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数据分析 可能怎么做

热门搜索: & & & & & & & & & &
您的位置:
微信公众号后台精细化数据分析思路
发布日期: 08:42:46
&&浏览次数:75
微信公众号后台有很多数据分析的工具,但很多公众号运营人员都不知道如何去用,今天分享的这篇微信公众号后台精细化数据分析的思路,应该可以让大家对这些工具有新的认识,新媒体运营者都来看看吧......
转化率分析
(1)公众号会话阅读率=公众号阅读/送达总人数
如果是以一天为统计周期的话,正常在10%左右
可以判断公众号的运营状态,粉丝是否喜欢这篇文章,是调整发文选题的方向之一
(2)公众号会话分享率=从公众号分享到朋友圈/公众号阅读人数(注:分享和转发同)
公众号里数据统计的一次转化率即是
可以判断公众号的运营状态,粉丝是否喜欢这篇文章,是调整发文选题的方向之一;也是分析粉丝的调性,乐意分享什么东西给朋友
(3)朋友圈二次分享率=朋友圈分享到朋友圈/朋友圈阅读人数
公众号数据统计的二次转化率即是
可以判断公众号的运营状态,粉丝和用户是否喜欢这篇文章,是调整发文选题的方向之一;也是分析文章的传播性,有多少人乐意分享给朋友,不限于公众号用户了
2阅读来源分析
(1)图文分析-详情可看最大阅读来源
用途可以知道用户是怎么来的,哪一个渠道需要持续投入,哪一个渠道需要考虑是否改变方式,来源占比大的渠道要分析为什么?并继续保持优势;来源占比没达到预期的渠道需要反思为什么?要复盘之前的运营方式,找出原因,下一阶段要考虑在这个渠道改变优化运营方法。
比如,阅读来源最大是朋友圈,最小的是公众号会话;
那么,说明个人号的好友粘性高,喜欢看你输出的内容;公众号里的用户不够精准,是外部投放渠道出错,还是刷的粉丝;每一个操作都可以通过数据体现出来的。
(2).详情最下方表格可看阅读量变化
可以用来验证活动效果,运营效果,是否存在刷粉,文章的生命周期
比如,你参加投票活动,人家怎么知道你是否刷票的?就是通过这个,一定时间内,你的票数剧增,但是活动文章并没有明显的大量转发痕迹,OK,你肯定刷票了。
再比如,你做活动,邀请KOL把你的图文页发到朋友圈,那么你的朋友圈阅读占比应该是明显增加的,如果没有,再分析是不是其他渠道流量增加了,如果和以前一样,那么KOL并没有体现他的影响力。
再比如,你的文章发出后,阅读量来源3天内,7天内的走势,从哪儿一天猛增,从哪儿一天开始下降?是因为转发猛增,还是用户愿意在第二天看你的文章,文章第几天开始没有传播了,无人问津了.
这个也可以为做活动的活动周期做预判,什么时间点该推出活动,什么时间点该助推,什么时间点该注意活动的稳定,及时处理临时事情,什么时间准备活动收尾工作。
(3).通过饼图更直观的看到文章阅读来源
辅助阅读来源分析,验证结果
3.阅读时间分析
小时报的秘密-在图文分析,全部图文,以日和小时为单位分析,选择小时报,可以知道每一天全部图文阅读总量的变化
可以用来找到适合发布图文的准确时间,虽然微信大数据是说早上6点到8点,中午11点到13点,晚上17点到19点,深夜21点到22点.
但是你不知道你的用户是几点啊,这时候小时报就是最好的呈现形式,可以知道那一时间段用户阅读你的文章的人数最多,并分析原因,
是因为忙,上下班坐地铁可以看,还是晚间看,都可以用数据说话;同时可以辅助做活动时,什么时候引爆活动;
也可以辅助查询是否刷粉,微信收藏转发时间都不高,但是某个时间段阅读量暴增,说明有刷粉。
4.用户属性分析
总关注用户,每篇文章下阅读用户的性别,客户端,所在地等的呈现
对于卖产品的公众号,如果卖化妆品,女性阅读较多,你就要多发化妆品怎么好,又推出新品,如果是男性阅读较多,你就要多发,一套化妆品怎么俘获女神;
对于地方号,省份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本地用户不多,要考虑是不是定位不好,本地人不喜欢;
对于客户端,就可以用来衡量用户的购买能力了,认为iphone,三星用户更有购买力
5,消息分析
公众号后台的用户留言,图文页留言
后台留言可以知道用户的需求所在,更有利于调整更文方向,怎么满足,可以通过菜单引导,可以单独给用户发消息(48小时内),可以做自动回复,自动引导;图文留言是互动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可以让为未关注的用户直观了解你公众号的活跃度(职场运营控就靠大家了~拜托脸~~)
微信扫一扫,用手机阅读
推荐微商指南资讯
(C)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 只收录经销代理、实体批发、网店代理、网店代销、招商加盟等商品类货源交流&合作
运营交流Q群:
微商交流Q群:
---------------------------------
广告&赞助合作QQ:
媒体资源合作QQ:
---------------------------------
加群请备注城市-职位-公司> > >有用过微问数据给微信公众号做数据分析的吗?说一...有用过微问数据给微信公众号做数据分析的吗?说一...发布时间:
10:37 文章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有用过微问数据给微信公众号做数据分析的吗?说一下
主要是用来查询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公众号点赞数,公众号分析等相关数据
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分享到:如果你喜欢本站,请不要忘记收藏并分享哦人气排行1468236532894272517161327578549491036相关文章102230405160708091100
Copyright (C) 2017 &
梦雪psd下载 版权所有 备案号:
共件素材这是一篇公众号运营科普文
适用于公众号运营初级选手
欢迎误入的大神强插指点
闲话少叙,直接脱裤子进入正题:
公众号运营数据分析的地位
数据分析……
是最重要的吗?
不是最重要的!
没有数据分析就不能公众号了吗?
绝对能做,但是很可能做不好!
方向定位、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数据运营,有机结合起来才是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完全体。
公众号运营数据分析的作用
如果把公众号运营比作“在黑暗中前行”
那数据分析则可以当成“探路的拐棍”
锁定300米远的目标要靠感觉
扫清3米内的障碍要靠拐棍
数据分析在微信运营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1、验证,验证前面是路还是坑
2、启发,发现路上的金子
好吧,不要打这种稀奇古怪的比方了,咱说正经的。
公众号运营的过程一般是这样:
拍脑袋运营策略——初始状态的策略怎么定出来的?拍脑袋拍出来的呗!听了那么多讲座,看了那么多攻略,喝了那么多鸡汤,觉得自己啥都会了,脑袋一拍,啪,方案出来了;
按策略运营执行——不管方案如何,磕磕绊绊先做出来;
用数据验证策略——数据出来,潮水退去就能看到谁没穿裤子了,重新调整策略,把那些穿裤子的弄死……哦,不,留下那些穿裤子的好策略,干掉不好的策略;
从数据获得启发——从数据中发现潜在的问题,发现新的机会;
重新制定策略略——再来一轮循环,越做越牛逼。
可以看出,有了数据分析,上面这个循环才能不断优化不断完善,这就是数据分析最重要的作用。
啥?数据分析最重要的作用是写报告给领导看?
stop!眼光长远一点,牛逼的结果才是领导真想要的,想要牛逼的结果就必须让上面的循环高速、高效地跑起来!
公众号运营数据分析的方法
0、满满的好奇的心
如果只是随便玩玩,或者应付公司的差事,那你看了本文前两部分知道数据分析大概的是啥,可以去吹牛逼就够了。
如果你有很强烈的欲望把自己公众号做牛逼,那就接着往下看,因为,欲望越强烈,对数据的好奇心才会越大。
而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从现象和数据中追溯背后的原因,发现关键的因素和节点,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只有如此,才能把数据分析这个工具的作用体现出来。
1、基础数据有什么
首先,我们要了解,微信公众号的基础数据有什么:
基础数据在哪能看到?
公众号的数据后台已经做得比较完善,在后台左侧的菜单栏,“统计”那个模块所有基础数据都在这里。
基础数据有哪些?
用户数据——与时间维度相关的用户数量(增,减,和)、用户来源等,可以多维度组合查看,还有基于全量用户的地域、性别、手机型号等属性的分布;
图文数据——与时间维度及文章维度相关的图文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收藏量等数据,可以多维度组合查看;
消息数据——与时间维度及关键词维度相关的消息数据;
接口数据——调用技术接口的次数,非技术人士这块可以略过(恩,因为我也不会……)。
2、带着问题看数据
如果你没有“带着问题看数据”思想,那么,你看到上面几组基础数据时,心里一定在想:这特么都啥玩意儿啊。
只有当你强烈地想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你才能从这些数据里看出些门道。
当你很想知道图文头部放一个引导点击“蓝字”关注的提示,是否有用时,你才回去看用户来源的数据对比。
你才会发现,原来80%的新关注用户都来源于其他(其中点“蓝字”又是主要的)。
你才会发现把引导点“蓝字”提示做的更诱人是有效的。
3、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发现了数据中的乐趣之后,就要时不时去玩一玩数据,各种维度、各种交叉,从中发现不寻常的数据,再从不寻常中挖掘背后的原因。
在图文分析-图文统计页面有排阅读渠道的按钮,可以查看各渠道的阅读来源对比。
你会发现朋友圈的阅读量远高于其他渠道,说明标题、内容有促转发到朋友圈的因素,才有可能成为爆文。
你就会有意识在标题、内容里布置促转发到朋友圈的元素了。
4、常规数据分析方法
简单的列表,公众号数据后台已经提供,更全的数据表格可以选定维度后导出excel表,做更深度的处理。
基础的图形展示,公众号后台也已提供,更复杂的图标,可以利用下载的数据表格进一步处理。
c、数学处理
简单数学运算
快速傅里叶变换
平滑和滤波
基线和峰值分析
上面这些方法,是百度搜的,其实只用简单数学运算,对于普通公众号运营者完全够用了。
表格和数据列出来到底看什么呢?
看对比,看变化,看异常
比如观察基于时间维度的各数据项:比如按月、按日、按小时去分析各类数据项的变化,不同的维度可以发现不同的问题;
比如观察图文的各种数据变化: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增长、衰减趋势、阅读、转发数据变化,找到你粉丝群体的喜好;
比如每天把后台给出的各种基础数据都扫一遍:发现与日常趋势不一样的异常数据,再挖掘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挖出金矿哦。
公众号运营数据分析的示例
1、几点群发好?
2、标题和内容哪个更重要?
3、头条和二条有区别吗?
4、粉丝都是用什么方式关注你的?
5、什么样的内容是好内容?
你一定以为接下来,我会用数据分析工具解答一下上面的问题
然而,并没有
方法你已经学会了,打开后台,去如饥似渴地玩弄自己的数据吧!
相关阅读:
转载请注明来自36大数据(): &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本站观点。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请遵守理性,宽容,换位思考的原则。如何做订阅号数据分析?_网络营销_
如何做订阅号数据分析?
来源:人气:143
&  那,就简单说一说,其实没那么难。
  数据来源
  做数据分析,就一定有数据来源。
  我们今天只讨论微信公众号后台提供的统计功能,以及通过官方的统计功能,我们可以分析哪些数据,有什么分析方法。
  首先看图,这是微信公众号的统计功能列表,在左侧菜单上:
  很简单可以看到,后台提供了 4 类数据以供分析:
  一、用户
  包括用户增长统计和用户属性统计。
  用户增长统计,是按日统计,有4个维度:
  新关注、取消关注、净增关注、累积关注。
  他们的定义如下:
  新关注人数:新关注的去重用户数。注意「去重」,意味着,如果今天你关注某个订阅号算1个用户,而
关注后取消关注再重新关注某个订阅号,依然算1个用户,而不是2个。
  取消关注人数:取消关注的去重用户数。一样,注意「去重」
  以上两个定义,都基于关注订阅号的用户为唯一ID。
  净增关注人数=新关注人数-取消关注人数。
  累积关注人数:当前关注的用户总数,按日累积。
  用户增长统计体现的是订阅号关注量的变化。
  由于微信把用户来源也体现到了数据中,但是由于只体现趋势,所以看看就好。
  用户属性是全局统计,它包含下面几个维度:
  性别、语言、省份、城市、终端、机型。
  这些数据有用,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去做专门的分析,也没有必要。知道以上数据,对于广告投放有用处,对于需要深入整合进行商业操作有用户。但我们今天不做展开。
  二、图文
  包括图文群发和图文统计。
  图文群发就是单独的一条图文消息在发出后7日内的相关数据。
  图文统计则是按日统计的图文消息相关数据。
  这两个的区别在于,图文群发是单条图文消息的数据,按日收集,但图文发出后第8天开始就不继续收集了;而图文消息则是某一天整个订阅号的阅读情况,它会统计所有被用户看到的图文消息的数据。
  图文消息数据的维度与定义如下:
  1、送达人数:图文消息群发时,送达的人数
  2、图文页阅读人数:点击图文页的去重人数,包括非粉丝
  3、图文页阅读次数:点击图文页的次数,包括非粉丝的点击
  4、图文转化率=图文阅读人数/送达人数
  5、原文页阅读人数:点击原文页的去重人数,包括非粉丝
  6、原文页阅读次数:点击原文页的次数,包括非粉丝的点击
  7、原文转化率=原文页阅读人数/图文页阅读人数
  8、分享转发人数:转发或分享到朋友、朋友圈、微博的去重用户数,包括非粉丝
  9、分享转发次数:转发或分享到朋友、朋友圈、微博的次数,包括非粉丝的点击
  10、图文页:点击图文消息进入的页面
  11、原文页:在图文页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的页面。官方写的很清楚,我就不画蛇添足了。
  三、消息
  消息包含了消息分析和消息关键词两类数据。
  相比用户和图文两类分析,消息分析在特定的情况下很有用。
  四、接口
  这个我没啥要多说的,统计的是基础消息接口,不含高级接口。一般性个人订阅号用的不多,企业获得了高级接口也不会在此展示。
  但是,如果有一定的开发能力,作为开发者针对基础接口做开发后,这些接口的调用次数和耗时会在这里做统计,不多说。
  基础分析
  数据来源捋清楚之后,就可以对已有数据的订阅号做基础分析。我们来简单的聊聊。
  取亮哥订阅号的数据,先看用户数据:
  一个健康的订阅号的用户统计数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新关注和净增关注的趋势和曲线点一致且基本重合。
  2、累积关注人数稳定增长。
  再看图文阅读统计:
  你会发现很简单的事实:
  图文阅读次数与阅读人数是正相关的。
  但是图文阅读次数会大于人数,因为要考虑转发及多次阅读的影响。
  那么,如果我们把图文阅读次数和转发放在一起看呢:
  证实了二次传播对于阅读次数是有帮助的,并且这种帮助,可能具有滞后性和延续性。
  今天的二次传播动作会延续1、2天的效果
  当然,如果你引爆了一个话题,可能它的延续效果会更明显,这和分享转发覆盖的人群规模有极大关联。
  交叉分析
  任何一个数据都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具有相关性。
  我们看一下消息数据:
  为什么消息会有这样的波动呢?
  原因很简单,5月20日我做了改版,将原本需要关键词获取的历史文章,利用超链接功能做了一个单独的素材。
  用户不再需要输入N多关键词,就可以获取到历史文章。
  那为什么昨天又陡增呢?
  因为昨天上了一个发送关键词获得照片和联系方式的交友文章。
  后台数据显示95个人发送了318次消息。
  可见,社交需求是个多么旺盛的需求。即便这篇文章的阅读还不到280,却能够让将近30%的用户发出了这么多的消息。
  所以,你的行为和数据是正相关的。
  如同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我的订阅号阅读数每次到了周末都会降低,那是因为周末基本上不更新,即便更新了看得人也很少的缘故。
  同样,如果某一天,取关人数激增,你就要去考虑是否前一日的内容有问题。
  事物之间是联系的,不要孤立看待任何数据。
  细节把握
  最后聊一下细节。
  我没空去把从2月26日至今的所有文章的送达、阅读的数据给单独拉出来,但是这里有个很关键的事情。
  所以你看,我没有去对比每一篇文章对应带来的新增用户和取关用户的情况。
  图文数据这里有一个很容易发生歧义的地方。即,图文群发的数据统计和图文统计并不是一回事。
  维度上,一个统计发出后7天的效果,一个统计当日的总量阅读。
  有时候,如果粗心会误以为当日的总量阅读的数据=当日发出的图文消息的阅读数据。
  这一点,请务必注意。
  举一个例子即可:
  这是昨天的两篇内容发出去后的阅读情况,两篇加起来,人数大概在800多。
  但是看一下昨天的总量阅读:
  人数相差500,是统计错了吗?
  不是,是因为统计的维度不一样,这两个指标不能当成一个来看。
  仅此而已。
  另外,图文群发的数据,只能考虑发出后7天的效果,其他的只能靠猜了。
优质网站模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众号数据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