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力最大的火箭最大火箭大在哪里

中国最大火箭“长五”长啥样_中国网
在其800多吨的身体里,90%是零下252摄氏度的液氢和零下183摄氏度的液氧,因而被称为“冰箭”
回顾长征五号火箭的研制过程,完全可以称得上十年磨一“箭”。自2006年国家正式批准立项研制以来,航天人就一直亲切地称它为“大火箭”:一是外形巨大,光箭体直径就达5米,而目前我国现役火箭箭体直径最大的只有3.35米。二是起飞质量大,长征五号火箭起飞质量约878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运载能力。三是作用大,长征五号火箭将完成质的飞跃,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把中国火箭送入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世界主流火箭阵营。
和以往长征系列火箭相比,长征五号火箭外形设计有一个突出改变,即整流罩采用了特别设计的冯卡门曲线外形,四个助推器头部都采用了斜头锥造型。之所以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减少空气阻力,让火箭获得更大的运载能力。
长征五号火箭的另一大特点,是在燃料上下足了功夫。不同于目前使用化学燃料的常规火箭,长征五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在其800多吨的身体里,90%是零下252摄氏度的液氢和零下183摄氏度的液氧,已经接近低温的极限,所以专家们形象地称其为“冰箭”。
液氢具有极强的挥发性,而火箭发射时尾部火焰温度将达到3000摄氏度,如若隔热不当,液氢有可能消耗殆尽。为此,科研人员想尽一切办法,通过绝热方式对火箭进行控制,给“冰箭”穿上一件厚厚的“绝热服”,保证火箭不被热量“入侵”。
这些超低温的液态推进剂分别贮藏在巨大的箭体贮箱之中,通过内部加压输送给发动机。推进剂贮箱直径达5米,为了减轻重量,箱体最薄的地方只有几毫米。研制这样直径的薄壁低温贮箱,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也是第一次。并且采用的铝合金材料也是全新的,这意味着以往小直径低温贮箱的研制经验无法复制。
面对艰巨挑战,研制团队历经3年反复试验攻关,通过改善受力设计和焊接工艺的综合办法,终于攻克了储箱焊缝裂纹的工艺难题。2015年4月,改进后的长征五号火箭所有低温推进剂贮箱都通过了压力考核,而且强度比原来提高了60%。
采用了247项核心关键新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和以往火箭相比,长征五号火箭的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箭采用了247项核心关键新技术,新技术比例几乎达到100%。而国际上研制出的新型火箭,包括卫星飞船,采用新技术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0%。
火箭研制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长征五号火箭不仅块头大,而且技术新,这意味着它比以往任何一个型号的长征火箭都要复杂。以往长征火箭使用零部件最多几万个,而长征五号火箭使用零部件达十几万个,它的设计量是以往火箭的3.5倍以上。为应对这个新挑战,长征五号火箭采用了全新的全数字化三维的设计方法,精细到连每一颗螺钉的大小和位置都一目了然。
大火箭当然离不开大推力。我国现役火箭发动机单台推力最大只有70吨左右,远远不够。经过科研人员15年的不懈攻关,8台全新研制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被装配在四个助推器上,4台全新研制的氢氧发动机在一级和二级火箭上各装配了两台。长征五号火箭全箭起飞时,总推力将达到1060吨,主要来自8台液氧煤油发动机。
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专家打了个比方,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产生的最高压强达500个大气压,相当于把上海黄浦江的水打到了5000米高度的青藏高原。
虽然长征五号火箭采用了全新技术,其研制复杂程度超过以往任何型号的长征系列火箭,但它的设计可靠性却是最高的。我国现役火箭设计可靠性最高为0.97,而长征五号火箭设计可靠性达到了0.98。为达到0.98的高可靠性,长征五号火箭的核心控制仪器普遍采用了三取二的冗余技术。通俗地讲,就是有三个同样的仪器互为备份。
十年研制,历经无数次试验攻关,迎来的是中国火箭技术的巨大跨越。长征五号火箭的研制,不仅标志着长征系列火箭的升级换代,更带动了整个研制平台和产业链的更新。
         2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news@ 电话: 86-1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中国最大火箭首飞将带来哪些突破
  中国最大火箭“长五”首次实现了数字工程化应用,将会大大推动中国航天产品数字化进程,进一步稳固与提升中国运载火箭在世界航天界的地位。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简称“长五”,即将于下半年完成首飞。作为目前我国高度最高、体积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长五”首飞将带来哪些新突破,成为了目前各界关注的焦点。
  毫无疑问,技术新、设计复杂成为“长五”的一个突出特点。“长征五号”应用了247项先进核心技术,集成了多项最新的航天技术,新技术比例几乎达到100%,远远超过国际上新型火箭采用新技术不超过30%的现状。传统长征火箭使用零部件最多几万个,而“长五”使用零部件达十几万个,其设计量是以往火箭的3.5倍以上。当然实现运载能力突破关键还要靠发动机,8台全新研制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装,使得该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能力14吨,能将中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提升2.5倍。毫无疑问,“长五”首飞,将会带动牵引中国现役运载火箭动力系统全面升级换代。
  更令人惊奇的是“长五”800多吨的巨大身体里,90%是-252摄氏度的液氢和-183摄氏度的液氧,“冰箭”名号名副其实。相对于普遍具有毒性和强腐蚀性的常温推进剂,“长五”全面大量使用的液氧/煤油、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组合,完全无毒、无污染,符合国际社会主流火箭推进剂选择,也契合日益严峻的环境保护需求。由于液氢推进剂的温度更低,带来的动力装置结构设计更加复杂,这种发动机在全球只有少数国家能够掌握。该项技术成功应用,将帮助中国摆脱美俄等国在该领域的垄断,大大提升中国火箭国际竞争力。
  “长五”首飞,也标志着中国已经独立掌握了5米直径系列火箭涉及的所有关键技术。独立、自主、系统配套的火箭核心技术在大幅度提升中国进入空间的能力的同时,将为后续衍生型火箭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使中国更多先进火箭雨后春笋般出现。“长五”首次实现了数字工程化应用,将会大大推动中国航天产品数字化进程,进一步稳固与提升中国运载火箭在世界航天界的地位。
  首飞尚未进行,长征五号火箭就已大受用户青睐。目前已经接到十个重量级订单,主要是发射嫦娥五号、空间站核心舱以及火星探测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重大专项工程。“长五”首飞还将使中国运载火箭与欧洲空间局广泛投入市场的阿丽亚娜5号运载火箭、美国的德尔塔4号、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俄罗斯的安加拉号系列和日本的H-IIB号运载火箭等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同等竞争力。这将帮助中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长五”继续研制和系列生产还将推动我国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产业发展,带动多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国防建设,全面提升中国综合国力。(谢永亮)
[责任编辑:> 中国最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圆满成功
中国最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圆满成功
  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长征五号是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型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基本型,火箭采用5米直径芯级,捆绑4枚3.35米直径助推器,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长征五号首次采用芯一级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4枚助推器各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起飞方案,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实现了中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实现了中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填补了中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代表了中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化、型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研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牵头组织实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遵循&发展航天、运载先行&,&运载发展、动力先行&的理念,2000年,中国先行启动了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研制攻关,其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支撑了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新型运载火箭研制并首飞成功。
  此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的是由远征二号上面级和实践十七号卫星组成的载荷组合体。远征二号上面级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变轨能力最强的液体动力上面级,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组合使用后,可有效提升一箭多星发射并直接入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适用性和使用灵活性。实践十七号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新技术验证卫星。卫星入轨后,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将开展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广播业务,并择机开展空间碎片观测、新型电源、电推进等多项新技术验证工作。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首次使用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成功实施发射。文昌发射场是中国第一个滨海航天发射场,具有纬度低、发射效率高、射向宽、运输便捷等优势,能够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飞行控制中心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承担,全程负责对火箭基础级、上面级进行跟踪测量,以及载荷在轨测试和长期管理。
日一二三四五六
历史上的今天
关之琳被塞高尔夫球关之琳高尔夫球  关之琳被塞高尔...
《幻城》再次上演头发变色戏码,梨落代表人族的黑色头...
关凌  关凌个人资料  关凌出生在北京,小时候则比...
张纪中张纪中女儿张语芯张纪中樊馨蔓  张纪中有几个...
  张含韵,曾参加超级女声而走红,而后拍摄广告蒙牛...
  王二妮婚纱照曝光  近日,王二妮受邀参加《非常...动图还原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发射瞬间 “十年磨一剑”(图)
编辑:李子
[导读]动图还原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发射瞬间 “十年磨一剑”(图)11月3日晚上20:41,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从2006年正式立项至今,长征五号“十年磨一剑”,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迄今为止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动图还原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发射瞬间 &十年磨一剑&(图)
11月3日晚上20:41,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从2006年正式立项至今,长征五号&十年磨一剑&,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迄今为止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您觉得这篇文章: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李子]
吉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未经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发表,已经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吉和网”或“东亚经贸新闻”。
②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来电或来函与吉和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解决。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长春羿尧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吉ICP备号-2 吉B-2-4- E-mail:&>&&>&&有关于"" 的文章列表
揭秘|直径最大!运载能力最强!中国最新火箭曝光
今天(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今年主题是“中国梦,航天梦”。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开创性、奠基性事件。今年下半年,中国目前研制的直径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火箭将首次发射。近日,央视记者探访了长征五号的总装车间,带你看看长征五号到底长什么样?目前我国研制直径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在位于天津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车间,已经完成全系统合练任务的长征五号试验箭正横卧在里面。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告诉记者,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正在研制的,起飞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大型运载火箭,它的能力和国外现在主流大型运载火箭是相当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外形巨大,箭体直径达5米,而目前我国现役火箭箭体直径最大的只有3.35米。十年磨一“箭” 运载力提升2.5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2006年国家正式批准立项研制,可谓十年磨一“箭”。航天人俗称长征五号为“大火箭”。那它的运载能力到底有多大呢?总设计师李东告诉记者,长征五号火箭起飞质量约878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运载能力,比现役火箭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如“首飞”成功,长征五号将完成质的飞跃,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把中国火箭送入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世界主流火箭阵营。中国未来的载人空间站、探月工程三期、以及火星探测,都将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和以往长征系列火箭相比,长征五号外形设计突出改变是整流罩采用了特别设计的冯卡门曲线外形,四个助推器头部都采用了斜头锥造型,总设计师李东表示,这些设计都是为减少空气阻力,让火箭获得更大运载能力。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设计师李东表示,和以往火箭相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一枚全新研制的火箭,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箭采用了247项核心关键新技术,新技术比例几乎达到100%。而国际上研制新型火箭,包括卫星飞船,采用新技术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0%。&长征五号采用全数字化三维设计火箭研制是一个高风险事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不仅块头大,而且技术新,这意味着它比以往任何一个型号长征火箭都要复杂。以往长征火箭使用零部件最多几万个,而长征五号使用零部件达十几万个。它的设计量是以往火箭的3.5倍以上。为应对这个新挑战,长征五号采用了全新全数字化三维设计方法,细到每一个螺钉的大小和位置都能一目了然。&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何巍表示,开展数字化设计工作最大好处就是把所有模型都建立成三维的,这样大幅缩短了工作量。长征五号的“大心脏”: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大火箭离不开大推力。长征五号火箭立起来有20层楼高,起飞质量约878吨,要托举这么重的大家伙,需要大推力发动机。我国现役火箭发动机单台推力最大只有70吨左右,远远不够。经过15年不懈攻关。8台全新研制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被装配在四个助推器上,4台全新研制的氢氧发动机在一级和二级火箭上各装配了两台。长征五号全箭起飞时总推力达1060吨,主要来自8台液氧煤油发动机。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威力到底有多大?专家做了个比喻,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产生的最高压强达500个大气压,相当于把上海黄浦江的水打到5000米高度的青藏高原。超低温液态推进剂造就“冰箭”长征五号第一次做新研制的贮箱静力试验,就遭遇失败。贮箱是火箭的关键设备,用来装载火箭燃料推进剂。长征五号采用无毒无污染的零下183℃的液氧和零下252℃的液氢作为推进剂,因此,它还有个形象的称谓,叫“冰箭”。这些超低温的液态推进剂就分别贮藏在巨大的箭体贮箱之中,通过内部加压输送给发动机。“此前在进行液氮液压强度试验时,贮箱的焊接出现了裂缝,”长征五号火箭副总设计师杨虎军告诉记者,“如果在飞行中出现破裂的话,整个箱体结构就会失稳,飞行就会失败,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推进剂贮箱直径达5米,为减轻重量,箱体最薄的地方只有几毫米。研制这样直径的薄壁低温贮箱,对于中国航天人也是第一次,而且采用的铝合金材料也是全新的,这意味着以往小直径低温贮箱的研制经验无法复制。研制团队经过三年反复试验攻关,终于搞清焊缝出现裂纹的机理和原因。通过改善受力设计和焊接工艺的综合办法攻克了难题。&2015年4月,改进后的长征五号所有的低温推进剂贮箱都经过了压力考核,而且强度比原来提高了60%。相比现役火箭设计可靠性再获提升 达到0.98长征五号虽然采用全新技术,研制复杂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型号的长征系列火箭,但它的设计可靠性却是最高的。我国现役火箭设计可靠性最高的是0.97,而长征五号设计可靠性达到了0.98。 为达到0.98的高可靠性,长征五号的核心控制仪器普遍采用了三取二的冗余技术。所谓三冗余,通俗地讲就是有三个同样的仪器互为备份。今年下半年首飞大考 总设计师:确保100%成功十年的研制,无数次试验失败和攻关,迎来的是中国火箭技术的巨大跨越。长征五号的研制不仅标志着长征系列火箭的升级换代,而且带动了整个研制平台和产业链的更新,与之匹配的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制造基地和海南发射场都是新建的。因为直径太大,传统的火车运输已经无法完成,只能通过海运到达发射场。从去年9月开始,长征五号已经进行了130多天的发射场合练,所谓合练就是把整个火箭发射流程走一遍,除了不点火,其他都按照正式发射的要求进行。目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正在天津总装车间按计划进行总装,准备迎接今年下半年的首飞大考。&总设计师李东表示,“今年第一次发射将是对火箭总体技术合理性、可行性、系统之间协调性、载荷环境适应性,全面最真实的考核。我们目标是一定要确保100%成功,这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也是国家对我们,也是我们自己对我们的要求。”新闻链接:“长征”家族英雄辈出“箭”丁兴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当中最年轻、力气最大的一个。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个家族英雄辈出。那中国航天的“长征”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呢?长征2F火箭:托起“天宫一号”现在长征家族里最受人关注的明星是载人专用火箭——长征2F火箭,它高达58米,重达490吨,也是我国目前个头最大,分量最重,系统最复杂的天地运载工具。而稍加改进,长征2F火箭就摇身一变,成为重量近9吨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飞天的坐骑,这也让长征2F火箭保持了中国火箭发射载荷最重的纪录。长征三号丙火箭:助“嫦娥”奔月日,嫦娥二号月球卫星成功发射,并直接被送入了地月转移轨道,这个轨道离地球最远的距离是38万公里,是神舟飞船轨道高度的上千倍,而瞄准的目标则是不停运动着的月亮。完成这次发射的,是长征三号丙火箭。研制新一代火箭 助力空间站建设长征五号将把中国火箭的低轨道运载能力刷新为25吨,相当于一次发射三艘神舟飞船,它将成为空间站建设的中坚力量。而长征六号,长征七号也在研制过程中,未来他们将成为中国航天发射的主力火箭。中国人古有“万户飞天”的梦想,今有“长征”圆梦。就像“长征”的名字一样,我们对航天的探索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长征”火箭会让我们不断超越梦想。猜你喜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这些女性为何会登上钞票?暴雨、大风、冰雹……南方恶劣天气在“复制1998年模式”?吃大蒜能防癌?反季节蔬菜有激素?科技部出题,来测测你是谣言终结者吗?朋友圈热卖的这种减肥药 知道生产内幕你一定不敢再吃!一次查获10万颗!迄今为止最清晰月面图!“摄影师”是一只史上最坚强的“兔子”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侯振海 编辑/黄元?央视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大运载火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