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曾引用李清照哪句诗表达自己的辛亥革命秋瑾志向

当前位置: >>
秋瑾诗词与李清照诗词的风格比较
内容摘要:本文是比较了李清照与秋瑾两人诗词创作的不同风格,并试图从二者所处时代、家庭出身、生活环境和人生阅历方面出发探寻二人诗词风格不同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资质聪颖 多才多艺 女作家女词人 秋瑾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她不仅是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
阅读技巧: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内容摘要:本文是比较了李清照与秋瑾两人诗词创作的不同风格,并试图从二者所处时代、家庭出身、生活环境和人生阅历方面出发探寻二人诗词风格不同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资质聪颖 多才多艺 女作家女词人
秋瑾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她不仅是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英雄和女革命家,她还是一位有才华的女诗人。她的创作在近代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就象我国宋代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她们的生活和创作都是分为了前后两期。虽然看似有些许相似,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其创作的风格还是大有不同的。
李清照在创作上,生动的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经历。在生命早期,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所以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离愁别绪,不乏风韵优美之作。如《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随着丈夫的出任,夫妻暂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于是弹奏出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忧怨的望夫词,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她晚年作品中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通过描写深秋黄昏的景色及感受,委婉曲折的表现了词人的国破家亡,夫死独守,饱经忧患和离乱生活的哀愁。李清照的诗词,不仅仅写个人情感,也关注国家兴亡。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谓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从中我们看出词人忧患余生的孤寂心情,流露出对故国的眷念不忘和国运盛衰之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现了诗人激昂慷慨,气壮词雄的爱国精神。
秋瑾从小读书很多,崇敬历代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她和李清照不同的是她的婚姻不幸,常有&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谢道韫》)&知己不逢归俗子,终身长恨咽深闺&(《精卫石》)之叹。她前期作品,也多为咏花明志,思亲述怀之作,秋瑾在她前期词作品中,还明显看出受李清照影响,秋瑾词《菩萨蛮 堪怜一片帘前月》有&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李清照词中就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两处闲愁。&秋瑾词的《金缕曲 凄唱阳关叠》:&月满西楼谁伴我&,李清照词就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李清照前期词的语言风格是清新自然,喜运用口语,所谓&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秋瑾词的语言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象上文中的〈相见欢〉,还有&陈瓜果,无限心事,背人偷诉。&(《玉交枝 金针度》),&忆到今宵人已去,谁伴我,数更筹。&(〈唐多令 肠断雨声秋〉)&清香暗度,知庭角梅开,寻时怕误。&(《 齐天乐 朔风萧瑟》)语言极浅显易懂,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寓风韵于字里,见清新于行间,极富生活气息。1903年秋瑾进京后,阅读新书报,思想日趋先进,益感家庭如囚笼,无可忍耐。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需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鹧鸪天》)
秋瑾后期的诗词由于所处朝代的影响,气势宏伟,风格雄浑。读她的诗词可以明显地感到一种奋发飞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激情的英雄主义精神。她为了民族的解放临难不苟、从容就义,正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是中国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虽然秋瑾也受李词的影响,但就其作品思想内容的主导方面而言,它们是叛逆女性的心声,反映了一位先觉者克尽国民天职的责任感。秋瑾前半生受生活视野和范围的限制;其诗词创作在艺术上缺乏独创性,她后期的诗词中,写得悲叹淋漓,慷慨激昂,闪烁着绚丽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不论思想性或是艺术性都比前期的诗词要高得多。正是后期的这些壮丽的诗篇,奠定了秋瑾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第一中学;中国政通)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秋瑾诗词与李清照诗词的风格比较相关推荐
------分隔线----------------------------
微信号 biyelunwen李清照、秋瑾诗歌意象比较;作为封建社会大家闺秀的李清照和秋瑾,她们有很多相;一、李清照、秋瑾诗歌相同意象分析;1.花;我国文人自古就有以香草美人自况的传统,李清照也不;秋瑾也有大量以各种花为意象的作品,她也并非单纯地;
李清照、秋瑾诗歌意象比较
作为封建社会大家闺秀的李清照和秋瑾,她们有很多相同的创作意象,如花、酒、秋、愁、忧等。但处于新旧时代交替时期又具有独特思想性格和人生目标的秋瑾,以一个革命家、诗人的身份,在选择创作意象上迥别于李清照,她后期的意象主要有宝刀、宝剑、风雷等,以昂扬的斗志和报效祖国的决心而富于英雄豪迈之气。其诗作在借物抒怀的同时,把牺牲自我、为国捐躯的豪情也融汇其中,不像李清照大多选择能够寄托一己愁思的物象。
一、李清照、秋瑾诗歌相同意象分析
我国文人自古就有以香草美人自况的传统,李清照也不例外。她流传下来的词作,很多以各种花为意象。这些形态各异、风姿绰约的花,负载着词人的沧桑人生和情感历程。各色花中,当以梅花为最。如《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表现梅花傲世不群,独占春首之品性。词人多不写梅花之态,而常以梅花所引起的人心波动为主,立意构思标新立异,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以梅雅洁、清幽、孤傲之品格和作者的高洁人格相衬,表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菊花描写更有特色。“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通篇不着”菊”字,菊花人格却卓然而立。
秋瑾也有大量以各种花为意象的作品,她也并非单纯地歌咏花草,而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和李清照一样,与花同心,其人品由花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李清照、秋瑾诗歌意象比较97等内容。 
 (李清照《声声慢》意象赏析) 婉约之词宗――李清照 悲哉秋之为气也――欧阳修《秋声赋》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  从诗歌中品读秋瑾的巾帼精神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从诗歌中品读秋瑾的巾帼...秋瑾1905年入读和退学东... 暂无评价 9页 ¥3.00 李清照、秋瑾诗歌意象比...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哀 鸿象征流离失所的百姓,...无论是秋瑾诗中的“秋风秋雨愁煞人” , 还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  这个时期的进步 作家章炳麟、秋瑾、柳亚子等,他们的诗多似号召战斗的豪言壮语,接...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 王泽龙 内容提要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  《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诗词中的“意象”,为进一步学习诗歌...――李清照 ☆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2、齐读全词后,引导学生在...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懂得...我国着名女诗人秋瑾诗中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  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1 课时。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 哉...  高考三轮复习回归教材之玩转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声声慢》意象赏析) 婉约之词宗――李清照 悲哉秋之为气也――欧阳修《秋声赋》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风急...  7.(1)我国第一个女诗人是:( ) A、李清照 B、秋瑾 C、蔡琰 (2)我国第...1.从诗的意象(诗人意中之象)创造 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志向 铭记革命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