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联赛传奇球员卡足球职业联赛踢过球的日本球员一共有几位?分别叫什么?

求问历史中国足球世界排名有超过日本过呢?_中国足球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89,673贴子:
求问历史中国足球世界排名有超过日本过呢?
1994年中球职业联赛拉开大幕,而中国的世界年终排名也上升到第40,日本位居第36,这也是中国在世界排名榜上距离日本最近的一次。1995-97连续三年,日本的年终排名分别为第31、21、14、而中国则位居第66、76和55,后,位居第37位,这是国足最高世界排名,而此时日本的世界排名是第20。从99-01连续三年中国分别位居第88、75、54位,日本分别排在第57、38、34名。02年首次入围世界杯的中国年终排名第63,而在世界杯小组出线的日本位居第22。03年中国年终排名滑落到第86,日本第29,而04年当国足上升到第54,日本的排名上升到第17。05年国足第72,日本第15,而从这之后国足的年终排名一直都在80开外,08年更是跌至第100,这一年日本第35。这是我看到的新闻,说94年是历史上最接近日本的一次。94年以前谁知道啊?
上次还是十年前吧
我就不信了
全日本高中生联赛就有这...
@雨地方 @豆儿憨 还放任...
快充神器魅蓝 5s 火热预约中!魅族吧狂送30万周边礼品,点击即有份!
中国好像排过37 - -
你看。日本现在领先韩国好多吧 但日本这样的队。碰到韩国。。10场
7输 你信吗
我记得不知道在哪里看的一开始的时候虐日本完全不是问题 完全不把日本放在眼里的 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儿了
起码实力上来说感觉这两队是半斤八两,两队踢球风格不一样。我知道的最近一次交手是半决赛日本赢了次然后进决赛拿了冠军。
在另一吧问了才知道这个排名是93年开始的,所以世界排名上来说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高于日本过。唉,绝望啊
日本赢韩国???别开玩笑 我告诉你。韩国碰日本。日本绝对触的。 韩国的球队风格。,能刻死日本 你查查交手记录我不是夏说的。
日本排名13又如何日本敢说一定打的过,,,,,,,威尔士,,、、、、、、、、、、、、、、、等等等等?
没开玩笑啊,你没看最近一届的么?日本拿了第4次冠军,其中半决赛就是赢的韩国。
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一个厂队都能赢日本选拔队
点我0元领取你的快充神器!
没说一定能赢啊,排名只是实力的一种体现而已。毕竟实力高点的,胜率总归是大一些的
球盲,排名世界第一,敢说一定能赢?
那日本赢的也费尽。 韩国应该可以3;1日本 综合的化。日本身体素质不行。足球还是踢的身体素质 但日本为什么厉害。日本单兵肯定不行的。日本靠的战术,素养!
你没看吗?还别开玩笑。日本球风被韩克是事实,玩命的拼抢和强硬的球风可以有效限制的技术和中场传导。但现在随着日本越来越多留洋球员的出现,日本队的身体对抗也在加强。韩国对日本的优势已经不明显了。上日本连克以身体素质和作风凶悍著称的韩国和澳大利亚已经足以说明问题。别老拿历史说事。
你眼瞎了?我有说一定赢了?我就说排名高的实力高一些,胜率肯定是要高一些的。有错?
15年前看球的时候,你妈还没怀你呢,懂?足黑的意思是,日本排名13,就有13的实力唉,小朋友真让我失望
85年至九十年代前期,中国队对基本上是占据压倒优势的,这个老球迷都应该有印象。。。当时的中国队对上,基本上赢2个球是经常遇到的,当时的日本队还没有现在这种比较先进的打法,从原则上来说,还是处于学习当年的传统强队中国队的(在当时的年代,国际交流赛比较少,别说是欧洲和南美强队,就算是和西亚国家交锋,机会也不多,所以更多的比赛都是在内部举行,而当年在东南亚,中国队是公认的传统强队,基本上除了韩国外,就应该算是中国队最强了)。 落后于日本,基本上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大力开展后开始的(J联赛基本上和当年的联赛差不多开始的,当年还叫中甲,不叫),也可以这么说,中国队输掉的,其实是联赛的水平,而不仅仅是国家队这么简单。。。
单兵我不会选择日本球员。 日本球员身体素质技术,。不是最好的 他们赢的是战术。
足球讲多了没用。还是讲身体素质的
当技术能力到达一定境界以后,身体素质就是浮云,详情请参考巴萨前场的一堆矮个。
最终讲究的是战术 技术,,,在欧洲平均身高最矮的一只队。看把那些队遛成什么样??球都碰不到,你身体再强有什么用?? 日本也说明这一点
17楼应该是中后期中国还是强于日本
别忘啦那支97最强
他们几乎没输过日本
世预赛也赢啦
不过最后被翻盘
当时亚洲 韩最牛
日在中之后
当时的也强国日联赛
要知道当时有很多优秀球员 与打12万人看
不过之后国足衰落 02年有点运气
若是97年进世界杯
怕是能小组出线唉
什么?初中一群160的身高100斤 技术好的球员
能赢一群成年人不及时没踢过球的?
足球讲的是身体素质第一。。。技术是升华
我就说排名高的实力高一些,胜率肯定是要高一些的。
这些话是球盲才能说出来的吧? 假如不小心韩国也拿了几座奖杯 积分排世界第十名 不说了
第一次听这种说法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上不去的原因。是,我们身体是比日本强,为什么他们夺得亚洲冠军,他们的女足已经登上世界之巅,我们在哪?中国球员不知道不仅靠身体来踢,还要靠脑子。中国足球从来不缺身体素质过硬的,但中国足球似乎从没出过一个真正称得上中场核心的球员。加强战术素养的培养才是中国足球要解决的大问题。当然,身体素质对日本这样的球队是一个瓶颈,这也是为什么无法在世界赛场走的更远的原因(不过,日本足球的人才培养,正在一点点弥补他们身体上的不足)另外,你说单兵,我想说的是单兵现在恐怕也是日本强。,半程最佳球员,不用说什么吧,,在欧冠上有上佳表现,,中场主力,,在。。。越来越多日本球员留洋获得成功(最近,又签下一名日本18岁天才)而反观韩国,真正成功的无非就是,(都在慢慢老去),年轻的也就和算是在国外打得不错。
答案显然是能
呵呵。。。。肯本不可能。你认为今天老挝输在技术上了吗? 你认为日本女足可以赢朝鲜男足吗?
已经赢了,谢谢我已经说了日本在上连克和,你觉得亚洲有球队身体素质比这两支球队好的吗
问题是韩国他去哪里??输给比他排名高的日本,世界杯?和日本一样输给两圭,杯不是那么好拿的。赛前信誓旦旦的说拿亚洲杯,结果还不是倒在半决赛。你以为排名有这么好提升啊?
简直是大,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今年的国足,因为热身赛1比5输给泰国青年军引发了一系列的肥皂剧,最终凭借在东亚杯上的出色表现给出了一个让人五味杂陈的结局。在此期间,围绕国足的种种批判、赞美不绝于耳,每一种评价似乎看上去都让人感觉到振振有词。一时间,很多人都会疑惑,关于国足,到底是谁错了。
  我今天要写的,就是长久以来对于国足和中国足球认识的一种自我总结,在看完之后,不知道您是否会找到共鸣。
  国足和日韩的差距究竟如何,中国足球和这两个邻居之间,到底是居于怎样的一种定位。
  其实,在职业联赛开展之前,中国球员的技术功底在亚洲范围是首屈一指的。这归功于建国后中国足球从业者对于专业的热爱和钻研。在当时硬件条件极度落后的情况下,硬是为中国足球培养出一批批技术出众的国脚。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足球在中国足球面前其实不值一提,当时的日本足球界曾有过“逢中必败”的说法,日本球员的脚下技术和战术意识无法和中国球员相比。当时在东亚,中国足球最大的对手就是韩国队。
  韩国队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从来就具有一种善于奔跑、体力充沛、意志顽强、打法快速的特点。同时,他们的技术能力也不逊于中国队。这就给中国足球带来了难题。因为当时的中国队除了技术出色之外,在其他几个方面,还真的无法和韩国队对抗,这就是国足在与韩国队交锋中屡屡处于下风的原因。
  这时的国足,应该明确加强的就是技术之外的东西,比如体力、战术意识、比赛中的意志力。但是无论怎样改变,一切的前提就是必须抓住原有的技术和反击特点不能丢。这个时候德国教练施拉普纳来了。
  应该说,从当时的德国选拔教练来华执教并不算错误。因为当时的德国是世界冠军,是技术和战术能力的代表,同时也是意志力顽强的同义词。施拉普纳来中国之后就提出了“豹子精神”,看上去也符合这个特点。
  不过,施大爷最大的问题就是战术意识浅薄,他一味的强调意志品质,选拔身体条件出色的球员,却忽略了中国足球最应该需要的技术和战术环节。这让他能能蒙得了一时,却无法在关键的战役中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所以,导致了中国队丢本逐末,一败涂地。
  选对了需要取经的国家,但是却选错了这个国家的和尚,这是国足在日后的数年间反复出现的错误。
  直到英国人霍顿执教国足之前,除了较好的个人技术,中国足球的战术意识、足球理念其实是相当淡薄和无知的。这有几个例子可以证明。
  仅仅只是一个国际足联的普通讲师,霍顿在给国足队员上完几堂战术理论课之后,却突然得到了所有国脚的认可。国脚们后来反映,在听完了霍顿的讲解之后,他们才第一次明白,442的平行站位是怎么回事,才第一次明白阵型所蕴含的意义。
  可想而知,国脚们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过对于战术意识和足球理念如此深刻的理解。尽管现在看来霍顿当时的水平其实不过尔尔,但是这已经足够征服中国的足球运动员。而这反映出的是当时整个中国足球对于足球理解的大问题,尽管当时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
  另外一个例子,我在和上世纪50年代中国国脚李元魁李老的交谈中,询问过在那个蛮荒的足球年代,中国队踢的什么阵型,李老笑呵呵的说:“还什么阵型,上去就是瞎踢。”
  所以,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即便到了90年代中期,中国足球也缺少明确的战术意识。随着职业联赛的发展以及外教的涌入,这个问题在俱乐部层面逐渐得到了一些改变,但是也并没有形成气候。尤其是国足,缺少能够对症下药的教练来指点迷津。当时的本土教练,无一能够承担起这个任务。尽管霍顿的理论水平非常之高,但是在实战中,霍顿的临场指挥以及战术变化能力低下的问题却暴露无遗。在他执教国奥和国足时,表现出不善变通的固执,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就在这时,“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来了。这似乎是冥冥中的一种天意。
  严格的说,米卢的特点更像是一个“补锅匠”、“应试教师”,他能在预选赛中瞬间拔高你的成绩,但是他却缺少完整的战术体系,这让他在执教俱乐部参加联赛时,会输的一塌糊涂。
  但是对于当时的国足,米卢的确是合适的,并且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而他的这个特点,恰恰造成了郝海东这样见过世面的球员对于他的轻视。
  此时的海东已经接触到了一定的战术理念知识,所以他发现米卢一个人,没有任何助手、青衣小帽的便来执教国足,便产生了极大的疑惑。而米卢来了之后倡导的快乐足球,也让一心渴求足球知识的海东很难理解。所以在各种因素的促使下,海东在《足球之夜》的镜头里公开炮轰了米卢。
  说实话,现在看来,海东的一番话也并不见得有错,米卢的确就是这样特点的教练,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米卢恰恰是最适合国足的一名教练。他能用他独特的执教手法,再结合中国球员的特点,从而发挥出那支国足最大的战斗力。这就已经足够了。
  和当时同时期的日本国足主帅特鲁西埃相比,特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套完善的战术体系,日本国青、国奥、国足的战术打法全部相同,日本足球的发展也走得非常的踏实。
  可以说,米卢抓准了当时国足所面临的一些独有的问题。比如管理官僚化、球员压力大、战术针对性不强、心理素质不佳等。在化解了这些问题的同时,释放了国足应有的战斗力。仅此而已。
  但是,米卢的特点和能力注定无法在这个基础上,让国足再进一步。而这个问题已经被执教日本队的特鲁西埃所洞悉。所以在2002年世界杯之后,特帅就不止一次的发出声明,他能让中国男足更上一个台阶。
  最近,在国足1比5惨败泰国之后,米卢又再次站出来说,最合适国足的其实还是自己,他还打算再次执教国足。
  对此,我只能呵呵两声。不管怎样,对于国足来说,米卢都只是一个历史坐标式的人物,他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不可能再属于现在的这个时代。
  米卢的那支国家队,释放了专业体制时代中国足球最后一批精英的能量。从那之后,中国足球迎来了长达七八年的技术盲区。
  这是因为,在职业化之前,中国球员全部是专业化培养,这也让他们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然而,职业化之后,青训任务被扔给了各支俱乐部,这几乎造成了肉包子打狗的后果。
  原本就抱着各种目的而来的俱乐部老板们,是不可能把心思放在青训上的。而职业化之后各种猫腻的横行,也让原本清澈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崩塌。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遭到了毁灭性的的破坏,拔尖的球员大大减少,一批批技术能力不伦不类的球员反倒是比比皆是。
  所以,随着老一代专业球员的老去,以及新生代的断层,这个时候的国足也基本丧失了以往印象中技术出众的特点,虽然战术意识比以往要有所提高,但是整体打法却来到了一个迷茫期,无论是荷兰教练阿里汉,还是本土主帅朱广沪,我们都很难看到他们给国足制定了何种体系。更多的还是徘徊在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面。
  而到了名气大于能力的杜伊时代,国足更是陷入了全面内斗的层面。此时此刻,中国足球历经多年来的弊端全部爆发。而所谓战术意识、足球理念早已被放到了次要的层面。中国足球遭遇了意料之中的最低谷,再次在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中便折戟沉沙。
  不过,虽然那是一个空前混乱的时代,但是无数的历史证明,不管所经历的阶段有多么无助,在这其间,总有一些正能量的元素在默默生长。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从而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而他们也将成为中国足球重新崛起的栋梁。
  即便是技术能力普遍下降的时期,即便是踢球的孩子大大减少的时期,一批专注于自己业务的球员仍然具备了相当的能力。与此同时,一直关心世界足球发展潮流,潜心专研业务的年轻一代教练员,也在厚积薄发。他们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高洪波。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再艰难的环境也能生长。
  历史证明,在危急时刻,出来收拾残局的往往是一些此前并不被重视、一直在默默积蓄力量的非凡人物。
  就在外界对于中国足球一片哀叹之时,高洪波在2009年临危受命接过了国足帅印。而在上任之后,他马上就为国足制定了地面流的技术路线,提拔了一批技术意识出众的草根球员,4231的战术体系开始建立起来,国足第一次走上了正轨。
  4231,不夸张的说,在高洪波为国足制定这个阵型之前,4231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来自欧洲足球的阵型,即便是中超,也几乎很难见到哪支球队坚定的使用过这个阵型。国足,第一次在阵型打法上和欧洲足球实现了接轨。
  很多人一直在疑惑一个问题,那就是国足到底该遵循什么风格。其实,如果你了解世界足球发展趋势,你会发现,无论哪种风格,最终足球的本质其实就是让皮球留在地面上,技术流的足球打法其实是任何一种足球风格的基础。在职业化开始之前以及职业化最初的一段时期,中国足球走的就是技术流。只不过,在后面的发展中,中国足球越来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在这里,我还要纠正一个长久以来的存在于球迷和媒体脑海中的错误观念。那就是,国家队的成绩一定是和这个国家足球人口多少、足球基础强弱成正比的。
  从长远的概念来说,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当存在时间差的时候,这个概念就是一个虚假概念了。
  目前,从足球人口和足球基础上对比的话,中国肯定是远远不如日韩的。但是无论如何折腾,十几年的职业化,仍然在联赛中出现了一批技术出众的球员。当这些球员被赋予了合适的技战术打法时,他们往往就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而在足球人口众多的日韩两国中,其实真正出色的球员也没有大批量的涌现出来。虽然在整体层面依然保持对中国足球的优势,但是日韩两国的国足也在最近这几年陷入到了一个瓶颈期,技战术思路出现了摇摆,在国际大赛中的成绩并没有实现真正突破。而这,恰恰是中国足球最好的追赶时机。
  所以,当国家队碰撞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现有国脚的能力和对手不相上下,真正的差距在于战术意识、战术素养、战术打法和意志品质。所以,当高洪波给国足指明了方向之后,我们会发现,国足会在短时间的杯赛中战斗力突升,从而会创造出让人意料之外的佳绩。
  与此同时,中超联赛因为恒大的出现、大手笔的投入也迎来了一个高潮期。高水平外教、高水平外援的到来,让中超联赛的技术含量大大提高了。
  真正的变革是从2010年开始,当长沙金德这样牛皮糖式打法的球队消失、上海申鑫这样的升班马出现之后,中超各队无论是攻势足球,还是防守反击,全面走上了技术流之路。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帕切科执教的北京国安,以及阿里汉蛰伏之后打造的天津泰达、如今里皮执教的广州恒大,各队纷纷呈现赏心悦目的打法让球迷大呼过瘾。中超联赛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
  正是在这段时期,中国球迷开始逐渐增加自己对于足球的理解,以及战术打法的认知。比如,我们开始知道,4231已经成为了世界足坛流行的阵型。我们开始知道,中超也能打三后卫。我们开始知道,中超也能踢出巴萨式的足球。我们开始知道,教练在换人时完全可以不用满三个名额。而如果放在以前,比赛不用完三个换人名额,往往成为教练赛后被指责的理由。
  也正是在2010年,国足在高洪波的指挥下,用流畅的地面配合3比0痛击韩国,夺得东亚四强赛的冠军,并且用出色的表现1比0击败法国队。国足和中超在这一刻,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事情如果就此发展下去,即便国足没有取得巴西世界杯的入场券,但是国足的进步和成绩也能被外界所接受,因为,但凡懂球的人都会知道,国足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如果你不能短时间看清一个事物,那么你就把它放在更大范围的空间来看,你会对于这其中的道理一目了然。
  卡马乔的到来,推翻了这一切。或者可以说,始终不遵循足球规律的傲慢再一次毁掉了国足。
  卡马乔是来自西班牙,但是当卡马乔当球员和教练的时候,西班牙足球还崇尚的是两翼齐飞,边路传中的战术理念。而不出意外,当卡马乔执教国足之后,给国足注入的恰恰是这种落后的打法。他摧毁了国足的新世界,送给了国足一个旧世界。
  卡马乔从来都和巴萨式的传控足球不沾边,所以当他带领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中黯然出局时,高洪波在国足时的助手傅博在教练席上一声叹息,低下了脑袋。此时此刻,相信他的心比谁都痛。
  很多人会很纳闷,以前在中国足球中默默无闻的傅博怎么会走上国足的岗位,甚至在卡马乔下课后临时执教国足,并且在东亚杯中率领国足打出了1胜2平的不败战绩,还显示出了不俗的指挥能力。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该懂得的道理。为什么高洪波会在执教国足之后挑选傅博来做自己的助手,真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吗?没那么简单。
  在一个社会中和一个领域中,有着响亮名气的人物并不一定有着真才实学,他可能只是在靠着所谓的名气来吃饭而已。而我们发现,最终真正能做出成绩的,往往是那些舍弃杂念、专心业务、始终在默默积蓄自己力量的那些人。
  这些人,等待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或许一生都等不来这样的机会。
  所以,高洪波、傅博是幸运的,他们能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念。但是他们又是不幸的,面对着外力对于自己作品的摧毁,却无能为力。只能在一片狼藉之后出来收拾残局。
  但是他们仍然值得所有人尊敬,他们仍然是中国足球未来崛起的栋梁之才。
  在国足以亚军成绩结束东亚杯之后,关于国足的议论再次四起。其中,尤以“国足惯性反弹”、“国足知耻后勇”的论调甚嚣尘上。但真的如此吗?
  在我看来,高洪波和傅博两次的带队成绩完全不同于以往所谓的反弹,他们只是连续两次把国足拨回了正确轨道而已。至于以往的反弹,更多的只是一种虚假的回光返照而已。
  别说国足,世界上无论任何一支强队,在走入歧途之后都会出现各种让人难以理解和原谅的堕落,强大如法兰西,也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爆出了罢训和内讧丑闻,难道责任真的全在这些球员身上吗?
  与之相比,这些年的国足,大部分的时间一直徘徊在歧途上。所以偶尔出现在其他球队身上的乱象,会反反复复出现在中国男足的身上。这才是最悲剧的。
  国足和我们一样,都是人,不是神,只有在合适的条件和环境下,他们才能蓬勃生长、释放能量。而外界有一种“只有惨败一次,才能清醒,早干什么去了”的论调,更是非常的不负责任。
  你不能总是“剪断了我的翅膀,却来怪我不会飞”,这样就有点太过分了。
  不管国足以后如何,我只想说,国足的境遇,很可能就是我们身边每个人的生活。
  仅此而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联赛传奇球员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