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智能硬件创新大赛实验,但多创新点,想投SCI,是痴人说梦吗

你发表第一篇英文 SCI 论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大家第一篇SCI论文是怎样憋出来的...
128 个回答
2008年,一个看起来不算遥远又不算近的年份。我,一个从未发表过一篇英文sci的实验室的博士生。同年级的博士有好几个人已经欢快的在国外的sci期刊上灌水了,而我还一篇没有。这时的我,花了三个月时间把过去四年的成果写了一篇长文,投到一个美国的二流sci杂志上。论文里有一些离经叛道的结果,主流杂志已经据过我一次了。投稿,然后等待,半年后小修(老大们,你们真得那么忙么?),整整一年后被接收。这时候我已经博士毕业了。该论文对我博士毕业已经没有任何帮助了,只是满足了我一个发一篇sci的梦想。昨天,六年过去了,researchgate邮件通知我,我的论文经过他们网站的统计,在该网站上的学者共有30次引用我的论文。有意义么?我不知道,我已经不再从事这个行业,这篇论文就像一个遥远的残梦一样,飘散在风中。如今,看着当年一个个字母码下的论文,我甚至有些错觉,当年那个人写一篇20多页英文论文的人真的是我么?我只能静静的等待它引用次数的上涨,告诉我的孩子,我未来的孙子辈。看,这是你爸爸(你爷爷)写的论文,被引用了多少多少次?这是这个专业一个曾经很nb很nb的存在,这就够了。如果有后来人从中受到启发,做出更nb的东西,我会更加的开心,这就是科研的意义,分享的快乐。我成功的告诉这个世界,这个领域我曾经来过,做得很深,知道大家以前不知道的一点点东西。这就是sci的意义
其实也是非常有趣的经历呢。刚进组的时候完全不懂大涡模拟(LES),只是本科的时候用RANS算过翼型/机翼,以及能在OpenFOAM里面写些模型什么的。来了之后和一个印度师兄合作搞一个RANS/LES混合模型,刚开始真的不太懂,老师也很耐心,师兄也总是教我,基本上上湍流的课之前,湍流模型的基础知识都是师兄告诉我的,所以印度人对待中国人其实还是挺不错的。好像扯远了,反正我来得时候模型已经开发到一半了,也就是LES那部分用smagorinsky model,然后第二步是把LES那部分换成dynamic smagorinsky。期间遇到了一些问题,事情比想象的复杂很多,主要是模型里面的变量互相影响所以实现起来有些困难。当时几个月时间好像都没什么进展,因为DDES目前也只有spalart提出的那一种比较成熟,我们相当于改变路线了,没什么直接可以用的参考文献。所以那时候就是不断看文章,不断尝试改进模型,基本上组会上就是提出一个失败一个。每次都觉得XX方法应该可以用,试了一下不行。暑假回家那段时间光玩了,回来之后重新开始看文章,试其他方法。其实我们一直都知道是有些网格不适合dynamic smagorinsky但是一直没想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后来我看了一篇VLES的文章,用了ad hoc函数去判断网格解析度,然后试了一下感觉可行,就那么搞定了。虽然ad hoc函数用上去之后整个模型不太那么elegent,但是对于模型性能的提升反而比我们预料的好。本来我们预测是动态常数能够适应流场结构,后来发现引入那么一个ad hoc函数能够动态调整RANS/LES 切换的位置,这算是一个惊喜吧。因为模型的初步成果是由印度师兄发在Int. J. Heat and Fluid Flow上面,本来我觉得这一篇也应该发在那上面,后来导师决定去投Phys. Fluids。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调模型,算benchmark算例等等,然后师兄就负责码字。不得不说印度人的英语真是好啊。我们俩就一个一作一个通讯作者,反正导师也只要挂个名。因为模型最初的idea是导师的,相当于站在巨人肩膀上了,两个审稿人都是whole positive然后小修啥的然后就过了。昨天收到john kim的邮件说接收了。暂定在下个月的phys. fluids上可以看到。印度师兄还两个月就毕业了,不知道以后组里会不会新来同学一起做这个项目。
第一作者是你自己,编辑也以为是你自己写的,读者也以为是你自己写的。只有你自己才明白,到底有多少是你自己写的,有多少是你导师改的。永远感谢老师。————————补充说明一下吧:第一篇SCI文章因为我本科阶段非常缺乏论文写作训练,因此研究生阶段写第一篇英文论文时,从文章结构、数据排列、结果讨论的尺度、逻辑准确性、行文规范、言辞造句、用词习惯、标点符号、排版都拿捏得很不到位。老师从第一版开始,逐字逐句和我一起讨论、修改,并逐个告诉我修改的原因。前后修改了大约7、8次。看到自己的第一稿,充满着满篇的chinglish,不地道的,甚至是错误的表达方式。再看看最后提交的论文。看看每一稿中老师用word标注的修改。我心里清楚这稿子中包含着老师多大的心血。我以有这样的老师而幸运,的确让我学到很多东西。将来对自己的学生,我也当如此。
不邀自来。Sensor Networks/Mobile System/Wireless方向。虽然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想过SCI的什么问题了,因为EECS方向更看重顶级会议(IEEE/ACM),顶级trans因为审稿时间太久一般都是从顶级会议文章expand的版本,有些Trans如Trans. on Net可以不用扩写直接投。SCI的话一般只要有点新东西就可以找到能投的地方,花钱也可以上。国内,尤其是地方院校的电子系和计算机系这种把EI/SCI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状况让我觉得也挺荒唐的,但是没有办法,国内计算机学界这帮制定规则的老人实际上已经和当前国际前沿脱轨了,清北MSRA最近招的北美PHD普遍水平要比这帮老人高一些。CCF虽然近几年也做了国际会议推荐排名,但是那个排名争议也相当大。我相信每个人发第一篇英文paper的情况应该是都差不多的,哪怕是发到C类会的文章肯定还是能找到SCI检索的期刊投出去的,因此,在这个前提之下,我认为我以下叙述具有普适性。实际上当你准备动手写第一篇英文paper的时候,也就是你的实验做完了,数据也有了,图表什么的都做得很漂亮了,这个时候你唯一的问题就是写,而且是要用英文写。鉴于本人稀烂的英文水平,我已经不记得我当时被打回过多少遍了。第一次完成草稿之后,mentor直说了两个字:重写,当时的版本是双栏10页的ACM conference的paper,我一个下午坐在那里只能憋出来三四行,至于逻辑错误更是无暇顾及。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哪怕是GRE作文可以到满分,也很难按照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去写文章,很多PHD也是锻炼了一两年之后才逐渐适应。如果你的目标只是想发一篇SCI文章,鉴于现在SCI被中国人水的太多了,因此语言上的要求已经比顶会降低了很多,但是至少在语言上不能出现太多语法错误,行文上不能有太多逻辑错误,读起来至少要通顺,复制粘贴更是不能有,基本的引用格式要规范,实验数据和论证要有说服力,latex的熟练使用当然是必须的。事实上一篇行文通顺、立意紧扣热点、重要的related works都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实验数据完整、Evaluation论证严谨的文章,想找到SCI期刊投出去是不会有问题的,至少JNCA这种刊物应该不会有问题。只是国内现在在读博士生不在老板帮助下能独立写出符合上述要求文章的人,其实也挺少的。PS:本答案精华在评论区。
谢邀 ,前段时间太忙,来晚了~我想大家所指的第一篇SCI论文,应该指的是第一篇自己写的,自己为第一作者的SCI论文。我的第一篇SCI收录的论文是一篇挂名的二作,发在JPCC上,但自己除了检查了下语法拼写以外对这篇论文没有任何贡献。。所以就不讲了。。我自己写的第一篇SCI论文(发在J. Energy Chem.上)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故事。。而且当时什么都不懂,内容做的也巨差无比,简直是自己学术生涯上的污点。。可是文章已经发了出来,想去掉自己的名字也晚了,要撤稿神马的更是痴人说梦。。好在这篇论文我是并列第一作者,而且排在后面。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我自己独自做的实验,自己独立写的论文却要并列一作?我后面再详细解释。这篇论文是自己大三时候做大学生创新实验时候做的,内容是计算化学(凝聚态物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就不说是跟哪个老师了。。反正就是自以为是的乱作一气。老板呢,nice的有些过分。。从不指出你的错误和不足,只是一味的夸奖,搞得我自己自信心膨胀了起来。就在老板的一味鼓励下写成了英文论文,想要发表出去。结果是很显然的,投了高一点的期刊(Appl. Phys. Lett.)都没有送审,以我当时的水平,论文内容讨论之浅薄让我现在不忍卒读。老板对我的论文也几乎没有改动,还觉得很好。后来在我大三升大四的时候改投了日本的一个综合性的化学期刊(Chem. Lett.),给了大修。但我当时因为保研的事情,不太来实验室了。那个老板想我留在他们实验室读研,我却保研来了我现在所在的学校。所以到最后拖的过了大修的时间,也就放弃了。然而事情还没完,在我来上海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接到了原来实验室一个师兄的电话。原来这个师兄是做另一个方向的,整天起早贪黑做实验却一直没有论文,现在眼看着要毕业了。这个师兄和老板商量,这不小倍师弟(我)有一个现成的体系不要了吗?就给他毕业用吧。于是这篇文章就这样成了我的并列一作论文,刚好老板收到了J. Energy Chem.这个期刊的邀稿(我老板的博士阶段的老板是这个期刊的副主编),所以投稿时也没受太大的为难就接受了。最后再吐槽一下JEC这个期刊,这个期刊虽然是SCI收录的,但却是大连化物所编的地道中国期刊,也是国内SCI期刊里面影响因子最高的了。我要吐槽的是,这个期刊的版面简直丑。。到。。。爆。。。!!!不忍卒读。。。中间插点题外话。虽然本科时候的“科研经历”让我不堪回首。。但我还是收获非常多的,说实话,虽然没有什么成果出来,但确实也为自己后来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本科时候做的是理论/计算化学,自己在后面保研成功后也花大力气好好学习了这方面的基础,所以练就了一身量子化学的内功,也有了不错的编程和数据分析的外功。这是同龄人中大多不具备的。也给我后面分析化学方向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的第一篇独立完成且是第一作者的SCI论文发表在Chem. Commun.上,做的是石墨烯量子点的一个荧光传感器。这篇是研一暑假时候投稿发表的,当时初审意见出来时候我刚回家了一周,就牺牲了假期提前回到了学校修改论文。整篇文章从投稿到接受不到两个月,也是比较顺利的。这篇文章发表之前,我压力大到不行,每天只睡眠四五个小时,十二点钟上床,老是凌晨四五点天不亮自己就醒来了。精神状态每天差的一塌糊涂,严重精神衰弱状态。文章顺利发表之后,压力陡然减轻,又恢复到了八小时睡眠~~哈哈~~好了,其实还有好多故事可讲,先就讲这么多吧~~
谢学弟 很久之前的邀请。(大概是一年前?)一直拖到今天才回答,真是抱歉呢(>_<;)…… 之前一直没回答也是有原因的。我的第一篇论文在去年接收了以后到现在都没有发表。所以严格来说与题目不符……╮(╯_╰)╭今年3月份又有篇文章被接收,然后电子稿已经发表。但是迄今为止在mathscinet上依旧没有任何记录。所以讲道理的话,我还不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 0 ̄)o 【发表文章真是……唉 说起来都是泪啊】。但是你的问题放在被邀回答里面已经很久了。我一句话不说也不好。所以我今天就斗胆来回答一下。我的第一篇接收的论文是在本科的时候做的。事实上我跟导师一开始做的是另一个问题。不过在做那个问题的过程中,导师大人说某个东西是对的。我当时思考了一下,感觉跟我的直觉有冲突。因此我就考虑了一会儿,给出了一个反例。根据这个反例,我们进一步研究了问题的本质,然后就把导师大人一直在想的另一个问题给解决了……( _ _)ノ|【人生就是如此的戏剧性】然后就是写论文啊写论文。写完以后导师跟合作者商量论文投哪儿。因为这个问题算是比较新,所以开始想去好一点的杂志。结果就各种尝试,投了三次,历时近两年,才被最终接收。不过从结果来看也是很好的了。这就是我第一篇SCI论文接收的微小经历……
收到很多医学生和科研学生的鼓励和咨询,受到很大的鼓励,科研还要继续做,可能还要出去做,但是临床也不能丢,每天都要坚持学临床学病理。毕竟以后上临床才是最重要的。最近实验室有个师姐,一篇12分多的免疫类文章被接受,很受触动。师姐刚来的时候,本科读的不是很好的学校,对科研也是一无所知。但是师姐很坚持,也很钻研,给我讲过自己和审稿人斗智斗勇的小事情们,可能也影响了我对待成文投稿修回的一些态度。我想,在科研和爱情的一些鸡汤是一样的,不将就,要认真。^_^
所谓分割线吧
^_^进入课题组一年左右,开始撰写自己第一篇第一作者的SCI,从写到投稿大约一个月左右,幸运的是投稿到本专业一区杂志没有被拒,大修加resubmit,两个月修回后小修一天,之后顺利接收。接收的那个早晨,和往常一样六点半起床,准备洗漱早饭去实验室,打开手机第一件事看到了新邮件,accept这个单词让我从床上跳了起来,平静一分钟,发给男友父母这个好消息,然后给老板安静的发了一个微信说接收了,我能从老板的回复中感受到他的totally 欣喜。那一刻,满满的幸福感和对老板对自己的感谢。
大约在实验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好好梳理了一些自己的思路,并且确定了整篇文章的构架。之后就是按照构架一步步往下做。可能是本科时候英文基础比较好,参加过一些英语竞赛,培训过几次,所以写文章的过程比较顺利。组里强大的师兄师姐帮我把握了逻辑问题。讲真,我还送到公司修改,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用,公司修改的就是一点点的语法和错误的单词什么的,英语水平还不错的童鞋可以相信自己一些。投稿前我大约看了文章30多遍,还请我的共一作者帮我看了两天,确认没有任何错误,终于投稿。我觉得,保证没有任何错误是最起码的诚意。一篇文章的成文,不能是勉强的拼凑,还是需要完整的逻辑和认真的态度。
我们一区杂志审稿很快,三周之后,某个晚上我就收到了revise and resubmit的通知,这算是大修中的大修了。老板叮嘱我说,这个还是有修回拒稿的可能性,叫我一定认真对待。我用一周的时间仔细分析每一个问题(为什么分析这么久?因为三个审稿人洋洋洒洒写了4-6页的问题,大约需要十几个实验回答和上百篇文献阅读)。接下来就是疯狂的补实验,还联系了上海的实验室帮忙做了敲除鼠的实验,其中的艰辛,哈哈我都要忘掉啦,只是教会我,全力以赴这四个字。我还记得,有一个夜晚,做实验到十一点半,我男友送我回宿舍,我俩在学校仅有夜宵的食堂吞了一碗馄钝,竟然也吃得开心的很。最后,每一个问题我都回答了,而且做了很多结果图,正文也做了非常全面细致的改动,下划线占全文80-90%之多。这一次修回的时候,大约PDF版本100多页,response写了60多页,附加文献100多篇。
再次收到修回通知就知道差不多能中了。但是还是很仔细的进行了一些回复,问题都不那么棘手了。我觉得可能editor看到了我的诚意,所以特别为难我的一个审稿人就没再出现了。
从写文章到投稿1个月左右,从投稿到接收接近4个月。这期间还跨了年,第一次大修上传都是过年的前两天了,过完年回来就收到小修的通知。当时的喜悦是浸润在每一天的生活里,拼命的修回,努力的健身,很充实的时光。最后一次上传修回的时候,忙到凌晨4点,人生中第一次熬夜,但是很清醒很不想睡觉。
昨天老板把当期杂志拿给我,要我好好收藏,人生的第一篇paper。
我不是学霸,但是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付出和收获的喜悦。科研和临床生活仍在进行,学医的道路没有过懒觉和假期,但是不觉得累,只觉得每天都有小收获,偶尔追剧偶尔看小说,再不能更平凡的生活。
所以,会继续做下去,做感兴趣的方向,学最爱的临床↖(^ω^)↗
写第一篇英文paper,就像便秘一样…
第一次在知乎看到这种情况:在我回答的时候,78人关注该问题,但是只有3个非常简短的回答,并且每个人的支持率都是零。仿佛大家对这个问题早已心知肚明,但还是忍不住想看看有没有谁更苦逼一些。。。
2013年,狠做了一年实验,实验室仪器条件有限,大冬天跑到清华去借用化学楼的仪器(没错,就是那个化学楼)~有一天仪器出了故障,半天才修好,我又不想耽误实验,愣是做到晚上2点~~第二天早上又5点半起来去平谷采样~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能吃苦~幸好结果还是不错的,赶紧整理数据整论文。1个月后投出去了,但是不到1个礼拜就被打回了:语言不够native~(⊙o⊙)…好歹我也是读了上百篇文献和过了四六级的~~自信心跌到谷底·导师是留日的年轻导师,英语也就呵呵哒,我又是老师第一届弟子,额,连个帮忙的师兄师姐都木有啊~经人推荐,选了上海一家润色公司,花了老师3000多,改回来了。又接着投~这回,又是1个月,一个意见说需要补充一个数据,一个意见说:有的地方看不懂,建议语言要进行修改~~~(⊙o⊙)…找回那家润色公司,呵呵哒,竟然还要收3000多!!!导师,当时经费紧张,说,要不你自己改改吧~~我经历过一次打击,怕自己改又被打回来了,当时已经2月份了,快过年了,我怕再这样拖下去我就拿不到接收函毕不了业了~~无奈之下,我只好求助万能的网络~看到EditSprings的介绍,很便宜,改一篇才1500,想着要顺利毕业,自己掏钱也就改了。几天后稿子返回来,我看了下,原来自己有这么多不地道的表达~难怪~~~赶紧整理了下格式又投出去了。2014年的春节就在不安和等待中度过~3月份的时候,编辑说审稿人又加了一条意见,说有个图内容不清晰·于是,又花了一个月时间补实验,就为了重现和抓取到那张图。4月中旬的时候,终于收到了接收函!!整个实验室都很开森,因为不仅是我个人的第一篇SCI,也是实验室的第一篇SCI好怀念那一年。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该期刊扩展资料,欢迎小木虫资深虫友来补充。一起完善,供大家参考。为了保证质量,目前只有金币大于50个的虫子可以参与期刊点评。
SCI期刊名:
出版周期:
出版ISSN:
通讯方式:
AMER CHEMICAL SOC, 1155 16TH ST, NW, WASHINGTON, USA, DC, 20036
期刊主页网址:
在线投稿网址:
其他相关链接:
虫友提供资料( 107 人参与,685756 人阅读)
偏重的研究方向:
投稿录用比例:
审稿速度:
平均 1.63636 个月的审稿周期
审稿费用:
版面费用:
期刊“小木虫投稿价值”历年趋势图(投稿价值趋势图供投稿时选择参考。其中数据不承担真实性)
期刊点评列表
& 时间: 22:20
第一次独立通讯投ACS Nano,遇到非常好的副主编,送审和意见都非常快,还给出了详细的修改,都怪自己不够认真,仔细,来来回回修改细节花了不少时间。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过第一次投这个杂志,确实缺少经验,这次运气真的非常好,希望杂志越来越好!
9月27号上传投出
9月28号通知分配的副主编,当时投稿的时候也是随便选的副主编,并不是分配的。
9月29日发邮件通知已经送审,
10月6日返回审稿意见,两个审稿人都小修,Top 5%。副主编给的小修,一个月上传。并要求修改文章格式,包括摘要和正文有的单词不能使用等,罗马字斜体,参考文献必须单列等等。
10月13日修改格式和审稿意见上传
10月17日副主编发邮件说文章题目太长,而短题目具有更高的引用和关注,建议题目改为这样,问我是否可以。还有就是我的TOC字体太小,建议变大一些。插图里的放在左边等细节问题,说TOC简单直观可以更好的吸引眼球。
10月18日接受副主编的题目修改要求,并重新做好TOC,上传。
10月20日主编原则上接受论文发表,但是参考文献的题目单词都要改成大写,修改题目了需要重新上传版权协议。
10月21日再次认真修改参考文献,上传。
很快副主编发邮件正式接收,当天文章在线。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无机化学 无机材料化学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第一篇论文投稿后就是漫长等待中...
后来同事推荐让我去专业君润色,都是外国人润色,没有任何语言问题,也加快了审核速度。润色3篇了,已经发表2篇
国内外期刊都推荐去专业君润色,他们好像跟plos,bmc等都有合作。
与大家分享,共勉!拿去不谢!
& 时间: 22:04
9月19号投稿,10月15收到审稿意见,一个小修,一个大修,一个修后重投,一个拒,编辑给拒了,悲剧了!
& 时间: 13:09
6月7日投稿,6月11日通知送审。8月19日收到审稿意见:三个审稿人,一个拒绝,一个小修,还有一个大修。编辑意见给了6个月期限的resubmission。9月13日修改后重投,现在静等消息中...
研究方向: 数理科学 物理学I 光学
投稿周期: 约3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结果未知
& 时间: 10:02
前后投nature 子刊均被编辑拒无送审
修改格式后转投 ACS Nano
祈求好运!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半导体材料
录用情况: 已投结果未知
& 时间: 18:00
这个编辑还好吧?没有你说的那么严吧
& 时间: 13:08
我擦,Peter Nordlander这个editor,真是名不虚传啊。
一天秒据啊,送审的机会都没有。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 时间: 23:14
提交后五天,未被送审,被拒。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物理化学 光化学和辐射化学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 时间: 15:16
2015年影响因子: 13.334
& 时间: 14:41
2014年影响因子: 12.881
#10 作者:
& 时间: 10:02
Ali Javey这个编辑怎么样?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智能材料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结果未知
#11 作者:
& 时间: 09:45
2015年影响因子: 13.334
#12 作者:
& 时间: 11:08
研究方向: 数理科学 物理学I 光学
投稿周期: 约3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13 作者:
& 时间: 08:38
截止2月16日,ACS Nano即时影响因子为=12.807。
#14 作者:
& 时间: 00:44
IF 这么低啊?楼下的,你有没有统计错啊?刚才看了ACS AMI 的论坛,貌似有人反驳了你的对ACS AMI 的统计结果。
有没有人再核实一下
研究方向: 数理科学 数学 代数学
投稿周期: 约3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15 作者:
& 时间: 22:07
13-14年发表ARTICLE和REVIEW5068篇,15年共计引用32094次,2015年影响因子==12.8068,
#16 作者:
& 时间: 22:22
11月19日提交,12月15日初审结果,小修
1月20日修回, 1月22日几乎接收,小修改格式
1月27日接受上线。
提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格式细节,这次单单是因为小的格式问题就专门返回来小修了一次。还是要多注意细节。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物理化学 光化学和辐射化学
投稿周期: 约3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17 作者:
& 时间: 12:34
投稿后第8天拒搞,拒搞速度并不快,呵呵,很好,转投别的啦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18 作者:
& 时间: 10:27
投过两次稿,都送审了。一次审稿速度慢,两个多月有结果,一大修一小修,最后修改接收;另外一次很快,不到一个月吧,一拒一改,最后编辑拒。两次投稿的经历,审稿人都是两个人。个人觉得审稿人水平不及AM。负面审稿意见很多都让人无语,也可能自己做的课题有些交叉吧。不过他的高IF,还是值得投稿滴。:)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高分子科学 功能与智能高分子
投稿周期: 约3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19 作者:
& 时间: 17:23
发了一大堆关于超级电容器的灌水文章,水刊一个
#20 作者:
& 时间: 10:59
求 ACS nano状态一直是 see decision 是什么意思
研究方向: 医药科学 肿瘤学 肿瘤化学药物治疗
录用情况: 已投结果未知
#21 作者:
& 时间: 12:36
刚被拒一篇,具体情况如下:
6.3 投Nano Letters 悲剧
6.12 转投 ACS Nano
6.16 通知送审
7.14 返回审稿意见
三个审稿人:一人小修,一人大修,一人以新意不足拒稿。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料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22 作者:
& 时间: 23:28
2014影响因子:12.881
#23 作者:
& 时间: 21:17
Peter Norland这个家伙果然人品不行,跟他关系好请他吃吃喝喝的人的稿子轻松送审,自己在上面大肆灌水。我等做的很好的连送审机会都灭有
研究方向: 信息科学 光学和光电子学 光子与光电子器件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24 作者:
& 时间: 04:49
2月25日投稿,分配编辑Ali Javey
4月15日小修接受,两个reviewer都给了小修
4月23日修改重投,29日just accepted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料
投稿周期: 约3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25 作者:
& 时间: 11:15
Warren Chan这个编辑真的有问题,好像还是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文章经常不送审直接拒稿。建议不要先这个编辑。
研究方向: 医药科学
#26 作者:
& 时间: 21:29
号投稿,投稿时选了一个跟我的研究方向有点相似的副编辑。
号(第二天)主编分配了副编辑——Raymond E. Schaak ,不是我投稿时选的那一个。
号副编辑据稿。伤心!
我这篇文章创新性很高,数据也不错,语言也找了专业人士修改,共同作者都觉得文稿质量不错,但可能不合编辑以及杂志胃口。
据稿信如下:Dear Dr. XX,
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ACS Nano for your manuscript submission. We receive many more manuscripts than we are able to consider for publication, and we can only send out for external review a small number of those that are submitted. Your manuscript has been carefully evaluated by several independent editors, and we agree that this appears to be nice work that advances the use of XXX in XXX. However, the consensus of the editors is that the specific insights it offers will be of interest primarily to researchers working in this and related areas, rather than to the broad and diverse readership of ACS Nano. Therefore, we are unfortunately not able to consider it for publication in ACS Nano and instead suggest considering a more specialized journal.
Sorry not to have better news. It has been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reach the threshold for publication in ACS Nano as we have had greater and greater pressure of top manuscripts being submitted to us.
I regret any inconvenience, but I hope that this prompt return will allow you to consider alternative journals without further delay.
Sincerely,
Raymond E. Schaak
Associate Editor
Phone: (919) 267-6831
Fax: 202-354-5346
Email: schaak-office@nano.acs.org
Date Sent:
06-Apr-2015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金属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27 作者:
& 时间: 20:53
写完这篇文章,老板建议我投APL,但是我看这篇文章挺长的,研究也比较系统,是关于二维材料的生长的,而且这个体系,实验上也从未见报道,所以就想投ACS nano试试,我当时i就跟老板说了,老板说,ACS nano 拒稿率很高,你要有心理准备。老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组之前有俩师兄的文章都被这个杂志拒了,我们小组还从来没在这个杂志上接受过文章。我当时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因为我这个材料虽然比较新颖,但是,测出来的性质不好。就这样投了ACS nano.编辑是那个很友好的新加坡人。过了大概25天吧,挺快的,审稿意见就来了,三个审稿人,第一个是大牛,一连提了20+问题,当然,这里面还让我引用一篇文章,我们中国人这么聪明,一看就知道是他自己的嘛!哈哈,我仔细看了看,这个大牛确实是犀利,针针见血啊,文章哪里有漏洞,哪里不严谨,一眼就看出来了。因为这是我发的第二篇文章,所以,我的写作水平很一般,文章自然也就不那么严谨了。这位大牛的大概意思是,虽然承认创新性很高,但是样品的表征不到位,不建议发表(拒稿)。 第二位审稿人,说我的文章创新性很高,小修,建议立即发表,同时还让我引用他八篇文章,妈呀,八篇,你绝对没看错,就是八篇,而且,还很耐心的告诉我,哪些地方可以引用那几篇文章,真是个超友好的审稿人。当然这个审稿人虽然有放水的嫌疑,但是,我真的不认识他,老板也不认识,而且这个审稿人提的问题也是比较犀利的,虽然不像第一个审稿人那么刁钻,但还是不太好回复。第三个审稿人,就比前两个正常多了,也淡定多了,给出的意见是,大修,提的问题很少,就三四个吧,也是比较有水准的,主要是涉及一些理论上的问题,没有让我引论文(搞得我有点迷茫了,都不知道他是谁了)。最后编辑给的意见是,大修。两个月。后来我就认真的,天天泡实验室啊,一个月,补实验,补表征,补数据。一对一的回复审稿意见,不能补的实验就说明原因,并拿出证据。同时,我还另外引用了第一个审稿人的几篇文章,当然,都是nature系列的,确实是应当引用的。第一个审稿人不那么友好,估计跟我没引用他们的文章或多或少有点关系(所以,大家引用文章可要当心了,不能任性啊)。就这样,到了快两个月的时候,把文章又投出去了,然后就是等待,中间还过了个圣诞节,等了快两个月吧,才终于来意见了,可能是过圣诞节的缘故,才来的这么迟吧,我曾经一度怀疑是不是找仲裁了呢?审稿意见回来的是小修,主要是一些格式问题,论文方面,啥问题都没有!!!就这样,论文就接受了。这次投稿给我的感受就是:1、做东西要做全面一点,深入一点,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只要再努力点,说不定就会有更好的东西。2、对于回复审稿意见,首先要说,感谢审稿人,然后再说这个问题提的很高明,接着就开始回复、、、、、、这样让审稿人多爽啊!3、投杂志,要了解这个杂志,比如ACS nano ,我感觉就是对创新性要求很高,我这次的创新性打分都是最高的。至于,测出的性质,不是很强求,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创新性很高,性质又测出来很好,谁还去投ACS nano 啊,是吧,早就奔着nature子刊去了。就这些吧,看了的就点个赞呗,写这么多也不容易,让我搞点金币玩玩嘛。多谢啦!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无机化学 无机材料化学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28 作者:
& 时间: 21:27
做的是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向,编辑Wolfgang J. Parak,投稿后第二天送审,20天后回审稿意见。
送了5个审稿人,一个小修,三个大修,一个resubmit
编辑决定拒稿。由于急着毕业,也没有申诉下,改投期刊了。
认为ACS NANO和Nano letter一样,特别注重原创性,由于ACS NANO偏重应用,ACS Nano的影响因子超过nano letter应该是迟早的事。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无机化学 无机纳米化学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29 作者:
& 时间: 12:05
投出去都三个半月了,还是没有音信,不知道是怎么个情况。发邮件给副主编也不回复。
---------------------------------------------------------------------------------------------------
三个半月,今天说直接收了。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投稿周期: 约3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直接录用
#30 作者:
& 时间: 22:14
文章被分配给编辑Warren Chan, 谁知道这个编辑怎么样???? 感觉像是凶多吉少。
#31 作者:
& 时间: 13:38
投稿半个月出结果,3个审稿人均以材料创新性不足拒稿,杂志要求较高,办事效率也很高,希望以后有工作能在此期刊发表。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32 作者:
& 时间: 11:32
出乎意料的神速,从 submit 到 online 一共20天,编辑给出的审稿时间就两个礼拜,确如先前点评。要求工作创新性较高,是相关领域求毕业的童鞋不错的选择。但不可否认,大牛效应在这里还是很明显。个人推测期刊影响因子可能会下跌,与Nano Letter的差距会拉大。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高分子科学 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物理化学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直接录用
#33 作者:
& 时间: 19:41
今天刚投稿一篇,MARK一下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料
#34 作者:
& 时间: 11:24
2013年影响因子: 12.033
#35 作者:
& 时间: 18:12
审稿、编辑速度很快,从投稿到online一共20天左右。
推荐选编辑的时候找研究领域最接近的编辑,这样才不至于编辑找不到亮点直接拒稿。
曾经也审过两篇ACS Nano文章,编辑要求对审稿速度要快,而且重创新性。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电气科学与工程 电能储存与节电技术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36 作者:
& 时间: 17:34
最初投AM被拒,转投ACS Nano,去年中了一篇,老板是一作,这是我自己独立完成的工作希望能有好结果,被分配给编辑Reginald M Penner,希望编辑能够中意吧~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录用情况: 已投结果未知
#37 作者:
& 时间: 20:50
被Nat. Coummun.,Angew, Adv. Mater.直接拒稿,以及被JACS审稿加拒稿后,果断投到了ACS Nano,不到一个月就给出了审稿意见,小修。修回以后,过了大概10天直接接受,不过编辑建议换一个更合适的题目,回复之后,当天就挂网上了,前后一个月左右,效率很高,编辑也很nice。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半导体材料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38 作者:
& 时间: 13:11
和ACS大部分期刊一样速度很快,稿件落到哪个副主编手里区别还是很大的。最近投的这篇一审三周,两个审稿人都给了大修的机会。根据审稿人意见补充实验,三周后返回,又过了三周正式接收。感慨自己运气不错,还需再接再厉。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39 作者:
& 时间: 19:28
之前发了一篇acs nano,后来这个project又有了突破,信心满满投了jacs,结果没有送审被据了,可能是因为化学成分太少,比较偏工程。导师转投了acs nano,已经送审了,希望有个好结果。
投稿时间:5月9日投出,5月13日送审。编辑:Nicholus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无机化学 无机纳米化学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40 作者:
& 时间: 19:24
之前发了一篇acs nano,后来这个project又有了突破,信心满满投了jacs,结果没有送审被据了,可能是因为化学成分太少,比较偏工程。导师转投了acs nano,已经送审了,希望有个好结果。
投稿时间:5月9日投出,5月13日送审。编辑:Nicholus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无机化学 无机纳米化学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结果未知
#41 作者:
& 时间: 22:06
速度很慢啊,11月投的,到二月底才回审稿意见,两个审稿人,一个建议小修发表,另一个审稿人语气很糟糕直接一番鄙视,所有能给的都给的最低分,总结说狗屁不通…看意思是搞理论的感觉任何实验都是SB那种…编辑最后让修改格式修改内容,三月修改完后,两三天就直接接收了……
总体感觉就是慢……而且总是会有一些脑残审稿人,感觉很难让人人都满意,遇上人渣审稿那种瞧不起周遭一切的……
编辑还是能够做到内心有数并且也有权利定夺,最后顺利接受还是蛮欣慰的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物理化学 光化学和辐射化学
投稿周期: 约6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42 作者:
& 时间: 06:12
Regected by Nat. Chem. first then submitted to ACS Nano.
The editor gave us a resubmission based on comments from three reviewers (one major revision, one minor revision, and one rejection).
We answered all questions of all refs and added some experiments in the revision and it was accepted after three weeks.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物理化学 催化化学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43 作者:
& 时间: 14:28
第4次投,前3次都没送审,这次一开始就出了小问题,因为先投的Nano Letters,格式忘记改成ACS Nano了。编辑很nice,把所有要改的格式都列出来,让重投。重投后等了一月回来审稿意见,一个小修,一个重投,一个拒,编辑给了重投。要求重投的审稿人只提了2个小问题,不用补实验直接就能回答那种;拒的那个审稿人所谓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大概能猜到是谁,感觉这位国内的审稿人评审很不负责任);倒是第一个要求小修的审稿人的问题比较专业,问到点子上,也较难回答。用一个月补了很多试验,写了十几页的response letter,心想重投完肯定要返回给审稿人,没想第2天直接接收了,看来编辑还是权衡了两方的意见自己决定了。
在这篇文章外审的时候,同时投了另一篇,同一个编辑,不到4周评审结果出来,两个都不好,被拒。
研究方向: 工程与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半导体材料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44 作者:
& 时间: 21:02
效率奇高,投稿后不到二十天发回送审结果,一个大修,一个直接接受,十天后发去修改稿,一周后直接接受。不过最近又投了一篇,第二天直接就给拒了,ACS的办事效率真不是盖的啊!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物理化学 电化学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45 作者:
& 时间: 18:42
acs nano在今年把拒稿率大幅提高了,投稿非常难了!
#46 作者:
& 时间: 07:11
有一篇投了接近50天,光电方向的,分配的编辑是Ali Javey,只有2个审稿人,一个拒绝,一个小改,编辑给拒了。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高分子科学 功能与智能高分子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47 作者:
& 时间: 08:55
请问Andrey L. Rogach 这位副编怎么样?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无机化学 无机材料化学
#48 作者:
& 时间: 11:16
论文刚投出,转到Associate Editor Paul Mulvaney,不知道有没有送给这位编辑的~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无机化学 无机超分子化学
录用情况: 已投结果未知
#49 作者:
& 时间: 18:37
投后分配给Paula T. Hammond这个编辑,放了两周后告知没送审。感觉被拖了好久,为啥不早点拒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物理化学 光化学和辐射化学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被拒
#50 作者:
& 时间: 11:24
博士期间的处女作,工作是关于负电碳纳米管的溶解度以及液晶态,数据比较多,老板本来让我试试投nano letter,无奈篇幅限制,于是投ACS Nano. 3月6日投出,不到三个礼拜3月22日返回审稿意见,一个是accept as it ;另一个审稿人建议转投低一级的杂志,但是也承认novelty很高(5%),估计是同领域的人不爽我们的工作,提了很多问题,编辑挺了我们,给了修的机会。很幸运的是我们恰好有他要求补的实验数据,之前只是没有放进supporting information,另一个他还问了关于应用的问题,幸亏我们那时也有应用上的突破,发了一个很眩的视频展示我们的应用,说这个工作后续应用会单独报道,暂时需要保密,而且确实我们现在也准备投出应用的文章了。所以很快4天改好,提交后两天收到编辑来信,已经接收了,应该没有重新review。我们的工作能顺利接受应该和编辑的倾向关系很大,他无视了那个reviewer要求转投低级杂志的要求,只是有事说事地要求我们补数据。所以,运气还是很重要的。。。另外,ACS Nano上的文章,大多水平还是可以的,少量大牛组的灌水文除外,和nano letter比感觉更偏化学,比small要高一些,比advanced materials要差一些。希望我的第二篇工作能被advanced materials这个档次的杂志接受。。。
研究方向: 化学科学 无机化学 无机纳米化学
投稿周期: 约1个月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研究方向(可选):
--请选择--
投稿是否录用:
已投直接录用
已投修改后录用
已投结果未知
&& 审稿速度: &
个月内通知审稿结果
审稿费用:
元人民币/篇 &&
版面费用:
元人民币/页
我的点评说明: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学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客服电话: 邮箱:(全天候) 或者 QQ:
广告投放与宣传请联系 李想 QQ:
QQ:&&邮箱: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中国硬件创新大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