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健身房为什么比加拿大高贵林学院的贵很多

在北美为啥健身达人这么多?看看人家健身房就知道了。。。
最近几个月,我每周去健身房2次,看到很多天天在里面健身的男士,肌肉也很发达,不过和欧美比还差的很远,我想知道为啥中国人练成肌肉这么难?
另一个例证就是篮球队员,中国的球员20岁的时候身体还是非常单薄的,而同龄的美国球员肌肉已经非常发达。除去基因的因素,还有什么是造成差异的根源?
先附上一张学校健身房“老爷叔”的照片,摄入上周六,时值学校寒假,外面是明尼苏达的冬季、室外零下负二十几度:
1、良好的社会福利促使更多的人追求不同的兴趣爱好,也极大地激发发人类,特别是男性,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以及激发了女性对身材对美的追求。
西方世界经济发展快于国内,加之普遍良好的福利,使得当地人们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为生计烦忧,这样慢慢地逐渐形成和培养了一些不以生存为目的的兴趣爱好,健身就是其中之一。
试想,当良好的义务教育、完善的社会福利触手可及,在人与人相对尊重的社会下,你是否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一些现今看来对“中国式成功”没有帮助的事情上,并极大可能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呢?
2、饮食摄入。肌肉的合成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质。中餐中蛋白质含量少,碳水化合物多,再加上中国的酒桌文化。大量地进食中餐,导致不健身的人容易虚胖,健身的人容易肌肉型肥胖。
虚胖:请参照身边不经常参与运动,但是积极参与饭局的男士们。肌肉型肥胖:就是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但是经常进行力量训练的人群,参照相扑运动员,以及NBA中的沙奎尔·奥尼尔、埃迪·库里。
3、健身知识的普及。在美国,健身房里私教并不多,但是大家对健身知识普及很高,在网上都可以找到非常详细的免费健身计划。在中国,很难找到免费的好计划,而且健身房里私教的质量也参差不齐。
虽然世界各国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截然不同,但很多东西属于“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的范畴,如健身文化。健身是健康的更高层次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条件开始改善,加之电视转播中欧洲足球和美国篮球的流行,大家都对身体素质都了更新的认识。
从几十年前国内大部分人还是温饱阶级,到十年前国内大行其道的脑白金,再至近几年国内一线、二线城市雨后春笋似的健身房,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健康的重视。
抛开这些不说,中国古代皇帝们追求长生不老药的故事,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文化,以及评书故事中口口相传的那些文武双全的侠客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时期人们对健康的追求。
在欧美,健身的氛围相当好,很多大学,都会提供非常好的健身设置给本校学生以及周边居住的“邻居们”。
对于男性来说,健身能极大地磨练自己的意志,从另一角度上来看,健康、强健的身躯也更加配得上起天生的好胜心以及男性原始心里对征服世界的一种渴望。
对于女性来说,适当的健身运动,能拥有一副更美丽和健康的身躯,从而也能提升自身的魅力。
目前正值寒假,外面冰天雪地经常零下负二十度,但是没有减低老外对健身的热情。
美国的健身房无论是对公众开放的,还是大学里的,设施都普遍较好,可以说大同小异吧。所以附上寒假期间、周六、室外温度零下20度时,学校健身房的照片,也算是介绍了美国大部分健身房的样子。
健身房新馆硬拉区
健身房有氧器械、哑铃区,和龙门架一角
健身房新馆器械区,上空的黄色部分是新馆三层的开放式室内跑道!
健身房新馆三层,室内跑道、新颖的有氧器械:如划船机,靠手臂运作的椭圆机。
室内跑道一角,核心力量训练区,龙门架以及免费的TRX。
室内游泳池,恰逢比赛。
新馆,多功能室内球馆(室内足球、篮球和排球)
健身房旧馆篮球馆
健身房旧馆力量训练区
健身房旧馆壁球、兵乓球区
对所有人开放的舞蹈室以及TRX训练架
健身房负一层,攀岩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加拿大人不欢迎中国投资?|加拿大|投资|中国人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为什么加拿大人不欢迎中国投资?
  文/新浪财经加拿大专栏作家 叶毓蔚
  一项由加拿大知名智库亚太基金会发起,针对加拿大人如何看待来自亚洲的直接投资的调查显示,总体而言,加拿大人对此表现积极乐观,但具体到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则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反复、犹豫和猜忌。
为什么加拿大人不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
  6月初,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发布了名为《加拿大人是如何看待来自亚洲的投资》的年度调查报告。和以往年度颇具影响力的相关报告一样,该调查不论在结构还是目标上都十分有特色,勾勒出加拿大公众对亚洲的群体性观点,以及对亚洲与加拿大繁荣发展之间愈来愈密切关系的态度。相关调查结果提供了十分宝贵的信息,非常值得参考。
  欢迎亚洲投资,但对中国持谨慎态度
  总体而言,因为深刻认识到外国投资对于振兴加拿大经济的巨大现实好处,加拿大民众对来自亚洲的投资持支持态度。统计数据表明,加拿大人对来自日本的投资的正面支持率达到78%,几乎与加拿大对其第一投资国美国的态度相当(77%)。紧随其后的,是对南韩投资的支持率(67%),而受益于近年来印加关系缓和,对印度投资的支持率也达到59%。
  但对于亚洲的超级大国――中国,加拿大民众的态度有些复杂。此次调查中,反对中国直接投资的比例高达49%,而明确表示支持的仅有42%,可以说两方观点针锋相对。
  问题的关键在于,加拿大民众认为,来自中国的投资总是伴随着很多“特性”,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要将其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并生出提防之心。比如说,大多数资本属于“国企”背景,又比如说,投资过于集中在能源产业的现状。
  加拿大人担心,来自中国的过度投资,可能会导致加拿大对于自己引以为傲的丰富自然资源的控制力的下降。在所有对中国投资持负面意见的理由中,这一条名列第一(48%)。
  除此之外,加拿大民众对于外国投资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对这个国家的感知的影响。简单地说,一个国家在他们心目中呈现什么样的固有形象(尽管这一形象并不一定客观、准确),他们就潜意识里认为来自这个国家的公司在加拿大也会如此作为。
  以中国为例,虽然绝大多数加拿大人认识到,如果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投资,他们必须遵循加拿大本土的法律法规,类似“中国公司支付薪水的标准低于加拿大公司”之类的表述是不精确的,但仍然有42%的加拿大人把来自中国的投资与“较低的劳动力标准”联系在一起。另外,“环境破坏”(40%)、“腐败”(30%)、“安全风险”(29%),也是令加拿大民众持反对意见的主要理由。而且,越是那些对投资规则和市场环境理解深刻的人,看上去越关注来自中国的投资的“安全风险”,这种倾向削弱了他们的支持力度,也引发了更多的争议。
  争议背后的误解与猜忌
  APF的年度调查还披露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加拿大人对于来自中国的投资的认知有相当大的误差。很多人认为中国投资已经占到全部外国直接投资的25%左右,但官方披露的数据只有区区3%。
  这种误解可能来自于中国投资数据的绝对量增长给人带来的震撼,即从2003年的2亿加元迅猛增长到2013年的204亿加元。另外,部分媒体对于中国土豪横扫加拿大市场(特别是房产市场)的过分宣扬,使得加拿大人耳濡目染之下,得出“中国投资来得太多了”的结论,并由此心生抗拒。
  这种质疑不仅存在于民间,在学术界也颇有市场。约克大学法学院投资法专家加斯-范-哈滕(Gus•Van•Harten),近期就出版了一本名为《一边倒的交易:加拿大与中国投资协定评述(Sold Down the Yangtze: Canada’s Lopsided Investment Deal with China)》的新书,对去年9月份中加两国签署的《外国投资促进及保护协定》所牵涉的加拿大劳动法规、环境保护法律、以及社会运行机制等进行了分析,质疑此举是否会将加拿大变成一个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原始材料和未加工能源的助手,今后是否会有更多的加拿大公司被中国公司掌控或收购等。
  鉴于10月19日是加拿大联邦大选的日子,该书选择这个时机出版,无疑是想火上浇油,也的确引起了各方对于该话题的进一步关注。
为什么加拿大人不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
  同为大国,中美待遇为何不同
  客观的说,对中国的提防性心态,一定程度上或许只是出于加拿大对“超级大国”的天然抵触心理。
  以自然资源控制力为例。加拿大人不但担心中国投资的介入,事实上对美国在这方面的投资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担忧(42%)。
  但奇怪的是,虽然很多加拿大民众认为,政府对允许中美两大强国在加拿大投资方面,“步子迈得太大了”,但对中国持这种态度的人(56%),比对美国持同样态度的人多得多(28%)。也就是说,虽然他们既担心中国人,也担心美国人,可实际操作起来,对待中国人要比对待美国人强硬得多。
  这种落差,部分恐怕源于加拿大作为传统西方工业大国对于中国迅速崛起所感到的不适。而美加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上更有共同性,也使得加拿大人更愿意支持与美国的经济往来。
  为什么加拿大人对日本与印度的投资更加宽容
  对中国而言更具比较和参考意义的,则是加拿大对同处亚洲的日本和印度的态度。
  本次调查中,与日本相关的数据非常耐人寻味:加拿大民众对于来自日本的投资持相当正面的态度,认同的理由包括: “新技术”(66%),“扩大贸易”(39%),“经济增长”(39%),“就业机会增加(30%)”,“竞争力提升”(28%)。
  情况并非一直如此。几十年前,在加拿大人的心目中,日本还是与“低端”、“廉价”、“初级产品”联系在一起,但随着日本的高科技产品广为认知,加拿大人对日本投资者的印象逐渐有了积极转变。
  今年5月份,日本三菱集团旗下的田迈三菱制药加拿大控股公司宣布将在魁北克投资2.45亿加元,新建温室、生产和研发中心等, 加拿大联邦政府和魁省政府分别提供6000万加元、8000万加元的贷款支持,魁北克市政府则以优惠价格出让项目用地。舆论对该笔投资的描述颇为正面,认为对当地就业及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反观加拿大主流媒体笔下的中国在加投资,从华为的“国家安全”话题,到中国能源巨头在加项目屡次遭原住民团体抗议,一路以来似乎总是伴随着质疑与猜忌。再联想到近期温哥华民众抗议房价高企的“我们没有100万”活动,当我们中的一些人沾沾自喜于有资本买房,有能量炒热房市时,有无想到,或许正是这些授人予话柄,让我们自己受到不合理亦不公平的对待。
  至于加拿大和印度之间,似乎也正跃跃欲试“一个全新的开始“。
  今年4月,莫迪作为过往40余年里首位在职的印度总理访问加拿大,受到高规格接待和摇滚明星般的热烈欢迎。
  对加拿大而言,金融危机后,政府开始降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推动外贸、投资与出口多元化,以中、印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无疑对加拿大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对印度而言,莫迪力推的“印度制造”计划,也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出口。两者可谓一拍即合。
  加拿大《环球邮报》曾将中印两国对加拿大的重要性作了某些对比。商业版头条报道中,在印度国旗下注明的是:人口12.5亿,2014年印加双边贸易额为63亿加元。在中国国旗下是:中国人口13.6亿,2014年加中双边贸易774亿加元。另据统计,加拿大境内约有120万印度裔,但2014年加拿大对印度的投资额仅为6.13亿加元。
  这种落差,看上去是中国的胜利,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则代表着印度的潜力,也使得不少加拿大人对于未来与印度的双边贸易与投资,抱了更大的期待。
  中国投资的未来之路
  上述种种,给已经在加的中国公司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也为拟到加拿大投资的中国公司的前进道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罗马也不是一日建成的。
  很多中国在加投资都只是近几年的事,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加拿大建立起令人信服的良好记录。面对质疑,如果中国投资者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承担更多的职责,必能让这个国家的民众打消顾虑,真诚接纳。
  而对加拿大而言,要让民众消除那些对于来自中国的声音的迟疑与不安,认识到中国与加拿大的经济往来并不会牺牲妥协加拿大的价值观和国家利益,需要政界、商界与民间的不懈努力与引导。这一点,也已经得到朝野的共识和推进。
  从这个角度讲,初期阶段,双方都需要扮演特殊角色,为当下,也为未来铺路。假以时日,任何积极的改变都将发生。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金融从业人员,现居多伦多,从事金融理财服务工作,媒体专栏作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全球新闻眼》是一档由新浪财经全球记者和撰稿人团队为您呈现的原创专栏集。真相远比价值观更重要。敬请关注全球新闻眼微信公众号:全球新闻眼。扫码更方便。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资深金融从业人员,现居多伦多,从事金融理财服务工作,媒体专栏作家。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在10个鸡蛋上坐了3星期后,终于成功孵化出第一颗鸡蛋。
但礼仪小姐、导购小姐依然是场内的一道风景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如果你觉得加拿大的房太贵,试试在上海买房安家就知道什么是“真贵”了!
  上海的西北角有这样的一个两居室:一个厨房、一个堆满衣架的小阳台、客厅有一个空调,房内没有壁橱。从整体上看,房子比较旧,然而房价确实惊人的贵,高达200万加币。
  附近一个400平方英尺(37平方米)的公寓,看着更加破旧,但是仍旧开出了160万加币的天价,停车位需要额外拿6万加币。
  即便如此,附近的房屋仍旧卖的很快。所以,上海很多人纷纷开始在其它地方买房,如加拿大!
  加拿大已经成为中国买家看中的第三大国际房地产市场,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
  近些年,温哥华成为中国买家争先抢占的市场,很多有钱人纷纷在这里购置房产。7月份,卑诗省政府宣布对外国购房者加税。
  但是,这并没有降低中国买家对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很多有钱人都愿意购置房产以供后代人享用。
  最近,上海一个高科技行业的总裁在卑诗省素里买了一套6000平方英尺(557平方米)的房子,安置自己的妻女。他每月都需要在中国和加拿大之间来回飞,但是他相信这一切的牺牲都非常值得,因为孩子可以接受西方教育,可以在国外上大学。
  根据相关网站的报道,多伦多已经打败温哥华成为中国买家最中意的城市。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9月份咨询多伦多房产的人数已经增长85%。
  那么,上海和多伦多的房价到底相差多少呢?
  就每平方米来说,多伦多的房价是$6,500;而上海的房价是$8,100;
  70%的中国买家都在加拿大寻找30万至100万加币的房子,30%的中国买家在寻找150万加币以上的房子。
  不过,比较全球2000多个城市生活成本的网站出台的2016年12月的数据,多伦多的生活成本竟然比上海还要贵。
  吃:多伦多比上海贵5%
  租房:多伦多比上海贵16%
  交通:多伦多比上海贵84%
  更多移民问题欢迎咨询:/010-,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1号温特莱中心B座1506室。微信号:jiadayimin。公司网址:(、)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加达世纪(Can-Reach Consultants)北京...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学加拿大高贵林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