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16岁想学空军飞行员报考条件怎么样报考

【人物】17岁学生成中国最小飞行员,最难考的不是开飞机_科通社_传送门
【人物】17岁学生成中国最小飞行员,最难考的不是开飞机
点击上方“科通社”可以订阅哦!  “30年前,会开汽车就是掌握了一门技术,现在学飞行驾照也一样。”  只要教育得法,十几岁的少年一样能冲上云霄。冲上云霄  文/记者 程莉  还有不到三个月就高考了,大多数高三的学生都前途未卜,为高考做着最后的冲刺。但北京市五十七中的松雨鑫和王一丁两位同学似乎没有这么茫然,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他们将进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民航大学或山东滨州飞行学院其中之一继续学习开飞机。因为去年,刚满17岁的他们,经过两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累计长达41小时的上机飞行,顺利通过了“单发陆地私用驾驶员执照考试”,拿到了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民用航空器驾驶员执照”,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飞行员。王一丁(右)和松雨鑫(左)拿到单发陆地私用驾驶员执照课程培训结业证明。  体检,胖瘦很重要  2012年北京五十七中与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共同合作开设“飞行员早期培养高中实验班”,飞行实验班的学生经过3年的系统学习与培养后,完成高中规定课程,高考合格,将输送到空军航空大学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专业院校继续深造。截止到2015年3月飞行员实验班共有15名同学取得了专业的飞行执照,另外还有22名同学通过了飞行员理论考试,正在学飞当中。王一丁和松雨鑫就是第一届飞行员实验班的学生。  松雨鑫说:“我从小就梦想开飞机,我家有很多飞机模型。中考前我妈看见宣传,我觉得挺好的,就报名过来面试,没想到就过了。”王一丁瘦瘦的,比松雨鑫更腼腆些,说:“要先按照民航的标准体检,很多人都是体检没有过。”当时报名的现场可谓火爆,一共有300多人报名,但最终留在五十七中的只有30人。而到现在,王一丁和松雨鑫这届通过层层选拔、考试拿到驾照的只有5个人,王一丁和松雨鑫是全班第一批拿到驾照的。  和汽车驾照分A照、B照、C照一样,我国内地飞机驾驶执照也分三个类别,一是航线运输驾驶执照,持有人可以担任客运飞机机长;二是商用飞机驾照,持有人可以担任小型喷气机机长和客运飞机副驾驶;三是私用飞机驾照,此种驾照的持有人只能进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飞行。依据相关规定,中国公民16岁可以拿飞行学员执照,17岁可以拿私用飞行驾照。王一丁和松雨鑫拿到的就是第三种,将来进入大学后,将继续学习、考取航线运输驾驶执照。  但对于现在还未满18岁的松雨鑫来说,最大的苦恼竟然是体重。因为根据相关规定,每年必须进行一次身体年审,身体质量指数BMI应在18-24范围内,而正在长身体外表看起来也不胖的松雨鑫的BMI平时卡在25,险些因为体重过不了关。说到这个,松雨鑫害羞地笑了,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体检前拼命减肥呗。”  理论,真的需要死记硬背  考取飞行私照需要过三关:体检、理论考试和飞行实践,其中最难考的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飞行实践,而是飞行理论。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完成对厦航B737机队飞行员的理论考试  “高一学理论,两本这么厚的书。” 松雨鑫比画着,王一丁补充说:“还有一本题库,理论是最难考过的。”理论包括天气、导航、电台使用、飞行原理、飞机构造、空管、法规等多项内容,有一些飞行细节需要周密计算,松雨鑫和王一丁两个高中生还有很多原理没学过呢。“每周二选修课的时候教官过来学校上课,不懂的就赶紧问教官。”王一丁说,“我一开始没有重视理论考试,结果考试前每天背8个小时狂背了三天。”  “理论里最最难的部分是法规,比如两个飞机相遇哪个飞机该往哪个方向躲打什么灯,就是干背,没辙。光法规就有一千多道,全部加起来得有?” 松雨鑫说到这里,和王一丁掰着指头算了算,说:“得有四千多道吧。”  理论考试采用计算机答题,80道题110分钟,提交上去,考试成绩立即就出来了。百分制,正常飞机类私照要80分以上。松雨鑫和王一丁都考了80多分。别看分数刚过线,根据“过来人”经验,考50分左右比较容易,考70分需要加把劲儿,考80分要下苦功,而即使把考试题库里不定期更新的试题倒背如流,也最多考90分左右。那一届只有松雨鑫和王一丁通过了理论考试。三个月考一次,两个孩子的同学至今还有没通过的。  不过,“等我们上了大学,还要重新考理论。”两个孩子补充说。  实践痛苦,但飞行的感觉无与伦比  通过了理论考试,就可以进行飞行训练了,训练项目主要包括目视起落、仪表起落训练、空域训练、航行和转场训练等。回忆起第一次教官带着体验飞行的感觉,两个孩子都笑着说:“挺爽的。”王一丁说:“和想象的不一样,因为飞机会很容易受到气流影响。第一次训练比较紧张,训练多了慢慢就不紧张了。”  两个孩子第一次亲自驾驶飞机是2014年初,虽然教官就坐在旁边,松雨鑫叹口气说:“心情真是紧张。有一次碰见大气流,飞机上上下下的,高度能突然下降200英尺。还有一次飞机向左边拐弯的时候,一阵大风突然刮过来,我赶紧回杆,飞机差点翻了。后来这种情况碰见的多了,就见怪不怪了。”而令张一丁最难忘的经历是飞大坡度跃升,因为有重力加速度,飞机突然起飞会把人往下压,相当于三个自己压在身上,接着往前推杆血液就会往上冲,这样来回做了几个大坡度跃升再加几个360度盘旋,下了飞机后张一丁彻底吃不下饭了。此外,夏天难耐的高温也是很大的挑战,炎炎夏日机舱里的温度能达到40℃左右,一进机舱就像进了桑拿房。不过,两个孩子笑着说:“高温还能忍,正在空中飞行训练的时候想上厕所是最麻烦的事情。”天津滨海窦庄通用机场  飞行训练基地在天津滨海窦庄通用机场,距离北京有两个多小时车程,每周五放学后或者周六早上5点半,家长就带着学飞行的孩子们从北京出发赶往天津窦庄机场。“因为早上天气最好,到中午十一二点的时候就开始有乱流了,特别颠,不适合训练。”孩子们说,“其实最辛苦的是家长,我们还能在车上睡觉,家长还得夜里开车。”  不过,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两个孩子都坦言比别的同学领先了一步,至少考大学比较方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松雨鑫说的:“飞行的感觉特别好!”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指出:“30年前,会开汽车就是掌握了一门技术,可以靠它求职,现在学飞行驾照也一样,走在别人前面先掌握这门技术,未来求职的时候必然有优势。”据了解,随着低空飞行的开放,私人飞机、空中救援、农用飞机等数量都将大幅增加。根据国家民航局预测,低空领域开放后,未来5至10年,中国通用飞机数量年增长率将达30%。有统计显示,我国低空飞机的市场需求约为1万架,而目前市场保有量不足10%。另外,在高空飞行领域,近几年我国将增加4700架大飞机。到今年,飞行员人才缺口将多达1.8万,飞行技术人员已经成为就业市场最紧缺的人才。  Tips: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于2003年开设飞行模拟选修课,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和早期航空教育的普及,是北京市最早在学校内开展模拟飞行活动的学校。每学期参与模拟飞行课程活动的学生达几百人,为学生实现航天航空梦想奠定了基础。2006年该校的周彦博同学成为新中国首位驾驶飞机飞上蓝天的中学生。在全国模拟飞行比赛中该校学生多次夺得金牌。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飞行员早培计划  基于以上背景,日在经过准备、申报、答辩等环节,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申报“北京市飞行员早期培养高中实验班”获得北京市的批准,成为北京市仅有的两所培养飞行员的普通高中学校之一,从此该校开始与民航局中国私用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China)合作,建立飞行员早期培养实验班,为具有飞行特长、爱好、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平台,进行飞行人员后备力量的培养。  (本文由《科技生活》周刊采编制作,编辑/吕择,版权作品,谢绝转载。合作联系微信:科通社)关注“科通社”微信账号点击标题查看近期热文  》   科学通讯社(科通社 scipress)掌握更多科学资讯;参与更多精彩活动;科通社,用科学解读生活。长按下面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主办:北京科技报社|北科传媒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科通社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科通社 最新文章
科通社 热门文章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航天员陈冬如何走上航天路的?住在东莞的母亲和哥哥回忆陈冬往事
“曾经是学霸 报考飞行员差点被刷下”
&&&&南都记者&刘媚&摄
&&&&神舟十一号&&&&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陈冬是河南洛阳人,但其实他与东莞也有着不解之缘。&&&&陈冬的母亲和哥哥已在东莞工作生活多年,昨日他们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讲述了一个航天员的炼就史。从小时候被当作闺女抚养,到学校里的“孩子王”,再到成绩优异入选飞行员,陈冬一路走来与家人聚少离多。最终,他经过6年历练,圆了自己的“飞天梦”。&&&&陈妈妈一夜没睡&两次起床开电视&&&&昨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早在7点,航天员陈冬的妈妈和哥哥一家就都已聚集在东莞的家中,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神舟飞天的直播。&&&&陈冬的哥哥陈波是东莞同济光华医院体检科主任,在东莞工作生活已有11年了,母亲黄焱随大儿子一起生活。昨天一家人特地请假,来为陈冬的出征之旅鼓气加油。“我也是昨天才知道陈冬要执行这次任务。”&&&&陈妈妈患哮喘病有好多年了,前几天又发作了。“昨天更是一晚上没怎么睡,凌晨4点起床看了下电视,转了一下,回去躺下了,6点多又起来开电视。”陈波知道,妈妈这是紧张担心。&&&&早上7点,陈波一家人就开始盯着电视机,“妻子坐在妈妈旁边,妈妈一句话也不说,手心全是汗,直到宣布发射成功才放松了一点。”陈波说,现在家人还担心两天后的对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我们一家人都希望弟弟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归来。”&&&&从小当闺女养&上学后成“孩子王”&&&&不过,在陈妈妈黄焱看来,陈冬这样一位胆识过人的飞行员,曾经也是个秀气如女孩的娃娃。&&&&陈家有本旧相册,从旧照片中可以看到,小时候的陈冬五官秀气,留着齐耳短发,十分文静。&&&&“因为老大是儿子(指哥哥陈波),生老二的时候,就特别想要个闺女。准备了一大堆女孩穿的粉色小衣服,哪知道第二胎还是个男孩(指陈冬)。”陈妈妈笑着回忆,“小时候,我们就一直把陈冬当女孩养,他长得也秀气,给他扎两个小辫,再穿上女生的衣服,外人都以为是女孩。”&&&&不过,陈妈妈和陈波都没想到,一进学校陈冬立马变了样。“弟弟比我小4岁,小时候特爱跟着我后面玩。但上学之后就认真起来,学习也特别好。”陈波记得,弟弟从小学到中学都是班长,在同学中也很有号召力,俨然就是一个“孩子王”。&&&&陈冬当年的体育老师马俭回忆说,上中学时,班里同学都听陈冬的话,那时候陈冬还是校足球队队长,去外面踢比赛都是陈冬负责组织。&&&&教过陈冬3年物理的张钦老师在接受采访时也说,陈冬当年就是个爱钻研、好问好学的“学霸”,“有一次陈冬跑来问我,失重是啥感觉?当时我说,就是失去重力的作用,人漂浮起来,具体什么感觉只有到太空才能体会”。没想到,多年后,陈冬终于能真正体会一把失重了。&&&&报考飞行员因视力差点被刷下&&&&“这次‘飞天’真的不容易,这个梦在他心里已经种下了好多年。”黄焱回忆说,小时候陈冬的成绩一直好,从来没有让家里人操心,“问他长大想做什么,刚开始他说想做老师,后来上初中了,突然对星星和飞行特别感兴趣了,就说要当飞行员。”&&&&陈妈妈心想飞行员可不好当,她鼓励儿子,“当飞行员不仅要学习好,还要身体好,品行好,从那之后,他确实更加努力了。”&&&&1996年,正在读高三的陈冬回家后突然宣布了一个消息,“我想考飞行员,已经报考了长春飞行学院。”&&&&飞行员招录严格,陈冬差点与梦想失之交臂。飞行员要过三关,陈冬经过了初试、复试,第三次在济南体检,说视力出了点问题,“飞行员对视力要求比较高,最低是1.0,当时陈冬体检的视力是1.2和0.9,其中一只眼睛差了0.1”。&&&&黄焱说,本来家里都以为陈冬被刷下来了,高考结束后,学校说陈冬的档案已经被飞行学院提走了。原来是陈冬的文化成绩帮了忙。黄焱说,当时陈冬高考考了600多分,这引起了招录人员注意,“毕竟身体素质达标,成绩又比较优秀的不多,最后特招补录了陈冬”。&&&&黄焱还记得,后来复查时陈冬的视力又达标了,“其实是因为高考期间集中复习,视力出了一点点误差”。&&&&为保密与亲友基本没联系&&&&1997年8月,陈冬入伍,在浙江嘉兴服役,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2010年5月,陈冬被选拔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从嘉兴去了北京,并和妻子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为了圆“飞天梦”,在过去6年时间里,陈冬与家人聚少离多。陈冬的父母都是原洛阳铜加工厂的职工,退休后,父亲、母亲分别前往北京、东莞帮两个儿子带孩子。&&&&黄焱说,平日里,陈冬非常忙,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晚上6点多回来,9点多就走了,“有时候碰到封闭式训练,可能几个月都不能回家,我们母子都4年没见了,他们兄弟二人也是7年多没见了,只能偶尔通通电话”。&&&&由于涉及航天事业,为了保密,亲戚、朋友与陈冬基本都没了联系。&&&&2012年,陈冬的中学班主任姚志强甚至还在报纸上登载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找陈冬。“班主任特别喜欢陈冬,毕竟当了6年的班长,多年失去联系,班主任就特别担心。”陈波说,直到16日,弟弟才给班主任去了一个电话,报了平安。&&&&想去北京迎接儿子&照张全家福&&&&昨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的消息直播后,陈冬洛阳家中顿时沸腾了。“一大早上,就有好多亲朋好友过去家里了,还给我打来了电话。”黄焱说,一些邻居还半开玩笑埋怨,“这么大的好事儿,为啥不早说”。&&&&“其实,弟弟此次能够出征,我们也是16日才有确切消息。”陈波说,16日上午,弟弟出行前打来了电话,特备叮嘱让他照顾好爸爸妈妈。&&&&此次,航天员需要在太空生活33天来完成任务,黄焱也做好了打算,“儿子回来的时候,我们要去北京迎接他”。&&&&“这么多年,我们一家都聚少离多,连张全家福都没有。”黄焱和陈波都表达了家人的共同愿望,“希望此次北京之行,能够照张全家福,一家人也可以好好聚聚”。&&&&采写:南都记者&肖佩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航女飞行员报考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