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0778586的新房用户电表是谁付钱是谁

  究竟是谁需要一个“一个就够了”的一站式手机娱乐平台?
  我是最痛恨一个软件“不务正业”,动不动就打算做成全平台的。曾经亲身体验了3Q大战的冰火两重天,至今心有余悸。到底什么人会是拿到1.2亿美元融资,打算全面转型的新豌豆荚的目标用户呢?
  起码肯定不是我的父母
  快过年了,我回家陪爸妈,顺便给他们介绍一些上网的方法。我告诉他们怎样用家里的无线网络给手机上网,看电视剧。他们跟我一样,也养成了吃饭的时候在桌面摆一个“小电视”的习惯。
  经过这么多年修电脑的经历,我已经明白我的大多数“客户”只适合最“傻瓜”的方式,有的时候“您打败了全国95%的用户”甚至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而是心灵鸡汤一般,只是一个安慰剂的作用。但对于我来说,自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所以我直接让爸妈使用系统自带的音乐和视频程序,像很多其他第三方Android系统一样,内置的播放器不仅仅能播放离线文件,还和国内的主要视频和音乐服务直接整合,可以看到在线的音乐推荐,也可以搜索并下载。
  和音乐、视频一样,爸妈一开始就知道系统自带的软件商店怎么用。我跟他们说,有两个图标是购物袋,你选软件商店那个,有英文的(Google Play)不用管他就行。
  从一开始我的父母就不是豌豆荚的目标用户。他们看到我弄上去的一个绿色的,中间有个月牙的图标,名字叫做“豌豆英”,这是他们唯一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图标。(强烈建议豌豆荚抢注“豌豆英”商标!)
  也有很大可能不是农民工
  豌豆荚下过东莞。我的朋友张涛主持写了一个调研传说中的产业工人的网络使用情况的帖子,对我们其他多数人来说,这也是最近的一次可以直观了解这群人生存状态的机会。如果有网络服务想要通过用户赚钱,他们就是最低最低的一层了。他们留在家里的父母和孩子,也许更需要IT世界的拯救,但那群人却付不出钱。救济他们不是一个企业该管的事儿。
  这些民工兄弟们仅有的娱乐方式就是手机和廉价迪厅之类,手机在他们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数字娱乐产品中,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和小说。现实中遭遇很大挫折的人,最喜欢那种量产的意淫小说,闭上眼睛只需要自己想,并把自己代入男主角的位置,就像抽鸦片一样沉醉在里面。游戏也能起到十分类似的作用。音乐和视频他们也挺需要的,但是重要程度稍逊一筹。
  在流行的文学网站,付费阅读小说最新章节的费用简直低到尘埃。磨铁充值,1元钱=100个磨铁币,其中一部畅销小说每千字3磨铁币(3分钱),一章3000字,一元钱可以看33章,10万字。有这些字数,基本够打一个怪或者泡一个妞的。
  这些人一般是推什么用什么,大量靠预装和地推是可以达到目的的。不过,他们并不会特别反抗流氓行为,所以最终还是比哪一家的流氓程度更高。豌豆荚对推送信息和插入广告特别小心,在给这些人群留下的印象方面,可能比不过其他几家。
  归根结底,世界是他们的
  豌豆荚宣传4.0新版的“一个就够了”宣传片模仿的是奥特曼的动画。之前,他们做的“空气洗白白”恶搞的则是苹果的宣传片风格。他们的吉祥物“豌小豆”和办公室里的喵星人,脸上都写着一个“萌”字。这些样子加起来,他们面对的目标人群已经非常明显。
  这应该是看到80年代动画片能怀的起旧,喜欢IT小物件,知道并向往苹果的设计风格和其后体现的品质感,了解并不排斥“萌系路线”的一群人。你也许可以笼统的称呼他们为“80后”,但更多的,这同时代表了一种群体性格,拥有这种性格的人群,正在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最有消费能力的群体之一。
  但是他们对手机的使用习惯也有着相应的坚持。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他们在功能机时代残存的一些习惯会被带过来,而且他们也是伴随着PC机时代过来的,所以对于各种“一站式”、“捆绑”以至“流氓”的服务,他们经过了教育,反弹的力度超过其他人群。也正因如此,豌豆荚会用“豌豆洗白白”功能来维持用户手机上干净、整洁的良好印象。
  豌豆荚也一直致力于维持上市以来清新,简单的形象,即使现在它的背后已经十分庞大。当初它刚刚上市的时候,横亘在面前的91,其形象简直如肉山大魔王一般。(4.0的奥特曼广告打的就是这种类型的怪兽)现在,他们只能小心翼翼的推广4.0这个一站式整合的版本。
  4.0在年初其实已经上线,但只有你全新下载,而非自动升级才能安装。因为特意选择全新安装的,可以是喜欢尝鲜的人,也可以是第一次接触豌豆荚的用户,这样安排比较保险。他们一直在等待推送自动更新给所有用户的合适时机。
  什么钱赚着最舒服?
  发展了这么多年,Android系统的应用商店和各种助手已经进化出了自己的个性。91前阵子出了个“黄金版”,向着煤老板和地产大亨等土豪群体挺进;360继续“恭喜您打败了全国95%的用户”,对“乡非杀马特”等群体极具杀伤力;豌豆荚继续在小清新们身上打算盘。
  单纯的比拼盈利能力,很显然,比较容易被忽悠的、接触新生事物比较困难的人群,会是最容易赚到钱的一群。豌豆荚选择的目标用户在所有群体中最不容易被忽悠,稍微一点点不小心都会被骂流氓,这钱赚得比其他家要累不少。
  但是,谁让豌豆荚的开发人员本身就是和他们目标用户群一样的人群呢?他们和那些人一样讨厌流氓,追求设计的品质感,就算做的事情是加法,至少也不愿意被人看成是臃肿和流氓。虽然赚土豪和屌丝的钱是容易点,但如果从心底里就反感那么做,这钱拿起来,自然也就不容易了。
  在所有的应用市场中,豌豆荚的目标用户可能明知这个平台开始“不务正业”,但还是会欣然喝下“洗白白”这碗安慰剂。要是再觉得不方便的人,也就去选择谷歌官方的市场了。
  我想,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也有可能仔细的分析过豌豆荚最终会争取的目标人群,以及最终可能到达的用户数,和由此而带来的营收。这种对营收能力的展望,最终会体现在他们对公司的估值上面。
一站关注,多维度进入移动游戏圈
上方网: sfw-2012
上道: shangdaowx
小伙伴招聘:xhbzhaopin
爱知客: izhike2012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料
  CNNIC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
     1月23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下发通知,决定自即日起至2018
  新浪VR与尤果网合作制作的VR全景视频《美女天黑请闭眼》将于2017春节期间正式
  1月22日报道 美媒称,苹果公司的手机产品iPhone面临的最大的长期威
  任天堂近日宣布对日本本土玩家可以通过任天堂账户在官网预订Switch主机
12345678910
2345678910
2345678910
(C) 上方网 京ICP证:041414号 电子公告许可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2016年12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6年1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11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10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7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6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5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4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3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1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11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10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9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8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7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5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
2016年12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6年1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11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10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7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6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5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4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3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1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11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10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9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8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7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5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
2016年12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6年1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11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10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7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6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5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4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3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1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11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10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9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8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7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5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
2016年12月 总版技术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三
2016年1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11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10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7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6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5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4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3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6年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12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11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10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9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8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7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2015年5月 Oracle大版内专家分月排行榜第一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
每天回帖即可获得10分可用分!小技巧:
你还可以输入10000个字符
(Ctrl+Enter)
请遵守CSDN,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CSDN(www.csdn.net)”。如是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关于用户的三个问题:用户是谁?用户从哪里来?用户要做什么?
哲学上有三个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去向何处?(当然,楼下的保安也常这么问)做产品时也有三个终极问题:用户是谁?用户从哪里来?用户要做什么?「用户」是个可实可虚的概念。因为用户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的群体组合,而且往往都不在我们眼前,更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他们想要什么。当我们谈到用户时,尽管用了同一个词,头脑中想象的也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核心用户与外围用户互联网产品的用户是群体概念,我们面对这些用户时,看到的不能仅仅是个体,而是有共同特点的群体。如果将使用产品的所有用户看作全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群体作为子集,那么不同子集的权重是有差异的。这样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用户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方面。这里面真正能对产品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在产品设计中最需要考虑的群体,我们称为核心用户。讲清楚自己产品的核心用户,往往是真正理解产品的开始,是决策的出发点。如果有人问你的用户是谁?「所有的手机用户」显然不是一个好答案。现实当中,一旦产品运转起来,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用户。我们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当一些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很可能同一时刻另一些人正感到不满。越是被一部分人热爱的事物,就会以同样的力度被另一些人厌恶。既然如此,我们真正应该优先满足的是核心用户的需求。我们面对这些用户时,看到的不能仅仅是个体,而是有共同特点的群体。尽管作为个体用户的行为各有区别,但是从群体的角度,人们的行为可以被抽象出来。我们应该为用户群体服务,而不是孤立地考虑个体。我们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无论如何,总会有人很喜欢你的产品,有人不喜欢。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总有一些人对产品更重要,他们的满意度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成败,而其他一些用户尽管也有参与、也有意见表达,却不一定是当前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这些在某个阶段对产品至关重要的用户们,就是核心用户。核心用户是整个用户群体里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产品的使用带动了其他人的使用,他们对产品的满意度影响着他人的满意度,他们的需求代表着整个用户群体的需求。核心用户的人数并不一定很多,但是对于产品却至关重要。在产品演进的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我们不必「讨好」所有用户,而需要认真地聚焦在核心用户身上,将针对核心用户的体验做到极致,最终能够让整个用户群体的效用最大化。与核心用户相对应的是外围用户,这些用户可能会偶尔使用产品,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诉求。在有些时候,他们的需求可能和核心用户的需求相悖,这时我们就需要做出权衡。希望讨好所有人的结果,是所有人都无法真正满意的结果。如果我们常常看用户反馈,就会发现无论怎么做,总会有人很喜欢,有人很不满意,这是常态。我们需要将面向核心用户群体的体验做到极致,如果需要在设计中做出权衡时,核心用户群体需要首先被考虑到。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放弃其他群体,但是首先得明确,核心用户是最重要的。在核心用户和外围用户中间是适应型用户。适应型用户往往没有那么「爱憎分明」,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跟随和适应,对核心用户好的地方,也有可能会惠及到他们。如果让核心用户感到满意,那么适应型用户也会被带动到满意的一端。反过来,如果核心用户不爽,适应型用户也会跟着郁闷。所以,如果需要在矛盾的需求之间做出权衡,我们一定要将天枰倾斜到核心用户一边。必须得能说清楚谁不是核心用户,这样才能找到边界,把自己真正的用户圈出来。这就需要了解产品的外围用户,以及,根本不会去使用你的产品的用户。做产品时总需要和自己的贪心做斗争,总希望能够圈更多的用户进来,然而圈得越大,界限越不明确,让产品良好转动起来就越难。其实不必贪心,只是不同的时间点而已。产品的核心用户和外围用户都在随着时间而变化,总有扩大的一天。每个产品的核心用户都会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产品,在不同阶段核心用户也会不同。常见的情况是,在产品早期,核心用户往往会更偏极客型或尝鲜型用户一些,而随着产品的演化,用户会越来越「小白化」,这样不同阶段的核心用户,会影响到产品设计的侧重点。曾经的即时通信市场,QQ 和 MSN 的核心用户就是不同的,后者更偏向于白领用户,当然微软并没有针对这些核心用户做出很好的设计。后来的 YY 语音,核心用户则是游戏玩家,尽管大多数人也许都会用到团队语音工具,所有的体验,都优先考虑游戏玩家的需求。的 MIUI 早期的核心用户是发烧友,因为不是发烧友的话,去刷 MIUI 的 ROM 都会成问题。社区的核心用户也是很好的例子。社区需要平衡内容的生产者(1%以内)、内容的传播者(10%以内)、内容的消费者(90%左右)之间的关系,还要平衡不同调性、背景的社区成员的需求,这更需要考虑核心用户。天涯、百度贴吧、知乎的核心用户就有很大差别,社区内部的核心用户需要被认真对待,这往往关乎整个社区的氛围和走向。对于核心用户的不同定位,会直接决定产品或服务的方向和资源分配。所以,当我们讨论用户时,不能够泛泛而谈,而应当根据在当前时间点的核心用户的需求来做出决策。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房用户电表是谁付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