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文明简史简史》能畅销?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说中国流行犬儒主义?

人类“虚构”的意义:《人类简史》在说什么?
人类“虚构”的意义:《人类简史》在说什么?
人类的虚构(即观念、即幻象)决定了我们最终的去向。要想讲人类的故事绝不容易。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这样做了,最著名的也许是美国作家房龙,而现在最流行的要数优瓦尔·赫拉利。赫拉利是一个年轻的学者,生于1976年,以色列人,现在耶路撒冷大学任教,毕业于牛津大学耶稣学院。他的著作《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首次出版于2011 年,希伯来语,2014年有了中文版,并获得2015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近日,赫拉利本人来到中国,在清华大学作了一场与“人类”相关的演讲。讲“人类”这样宏大的题目,需要开阔的视野和综合的能力。优瓦尔·赫拉利在历史学领域,将这样的写作和思考方式,称为“大历史”(macrohistory)的方法。在中国,大历史不是什么陌生的史学观,这极有可能是因黄仁宇的关系。历史学家黄仁宇,几乎成为“大历史”的代名词。他的作品重视综合,看问题往往是从一个宏大的时段出发,比如他认为近代中国历史,负担于蒋介石和毛泽东这样的领导人身上的,乃是同一个问题,即如何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成为一个工业社会。由此,去评价他们的时候,就不能将视野局限在一事一时上。相对而言,赫拉利的视野还要更为宽广。在西方史学领域,大历史的代表人物,包括斯宾格勒和汤因比这样的人物,此二公都是从文明历程的角度去思考人类的命运。而影响赫拉利最深的则是另外一位大历史的代表者,即贾雷德·戴蒙德,他以《枪炮、钢铁和细菌》这一纵横捭阖的书闻名于世。大历史的视野看到的东西,往往开阔,能够说明清楚一些事实,使得我们顿生眼前一亮之感。历史研究往往重视细节,细节本身并不一定琐屑无用,有些细节确能够透露一定的事实,譬如杨贵妃进宫之前是否是处子之身实则关系到李唐王朝的族群背景。但不具有历史学的想象力的研究者,则会给人一种深陷细节之泥潭的感觉。大历史之作,更多需要发挥想象力,拨开云雾得见新天。《人类简史》正是这样一本使人得见新天的著作。它给我们很大的认知冲击,使得我们对于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免产生怀疑,从而帮助我们塑造了一种新的看待事物的眼光——而这种眼光常是带有批判性的。优瓦尔·赫拉利在北展剧场演讲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至今仍然生活在历史进化论的影响之下,即多数人会认为旧有的虽然也有美好的一面,但新东西显然更具有价值,如果新的不是更好的,那么它可能就不会发展出来。但赫拉利在书中告诉我们,事情往往并非如此。譬如农业革命的发生,实际上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好的选择。农业革命是人类的大跃进的说法,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因为:“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人类越来越聪明。早在农业革命之前,采集者就已经对大自然的秘密了然于胸,毕竟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非常了解自己所猎杀的动物、所采集的食物。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其实更为更富多变,也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的威胁。确实,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但这是否说明赫拉利是一个退化主义者?显然并非如此,他描绘了原始社会图景的和谐之处,可他也知道,那种社会自有其残暴之处,如普遍性的杀婴,又如在对待地球物种上,原始社会的狩猎采集者们完成了第一波灭绝——而这一波灭绝是最大规模的。赫拉利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一种虚构(幻象)之中,这种虚构在智人阶段就有其端倪。人类学家对于宗教的研究可谓痴迷,从最初的摇椅上的人类学家,到最近的田野践行者,都研究宗教。而宗教可能就是人类最初的虚构。鼻祖级别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万物有灵论(animism)的主张,并将其确定为最早的宗教形态,在赫拉利的书中,提到了同样的概念,中译本将其翻译为“泛神论”(其英文对应词应是pantheism)是不恰当的。作为一种构拟,它成了智人的虚构能力的一种展示,此乃是一个象征,成为我们窥伺自我的本性的一个孔道。智人所以能够幸存,打败了诸如尼安德特人这样的同样的人属物种,从而成为唯一的Homo,就在于智人具有一种团结的愿望,而发挥这种团结作用的就是一种虚构的能力。赫拉利在书中会提到讲故事,而更为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所讲的故事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确信。房龙在《宽容》一书的开头,虚构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先行者,找到了一个更为适合部落生存的地方,却因为违背了部落的规则,而被处死。斗转星移,人们终于发现了他的正确性,而回过头来找他的尸体的时候,却已经被野生动物拖走吃掉、尸骨无存。房龙《宽容》房龙用这个故事,和赫拉利一样,是在讲述这个事实:人类制定规则——或制造观念,却当这种规则和观念是自然的,认定它颠扑不破,放诸四海而皆准,并可永世流传;而历史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那么我们当时认为会永恒的正确观念,最终都会被突破,变成了对立面。在《发现社会》一书中,作者提到:“各种传统偏见抵制我们去探究和认识那些涉及我们生活的事实,对于社会学的理解来说,这些偏见比缺乏事实本身具有更大的阻碍作用。这些遮蔽社会事实的偏见阻挡了我们认识到它们之为偏见的性质。幻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相信它是事实。”幻象就是虚构,即本书英文版中的fiction。人的这种特征透露于古老的神话——皮格玛利翁是一个国王,或者一个雕塑家,他雕塑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女人,这完全是他的想象之物,他发挥更为勇猛的爱的念力,最终打动了爱神,那个雕塑遂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赫拉利用一两个小节,名为“恶性循环”和“美洲的‘洁净’观念”,来指出虚构对于我们的生活的不好的影响:“你可能会认为,人们总会渐渐明白这些印记都是虚构而非事实,随着时间的过去,黑人就能够证明自己和白人一样能干、守法、干净。但情况却正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偏见只会越来越深。”对黑人的歧视,曾经一度赤裸裸,至今虽然潜抑下去,但无疑仍然存在于部分人们的意识之中。歧视,普遍存在。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越来越需要虚构和重视虚构的结果。赫拉利写道:“复杂的人类社会似乎就是需要这些由想象建构出来的阶级制度和歧视。……还没有任何一个大型人类社会能真正免除歧视的情形。”其情形就如同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所提到的:如果没有真正的敌人,也就没有真正的朋友。除非我们憎恨非我族类,我们便不可能爱我族类。亨廷顿称之为人类的“古老真理中的不幸真理”。也就是说,我们总是需要虚构,而我们虚构最多的,一是低人一等的人们,一是敌人们,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族群性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虚构了男女不平等,我们还虚构了异性恋,我们甚至还虚构了一夫一妻制……简而言之,我们虚构了一切,甚至包括自由、民主、平等。在赫拉利的论证逻辑里,我们可以发现,所有我们信以为真的东西,其实都是一时一地的局限。我们认为是“自然”的,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是不自然的。只要有可能发生的事,就是自然。真正完全‘不自然’的事,是指违背了自然规律,但这种事根本就不会存在,所以也没有禁止的必要。”人类的虚构(即观念、即幻象)决定了我们最终的去向。所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改变我们现在的观念,在本书的最后,赫拉利写道:“创造科学怪人的弗兰肯斯坦博士,现在就坐在吉尔伽美什的肩膀上。阻挡不了吉尔伽美什,我们也就阻挡不了弗兰肯斯坦博士。《弗兰肯斯坦》剧照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影响他们走的方向。既然我们可能很快也能改造我们的欲望,或许真正该问的问题不是‘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而是‘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还对这个问题视若等闲,可能就是真的还没想通。”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帮你读《人类简史》 下 |人类是在进步还是走向末日?
“帮你读系列”:《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作者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人类简史是扎克伯格强烈推荐的书目。全书的叙述没有枯燥的学术用语,而是讲述了作者分别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的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科学革命独特观点。对每个问题的阐述,作者都不乏振聋发聩的鲜明观点。继上篇,本文阐述关于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的融合统一、科学革命的观点。一、人类的融合统一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规模变得更大、更复杂,而维系社会秩序的虚构故事也更为细致完整,也就是文化越趋于丰富。虽然每种文化都有代表性的信仰、规范和价值,但会不断流动改变。既然这些是人类自己想象创造出的秩序,内部就会有各式各样的矛盾。文化一直想弭平这些矛盾,因此就会促成改变。例如,中世纪无法解决骑士精神和基督教的矛盾,现代社会也无法解决自由和平等的冲突。像这样的矛盾,本来就是每个人类文化无法避免的,甚至还可以说是文化的引擎,为人类带来创意、提供动力。人类历史有一个整体的大方向吗?几千年来,我们看到各种小规模的文化逐渐融入较大、较复杂的文明中,于是世界上的大型文化数量逐渐减少,但规模及复杂程度远胜昨日。从几千年的跨度来看,历史趋势就是走向分久必合。至于基督教分裂或蒙古帝国崩溃的例子,就像是历史大道上的小小颠簸罢了。近300年间,巨大的亚非世界吞噬了所有其他世界。也就是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全球的文化开始融为统一的整体,有共同的法律体系、科学体系。然而,全球文化虽然单一,却非同质。例如,伊朗和美国虽然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但他们讲的都是民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国际权利以及核物理学这套语言。这就是近300年间的历史大趋势:人类趋于全球化。作者在这个章节主要讨论讨论货币、帝国和宗教是如何传播,又如何建立起全球一家的基础。农业革命一开始,大多数人的生活形态仍然是小而紧密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靠的就是互相帮忙,再加上一点点与外界的以物易物交易。等到城市和王国兴起,人口稠密的城市开始能够养活专业工作者,人们有更多的需求进行产品交换。以物易物凸显出很多局限性,包括很难准确判断商品的价值,交换来的物品自己不一定需要、且不易保存。于是,人类发明了钱的概念。注意,钱只是一种想法上的革新而已。不论任何物品,只要是人类愿意使用、能够有系统地代表其他物品的价值,作为物品或服务交换之用,就可以说是符合了钱的概念。例如,在监狱和战俘营里,常常是用香烟来当作钱;有了计算机之后,大多数的钱只是银行卡或是支付宝里的电子数字而已。“信任”正是所有金钱形式最基本的原料,只有人们相信金钱具有他所标记的价值,金钱才能进行流通和交易。而有印记的硬币能够在众多钱的材料中胜出,是因为他具有两大优点:第一,硬币上直接标记了其价值;第二,硬币上的印记代表着某些政治权力,来维系这种信任。到了现代晚期,全世界已经形成单一的货币区,起初用黄金和白银,后来再转变成少数几种有公信力的货币,如英镑和美元。现代金钱制度具有两项基本原则:万物可换、万众相信。出现了跨国家、跨文化的货币区之后,终于奠定整个亚非世界统一的基础,最后让全球都成了单一经济和政治领域。为什么全世界不约而同的使用黄金作为金钱?中国人、印度人、穆斯林和西班牙人分属不同文化,为什么大家都同样相信黄金有价?为什么不是西班牙人相信黄金,印度人相信贝壳,中国人相信丝绸?这是因为,在贸易连接两个区域的时候,只要是能够运送的货品,就会受到供需力量的影响,让价格达到平衡。假设印度与地中海地区首次开始贸易的时候,黄金对印度人来说一文不值,而在地中海却价值高昂。往来于印度和地中海之间的商人,开始注意到黄金的价差,于是在印度便宜购入黄金,再回到地中海高价出售。于是,印度市场上的黄金需求暴增,价格跟着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在地中海黄金供给大量增加,价格因此下降。不用多久,黄金在印度和地中海的价格就相去无几。正因为地中海人相信黄金有价,印度人也开始跟着相信。就算黄金对印度人来说仍然没有实际用途,光是因为地中海人重视黄金,就足以让印度人跟着重视起来。帝国真的不好吗?农业社会发展成熟后,人类假想的秩序中的一种重要政治秩序就是帝国。作者给出了帝国的定义:帝国必须统治着许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认同和独立的领土。疆域可以灵活调整,而且可以几乎无限扩张。现在人们对帝国的质疑主要来源于两方面:1. 帝国征服许多不同的民族,统治起来一定难有效率;2. 就算能够有效统治,这种做法也不道德,因为帝国正是造成各种毁灭和剥削的邪恶引擎。而事实上,在过去的2500年间,帝国政体其实非常稳定,多半时候要打倒反叛军根本不成问题。帝国之所以会倾覆,通常都是因为有外部侵略或是内部统治精英的内斗。而某个帝国崩溃了,并不代表属民就能独立。反而是每在帝国瓦解或遭到驱逐之后,就会由新的帝国取而代之继续统治。的确,要维系大帝国的统治,通常需要残忍的屠杀和镇压。帝国也不是完全有害无益。帝国四处征服、掠夺财富之后,不只是拿来养活军队、兴建堡垒,同时也赞助了哲学、艺术、司法和公益。现在人类之所以有许多文化成就,常常背后靠的就是剥削战败者。今天大多数人说话、思考和做梦的时候,用的都是过去曾拿刀对着我们祖先的征服者的语言。帝国的扩张使得许多小文化合并到少数大文化,实现了帝国内统一的文字、统一度量衡,而且通常帝国所传播的文化理念很少只来自那一小群的统治精英。例如,清朝统治中国之后,仍然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并没有强制汉人使用满族的文字和文化。事实上,很多帝国的统治思想是“统治全世界,为所有人类福祉而努力”。现代欧洲人以“传播卓越西方文化”的幌子征服了全球,而且他们传播得如此成功,让数十亿人都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全世界的人都开始相信人权和民族自决的原则,也接受了西方的意识形态。毕竟,几乎所有帝国都是建立在鲜血之上,并且通过压制和战争来维持权力。然而,现今的文化又有大多数都是帝国的遗绪。如果帝国从定义上就是个坏东西,那我们又成了什么?随着现代全球化发展今天,世界政治基本上仍是各行其政,但国家的独立性正在迅速消失。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行使真正独立的经济政策,任意发动战争,甚至连国家内政也无法完全独立决定。对于全球市场的阴谋,各个国家也只能逐步开放,逐渐面对全球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干扰,还得面对全球舆论的监督和国际司法的干涉。全球经济、文化的融合,使得我们正在形成一个全球帝国。帝国的循环神真的可以帮我们吗?在金钱和帝国之外,宗教正是第三种让人类统一的力量。宗教的重要性就在于让人类假想的社会秩序有了超人类的合法性。宗教是“一种人类规范及价值观的系统,建立在超人类的秩序之上”,包括两个基本要素:1. 宗教认为世界有一种超人类的秩序,而且并非出于人类的想象;2. 以这种超人类的秩序为基础,宗教会发展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价值观。农业革命最初的宗教意义,只是让动植物从与人类平等的生物,变成了人类的所有物。宗教逐步发展,从泛神论到多神论,最后发展为一神论。多神论与一神论所争辩的矛盾,在于多神论认为主宰世界的最高权力不带有任何私心或偏见,对于人类各种世俗的欲望、担心和忧虑毫不在意。因此,要向这个最高权力祈求战争胜利、健康或下雨,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意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后来,某些多神论者开始对自己信仰的某位神灵越来越虔诚,也慢慢远离了基本的多神论概念,开始相信只有那位神灵是唯一的神,相信他是宇宙的最高权柄。但同一时间,他们还是认为神有私心和偏见,让人类可以和神谈谈条件。于是,在这样形成的一神论宗教里,信徒就能够直接祈求宇宙至高无上的权力来帮忙治病或是打赢一场战争。大多数的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相信的都是神灵或是其他超自然对象。然而,世界宗教史并不只是神的历史。有些新型宗教信仰包括印度的耆那教和佛教,中国的道教和儒教,以及地中海的犬儒主义和享乐主义,共同的特征就是崇拜的并非神?。这些人文主义宗教,重点就是对人的崇拜,或者讲得更明确,是对智人的崇拜。人文主义的基本信念,就是认为智人是独特的、神圣的,从本质上就与其他所有现代动物有所不同。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什么值得买?
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农村问题的制度根源.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征用农地是对农民的第二次...
|&李宏熙&|ID:LEE-HONG-SHI?身心灵&开启创造人生&&&...
爱动画的你,请吃下我这颗安利!!!,
1人生的经历就像铅笔一样,开始很尖,经历的多了也就变得圆滑了,如果承受不了就会断...
平姨说:这样的女人太不近人情,根本不知道关心自己的老公,一天就知道钱钱钱,在这样...
\t\t\t2月1号好吧,二月了,开始掰着指头算着什么时候能回去了,买票开始成为一件重要...
您写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变小了?您的面部表情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丰富?您走路时是不...
200000白山人已关注的公众号 白山在线 ,
点击&上方蓝字&&有刺激视频看,
时光哟,慢点走~且待我,游玩够!,
mysql_connect() [<a h...
不知不觉,我们的假期已经过了一半了,大家假期里都做了些什么呢?让小编我来猜一猜,...
当出现新证据时,更新系统性综述通常会比完全重头开始更加有效,但是关于如何更新尚没...
今年的8月23日,我们将迎来杰森 伯恩在大银幕的归来.这一别便是9年,如今的马特 达蒙...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唯美心情语录",再点击"关注",这样您每天就可...
居民朋友们:您注意到了吗?我们家乡正在发生着"社区之变":天变蓝了,水变清了,景变...为什么说《人类简史》是互联网圣经?--百度百家
为什么说《人类简史》是互联网圣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人类简史》不仅是一本有趣的历史书,更是一本互联网圣经。书中的观点,对于下一代互联网商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上图为《人类简史》作者Yuval Noah Harari)
《人类简史》是一本奇书。之所以是一本奇书,在于它没有按着时间点或历史事件里程碑对人类的历史进行简述,而是自有一套大逻辑来解释人类和人类社会,历史事件只是这个大逻辑的支撑事实而已。
整本《人类简史》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试图让人们明白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而理解幸福和获得幸福的前提,也是《人类简史》的一个主要观点:人类社会是构建于虚构的故事之上,整个人类社会的前提是发达的“讲故事(Story-telling)”能力。
而这恰恰是互联网商业的大逻辑:提升消费者的幸福感,从而购买更多的商品与服务,而前提是讲更好的故事给消费者听!怪不得Facebook扎克伯格把该书收入2015年度推荐。记者采访了作者Yuval Noah Harari,为你解读隐藏在该书中的互联网密码。
“讲故事”的能力
什么是“讲故事”的能力?比如你对一只猩猩说:“把你手里的香蕉给我,因为这个善举,死后你将进入猩猩天堂,那里有取之不尽的香蕉。” 猩猩肯定不会理你,但是人类会。“讲故事”和“相信故事”的能力,是原始部落突破150人上限、展开大规模协作的前提。
相比之下,一个猩猩的部落也就最多能容纳20-30头猩猩,再多就肯定出现混乱而导致部落分化。而猩猩部落的Alpha首领,不是因为体力强大彪悍而获得猩猩们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能领导猩猩间稳定和规模化地合作。
在基因、荷尔蒙、有机体之外,人类社会的另外一条重要主线,这就是意识形态、想象力和讲故事的能力。正因为语言的出现和讲故事能力的提升,人们能够以极其灵活的方式与陌生人进行大规模的协作。“人类的基因演化仍然一如既往慢如蜗牛,但人类的想象力却极速奔驰,建立起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大型合作网络。”最终统治地球的是人类。
今天的互联网就是新一代“大型合作网络”,互联网领袖就是超级“巫师”,他们讲的故事比远古部落里萨满祭司讲的更离谱,但愿意相信的大有人在。对人们来说,“互联网”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对这个神话故事的相信意愿,让彼此陌生的人走到一起,形成了粉丝和社交网络、产生了社交网络行为、创造了庞大的消费力。
Harari说,《人类简史》的一大主题,就是要学会区分“真实世界”与“虚构世界”。而这,其实就是互联网讲故事的前提。
“幸福”是门生意
对于互联网来说,以搜索、电商和网站为主的第一代互联网商业模式主要是打通线上线下信息渠道,而以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为主的第二代互联网商业模式主要是为了连接人与人、人与商业。现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即将发展到第三代,这就是“交付幸福”阶段。
马云在2015年的云栖大会上曾说过,让产品吸引消费者、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冲动,这才是真正的消费经济所在。可以预见在对用户的跑马圈地结束后,互联网企业的主要任务是要提升现有用户的价值、创造消费经济,而重要的手段就是服务体验。
服务体验的背后有一门重要学问叫做“幸福心理学”。如何为用户创造“幸福感”,让用户在获得极大幸福感的基础上完成消费行为,这是未来互联网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竞争点。2015年阿里与湖南台举办的双十一晚会,就是这方面的尝试。在美国还有一家叫做Zappos的垂直鞋类电商,其创始人写了一本《交付幸福》,阐述了“幸福”是生意的观点。
生在以色列的Harari来自普通家庭,父亲是当地军工厂的工程师、母亲在企业从事秘书工作,舅舅、姨妈们则多出身于以色列早期的集体农场(kibbutz)。在14岁、15岁的时候Harari就开始迷恋高深的哲学性思考——“现实世界的本质”,探索通向幸福之路。
Harari认为,幸福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观点、是一种感受,尤其重要的是“幸福”是客观物质条件与主观心理预期之间的关联,这就又回到了“真实世界”(客观物质)与“虚构世界”(主观预期)的区分。比如“公司”到底是一种客观存在,还是一种想象中的存在?区分两个世界需要不断的思维锻炼,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两个世界的并存。
Harari在《人类简史》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隐形的秩序”,也就是通过教育手段让人们在脑海里“想象出来”的世界秩序。而这种由“想象”构建的秩序,塑造了人们的欲望,即主观心理预期。
改变“想象出来的秩序”,就能创造新的幸福。
“全球化想象”时代
要改变想象出来的秩序,光靠改变某一个人脑子里的秩序则没有用,因为这种“想象的秩序”其实是社会化的,是存在于千千万万人们脑子里的共同想象,是人与人之间思想的连接。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想象”的时代。Harari提出,如果站在人类7万年的历史角度上,就能发现看似杂乱无章的人类社会演化,实则有着一个大的方向——趋向大一统。从部落到城市再到帝国,从现代国家到区域经济体再到联合国,时间、货币、宗教、市场、文化等都开始全球趋同。
最早开始利用全球化策略成功的就是欧洲,正因为欧洲国家孜孜以求地全球化扩张,让欧洲在历史上一度成为全球霸主。而全球化趋势自工业革命之后,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全球化企业的出现,极大地连接了人们脑海中“想象的秩序”,最终促成了全球化的想象。“不论美元、人权还是美国,都是存在于数十亿人的共同想象之中,任何一个单独个体并无力撼动。”
“全球化的想象”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有几点重要启示。
首先,要改变“全球化想象”,这势必要做大规模改变,后面必然需要复杂的组织,而协调复杂组织推动改变则需要一套新的“秩序”。因此要重塑或创造新的幸福感就必须要想出另一套新秩序,换句话说就是要“讲新的故事”。
其次,“全球化想象”未必能创造出幸福感。比如大众传媒的出现和广告的全球化,让审美也开始全球趋同,这种审美的全球趋同却造成了全球性幸福感缺失。为什么呢?全球化广告往往展示的是全球最高水准,这极容易造成局部心理落差。而现在出现的很多网红其实都是普通人甚至是丑化形象出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反而增加了大众幸福感。
第三,“想象的社群”能够极大增加人们的幸福感。这是因为工业革命为了规模化产生,而刻意打破了原来的社群与家庭,人们以独立个人的方式更容易适应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但这种基于个体的社会,其实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造成了极大的情感缺失。基于互联网的“想象的社群”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种情感缺失,最终提升个体幸福感。
《人类简史》给互联网企业带来了很多启示,总结最重要的三点就是:讲故事的能力、做好“幸福”这门生意以及利用“全球化想象”创造幸福感。从这三点来看,说《人类简史》是互联网圣经,并不为过。
在采访的最后,Harari说他正在创作下一部新书“History of Tomorrow”,新书的英文版将于年内面世。届时Harari还将怎样刷新互联网界的三观?这非常值得期待。(文/宁川,本文首发钛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云科技时代》微信&微信号:CloudTechTime】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320
阅读:14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国家网信办近日正式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其中对直播平...
李海刚频道
新媒体砖家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文明简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