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精神对中职学生有什么长征精神现实意义论文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与模式思考
我的图书馆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与模式思考
2014年30期
【摘 要】工作中需要知识和技能,更需要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保驾护航。当受众越来越广,其受教育者已渗透进各行各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有力一员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精神教育成为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本文立足本职工作,结合职业学校职业精神教育的现状,提出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途径和模式。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精神教育 现状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8-02   目前,中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到2000万人,他们中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职业精神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加强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水平,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现状   1.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职业道德课教学实效性差。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途径,目前最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课堂的理论灌输,所以,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与职业道德课堂活动的开展密不可分。近年来,随着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各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并在学科建设上加大了教学力度,但是从生和毕业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职业精神认知有限,很多中职实习生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职业精神,存在旷工、迟到、随意跳槽、质量和安全意识差、不能吃苦、缺乏奉献精神等现象。   第二,课本内容空洞,学生学习缺乏动力。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职扩招,各学校入学新生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学生厌学、弃学,整体学风出现偏差,在中需花更多力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现有的德育教材内容空洞、脱离学生实际,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虽然职业精神教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但是职业学校所用的教材普遍脱离生活实际,提出的职业精神目标非常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甚至职业精神案例也“古老久远”。例如,在讲到爱岗敬业时,课本中的案例是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张秉贵“一抓准”。这个案例本身没有问题,但这个五十多年前的案例,对于现在的中职学生而言,实在过于遥远,和现在的生活缺乏交集,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在内外因共同影响的情况下,导致学生对职业道德认识有偏差,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大面积存在学生上课睡觉、私下聊天、玩手机、看小说等现象。   第三,教师重视不够,教学有应付倾向。在学校,普遍存在一个实际情况就是重专业课而轻公共课,往往公共课课时被一再压缩,并且没有任何的教学辅助工具及支持,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全凭任课老师自己想办法、找方子。这直接导致老师教学常常是孤军奋战,不注重更新教学内容,也难以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大部分老师课堂教学依然以理论知识为重点,以讲授为主要方式。“老师在讲台上念,学生在下面读”的现象普遍存在,长期如此,造成当前职业道德课教学举步维艰,不但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久而久之也变得应付了事。   2.进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后突显的问题   第一,随着职业大军进入社会的人越来越多,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呈现出来职业精神缺乏的情况也愈加突显。进入企业唯我为中心,“皇帝”、“公主”病缠身。学生进入企业会以自我的感知为中心,往往不是让自己去适应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而是面对企业制度约束的时候发出自己的抱怨,滋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当出现各种不适应时选择不合作不作为,并极力逃避。我们有一个学生毕业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换了三个厂子,而每次都被企业辞退。原来这名学生每次到厂   子后,当身体不舒服时即选择自我停工在宿舍睡大觉,受到批评教育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还认为企业要求过于严苛,同时还会同管理人员当众理论,煽动其他工人一起对抗。   第二,心理浮躁,自我认知模糊,自我定位不清。当下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因其经验不足,收入待遇同企业同岗位老员工相比较低,而这时,毕业生不是从自身现状找问题、查原因,而是选择跳槽去更高待遇的企业,甚至选择从事非专业性劳动,最终是在不断的跳槽选择中错失工作学习时机,浪费时间,荒废了专业。   第三,缺乏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于劳动、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认知有限;同时,从小衣食无忧,未脱离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缺乏生活的历练,因此,工作中普遍缺乏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遇事斤斤计较,缺乏团队协作和包容精神。此种表现,大大限制了毕业生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成为自我成长的一个巨大障碍;同时,也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 加强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模式   1.专业课教学相互渗透的模式   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不单单是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事情,也是每一门专业课老师的任务和责任。将职业道德的目标和内容分解渗透进其他的教学中,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都是切实可行和非常有必要的。   这一模式强调将职业精神渗透进专业课教学之中,并将其作为最终专业知识考核的重要内容。原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不管什么专业岗位,考取证书都要考核职业精神的相关内容。专业渗透的最大特点是以专业课教学促进学生的职业精神。在与其他职业学校老师交流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将职业精神教育纳入所有各科教学中,更能体现教书育人的理念,培养合格、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纵观世界发达的国家就会发现其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都渗透着职业精神的教育,应成为我们职业教育发展努力的方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制定教学计划开始,认真选择与职业精神相关联的知识作为灌输行业职业精神教育的切入点;在备课和授课时,把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教育统筹安排、三位一体。   2.校企合作互动教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非常有效、最能反映职业教育特点的,使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从生产一线得到机会将职业精神融入生产过程当中,切实体会职业精神的养成对于企业生产和个人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从而为学生职业精神的提高以及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动力。   在校企合作中,要更好提高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1)将学生当一名企业员工,要求企业进行正式管理。对于进步与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违纪和劳动不积极者给予批评和处罚,使学生体会到允许反复犯错,但一旦进入企业劳动,因为犯错具有较大的生产成本,在企业追求实效中,将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从而更主动地养成职业精神习惯。(2)企业与学校在合作过程中,企业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续。所以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应配合学校对学生遵守制度、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工作效率、出勤情况等方面给予综合的评价并反馈给学校,使学校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对学生表现差的方面给予强化,使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同时促进学校的整体培养能力。(3)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成果的检验就是学生在生产一线的表现,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实习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教师应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深入到生产一线,亲自了解学生的生产表现情况,掌握学生的实际动态,对学生的生产生活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生活,促进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3.师生互动的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一般在14、15岁左右,缺乏持久集中的注意力,必须科学设计、合理组织,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生互动使老师融入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互相沟通、交流,互相探讨、启发,互相补充达成共识。这样的互动教学有助于拉近师生的感情,使学生与老师在情感交流过程中,认真对待老师的教学、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组织讨论互动环节,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案例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对于案例让学生充分参与,发表观点,从学生发言中,教师总结出学生认知中的不足并给予有效的补充教育,从而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课堂小游戏也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其实游戏就相当于企业生产实例,要求每一位参与者高度参与和配合,为达到团队的总体目标,每一个成员必须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任务,这一过程就是对学生职业精神基本要求的一种实践和养成。这种寓教于乐的师生互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呆板模式,学生爱参与、老师易考核,更能实现目的,完成教育任务。   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比重越来越重,对于中国产业的发展更是具有重大影响,而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精神养成更是个人职业成功的前提,既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职业活动健康进行的保证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基础。所以,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能够驱动国民经济有力、长效发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韩达敏.中职《职业道德》教学低效归因与对策[J].研究,2012(12)   [2]高军.中职教育职业道德课应向学生生活贴近[N].中国教育报,   [3]孟庆勇、邹丽莉.浅谈德育课如何贯彻“三贴近原则”[J].教学论坛,2011(14)   [4]沈剑光主编.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基于思想政治工作导向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庞远燕〕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弘扬石油精神:光荣传统
  从1935年陕北红军解放延长、接管陕北油矿以来,中国石油工业一直在党的关心指导下发展壮大、走向辉煌。
  爱党爱油、为党为油。石油战线在各个历史阶段,不断在实践中深化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又从实践中提炼总结推广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党建优良传统。这些带有“油味”的光荣传统,有力推动了当时的中心工作,至今仍有着很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新时期,虽然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些光荣传统依然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依然启发着我们加强党建的思路,依然支撑着我们把事业做强做大。
  深化理念·创新机制
  集团公司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党建的认识、对党建规律的把握,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党建工作,形成了关于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工作方法等系列理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知行合一,引导、引领、激励党建工作向前,不断提升中国石油党建科学化水平,始终保持党建工作的先进性。
  关键词
  好作风是领导干部带出来的
  石油会战中形成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好作风,不是命令出来的,而是靠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好作风带出来的。培养队伍好作风,关键是干部带头。有什么样的干部,就能带出什么样的队伍。
  领导心里装着工人
  工人心里装着企业
  具体内涵是企业领导时刻不忘初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职工群众就会与企业休戚与共,全身心投入到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
  “三同时”原则
  做到无论企业资产怎样重组、产权关系怎样变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怎样调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到“三同时”,即组建新单位的同时建立党组织,聘任行政领导的同时任命党组织负责人,明确行政单位隶属关系的同时明确党组织隶属关系,使所有新建、改建、组建的单位都及时建立起党的组织。目前,集团公司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健全率达到100%。
  □延伸阅读
  支部建在队上 设立政治指导员
  1958年3月中旬开始,四川不断传来喜讯,3个构造相继喷出高产油流。刚上任不久的石油部部长余秋里立即赶赴四川,并于4月在四川南充召开了现场会议,正式揭开川中石油会战序幕。
  在会议前后,余秋里对基层进行了广泛调研。会上会下,他最关心的话题,一是四川石油勘探方向,二是如何加强基层建设。其间,结合基层调研情况,他系统地谈了对加强基层建设的看法,提出,钻井队是石油系统的基本生产单位,相当于解放军的连队。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钻井队等基层单位的建设,尤其是需要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他提出,毛主席早就讲过,红军之所以面对艰难困苦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钻井队的建设,我们要学习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每个井队都要建立党支部,设立政治指导员。党支部对钻井队实行统一领导,把各项工作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指导员主要负责钻井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宁肯少打几口井,也要这样做。
  南充会议后,全国石油厂矿的基层生产队(车间)普遍建立了党支部,设立了政治指导员。历史证明,这一决定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有力地推动了历次石油会战。上世纪60年代,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石油工人饿着肚子,坚持大庆石油会战,建成了大庆油田,十年动乱中大庆油田实现稳产高产,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党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示范效应·榜样引领
  一个党员一面红旗,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在历次石油会战中,学先进、树典型、做表率,对各个时期的生产经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新时期,中国石油通过持续选树典型先进,产生了中国石油英模现象;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树立百面红旗,产生了“红旗效应”。示范引领的好传统好做法,有力助推中国石油建设起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队伍,激发起强大的战斗力。
  关键词
  干部来自工人 领导来自基层
  为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大庆石油会战工委强调各级干部一定要懂生产、会管理,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因此,着重从各条战线的标兵、模范中,从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工人中培养、选拨和任用干部。上级领导机关负责干部,多数是从基层的先进标杆单位干部中逐级选拔上来的。后来,这一做法形成了石油战线选拨任用干部的一种制度。
  选树“百面红旗”
  新世纪以来,集团公司命名表彰了物探、钻井、采油、炼油、化工、油品销售等10个方面116个基层建设“百面红旗”单位,发挥了重要示范导向作用,有力促进了基层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铁人典型家谱
  1960年4月,大庆石油会战机关党委报《战报》,开始宣传“铁人”王进喜同志的事迹,举起了“铁人”这面鲜红旗帜。1997年1月,王启民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新时期铁人”荣誉称号。2011年,在建党90周年之际,集团公司党组授予李新民“大庆新铁人”的称号。第三代铁人代表的命名是集团公司典型选树的重大突破,突破点是形成了以铁人名称命名典型的机制,建立了铁人典型家谱。
  □延伸阅读
  抓典型树样板
  选树典型是我们党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一项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也是石油战线长期坚持、用以鼓舞士气和推动生产经营的优良传统。
  早在延长油矿的时候,延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就被授予边区特等劳动模范,成为中国石油工业第一位劳动模范;在玉门油矿时,测井工程师王曰才、炼油厂技师王宝森等人被评为油矿第一批劳动模范,极大激发了职工队伍工作热情。
  大庆会战初期,会战领导小组敏锐抓住了王进喜这个典型。为把典型叫响,营造比学赶帮超气氛,专门召开大庆石油会战誓师大会。余秋里亲自号召大家“向铁人学习,人人争做铁人”。此后,会战工委又推出了“王、马、段、薛、朱”五面红旗,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学铁人、做铁人”活动。此后,会战工委还先后树立了李天照井组、三矿四队、1202钻井队等一大批典型。广大职工争相学习,出现了一旗高举万旗红的局面,对高水平拿下大庆油田起到重要作用。
  新时期,集团公司传承选树典型的优良传统,不断创新丰富形式载体,持续宣传中国石油榜样“好员工”“好干部”“好党员”等系列典型,建立定期表彰与即时表彰相结合的机制,推出了一大批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多次形成引人瞩目的“石油英模现象”。通过选树新时期铁人、大庆新铁人,建立了铁人典型家谱。树立基层党的建设“百面红旗”单位,表彰班组建设“十、百、千”典型等活动,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典型效应。同时,集团公司在各个层面都广泛开展了抓典型、树样板活动。比如在油气上下游产业链条上选树典型,在不同岗位上推出榜样,同时对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基层党支部等给予表彰。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推动了集团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中心工作。
  理论学习·武装头脑
  “两论”起家,“两分法”前进。在中国石油工业前进发展的历程中,广大干部职工不断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利用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战胜困难、取得胜利是开展工作的一项好传统、好做法。新时期,集团公司在党建工作中传承了这一好传统,并通过各种工作将其固化下来,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关键词
  领导干部学习制度
  在各个历史阶段,石油工业战线都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理论素质提升,不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学习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用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开展工作。这一制度在新时期得到坚持和加强。
  “两论”起家
  面对大庆会战期间的各种困难,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组织全体会战队伍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并号召要用“两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工作。通过学习“两论”,会战队伍清除了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影响,解决了会战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有力推动了油田建设。
  此后,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用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开展工作,成为石油战线始终坚持的好做法。
  “两分法”前进
  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全国都在学大庆,那么大庆应该怎么办?怎么看待成绩?靠什么继续前进?为引导干部职工正确看待大庆会战取得的成绩,会战工委再次提出“前进依靠‘两分法’”。
  “两分法”就是毛主席的“一分为二”思想,采取辩证的态度,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差距。成绩越大,形势越好,越要一分为二。只看成绩、只看好的一面,就会思想上骄傲自满,成绩就会变成包袱,大好形势也会向反面转化。
  “两分法”使大庆人在不断经受成绩和挫折、顺境和逆境的考验,胜不骄、败不馁,锐意进取,促进了油田的长期持续稳健发展。
  □延伸阅读
  中心学习组
  大庆会战开始以来,各级党组织一直重视抓领导班子的自身学习、作风建设、能力提升。每逢学习日,中心学习组就开展学习活动,按计划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有关的管理科学和业务知识,有时还通过“请上来”或“走下去”的方式向基层同志学习。中心学习组带头学习,对带动职工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新时期以来,集团公司对班子学习要求更加明确,要求认真抓好领导干部中心组学习“三个落实”和科学理论学习“六个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坚决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一致,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丰富载体·融入中心
  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创新党建理论,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中心工作;不断强化融入机制,传承创新三基工作;不断丰富形式载体,实现党建与生产无缝衔接。这些都有力推动了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创新、和谐稳定,真正发挥了党建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
  蹲点包队
  指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坚持深入基层蹲点调查,通过“解剖麻雀”,以“点”带“面”解决问题的一种工作方法。从石油会战开始,各级领导干部每年都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抽出一定的时间蹲在基层单位,实行包队抓点。这个方法既有利于加强机关建设,又有利于加强基层建设,是管理好企业的有效方法。
  现场办公
  企业领导干部或领导机关工作人员到现场,就地解决具体问题。这是大庆石油会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领导工作作风,也是改进机关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办法。新时期,集团公司从党组到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都传承了现场办公的好传统,有力推动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岗位责任制
  大庆会战时期,因中一注水站大火而探索总结出的最基本的生产管理制度,就是把全部生产任务和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包括岗位专责制、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设备维修保养制、质量负责制、班组经济核算制、岗位练兵制和安全生产制八大制度。大庆会战工委在全油田推广岗位责任制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基层干部岗位责任制和机关干部、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这一整套岗位责任制,对石油企业的科学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基工作
  在形成岗位责任制基础上,石油战线正式提出加强三基工作,其内涵是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加强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加强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强三基成为石油石化企业几十年积累、培育形成的好传统和好作风,成为夯实管理基础、推进企业发展的传家宝。新时期,集团公司与时俱进,将三基工作基本内涵丰富为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素质。
  □延伸阅读
  三个面向 五到现场
  1960年大庆石油会战一开始,会战工委便强调,各级领导要“亲临生产第一线指挥生产”“机关工作要面向生产”。在日召开的全油田党员干部大会上,针对当时基层建设工作还不够巩固,机关工作还不深入、不细致,缺乏扎扎实实作风的问题,会战工委提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扎扎实实领导生产。对基层工作,要实行面对面的领导。各级领导机关应当明确主要的任务是把基层建设好,把基层建设好了,就完成了领导工作的基本任务。”
  接着,《战报》发表了题为《大力改进作风是加强基层工作的关键》的社论,提出“领导机关要面向基层,一切工作要从加强基层工作出发,把生产全面管好”。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到1964年就形成了“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工作指导思想。“五到现场”即生产指挥到现场,政治工作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科研设计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
  工人身上有多少泥,干部身上就有多少泥;工人身上有多少汗,干部身上就有多少汗。“三个面向、五到现场”对于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集团公司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先后出台了党组二十条要求、“首问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