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里信息泄漏严重 要沟通又要总是担心隐私被泄漏怎么办

老师与家长交流越来越离不开&班级微信群&了,家长微信群&逐渐成了每个班级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老师们会通报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发布重要通知;家长们有疑问也会在微信群上与老师沟通。但伴随着便利的同时,很多家长的行为让微信群&变了味&,给老师和家长们增添了许多烦恼。炫富的、晒娃的、拉投票的、代购的、求拼团的的&&有时我会很气愤,很烦的,也很迷茫,家长都如此不遵守规则,又如何来教育孩子遵守规则呢?!我会选择直接忽视群,有事直接找老师谈,往往显得又不是很合群,好无奈
建议家长们千万不要做以下类型的家长
一、讨好刷屏型
1、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老师布置的作业、公布的消息,看到即可,不需要回复,为了防止没必要刷屏,&收到&两字都无需回复。2、你说好我跟一句,你说不好我也踩一下,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很快一条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淹没&了。群外私聊,切不可肆意刷屏。3、晚上10点之后还在家长群里发消息。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二、炫富显摆型
1、炫耀孩子的成绩。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默默伤害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及家长的心。2、晒各种旅游的照片。类似这种私人的照片,在朋友圈晒晒也就可以了,发班级群只会引起大家反感。3、时不时把小孩得到的小贴画、完成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贴上来,骄傲地请大家点赞,其实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即使家长不到处晒,一个孩子的优秀锋芒也是遮挡不住的。低调的&才子&&才女&才是最令人佩服的,也最令老师喜爱。
三、过度关注型
1、每日不停的在班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学校出现新&状况&。家长如此不相信孩子,孩子又如何树立信息?又如何能长大?2、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级群。3、孩子成长的压力就是这样形成的!家长越是这样,孩子成长的就会越累。
四、发布无关信息型
1、集赞、投票、卖东西&&统统发进班级群。你希望别人指着你的孩子说:&就是他妈妈,经常在班级群发卖东西的信息!&所以,请给孩子留点面子!
五、群里争吵型
1、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小争执,家长护子心切,在群里开战。你都如此冲动,又如何教育孩子不争吵、不打架、冷静地对待一切呢?请记住,你的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性格。2、与老师开战(这种情况很少,但确实也存在,例如,责备老师偏心)越是这种时候越应该与老师私下沟通。另外,家长一定要调整好心态,选择信任老师,这点很重要。
在此,也为老师准备了几点小小的建议:
1、在班级群中不点名批评孩子、公布成绩、排名等信息,这只会伤害孩子自尊心,同时也会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2、不要每次只发布优等生或表现优异的学生的照片,尽量让所有家长都能看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出现在班级群中。
3、不管是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差的,都多表扬、少批评,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孩子的优点。
4、绝不转发不经考证的信息,千万不要造成家长不必要的担心。
5、如果个别学生有问题可单独与家长沟通,普遍问题可以在班群中与家长交流。
6、试着在每一条通知后加上&不用回复&几个字或类似的话语,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信息的骚扰。
7、做班级群中的引导者,对于一些不适合发在班级群里的内容,要学会婉言提醒。
如果你所在的&家长群&暂时还没有规则,你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孩子的老师,或是直接将文章分享在&家长群&里。相信家长们看了之后, &家长群&会越来越规则。
哈哈,那天看到微信里在转这篇文章,默默对照了一下自己。
宝妈说得好对,最好制定群规,禁止炫富、晒娃、拉票...
#4 波波丽儿
哈哈,那天看到微信里在转这篇文章,默默对照了一下自己。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宝妈说得好对,最好制定群规,禁止炫富、晒娃、拉票...
禁止应该办不到啊,还是靠家长自觉!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发表回复。请
成员:167136 ,
话题:19512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当前位置: &>&&>& > 正文
家长微信群带来的好处
家长会后,我们四一班车老师建了一个微信家长群,我觉得这个群一下子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距离,让老师和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更具亲和力;让我们零距离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让零距离看到了孩子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上周学校组织的班级足球比赛,车老师把学生比赛拍了一段小,发到了家长群上,学生家长看后,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开展,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学校组织的足球手抄报展评,我们班有三个孩子上榜,车老师又将获奖学生的作品发到群里面,很多家长都为获奖的孩子点赞;学生小练笔写得好的,老师给这些同学拍照,传到群里,家长们就在群里交流如何知道孩子小练笔,如何让孩子写得更好;今天谁发言积极,最近谁进步了,今天谁做好事了,谁不开心了,老师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及时在微信群里给家长反馈,收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学生家长李女士说:“自从微信成为人们相互沟通的一种手段以来,我孩子的为家长组建了班级微信群,老师通报孩子在校情况、家长交流孩子学习心得、考前考后老师对孩子进行课下辅导……说真的,我们很多都依赖上这个微信群了。&”
家长们平时忙,跟老师沟通少,有的一个学期都不知道哪个是孩子的老师,现在有了这个微信平台,家长随时随地可以和老师及时沟通交流,家长们也利用这个平台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那天车老师布置了一个“感恩父母”的作业,学生们回到家了,有的给妈妈洗脚,有的帮妈妈涮碗;有的帮助妈妈擦桌子,家长们都很感动,把孩子的照片都发到了家长群上,们纷纷表示,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这样的感恩教育要经常开展。
总之,有了这个微信平台,家长和老师俨然成为朋友,对老师也更加的信任和理解,老师也全方位的了解孩子,这个平台真的挺好的!
[点击关键词在7C教育资源网搜索更多关于的教学资源]
■文章录入:admin_hqj&&&&责任编辑:admin_hys&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扫一扫关注爱贝新浪微博
扫一扫关注爱贝腾讯微博
扫一扫关注爱贝腾讯微信
2404&次查看
主题帖子记录相册日志好友
南京家长交流群,欢迎加入!
(爱贝上海交流群的成员已有数千之众,并不断有新人申请加入。考虑到南京还么有家长交流群,为此新建了这个群。为规范本群的管理,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特制订本群规,望大家共同遵守。 )
& && & 1 本群的宗旨:切磋教育问题、交流教育心得、分享教育经验和资源。
& && & 2 本群的口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 && & 3 本群的性质:本群为公益交流平台,没有盈利目的,所有管理人员均免费提供义务劳动。
& && & 4 本群的成员:本群为家长交流群,优先为家长提供席位。爱贝家长群不欢迎教育机构和乱发广告者入驻本群。
入群规则:1.入群请修改群名称。(格式:年级-区域-宝宝昵称+妈/爸)改群名片的“群昵称”栏(方法是:右键自己的用户名--选择“修改我的群名片”,群昵称只在群内有效,不会影响QQ原来的昵称或其它群内的群昵称。。。),若一定时期内不修改将删除后重新申请加入,还请大家谅解!2.禁止发垃圾广告,(确保有一个干净、温馨的家长交流平台)3.如果你长期未上网,发现自己已经不在群内了,请不要惊慌,只要按要求重新申请加入即可。(可能是管理员对长期未按要求修改群昵称的成员作了清理。。。)什么情况下你会被踢?
& && &在以下情况,你可能会未经警告就被移出本群:
& && &&&1 用孩子的QQ号入群;
& && &&&2 入群者身份被认定为机构,但群内席位紧张;
& && &&&3 没有在规定内规范群名片;
& && &&&4 采用虚假的识别信息;
& && &&&5 发布国家法律禁止的言论;
& && &&&6 发布带有血腥或淫秽内容的文字和图片;
& && &&&7 发言带脏字,或发布带脏字的图片;
& && &&&8 发布无聊的或下流的段子;
& && &&&9 发布长篇文章刷屏;
& && &&&10 用恶毒的语言攻击他人;
& && &&&11 长时间(1个月及以上)没有发言;
& && &&&关于潜水
& && &为了提供更多的成员席位给需要交流的家长,本群会每隔1个月进行一次清理,通常为月末进行清理,清理的对象主要是长期占用席位而不发言的。
& && &我们理解有些家长因特殊原因而长期充当看客,如需长期潜水,请时不时地冒个泡,至少发个表情,以示你的存在,但在席位紧张时,本群不承诺保证你的席位。
爱贝网温馨提示:
& &&& 尊重:群友不论其个人或背景条件如何,在家长群里身份是平等的。能够开心皆缘自于能放下世俗的牵绊,美丑、贫富、学历、年龄等太多的社会的身段,皆无必要在团体里展示。人与人恢复「生而平等」的相待,尊人才能获得人尊,这是很基本的修养。对于缺乏「尊重」习俗的国人而言,特别要加强提醒,甚至时时互相注意,才可能内化成言行的基础,形成群体的文化。 守密:人与人能够谈心,通常是因信任而放心。参加「家长群」的多数人是希望重整自己,多数人的「自己」平时都隐藏在不愿呈现的内心深处。不愿呈现有许多复杂的理由,不论什么理由,多数是担心「自己」成为别人议论的对象。所以,在可以谈心的「家长群」,成员之间应尊重个人的「隐私」,在「家长群」外互相守密以促使「家长群」成为是一个可以放心畅谈的场所。 互爱:站在对方的立场、感受来想,任何人都需要被爱、被关怀或有人可爱。在无任何利害关系的「家长群」里,特别要珍惜缘分来之不易而互爱彼此。每个人各自都有一片纷杂的生活问题要面对,体谅各有的困限,多支持对方而不要求,能尽情处则多尽情,才能使「家长群」成为一个温暖而不生麻烦的群。 互助:这是一个思考的时代,而且不是个人单独的思考而已,是众人「合作思考」的时代。人要享受「合作思考」的好处,必需要能沟通、能妥协、有开放的心胸来共同讨论。不批评别人的想法好坏,想表示自己的意见或经验,就说自己是如何想、如何做。不必多做建议,每个人的生活是外人难以想象的,任何取舍的工作就交给个人去斟酌吧!
备注:凡是成功邀请其他家长进群者,获得本论坛得50个爱币。(爱币在本论坛可使用)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主题帖子记录相册日志好友
&&评论于&& 01:07:57
看过留个名
主题帖子记录相册日志好友
&&评论于&& 01:08:01
路过盖个章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主题帖子记录相册日志好友
&&评论于&& 18:05:09
主题帖子记录相册日志好友
&&评论于&& 12:38:01
只能是南京的家长吗?{:soso_e114:}
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主题帖子记录相册日志好友
&&评论于&& 15:15:26
泽泽妈 发表于
只能是南京的家长吗?
也不一定啊~~~我们有上海的家长群和南京家长群,群里每个城市的都有家有小活宝,大活宝来报到!
主题帖子记录相册日志好友
&&评论于&& 11:31:12
哎,无意闯入了,现在正在帮儿子上小学烦着呢,寻求帮助,想给儿子在南京仙林小学报名,哎,刚到门口保安就不给你进去,理由是:你们在南京有没有买房子啊,是不是打工的啊,是摆着就是。。。哎
主题帖子记录相册日志好友
&&评论于&& 12:15:01
南京中顺物流 发表于
哎,无意闯入了,现在正在帮儿子上小学烦着呢,寻求帮助,想给儿子在南京仙林小学报名,哎,刚到门口保安就 ...
你说的是仙林南外还是仙林小学?南外仙林在小学里面的确还不错,相对不错的学习环境,又不在市区,环境没那么嘈杂。校风相对来说也不错,建议工薪阶层就没必要硬冲南外仙林,到仙林去上学的,一方面是家里有点钱的民办学校,另一方面是全市招录的优等生。孩子能考上另当别论,考不上就是花钱上了,以后孩子和家长也都拼不起 .
仙林小学一般般~~~家长群成交流平台 “变了味”的家长群如何回归正轨?
随着微信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家长微信群”逐渐成了每个班级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老师们会通报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发布重要通知;家长们有疑问也会在微信群里与老师沟通。但是交流的便利和无孔不入,让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跑偏了”,也让很多人感到增添了许多烦恼。
群里太热闹嘀嘀响不停
“儿子第一次上幼儿园,好想看他在园里的直播”“孩子第一次离开家人一整天,不知道他在学校有没有哭闹……”这些心情是许多新生家长的共同体验。为了让家长减少担心,许多小学、幼儿园开通了家长微信群以便互相交流。不过,在便利之余,一些微信群每天动辄几百上千条的信息,让家长们直呼受不了。
一开学,吴女士就紧张了。家长微信群很热闹,手机一小会儿就有几十甚至上百条未读信息,“怕老师通知事情漏了,还要一条条往上看,真的好累。”
变成曝光台家长很受伤
“今天班上同学吃中餐,&&同学倒了饭菜,其他人全部吃完了”“&&&上课和同桌说小话。”在常女士的QQ群聊天记录中,班主任经常会在群里留言批评,谁倒了饭菜,谁上课玩尺子……常女士说,她明白老师是出于好心,但一点小错误就要放到班群里让所有家长都看到,这让孩子也很受伤。希望老师可以私下将孩子的情况通报给家长,而不是在群里公开点名批评。
网友青青妈说,前几天,有妈妈在班群发了一条微信,说孩子回家唱了一首在学校学的英文歌,真是太惊喜了,感谢老师。老师回了一个大拇指后,就引发了一波集体点赞潮,“我们三班的孩子都好棒啊”“孩子回来后,总说今天又学了很多的新知识”……青青妈坦言:“看着家长纷纷跟风‘点赞’,我的内心其实也挺纠结的。我们工作忙,确实没有那么多情感需要抒发,但不随大流,又会显得过于高冷,不合群。”
家长不该这样做
1.每日N次在班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或生怕孩子在学校出现新状况。
2.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群,只因都想看到孩子的点滴变化。
3.时不时把小孩完成的作业、写的字贴上来,请大家点赞,最重要的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
4.集赞、代购、投票……班群成了“市场”,鱼龙混杂。
5.你说好我跟一句,你说不好我也踩一下,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很快一条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淹没了。
“变了味”的家长群如何回归正轨
互联网时代,班群的确是加强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如今这“变了味”的沟通平台,怎样才能回到正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比较传统的短信群发功能,微信群提供了多对多讨论的空间。家长群的成员,因为教育孩子的背景具有很强的接近性,会有很多相似的教育子女的压力和遭遇,容易互相吐槽‘取暖’,借群平台获取建议。从传播的角度上说,这是需要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廖圣清教授说,在自媒体时代,用户可以生产内容,因此我们每个人更要思考自己的发言内容与群建立的目标究竟有多少关系,你可以适当发布娱乐内容调节气氛,但总基调还是要与原有建群目标一致。
网络工具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承担部分沟通的功能,它的优势就是及时传递信息,但也有弊端。老师整天被微信“绑架”确实会增加负担,而且网络沟通可能会词不达意,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此外,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新媒体素养,家长们则需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把握分寸。 @每日新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维修手机防止隐私泄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