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外铄论对吗

逆境可以成才,“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等典故反映出()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环境","遗传","学校教育"] 以下选项中说的是战国时期养士的一个缩影的是()。 ["学在官府","学术官守","稷下学宫","政教合一"]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最终取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限制性"] 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要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指教育的()。 ["社会发展功能","个体发展功能","正向功能","显性功能"] 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这种观点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理论中的()。

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这种观点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理论中的()。

}
 性善论和遗传决定论是内发论;性恶论和环境决定论是外铄论;-->那么,教育万能论呢,是不是两者皆有可能?荀子是性恶论(外铄论),也是教育万能论吧?柏拉图应该是性善论(内发论)+教育万能论吧?白板说的人应该都是外铄论吧~ 亚里士多德、洛克?我知道洛克是,亚里士多德是吗?但是洛克不是教育万能论哈~ 我记得他说的是百分之八九十的人能被教育好。就应该不是教育万能了吧。[]
 性善论和遗传决定论是内发论;性恶论和环境决定论是外铄论;-->那么,教育万能论呢,是不是两者皆有可能?荀子是性恶论(外铄论),也是教育万能论吧?柏拉图应该是性善论(内发论)+教育万能论吧?白板说的人应该都是外铄论吧~ 亚里士多德、洛克?我知道洛克是,亚里士多德是吗?但是洛克不是教育万能论哈~ 我记得他说的是百分之八九十的人能被教育好。就应该不是教育万能了吧。[]

最新回答 (14条回答)

恩恩~ 我也认为是环境决定论。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它们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又是不断发展的,都是属于外铄论。
赞成~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虽然是师徒三代,但东西方文化不同,他们师徒的观点不一定相同,徒弟也会在某些观点上不同于甚至超越师父,并不代表他们大不敬~ 这跟东方的思想观念是不同的~ [qq:13] 个人看法
 大家看看这个应该怎么解答 ?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决定论 C行为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应该是内发论呀 学习即回忆 是内在的回忆起灵魂里的知识,外界只是唤起,主要的还是内在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这句话中没有提到教育,只提了环境,所以根据这句话选择的应该是环境决定。何况花生本身也是个环境决定论者。 如果答案不是环境决定,那答案就有问题~ [qq:20] (我自己着么觉得哈~)
从我们上课的感觉看,貌似这个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颇有微词,所以他们两个的观点不见得就是一致的·····对于柏拉图我赞成内发论,毕竟人家有个“回忆”说,那个亚里士多德应该是外铄论吧!那么强调国家城邦,让人成为社会的人······
不太同意~柏拉图的学习即回忆,典型的性善论呀,高教解析也有说性善论一般都是内发论,所以,至少柏拉图应该是内发论,而非外铄论
你确定选项没有写错? 我这边有一个版本 选项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你真善于联系,比较,向你的迁移水平致敬,呵呵。
都被你搞乱了,真善于联想啊,本来就是不同的观点,有联系,没有绝对的吧,呵呵
恩恩~ 我也认为是环境决定论。
恩恩~ 我也认为是环境决定论。
}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学制 2、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 ( ) A、《说文解字》 B、《礼记·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论语》 3、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 A、《学记》 B、《论语》 C、《理想国》 D、《孟子》 4、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反映了哪个阶段的教育思想(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现代教育制度 5、“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等级制度 ( ) A、隋唐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6、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处于最高级的是 (D ) A、首陀罗种姓 B、刹帝利 C、吠舍种姓 D、僧侣祭司 7、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改变是 (A ) A、教育理念 B、教育形式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8、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 ( B)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9、以下著作中主要体现了绅士教育的是 ( C ) A、《爱弥儿》 B、《巨人传》 C、《教育漫画》 D、《理想国》 10、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 (A ) A、智者派 B、历史学派 C、犬儒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11、主张“兼爱”的是以下哪种学派 ( B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2、《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要体现了 ( A ) A、启发式教学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教学相长 13、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 C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14、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 ( D ) A、苏格拉底 B、西塞罗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15、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哪本著作 ( B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画》 16、提出“泛智教育”的著名思想家是 ( A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斯宾塞 17、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是 (C ) A、白板说 B、性恶论 C、性善论 D、性三品说 18、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 D ) A、裴斯泰洛齐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康德 19、第一个提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 A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康德 20、1939年,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的是 ( A ) A、凯洛夫 B、马卡连柯 C、赞科夫 D、巴班斯基 21、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B ) A、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B、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C、康德 《教育学讲授纲要》 D、凯洛夫 《教育学》 22、“杀婴制”属于下列哪个时代的制度 ( C ) A、古代印度 B、古代雅典 C、古代斯巴达 D、古代埃及 23、教育的最特殊形式是 ( B ) A、犯人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集体教育 24、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D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德国 25、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的学者是 ( C ) A、陶行知 B、梁漱溟 C、杨贤江 D、蔡元培 26、古代印度,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 ( A ) A、《吠陀》 B、《圣经》 C、《心经》 D、《楞严经》 27、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哪一年 ( B ) A、1978年 B、1986年 C、1988年 D、1992年 28、《学记》中“学不躐等”,主要体现了 ( A ) A、循序渐进 B、温故而知新 C、藏息相辅 D、长善救失 29、我国唐代的“二馆六学”主要体现了什么特点 ( C ) A、民主性 B、阶级性 C、等级性 D、垄断性 30、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 ( C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福禄倍尔 3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在教育的起源上是根据 (A ) A、劳动起源论 B、神话起源论 C、生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决定论和外铄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