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击再次与地球擦肩而过 人类该怎么防范行星的撞击

您好, []|
200年来最接近地球小行星下周将擦肩而过
[导读]美国太空总署(NASA)表示,下周二将有巨型小行星跟地球“擦肩而过”,科学家认为毋需忧虑地球受撞击。
地球再次面临小行星的威胁!美国太空总署(NASA)表示,下周二将有巨型小行星跟地球“擦肩而过”,家认为毋需忧虑地球受撞击,反而应把握这难得的机会,研究这位“过路人”,以帮助了解太阳系的历史,拆解地球诞生的秘密。阿雷西博望远镜观测到的小行星“2005 YU55”影像图(左),小行星轨道示意图(右)这颗名为“2005 YU55”的小行星,体积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正逐渐逼近地球,预料将于地球与月球之间掠过,与地球最近只相距30万公里,以银河概念而言就等于一发之差。小行星被NASA分类为“近地球物体”,是200年来最接近的一次。上一次有如此巨型的小行星接近地球已是1976年,当时没有引起哄动,皆因NASA看漏了眼。NASA计划以雷达天文望远镜追踪小行星,藉以取得小行星的近照,发掘如小行星形状、直径、表面特质等细节。小行星将于2028年再次接近地球,NASA计划在未来20年内派人登陆小行星。航天员本月在NASA的水底实验室进行训练,研究执行任务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
推荐微博:
相关组图:
[责任编辑:quarkqiao]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数码科技科普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航天专家:人类完全有办法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
来源:科技日报
  2月16日,小行星2012DA14与地球“擦肩而过”。当它飞越印度尼西亚上空时,距离地球仅约2.7万千米,这一距离已经低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
  “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小行星撞地球的事件,目前有近700颗近地小行星被列入危险名单,为此人类应提前做好准备。”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研究员今天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类已完全有办法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
  全球已建立近地小行星观测网
  “小行星撞击地球可使人类免遭灭顶之灾。”庞之浩说,一颗质量11吨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能量,相当于1万颗百万吨核武器爆炸。对此,世界各国早已开始研究应对方法。
  要有效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首先需要监控有可能飞近地球的小行星,精确预测近地小行星的飞行轨道。庞之浩介绍,美国国会1998年通过决议,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实施名为“太空卫士”的计划,力求定位地球周边直径不小于1千米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并确认哪些小行星可能会对地球造成威胁。目前该计划已经完成,地球周边约有1000颗符合条件的小行星,其中93%已被定位。
  2001年,英国也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致力于获取近地天体的数量和位置的资讯,评估它们撞上地球、造成灾害的几率等,以便为公众提供准确客观的信息。
  2009年,美国发射“广域红外探测器”空间望远镜,用于搜寻宇宙中尚未被发现的天体,其中包括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和彗星。
  日本已发布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系小行星数据库,数量超过50万颗。这些数据由2006年发射的“光”卫星获取,其中5120颗小行星的体积数据较为准确。
  我国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也有一台专门用于搜索近地小行星的天体探测望远镜,其观测能力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五。借着这双“慧眼”,专家已经发现了近800颗小行星并且获得了国际临时编号。
  “全球已建立近地小行星观测网。”庞之浩说,其中最先进的是美国近年在夏威夷建成的一套由多台天文望远镜组成的小行星观测网络。这个被称为“全景观测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的复杂装置,主要用于搜寻那些环绕太阳运行并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危险小行星。
  专家表示,只要能提前一年发现有可能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人类就能及时采取措施。就目前观测技术而言,这个提前量不难实现。不过庞之浩也表示,要预防小行星带来危害,还需要所有国家共同关注并努力,开展国际合作。
  科学家已提出多种防撞方案
  在全球近地小行星观测网建成的基础上,如何“防撞”成为人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庞之浩介绍说,如今科学家已提出多种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案。
  众多方案中,最直接的莫过于用核武器将小行星炸毁。不过一些科学家认为,在完全了解小行星内部结构之前将其爆破,可能会出现无法预计的结果。
  相比之下,比较“温柔”的方法则是用导弹或航天器撞击近地小行星,使其改变轨道。
  这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完全可以做到。日,嫦娥二号在距离地球700万公里处与图塔蒂斯小行星交会,最近距离仅3.2公里。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事后表示,为了不影响图塔蒂斯小行星飞行轨道,嫦娥二号的轨道设计旨在与其尽量靠近而不相撞,要是想撞也不是不能实现。
  不过嫦娥二号和图塔蒂斯是对向交会,若要改变小行星轨道,同向飞行时撞击更省力。庞之浩表示,可将飞行器轨道与小行星保持平行,让它们以相同速度“并肩”飞行,然后将小行星“推”一下,它就会改变轨道。但要确保安全有效,也需要对小行星的表面进行详细了解。
  随着科技发展,将有更多防撞技术诞生,比如用激光技术探测小行星,并产生能量改变其轨道。庞之浩说,激光器的最大优势是光束在经过长距离传输后仍能保持相对的紧密聚焦,在未来激光技术支持下,这个距离可达到日地距离的10倍。届时,将由8颗携带激光器的航天器组成“舰队”,从不同位置巡视小行星带,提前发现并及时偏移存在威胁的小行星。不过目前该技术尚存几大障碍,比如激光器的减重问题等。
  而在今年2月16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一个科研团队就基于激光技术,发布了一套应对天体威胁的方案。方案的原理是把太阳能转化成具有破坏力的激光束射向来袭天体,让天体运行轨道发生偏离,甚至直接让天体在空间“蒸发”。
  此外,科学家还提出了种种奇思异想,用于改变小行星轨道。比如给小行星喷色,改变其吸收的热量,以实现轨道偏移;或是发射引力航天器靠近小行星,将其“拉”开;再或者让航天器登陆小行星,并且使用推进器把它“推”走等。
  各国纷纷拟定相关计划
  各种防御举措提出的同时,世界各国也已纷纷实施或拟定了具体的计划。
  庞之浩介绍说,目前欧洲已提出计划,拟在8年内为地球建造预防小行星撞击的“近地轨道防护盾”。该计划旨在通过导弹炸毁、引力牵引和主动碰撞等多种手段,防范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它由欧盟出资400万欧元,相关科研机构及欧盟战略伙伴出资180万欧元,德国宇航中心负责该计划的具体实施,拟在3年后进行测试和评估,如果资金能得到保障,该计划有望在2020年以前正式实施。
  美国也在酝酿计划,打算派航天员登陆近地小行星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协助探索抵御方法。由于小行星上的重力微乎其微,不足以吸引航天员或飞行器,要登录必须抛“锚”。日,一组国际航天员乘坐水下试验舱在太平洋执行了一项为期13天的水下任务,以模拟在小行星表面抛锚、移动以及更好地进行数据收集等。
  今年2月,美国夏威夷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提出了小行星陆地影响警报系统,美国航空航天局将为其资助500万美元。该系统预计于2015年开始建造,由8个望远镜组成,均配有非常强大的照相机。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约翰?汤瑞教授介绍说,该系统的敏感度之高,相当于能从美国旧金山观测到纽约发出的一道火柴光芒。为了进行更精确的观测,该系统将建造在空气清新的夏威夷岛屿上。
  不过,小行星给地球带来的并不完全是灾难。一个方圆1英里且含有上等镍与铁的小行星,能带来高达4万亿美元的资产,除了大量的镍与铁之外,有些游离的小行星还可能含有丰富的金、铂,以及稀有元素如铱等,其价值无法估计。“所以,也有些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积极准备迎接这些地球的不速之客。”庞之浩说。
  相关链接
  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小行星撞地球的事件。例如,日,一颗直径约10米的小行星坠入地中海,在大气层中引爆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6万吨三硝基甲苯(黄色炸药),与中型核武器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2008年,一个直径只有几米的小行星坠落到了苏丹,碎片散落到了努比亚沙漠。日―22日,一颗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与木星迎头相撞,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直接观测到的天体相撞。天文学家研究认为,直径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为每10万年一次,但仅此一次就可能毁灭地球。而直径接近10米的天体撞上地球的概率仅为每3000年一次。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超大“小行星”今将与地球擦肩而过 专家:不会形成威胁
关键字: 小行星掠过地球行星撞地球小行星1999FN53哈雷彗星陨石彗星
央广网北京5月14日消息(记者王宇&郭淼)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行星撞地球,一般是科幻电影或者游戏中才会出现的场景。比如电影《末日天火》中天外飞星冲向地球的场景。不过行星撞击地球只存在于虚拟世界之中吗?答案是:不,在地球40多亿年的历史中,行星,确实多次光临过。英国科学家有研究表明:6500万年前正是小行星撞上地球,导致了恐龙走向灭绝;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也发现了一个三亿年前由两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形成的巨型天坑。不过您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也可能会有行星撞上我们的地球呢?
模拟行星撞地球效果图
最近几天,有国外媒体报道说,今天(14日),将有一颗直径一英里的小行星1999FN53和地球擦肩而过,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接近地球的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颗。这颗行星一旦和地球相撞,将触发毁灭性灾难,威胁十几亿人的生命。究竟这颗行星会不会酿成地球危机?宇宙空间里不计其数的小行星会对地球的安全构成威胁吗?
在这次关于小行星1999FN53的报道当中,最让人关注的一点,无疑是许多媒体都用了“擦肩而过”来形容这颗小行星和地球之间的空间关系。不过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委员杨宇光解释说,星体之间的擦肩而过,和人类之间的擦肩而过,并不是一个概念,这次的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过,对地球基本不会产生威胁。
直径一英里的小行星1999FN53,可能是有史以来接近地球的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颗。
杨宇光:就关于擦肩而过,这个概念实际上就跟它的量级尺度有关系,我们一般来讲,如果一个近地小天体,它距离地球到达了百万公里的量级,那我们就认为距离非常近,可以称之为擦肩而过了。但是不是有威胁关键是看是在多长时间之前知道这个量级的概念。因为时间越久远,预报可能越不准确,如果预报10年以后,可能距离和地球1百万公里擦肩而过。因为数据的不准确性,他有可能离的更近,那就更就加危险。从我们目前报道上来看,它距离地球最近的距离,应该达到1千万公里,甚至更远的一个尺度。这个距离我们还不能认为是擦肩而过,因此对地球不会产生什么威胁。
虽然小行星1999FN53并不会给地球带来威胁,但它一英里宽(米)的个头,确实会让地球上的科学家们感到一丝危险。杨宇光介绍说,虽然平时经常会有一些小天体以陨石的形式落到地球表面,并没有给地球带来太大的影响。但像1999FN53这样大的小行星一旦撞击地球,将会带来极大的灾难。
杨宇光:如果这个近地小天体,大到几十米甚至是百米量级。那这类小天体和地球的相撞或者擦肩而过概率还是比较高的。这几年,像俄罗斯,13年有一个小行星落下来造成比较严重的伤亡,这类小天体如果落在城市里那显然是灾难性或者毁灭性的一个影响。但是绝大部分情况,这类小天体大概几年会有一次这样和地球接近的机会。绝大多说情况不会落到人口稠密区,有可能落到海洋上,那么这种情况下不会产生什么伤亡。那么如果这个小行星达到了公里,甚至公里以上的这个量级。小行星的重量将达到几千万吨上亿吨的重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它和地球相撞,无论它是落在人口稠密区,还是落在海洋上。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即使你没有落在城市里,落在海洋里,也会引发非常严重的海啸,也会对地球的大气圈,水圈产生非常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对人类来说都是非常大的灾难。
虽然巨大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几率微乎其微趋近于零,但是毕竟不完全等于零,还是需要人类加以防范。杨宇光介绍说,科学家已经在研究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灾难的方法:
杨宇光:有天文学家以及地质学家联合的研究表明,几百万年,到每几千万年,就会有些比较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这是太阳系的本身的天体分布特点造成的,像过去的恐龙灭绝,目前比较公认的一个说法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一个灾难。未来,在我们航天领域呢,已经提出了各种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危险的方案。那么我个人观点,你像用核武器把它炸掉都不是太可行的。最可行的方案,还是要派一个航天器,着陆在小行星上,用比较高能的推进系统,逐渐的推它使它改变轨道。你预报的越准确,预报的时间越长,那么这个推的效果越显著,那么就可以更有效的避免风险,这是我目前认为最可行的方法。
看完专家的解释,大家可以放心了。今天的这颗巨大小行星,只是与地球远距离擦肩而过而已,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所以,大家还是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吧。至于将来会不会有小行星撞向地球,那就让我们期待未来科学能够准确预测行星轨迹,并且研究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吧!
新闻背景:人类历史上,那些曾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小行星和彗星。
哈雷彗星,最著名的短周期慧星,每隔75年或者76年,就能在地球上看到它,它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从地球上看到的慧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可以以裸眼看见两次的慧星。
哈雷彗星上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下一次回归将在2061年中。
在中国、巴比伦和中世纪的欧洲都有这颗慧星出现的清楚的记录。但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是同一颗慧星的再出现,这颗慧星的周期,最早是英国人埃德蒙·哈雷测量出来的,因此这个慧星就以他为名。
除此之外,近几年还有哪些可爱邻居造访地球呢?根据记录,美国东部时间日16时59分,小行星1998QE2飞至距地球最近的位置,距离约为580万公里,但在天文学的尺度上,可以看作是较近的距离了,不过这颗小行星并没有对地球造成任何威胁。美国航天局当时声明说,今后200年内,这颗小行星不会比这次更加接近地球。2028年的7月12日,当这颗小行星下一次从地球旁边路过的时候,它和地球之间的最近的距离,将会是非常安全的7300万公里。
此外,去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一颗小行星将于中国农历的中秋节当天,从地球的旁边飞掠而过,不过它也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也不会影响人们赏月。据了解,号晚上,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卡特琳娜巡天系统,第一个发现了这颗被命名为2014RC的小行星。一天之后,位于夏威夷的全景观测望远镜和快速响应系统天文望远镜,也独立观测到了同一颗小行星,它飞跃了新西兰的上空,与地球最近的距离为四万公里,大约是地月距离的十分之一,不过,人们是无法用肉眼看到这颗小行星的,天文爱好者则可以通过望远镜来欣赏它的身影。
责任编辑:马雪阅读正文 :
小行星再次与地球擦肩而过 人类该怎么防范行星的撞击
驱动中国整理
NASA的新系统Scout旨在确认,过于接近地球的小行星。
近日科学家发现一大块陨石在30日晚接近地球。幸运的是,它不会撞到地球&&天文学家们肯定要感谢美国宇航局(NASA)的新工具,它正在开发中,将用于检测具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
该工具是一个名为Scout的计算机程序,它正在NASA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进行测试。Scout可以被看做一个天体入侵者警报系统。它不断地对来自望远镜的数据进行扫描,看看是否有任何关于近地天体的报告。如果发现存在,它将快速计算地球是否处于危险中,并指示其他望远镜进行后续观察,以确认危险的真实性。NASA对全球的若干望远镜进行资助,使它们每晚对天空进行扫描来寻找这种天体。&NASA每晚至少会发现五颗小行星&,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保罗&乔达斯(Paul Chodas)说。但关键是找出哪些天体可能会撞到地球。
<div style="float: width:255 margin:1px 0;"}
精彩科技视频
厂商投稿 产品评测/网站合作/010-84383 友情链接:029- 京公网安备55号
Copyright@
驱动中国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