教学设计。
以技术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化运用的形式,促进学生深入掌握必要的应用理论知识和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思路开展课程教学――训练中心。
组织学生深入职业现场或在仿真模拟职业现场的环境中通过职业培训、岗位训练、顶岗实习等方式实施课程教学――体验中心。
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培训与鉴定挂钩,设计、组织、实施课程教学――培训中心。
以边教边学、边学边练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3、教学进度设计
教学进度设计是指完成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进度安排,要求编排结构、内容信息、学时分配合理。
常规式教学进度设计:根据教材章节、知识点进行设计。
改革式教学进度设计:根据能力训练的渐进实施过程进行设计,合理编排能力训练的小、中、大项目。
4、考试/考核方案设计
考试/考核主要设计如何实现能力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各门课程要全部实现由考知识向为考能力的转变。
考试/考核体系设计: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 考试/考核项目设计:涵盖学生的能力、知识、态度,突出能力考核,各项考核项目分值合理,比例适当。要能体现出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特别是综合能力的考核。
考试/考核方式设计:笔试、口试、实际操作测试、答辩、实物制作、技能鉴定、以证代考等,考核方式要易于操作。
5、教学资源设计
高职教材、自编教材、讲义,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网上平台等。要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挖掘新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涵。
6、单元教学设计的编写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一般以一次课(2学时)为基准,也可根据课程情况按章(节)、工作任务、项目进行编制。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作为教学实施的文件,应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特别是能力训练任务以及授课案例等做出具体的规划。应突出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职业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并设计编写相应的项目、任务、案例等内容。
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授课时间、课程名称、授课班级、授课内容、授课学时等。
(2)教学目标:简要注明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理解、了解的内容及能力目标。
(3)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课程标准(课程大纲)要求熟悉和掌握的内容;难点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
(4)使用教具:包括实物、标本、挂图、模型、投影、PPT、录像、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5)授课形式: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如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练习法、讨论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要素作业复合法、谈话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顶岗实习法、教学体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6)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要对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如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重点和难点内容讲解、作业布置等进行设计,并制定出具体时间。
(7)更新、补充、删节内容:根据本门课程的实际进展,更新、补充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对一些陈旧的、淘汰的内容进行删节。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教程攻略、IT计算机、考试资料、资格考试、教学教材以及高职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设计编写规范等内容。本文共3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会计课程整体设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