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三峡课文写出对联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水量大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白鹤梁白鹤梁是一段长约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石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北面的长江中,因从前经常有许多白鹤栖息于梁上而得名。白鹤梁多数时候隐没在江水中,只有在枯水期才显露出来。从唐代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先人们以在石梁上刻石鱼的方法记录了长江的枯水位;石梁上还有许多诗文碑刻,也写到了石鱼出水的时间和石鱼距离枯水线的尺度等。这些石鱼和碑刻是非常珍贵的水文资料,为探索过去1200年以来长江上游枯水期的发生和水量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极其准确的科学依据,因此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加上白鹤梁上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因此白鹤梁成为三峡库区唯一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的表层由硬质砂岩和软质页岩组成,由于砂岩下的泥质容易被水流淘空,悬空的砂岩岩体容易蹦落或翻转,再加上风化、船只撞击等因素,因此尽管白鹤梁的石鱼和题刻保存尚好,但也开始出现一些环境地质灾害。同时,白鹤梁的标高是138米,而三峡工程坝前水位将达到175米,白鹤梁在三峡工程最终竣工以后将永远沉没于水下,如此高的水位也将使它经受不住强大的水压而导致损坏。如何保护白鹤梁成为水利专家们心中的一件大事。从1994年起,国家开始组织专家为保护白鹤梁出谋划策,先后有天津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建设委员会和武汉大学等提出了各种方案。天津大学的“水下博物馆”方案认为,可以建一个密封的椭圆形双层壳体,罩在石梁上,人们可以通过隧道进入壳体进行参观、考察和维护。但是这一方案技术难度大,费用高,而且被放在水下几十米深的壳体要承受很大水压,一旦破损,就会损坏石梁,因此被否决了。最后提交审议的是三峡建设委员会的方案:将白鹤梁就地淤埋,等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有能力时再去发掘和利用,而在岸边水位变动区仿造一个白鹤梁。不知什么原因,向来与文物保护工作没有接触的葛修润院士参加了专家评审会,于是他在出差路过北京时专门去国家文物局查看了有关资料,发现即将接受评审的惟一方案不妥,实际上没有很好地实现保护文物的初衷。葛院士在总结各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方案。新方案与天津大学的方案类似,不同的是天津大学采用的是有压容器,即罩住白鹤梁的壳体要承受很大的水压,而新方案是无压容器,即把过滤后的江水注入壳体内,使壳体内外的水压达到平衡。这样技术难度小了,费用低了,最重要的是不再存在毁坏石梁的危险。日,葛院士为白鹤梁专门度身定做的“水下宫殿”正式动工。白鹤梁也可以“永见天日”了。7.根据文意,下列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在石梁上刻画的石鱼,记录了1200年以来长江的枯水位。B.石梁上许多古代诗文碑刻反映了石鱼的出水时间和距离枯水线的尺度。C.为探索长江上游枯水期的发生和水量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D.石梁上反映长江水位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8.根据文意,属于白鹤梁急需保护的理由的一项是  A.白鹤梁的石鱼和诗文碑刻记载的水文资料可能会遗失。B.白鹤梁表层砂岩下的泥质容易被水流淘空,悬空的岩体容易蹦落或翻转。C.由于风化、船只撞击等因素,白鹤梁已出现一些环境地质灾害。D.白鹤梁将会承受不住三峡工程完工后高水位的强大压力。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白鹤梁平时隐没在水中,每年枯水期才露出水面一次。B.白鹤梁上的石鱼和题刻不但出自历代名家之手,而且是珍贵的水文资料。C.直到三峡工程开工的时候,白鹤梁上的石鱼和题刻保存得还算完好。D.“就地淤埋,岸边复制”也是保护白鹤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在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即使在长江的枯水期水库的坝前水位也将高于138米。B.天津大学的方案之所以被否决,最重要的原因是存在毁坏石梁的危险。C.在葛院士的方案中,人们可以进入罩在石梁上的壳体进行参观、考察和维护。D.除了葛院士的方案,其他各单位所提出的方案都不能使白鹤梁“永见天日”。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白鹤梁白鹤梁是一段长约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石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北面的长江中,因从前经常有许多白鹤栖息于梁上而得名。白鹤梁多数时候隐没在江水中,只有在枯水期才显露出来。从唐代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先人们以在石梁上刻石鱼的方法记录了长江的枯水位;石梁上还有许多诗文碑刻,也写到了石鱼出水的时间和石鱼距离枯水线的尺度等。这些石鱼和碑刻是非常珍贵的水文资料,为探索过去1200年以来长江上游枯水期的发生和水量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极其准确的科学依据,因此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加上白鹤梁上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因此白鹤梁成为三峡库区唯一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的表层由硬质砂岩和软质页岩组成,由于砂岩下的泥质容易被水流淘空,悬空的砂岩岩体容易蹦落或翻转,再加上风化、船只撞击等因素,因此尽管白鹤梁的石鱼和题刻保存尚好,但也开始出现一些环境地质灾害。同时,白鹤梁的标高是138米,而三峡工程坝前水位将达到175米,白鹤梁在三峡工程最终竣工以后将永远沉没于水下,如此高的水位也将使它经受不住强大的水压而导致损坏。如何保护白鹤梁成为水利专家们心中的一件大事。从1994年起,国家开始组织专家为保护白鹤梁出谋划策,先后有天津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建设委员会和武汉大学等提出了各种方案。天津大学的“水下博物馆”方案认为,可以建一个密封的椭圆形双层壳体,罩在石梁上,人们可以通过隧道进入壳体进行参观、考察和维护。但是这一方案技术难度大,费用高,而且被放在水下几十米深的壳体要承受很大水压,一旦破损,就会损坏石梁,因此被否决了。最后提交审议的是三峡建设委员会的方案:将白鹤梁就地淤埋,等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有能力时再去发掘和利用,而在岸边水位变动区仿造一个白鹤梁。不知什么原因,向来与文物保护工作没有接触的葛修润院士参加了专家评审会,于是他在出差路过北京时专门去国家文物局查看了有关资料,发现即将接受评审的惟一方案不妥,实际上没有很好地实现保护文物的初衷。葛院士在总结各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方案。新方案与天津大学的方案类似,不同的是天津大学采用的是有压容器,即罩住白鹤梁的壳体要承受很大的水压,而新方案是无压容器,即把过滤后的江水注入壳体内,使壳体内外的水压达到平衡。这样技术难度小了,费用低了,最重要的是不再存在毁坏石梁的危险。日,葛院士为白鹤梁专门度身定做的“水下宫殿”正式动工。白鹤梁也可以“永见天日”了。7.根据文意,下列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在石梁上刻画的石鱼,记录了1200年以来长江的枯水位。B.石梁上许多古代诗文碑刻反映了石鱼的出水时间和距离枯水线的尺度。C.为探索长江上游枯水期的发生和水量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D.石梁上反映长江水位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8.根据文意,属于白鹤梁急需保护的理由的一项是  A.白鹤梁的石鱼和诗文碑刻记载的水文资料可能会遗失。B.白鹤梁表层砂岩下的泥质容易被水流淘空,悬空的岩体容易蹦落或翻转。C.由于风化、船只撞击等因素,白鹤梁已出现一些环境地质灾害。D.白鹤梁将会承受不住三峡工程完工后高水位的强大压力。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白鹤梁平时隐没在水中,每年枯水期才露出水面一次。B.白鹤梁上的石鱼和题刻不但出自历代名家之手,而且是珍贵的水文资料。C.直到三峡工程开工的时候,白鹤梁上的石鱼和题刻保存得还算完好。D.“就地淤埋,岸边复制”也是保护白鹤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在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即使在长江的枯水期水库的坝前水位也将高于138米。B.天津大学的方案之所以被否决,最重要的原因是存在毁坏石梁的危险。C.在葛院士的方案中,人们可以进入罩在石梁上的壳体进行参观、考察和维护。D.除了葛院士的方案,其他各单位所提出的方案都不能使白鹤梁“永见天日”。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白鹤梁白鹤梁是一段长约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石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北面的长江中,因从前经常有许多白鹤栖息于梁上而得名。白鹤梁多数时候隐没在江水中,只有在枯水期才显露出来。从唐代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先人们以在石梁上刻石鱼的方法记录了长江的枯水位;石梁上还有许多诗文碑刻,也写到了石鱼出水的时间和石鱼距离枯水线的尺度等。这些石鱼和碑刻是非常珍贵的水文资料,为探索过去1200年以来长江上游枯水期的发生和水量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极其准确的科学依据,因此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加上白鹤梁上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因此白鹤梁成为三峡库区唯一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的表层由硬质砂岩和软质页岩组成,由于砂岩下的泥质容易被水流淘空,悬空的砂岩岩体容易蹦落或翻转,再加上风化、船只撞击等因素,因此尽管白鹤梁的石鱼和题刻保存尚好,但也开始出现一些环境地质灾害。同时,白鹤梁的标高是138米,而三峡工程坝前水位将达到175米,白鹤梁在三峡工程最终竣工以后将永远沉没于水下,如此高的水位也将使它经受不住强大的水压而导致损坏。如何保护白鹤梁成为水利专家们心中的一件大事。从1994年起,国家开始组织专家为保护白鹤梁出谋划策,先后有天津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建设委员会和武汉大学等提出了各种方案。天津大学的“水下博物馆”方案认为,可以建一个密封的椭圆形双层壳体,罩在石梁上,人们可以通过隧道进入壳体进行参观、考察和维护。但是这一方案技术难度大,费用高,而且被放在水下几十米深的壳体要承受很大水压,一旦破损,就会损坏石梁,因此被否决了。最后提交审议的是三峡建设委员会的方案:将白鹤梁就地淤埋,等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有能力时再去发掘和利用,而在岸边水位变动区仿造一个白鹤梁。不知什么原因,向来与文物保护工作没有接触的葛修润院士参加了专家评审会,于是他在出差路过北京时专门去国家文物局查看了有关资料,发现即将接受评审的惟一方案不妥,实际上没有很好地实现保护文物的初衷。葛院士在总结各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方案。新方案与天津大学的方案类似,不同的是天津大学采用的是有压容器,即罩住白鹤梁的壳体要承受很大的水压,而新方案是无压容器,即把过滤后的江水注入壳体内,使壳体内外的水压达到平衡。这样技术难度小了,费用低了,最重要的是不再存在毁坏石梁的危险。日,葛院士为白鹤梁专门度身定做的“水下宫殿”正式动工。白鹤梁也可以“永见天日”了。7.根据文意,下列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原因,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在石梁上刻画的石鱼,记录了1200年以来长江的枯水位。B.石梁上许多古代诗文碑刻反映了石鱼的出水时间和距离枯水线的尺度。C.为探索长江上游枯水期的发生和水量变化的规律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D.石梁上反映长江水位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8.根据文意,属于白鹤梁急需保护的理由的一项是  A.白鹤梁的石鱼和诗文碑刻记载的水文资料可能会遗失。B.白鹤梁表层砂岩下的泥质容易被水流淘空,悬空的岩体容易蹦落或翻转。C.由于风化、船只撞击等因素,白鹤梁已出现一些环境地质灾害。D.白鹤梁将会承受不住三峡工程完工后高水位的强大压力。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白鹤梁平时隐没在水中,每年枯水期才露出水面一次。B.白鹤梁上的石鱼和题刻不但出自历代名家之手,而且是珍贵的水文资料。C.直到三峡工程开工的时候,白鹤梁上的石鱼和题刻保存得还算完好。D.“就地淤埋,岸边复制”也是保护白鹤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在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即使在长江的枯水期水库的坝前水位也将高于138米。B.天津大学的方案之所以被否决,最重要的原因是存在毁坏石梁的危险。C.在葛院士的方案中,人们可以进入罩在石梁上的壳体进行参观、考察和维护。D.除了葛院士的方案,其他各单位所提出的方案都不能使白鹤梁“永见天日”。科目:最佳答案7. D8. D9. C10.D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根据下面新闻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2分)新华网武汉9月27日电 (记者杨希伟) 27日11时,三峡工程蓄水水位达到140.09米。长江水文局实时监测表明,三峡水库26日8时至27日8时,水位上涨了0.23米,蓄水量增加1.1亿立方米。三峡水库入库流量消退至10400立方米/秒,出库流量维持在8630立方米/秒左右波动。三峡水库从20日22时实施156米蓄水以来,为统筹兼顾长江中下游的航运、取水、生态以及用电等要求,下泄流量基本保持在8000立方米/秒以上。在此情况下,三峡水库的日蓄水量和水位上涨幅度主要受入库流量变化的影响。
答案三峡工程蓄水水位上涨,蓄水量增加。
解析试题分析: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要能够揭示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要求有必要的对象(三峡工程)、事件(蓄水水位上涨,蓄水量增加)。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消息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点评: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信息要全面,语言简练,使人一读就知谁干了什么事情(或什么事情怎么样)。解答本题要能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三峡水库26日8时至27日8时,水位上涨了0.23米,蓄水量增加1.1亿立方米”。三峡水库最大蓄水量能有多高最大库容蓄水量是多少 为何做试验性蓄水?
编辑:通吃鱼
来源:未知
三峡大坝蓄水总库容是393亿立方米,校核洪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称为总库容,即水位达到185.40米时的蓄水量。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立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为河道型水库,总面积1084平方公里,长600多公里,均宽1100米。
防洪库容是221.5亿立方米,是坝前防洪限制水位145米以上到校核洪水位185.4米之间的库容。
三峡水库启动第九次175米试验性蓄水
&9月10日凌晨,三峡水库正式启动第九次175米试验性蓄水。根据国家防总要求,三峡水库在10月底或者11月争取蓄水至175米。这是当天在秭归县拍摄的三峡水库。
国家防总正式批复三峡水库2016年试验性蓄水实施计划
8月30日,国家防总正式下达了《关于三峡水库2016年试验性蓄水实施计划的批复》。三峡水库米试验性蓄水在前期实时运用水位的基础上将于9月10日正式启动。&
根据国家防总《关于三峡水库2016年试验性蓄水实施计划的批复》的要求,三峡水库起蓄时间为9月10日,起蓄水位可承接前期实时运行水位,9月30日蓄水位原则上按162.0米控制,10月底或者11月份争取蓄至175.0米。各阶段具体水位控制可根据上下游实时雨水情及其预测、防汛抗旱形势、上游水库蓄水状况和重庆市主城区河段泥沙淤积情况经批复作适当调整。
今年是三峡水库175米试验性蓄水的第9年。长江电力梯调中心将密切关注长江流域的水情气象形势以及上游水库的蓄水计划,充分利用自动测报、预报系统及三地四方可视会商系统,加强上游来水的监测、预报工作,合理安排三峡水库的蓄水进度,在优先保障顺利实现今年蓄水目标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 & 免责申明:本文内容均来自网络,内容观点也多为网友揣测,可信不可信自己奠定,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在此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胡培芝祖传祛痘膏的相关功效主治任何痘...
在张卫星还刚出席郴州市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宜章县中...
盘点最近湛江被查的有哪些官员:湛江市委常委吴建林涉...
本网河南平顶山讯:近期,河南平顶山一伙社会人员拿着已经还...三峡大坝抵住大水量洪峰考验 洪峰逐渐削减
中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李楠)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16时36分报道,2010年7月以来新一轮强降雨,让我国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重庆等10省遭遇了多轮暴雨及洪涝灾害,来势汹汹的大水让多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面临威胁。首先要关注的就是遭受洪峰困扰的地区。
今天8点,三峡入库流量达到每秒7万立方米,洪水的峰值超过历史上的1954年和1998年的长江上游洪峰的最高值。三峡能抵抗住如此大水量的考验吗?连线在现场采访的中央台记者李楠:
主持人:入库流量有没有变化,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最新数据?
记者:入库流量是有变化的,现在三峡现在入库流量是66000立方米每秒,跟早上7万立方米每秒相比在逐渐缩减。昨天晚上8点产生了69000立方米每秒的,今天早上产生7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这是三峡建成以来迎来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洪水。现在我站在的位置可以看到,从三峡大坝排出的洪水已经沿着长江河道向下游奔去。
主持人:刚才说入库洪峰在削减,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本次洪峰已经过去?如果没有三峡大坝的调蓄功能,会有什么后果?
记者:入库洪峰从7万减少到66000立方米每秒就表示本次洪峰在慢慢过去。三峡大坝的设计是按照千年一遇的标准设计,今天的洪水最高是7万立方米每秒,这对于三峡大坝是安全的。如果没有三峡大坝,这次洪水7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对下游将造成巨大的压力。
【央广调查:王菲的什么吸引了你?】
热搜词:最新汛情& 几米音乐剧&&国家药监局&&八卦娱乐图片
(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联合推出新闻线索提供平台,您可将新闻线索发至邮箱:,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54443条
评论195179条
评论153036条
评论127738条
评论86815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量伺服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