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器工作时自动仃了无电压与电流整流器是什么原因。

力源整流器无电压无电流?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力源整流器无电压无电流?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电源保险、压敏电阻、以及抗干扰电容等等、检查整流滤波元件,如整流桥(或整流二极管等等)是反有损坏的。②①、向这问题首先检查一下电源输入回路元件比如
先检查保险断没断,若好再检查有断路的地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等待您来回答电镀电源及对电镀工艺过程的影响
我的图书馆
电镀电源及对电镀工艺过程的影响
& &&:电镀属于电解加工过程。不言而喻,电源的性能、类型、特征等因素必将对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现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电镀电源更具有重要地位。因此,了解电镀电源对电镀工艺过程的影响很有必要。本文就电镀电源和低纹波系数整流电源在电镀行业中的应用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加以介绍,以期让电镀界同仁在选择整流电源、解决电镀故障、提高电镀质量方面引起足够重视。
&&&&1整流器的基本原理及类型
&&&&1.1传统硅整流器
&&&&硅整流器使用历史长,技术成熟,目前是整流器主流产品。
&&&&整流电路。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三相调压器调压,50Hz三相工频变压器降压的普通硅整流器。各种整流电路获得的均是脉动直流电,不是纯直流,或多或少地含有交流成分。为了比较脉动成份的多少,可用纹波系数来表示,其含义为交流成份在直流成分中占的百分比,其数值越小,交流成份越少,越接近纯直流。
&&&&各种整流电路的波动系数不同。其由大到小的次序为:三相半波整流、三相全波桥式整流或带平衡电抗器的六相双反星形整流。其中后者工作时整流元件并联导通,波形最为平滑,整流效率较高,工作也较为可靠,时最为常用的一种。
&&&&为了获得低纹波输出,则必须采用滤波或其它特殊措施。利用电容、电感贮能元件进行滤波,是将脉动直流转变为较为平滑的直流的常用措施。但实际生产中,除试验用的小型整流器之外,工业生产基本上不进行滤波。特殊情况可使用大电感。电容在低电压、大电流情况下不适用于滤波。电容滤波,对工频整流只适合于非常小功率的整流电源。例如输出10A的单相全波整流器,要达到低纹波输出,其滤波电容要达0.1F以上。随着频率的提高,所需电容量减小。
&&&&可控硅利用改变可控硅管导通角来调整输出平均直流大小的普通可控硅整流器,可控硅管输出的是间断脉冲波,其纹波系数的受导通角控制,输出纹波系数大于普通硅整流电路。特别是在使用电流低于额定电流较大的情况下,输出波形脉动系数更大。
&&&&1.1.2.整流元件类型
&&&&整流元件即通常所说的二极管。由于整流器所有的输出电流都要经过整流元件,因此,可以说是整流器的心脏。整流元件分为硅整流元件和可控硅整流元件二种。镀铬整流器主要使用硅整流元件。虽然可控硅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且在电镀上应用也日趋增多,但笔者还是推荐使用硅整流器。其原因主要是波形问题。可控硅整流是采用控制整流元件导通时间与截止时间长短来控制电流的。整流器满负荷使用时波形好。但输出电流较小时电流波形变差。电流越小,波形越差。而硅整流器输出电流大小对波形几乎无影响。
&&&&1.2开关电源
&&&&目前一种新型电镀电源设备-开关电源正在发展之中。它兼有硅整流器的波形平滑性优点及可控硅整流器的调压方便的优点,电流效率最高(可达90%以上),体积最小,是大有前途的整流器。目前制造技术已解决了功率问题,数千安培至上万安培的大功率开关电源已进入生产实用阶段。目前市售的开关电源电路属于“硬开关”,由于模块在电流通断过程的储能释放问题,虽然较硅整流器、可控硅整流器电流效率都高,但仍有较大的“开关”损耗,并造成了对电子模块的冲击,使用过程设备故障率也较高。
&&&&最为先进的开关电源是“软开关”电源电路。工作过程电子模块通断换向点正好处于电流为零的瞬间,因此无“开关”损耗及能量冲击,今一步提高了整流效率,将低了故障率。但这类开关电源的技术难度较大,成本也较“硬开关”高,国内生产“软开关”电镀电源的为数不多。可喜的是我市开关电源的生产技术已步入国内的前列。青岛艾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XBD系列谐振变频电镀电源,采用西安交大的谐振软开关核心技术,生产的电镀电源产品具有更高的电流效率及可靠性。该产品目前已批量生产,投入销售。从而为广大电镀用户提供了更大的开关电源选择余地。
&&&&开关电源其频率已达音频,通过滤波实现低纹波输出更为简便易行。而且稳流、稳压等功能更易实现。因此,开关电源,特别是使用“软开关”电源电路的开关电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1.3脉冲电源设备
&&&&随着电力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电镀整流器正在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由于脉冲电源主要是由嵌入式单片计算机等进行控制,因此,除实现脉冲输出之外,一般具备多种控制功能。
&&&&1.3.1.自动稳流稳压。传统硅整流器电流或电压无法自动稳定,随电网电压的波动而波动。而脉冲电源则拥有高精度的自动调节功能。如电网三相电压波动达上百伏时,脉冲电源输出电压可以几乎不变。脉冲电源的自动调节功能一般具有二种模式:
&&&&第一,恒电流限压模式。当电镀工艺参数,如零件面积、温度、浓度、酸碱度等工艺条件发生改变时,常规整流器电流会发生波动。而恒电流模式下,输出电流自动恒定在设定值不发生改变。这对需精确计算硬铬厚度情况下是很有用的。采用恒流模式时的限压功能目的是保护设备不被烧坏。
&&&&第二,恒电压限流模式。当电镀工艺参数发生改变时,输出电压自动恒定在设定值不发生改变。这种模式硬铬电镀不常使用,但对于铝氧化着色则大有作用。
&&&&多段式运行模式。铝阳极氧化或硬铬电镀时,往往需要进行反向电解、大电流冲击、阶梯送电等操作。传统电源只能靠手工实现。而具有多段式运行模式的脉冲电源则只需提前设定,生产时可自动按顺序进行自动调节。这一功能对硬铬电镀是非常有用的。目前国产脉冲电源已达到三段式运行,每一段时间可在0~255秒内调节设定。
&&&&1.3.3双向脉冲功能。正负脉冲频率、占空比、正反向输出时间均可独立调节,使用灵活、方便。配合硬铬电镀工艺,可获得不同物理性能的镀层。
&&&&1.3.4直流叠加功能。输出正反向脉冲电流的同时,由同一台电源叠加输出一纯直流成分,更拓宽了脉冲电源的使用范围及用途。
&&&&近几年来,国产多功能脉冲电源技术已趋于成熟,其中脉冲波形垂直程度,波形平稳程度、稳定性、抗干扰性等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水平。
&&&&直流电源波形对电镀质量有突出的影响,例如:高频率定脉宽高频稳压/稳流脉冲电源电镀时会产生特殊效应,这也是普通直流电源电镀无法达到的效果,有些现象还不能用常规电化学理论来加以解释。而直流波形对电镀沉积的影响目前还难以从理论上进行预测,只能通过大量的试验来作相对比较,筛选出适宜的波形。
&&&&2电镀电源对电镀工艺的影响
&&&&2.1镀铬
&&&&各类电镀工艺中,镀铬是受电源波形影响最大的镀种之一。镀铬必须采用低纹波直流电源,否则光亮范围窄,镀层易发花、发灰,这一点已为不少人认同,但实践中仍有因对其认识不足,往往由于纹波系数过大影响套铬质量而束手无策的事时有发生。因此,电镀电源的选择就更显重要。
&&&&对于经常使用反向电解的电镀硬铬生产,需要电源极性换向装置。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手动换向开关。由于电流很大,开关通、断时会形成较大的电火花,开关很容易损坏。将触点浸入变压器油中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可控硅整流器实现换向比较容易,由于是无触点换向,不会产生火花。如电流变化不大时,可考虑使用可控硅极换向装置。
&&&&电源波形对镀铬的影响较大。而且往往容易被操作者忽视。如某厂小件镀装饰铬,覆盖能力非常差,反复调整镀液中硫酸与铬酐的比值,仍无效。经现场查验,采用1000A老式可控硅整流器,且平均电流仅200A左右,负荷率很低,显然输出纹波系数太大。换接一台双反星形输出的硅整流器,镀铬即转为正常。另有某厂镀铬上午生产正常,下午即出现装饰铬局部发灰,无法生产,怀疑镀液故障,反复加硫酸、碳酸钡调整一两天,均无法解决。分析原因,镀液成分不可能突变,怀疑硅整流管有损坏造成波形残缺而增大纹波。用钳形电流表测定各整流管电流,发现断路2支,更换新管后,故障消除。
&&&&镀微裂纹硬铬,输出纹波过大时,裂纹不细密且分布不均匀。
&&&&采用脉冲电镀铬,也可得到优良的镀层。研究表明,当采用工艺条件为:频率1000Hz,占空比通:断=1/5,平均电流密度40A/dm2,30度温度,获得的镀铬层耐磨性提高三倍;耐腐蚀性提高5倍。
&&&&2.2光亮酸性镀铜
&&&&一般情况下,光亮镀铜都有一个规律:从赫尔槽试片上看,阴极电流密度越大的地方,镀层光亮整平性越好;电流密度越低,光亮整平性越差。试图扩展低电流密度区光亮范围,始终是电镀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需要从、工艺配方与工艺条件、设备等多方面入手。光亮酸性镀铜是迄今光亮整平性最好的镀种之一。但在实践中,采用同样的配方、工艺条件,使用相同的光亮剂,得到的光亮整平性与光亮范围,却可能出现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与所用直流电源输出纹波系数大小有很大关系。据有关资料,二十多年前,国内在开发MN系列光亮酸性镀铜添加剂时就已证实。规律是:输出纹波系数越小,镀层光亮整平性越好,光亮电流密度范围越宽。而且,纹波越小,光亮剂的用量也会越小。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并未引起电镀工艺技术人员的重视。
&&&&2.3半光亮和光亮镀镍
&&&&通常情况下,光亮镀镍对整流输出纹波系数要求没有镀铬和光亮酸性镀铜那样高,但也确实需要采用普通低纹波输出直流电源,才能确保光亮镀镍层质量,且能保证后续套铬的质量。如某厂使用的调压器式六相双反星形带平衡电抗器的老式硅整流器,质量一致较好。后改用12V普通可控硅整流器,大电流使用时效果还可以,但在小电流输出时就很不理想,镀层出现发花、发灰等现象,使用18V普通可控硅电源,效果更差,致使后续套铬频频出现质量问题,要指出的是,套铬电源没有问题。开始时只是在镀镍液和光亮剂上找原因,做试验,一直不得其解,最后查到是否是电源引起,换用波纹系数较小的开关电源,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效果一直很好,后续镀铬也一直不再发生类似质量问题。
&&&&研究表明,采用脉冲电源镀镍同样可提高镀层孔隙率,延展性,硬度,降低镀层内应力,并提高镀液分散能力。不加光亮剂,或只加直流电镀时1/100的光亮剂,可获得光亮镀层。金属镀层的尺寸也达到了钠米晶级。因此,在当前镍价上涨,而脉冲整流器价格下降时期,考察选用脉冲电镀还是很有必要的。
&&&&2.4硫酸盐酸性
&&&&硫酸盐光亮酸性镀锡本身就是不易镀好的镀种,其原因是大生产中易引入杂质且不好处理(包括四价锡离子)、允许温度范围窄,目前光亮剂多数不理想,可供选择的中间体远不如镀亮镍的多,因而镀层光亮范围很不易调宽。另一个不太引人重视的是,该工艺也要求采用低纹波系数直流电源,否则会出现与光亮酸性镀铜相类似的故障。不重视电镀整流电源的选择,有时会造成雪上加霜。
&&&&国外有公司对不加光亮剂的脉冲镀锡做过研究,发现采用占空比25%-30%,频率Hz的波形,可得到亚钠米镀层晶体。这种晶体对于镀层提高耐热蚀、熔融锡浸润性等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电泳涂漆时若直流纹波系数大,也会增加涂层孔隙率,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也下降、抗盐雾试验不易过关。因此,该工艺也要求采用低纹波系数直流电源。由于电泳涂漆的特殊性,对电流电源还有一些特殊要求。例如:
&&&&(1)整机应具有软启动功能;
&&&&(2)电源应具有定时自动关机报警的功能。这是由于槽电压已超过人体安全电压,因而在手工操作时,易产生触电事故。
&&&&2.6贵金属电镀
&&&&很早以来,脉冲电镀在贵金属方面就已获得了成功应用。目前在贵金属工业生产中仍有大量的应用。之所以成功,纠其原因,主要是贵金属电镀规模普遍偏小,脉冲电源设备已与解决。而普通重金属电镀,大功率脉冲电源设备,无论从制造方面,还是价格上,均难以推广。
&&&&2.7电镀合金及复合电镀
&&&&合金电沉积的难点:一是保持镀层中合金成份比例无明显波动,二是在宽的电流密度范围内合金成份比例一致。采用低纹波系数直流电源,有利于提高镀层质量。
&&&&同样,使用脉冲电镀也可得到高品质的镀层。铜锡、钴镍、镍钨等工艺使用脉冲电镀已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但目前应用尚少。
&&&&2.8铝氧化。
&&&&采用脉冲氧化比普通直流氧化具有明显的优势。氧化膜层硬度,厚度,速率等方面性能显著提高。在军工等制品方面已得到较多的应用。
&&&&3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3.1镀液温升问题
&&&&纹波系数大的直流电源及脉冲电源往往会加快温升。从理论上分析,这是由于任何非纯直流与正弦波,都能分解为纯直流与一次、二次、三次、多次谐波。纹波系数越大,其谐波分量也越大。一般情况下,交流谐波对直流电沉积无贡献,但却能产生大量欧姆热,加快了镀液温升。可见,采用定脉宽高频稳压/稳流脉冲电源和低纹波系数直流电源,有利于降低镀液温升。特别是氯化物镀锌和锌酸盐镀锌夏天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是镀液温升(特别是滚镀)过快,加大添加剂消耗量,恶化镀液、镀层性能。采用平滑直流有利于将低镀槽温度。
&&&&3.2整流器负荷率对文波系数的影响。
&&&&工作电流越接近整流器的额定电流,波形越平滑。特别是可控硅整流电源更为明显。选择整流器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选取额定输出电源电压接近最大需求值,避免使用中产生“大马拉小车”现象,保证整流电源输出纹波系数始终保持在较低值。
&&&&整流电源由于因整流管有损坏而造成缺相运行。对于三相电镀电源二言,虽然某一相电出现故障,但此时的整流器输出电流波形却只相当于单项,三减一不等于二,等于一。因此,为保持其良好性能,应经常进行维护、检修。最好能备有一台示波器及时查看输出直流波形。
&&&&4结束语
&&&&必须充分重视直流电源波形对电镀质量的影响。采用低纹波电源或功能性脉冲电源能改善电镀质量。电镀生产中应注意电镀整流器的正确选用。责任编辑:侯俊梅
馆藏&12699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基于三相PFC整流器在输入电压不对称时的问题分析-技术文章-LED社区
基于三相PFC整流器在输入电压不对称时的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 19:26:47
来源:互联网
本文分析了基于单周期控制技术的双并联升压型三相&PFC&整流器在电网电压不对称时输入电流跟踪输入电压不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措施,通过计算相电压不对称系数,对占空比计算公式进行修正,以消除不对称电压对输入电流波形跟踪不良的影响,使每相电流均和各自的电压同相,从而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和低电流畸变。在任意时刻,该整流器只需要两个开关管工作在高频状态,从而使开关管的总体损耗程度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硬件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近十几年来,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许多大容量电机调速系统、家用电器等设备的电力供应都需要对交流电网进行各种AC/DC&或AC/DC/AC的变换。而使用传统的二极管或晶闸管为功率开关管的非线性变流装置进行的电源变换将会在电网中产生各种电流谐波,严重干扰了其他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增加了功耗,同时使电网功率因数大大降低减少了电网的有效传送容量。为此,国际电工委员会的IEC 和IEC519 对整流设备的电流谐波和电磁干扰品质进行了严格。规定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各国学者对功率因数校正PowerFactor Correction,&PFC&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现在,PFC&技术已经成为电力电子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单相PFC 技术在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等方面已日趋成熟,但是三相PFC整流器由于各相电流互相耦合,需要较为复杂的控制算法才能实现,而且它的输出功率大,对电网的污染更加严重,因此三相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和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三相 PFC 整流器的控制主要有半解耦和全解耦两大类,主流的控制算法有基于 d-q 解耦的空间矢量调制,迟滞比较算法和单周期控制等。空间矢量调制要求对输入电压进行d-q 解耦控制算法复杂,需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才能实现。而迟滞比较算法的开关频率不恒定,对输入和输出的干扰比较大,需要比较大的电感和电容作为滤波元件。
基于单周期控制的三相PFC 整流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该控制器是一种不需要乘法器的新颖控制器,只需对输入电流进行简单的积分和加减运算,并和参考电压直接进行比较即能实现恒调制频率的开关元件控制波形。该控制器同时具有调制和控制的双重功能,无论在稳态或暂态情况下,在控制周期内受控的输入电流平均值均能恰好正比于控制参考信号,具有动态响应快、开关频率稳定、鲁棒性强、易于实现等优点。因而成为三相PFC 整流器的主流控制算法。但是在三相输入电压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研究而在三相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下,输入电流虽然仍能保持低的电流畸变,但输入电流将与输入电压产生相移,未能达到单位功率因数的控制目标。本文在分析该控制器产生相移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控制策略,使该控制器在三相输入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下,各相输入电流仍能和输入电压保持同相,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和低电流谐波。
2 系统结构和状态方程
图 1 给出了双并联升压型三相整流器的主电路原理图。另外,图2 还给出了输入电压b 相幅值减少20% ,c 相相位滞后30 &时三相电压的波形,并按虚线划分为六个区间。须注意的是,输入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不同,其分区点也可能不同,分区点由各相非零序电压瞬时最大幅度区分点所确定。依据六阶段PWM 控制技术原理,三相整流器可以通过在线性周期的每一区间内控制两个开关的通断来实现单位功率因数。
图1 双并联升压型三相整流器主电路拓扑图
图2 b相幅值减小20% ,c相滞后30 & 时三相电压的波形图
在开始详细分析前,假设输入电压为正弦波,三相电路参数对称,功率元器件的正向阻抗和其他寄生参数忽略不计。以图1 的主电路输入如图2 所示的电压为例,在区间I 内,开关Sb 一直处于导通状态,只对开关Sa 和Sc 进行控制,此时三相整流器可以解耦为如图3 所示的双并联升压型拓扑结构。
图中 Vp 、Vn 为不同区间所对应的电压,Lp、 Ln 和Lt 为不同区间所对应的电感,Tp、 Tn 为不同区间所对应的主控开关,dp 、dn 为主控开关的占空比。由于PWM 开关频率远高于电网频率,因此,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各电感的电压平均值为零,运用回路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对各种开关状态进行分,析可得出:
可以证明,式1 在任意区间的两种开关顺序都成立,并且只要电路工作在连续导通的模式,该等式即能准确反映出稳态电路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占空比三者之间的固定关系,与所采用的控制方案无关。因此式1 即为该整流器的状态方程。
3 不对称电压对输入电流的影响
依据式4 构建三相PFC 整流器,并根据三相电压对称和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的目标而令va = Reia ,vb = Reib和vc = Reic,然后根据va+vb+vc=0和ia+ib+ic=0 的约束条件得知只要控制其中两相电流跟踪对应相的电压,就可以使另外一相电流也跟踪该相电压。由此推算出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的占空比计算公式:
当输入电压不对称时,va+vb+vc=0 不一定成立,如果仍然按照式5 作为单周期控制的占空比函数,此时各相电流为:
即 van0, vbn0 和vcn0 分别为各相电压不含零序电压的部分。由式(6) 和式(7 )可知,各相电流仍能保持低电流畸变。但若(va+vb+vc)/3&0, 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会存在一个相位差,从而导致系统不能实现单位功率因数。为使系统仍能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的目标,必须改进系统的控制策略。
4 改进的控制策略
4.1 相电压不对称系数的计算
三相输入电压不对称时,假设各相电流跟踪各自的相电压此,时可令从输入端看进去各相对中线的等效电阻为Ra ,Rb 和Rc 。因系统采用三相三线制在任意时刻均有:
 由于电网电压可能存在各种干扰,为使计算结果尽可能精确,可将一个或几个周期内的n 个采样电压分为多组,取其中的两组来计算相电压不对称系数。对式(9) 按该两组相加,可得:
式 (11 )为相电压不对称系数的计算公式,其中&a ,&b 和&c 为相电压不对称系数,Re 为标准等效电阻。可见,当电网电压不对称时,为使各相电流仍能正确跟踪对应相电压,各相等效电阻值是不同的。特殊地,如果三相电压对称,&a=&b=&c =1 ,则Ra=Rb=Rc=Re.
4.2&PFC&控制策略
由于三相输入电压不对称,为达到单位功率因数,可令各相电流都跟踪各自相电压,即:
根据式 (3 ),以区间I 为例,可以通过控制开关 Tp 、Tn 使电感电流iLb iLc 对应 V *p和 V *n相应的变化来实现。由于在I 区间内有:
把式(8 )式(11 )和式(12 )代入式(13) 得:
把式(14 )代入式(3 )得:
式中--Rs 等效电流监测电阻。Vm --反馈电压环差补偿器的输出电压。
此时式(15 )可表示为
由式(17 )可知,如果控制开关Tp 和Tn, 使开关占空比dp 和dn 满足该式的线性组合,就可以实现三相PFC. 因此,式(17 )是改进后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的关键函数。当输入电压对称时,&a=&b=&c=1 ,式(17 )即简化为式(5)。
4.3 改进策略条件下各相电流幅值分配比例
以下详细分析按改进策略控制整流器时各相电流幅值分配比例的情况。不失一般性,假设三相输入电压为:
由于改进策略的控制目标为各相输入电流跟踪对应相电压,因而各相输入电流可表示成:
由式(20 )可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①各相电流幅值的分配比例只与输入相电压的偏移角度有关,与各相输入电压的幅值大小无关。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偏移角度越大,该相的电流幅值分配比例就越大。
②若输入相电压相位对称,即&b=&c=0 ,输入相电流对称。
③输入缺相时,由于所缺相的电流必为0 ,由式(8 )和式(20 )可知,其他两相的电流也必为0 .此时,整流器不能正常工作。
5 实验研究
为验证以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根据图1 所示的主电路拓扑结构搭建一个2kW 的三相PFC&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采用TI 公司的TMS 320LF2407为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模块,实现区间判定、相电压不对称系数计算、占空比计算、PWM 调制等控制功能。系统的主要参数为:输入电感La=Lb=Lc=10mH ,输出电容C0=470&F ,主开关元件采用MTY25N60E, 整流二极管采用MUR3080;系统的输出为直流400V ;开关频率为5kH负载电阻为;输出功率为1.6kW ;实验的输入电流和a 相电压如图4 所示,示波器电压波形为50V/格,电流波形为 5A/格;图4a、 图4b 的时间t 为4ms/格;图4d的时间t 为100ms/格,对比图4 电流波形可以发现:
①只要三相电压相位对称,输入电流就对称。
②相位不对称时,各相的电流幅值差别就比较大。
③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在输入电压不对称时输入电流会发生相移,实现不了单位功率因数。
④从图4d 可以看出系统动态响应时间约为4 个电源周期,这和采用文献[1]算法的系统动态响应时间大致相当。对图4a 和图4b 的各电流波形进行傅里叶分析,各相的THD 均在3%以下,功率因数为99.98%左右,进一步验证了改进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在输入对称或不对称情况下,各相电流都能很好地跟踪相电压,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
本文分析了基于单周期控制技术的双并联升压型三相PFC 整流器在输入电压不对称情况下输入电流跟踪输入电压不良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的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一个或几个周期的采样电压计算出输入电网电压的相电压不对称系数,并由此修正单位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使各相输入电流仍能很好地跟踪各相电压,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和低电流畸变。与其他类型的三相PFC整流器比较起来,本控制器有工作可靠、控制方案简单、只需要进行简单运算等优点,并且在输入电压不对称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单位功率因数和很低的电流畸变。随着DSP 技术和工艺的迅猛发展,高性能DSP 硬件成本越来越低,采用高性能DSP 实现本控制器,其电路复杂度将大大降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HiperPFS-4 PFC IC适合要求在整个负载范围内均提供优异效率及高功率因数的应用。设计者在满载下可实现0.99的功率因数和7%的THD。HiperPFS-4产品系列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可在负载减小时维持这一优异性能 – 在20%额定负载下提供大于0.95的功率因数和低于15%的THD。
任何电子产品,从几个零件构成的整流器到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计算机系统,都是由基本的电子元件器件和功能构成,按电路工作原理,用一定的工艺方法连接而成。虽然连接方法有多种(例如、绕接、压接、粘接等)但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锡焊。
PFC的英文全称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数校正”,功率因数指的是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总耗电量(视在功率)的比值。 基本上功率因数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当功率因数值越大,代表其电力利用率越高。
在PFC开关电源当中,开关稳压电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PFC当中的开关稳压电源功能和普通的开关稳压电源的区别并不巨大,只是在供电上有所区别。
PFC是一种解决传统AC整流电路引起的电网污染问题的电路. 常规整流滤波电路的整流桥只有在输入正弦波电压接近峰值时才会导通, 因此导致了输入电流程严重非正弦性, 导致输入产生了大量谐波电流成份, 降低了电网的利用率同时有潜在的干扰其他电器的可能.
Tel: 3-8070
备案号: 苏ICP备号-2浮充电压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浮充电压是指在通信电源供电系统中,将和并接于上,当市电正常时,由整流器供电,同时也给蓄电池微小的补充电流过程中整流器输出的电压,同时称这种供电方式称为。基础电压范围内的工作电压有浮充电压,均衡电压和三种.
浮充电压工作原理
当电池处于充满状态时,充电器不会停止充电,仍会提供恒定的浮充电压与很小电流供给电池,因为,一旦充电器停止充电,电池会自然地释放电能,所以利用浮充的方式,平衡这种自然放电。
浮充电压均充
一种的充电模式。以定电流和定时间的方式对电池充电,充电较快。充电电压与相比要大。在专业维护人员对电池保养时经常用的充电模式,这种模式还有利于激活电池的化学特性。
浮充电压浮充
蓄电池组的一种供(放)电工作方式,系将蓄电池组与电源线路连接到负载电路上,它的电压大体上是恒定的,仅略高于蓄电池组的断路电压,由电源线路所供的少量电流来补偿蓄电池组局部作用的损耗,以使其能经常保持在充电满足状态而不致。因此,蓄电池组可随电源线路电压上下波动而进行充放电。当负载较轻而电源线路电压较高时,蓄电池组即进行充电,当负载较重或电源发生意外中断时,蓄电池组则进行放电,分担部分或全部负载。这样,蓄电池组便起到稳压作用,并处于备用状态。 (用于备用电池)
浮充电压工作方式
供电工作方式可分为半浮充和全浮充两种。当部分时间(负载较轻时)进行浮充供电,而另部分时间(负载较重时)由蓄电池组单独供电的工作方式,称为半浮充工作方式,或称定期浮充工作方式。倘全部时间均由电源线路与蓄电池组并联浮充供电,则称为全浮充工作方式,或称连续浮充工作方式。
以净充工作方式使用的蓄电池组,其寿命一般较全充放工作方式者要长,而且可改用较小些容量的蓄电池组来代替。这种浮充供电工作方式多用于发电厂的断电备用电源和电话局的电话正常供电电源。
浮充电压国内探讨
目前, 我国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直流系统固定型铅酸蓄电池选定的浮充电压基本上是每只电池2.15V。  但也有些单位经过试验并在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认为适当提高浮充电压是有益的, 如重庆蓄电池研究所提出电解液比重为1.212(25oC)时的浮充电压用2.16V,当电解液比重为1.240(25℃ ) 时的浮充电压用2.1sV,此时并不考虑室温的变化。浮充电压与极板的组成也有关系,形成式极板和铅钙合金板栅因无锑的污染, 所以过电位不会变化, 浮充电压可采用2.17一2.25V,而铅锑合金式则宜用2.15~ 2.17V。国营长江电源厂研究所经多年的试验证明,固定型铅酸蓄电池的浮充电压取2.15 ~ 2.17V 略显偏低,当蓄电池的电解液硫酸比重为1.215时,电池的浮充电压取2.18 一2 . Z OV 较为适宜。[1]
浮充电压影响因素
浮充电压与电解液比重有关。浮充电压中包含有过电位,而过电位值与浮充电流值之间并无线性关系,所以浮充
电压与电解液比重之间也不应有线性关系。如电解液比重用得较高,则浮充电压可相应略为提高一些。此外, 浮充电压与浮充电流值也有着密切的关系。1978年我院与沈阳蓄电池研究所对GGF型系列蓄电池进行了各种特性试验和探讨。对GGF一10型蓄电池在不同浮充电压值下充电测得的浮充电流如表2 所示。表2所列的浮充电流值是蓄电池在可能选用的浮充电压下充电时测得的,而通常所说的浮充电流是指在相应的充电电压。下蓄电池连续一稳定不变的充电电流值。由表可见2
a.浮充电压低时浮充电流较小, 相反,浮充电压较高时浮充电流就较大。
b.处在浮充电运行的蓄电池, 实际上是在给定值下恒电压充电, 所以,当充电电流值稳定不变时,表明电池是已处在充足电状态。
c.蓄电池在2.4V 电压下进行均衡充电后再以2.15V电压进行浮充时,其电流值低于直接用2.15V电压浮充的充电电流。[1]
浮充电压相关规定
据文件记载,各国固定型铅酸蓄电池的浮充电压互有差异,现举例如表1。由表1可见,欧州国家蓄电池浮充电压
较高,而美国、日本及我国旧的浮充电压相对较低。[1]
浮充电压浮充详述
是指一种连续、长时间的恒电压充电方法。电压略高于,足以补偿自损失并能够在电池放电后较快地使蓄电池恢复到接近完全状态。又称连续充电。这种充电方式主要用于电话交换站、()及各种备用电源。
浮充电是存在于极板间电容上的,极板间电容是不大的,浮充电又叫做表面浮电。 放电的话很快就能放完而蓄电池的工作绝对不能依靠这些浮电只能靠液体和极板的化学反应只有化学反应储存的化学能才能保证足够的放电容量。
(1)蓄电池平时均应处于在线。
(2)蓄电池的浮充电压为2.23V/单格(25℃)。
(3)运行6个月后同组电池之间端电压的最大差值应不大于100mV/单格。
(4)浮充过程正常情况下的浮充电流≤1‰C10。
(5)浮充电压应随温度变化加以相应调整,系数一般按2V系列采用-3mV/℃·单格,6V、12V系列采用-4mV/℃·单格(以25℃为基点)。
浮充电压相关问题
1、我想知道一下它的浮充电压为什么充长时间后就不均匀了呢?
电池因过度充电而缺水,硫酸浓度不同导致每个电池单元电压不一致,只有加水,保持浓度正常,电压也就正常了! 建议您最好不要光测量电压,重要的是电解液浓度,电池室的电压是由浓度决定的!一般正常的铅酸蓄电池的浮充电压略高于循环使用电压。
普通的铅酸蓄电池使用时会因为电解液加注误差,电解液泄漏,充电时酸雾损失,产生的晶体脱落沉积,等等原因造成硫酸不均等,又因为电池室内阻不均等造成蒸馏水消耗不同,因此电解液浓度不相等,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重新调整电解液浓度,严格按照说该电池说明书中的数据使用,这样在能达到最佳的使用寿命!
2、怎样确定电池的浮充电压?
使用时的充电电压必须保持一恒定值,在该电压下,充入的电量应足以补偿蓄电池由于而损失的电量和的需要,还要保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使放过电的电池充足电,这样就可以使蓄电池长期处于充足电状态。同时,该电压的选择应使蓄电池因而造成损坏达到最低程度。
浮充电压的确定与电池所选用的浓度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情况下(25℃),圣阳公司GFM系列电池浮充电压为2.25V/单体,SP系列电池为2.27V/单体。
指的是电池正常工作时大部分时的供电电压。如浮充电压为6.8V的,标称电压为6V;浮充电压为8.4V的锂电池,标称电压为7.2V;浮充电压为4.2V的锂电池,标称电压为3.6V。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湖南师范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流型pwm整流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